CN207041791U - 一种自动灭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灭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41791U
CN207041791U CN201720668202.2U CN201720668202U CN207041791U CN 207041791 U CN207041791 U CN 207041791U CN 201720668202 U CN201720668202 U CN 201720668202U CN 207041791 U CN207041791 U CN 207041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 powder
coaster
plc
gas cylinder
f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682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明韬
王田美
李光磊
孙晓斌
李素莲
宋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nlu Kangxin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nlu Kangxin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nlu Kangxin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nlu Kangxin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682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41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41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41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灭火系统,包括设置在保护区域上方的灭火装置(1),以及设置在被保护区域内不同区域的火灾探测器(2),以及干粉储存装置(3),供气装置(4),PLC控制器(5);所述灭火装置(1)由滑轨(11)、滑车(12)、电机(13)、电磁离合器(14)、转筒(15)组成;在被保护区域上方设置有两条滑轨(11),每条滑轨(11)上设有一滑车(12);所述滑车(12)上固定设有电机(13)。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精确的将干粉灭火剂直接喷洒到火情发生处,并且喷出的干粉分布均匀,大大增强了灭火效果;无需设置大量的管路,即可实现保护整个区域的效果,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灭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因此,当火灾发生时最快速智能的对火情进行控制,是当今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而火灾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大致可以分为A、B、C、D、E、F六个大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干草、煤炭、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塑料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不同类型的火灾在扑灭时,需要使用的灭火剂也各不相同,然而在扑灭D类火灾时,常常需要使用D类火灾专用的灭火剂。灭火剂在使用时,需要氮气驱动与干粉混合后喷出。而在灭火系统中,使用D类灭火剂经过管道喷至火灾地区,常常需要很大压强的氮气,因此氮气储存设备造价通常不菲。
又如,专利申请号CN201110210993.1公开的一种管网式干粉灭火系统,包括设置于被保护区域各个分区处的火源探测器;以及设置于被保护区域处的温度探测器;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接收来自于火源探测器和温度探测器的电信号后,或者两个以上火源探测器的电信号,发出灭火控制指令;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供气装置;以及通过输气管与供气装置连接的雾混罐;以及设置与分区数量对等的分区电动阀;以及通过管道连接于各个分区电动阀输出端的喷嘴。本实用新型的管网式干粉灭火系统能够进行单次或多次灭火,以及对每个划分的区域可以单独进行灭火的管网式干粉灭火系统及方法。
虽然专利申请号为CN201110210993.1的管网式干粉灭火系统及方法,可以有效的将干粉喷到火灾发生区域,但是实施起来需要安装太多的管网,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并且喷头喷出干粉灭火剂经常不均匀,当遇到火势蔓延至高处时,无法有效的灭火。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灭火系统,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灭火系统,包括设置在保护区域上方的灭火装置1,以及设置在被保护区域内不同区域的火灾探测器2,以及干粉储存装置3,供气装置4,PLC控制器5;
