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38493U - 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38493U
CN207038493U CN201720922153.0U CN201720922153U CN207038493U CN 207038493 U CN207038493 U CN 207038493U CN 201720922153 U CN201720922153 U CN 201720922153U CN 207038493 U CN207038493 U CN 207038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silicon chip
main body
groove
plat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221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候岳明
庄正军
朱广东
杨玉杰
上官泉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BI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BI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BI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BI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221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38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38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38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包括:载板主体、载板主体背面两侧的载板导向条及载板主体背面阵列的载板加强筋,载板加强筋与载板导向条垂直;载板主体使用耐高温、耐腐蚀及高强度的碳纤维材料;载板主体上具有阵列的矩形孔,矩形孔的周侧具有第一台阶并与侧壁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台阶的周侧具有第二台阶并与侧壁形成第二凹槽,硅片的周侧与第二台阶面接触以被所述第二台阶承托。本实用新型的载板主体使用碳纤维材料,实现了载板的易于清洗性;阵列的载板加强筋加强了载板的抗变形能力;第一台阶及第二台阶设置使硅片下方的镂空面积更大,减少了硅片与载板的接触面积,硅片加热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
背景技术
常规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压力的增加,使世界上许多国家重新加强了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新能源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力的五大技术领域之一。太阳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因此,各国政府都将太阳能资源利用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而光伏发电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制约少、故障率低、维护简便等优点,在我国西部广袤严寒、地形多样和居住分散的现实条件下,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
太阳能电池是光伏发电核心器件,在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硅片放置在载板上,由载板承载进入太阳能电池镀膜设备,在设备中进行工艺制程反应,工艺制程中会生成氧化铝及氮化硅等物质,该物质附着能力较强,普通材料的载板被附着后难以清洗。同时,工艺制程的过程,腔室加热到400℃高温,最高达到600℃,在高温的环境中,载板受热变形也是一技术难题,变形过大,导致工艺效果差,产品性能不达标。电池镀膜设备输送线之间跨度大,传输系统由于结构受限,同时基于成本考虑,无法做到大功率、高扭矩,这样导致传输系统不能承受较重的载板,所以硅片载板的材料及结构是一大挑战,载板既要尺寸大、重量轻,同时要刚性好。此外,硅片在制程工艺中,硅片需要被加热,传统的硅片载板,硅片直接坐落在实心载板上,加热时间长,热量大部分被载板带走,能耗高且不利于硅片的受热。
申请号为01420788733.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 PECVD 镀膜用防绕镀台阶框,包括用于承载硅片的载板边框,载板边框面向硅片的侧壁上设有台阶,硅片放置于载板边框的台阶上,台阶的内侧延伸部托住硅片,使得载板边框与硅片边缘间没有连通硅片上方和下方的缝隙。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阻止等离子体绕镀至硅片正面边缘,使得太阳能电池生产中硅片镀膜不存在饶镀现象,提高了产品的良率。但该种结构仍存在硅片与载板接触面积过大而被载板带走大量热量的问题,从而导致硅片受热效率低且能耗高。
申请号为201621385774.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斜承载面碳纤维载板,是对板式PECVD工艺中的硅片载板的结构改进,在载板上开设有用于装载硅片的槽,槽的边沿具有用于托住硅片的承载面,承载面是向槽内倾斜的斜托面,斜托面布置在被承载硅片的至少两个侧边上。本实用新型将载板与硅片的接触面从现有的90°平台阶面改进成斜托面,进而将硅片和载板接触由面接触改成线接触,极大减少接触面,避免镀膜生产过程中的影响,避免膜层不利影响,提高了电池片的镀膜效率。该种结构虽然在申请号为01420788733.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基础上将现有的90°平台阶面改进成斜托面以减小硅片与载板的接触面积,但是由于硅片与载板线接触,在长时间加热及硅片自身重力作用下,线接触的硅片与载板之间形成一定的咬合力而易于导致后续硅片不易取走,而且硅片受热后在自重情况下没有承托会产生下凹形变而影响硅片品质。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更合理载板以满足硅片镀膜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包括:载板主体、载板导向条及载板加强筋;
所述载板导向条通过第一螺钉配合第一螺母连接在所述载板主体背面两侧,所述载板加强筋通过第二螺钉配合第二螺母阵列连接在所述载板主体背面,且所述载板加强筋与所述载板导向条垂直,通过所述载板导向条配合传输体系实现所述载板本体的持续运行;
所述载板主体使用耐高温、耐腐蚀及高强度的碳纤维材料;
所述载板主体上具有阵列的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周侧具有第一台阶并与侧壁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台阶的周侧具有第二台阶并与侧壁形成第二凹槽,硅片的周侧与所述第二台阶面接触以被所述第二台阶承托。
其中,所述载板导向条及载板加强筋使用耐高温、耐腐蚀及高强度的碳纤维材料。
其中,所述第一螺钉、第一螺母、第二螺钉及第二螺母使用耐高温、耐腐蚀及高强度的陶瓷材料。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矩形孔的深度,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硅片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①载板主体使用碳纤维材料,该碳纤维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及高强度的材料性能,实现了载板的易于清洗性;
②载板主体与载板导向条通过特殊材质的螺钉螺母连接,并在背面设置阵列的特殊材质的载板加强筋,与传统的载板相比较,结构新颖,抗变形能力加强;
