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32663U - 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32663U
CN207032663U CN201720985315.5U CN201720985315U CN207032663U CN 207032663 U CN207032663 U CN 207032663U CN 201720985315 U CN201720985315 U CN 201720985315U CN 207032663 U CN207032663 U CN 207032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bar
longitudinal
stirrup
composite beam
mus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853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林
龚若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Lin Binbin Assembly Type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Lin Binbin Assembly Type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Lin Binbin Assembly Type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Lin Binbin Assembly Type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853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32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32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326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一方面通过在混凝土叠合梁的预制构件中增加由箍筋、型钢钢骨、纵向底筋和纵向腰筋构成的纵向骨架,可在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梁具有相同承载能力的情况下,设计更小的截面积和自重,从而可大幅度节约梁构件的运输成本和吊装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在型钢钢骨的腹板的纵向端部设置螺纹孔,可以实现应用螺栓与螺纹孔的连接配合,将梁构件与具有型钢结构的混凝土柱固定连接起来,不但在施工时不需要临时支撑,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期,节约造价,还可以确保梁与柱的连接关系是连续的,进而大幅度增强梁与柱的整体稳固性,提升抗震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梁构件主要采用普通混凝土叠合梁,但是这种梁构件一般存在如下缺陷:(1)由于没有钢骨,而为了保障梁构件具有相同的承载能力,必须对梁构件设计较大的截面积及较重的自重,不但增加梁构件的运输成本,在现场吊装时还需要采用大吨位吊车或塔吊来吊装,增加梁构件的安装成本;(2)无法对梁构件与柱连接部进行可靠连接,在现场安装时需要搭建临时支撑,这又将增加施工难度和施工工序,导致施工工期加长,造价增加;(3)由于梁构件是搭接在柱连接部上,其连接关系是断开不连续的,将导致梁与柱的整体稳固性较差,抗震性能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前述现有普通混凝土叠合梁所存在的运输成本及施工成本高,且导致梁与柱的整体稳固性较差和抗震性能较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包括箍筋、型钢钢骨、纵向底筋、纵向腰筋和预制混凝土,其中,所述箍筋的数目为若干个,并在纵向上平行间隔布置;所述型钢钢骨、所述纵向底筋和所述纵向腰筋分别设于所述箍筋的内部,且分别垂直于箍筋的所在平面;所述纵向底筋的数目为若干根,并平行布置在所述箍筋的底部筋条处,所述纵向腰筋的数目也为若干根,并平行布置在所述箍筋的腹部筋条处;所述预制混凝土包覆由所述箍筋、所述型钢钢骨、所述纵向底筋和所述纵向腰筋构成的纵向骨架,并使所述箍筋的顶部筋条露出,使所述型钢钢骨的腹板、所述纵向底筋和所述纵向腰筋的纵向端部露出;在所述腹板的纵向端部设有若干个螺纹孔。
优化的,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的纵向端面开有抗剪槽。
优化的,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的纵向端部处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箍筋的密度大于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的纵向中部处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箍筋的密度。
优化的,所述纵向底筋和所述底部筋条采用扎丝绑扎在一起。
优化的,所述纵向腰筋和所述腹部筋条采用扎丝绑扎在一起。
优化的,所述型钢钢骨的上翼板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的顶面齐平。
优化的,所述型钢钢骨为“工”型钢骨结构或箱型钢骨结构。
综上,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混凝土叠合梁的预制构件中增加由箍筋、型钢钢骨、纵向底筋和纵向腰筋构成的纵向骨架,可在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梁具有相同承载能力的情况下,设计更小的截面积和自重,从而可大幅度节约梁构件的运输成本和吊装成本;(2)通过在型钢钢骨的腹板的纵向端部设置螺纹孔,可以实现应用螺栓与螺纹孔的连接配合,将梁构件与具有型钢结构的混凝土柱固定连接起来,不但在施工时不需要临时支撑,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期,节约造价,还可以确保梁与柱的连接关系是连续的,进而大幅度增强梁与柱的整体稳固性,提升抗震性能,即使在极端情况下出现混凝土开裂破坏,仍然可以通过型钢钢骨作为第二道防线,使建筑的安全储备大大提高;(3)通过对箍筋的顶部筋条进行露出设计,可以提供大量的吊装连接点,提升吊装灵活性,方便梁构件的现场组装;(4)通过在梁构件的纵向端面预留抗剪槽,还可以提高梁构件的抗剪能力;(5)所述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还具有连接端部延性强、内部骨架稳固性高、结构简单和易于预制等优点,便于实际应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箍筋 101、底部筋条 102、腹部筋条 103、顶部筋条 2、型钢钢骨201、腹板 202、螺纹孔 203、上翼板 3、纵向底筋 4、纵向腰筋 5、预制混凝土 501、抗剪槽502、预制混凝土的纵向端部 503、预制混凝土的纵向中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包括箍筋1、型钢钢骨2、纵向底筋3、纵向腰筋4和预制混凝土5,其中,所述箍筋1的数目为若干个,并在纵向上平行间隔布置;所述型钢钢骨2、所述纵向底筋3和所述纵向腰筋4分别设于所述箍筋1的内部,且分别垂直于箍筋1的所在平面;所述纵向底筋3的数目为若干根,并平行布置在所述箍筋1的底部筋条101处,所述纵向腰筋4的数目也为若干根,并平行布置在所述箍筋1的腹部筋条102处;所述预制混凝土5包覆由所述箍筋1、所述型钢钢骨2、所述纵向底筋3和所述纵向腰筋4构成的纵向骨架,并使所述箍筋1的顶部筋条103露出,使所述型钢钢骨2的腹板201、所述纵向底筋3和所述纵向腰筋4的纵向端部露出;在所述腹板201的纵向端部设有若干个螺纹孔202。
