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33407U - 一种套管放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套管放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33407U
CN207033407U CN201720874291.6U CN201720874291U CN207033407U CN 207033407 U CN207033407 U CN 207033407U CN 201720874291 U CN201720874291 U CN 201720874291U CN 207033407 U CN207033407 U CN 207033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body passageways
plug
outlet
dischar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742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涛
杜冰
吕俊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ramay Chuang Ming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ramay Chuang Ming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ramay Chuang Ming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ramay Chuang Ming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742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33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33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33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管放气装置,包括主体,主体上同时开设主体通道和排气通道,其中,主体通道包括供石油进入并通过的主体通道入口和主体通道出口,排气通道包括排气口,套管内气体可通过排气口进入主体通道进而进入石油管中,主体通道和排气通道通过连通通道相连通,连通通道设置于远离所述排气口的一端,当石油进入主体通道并通过连通通道进入排气通道时,排气口处单向阀受气体保护,不与石油接触,避免单向阀被油液浸泡失灵,保证单向阀发挥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套管放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用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套管放气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是深埋在地下的流体矿物。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石油是重要能源,同煤相比,具有能量密度大(等重的石油燃烧热比标准煤高50%)、运输储存方便、燃烧后对大气的污染程度较小等优点,许多国家都把石油列为战略物资。
油管和套管都是石油开采中必不可少的管具。油管是在油井正常生产时下入油井套管中的管子,自喷井中,油流通过油管流入地面,进入集输流程。机采井中,油管、抽油杆、深井泵(即“三抽”设备)组合,把石油抽到地面,进入集输流程。石油套管是用于支撑油、气井井壁的钢管,以保证钻井过程进行和完井后整个油井的正常运行。套管是在钻井结束后,下入到井下的管子,套管与井壁用水泥封固,然后用射孔枪对准目的层射孔,使油流穿岩层、水泥环、套管流入井底,再进入油管到地面上来。具体顺序为:油井打好后,下入套管,套管与井壁间用水泥封固,在套管中下入油管。油管上带油封隔器、泵等井下工具,油管中下入抽油杆,抽油杆拉着泵的活塞做上下往复运动,这样就把石油抽到地面上来。
在油管和套管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套管气具有一定压力,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层压力,也会影响动液面,套管气压力低,动液面高,泵效就高。如果套管压力太大,动液面就被压低,影响泵效。为将套管气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需要将套管气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常用的井下套管放气阀存在以下问题:单向阀是向下关闭结构,阀球等相关零件一直被油管内的油液浸泡,油液粘度会影响单向阀动作灵活性,且使用一段时间后,油液内如果有砂粒等固体杂质,会沉积在阀球等零件周围,导致砂埋等,甚至会结垢,导致使装置失效。
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套管放气阀容易失效的现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管放气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避免套管放气单向阀因被油液浸泡而失灵或失效,延长套管放气阀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管放气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开设主体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主体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通过连通通道相连通;
所述主体通道包括主体通道出口和主体通道入口,所述主体通道出口和所述主体通道入口相连通;
所述排气通道包括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设置单向阀;
所述连通通道设置于远离所述排气口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单向阀包括堵头和弹性部件,所述堵头设置于所述排气口处,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堵头抵接,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排气通道内。
优选地,所述堵头为球形堵头、锥形堵头或球面堵头。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排气口为阶梯形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包括第一阶梯口和能够阻止所述堵头通过的第二阶梯口,所述第一阶梯口与所述第二阶梯口相连通,所述堵头与所述第二阶梯口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阶梯口的直径较所述第二阶梯口的直径大。
优选地,所述主体通道出口和所述主体通道入口均设置连接螺纹。
优选地,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主体通道出口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主体由耐腐蚀钢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套管放气装置包括主体,主体上同时开设主体通道和排气通道,其中,主体通道包括供石油进入并通过的主体通道入口和主体通道出口,排气通道包括排气口,套管内气体可通过排气口进入主体通道进而进入石油管中,主体通道和排气通道通过连通通道相连通,连通通道设置于远离所述排气口的一端,当石油进入主体通道并通过连通通道进入排气通道时,排气口处单向阀受气体保护,不与石油接触,避免单向阀被油液浸泡失灵,保证单向阀发挥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套管放气装置的整体结构剖切示意图;
其中,1为主体,2为主体通道,201为主体通道出口,202为主体通道入口,3为排气通道,4为连通通道,5为排气口,501为第一阶梯口,502为第二阶梯口,6为单向阀,601为堵头,602为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管放气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避免套管放气单向阀因被油液浸泡而失灵或失效,延长套管放气阀使用寿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套管放气装置的整体结构剖切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管放气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上开设主体通道2和排气通道3,主体通道2和排气通道3通过连通通道4相连通;
主体通道2包括主体通道出口201和主体通道入口202,主体通道出口201和主体通道入口202相连通;
排气通道3包括排气口5,排气口5处设置单向阀6;
连通通道4设置于远离排气口5的一端。
石油开采过程中,套管内气体可通过排气口5进入主体通道2进而进入石油管中,主体通道2和排气通道3通过连通通道4相连通,连通通道4与主体通道入口202设置于同一端,同时位于远离所述排气口5的一端,当石油进入主体通道2并通过连通通道4进入排气通道3时,排气口5处单向阀6受气体保护,不与石油接触,避免单向阀6被油液浸泡失灵,保证单向阀6发挥作用。
