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63162U - 感应开关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感应开关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63162U
CN206963162U CN201720619689.5U CN201720619689U CN206963162U CN 206963162 U CN206963162 U CN 206963162U CN 201720619689 U CN201720619689 U CN 201720619689U CN 206963162 U CN206963162 U CN 206963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resistance
output end
relay
tr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196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智
周先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grand intelligent electric (Huizhou)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Legrand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Legrand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Legrand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196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63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63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63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感应开关控制装置,其包括主控芯片、开关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感应电路及电源模块,开关电路包括双控开关S1、双掷开关S2及继电器K1,电源模块通过开关电路连接外部电源,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入引脚连接感应电路的输出端,主控芯片在连续未接收到红外感应信号的时长大于预设阈值时,依次控制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导通,使继电器的第一线圈K1B和第二线圈K1C依次通电,切断与外部电源的连接,从而实现自动关闭负载,例如关灯。上述感应开关控制装置,能使灯具同时实现人体感应功能和双控功能,使灯具的控制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Description

感应开关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开关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感应照明灯是一种利用红外热释电原理感应人体活动信息,进而控制灯具开关的新型照明产品。
一般人体感应照明灯通过人体感应开关控制灯具开启。具体地,当有人进入感应范围时,人体感应开关闭合,使灯具开启。但在灯具开启之后,传统的人体感应开关不会自动断开,无法实现双控功能,使得灯具一直被点亮,从而造成能源浪费。若将人体感应开关与双控开关串联以实现对灯具的控制,在双控开关闭合时人体感应开关无法自动断开,需要手动关闭双控开关来关闭灯具,而双控开关断开之后灯具的人体感应功能失去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感应开关控制装置,能够使灯具同时实现人体感应功能和双控功能,使灯具的控制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应开关控制装置,其包括主控芯片、开关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感应电路及电源模块,其中:
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双控开关S1、双掷开关S2及继电器K1,所述继电器K1的开关K1A的静触点连接所述双控开关S1的静触点,所述开关K1A的动触点连接所述双掷开关S2的静触点,所述双掷开关S2的静触点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双控开关S1用于连接负载及外部电源,并且所述双控开关S1的火线接线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压输出端和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电源端和所述感应电路的电源端;
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继电器K1的第一线圈K1B,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继电器K1的第二线圈K1C;
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入引脚连接所述感应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在连续未接收到红外感应信号的时长大于预设阈值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7和第一开关管单元;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电阻R1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单元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继电器K1的第一线圈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单元包括三极管Q1、电阻R33及三极管Q4;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用于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33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继电器K1的第一线圈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包括电阻R11、电阻R17和第二开关管单元;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电阻R17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单元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继电器K1的第二线圈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管单元包括三极管Q2、电阻R32及三极管Q3;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用于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32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继电器K1的第二线圈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控开关S1包括火线接线端L、动触点L1、静触点A1和静触点A2,所述继电器K1的开关K1A包括两动触点和第一至第四静触点;所述火线接线端L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火线接线端L还用于连接火线,所述动触点L1用于通过负载连接零线,所述静触点A1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1A的第一静触点和所述开关K1A的第四静触点,所述静触点A2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1A的第二静触点和所述开关K1A的第三静触点,所述开关K1A的两动触点分别连接所述双掷开关的两静触点;
