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79648U - 手持冰敷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持冰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79648U
CN206979648U CN201720188179.7U CN201720188179U CN206979648U CN 206979648 U CN206979648 U CN 206979648U CN 201720188179 U CN201720188179 U CN 201720188179U CN 206979648 U CN206979648 U CN 206979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torage
shell
hole
refrigeration
connect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8817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绍宗
王杰
兰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ing Chen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Xing Chen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Xing Chen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Xing Chen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8817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79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79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79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冰敷装置,包括:冰敷部,其包括:储液壳、防护壳、触膜、开闭机构以及卡扣机构,储液壳与触膜连接形成用于存储水的储液腔;制冷部,其包括:制冷壳、半导体制冷片、第一连接筒、第二连接筒、正极连接机构及负极连接机构;散热部,其包括:散热壳、散热风机以及散热片,在散热壳内设置有散热腔,在散热壳上设置有出风口;手把,其连接于储液壳和防护壳外;控制电路,其设置有主控板以及温度传感器,主控板包括板体、控制器、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以及电源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减少了动力设备的使用,扩大了使用范围,且实现了制冷部以及散热部的可更换。

Description

手持冰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后康复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冰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割双眼皮等手术后,需要对伤口进行降温,以达到减少伤口出血和加快伤口恢复速度的目的,传统的是用冰袋等冷敷,由于冰袋没有制冷源,一般仅能使用一次,待下次使用时若没有冰块装入至冰袋中,就会导致该冰袋无法使用,因此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且不能根据使用者需求的温度来调节冰袋给出的温度,造成使用者伤口周围被冻伤的现象发生。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授权公告号为CN 204971822 U的术后冷敷仪,该术后冷敷仪包括:冷敷仪主机及冷敷水袋,冷敷水袋上设置有第一入水口以及第二入水口,冷敷仪主机的机壳内设置有控制器及制冷单元,所述制冷单元由半导体制冷片、热量交换器以及烦热器构成。虽然该术后冷敷仪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将该制冷后的冷敷水袋敷在带有伤口的腿上,但是该术后冷敷仪存在的缺点为:
1)使用水泵将制冷后水泵入至冷敷水袋中,增加了动力,使得整个冷敷仪主机的振动变大,反而增加了噪音,因此不具有除噪音的效果,同时也增加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2)冷敷水袋的温度达不到0℃,因此达到0℃的水会结成冰块,导致水泵无法将制冷后的水在箱体与冷敷水袋之间循环,因而该冷敷仪不能将温度控制在0℃及以下,导致冷敷仪使用范围较小,因为对于重大伤口流血量大时,需要0℃及以下止血效果才好;
3)半导体制冷片损坏后不能更换,使用寿命较短,导致该冷敷仪的实用价值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冰敷装置,减少了动力设备的使用,扩大了使用范围,且实现了制冷部以及散热部的可更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冰敷装置,包括:
