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34115U - 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34115U
CN207034115U CN201720498359.5U CN201720498359U CN207034115U CN 207034115 U CN207034115 U CN 207034115U CN 201720498359 U CN201720498359 U CN 201720498359U CN 207034115 U CN207034115 U CN 207034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vt
driving wheels
driven pulleys
fixed disk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983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强
刘天全
王成锋
向永乐
李林军
周才前
杨柳润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Gaoji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GAOKI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GAOKI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GAOKI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983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34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34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34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其包括闭环传输带动力传递连接的CVT主动轮、CVT从动轮,CVT主动轮包括CVT主动轮活动盘、CVT主动轮固定盘,CVT从动轮包括CVT从动轮活动盘、CVT从动轮固定盘,闭环传输带一端处于CVT主动轮活动盘、CVT主动轮固定盘之间的相对锥形盘面上、另一端处于CVT从动轮活动盘、CVT从动轮固定盘之间的相对锥形盘面上,其中,通过电机控制CVT主动轮活动盘与CVT主动轮固定盘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再由弹簧、滚轮、螺旋滚道完成CVT从动轮固定盘、CVT从动轮活动盘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自适应调整,从而实现传动比的调整。该发明采用电控与机械传递相结合,较于传统CVT无级变速系统来说,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操作便捷且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道路车无级变速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CVT无级变速系统主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CVT主动轮采用滚珠式结构,其基于旋转离心力原理进行工作,CVT从动轮采用弹簧加滚道自适应机构,从而组合完成变速系统传动比的改变;
2、CVT主动轮采用甩块式结构,其基于旋转离心力原理进行工作,CVT从动轮采用弹簧加滚道自适应机构,从而组合完成变速系统传动比的改变;
3、CVT主、从动轮均采用液压机构为执行机构,并结合控制模块实现变速系统传动比的改变。
以上方案中,方案1、2均具有使用寿命短、传递扭矩小等缺点,而方案3具有传递效率低,制造成本高,不便于维护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较于传统CVT无级变速系统来说,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操作便捷且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其包括通过闭环传输带动力传递连接的CVT主动轮和CVT从动轮,所述CVT主动轮包括同轴设置且可沿轴向相对移动的CVT主动轮活动盘、CVT主动轮固定盘,所述CVT从动轮包括同轴设置且可沿轴向相对移动的CVT从动轮活动盘、CVT从动轮固定盘,所述闭环传输带一端处于所述CVT主动轮活动盘、CVT主动轮固定盘之间的相对锥形盘面上、另一端处于所述CVT从动轮活动盘、CVT从动轮固定盘之间的相对锥形盘面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CVT主动轮活动盘滑动配合于所述CVT主动轮固定盘端部延伸轴上,且该CVT主动轮固定盘端部延伸轴贯穿并通过轴承活动定位于一固定丝杠上,所述CVT主动轮活动盘端部延伸轴上通过第一轴承固套有由电机驱动的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与活动配合于所述固定丝杠上的丝杠螺母固连;