其中,所述继电器K1的第一线圈通电时,所述开关K1A的两动触点分别与所述开关K1A的第一静触点和所述开关K1A的第三静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第二线圈通电时,所述开关K1A的两动触点分别与所述开关K1A的第二静触点和所述开关K1A的第四静触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电路包括信号处理芯片及红外传感器,所述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一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一输出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入引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电路还包括光敏元件和电阻R14,所述光敏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引脚,所述光敏元件的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14接地,所述光敏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引脚,所述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出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入引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电路还包括光敏调节开关SW1、电阻R39和电阻R13,所述光敏调节开关SW1的动触点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光敏调节开关的第一静触点通过串联的所述电阻R39和所述电阻R13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引脚,所述光敏调节开关的第二静触点连接所述电阻R39和所述电阻R13的连接节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开关控制装置还包括过零检测电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三信号输入端。
上述感应开关控制装置,能够在负载工作期间,例如开灯期间,进行红外人体感应检测,当预设时间内连续未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时,能够控制自动断电,使得负载停止工作,从而实现自动关闭负载,例如关灯,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上述感应开关控制装置,能使灯具同时实现人体感应功能和双控功能,使灯具的控制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中的第一驱动子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中的第一驱动子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中的第二驱动子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中的第二驱动子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中的感应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一实施例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的部分电路图;
图8为一实施例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中的主控芯片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例如,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包括主控芯片、开关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感应电路及电源模块,其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双控开关S1、双掷开关S2及继电器K1,所述继电器K1的开关K1A的静触点连接所述双控开关S1的静触点,所述开关K1A的动触点连接所述双掷开关S2的静触点,所述双掷开关S2的静触点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双控开关S1用于连接负载及外部电源,并且所述双控开关S1的火线接线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压输出端和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电源端和所述感应电路的电源端;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继电器K1的第一线圈K1B,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继电器K1的第二线圈K1C;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入引脚连接所述感应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在连续未接收到红外感应信号的时长大于预设阈值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是上述及以下实施例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的产品结构及其连接关系,具体的信号传输及控制是通过电子元器件实现的,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不涉及信号的具体传输及控制,具体主控芯片、开关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感应电路及电源模块,在下面都给出了具体的结构和连接关系说明。
例如,图1为一实施例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的电路模块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感应开关控制装置10,包括主控芯片110、开关电路120、继电器驱动电路130、感应电路140及电源模块150。
所述开关电路120包括双控开关S1、双掷开关S2及继电器K1,所述继电器K1的开关K1A的静触点连接所述双控开关S1的静触点,继电器开关K1A的动触点连接所述双掷开关S2的静触点,所述双掷开关S2的静触点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双控开关S1用于连接负载及外部电源,并且所述双控开关S1的火线接线端L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电源模块150包括第一电压输出端和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电源端和所述感应电路的电源端。其中,第一电压输出端用于为主控芯片和感应电路供电,第二电压输出端用于为继电器驱动电路130供电。具体地,第一电压输出端输出VDD电压,从而为主控芯片和感应电路供电,第二电压输出端输出VCC电压,从而为继电器驱动电路供电。
其中,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130包括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继电器K1的第一线圈K1B,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继电器K1的第二线圈K1C。具体地,继电器开关K1A包括两对静触点,继电器开关K1A的一对动触点分别在继电器的第一线圈K1B和第二线圈K1C中形成电流时,与所述两对静触点闭合。例如,所述两对静触点为第一对静触点和第二对静触点,当第一线圈K1B中形成电流时,继电器开关K1A的一对动触点与第一对静触点闭合;当第二线圈K1C中形成电流时,继电器开关K1A的一对动触点与第二对静触点闭合。