冰敷部,其包括:储液壳、防护壳、触膜、开闭机构以及卡扣机构,储液壳与触膜连接形成用于存储水的储液腔,触膜采用柔软材料制成,储液壳远离触膜的侧面上开设置有与储液腔连通的出液口,在储液壳远离触膜的侧面上还设置有连接孔,开闭机构设置在储液壳上且位于出液口和连接孔处,卡扣机构设置在储液壳上,且卡扣机构位于连接孔远离出液口的端部上,储液壳上设置有与储液腔连通的水管,水管上设置有用于开闭水管的阀门,防护壳设置于储液壳远离触膜的端面上;
制冷部,其包括:制冷壳、半导体制冷片、第一连接筒、第二连接筒、正极连接机构及负极连接机构,半导体制冷片包括制冷基体、冷片以及热片,制冷基体一端设置冷片,制冷基体另一端设置热片,制冷壳包裹于制冷基体的外周,冷片及热片均设置在制冷壳外,冷片的直径以及热片的直径均小于制冷壳的直径,第一连接筒套置于冷片外且与制冷壳固定,第二连接筒套置于热片外且与制冷壳固定,第二连接筒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连接筒能伸入至连接孔内,第一连接筒的外壁上开设有卡孔,卡扣机构能伸入至卡孔内,以将第一连接筒与储液壳固定,制冷壳上设置有正极连接机构和负极连接机构,正极连接机构和负极连接机构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在防护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制冷部与冰敷部连接后防护壳与制冷壳之间有距离,且此时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分别与正极连接机构和负极连接机构相紧贴,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均位于圆弧型片状结构;
散热部,其包括:散热壳、散热风机以及散热片,在散热壳内设置有散热腔,在散热壳上设置有出风口,散热风机安装于出风口上,散热壳的与出风口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筒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在散热腔与安装孔之间通过安装块安装有散热片,散热片一侧面位于安装孔内,散热片另一侧面位于散热腔内,第二连接筒能螺纹连接入安装孔内,第二连接筒安装于安装孔内后热片能与散热片紧贴,制冷部与冰敷部和散热部均连接后防护壳和散热壳将制冷部封闭,在散热壳上设置有均与散热腔连通的进风管;
手把,其连接于储液壳和防护壳外,且手把远离卡扣机构设置,手把上设置有电源插头;
控制电路,其设置有主控板以及温度传感器,主控板包括板体、控制器、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以及电源电路,控制器、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以及电源电路均设置于板体上,电源电路与电源插头连接,电源电路用于提供12v的制冷电压端、以及5v的工作电压端,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储液腔内,以检测储液腔内水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开关三极管和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至第二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电连接至电源电路的制冷电压端,电源电路的工作电压端电连接至控制器的VCC端,风机的正极端电连接至制冷电压端,风机的负极端电连接至第二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是,开闭机构包括:
阀片,其设置于储液腔内且靠近出液口,以开闭出液口;
触动杆,其穿梭于储液腔、出液口以及连接孔,触动杆一端与阀片中心固定;
抵压盘,其与触动杆另一端固定且抵压盘位于连接孔内;
触动弹簧,其位于连接孔内的段部穿过触动弹簧,触动弹簧位于连接孔内,触动弹簧安装于抵压盘连接触动杆的端面与储液壳之间;以及
抵压网架,其设置于第一连接筒内,抵压网架能供水流过;
其中,第一连接筒位于储液壳连接时,触动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且阀片将出液口关闭;第一连接筒与储液壳连接后,触动弹簧能被进一步拉伸,阀片打开出液口。
优选的是,卡扣机构包括:
导向座,其设置于储液壳的外壁上,导向座开设有中心线与第一连接筒插入连接孔方向垂直的导向孔;
导向杆,其滑动地设置于导向孔内,且导向杆位于导向孔内的端部不能滑出导向孔;
拨动块,其与导向杆位于导向孔外的端部连接;
卡柱,其一端与拨动块连接,其另一端相储液壳延伸,卡柱为圆柱体结构,卡柱的中心线与第一连接筒插入连接孔方向垂直,在储液壳上开设有穿孔,卡柱能穿过穿孔插入至第一连接筒的卡孔内;以及
卡扣弹簧,其连接于拨动块与储液壳之间,卡柱穿过卡扣弹簧。
优选的是,正极连接机构和负极连接机构均包括:
碟簧,在制冷壳上开设有触动孔,触动孔的中心线与第一连接筒插入连接孔方向垂直且与进风管的中心线平行,进风管一端突出散热部,碟簧设置于触动孔底面上;
