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00037U - 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00037U
CN207000037U CN201720720129.9U CN201720720129U CN207000037U CN 207000037 U CN207000037 U CN 207000037U CN 201720720129 U CN201720720129 U CN 201720720129U CN 207000037 U CN207000037 U CN 207000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hub
conservancy diversion
water conservancy
spiracle
water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201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洪岳
徐建
卓达
夏业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eida Dr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an Naida Driv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an Naida Driv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Xin'an Naida Driv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201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00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00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0003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包含轮毂与防水透气膜组件;所述轮毂上设置有呼吸孔与凸起部;防水透气膜组件设置在轮毂内部、外部或者呼吸孔中;防水透气膜组件覆盖呼吸孔的径向横截面;所述凸起部设置在轮毂的外侧面;凸起部包含导流凸起;导流凸起与呼吸孔对应。本实用新型在轮毂外表面设置有导流凸起,巧妙地使轮毂转动时,两侧呼吸孔处形成压差,带动轮毂内部的热空气流出,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轮毂电机性能,另外,还能保护呼吸孔内的部件,一举两得。

Description

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配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动车的轮毂电机,因其在户外使用,所以对防水的要求比较高,电机要求在浸水的情况下正常运行。这就要求电机完全密封。但电机在使用时会发热,发热后就会使电机内部的空气膨胀,当膨胀压强到达一定程度,空气则会从橡胶密封圈等处溢出,等电机停止使用,整个电机冷却下来,电机内部则产生负压,外部空气又会进入电机内部,如果外部是较潮湿的环境,或浸水,则会将水吸入电机内部,引起绝缘电阻降低,甚至短路电机损坏。另外电机是密封的,内部与外部没有空气流动,电机内部的热量就只能通过电机壳体与外部交换热量。这样散热较慢,不利于电机发挥最佳性能及极致性能。
专利文献CN105610254A公开了一种油冷轮毂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与转子之间设有轴承形成转动结构,特别是定子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定子与转子之间形成冷却油通过的弯折形的油通道,对定子的线圈铁芯和转子磁钢进行冷却。据该专利文献自述,弯折结构的冷却油通过的油通道完全环绕电机的发热部件,不仅有效的降低了电机内部的运行温度,还可同时对运动摩擦的轴承进行一定的润滑,提高电机的电效率和轴承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电机内的绝缘等级,极具特点,散热效果极佳。但是该专利文献提供的油冷轮毂电机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如果发生损坏,维修非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包含轮毂与防水透气膜组件;
所述轮毂上设置有呼吸孔与凸起部;
防水透气膜组件设置在轮毂内部、外部或者呼吸孔中;防水透气膜组件覆盖呼吸孔的径向横截面;
所述凸起部设置在轮毂的外侧面;
凸起部包含导流凸起;导流凸起与呼吸孔对应。
优选地,所述导流凸起包含第一导流侧面与第二导流侧面;
沿轮毂周向方向,第一导流侧面与第二导流侧面相对设置;
第一导流侧面包含直面;直面与轮毂外侧面垂直;
所述第二导流侧面包含斜面;斜面沿长度方向延伸与轮毂外侧面相连,斜面与轮毂外侧面之间夹角为钝角;
呼吸孔位于第一导流侧面所在侧。
优选地,所述导流凸起包含导流延伸部;
所述导流延伸部按以下路径延伸:
沿轮毂轴向方向,远离轮毂表面;
沿轮毂周向方向,朝向呼吸孔所在侧。
优选地,所述导流凸起形成进气导流凸起与出气导流凸起;
轮毂周向转动时,进气导流凸起的第一侧面为迎风面;出气导流凸起的第二侧面为迎风面。
优选地,进气导流凸起、出气导流凸起分别位于轮毂两个不同的侧面上。
优选地,存在多个呼吸孔;
多个所述呼吸孔在轮毂的两个侧面上相对分布。
优选地,存在多个防水透气膜组件;多个所述防水透气膜组件与呼吸孔对应。
优选地,所述防水透气膜组件包含防水透气膜与外螺纹套管;
防水透气膜安装在外螺纹套管内;外螺纹套管与呼吸孔螺纹连接。
优选地,防水透气膜组件包含防水透气膜;防水透气膜呈弧形或者环形;
防水透气膜安装在轮毂内部;
一个防水透气膜同时覆盖多个呼吸孔。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还包含散热凸起;
存在多个散热凸起沿轮毂周向方向分布在轮毂外侧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轮毂外表面设置有导流凸起,巧妙地使轮毂转动时,两侧呼吸孔处形成压差,带动轮毂内部的热空气流出,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轮毂电机性能,另外,还能保护呼吸孔内的部件,一举两得;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防水透气膜,保证轮毂内部空气流通的同时,避免热膨胀损坏电机、负压吸入水损坏电机,而且防水透气膜由不污自洁材料制成,具有不粘特性,容易清洗;
3、本实用新型利用呼吸结构解决电机内部及外部的压差,使压差平衡,而且在不影响强度和承载的前提下,减轻了轮毂重量。
4、采用可拆卸的防水透气膜组件,有助于防水透气膜的清洗与更换,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率,增加轮毂电机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中轮廓外表面还设置有散热凸起,增大与空气之间的换热面积,强化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包含防水透气膜与外螺纹套管的防水透气膜组件与轮毂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凸起部在轮毂上布置示意图。
图中示出:
轮毂1 散热凸起13
呼吸孔11 防水透气膜组件2
导流凸起12 防水透气膜21
第一导流侧面1201 外螺纹套管22
第二导流侧面1202
导流延伸部1203