所述主控芯片110的信号输入引脚连接所述感应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主控芯片110用于在连续未接收到红外感应信号的时长大于预设阈值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例如,主控芯片110可采用单片机实现。
实际应用中,感应电路140包括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用于感应人体辐射的红外信号,并向主控芯片110发送红外感应信号。在上述感应开关控制装置通电期间,即负载工作期间,主控芯片110通过计时器记录连续未接受到红外感应信号的时长,即记录红外感应信号中断的时长。当该时长大于预设的阈值时,主控芯片110的第一输出端输出一控制信号Out1,该控制信号使继电器驱动电路130中的第一驱动子电路导通,进而使继电器K1的第一线圈K1B中产生电流,使得继电器开关K1A的一对动触点与第一对静触点闭合。一种情况下,若继电器开关K1A的一对动触点与第一对静触点闭合之后,使得电源模块与外部电源和负载保持连接,则主控芯片110的第二输出端输出一控制信号Out2,使继电器驱动电路130中的第二驱动子电路导通,进而使得继电器开关K1A的一对动触点与第二对静触点闭合,从而断开电源模块与外部电源及负载之间的连接,使负载停止工作。另一种情况下,若继电器开关K1A的一对动触点与第一对静触点闭合之后,使得电源模块与外部电源和负载断开连接,则负载直接停止工作,可以理解,此时主控芯片由于供电中断不再通过第二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其中,主控芯片110的第一输出端或第二输出端输出的控制信号为预设的电平信号,例如为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
其中,上述负载为照明负载,例如负载为照明灯具。上述预设的阈值可通过寄存器预先设置。例如,该预设的阈值为5min-20min。又如,该预设的阈值为10min。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在负载工作期间,例如开灯期间,进行红外人体感应检测,当预设时间内连续未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时,能够控制自动断电,使得负载停止工作,从而实现自动关闭负载,例如关灯,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上述感应开关控制装置,能使灯具同时实现人体感应功能和双控功能,使灯具的控制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子电路131包括电阻R1、电阻R7和第一开关管单元;电阻R7的一端连接主控芯片的第一输出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单元的第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还通过电阻R1接地,第一开关管单元的第二端通过继电器K1的第一线圈接地,第一开关管单元的第三端连接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输出端。
其中,第一开关管单元可由一个或多个开关管串联组成。例如,为了使电路更加稳定,第一开关管单元采用两个开关管。又如,第一开关管单元采用极性相异的两个三极管。如图3所示,第一开关管单元包括三极管Q1、电阻R33及三极管Q4;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用于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3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输出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继电器K1的第一线圈接地。可选地,第一开关管单元还包括二极管D2、电阻R37和电容C18,二极管D2、电阻R37和电容C18构成一保护电路,避免三极管Q4因为开关时产生的电压峰值击穿而损坏。可以理解,图3给出了一些元器件的型号或规格,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灵活设计替代元器件的型号或规格,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的uf为μf,下同,不再赘述。
在一实际应用中,以Q1为NPN型三极管并且Q4为PNP型三极管为例,当主控芯片的第一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Q1和三极管Q4均导通,使得继电器的第一线圈K1B中有电流通过,从而将继电器开关K1A的动触点吸合到第一对静触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驱动子电路包括电阻R11、电阻R17和第二开关管单元;电阻R11的一端连接主控芯片的第二输出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管单元的第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还通过电阻R17接地,第二开关管单元的第二端通过继电器K1的第二线圈接地,第二开关管单元的第三端连接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输出端。
其中,第二开关管单元可由一个或多个开关管串联组成。例如,为了使电路更加稳定,第二开关管单元采用两个开关管。又如,第二开关管单元采用极性相异的两个三极管。如图5所示,第二开关管单元包括三极管Q2、电阻R32及三极管Q3;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用于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2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输出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继电器K1的第二线圈接地。可选地,第二开关管单元还包括二极管D5、电阻R38和电容C16,二极管D5、电阻R38和电容C16构成一保护电路,避免三极管Q4因为开关时产生的电压峰值击穿而损坏。
其中,第二驱动子电路的工作原理与第一驱动子电路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感应电路包括信号处理芯片U4及红外传感器PIR1,信号处理芯片U4的第一输入引脚连接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一输出引脚连接主控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入引脚。信号处理芯片U4用于接收红外传感器PIR1检测到的红外感应信号,对该红外感应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红外感应信号PIR发送给主控芯片。
可选地,如图6所示,感应电路还包括光敏元件CDS1和电阻R14,光敏元件的一端连接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引脚,光敏元件的一端通过电阻R14接地,光敏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引脚,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出引脚连接主控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入引脚。其中,光敏元件CDS1为光敏三极管或光敏电阻,图6以光敏三极管为例。随着环境光亮度的变化,光敏三极管的电流值发生变化,信号处理芯片通过第二输入引脚检测该电流值的变化,在进行信号处理后,通过第二输出引脚向主控芯片发送光信号CDS,使得主控芯片根据红外感应信号和光信号控制继电器。这样,不仅能够控制在一定时间未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时自动关闭负载,例如关灯,还能够控制在环境光亮度较亮时自动关灯,或者控制在环境光亮度较暗且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时开灯,使得灯具的控制更加智能化。