连接柱,其可伸缩地设置于触动孔内,且连接柱位于触动孔内的端部与碟簧连接,碟簧处于自然伸缩状态时连接柱伸出触动孔外的段部为半球型结构,连接柱和碟簧不妨碍第一连接筒插入至连接孔中,且第一连接筒与储液壳通过卡扣机构连接后,碟簧将连接柱压紧在第一连接片或第二连接片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减少了动力设备的使用,减少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实现了制冷部以及散热部的可更换,同时冷敷部与手把和控制电路可以一起更换,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了使用者的成本;冷敷部与手把和控制电路可以一起更换,可以将带有不同形状的触膜的冷敷部与手把和控制电路换上,以达到针对眼皮手术、隆胸手术等不同形状伤口的使用,扩大了使用范围,增加了实用价值,增加该冰敷装置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手持冰敷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手持冰敷装置,包括:
冰敷部1,其包括:储液壳11、防护壳12、触膜13、开闭机构14以及卡扣机构15,储液壳11与触膜13连接形成用于存储水的储液腔16,触膜13采用柔软材料制成,触膜13与皮肤接触,此设计使得使用者使用时有舒适感,储液壳11远离触膜13的侧面上开设置有与储液腔16连通的出液口17,在储液壳11远离触膜13的侧面上还设置有连接孔18,开闭机构14设置在储液壳11上且位于出液口17和连接孔18处,开闭机构14的设置,实现了在第一连接筒与储液壳11连接后自动打开出液口17,且在第一连接筒与储液壳11脱离后实现自动关闭出液口17,避免大量水外泄而导致更换时弄湿手等,由于在传统的连接,不具有此功能,因此更换时水外溢给使用者带来困扰,卡扣机构15设置在储液壳11上,且卡扣机构15位于连接孔18远离出液口17的端部上,此设计通过卡扣机构15连接,由于在制冷部外设置有正极连接机构和负极连接机构,而正极连接机构和负极连接机构需要与防护壳12上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紧贴,以实现电连接,故不适合螺纹连接之类的,以避免连接有偏差而导致正极连接机构和负极连接机构分别与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紧连接不到位,储液壳11上设置有与储液腔16连通的水管19,水管19上设置有用于开闭水管19的阀门10,水管19的实现了当储液腔16内的水过少时加入水,阀门10的设置避免在不需要加水时外泄水,防护壳12设置于储液壳11远离触膜13的端面上,防护壳12的设计避免了制冷部裸露在外,保持整体美观;
制冷部2,其包括:制冷壳21、半导体制冷片、第一连接筒22、第二连接筒27、正极连接机构23及负极连接机构24,半导体制冷片包括制冷基体、冷片25以及热片26,制冷基体一端设置冷片25,制冷基体另一端设置热片26,制冷壳21包裹于制冷基体的外周,冷片25及热片26均设置在制冷壳21外,冷片25的直径以及热片26的直径均小于制冷壳21的直径,第一连接筒22套置于冷片25外且与制冷壳21固定,第二连接筒27套置于热片26外且与制冷壳21固定,第二连接筒27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连接筒22能伸入至连接孔18内,第一连接筒22的外壁上开设有卡孔,卡扣机构15能伸入至卡孔内,以将第一连接筒22与储液壳11固定,制冷壳21上设置有正极连接机构23和负极连接机构24,正极连接机构23和负极连接机构24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25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在防护壳1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片121和第二连接片122,制冷部2与冰敷部1连接后防护壳12与制冷壳21之间有距离,且此时第一连接片121和第二连接片122分别与正极连接机构23和负极连接机构24相紧贴,第一连接片121和第二连接片122均位于圆弧型片状结构;
散热部3,其包括:散热壳31、散热风机32以及散热片33,在散热壳31内设置有散热腔,在散热壳31上设置有出风口,散热风机32安装于出风口上,散热壳31的与出风口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筒27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在散热腔与安装孔之间通过安装块安装有散热片33,散热片33一侧面位于安装孔内,散热片33另一侧面位于散热腔内,第二连接筒27能螺纹连接入安装孔内,第二连接筒27安装于安装孔内后热片26能与散热片33紧贴,制冷部2与冰敷部1和散热部3均连接后防护壳12和散热壳31将制冷部2封闭,在散热壳31上设置有均与散热腔连通的进风管;
手把4,其连接于储液壳11和防护壳12外,且手把4远离卡扣机构15设置,手把4上设置有电源插头;