进气导流凸起121
出气导流凸起1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3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毂1电机呼吸散热结构包含轮毂1与防水透气膜组件2,其中,轮毂1上设置有呼吸孔11与凸起部,凸起部包含导流凸起12,防水透气膜组件2设置在轮毂1内,而且覆盖了呼吸孔11的径向横截面,以保证轮毂1内是一个防水的密闭空间。导流凸起12设置在轮毂1外表面,并与呼吸孔11一一对应,所述导流凸起12包含第一导流侧面1201与第二导流侧面1202,沿轮毂1周向方向,第一导流侧面1201与第二导流侧面1202相对设置,第一导流侧面1201包含直面,直面与轮毂1外侧面垂直,所述第二导流侧面1202包含斜面,斜面沿长度方向延伸与轮毂1外侧面相连,斜面与轮毂1外侧面之间夹角为钝角,呼吸孔11位于第一导流侧面1201所在侧。导流凸起12还包含了导流延伸部1203,所述导流延伸部1203按以下路径延伸:沿轮毂1轴向方向,远离轮毂1表面;沿轮毂1周向方向,朝向呼吸孔11所在侧。导流延伸部1203在轮毂1轴向投影上覆盖了呼吸孔11,这样使得导流凸起12不但具有气流导向作用,还能防止呼吸孔直接暴露在外面,造成防水透气膜组件2受到道路上石块或人为的破坏。按照在轮毂1上安装方向的不同,导流凸起12又可以分类为进气导流凸起121与出气导流凸起122,进气导流凸起121与出气导流凸起122在外形结构上相同,两者按如下方式进行区分:轮毂1周向转动时,进气导流凸起121的第一侧面为迎风面;出气导流凸起122的第二侧面为迎风面。
轮毂1的两个侧面分别定义为第一轮毂侧面与第二轮毂侧面,实施例中,存在多个呼吸孔11在第一轮毂侧面、第二轮毂侧面上相对设置,第一轮毂侧面上的呼吸孔11对应安装进气导流凸起121,第二轮毂侧面上的呼吸孔11对应安装出气导流凸起122,这样轮毂1中的气流具有很好的方向性,容易将轮毂1中的热量带出。优选例中,在轮毂1的两个侧面的周向上轮流设置进气导流凸起121与出气导流凸起122,该结构的优势在于,能够很好地避免在轮毂1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轴向的气流,使轮毂1偏向轴向的某一方向,加剧了该方向上零件的磨损,但缺点也很明显,即导致轮毂1中的气流流向混乱,不容易及时将热量带走,该结构适用于呼吸孔11较少的场合。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防水透气膜组件2位于轮毂1的内部,每个呼吸孔11对应了一个防水透气膜组件2,该结构存在紧凑、稳定的优势,即单个防水透气膜组件2较小,容易实现对呼吸孔11的防水密封,而且防水透气膜组件2位于轮毂1内部,不会因为轮毂1发生摩擦或碰撞导致松动甚至脱落。当然,优选地,用于轮毂1内部的防水透气膜组件2还可以包含环形的防水透气膜21,一次性覆盖轮毂1单侧的所有的呼吸孔11,省去一个一个安装防水透气膜组件2的繁琐步骤,但是由于防水透气膜21面积增大,保证每个呼吸孔11处防水密封的难度增大,相对的,还可以使用弧形的防水透气膜21,一次覆盖多个轮毂1单侧的呼吸孔11,减小防水密封难度。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由不污自洁材料制成的防水透气膜21,具有不粘特性,容易清洗。如图2所示,优选例中,防水透气膜组件2包含防水透气膜21与外螺纹套管22,防水透气膜21安装在外螺纹套管22内,外螺纹套管22与呼吸孔11螺纹连接,该结构使得防水透气膜组件2以可拆卸的方式装配在轮毂1上,当防水透气膜组件2破损时,容易进行拆卸更换,进一步优选地,在螺纹上添加防水胶带,即使螺纹结构存在微小缺陷,也能很好地防止水进入到轮毂1内。优选地,防水透气膜组件2还可以设置在轮毂1外部,例如卡在导流凸起12内,装配非常简单,但是该结构的缺陷在于,防水透气膜组件2容易受到刮擦磨损,气流进入轮毂1内的效率也会降低。如图3所示,优选例中,上述的凸起部还包含散热凸起13;存在多个散热凸起13沿轮毂1周向方向分布在轮毂1外侧面上,以增大轮毂1外侧面与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面积,增强散热的效果。
工作原理:轮毂1沿周向转动时,进气导流凸起121的迎风面为第一导流侧面1201,第一导流侧面1201上包含了垂直面,气流在此处速度减小,压强增大,气流从进气导流凸起121对应的呼吸孔11进入到轮毂1内。而出气导流凸起122的迎风面为第二导流侧面1202,相对出气导流凸起122的第一导流侧面1201,所述第二导流侧面1202的斜面处在高速气流区,出气导流凸起122对应的呼吸孔11产生负压,气流从轮毂1中流出。通过气流在轮毂1中的流入流出,将电机产生的热量带出,可以最大限度发挥电机性能;此外,呼吸孔11处设置了防水透气膜21,避免了电机内部的空气热胀冷缩,引起电机内外空气压力差导致的进水问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轮毂与防水透气膜组件;
所述轮毂上设置有呼吸孔与凸起部;
防水透气膜组件设置在轮毂内部、外部或者呼吸孔中;防水透气膜组件覆盖呼吸孔的径向横截面;
所述凸起部设置在轮毂的外侧面;
凸起部包含导流凸起;导流凸起与呼吸孔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凸起包含第一导流侧面与第二导流侧面;
沿轮毂周向方向,第一导流侧面与第二导流侧面相对设置;
第一导流侧面包含直面;直面与轮毂外侧面垂直;
所述第二导流侧面包含斜面;斜面沿长度方向延伸与轮毂外侧面相连,斜面与轮毂外侧面之间夹角为钝角;
呼吸孔位于第一导流侧面所在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凸起包含导流延伸部;
所述导流延伸部按以下路径延伸:
沿轮毂轴向方向,远离轮毂表面;
沿轮毂周向方向,朝向呼吸孔所在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凸起形成进气导流凸起与出气导流凸起;
轮毂周向转动时,进气导流凸起的第一侧面为迎风面;出气导流凸起的第二侧面为迎风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气导流凸起、出气导流凸起分别位于轮毂两个不同的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存在多个呼吸孔;
多个所述呼吸孔在轮毂的两个侧面上相对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存在多个防水透气膜组件;多个所述防水透气膜组件与呼吸孔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膜组件包含防水透气膜与外螺纹套管;
防水透气膜安装在外螺纹套管内;外螺纹套管与呼吸孔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水透气膜组件包含防水透气膜;防水透气膜呈弧形或者环形;
防水透气膜安装在轮毂内部;
一个防水透气膜同时覆盖多个呼吸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还包含散热凸起;
存在多个散热凸起沿轮毂周向方向分布在轮毂外侧面上。
CN201720720129.9U 2017-06-20 2017-06-20 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000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0129.9U CN207000037U (zh) 2017-06-20 2017-06-20 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0129.9U CN207000037U (zh) 2017-06-20 2017-06-20 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00037U true CN207000037U (zh) 2018-02-13