所述CVT从动轮活动盘滑动配合于所述CVT从动轮固定盘端部延伸轴上,且该CVT从动轮活动盘与固定定位于该CVT从动轮固定盘端部延伸轴上的弹簧座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CVT从动轮活动盘内孔上具有与所述CVT从动轮固定盘端部延伸轴上的滚轮相配合的螺旋滚道。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连有蜗杆,该蜗杆通过蜗轮与齿轮轴动力传递连接,所述齿轮轴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丝杠具有轴向通孔,所述CVT主动轮固定盘端部延伸轴贯穿于该轴向通孔内、且所述固定丝杠内孔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轴承、第三滚针轴承与所述CVT主动轮固定盘端部延伸轴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承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卡圈、第二卡圈轴向定位于所述CVT主动轮活动盘端部延伸轴、从动齿轮内孔上,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丝杠螺母之间通过锁紧螺栓紧固。
进一步的,所述CVT主动轮固定盘及其端部延伸轴一体成型或分体固连、或/和所述CVT从动轮固定盘及其端部延伸轴一体成型或分体固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控制所述电机启停或正反转的控制模块、对所述CVT从动轮进行转速监测并直接正对所述CVT从动轮固定盘的从动轮转速传感器、对所述CVT主动轮进行位移监测并直接正对所述从动齿轮的主动轮位移传感器、及对所述CVT主动轮进行转速监测并直接正对所述CVT主动轮固定盘的主动轮转速传感器,其中,所述从动轮转速传感器、主动轮位移传感器、主动轮转速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系统采用电控与机械传递相结合,较于传统CVT无级变速系统来说,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操作便捷且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CVT主动轮与CVT从动轮之间的连接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CVT主动轮与电机之间的连接剖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CVT主动轮与CVT从动轮之间的连接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图3所述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包括通过闭环传输带7动力传递连接的CVT主动轮6和CVT从动轮8,该CVT主动轮6包括同轴设置且可沿轴向相对移动的CVT主动轮活动盘14、CVT主动轮固定盘15,CVT从动轮8包括同轴设置且可沿轴向相对移动的CVT从动轮活动盘29、CVT从动轮固定盘30,闭环传输带7一端处于CVT主动轮活动盘14、CVT主动轮固定盘15之间的相对锥形盘面上、另一端处于CVT从动轮活动盘29、CVT从动轮固定盘30之间的相对锥形盘面上,其中,
CVT主动轮活动盘14滑动配合于CVT主动轮固定盘15端部延伸轴上,且该CVT主动轮固定盘15端部延伸轴贯穿并通过轴承活动定位于一固定丝杠20上,CVT主动轮活动盘14端部延伸轴上通过第一轴承13固套有由电机1驱动的从动齿轮11,该从动齿轮11与活动配合于固定丝杠20上的丝杠螺母19固连;
CVT从动轮活动盘29滑动配合于CVT从动轮固定盘30端部延伸轴上,且该CVT从动轮活动盘29与固定定位于该CVT从动轮固定盘30端部延伸轴上的弹簧座25之间连接有弹簧26,CVT从动轮活动盘29内孔上具有与CVT从动轮固定盘30端部延伸轴上的滚轮27相配合的螺旋滚道。
本实用新型通过闭环传输带7比如闭环钢带来连接CVT主动轮6、CVT从动轮8之间的动力传递,其中,CVT主动轮6上配备比如内花键作为输入连接端,而CVT从动轮8上固套有输出齿轮31进行动力输出连接端,两端连接相应的输入输出即形成两者之间的CVT无级变速。
具体地,电机1采用可正反转的伺服电机。该电机1的输出端同轴固连有蜗杆3,而蜗杆3两端分别第三轴承2、第四轴承4进行定位,该蜗杆3通过蜗轮5与齿轮轴10动力传递连接,蜗轮5与蜗杆3形成啮合,且该蜗轮5固套于齿轮轴10上,齿轮轴10两端分别通过第五轴承9进行定位,该齿轮轴10与从动齿轮11相啮合。
这里,CVT主动轮活动盘14、CVT主动轮固定盘15、CVT从动轮活动盘29、CVT从动轮固定盘30的一端均具有延伸轴,其中,CVT主动轮固定盘15及其端部延伸轴一体成型或分体固连、或/和CVT从动轮固定盘30及其端部延伸轴一体成型或分体固连,CVT主动轮固定盘15、CVT从动轮固定盘30的设置方式灵活,但需保证使用强度及与对应的CVT主动轮活动盘14、CVT从动轮活动盘29之间的配合精度,以保证闭环传输带7的正常作业及后续无级变速的顺畅性。同时,CVT主动轮活动盘14、CVT从动轮活动盘29均具有中心轴孔,分别对应与CVT主动轮固定盘15端部延伸轴、CVT从动轮固定盘30端部延伸轴进行滑动配合。
如图2所示,固定丝杠20相对固定,其具有轴向通孔,CVT主动轮固定盘15端部延伸轴贯穿于该轴向通孔内、且固定丝杠20内孔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轴承21、第三滚针轴承22与CVT主动轮固定盘15端部延伸轴相连接,其中,第二轴承21处于外侧端部,第三滚针轴承22处于内侧,通过固定丝杠20轴向通孔的内台阶、CVT主动轮固定盘15端部延伸轴上的外台阶之间配合第三滚针轴承22,以保证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为了保证CVT主动轮固定盘15整体的稳定性,在CVT主动轮固定盘15的非延伸轴端设置第六轴承16进行平衡支撑。