其中,单向阀6包括堵头601和弹性部件602,堵头601设置于排气口5处,弹性部件602与堵头601抵接,弹性部件602设置于排气通道3内。弹性部件602将与之抵接的堵头601压紧,堵住排气口5。当气体由石油管中通过连通通道4进入排气通道3时,堵头601在气体压力作用下更加紧密地压在排气口5处,确保排气口5处密封效果;当气体自套管中进入石油管中时,气体挤压堵头601,堵头601向弹性部件602施加压力,弹性部件602被压缩,气体得以从堵头601与排气口5之间的缝隙通过,进入排气通道3,通过连通通道4进入主体通道2中,进而进入石油管中,平衡石油管中压力。
具体地,堵头601可以为球形堵头、锥形堵头或球面堵头,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堵头601为球形堵头,弹性部件602为弹簧,球形的堵头601与圆柱形弹簧配合,确保单向阀6发挥作用。
更具体地,排气口5为阶梯形排气口,排气口5包括第一阶梯口501和能够阻止堵头601通过的第二阶梯口502,第一阶梯口501与第二阶梯口502相连通,堵头601与第二阶梯口502抵接。排气口5设置为阶梯形,与堵头601抵接的第二阶梯口502的直径较堵头601的直径小,防止堵头601脱出导致单向阀失效。
另外,第一阶梯口501的直径较第二阶梯口502的直径大,确保单向阀6的进口处气体通过顺畅,提高进气效率。
进一步地,主体通道出口201和主体通道入口202均设置连接螺纹,便于主体1与石油管相连接,连接螺纹为密封螺纹,避免石油泄漏造成资源浪费。
排气口5设置于主体通道出口201的一端。
主体1由耐腐蚀钢材质制成。
在石油开采中,套管与石油管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套管气具有一定压力,为将套管气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时需要将套管内一部分气体排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放气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上开设主体通道2和排气通道3,主体通道2和排气通道3通过连通通道4相连通;主体通道2包括主体通道出口201和主体通道入口202,主体通道出口201和主体通道入口202相连通;排气通道3包括排气口5,排气口5处设置单向阀6;连通通道4设置于远离排气口5的一端。套管内气体可通过排气口5进入主体通道2进而进入石油管中,平衡石油管中气体压力,主体通道2和排气通道3通过连通通道4相连通。
值得强调的是,连通通道4设置于远离排气口5的一端,当石油进入主体通道2并通过连通通道4进入排气通道3时,总有一部分气体是处于单向阀6周围的,排气口5处的单向阀6受气体保护,不与石油接触,避免单向阀6被油液浸泡发生粘滞失灵,避免油污、杂质堵塞排气口5,保证单向阀6发挥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套管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开设主体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主体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通过连通通道相连通;
所述主体通道包括主体通道出口和主体通道入口,所述主体通道出口和所述主体通道入口相连通;
所述排气通道包括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设置单向阀;
所述连通通道设置于远离所述排气口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堵头和弹性部件,所述堵头设置于所述排气口处,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堵头抵接,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排气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为球形堵头、锥形堵头或球面堵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为阶梯形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包括第一阶梯口和能够阻止所述堵头通过的第二阶梯口,所述第一阶梯口与所述第二阶梯口相连通,所述堵头与所述第二阶梯口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套管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口的直径较所述第二阶梯口的直径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通道出口和所述主体通道入口均设置连接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主体通道出口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由耐腐蚀钢材质制成。
CN201720874291.6U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套管放气装置 Active CN207033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74291.6U CN207033407U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套管放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74291.6U CN207033407U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套管放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33407U true CN207033407U (zh) 2018-02-23

Family

ID=61464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74291.6U Active CN207033407U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套管放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334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8074A (zh) * 2021-11-26 2022-03-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套管液返排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8074A (zh) * 2021-11-26 2022-03-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套管液返排装置
CN114198074B (zh) * 2021-11-26 2024-04-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套管液返排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5927B (zh) 一种连续油管与生产油管组合管串压裂与完井一体化方法
CN106014346B (zh) 一种速度管柱配套柱塞气举排水采气方法及装置
CN104879091B (zh) 一体式随钻堵漏循环控制阀
CN105756650B (zh) 一种采用混合暂堵剂封堵管外窜实现水平井分段压裂的方法
CN203742544U (zh) 一种井下水力脉动耦合水泥浆超声处理的固井装置
CN101975041B (zh) 绕煤层固井方法及装置
CN206816226U (zh) 一种速钻大通径桥塞
CN104153753A (zh) 基于常规油管带压拖动的水平井体积压裂管柱及压裂方法
CN101769271B (zh) 深井采油外流道正反循环自由起投式射流泵采油方法及装置
CN104196492B (zh) 一种带压拖动井下封堵阀
US20110315381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 for use in plugging a well
CN207033407U (zh) 一种套管放气装置
CN104389563B (zh) 一种非金属连续油管两层分注工艺管柱装置
CN104179477B (zh) 连续油管悬挂电泵采油工艺管柱
CN204082116U (zh) 油井水平井油套同注式双封单卡体积压裂管柱
CN201794527U (zh) 套管漂浮接箍
CN204371263U (zh) 一种非金属连续油管两层分注工艺管柱装置
CN104989319A (zh) 一种石油勘探中采用连续注水泥方式的固井方法
CN204663485U (zh) 一体式随钻堵漏循环控制阀
CN204082115U (zh) 基于常规油管带压拖动的水平井体积压裂管柱
CN205297464U (zh) 一种注气井口装置
RU2459072C1 (ru) Способ гидроразрыва малопроницаемого пласта нагнетательной скважины
CN201620764U (zh) 连续冲击酸化管柱
CN204060657U (zh) 一种分层压裂管柱
CN204899857U (zh) 一种地热井用耐高温多功能浮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