控制电路,其设置有主控板51以及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主控板51包括板体、控制器、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以及电源电路,控制器、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以及电源电路均设置于板体上,电源电路与电源插头连接,电源电路用于提供12v的制冷电压端、以及5v的工作电压端,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储液腔16内,以检测储液腔16内水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开关三极管和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至第二连接片122,第二连接片122电连接至电源电路的制冷电压端,电源电路的工作电压端电连接至控制器的VCC端,风机的正极端电连接至制冷电压端,风机的负极端电连接至第二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散热部3与手把4可拆卸连接后可以是与半导体制冷片25一样的连接方式,也可以直接从散热壳31上设置一个风机插头与电源电路的制冷电压端连接。
为了设计使用方便的开闭机构14,开闭机构14包括:
阀片141,其设置于储液腔16内且靠近出液口17,以开闭出液口17;
触动杆142,其穿梭于储液腔16、出液口17以及连接孔18,触动杆142一端与阀片141中心固定;
抵压盘145,其与触动杆142另一端固定且抵压盘145位于连接孔18内;
触动弹簧143,其位于连接孔18内的段部穿过触动弹簧143,触动弹簧143位于连接孔18内,触动弹簧143安装于抵压盘145连接触动杆142的端面与储液壳11之间;以及
抵压网架144,其设置于第一连接筒22内,抵压网架144能供水流过;
其中,第一连接筒22位于储液壳11连接时,触动弹簧143处于被拉伸状态,且阀片141将出液口17关闭;第一连接筒22与储液壳11连接后,触动弹簧143能被进一步拉伸,阀片141打开出液口17。
为了设计使用方便的卡扣机构15,卡扣机构15包括:
导向座151,其设置于储液壳11的外壁上,导向座151开设有中心线与第一连接筒22插入连接孔18方向垂直的导向孔;
导向杆(图中未示),其滑动地设置于导向孔内,且导向杆位于导向孔内的端部不能滑出导向孔;
拨动块152,其与导向杆位于导向孔外的端部连接;
卡柱153,其一端与拨动块152连接,其另一端相储液壳11延伸,卡柱153为圆柱体结构,卡柱153的中心线与第一连接筒22插入连接孔18方向垂直,在储液壳11上开设有穿孔,卡柱153能穿过穿孔插入至第一连接筒22的卡孔内;以及
卡扣弹簧154,其连接于拨动块152与储液壳11之间,卡柱153穿过卡扣弹簧154。
为了使得正极连接机构23和负极连接机构24与各自对应的第一连接片121或第二连接片122接触较好,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发生,正极连接机构23和负极连接机构24均包括:
碟簧231,在制冷壳21上开设有触动孔,触动孔的中心线与第一连接筒22插入连接孔18方向垂直且与进风管的中心线平行,进风管一端突出散热部3,碟簧231设置于触动孔底面上;
连接柱232,其可伸缩地设置于触动孔内,且连接柱232位于触动孔内的端部与碟簧231连接,碟簧231处于自然伸缩状态时连接柱232伸出触动孔外的段部为半球型结构,连接柱232和碟簧231不妨碍第一连接筒22插入至连接孔18中,且第一连接筒22与储液壳11通过卡扣机构15连接后,碟簧231将连接柱232压紧在第一连接片121或第二连接片122上。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需要更换制冷部2时,首先,使用卡扣机构15,释放第一连接筒22,从连接孔18中拔出第一连接筒22,使得第一连接筒22与储液壳11分离,此时开闭机构14将出液口17关闭,以防止大量水外泄,仅有连接孔18内少量水外泄;然后,旋转第二连接筒27,使得制冷部2与散热部3分离;再后,更换新的制冷部2,将新制冷部2的第二连接筒27旋入至安装孔内,由于螺纹的圈数设定,使得旋好后,使得连接柱232的中心线与进气管的中心线平行,方便插入时对准卡孔、正极连接机构23和负极连接机构24;最后,将卡孔对准卡柱153,同时保证进风管朝下,也即是连接柱232朝下,将新制冷部2的第二连接筒27插入至连接孔18内,开始时卡柱153受到挤压,一段时间后卡柱153伸入至卡孔内,实现连接,此时抵压网架144也与抵压盘145相抵压,触动弹簧143被压缩,使得阀片141偏离出液口17,水进入至连接孔18内,水与冷片25充分接触,以方便将水制冷,同时碟簧231也受到挤压,使得连接柱232与第一连接片121或第二连接片122充分接触,实现半导体制冷片25的电连接。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手持冰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冰敷部,其包括:储液壳、防护壳、触膜、开闭机构以及卡扣机构,储液壳与触膜连接形成用于存储水的储液腔,触膜采用柔软材料制成,储液壳远离触膜的侧面上开设置有与储液腔连通的出液口,在储液壳远离触膜的侧面上还设置有连接孔,开闭机构设置在储液壳上且位于出液口和连接孔处,卡扣机构设置在储液壳上,且卡扣机构位于连接孔远离出液口的端部上,储液壳上设置有与储液腔连通的水管,水管上设置有用于开闭水管的阀门,防护壳设置于储液壳远离触膜的端面上;
