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70117A - 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70117A
CN104470117A CN201410710736.8A CN201410710736A CN104470117A CN 104470117 A CN104470117 A CN 104470117A CN 201410710736 A CN201410710736 A CN 201410710736A CN 104470117 A CN104470117 A CN 104470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ode
resistance
emitter
pole
electric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107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静
周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huangt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huang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huangt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huang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107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701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70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0117A/zh
Priority to CN201510317073.8A priority patent/CN1049026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主要由变压稳压电路,与变压稳压电路相连接的照明灯泡L,与变压稳压电路相连接的光敏控制电路,分别与变压稳压电路和光敏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感应延迟控制电路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感应延迟控制电路的内部还设有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本发明所设置的感应延迟控制电路能根据感应器的识别作用,通过集成控制芯片智能的控制照明灯泡的照明时间,从而能彻底克服传统感应式照明系统所存在的不能智能判定是否需要熄灭照明灯泡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节能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感应式照明系统在诸如报亭处、楼道处等场合运用的非常广泛。但这些感应式照明系统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缺陷:其一,传统感应式照明系统的结构都较为复杂,不仅不利于维护,而且其能耗较高,不利于人们实现节能的目的。其二,由于感应式照明系统均是在有人接近时才能触发感应功能,实现照明目的,但当人一直处于该场合而未发生大幅度的动作时,传统的感应式照明系统的照明功能便会自动熄灭,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传统的感应式照明系统存在能耗较高,以及不能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来自动判定是否需要熄灭照明功能的缺陷,如何有效克服上述缺陷,便是人们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感应式照明系统存在的能耗较高,以及不能智能的分辨是否需要熄灭照明功能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能耗较低,而且还能智能判定是否需要熄灭照明功能的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主要由变压稳压电路,与变压稳压电路相连接的照明灯泡L,与变压稳压电路相连接的光敏控制电路,分别与变压稳压电路和光敏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感应延迟控制电路,以及设置在光敏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K1和设置在感应延迟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K2组成;所述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则分别串接在照明灯泡L的火线和零线上。
同时,在感应延迟控制电路的内部还设有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该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主要由三极管Q5,三极管Q6,功率放大器P1,功率放大器P2,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6,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2的同相端与输出端之间的极性电容C8,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5,串接在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6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7,与电阻R7相并联的电容C7,负极与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串接在三极管Q6的基极与极性电容C6的正极之间的电阻R9,正极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稳压二极管D5和电阻R10后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9,P极与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12和电阻R11后与稳压二极管D5与电阻R10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6,以及P极与电容C9的负极相连接、N极与二极管D6与电阻R12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7组成;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与极性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接,其集电极与功率放大器P1的反相端相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功率放大器P2的反相端相连接,功率放大器P2的同相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变压稳压电路由电容C1、电阻R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2及二极管D3组成;电容C1的正极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接、其负极则顺次经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后接地,电阻R1与电容C1相并联,电容C2与二极管D3相并联,二极管D1的N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其P极接地,而二极管D3的N极则形成变压稳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