如图1至3所示,举例的,所述纵向底筋3的数目为三根,所述纵向腰筋4的数目为四根,并针对每侧的所述腹部筋条102布置两根所述纵向腰筋4。在所述纵向骨架的结构中,所述型钢钢骨2作为中心主骨,承担梁构件的主要承载能力,其可以但不限于为“工”型或箱型等型钢钢骨结构,作为举例的,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型钢钢骨2采用“工”型钢骨结构,其由腹板201、上翼板203和下翼板(图中未示出)构成;而所述箍筋1、所述纵向底筋3和所述纵向腰筋4则构成外围的纵向骨架,进一步增强梁构件的承载能力。此外,所述螺纹孔202用于通过与螺栓的配合,使所述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能够与具有型钢结构的混凝土柱固定连接起来。
前述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的预制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在预制工厂将所述纵向底筋3和所述纵向腰筋4放置在工装平台上(需要在筋条与平台面之间预留混凝土保护浇筑空间);(2)然后将所述型钢钢骨2置于所述纵向底筋3和所述纵向腰筋4的中间;(3)再次将所述箍筋1套在所述型钢钢骨2、所述纵向底筋3和所述纵向腰筋4的外面;(4)最后应用支边模具浇筑混凝土,得到成型的梁构件。而在使用所述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时,只需要将该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吊装至房屋的安装位置,然后用螺栓将所述型钢钢骨2的腹板201与具有型钢结构的混凝土柱固定连接起来即可。
由此通过前述结构的描述,一方面可在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梁具有相同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设计更小的截面积和自重,从而可大幅度节约梁构件的运输成本和吊装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应用螺栓与螺纹孔的连接配合,将梁构件与具有型钢结构的混凝土柱固定连接起来,不但在施工时不需要临时支撑,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期,节约造价,还可以确保梁与柱的连接关系是连续的,进而大幅度增强梁与柱的整体稳固性,提升抗震性能,即使在极端情况下出现混凝土开裂破坏,仍然可以通过型钢钢骨作为第二道防线,使建筑的安全储备大大提高。同时通过对箍筋的顶部筋条进行露出设计,可以提供大量的吊装连接点,提升吊装灵活性,方便梁构件的现场组装。此外,所述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还具有结构简单和易于预制等优点,便于实际应用和推广。
优化的,在所述预制混凝土5的纵向端面开有抗剪槽501。如图1和2所示,通过在梁构件的纵向端面预留所述抗剪槽501,还可以提高梁构件的抗剪能力。
优化的,在所述预制混凝土5的纵向端部502处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箍筋1的密度大于在所述预制混凝土5的纵向中部503处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箍筋1的密度。如图1和2所示,通过前述布置,可以进一步增强梁构件在连接端部(即纵向端部502)的延性。作为举例的,如图2所示,在所述预制混凝土5的纵向端部502处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箍筋1的密度是在所述预制混凝土5的纵向中部503处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箍筋1的密度的两倍。
优化的,所述纵向底筋3和所述底部筋条101采用扎丝绑扎在一起。所述纵向腰筋4和所述腹部筋条102也采用扎丝绑扎在一起。通过前述绑定关系,可以增强外围纵向骨架的稳固性,进一步提升梁构件的承载能力。
优化的,所述型钢钢骨2的上翼板203与所述预制混凝土5的顶面齐平。如图1所示,可以恰好使所述上翼板203露出所述预制混凝土5的顶面,方便在施工过程中对所述型钢钢骨2进行相关的焊接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混凝土叠合梁的预制构件中增加由箍筋、型钢钢骨、纵向底筋和纵向腰筋构成的纵向骨架,可在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梁具有相同承载能力的情况下,设计更小的截面积和自重,从而可大幅度节约梁构件的运输成本和吊装成本;(2)通过在型钢钢骨的腹板的纵向端部设置螺纹孔,可以实现应用螺栓与螺纹孔的连接配合,将梁构件与具有型钢结构的混凝土柱固定连接起来,不但在施工时不需要临时支撑,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期,节约造价,还可以确保梁与柱的连接关系是连续的,进而大幅度增强梁与柱的整体稳固性,提升抗震性能,即使在极端情况下出现混凝土开裂破坏,仍然可以通过型钢钢骨作为第二道防线,使建筑的安全储备大大提高;(3)通过对箍筋的顶部筋条进行露出设计,可以提供大量的吊装连接点,提升吊装灵活性,方便梁构件的现场组装;(4)通过在梁构件的纵向端面预留抗剪槽,还可以提高梁构件的抗剪能力;(5)所述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还具有连接端部延性强、内部骨架稳固性高、结构简单和易于预制等优点,便于实际应用和推广。
如上所述,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设计出不同形式的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并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整合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箍筋(1)、型钢钢骨(2)、纵向底筋(3)、纵向腰筋(4)和预制混凝土(5),其中,所述箍筋(1)的数目为若干个,并在纵向上平行间隔布置;
所述型钢钢骨(2)、所述纵向底筋(3)和所述纵向腰筋(4)分别设于所述箍筋(1)的内部,且分别垂直于箍筋(1)的所在平面;