可选地,如图6所示,感应电路还包括光敏调节开关SW1、电阻R39和电阻R13,光敏调节开关SW1的动触点连接第二电压输出端,光敏调节开关的第一静触点通过串联的电阻R39和电阻R13连接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引脚,光敏调节开关的第二静触点连接电阻R39和电阻R13的连接节点。其中,光敏调节开关的动触点与不同的静触点闭合时,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引脚检测到的电压值不相同,信号处理芯片根据该电压值判断是否启用光敏控制功能,这样,用户能够通过控制光敏调节开关来选择是否启用光敏控制功能,使得灯具的控制更加人性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双控开关S1包括火线接线端L、动触点L1、静触点A1和静触点A2,继电器K1的开关K1A包括两动触点和第一至第四静触点;火线接线端L连接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火线接线端L还用于连接火线,动触点L1用于通过负载连接零线,静触点A1分别连接开关K1A的第一静触点和开关K1A的第四静触点,静触点A2分别连接开关K1A的第二静触点和开关K1A的第三静触点,开关K1A的两动触点分别连接双掷开关的两静触点;其中,当继电器K1的第一线圈通电时,开关K1A的两动触点分别与开关K1A的第一静触点和开关K1A的第三静触点连接;当继电器K1的第二线圈通电时,开关K1A的两动触点分别与开关K1A的第二静触点和开关K1A的第四静触点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感应开关控制装置10还包括接线端子P3,开关电路120通过接线端子P3连接外部电源,例如连接市电。
电源模块150的电路结构如图8所示,主要包括顺序连接的变压器T3、整流桥BR1及稳压器U1,其中稳压器U1的输出端为电源模块的第一电压输出端,整流桥BR1的正输出端为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输出端。可选地,电源模块150还可包括保险丝F3及若干稳压管、二极管、电容等元器件,能够起到保护、稳压、整流滤波等作用。
可选地,如图7所示,感应开关控制装置还包括过零检测电路160,过零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压输出端,过零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压输出端,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主控芯片的第三信号输入端。
过零检测电路用于在交流电达到过零点时,向主控芯片的第三信号输入端输入一控制信号ZC,主控芯片在接收到该控制信号ZC时,依次通过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输出继电器的控制信号,这样,能够控制继电器在交流电过零点时动作,从而保护继电器触点不被腐蚀。
具体地,如图7所示,过零检测电路160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9、电容C1及三极管Q8,其中,三极管Q8的基极通过电阻R5连接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输出端,三极管Q8的基极还通过并联的电阻R9和电容C1接地,三极管Q8的发射极用于接地,三极管Q8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连接电源模块的第一电压输出端,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还通过电阻R3连接主控芯片的第三信号输入端。其中,整流桥BR2输出的脉动直流电经电阻R5和电阻R9分压,为三极管Q8提供基极电压,当三极管Q8的基极电压大于0.7V时,三极管Q8导通,在三极管Q8的集电极形成低电平;当三极管Q8的基极电压低于0.7V时,三极管Q8截止,三极管Q8的集电极通过上拉电阻R4,形成高电平。这样通过三极管Q8的反复导通、截止,在三极管Q8的集电极输出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主控芯片通过第三信号输入端接收该脉冲信号,检测电压的过零点。
在一实际应用中,如图8所示,当负载点亮后,主控芯片开始检测红外信号PIR和光信号CDS,当红外信号PIR和光信号CDS都达到预设条件时,主控芯片开始定时,例如定时10min,若10min内未检测到红外信号,则检测过零信号ZC,当交流输入达到过零点时,通过控制信号Out1和控制信号Out2控制继电器动作,关闭负载。
上述感应开关控制装置由双控开关控制负载启动/关闭,同时,由人体感应开关检测人体活动并定时关闭负载,例如关灯,使负载设备如灯具具有双控及人体感应的功能;通过光敏元件,还能使负载设备具有光控功能;该感应开关控制装置的静态电流能达到0uA,可满足各类型负载要求。
可以理解,上述感应开关控制装置除了用于灯具负载之外,还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负载,例如还适用于报警器负载。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文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感应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芯片、开关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感应电路及电源模块,其中:
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双控开关S1、双掷开关S2及继电器K1,所述继电器K1的开关K1A的静触点连接所述双控开关S1的静触点,所述开关K1A的动触点连接所述双掷开关S2的静触点,所述双掷开关S2的静触点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双控开关S1用于连接负载及外部电源,并且所述双控开关S1的火线接线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压输出端和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电源端和所述感应电路的电源端;
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继电器K1的第一线圈K1B,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继电器K1的第二线圈K1C;
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入引脚连接所述感应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在连续未接收到红外感应信号的时长大于预设阈值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7和第一开关管单元;
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电阻R1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单元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继电器K1的第一线圈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单元包括三极管Q1、电阻R33及三极管Q4;
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用于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33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继电器K1的第一线圈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包括电阻R11、电阻R17和第二开关管单元;
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电阻R17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单元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继电器K1的第二线圈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管单元包括三极管Q2、电阻R32及三极管Q3;