所述光敏控制电路由集成控制芯片IC1、光敏三极管VT、电阻R2、电阻R3、电容C3、电容C4及二极管D4组成;其中,集成控制芯片IC1的VCC管脚与电压输出端相连接,其FB管脚经电容C4后接地;光敏三极管VT的集电极与电压输出端相连接,其发射极则顺次经电阻R2和电阻R3后接地;二极管D4的N极与集成控制芯片IC1的OUT管脚相连接,其P极接地;同时,光敏三极管VT的发射极还与集成控制芯片IC1的IN管脚相连接;电容C3的正极与光敏三极管VT的发射极相连接,其负极则接地;所述继电器K1的控制输入端与集成控制芯片IC1的OUT管脚相连接,其控制输出端则接地。
所述感应延迟控制电路则由感应器G,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容C5、电阻R4及集成控制芯片IC2组成;其中,感应器G的输入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均与电压输出端相连接,而三极管Q1的基极则与感应器G的输出端相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分别与集成控制芯片IC2的VCC管脚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则与集成控制芯片IC2的IN管脚相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电压输出端相连接,其另一端则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阻R12和电阻R11的连接点相连接,其集电极则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电容C5的正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其负极则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继电器K2的控制输入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其控制输出端接地;而极性电容C6的正极则与集成控制芯片IC2的OUT管脚相连接。
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其制作和维护费用较低。
(2)本发明通过光敏控制电路和感应延迟控制电路的结合使用,不仅能显著的降低各个电子原件的能耗,而且还能最大程度的降低照明灯泡的频闪次数,能延长照明灯泡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所设置的感应延迟控制电路能根据感应器的识别作用,通过集成控制芯片智能的控制照明灯泡的照明时间,从而能彻底克服传统感应式照明系统所存在的不能智能判定是否需要熄灭照明灯泡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照明灯泡L、变压稳压电路、光敏控制电路、感应延迟控制电路、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以及设置在感应延迟控制电路中的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其中,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为K1-1,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为K2-1。
连接时,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1串接在照明灯泡L的火线线路上,而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则串接在照明灯泡L的零线线路上。该照明灯泡L的火线线路和零线线路则分别与外部的220V交流电源相连接。
变压稳压电路用于将外部的220V交流电转换成12V的直流电,以供光敏控制电路和感应延迟控制电路使用。该变压稳压电路具有变压、稳压和滤波的作用,其由电容C1、电阻R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2及二极管D3组成。连接时,电容C1的正极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接、其负极则顺次经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后接地。电阻R1与电容C1相并联,电容C2与二极管D3相并联,二极管D1的N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其P极接地,而二极管D3的N极则形成变压稳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即通过该电压输出端输出+12V的工作电压。为确保变压效果,该电阻R1的阻值需要为10KΩ。
光敏控制电路是根据外部光线强弱来控制继电器K1开启和关闭的电路,其由集成控制芯片IC1、光敏三极管VT、电阻R2、电阻R3、电容C3、电容C4及二极管D4组成。其中,集成控制芯片IC1采用EP7100系列的集成芯片,其VCC管脚与电压输出端相连接,而其FB管脚则经电容C4后接地。
光敏三极管VT在有光照条件下呈高阻抗状态(即截止状态),而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则呈低阻抗状态(即导通状态),其集电极与电压输出端相连接,而其发射极则顺次经电阻R2和电阻R3后接地。二极管D4的N极与集成控制芯片IC1的OUT管脚相连接,其P极接地;光敏三极管VT的发射极还与集成控制芯片IC1的IN管脚相连接。同时,继电器K1的控制输入端与集成控制芯片IC1的OUT管脚相连接,其控制输出端则接地。而电容C3的正极与光敏三极管VT的发射极相连接,其负极则接地。
感应延迟控制电路则用于智能判定是否需要熄灭照明灯泡L的另一智能电路,其由感应器G,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容C5、电阻R4及集成控制芯片IC2组成。为确保使用效果,该集成控制芯片IC2则采用BA2101型调光集成电路。
其中,感应器G为人体红外线传感器,其输入端连同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均与电压输出端相连接,以确保电压输出端所输出的+12V电压能同时作用于这些电子原件上,而三极管Q1的基极要与感应器G的输出端相连接。
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分别与集成控制芯片IC2的VCC管脚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则与集成控制芯片IC2的IN管脚相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电压输出端相连接,其另一端则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则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电容C5的正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其负极则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继电器K2的控制输入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其控制输出端接地。