Family

ID=61447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20129.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000037U (zh) 2017-06-20 2017-06-20 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000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9884A (zh) * 2017-06-20 2017-11-24 新安乃达驱动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9884A (zh) * 2017-06-20 2017-11-24 新安乃达驱动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
CN107379884B (zh) * 2017-06-20 2023-06-23 新安乃达驱动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52924B1 (en) Permanent-magnetic direct-drive wind generator, system and stator thereof
CN103490558B (zh) 直驱风力发电机冷却系统
CN110571971B (zh) 一种带负压风冷装置的磁悬浮电机
JP2009525434A5 (zh)
CN207117418U (zh) 贯通散热式跑步机电机
CN104079120B (zh) 一种电动汽车水冷电机
CN107313989A (zh) 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风冷系统
CN206320055U (zh) 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风冷系统
CN107379884A (zh) 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
CN207000037U (zh) 轮毂电机呼吸散热结构
CN101783555A (zh) 具有内风冷系统的小功率电动机
CN109217504A (zh) 一种半开启式永磁电动机
CN109268287A (zh) 直连驱动式双方向风机的无动力冷却装置
CN204046357U (zh) 一种电动汽车水冷电机
CN208539671U (zh) 一种自冷却电机转子
CN107086713B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风冷定转子电机
CN108429403A (zh) 一种基于冷却液的电机自驱动冷却结构
CN202103534U (zh) 电机整体通风结构
CN208112400U (zh) 一种采用高效导风风罩的电机
CN206099653U (zh) 吸风自扇冷式开启式电动机
CN111042998B (zh) 风力发电机组
CN203522438U (zh) 直驱风力发电机冷却系统
CN206865307U (zh) 一种新型具有内部冷却间隙的水冷盘式永磁电机
CN207454355U (zh) 一种新型防水防尘风机
CN212130894U (zh) 一种水泵双水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100 floor 1-2, block a, 19 Lane 133, Guangzho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Aneida dr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08,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Garden Road No. 5, 2060, 1-3

Patentee before: NEW ANANDA DRIVE TECHNIQUES(SHANGHAI) Co.,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2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