灭火装置1由滑轨11、滑车12、电机13、电磁离合器14、转筒15组成;在被保护区域上方设置有两条滑轨11,每条滑轨11上设有一滑车12;滑车12上固定设有电机13;滑车12上还设有O型固定装置16,用于将转筒15可转动地固定在滑车12上;转筒15外表面同轴设有一皮带轮17,筒体上还设有若干小孔18,转筒15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圆,开口圆直接小于筒体横截面圆直径;电机13的主动力轴与皮带轮17传动连接;电磁离合器14与滑车12其中一个轮子的中心转轴传动连接;滑车12上设有红外线感应器121,滑轨11上的与位于不同区域火灾探测器2对应的位置上,皆设有红外线发射器111。
PLC控制器5与电磁离合器14、电机13电连接;PLC控制器5与火灾探测器2、干粉储存装置3、供气装置4、红外线感应器121、红外线发射器111电连接。
供气装置4与干粉储存装置3通过管道相连通,在PLC控制器5的控制下,供气装置4内的氮气进入干粉储存装置3中,将干粉灭火剂吹入到灭火装置1的转筒15内,由小孔18喷出。
干粉储存装置3与灭火装置1的转筒15通过连接装置6连通。
连接装置6由柔性软管61、连接部件62组成;柔性软管61一端与干粉储存装置3相连通,另一端与连接部件62相连通;连接部件62呈喇叭状,横截面圆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柔性软管61固定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嵌在转筒15内,保证干粉可以喷入的同时,连接装置6不滑出。
火灾探测器2可以是火源探测装置、烟雾探测装置、温度感应装置等。
干粉储存装置3由干粉储存罐31、干粉泄气阀32、压强测试仪33、出粉电磁阀34组成;干粉储存罐31上设有干粉泄气阀32,保证其内部压强在安全范围内;干粉储存罐31中部与连接装置6的柔性软管61通过管道相连通,管道上设有出粉电磁阀34,确保喷入灭火装置1的灭火剂在设定范围内;在干粉储存罐31上还设有压强测试仪33,显示干粉储存罐31内部压强。
干粉泄气阀32、压强测试仪33、出粉电磁阀34与PLC控制器5电连接,以调节干粉储存罐31内压强在安全范围内,以及喷入灭火装置1内灭火剂的压强在设定范围内。
供气装置4由启动气瓶41、若干驱动气瓶42组成;启动气瓶41与每个驱动气瓶42通过管道相连通;驱动气瓶42与干粉储存装置3的干粉储存罐31通过管道相连通。
启动气瓶41瓶口设有瓶头电磁阀411;启动气瓶41与驱动气瓶42相连通的管道上还设有低压泄放阀412。
驱动气瓶42瓶头设有定压阀门,驱动气瓶42与干粉储存罐31相连的管道上还设有减压电磁阀421。
启动气瓶41、驱动气瓶42与PLC控制器5连接。
瓶头电磁阀411、低压泄放阀412与PLC控制器5电连接。
减压电磁阀421与PLC控制器5电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精确的将干粉灭火剂直接喷洒到火情发生处,并且喷出的干粉分布均匀,大大增强了灭火效果;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需设置大量的管路,即可实现保护整个区域的效果,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3.本实用新型在灭火过程中,当火势蔓延至高处时,也可以有效的灭火。
4.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灭火,节约了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灭火装置1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和方法作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灭火系统,由灭火装置1、火灾探测器2、干粉储存装置3、供气装置4、PLC控制器5控制器组成。灭火装置1可以根据被保护区域大小设置若干个,在使用时灭火装置1在移动至被保护区域的火情发生处上方进行灭火。
火灾探测器2可以是火源探测装置、烟雾探测装置、温度感应装置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等。根据被保护区域的大小,设置不同数量的火灾探测器2,每个火灾探测器2监测一定范围的被保护区域,从而使得整个被保护区域处于火灾探测器2的监测之下。当火情发生时,火灾探测器2将监测到的火情转化成电信号发送给PLC控制器5。
如图2所示,干粉储存装置3主要储存灭火时使用的干粉灭火剂,供气装置4的惰性气体进入干粉储存装置3后充分与干粉混合,随后喷入到灭火装置1之中,喷往火灾发生处。
如图3所示,灭火装置1由滑轨11、滑车12、电机13、电磁离合器14、转筒15组成。
滑轨11设置在被保护区域上方,优选的设置两条,每条滑轨11上设有滑车12。滑车12上设有电机13,电机13可以是三相电机,通过控制电路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电机13转向,使滑车12在滑轨11上移动。
滑车12上还设有O型固定装置16,将转筒15可转动地固定在滑车12上。转筒15外表面同轴设有一皮带轮17,皮带轮17与电机13的主动力轴传动连接,在电机13的带动下转动。转筒15筒体上还设有若干小孔18,灭火剂进入转筒15后由小孔18喷出。转筒15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圆,开口圆直接小于筒体横截面圆直径,方便连接装置6卡入不会滑出。
电磁离合器14与滑车12其中一个轮子的中心转轴传动连接,当电磁离合器14闭合时,电机13带动滑车12运动;滑车12上设有红外线感应器121,滑轨11上的与位于不同区域火灾探测器2对应的位置上,皆设有红外线发射器111,当某个区域火灾探测器2探测到火情时,将监测到的火情转化成电信号发送给PLC控制器5,PLC控制器5控制开启该区域与火灾探测器2对应位置上位于滑轨11上的红外线发射器111,同时控制滑车12电机13转动,电磁离合器14闭合,滑车12在滑轨11上移动,当移动到发生火灾区域的红外线发射器111位置时,滑车12上的红外线感应器121接受红外线发射器111发出的红外线同时反馈给PLC控制器5,PLC控制器5脱开电磁离合器14,小车停止在火情发生区域上方开始灭火。