第一轴承13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卡圈12、第二卡圈17轴向定位于CVT主动轮活动盘14端部延伸轴、从动齿轮11内孔上,从动齿轮11与丝杠螺母19之间通过锁紧螺栓18紧固,丝杠螺母19与固定丝杠20之间螺纹配合。这里,直接在从动齿轮11的侧面进行螺纹钻孔,锁紧螺栓18由丝杠螺母19上的竖向侧边穿过、并与该螺纹钻孔进行配合即可。
CVT从动轮8上,CVT从动轮固定盘30两端分别通过第七轴承23支撑定位。而弹簧座25定位于该CVT从动轮固定盘30端部延伸轴上的轴肩上、并通过螺母24锁紧,在CVT从动轮活动盘29端部固设活动盘弹簧座28,弹簧26的两端则直接固连于该弹簧座25、活动盘弹簧座28的盘体上。滚轮27数量为一个,其与CVT从动轮活动盘29上的螺旋滚道配合。通过弹簧26的记忆功能来实现CVT从动轮8的自适应功能。
最后,本系统还包括有控制电机1启停或正反转的控制模块35、对CVT从动轮8进行转速监测并直接正对CVT从动轮固定盘30的从动轮转速传感器32、对CVT主动轮6进行位移监测并直接正对从动齿轮11的主动轮位移传感器33、及对CVT主动轮6进行转速监测并直接正对CVT主动轮固定盘15的主动轮转速传感器34,其中,从动轮转速传感器32、主动轮位移传感器33、主动轮转速传感器34分别与控制模块35电性连接。控制模块35需具有可分别识别及读取从动轮转速传感器32、主动轮位移传感器33、主动轮转速传感器34所送达的信号,并进行分析及处理,再反控制电机1的启停及正反转。因此,该控制模块35以目前现有的各种PLC或MCU等智能控制器或单片机等均可实现。
本系统的工作模式有:
1、电机1在控制模块35的控制下正转,电机1依次带动蜗杆3、蜗轮5、齿轮轴10及从动齿轮11,而从动齿轮11再带动丝杠螺母19在固定丝杠20上旋转并轴向移动,因固定丝杠20相对固定,则丝杠螺母19通过第一轴承13、第一卡圈12、第二卡圈17推动CVT主动轮活动盘14向靠近CVT主动轮固定盘15侧移动,同时CVT从动轮8在弹簧26、滚轮27、螺旋滚道的共同作用下,使得CVT从动轮活动盘29与CVT从动轮固定盘30之间完成自适应,进而实现传动比的减小。
2、电机1在控制模块35的控制下不转动,即蜗杆3、蜗轮5、齿轮轴10及从动齿轮11、丝杠螺母19均处于静止状态,而CVT主动轮活动盘14与从动齿轮11之间通过第一轴承13发生相对转动,这时,CVT主动轮6与CVT从动轮8之间通过闭环传输带7进行连接,实现动力传递同时保持传动比不变。
3、电机1在控制模块35的控制下反转,电机1通过依次带动蜗杆3、蜗轮5、齿轮轴10及从动齿轮11,而从动齿轮11再带动丝杠螺母19在固定丝杠20上旋转并轴向移动,丝杠螺母19通过第一轴承13、第一卡圈12、第二卡圈17推动CVT主动轮活动盘14向远离CVT主动轮固定盘15侧移动,同时CVT从动轮8在弹簧26、滚轮27、螺旋滚道的共同作用下,使得CVT从动轮活动盘29与CVT从动轮固定盘30之间完成自适应,进而实现传动比的增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包括通过闭环传输带(7)动力传递连接的CVT主动轮(6)和CVT从动轮(8),所述CVT主动轮(6)包括同轴设置且可沿轴向相对移动的CVT主动轮活动盘(14)、CVT主动轮固定盘(15),所述CVT从动轮(8)包括同轴设置且可沿轴向相对移动的CVT从动轮活动盘(29)、CVT从动轮固定盘(30),所述闭环传输带(7)一端处于所述CVT主动轮活动盘(14)、CVT主动轮固定盘(15)之间的相对锥形盘面上、另一端处于所述CVT从动轮活动盘(29)、CVT从动轮固定盘(30)之间的相对锥形盘面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CVT主动轮活动盘(14)滑动配合于所述CVT主动轮固定盘(15)端部延伸轴上,且该CVT主动轮固定盘(15)端部延伸轴贯穿并通过轴承活动定位于一固定丝杠(20)上,所述CVT主动轮活动盘(14)端部延伸轴上通过第一轴承(13)固套有由电机(1)驱动的从动齿轮(11),该从动齿轮(11)与活动配合于所述固定丝杠(20)上的丝杠螺母(19)固连;
所述CVT从动轮活动盘(29)滑动配合于所述CVT从动轮固定盘(30)端部延伸轴上,且该CVT从动轮活动盘(29)与固定定位于该CVT从动轮固定盘(30)端部延伸轴上的弹簧座(25)之间连接有弹簧(26),所述CVT从动轮活动盘(29)内孔上具有与所述CVT从动轮固定盘(30)端部延伸轴上的滚轮(27)相配合的螺旋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同轴固连有蜗杆(3),该蜗杆(3)通过蜗轮(5)与齿轮轴(10)动力传递连接,所述齿轮轴(10)与所述从动齿轮(11)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丝杠(20)具有轴向通孔,所述CVT主动轮固定盘(15)端部延伸轴贯穿于该轴向通孔内、且所述固定丝杠(20)内孔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轴承(21)、第三滚针轴承(22)与所述CVT主动轮固定盘(15)端部延伸轴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13)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卡圈(12)、第二卡圈(17)轴向定位于所述CVT主