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80493U - 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80493U
CN206980493U CN201720761896.4U CN201720761896U CN206980493U CN 206980493 U CN206980493 U CN 206980493U CN 201720761896 U CN201720761896 U CN 201720761896U CN 206980493 U CN206980493 U CN 206980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microbubble generator
baffle layer
pressur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618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7618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80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80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80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沿入水至出水方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入水管、多级泵、缸体及出水管,入水管上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有通断阀,多级泵及所述通断阀分别与一控制器相连接;缸体包括缸体本体,该缸体本体开设有入口和出口,缸体本体的内腔壁体固定连接有若干相互间隔层叠的挡板层A,挡板层A呈圆弧面形状,并布满有若干贯穿挡板层A的小孔A。其高压的气液混合体在定体积下的容室内能够对挡板形成循环冲击,用于产生更多、更小的气泡,同时泵及混合室集于一体,无需另外组装。

Description

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微纳米气泡技术,就是把空气、氧气、氮气、氢气或者其他气体以极细微的气泡方式溶于水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不同的气体溶于水而达到需要的效果;一般情况下,纳米气泡粒径越小,气泡浓度越高,与水体的有效接触面积就越大,越有利于水体中其他物质或者生物体的吸收。这将在水产养殖、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强清洗作用、废水处理以及功能性饮用水方面有很大突破。
特别是,我国黑臭河道众多,仅靠水体中的自然溶氧是无法实现黑臭的去除,需采取增氧措施才能保证除臭除腥。增氧通常采用机械方式实现,保证在河塘缺氧或溶氧上下分布不均等情况下达到适宜溶氧量。目前,国内的增氧机有水车式、叶轮式、射流式和充气式等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增氧机都是基于扩散原理增氧,扩散速率取决于缺氧程度、水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及水体搅动程度等因素。增氧可促进河塘水体上下交换,增加空气中氧气向水体的溶解,同时起水体透析与去除黑臭作用。
气泡水体除污机理:气泡破裂瞬间,由于气液界面消失的剧烈变化,界面上集聚的高浓度离子将积蓄的化学能一下子释放出来,此时可激发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OH),具有超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其产生的超强氧化作用可降解水中正常条件下难以氧化分解的水体污染物,实现对水质的净化作用。
中国专利CN101541690A公开了一种以溶气气浮法(DAF)生成大量超微细气泡的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由泵、混合室和喷嘴构成。其中,泵分别吸入气体和液体进行混合;混合室收容从该泵压送的气体和液体进行再次混合;喷嘴从该混合室喷出得到的经再次混合的气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在该混合室中,板排列成至少一个以上的层,该板上形成用于使气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流过的多个孔,该泵的前方设有吸气阀,从而调节流入该泵的气体的量。其说明书中记载公开了对应于混合室的加压灌20结构,如图1所示,加压罐20具有一定大小的内部空间,具备横穿流入处至流出处的内部空间并连接内壁面的一个以上的板层23,24,25,26。这些板层23,24,25,26如图所示,以一定间隔具备多个为宜,各板层23,24,25,26上为使上述水、空气或氧气(或臭氧)的混合物流过,可形成如同孔口(orifice)的孔23a,23b,24a,25a,25b,26a。而且各板层23,24,25,26上形成的孔23a,23b,24a,25a,25b,26a的直径和个数可根据通过该孔的混合物的所需压力来选择。
从流入口21进入到加压罐20内部的水和空气(氧气或臭氧)的混合物流过各板层23,24,25,26上的孔23a,23b,24a,25a,25b,26a,与此同时各个孔23a,23b,24a,25a,25b,26a的后侧发生高湍流混合区域。该区域的湍流引起剧烈的压力变动,由于射流的压力较低,产生负压力区域。在这些条件下,每当产生急剧的压力下降时发生气泡,尤其是如图1所示,经过的板层数量越多,产生的气泡越多而且越小。
因此,为了产生更多、更小的气泡,其只能设置数量更多的板层,只能逐层通过孔口,不能进行循环通过。而且,传统装置中气液混合须有泵及混合室组装连接构成,一方面占用空间大,另一方面,需要人工组装连接,特别是由于压力大,组装连接处须要连接紧密抗压,组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旨在高压的气液混合体在定体积下的容室内能够对挡板形成循环冲击,用于产生更多、更小的气泡,同时泵及混合室集于一体,无需另外组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沿入水至出水方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入水管、多级泵、缸体及出水管,所述入水管上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有通断阀,所述多级泵及所述通断阀分别与一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缸体包括缸体本体,该缸体本体开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缸体本体的内腔壁体固定连接有若干相互间隔层叠的挡板层A,所述挡板层A呈圆弧面形状,并布满有若干贯穿所述挡板层A的小孔A。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中所述挡板层A为网状挡板,其网孔孔径为3-4mm。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中所述多级泵的压力腔体内设有沿水流动方向依次间隔层叠的挡板层B,所述挡板层B也呈圆弧面形状,并开设布满有若干贯穿所述挡板层B的小孔B。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中所述多级泵和/或所述缸体至少设有2个。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中所述进水管的进水量与所述的进气管进气量比值为1:1。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中所述通断阀为电磁比例阀。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中所述多级泵为立式多级泵或卧式多级泵。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中所述多级泵的功率为7.5KW或5.5KW。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中所述小孔A和/或所述小孔B孔径为3-4mm。