PLC控制器5与电磁离合器14、电机13电连接;PLC控制器5与火灾探测器2、干粉储存装置3、供气装置4、红外线感应器121、红外线发射器111电连接,控制整个灭火系统自动完成灭火行为。
干粉储存装置3由干粉储存罐31、干粉泄气阀32、压强测试仪33、出粉电磁阀34组成;干粉储存罐31上设有干粉泄气阀32,保证其内部压强在安全范围内;干粉储存罐31中部与连接装置6的柔性软管61通过管道相连通,管道上设有出粉电磁阀34;在干粉储存罐31上还设有压强测试仪33,显示干粉储存罐31内部压强。
干粉泄气阀32、压强测试仪33、出粉电磁阀34与PLC控制器5电连接,以调节干粉储存罐31内压强在安全范围内,以及喷入灭火装置1内灭火剂的压强在设定范围内。
干粉储存装置3与灭火装置1的转筒15通过连接装置6连通。
连接装置6由柔性软管61、连接部件62组成;柔性软管61一端与干粉储存装置3相连通,另一端与连接部件62相连通;连接部件62呈喇叭状,横截面圆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柔性软管61固定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嵌在转筒15内,保证干粉可以喷入的同时,连接装置6不滑出。柔性软管61可以用耐火材料制成。
供气装置4与干粉储存装置3通过管道相连通,在PLC控制器5的控制下,供气装置4内的氮气进入干粉储存装置3中,将干粉灭火剂吹入到灭火装置1的转筒15内,由小孔18喷出,完成灭火。
供气装置4由启动气瓶41、若干驱动气瓶42组成,启动气瓶41保证所有驱动气瓶42在同一时间开启,保证干粉与氮气充分混合,随后喷出灭火;启动气瓶41与每个驱动气瓶42通过管道相连通;驱动气瓶42与干粉储存装置3的干粉储存罐31通过管道相连通。
启动气瓶41瓶口设有瓶头电磁阀411;启动气瓶41与驱动气瓶42相连通的管道上还设有低压泄放阀412。驱动气瓶42瓶头设有定压阀门,当需要灭火时,启动气瓶41内的气体通过管道聚集在定压阀门处,当压强升高到一定值,各个驱动气瓶42的定压阀门同时打开;驱动气瓶42与干粉储存罐31相连的管道上还设有减压电磁阀421。启动气瓶41、驱动气瓶42与PLC控制器5连接。瓶头电磁阀411、低压泄放阀412与PLC控制器5电连接。减压电磁阀421与PLC控制器5电连接。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滑轨11设置在被保护区域上方,设置有一条,滑轨11上设有滑车1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被保护区域中某一火灾探测器2监测到该区域发生火情,将监测到的火情转化成电信号发送给PLC控制器5。PLC控制器5控制开启该区域与火灾探测器2对应位置上位于滑轨11上的红外线发射器111,同时控制滑车12电机13转动,电磁离合器14闭合,滑车12在滑轨11上移动,当移动到发生火灾区域的红外线发射器111位置时,滑车12上的红外线感应器121接受红外线发射器111发出的红外线同时反馈给PLC控制器5,PLC控制器5脱开电磁离合器14,小车停止在火情发生区域上方,同时与电机13的主动力轴传动连接的皮带轮17在电机13的带动下与转筒15一起转动。
与此同时,PLC控制器5启动气瓶41瓶口的瓶头电磁阀411开启,气体随着管道聚集在驱动气瓶42瓶头的定压气阀处,当压强升高到一定值,各个驱动气瓶42的定压阀门同时打开。低压泄放阀412可以由PLC控制器5控制,当达到使用者设定压强时,气体可以通过管道排向驱动气瓶42,当未达到设定压强时,认为是启动气瓶41故障泄露,气体从低压泄放阀412排出管道。
驱动气瓶42瓶头定压气阀打开,瓶内氮气随着管道进入干粉储存装置3的干粉储存罐31之中。驱动气瓶42与干粉储存罐31相连的管道上还设有减压电磁阀421,PLC控制器5可以根据使用者提前设定或者自行控制开启减压电磁阀421,以减小进入干粉储存装置3中氮气的压强,保证氮气可以与干粉充分混合的同时,又不会因为压强过大造成设备损伤。
氮气进入干粉储存装置3的干粉储存罐31中,与干粉灭火剂充分混合。压强测试仪33实时监测干粉储存罐31内的压强,反馈给PLC控制器5,当干粉储存罐31中压强过大时,PLC控制器5控制干粉泄气阀32开启,减小罐内压强。当氮气通入一定时间后,PLC控制器5控制打开出粉电磁阀34,干粉灭火剂由连接装置6进入到灭火装置1滑车12转动的转筒15内,随后喷出,已达到灭火效果。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滑轨11设置在被保护区域上方,设置有两条,每个滑轨11上设有滑车12。两条滑轨11、两个滑车12的设置,可以使转筒15更好的固定在滑车12上,在灭火过程中不会因晃动导致滑车12运行事故。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被保护区域中某一火灾探测器2监测到该区域发生火情,将监测到的火情转化成电信号发送给PLC控制器5。PLC控制器5控制开启该区域与火灾探测器2对应位置上位于滑轨11上的红外线发射器111,同时控制滑车12电机13转动,电磁离合器14闭合,滑车12在滑轨11上移动,当移动到发生火灾区域的红外线发射器111位置时,滑车12上的红外线感应器121接受红外线发射器111发出的红外线同时反馈给PLC控制器5,PLC控制器5脱开电磁离合器14,小车停止在火情发生区域上方,同时与电机13的主动力轴传动连接的皮带轮17在电机13的带动下与转筒15一起转动。
与此同时,PLC控制器5启动气瓶41瓶口的瓶头电磁阀411开启,气体随着管道聚集在驱动气瓶42瓶头的定压气阀处,当压强升高到一定值,各个驱动气瓶42的定压阀门同时打开。低压泄放阀412可以由PLC控制器5控制,当达到使用者设定压强时,气体可以通过管道排向驱动气瓶42,当未达到设定压强时,认为是启动气瓶41故障泄露,气体从低压泄放阀412排出管道。
驱动气瓶42瓶头定压气阀打开,瓶内氮气随着管道进入干粉储存装置3的干粉储存罐31之中。驱动气瓶42与干粉储存罐31相连的管道上还设有减压电磁阀421,PLC控制器5可以根据使用者提前设定或者自行控制开启减压电磁阀421,以减小进入干粉储存装置3中氮气的压强,保证氮气可以与干粉充分混合的同时,又不会因为压强过大造成设备损伤。