动轮活动盘(14)端部延伸轴、从动齿轮(11)内孔上,所述从动齿轮(11)与所述丝杠螺母(19)之间通过锁紧螺栓(18)紧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VT主动轮固定盘(15)及其端部延伸轴一体成型或分体固连、或/和所述CVT从动轮固定盘(30)及其端部延伸轴一体成型或分体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控制所述电机(1)启停或正反转的控制模块(35)、对所述CVT从动轮(8)进行转速监测并直接正对所述CVT从动轮固定盘(30)的从动轮转速传感器(32)、对所述CVT主动轮(6)进行位移监测并直接正对所述从动齿轮(11)的主动轮位移传感器(33)、及对所述CVT主动轮(6)进行转速监测并直接正对所述CVT主动轮固定盘(15)的主动轮转速传感器(34),其中,所述从动轮转速传感器(32)、主动轮位移传感器(33)、主动轮转速传感器(34)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35)电性连接。
CN201720498359.5U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 Active CN207034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8359.5U CN207034115U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8359.5U CN207034115U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34115U true CN207034115U (zh) 2018-02-23

Family

ID=61480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98359.5U Active CN207034115U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341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1271A (zh) * 2017-05-08 2017-09-05 重庆高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1271A (zh) * 2017-05-08 2017-09-05 重庆高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35151B (zh) 一种具有主动适应和自适应功能的履带式管道机器人
CN107131271A (zh) 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
RU2009102659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автономного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на земле
CN108481359B (zh) 一种紧凑型可变刚度串联弹性驱动关节
CN106369126A (zh) 双向传动装置和使用所述装置的混合运动动力系统
CN203774969U (zh) 一种发电机稳速装置
CN207045059U (zh) 车辆轮边总成锁紧装置
CN110371216A (zh) 一种用于agv小车的转向行走机构及控制方法
CN207034115U (zh) 一种电控cvt无级变速系统
CN103742604B (zh) 一种相位可调节的弹性轴均载装置
CN206021103U (zh) 扭矩加载装置
CN101549636B (zh) 重载伺服车轮组
CN104786235B (zh) 一种差速关节
CN206257229U (zh) 双向传动装置和使用所述装置的混合运动动力系统
CN203620217U (zh) 一种自动网球发球装置
CN208376917U (zh) 一种单驱动舵轮式全向agv车
CN102426006B (zh) 一种摩擦轮式调整测量机构
CN105784358A (zh) 一种扇形齿式万向联轴器试验台
CN201931308U (zh) 一种大扭矩回转强力铣头
CN105965499A (zh) 一种水平多关节机器人手腕旋转轴的传动装置
CN105972190A (zh) 伺服锥轮式无级变速器的中间摩擦轮直线运动的驱动结构
CN104864057A (zh) 一种相位双向无级精确可调控制机构
CN106195177B (zh) 移动调速牵引式无级变速器自适应调速机构的设计方法
CN109732641A (zh) 一种双态式变刚度柔顺关节及操作方法
CN202329605U (zh) 一种摩擦轮式调整测量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01122 No. 1, Yunhui Road, North District, Chongq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GAOJIN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122 No. 1, Yunhui Road, North District, Chongq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GAOKIN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