制冷部,其包括:制冷壳、半导体制冷片、第一连接筒、第二连接筒、正极连接机构及负极连接机构,半导体制冷片包括制冷基体、冷片以及热片,制冷基体一端设置冷片,制冷基体另一端设置热片,制冷壳包裹于制冷基体的外周,冷片及热片均设置在制冷壳外,冷片的直径以及热片的直径均小于制冷壳的直径,第一连接筒套置于冷片外且与制冷壳固定,第二连接筒套置于热片外且与制冷壳固定,第二连接筒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连接筒能伸入至连接孔内,第一连接筒的外壁上开设有卡孔,卡扣机构能伸入至卡孔内,以将第一连接筒与储液壳固定,制冷壳上设置有正极连接机构和负极连接机构,正极连接机构和负极连接机构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在防护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制冷部与冰敷部连接后防护壳与制冷壳之间有距离,且此时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分别与正极连接机构和负极连接机构相紧贴,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均位于圆弧型片状结构;
散热部,其包括:散热壳、散热风机以及散热片,在散热壳内设置有散热腔,在散热壳上设置有出风口,散热风机安装于出风口上,散热壳的与出风口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筒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在散热腔与安装孔之间通过安装块安装有散热片,散热片一侧面位于安装孔内,散热片另一侧面位于散热腔内,第二连接筒能螺纹连接入安装孔内,第二连接筒安装于安装孔内后热片能与散热片紧贴,制冷部与冰敷部和散热部均连接后防护壳和散热壳将制冷部封闭,在散热壳上设置有均与散热腔连通的进风管;
手把,其连接于储液壳和防护壳外,且手把远离卡扣机构设置,手把上设置有电源插头;
控制电路,其设置有主控板以及温度传感器,主控板包括板体、控制器、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以及电源电路,控制器、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以及电源电路均设置于板体上,电源电路与电源插头连接,电源电路用于提供12v的制冷电压端、以及5v的工作电压端,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储液腔内,以检测储液腔内水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开关三极管和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至第二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电连接至电源电路的制冷电压端,电源电路的工作电压端电连接至控制器的VCC端,风机的正极端电连接至制冷电压端,风机的负极端电连接至第二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冰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开闭机构包括:
阀片,其设置于储液腔内且靠近出液口,以开闭出液口;
触动杆,其穿梭于储液腔、出液口以及连接孔,触动杆一端与阀片中心固定;
抵压盘,其与触动杆另一端固定且抵压盘位于连接孔内;
触动弹簧,其位于连接孔内的段部穿过触动弹簧,触动弹簧位于连接孔内,触动弹簧安装于抵压盘连接触动杆的端面与储液壳之间;以及
抵压网架,其设置于第一连接筒内,抵压网架能供水流过;
其中,第一连接筒位于储液壳连接时,触动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且阀片将出液口关闭;第一连接筒与储液壳连接后,触动弹簧能被进一步拉伸,阀片打开出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冰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扣机构包括:
导向座,其设置于储液壳的外壁上,导向座开设有中心线与第一连接筒插入连接孔方向垂直的导向孔;
导向杆,其滑动地设置于导向孔内,且导向杆位于导向孔内的端部不能滑出导向孔;
拨动块,其与导向杆位于导向孔外的端部连接;
卡柱,其一端与拨动块连接,其另一端相储液壳延伸,卡柱为圆柱体结构,卡柱的中心线与第一连接筒插入连接孔方向垂直,在储液壳上开设有穿孔,卡柱能穿过穿孔插入至第一连接筒的卡孔内;以及
卡扣弹簧,其连接于拨动块与储液壳之间,卡柱穿过卡扣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冰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正极连接机构和负极连接机构均包括:
碟簧,在制冷壳上开设有触动孔,触动孔的中心线与第一连接筒插入连接孔方向垂直且与进风管的中心线平行,进风管一端突出散热部,碟簧设置于触动孔底面上;