③从载板结构入手,保证承载硅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硅片和载板的接触,使受热效果更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台阶及第二台阶设置,使硅片下方的镂空面积更大,减少了硅片与载板的接触面积,实现了硅片的良好受热,硅片被加热更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载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载板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载板正面装配图中A-A向、B-B向剖视图及B-B向剖视图中M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载板主体 2.第一螺钉 3.第二螺钉 4.硅片
5.载板导向条 6.载板加强筋 7.第一螺母 8.第二螺母
9.第一台阶 10.第二台阶 11.第一凹槽 12.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考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包括:载板主体1、载板导向条5及载板加强筋6;载板导向条5通过第一螺钉2配合第一螺母7连接在载板主体1背面两侧,载板加强筋6通过第二螺钉3配合第二螺母8阵列连接在载板主体1背面,且载板加强筋6与载板导向条5垂直,通过载板导向条5配合传输体系实现载板本体的持续运行;载板主体1、载板导向条5及载板加强筋6使用耐高温、耐腐蚀及高强度的碳纤维材料;第一螺钉2、第一螺母7、第二螺钉3及第二螺母8使用耐高温、耐腐蚀及高强度的陶瓷材料。
参考图5,载板主体1上具有阵列的矩形孔,矩形孔的周侧具有第一台阶9并与侧壁形成第一凹槽11,第一台阶9的周侧具有第二台阶10并与侧壁形成第二凹槽12,硅片的周侧与第二台阶10面接触以被第二台阶10承托;第一凹槽11的深度小于矩形孔的深度,第二凹槽12的深度小于第一凹槽11的深度,硅片4的厚度小于等于第二凹槽12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载板主体1使用碳纤维材料,该碳纤维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及高强度的材料性能,实现了载板的易于清洗性;载板主体1与载板导向条5通过特殊材质的螺钉螺母连接,并在背面设置阵列的特殊材质的载板加强筋6,与传统的载板相比较,结构新颖,抗变形能力加强;从载板结构入手,保证承载硅片4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硅片4和载板的接触,使受热效果更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台阶9及第二台阶10设置,使硅片4下方的镂空面积更大,减少了硅片4与载板的接触面积,实现了硅片4的良好受热,硅片4被加热更快。。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板主体、载板导向条及载板加强筋;
所述载板导向条通过第一螺钉配合第一螺母连接在所述载板主体背面两侧,所述载板加强筋通过第二螺钉配合第二螺母阵列连接在所述载板主体背面,且所述载板加强筋与所述载板导向条垂直,通过所述载板导向条配合传输体系实现所述载板本体的持续运行;
所述载板主体使用耐高温、耐腐蚀及高强度的碳纤维材料;
所述载板主体上具有阵列的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周侧具有第一台阶并与侧壁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台阶的周侧具有第二台阶并与侧壁形成第二凹槽,硅片的周侧与所述第二台阶面接触以被所述第二台阶承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导向条及载板加强筋使用耐高温、耐腐蚀及高强度的碳纤维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第一螺母、第二螺钉及第二螺母使用耐高温、耐腐蚀及高强度的陶瓷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矩形孔的深度,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硅片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
CN201720922153.0U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 Active CN207038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2153.0U CN207038493U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2153.0U CN207038493U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38493U true CN207038493U (zh) 2018-02-23

Family

ID=61462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22153.0U Active CN207038493U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384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4023A (zh) * 2017-07-27 2018-01-26 常州比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4023A (zh) * 2017-07-27 2018-01-26 常州比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14219A1 (zh) 光伏焊带
CN110957378A (zh) 一种提升p型双面电池双面率的背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53408B (zh) 一种吸热板直接与玻璃盖板复合的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模块
WO2015014218A1 (zh) 一种光伏焊带
CN203721745U (zh) 一种新型光伏光热模组
CN203984350U (zh) 一种光伏光热组件
CN207038493U (zh) 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
CN207793058U (zh) 一种窑炉炉膛结构
CN107634023A (zh) 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
CN202256733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覆盖薄膜
CN210467792U (zh) 一种用于平板式镀膜系统的硅片承载架及载板
CN113540280A (zh) 太阳能光伏热电联产组件
CN206116427U (zh) 一种新能源凹形太阳能电池板
CN202585463U (zh) 具有双绒面花型的高雾度超白玻璃
CN201853724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4088337U (zh) 一种光伏薄膜背板及其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8038294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超薄玻璃原片成型辊
CN109282505B (zh) 一种保温隔热太阳能光伏一体板
CN203288627U (zh) Frp-双层真空玻璃光伏构件
CN202281402U (zh) 一种具有黑铬选择性涂层的太阳能芯板
CN208157421U (zh) 一种提升perc电池效率和良率的背面膜层结构
CN206574693U (zh) 一种用于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石墨框结构
CN206023662U (zh) 一种防水的高效太阳能板
CN206460965U (zh)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用玻璃盖板
CN211208454U (zh) 一种提升p型双面电池双面率的背膜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