氮气进入干粉储存装置3的干粉储存罐31中,与干粉灭火剂充分混合。压强测试仪33实时监测干粉储存罐31内的压强,反馈给PLC控制器5,当干粉储存罐31中压强过大时,PLC控制器5控制干粉泄气阀32开启,减小罐内压强。当氮气通入一定时间后,PLC控制器5控制打开出粉电磁阀34,干粉灭火剂由连接装置6进入到灭火装置1滑车12转动的转筒15内,随后喷出,已达到灭火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保护区域上方的灭火装置(1),以及设置在被保护区域内不同区域的火灾探测器(2),以及干粉储存装置(3),供气装置(4),PLC控制器(5);
所述灭火装置(1)由滑轨(11)、滑车(12)、电机(13)、电磁离合器(14)、转筒(15)组成;在被保护区域上方设置有两条滑轨(11),每条滑轨(11)上设有一滑车(12);所述滑车(12)上固定设有电机(13);所述滑车(12)上还设有将转筒(15)可转动地固定在滑车(12)上的O型固定装置(16);所述转筒(15)外表面同轴设有一皮带轮(17),筒体上还设有若干小孔(18),转筒(15)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圆,开口圆直接小于筒体横截面圆直径;所述电机(13)的主动力轴与皮带轮(17)传动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14)与滑车(12)其中一个轮子的中心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滑车(12)上设有红外线感应器(121),滑轨(11)上的与位于不同区域火灾探测器(2)对应的位置上,皆设有红外线发射器(111);
所述PLC控制器(5)与电磁离合器(14)、电机(13)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5)与火灾探测器(2)、干粉储存装置(3)、供气装置(4)、红外线感应器(121)、红外线发射器(111)电连接;
所述供气装置(4)与干粉储存装置(3)通过管道相连通;
所述干粉储存装置(3)与灭火装置(1)的转筒(15)通过连接装置(6)连通;
所述连接装置(6)由柔性软管(61)、连接部件(62)组成;柔性软管(61)一端与干粉储存装置(3)相连通,另一端与连接部件(62)相连通;连接部件(62)呈喇叭状,横截面圆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柔性软管(61)固定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嵌在转筒(1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探测器(2)是火源探测装置、烟雾探测装置、温度感应装置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粉储存装置(3)由干粉储存罐(31)、干粉泄气阀(32)、压强测试仪(33)、出粉电磁阀(34)组成;干粉储存罐(31)上设有干粉泄气阀(32);干粉储存罐(31)中部与连接装置(6)的柔性软管(61)通过管道相连通,管道上设有出粉电磁阀(34);在干粉储存罐(31)上还设有压强测试仪(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粉泄气阀(32)、压强测试仪(33)、出粉电磁阀(34)与PLC控制器(5)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4)由启动气瓶(41)、若干驱动气瓶(42)组成;启动气瓶(41)与每个驱动气瓶(42)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驱动气瓶(42)与干粉储存装置(3)的干粉储存罐(31)通过管道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气瓶(41)瓶口设有瓶头电磁阀(411);启动气瓶(41)与驱动气瓶(42)相连通的管道上还设有低压泄放阀(4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气瓶(42)瓶头设有定压阀门,驱动气瓶(42)与干粉储存罐(31)相连的管道上还设有减压电磁阀(421)。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任一所述的一种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气瓶(41)、驱动气瓶(42)与PLC控制器(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头电磁阀(411)、低压泄放阀(412)与PLC控制器(5)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电磁阀(421)与PLC控制器(5)电连接。
CN201720668202.2U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自动灭火系统 Active CN207041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8202.2U CN207041791U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自动灭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8202.2U CN207041791U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自动灭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41791U true CN207041791U (zh) 2018-02-27