连接柱,其可伸缩地设置于触动孔内,且连接柱位于触动孔内的端部与碟簧连接,碟簧处于自然伸缩状态时连接柱伸出触动孔外的段部为半球型结构,连接柱和碟簧不妨碍第一连接筒插入至连接孔中,且第一连接筒与储液壳通过卡扣机构连接后,碟簧将连接柱压紧在第一连接片或第二连接片上。
CN201720188179.7U 2017-02-28 2017-02-28 手持冰敷装置 Active CN206979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88179.7U CN206979648U (zh) 2017-02-28 2017-02-28 手持冰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88179.7U CN206979648U (zh) 2017-02-28 2017-02-28 手持冰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79648U true CN206979648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422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88179.7U Active CN206979648U (zh) 2017-02-28 2017-02-28 手持冰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796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8007A (zh) * 2018-05-16 2018-09-25 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责任公司 半导体冷液器及医用输液器
CN114432028A (zh) * 2020-10-31 2022-05-06 左点实业(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隔离结构的冷敷仪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8007A (zh) * 2018-05-16 2018-09-25 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责任公司 半导体冷液器及医用输液器
CN108568007B (zh) * 2018-05-16 2023-12-05 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责任公司 半导体冷液器及医用输液器
CN114432028A (zh) * 2020-10-31 2022-05-06 左点实业(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隔离结构的冷敷仪
CN114432028B (zh) * 2020-10-31 2023-05-26 左点实业(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隔离结构的冷敷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79648U (zh) 手持冰敷装置
CN105533845A (zh) 散热装置及智能保健衣
CN209258777U (zh) 一种畜牧兽医用低温疫苗存储装置
CN207506684U (zh) 一种手机壳式暖手宝
CN204541105U (zh) 一种内置降温夹层的眼镜盒
CN208425118U (zh) 用于手机的背夹式散热器
CN207082079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器
CN208926790U (zh) 一种多功能眼罩
CN208372106U (zh) 一种带冷热功能的便携式美容仪
CN203364527U (zh) 一种双制冷系统冰箱
CN208285345U (zh) 一种手机散热装置
CN209230118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节能型制冷装置
CN210772580U (zh) 一种电化霜冷风机
CN108718036A (zh) 一种防盗减震效果好的配电柜
CN208739344U (zh) 一种悬挂式便于安装的音箱装置
CN211405836U (zh) 一种稳压电源
CN207543168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支架
CN207831762U (zh) 一种具有人工智能控制功能的医用冰箱
CN211485197U (zh) 冷敷热敷设备
CN203606708U (zh) 一种新型温控器
CN205690766U (zh) 一种安全冷水机
CN207871286U (zh) 一种新型激光治疗仪
CN221076841U (zh) 一种便携式制冰机的制冷结构
CN216077585U (zh) 一种螺旋杆压缩机喷液冷却装置
CN104748481B (zh) 一种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