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技术方案中入水管上连通设置进气管,在多级泵作用下,原水与空气吸入混合,沿入水管进入多级泵的压力腔体中,并经过高压注入缸体进行初次物理破坏,高压的气液混合体由入口高速冲入缸体本体,并冲击安装在缸体本体内的挡板层A,挡板层A上布满设置的小孔A对高速的气液混合体形成切割作用,同时,由于相邻挡板层A相互间隔,又布满小孔A,缸体本体相当于内置整体贯通的通道,因此,挡板层A不会对气液混合体形成完全阻挡的作用,并结合在缸体本体的壁体阻挡作用下,气液混合体改变流动方向,向相反方向开始冲击挡板层A,然后,在缸体本体相对另一侧的壁体阻挡作用下,高速的气液混合体流动方向再次发生改变,如此,形成对挡板层A的循环冲击,即挡板层A上设置的小孔A对高速的气液混合体形成循环切割作用,切割成大量的无压微泡。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加压罐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挡板层A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沿入水至出水方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入水管1、多级泵2、缸体3及出水管4,入水管1上连通有进气管5,进气管5上设有通断阀50,多级泵2及通断阀50分别与一控制器相连接;
缸体3包括缸体本体30,该缸体本体30开设有连通多级泵2压力腔体20的入口和与出水管4相连通的出口,缸体本体30的内腔壁体固定连接有若干相互间隔层叠的挡板层A31,挡板层A31呈圆弧面形状,并布满有若干贯穿挡板层A31的小孔A310。
另外,挡板层A31优选采用网状挡板,其网孔孔径为3-4mm。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多级泵2的压力腔体20内设有沿水流动方向依次间隔层叠的挡板层B21,挡板层B21也呈圆弧面形状,并开设布满有若干贯穿所述挡板层B21的小孔B。由此,在水分子破坏室之前的压力腔体中设置呈圆弧面形状的挡板层B21,对水分子可以在多级泵处进行预破坏,使得后面在缸体3内破坏效果更好。
此外,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多级泵2和/或缸体3至少设有2个。
另外,进水管1的进水量与进气管5进气量比值优选为1:1。
通断阀50为电磁比例阀,多级泵2为立式多级泵或卧式多级泵,功率为7.5KW或5.5KW。
小孔A310和/或小孔B孔径为3-4mm。
本技术方案中入水管上连通设置进气管,在多级泵作用下,原水与空气吸入混合,沿入水管进入多级泵的压力腔体中,并经过高压注入缸体进行初次物理破坏,高压的气液混合体由入口高速冲入缸体本体,并冲击安装在缸体本体内的挡板层A,挡板层A上布满设置的小孔A对高速的气液混合体形成切割作用,同时,由于相邻挡板层A相互间隔,又布满小孔A,缸体本体相当于内置整体贯通的通道,因此,挡板层A不会对气液混合体形成完全阻挡的作用,并结合在缸体本体的壁体阻挡作用下,气液混合体改变流动方向,向相反方向开始冲击挡板层A,然后,在缸体本体相对另一侧的壁体阻挡作用下,高速的气液混合体流动方向再次发生改变,如此,形成对挡板层A的循环冲击,即挡板层A上设置的小孔A对高速的气液混合体形成循环切割作用,切割成大量的无压微泡。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入水至出水方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入水管、多级泵、缸体及出水管,所述入水管上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有通断阀,所述多级泵及所述通断阀分别与一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缸体包括缸体本体,该缸体本体开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缸体本体的内腔壁体固定连接有若干相互间隔层叠的挡板层A,所述挡板层A呈圆弧面形状,并布满有若干贯穿所述挡板层A的小孔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层A为网状挡板,其网孔孔径为3-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泵的压力腔体内设有沿水流动方向依次间隔层叠的挡板层B,所述挡板层B也呈圆弧面形状,并开设布满有若干贯穿所述挡板层B的小孔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泵和/或所述缸体至少设有2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管的进水量与所述的进气管进气量比值为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阀为电磁比例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泵为立式多级泵或卧式多级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泵的功率为7.5KW或5.5KW。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A和/或所述小孔B孔径为3-4mm。
CN201720761896.4U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 Active CN206980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1896.4U CN206980493U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1896.4U CN206980493U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80493U true CN206980493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400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61896.4U Active CN206980493U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804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01419A1 (zh) * 2018-06-26 2020-01-02 温州大学 加压乱流混和装置及液体处理方法和蓝藻处理装置及蓝藻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01419A1 (zh) * 2018-06-26 2020-01-02 温州大学 加压乱流混和装置及液体处理方法和蓝藻处理装置及蓝藻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41136Y (zh) 一种气水射混器
CN207632522U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CN206980502U (zh) 一种纳米悬浮水气泡发生器
CN103170264A (zh)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
CN105923799B (zh) 水体微纳米增氧系统
CN108325405A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
CN204159287U (zh) 多级叶轮微纳米气泡发生泵
CN206823565U (zh) 一种纳米发生器缸体结构
CN103102021B (zh) 高氧射流器
CN207493515U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CN206980493U (zh) 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
CN202492409U (zh) 一种文丘里式辐射状射流曝气器
CN111990325A (zh) 一种自适应下潜式蟹塘用臭氧增氧机
CN108083461A (zh) 一种微纳米增氧设备
CN206666238U (zh) 应用于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水分子破坏室
CN206970259U (zh) 一种无压微泡发生装置
CN109157993A (zh) 一种微纳气泡产生器及产生方法
CN206457326U (zh) 一种水气混合增氧装置
CN203208985U (zh)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
CN206666237U (zh) 一种应用于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水分子破坏室
CN207891136U (zh) 一种层流交换式微纳米增氧活水机
CN104548672B (zh) 消泡装置
CN205727688U (zh) 用于水体增氧的造涡掺气管
CN109987726A (zh) 一种多级旋切破碎式微纳米气泡发生方法及装置
CN207483429U (zh) 污水处理装置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