Family

ID=61490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68202.2U Active CN207041791U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自动灭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417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7855A (zh) * 2017-06-09 2017-09-08 山东环绿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灭火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7855A (zh) * 2017-06-09 2017-09-08 山东环绿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灭火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37855A (zh) 一种自动灭火系统
CN202093696U (zh) 用于消防训练的火灾模拟器
CN204204305U (zh) 储罐真火训练模拟装置
CN204204247U (zh) 石油储罐真火训练模拟装置
CN107398049A (zh) 一种使用混合灭火剂的车载电池灭火结构
CN207041791U (zh) 一种自动灭火系统
CN202149832U (zh) 一种防水试验装置
WO2015109428A1 (zh) 车载高喷多剂联用喷射灭火装置
CN106669084A (zh) 一种便携式复合式灭火系统
CN106730549A (zh) 一种独立式火灾报警灭火末端设备
CN201469938U (zh) 一种加油机用快速灭火装置
CN202870031U (zh) 基于磁粉探伤系统的磁粉悬液自动喷洒装置
CN201026361Y (zh)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及室内细水雾消火栓
CN205377180U (zh) 一种输电线异物清除装置
CN208511749U (zh) 一种厨房灭火系统
CN104464425B (zh) 一种船舶气体灭火模拟训练装置
CN204242505U (zh) 模拟灭火器及设备
CN202482261U (zh) 一种红焦检测及消除装置
CN207286489U (zh) 一种车辆前舱灭火系统
CN103632598A (zh) 一种火灾模拟器
CN207545662U (zh) 生物质电厂用工程车辆消防系统
CN115192951A (zh) 干粉与水或泡沫喷雾灭火系统联用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CN103961827B (zh) 燃煤电厂阻燃剂喷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10557A (zh) 消防模拟平台火装置
CN202199017U (zh) 一种具有自动寻的功能的灭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ong Mingtao

Inventor after: Wang Tianmei

Inventor after: Li Guanglei

Inventor after: Sun Xiaobin

Inventor after: Li Sulian

Inventor after: Song Guodong

Inventor before: Song Mingtao

Inventor before: Wang Tianmei

Inventor before: Li Guanglei

Inventor before: Sun Xiaobin

Inventor before: Li Sulian

Inventor before: Song Guo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