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用于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32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继电器K1的第二线圈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控开关S1包括火线接线端L、动触点L1、静触点A1和静触点A2,所述继电器K1的开关K1A包括两动触点和第一至第四静触点;
所述火线接线端L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火线接线端L还用于连接火线,所述动触点L1用于通过负载连接零线,所述静触点A1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1A的第一静触点和所述开关K1A的第四静触点,所述静触点A2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1A的第二静触点和所述开关K1A的第三静触点,所述开关K1A的两动触点分别连接所述双掷开关的两静触点;
其中,所述继电器K1的第一线圈通电时,所述开关K1A的两动触点分别与所述开关K1A的第一静触点和所述开关K1A的第三静触点连接;
所述继电器K1的第二线圈通电时,所述开关K1A的两动触点分别与所述开关K1A的第二静触点和所述开关K1A的第四静触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路包括信号处理芯片及红外传感器,所述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一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一输出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入引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路还包括光敏元件和电阻R14,所述光敏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引脚,所述光敏元件的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14接地,所述光敏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引脚,所述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出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入引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路还包括光敏调节开关SW1、电阻R39和电阻R13,所述光敏调节开关SW1的动触点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光敏调节开关的第一静触点通过串联的所述电阻R39和所述电阻R13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引脚,所述光敏调节开关的第二静触点连接所述电阻R39和所述电阻R13的连接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零检测电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三信号输入端。
CN201720619689.5U 2017-05-31 2017-05-31 感应开关控制装置 Active CN206963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9689.5U CN206963162U (zh) 2017-05-31 2017-05-31 感应开关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9689.5U CN206963162U (zh) 2017-05-31 2017-05-31 感应开关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63162U true CN206963162U (zh) 2018-02-02

Family

ID=61378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19689.5U Active CN206963162U (zh) 2017-05-31 2017-05-31 感应开关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631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7573A (zh) * 2017-05-31 2017-09-22 Tcl-罗格朗国际电工(惠州)有限公司 感应开关控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7573A (zh) * 2017-05-31 2017-09-22 Tcl-罗格朗国际电工(惠州)有限公司 感应开关控制装置
CN107197573B (zh) * 2017-05-31 2023-09-26 罗格朗智能电气(惠州)有限公司 感应开关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7573A (zh) 感应开关控制装置
CN109526093A (zh) Led灯管驱动电路及led照明设备
CN105338685B (zh) 多媒体触控式开关面板
CN107037848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
CN110085046A (zh) 信号灯与信号控制机相结合的信号灯故障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
CN104837239B (zh) 感应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CN206963162U (zh) 感应开关控制装置
CN204731991U (zh) 智能交通信号故障检测电路
CN210323280U (zh) 一种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
CN204291506U (zh) 一种照明灯节能控制装置
CN204534166U (zh) 热释电感应灯
CN208190969U (zh) 一种紫外线可控的智能灯
CN208210385U (zh) 一种具有常亮功能的智能感应灯
CN106132009A (zh) 一种用于led的节能控制电路
CN104093258B (zh) 日光灯故障检测自动断电装置
CN103281821B (zh) 电网停电或人为开关断电智能识别电源
CN207589226U (zh) 一种分区域控制的照明电路
CN107333358A (zh) 感应式灯泡
CN206452589U (zh) 一种建筑智能照明电路
CN104796121A (zh) 一种电子开关
CN207235160U (zh) 感应式灯泡
CN206742592U (zh) 一种智能插座
CN205864816U (zh) 一种智能台灯控制电路
CN106486998B (zh) 一种l/n线输入端极性自动识别转换电路
CN104470117A (zh) 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6007 b1-b3 workshop, No.39 Hechang 6th Road East,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egrand intelligent electric (Hui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7 b1-b3 workshop, No.39 Hechang 6th Road East,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CL-LEGRAND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HUI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