所述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的结构如图2所示,即其由三极管Q5,三极管Q6,功率放大器P1,功率放大器P2,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6,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2的同相端与输出端之间的极性电容C8,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5,串接在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6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7,与电阻R7相并联的电容C7,负极与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串接在三极管Q6的基极与极性电容C6的正极之间的电阻R9,正极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稳压二极管D5和电阻R10后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9,P极与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12和电阻R11后与稳压二极管D5与电阻R10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6,以及P极与电容C9的负极相连接、N极与二极管D6与电阻R12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7组成。
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与极性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接,其集电极与功率放大器P1的反相端相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功率放大器P2的反相端相连接,功率放大器P2的同相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同时,极性电容C6的正极要与集成控制芯片IC2的OUT管脚相连接,而电阻R12和电阻R11的连接点则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
在白天时,由于光敏三极管VT受到光照,其内部呈高阻抗状态,即光敏三极管VT截止,此时则无偏执电流进入集成控制芯片IC1,则集成控制芯片IC1的OUT管脚输出电流值为0,继电器K1失电,其常开触点K1-1处于断开状态。此时,当感应器G感应到有人时,其输出相应信号给集成控制芯片IC2,并经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的作用使继电器K2得电,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1闭合,但由于常开触点K1-1是断开状态,因此整个照明灯泡L便处于短路状态,照明灯泡L熄灭。
在晚上时,由于光敏三极管VT没有受到光照,其内部呈低阻抗状态,即光敏三极管VT导通,此时则有偏执电流进入集成控制芯片IC1,集成控制芯片IC1的OUT管脚输出高电流值给继电器K1,则继电器K1得电,其常开触点K1-1处于闭合状态,即作为点亮照明灯泡L的条件之一已经满足。当感应器G感应到有人时,其输出相应信号给集成控制芯片IC2,并经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的作用使继电器K2得电,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1闭合,此时,作为点亮照明灯泡L的条件之二已经满足,则照明灯泡L的火线和零线与外部电源形成回路,照明灯泡L点亮。
由于感应器G采用的是人体红外传感器,因此只要感应器G能感应到人体热量,则就一直会向三极管Q1输入偏执电流,从而确保集成控制芯片IC2一直处于得电状态,集成控制芯片IC2也持续为继电器K2输出电流,使得继电器K2一直得电。而当感应器G无法感应到人体热量时,即人离开感应器G的范围时,集成控制芯片IC2判定为人已经离开,可以熄灭,但此时由于电容C5还具有储能作用,因此会逐渐的放电,从而使得继电器K2会延迟5s左右才彻底失电,即延迟5S熄灭。
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的实现本发明。

Claims (4)

1.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主要由变压稳压电路,与变压稳压电路相连接的照明灯泡L,与变压稳压电路相连接的光敏控制电路,分别与变压稳压电路和光敏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感应延迟控制电路,以及设置在光敏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K1和设置在感应延迟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K2组成;所述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则分别串接在照明灯泡L的火线和零线上,其特征在于,在感应延迟控制电路的内部还设有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该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主要由三极管Q5,三极管Q6,功率放大器P1,功率放大器P2,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6,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2的同相端与输出端之间的极性电容C8,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5,串接在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6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7,与电阻R7相并联的电容C7,负极与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串接在三极管Q6的基极与极性电容C6的正极之间的电阻R9,正极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稳压二极管D5和电阻R10后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9,P极与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12和电阻R11后与稳压二极管D5与电阻R10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6,以及P极与电容C9的负极相连接、N极与二极管D6与电阻R12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7组成;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与极性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接,其集电极与功率放大器P1的反相端相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功率放大器P2的反相端相连接,功率放大器P2的同相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稳压电路由电容C1、电阻R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2及二极管D3组成;电容C1的正极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接、其负极则顺次经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后接地,电阻R1与电容C1相并联,电容C2与二极管D3相并联,二极管D1的N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其P极接地,而二极管D3的N极则形