所述纵向底筋(3)的数目为若干根,并平行布置在所述箍筋(1)的底部筋条(101)处,所述纵向腰筋(4)的数目也为若干根,并平行布置在所述箍筋(1)的腹部筋条(102)处;
所述预制混凝土(5)包覆由所述箍筋(1)、所述型钢钢骨(2)、所述纵向底筋(3)和所述纵向腰筋(4)构成的纵向骨架,并使所述箍筋(1)的顶部筋条(103)露出,使所述型钢钢骨(2)的腹板(201)、所述纵向底筋(3)和所述纵向腰筋(4)的纵向端部露出;
在所述腹板(201)的纵向端部设有若干个螺纹孔(2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制混凝土(5)的纵向端面开有抗剪槽(5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制混凝土(5)的纵向端部(502)处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箍筋(1)的密度大于在所述预制混凝土(5)的纵向中部(503)处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箍筋(1)的密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底筋(3)和所述底部筋条(101)采用扎丝绑扎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腰筋(4)和所述腹部筋条(102)采用扎丝绑扎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钢骨(2)的上翼板(203)与所述预制混凝土(5)的顶面齐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钢骨(2)为“工”型钢骨结构或箱型钢骨结构。
CN201720985315.5U 2017-08-08 2017-08-08 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32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5315.5U CN207032663U (zh) 2017-08-08 2017-08-08 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5315.5U CN207032663U (zh) 2017-08-08 2017-08-08 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32663U true CN207032663U (zh) 2018-02-23

Family

ID=61474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8531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32663U (zh) 2017-08-08 2017-08-08 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326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9627A (zh) * 2019-08-15 2019-11-05 唐云 装配式建筑的建筑构件及其装配设备与装配方法
CN112196187A (zh) * 2020-09-10 2021-01-0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复合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9627A (zh) * 2019-08-15 2019-11-05 唐云 装配式建筑的建筑构件及其装配设备与装配方法
CN112196187A (zh) * 2020-09-10 2021-01-0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复合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6468B (zh) 高位连体结构悬挂式模板支撑施工方法
CN106149873A (zh)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86693A (zh) 一种低多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造方法
CN207846687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模块化框架节点
CN207032663U (zh) 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
CN106088131A (zh) 钢筋混凝土十字形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07605038A (zh) 一种装配式型钢砼框架空间模块结构及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7299755A (zh) 可实现外模架和钢平台整体和局部顶升的液压顶升钢平台
CN114182963A (zh) 一种平面重叠多层大跨桁架结构逆序分层提升的施工方法
CN102767282B (zh) 一种超大异型转换层悬挑梁可装配式高支模施工方法
CN110005053A (zh) 一种子结构拼装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CN103397704A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CN106592821A (zh) 剪力钢板与一侧钢筋网的侧立式整体成型结构及方法
CN106088132A (zh) 钢筋混凝土米字形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03643738A (zh) 一种带柔性拉索的框架-核心筒结构
CN206769102U (zh) 一种建筑结构用密式异型短肢钢板墙核心筒结构
CN206599881U (zh) 整体预制的单层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108005306A (zh) 一种异形钢骨混凝土外包部分组合柱及其施工方法
CN113737966A (zh) 一种装配式rcs莲藕梁柱连接节点及其应用
CN207761170U (zh) 一种异形钢骨混凝土外包部分组合柱
CN207032517U (zh) 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梁与型钢柱的连接节点
CN203654460U (zh) 带柔性斜拉索的框架-核心筒结构
CN209082694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的连接节点
CN207761056U (zh) 一种基于型钢混凝土的梁柱节点连接结构
CN207597646U (zh) 一种装配式十字桁架剪力墙核心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