成变压稳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控制电路由集成控制芯片IC1、光敏三极管VT、电阻R2、电阻R3、电容C3、电容C4及二极管D4组成;其中,集成控制芯片IC1的VCC管脚与电压输出端相连接,其FB管脚经电容C4后接地;光敏三极管VT的集电极与电压输出端相连接,其发射极则顺次经电阻R2和电阻R3后接地;二极管D4的N极与集成控制芯片IC1的OUT管脚相连接,其P极接地;同时,光敏三极管VT的发射极还与集成控制芯片IC1的IN管脚相连接;电容C3的正极与光敏三极管VT的发射极相连接,其负极则接地;所述继电器K1的控制输入端与集成控制芯片IC1的OUT管脚相连接,其控制输出端则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延迟控制电路则由感应器G,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容C5、电阻R4及集成控制芯片IC2组成;其中,感应器G的输入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均与电压输出端相连接,而三极管Q1的基极则与感应器G的输出端相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分别与集成控制芯片IC2的VCC管脚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则与集成控制芯片IC2的IN管脚相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电压输出端相连接,其另一端则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阻R12和电阻R11的连接点相连接,其集电极则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电容C5的正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其负极则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继电器K2的控制输入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其控制输出端接地;而极性电容C6的正极则与集成控制芯片IC2的OUT管脚相连接。
CN201410710736.8A 2014-11-28 2014-11-28 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 Pending CN1044701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10736.8A CN104470117A (zh) 2014-11-28 2014-11-28 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
CN201510317073.8A CN104902647A (zh) 2014-11-28 2015-06-10 一种基于恒流保护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10736.8A CN104470117A (zh) 2014-11-28 2014-11-28 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0117A true CN104470117A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1526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10736.8A Pending CN104470117A (zh) 2014-11-28 2014-11-28 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
CN201510317073.8A Pending CN104902647A (zh) 2014-11-28 2015-06-10 一种基于恒流保护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17073.8A Pending CN104902647A (zh) 2014-11-28 2015-06-10 一种基于恒流保护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447011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6626A (zh) * 2018-04-04 2018-10-30 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研究院 一种用于键盘的照明系统
CN110113844A (zh) * 2019-05-31 2019-08-09 重庆励华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led的控制电路及其监控摄像头、监控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6626A (zh) * 2018-04-04 2018-10-30 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研究院 一种用于键盘的照明系统
CN110113844A (zh) * 2019-05-31 2019-08-09 重庆励华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led的控制电路及其监控摄像头、监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2647A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3363B (zh) 一种智能通用调光器
CN203691724U (zh) 用于led照明器的热插拔保护电路
CN207117164U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电源保护电路及显示设备
CN204350378U (zh) 一种能快速熄灭的led灯
CN104717777A (zh) 一种人体红外感应灯
CN206302603U (zh) 智能全兼容led驱动电源电路
CN104619101A (zh) 带有应急电源的树木生长用日光灯的驱动电路
CN106981784A (zh) 一种节能型零功耗待机电脑插座电路
CN104470117A (zh) 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
CN201657391U (zh) 一种适用于感应开关控制的led灯
CN209526997U (zh) 一种利用磁控灯照明的通信机柜
CN204335044U (zh) 一种基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的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
CN203912290U (zh) 双用照明灯智能控制电路
CN203352860U (zh) 电网停电或人为开关断电智能识别电源
CN104244526B (zh) 一种智能型感应式节能照明系统
CN201967193U (zh) 一种节电照明控制装置
CN202435701U (zh) 一种无极灯路灯自动控制器
CN107807548A (zh) 一种卫生间自动控制电路
CN202340340U (zh) 双d触发器制作的触摸延时开关
CN102438382A (zh) 双d触发器制作的触摸延时开关
CN207283871U (zh) 一种基于光控开关和红外感应的智能照明型路由器
CN207251980U (zh) 一种灯具断路器
CN204180367U (zh) 一种具有故障保护功能的单灯节电器
CN205160872U (zh) 带触摸开延时关的led小夜灯的墙壁开关
CN204669669U (zh) 带光控led小夜灯的房间墙壁开关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