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62806U -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62806U
CN206962806U CN201720926618.XU CN201720926618U CN206962806U CN 206962806 U CN206962806 U CN 206962806U CN 201720926618 U CN201720926618 U CN 201720926618U CN 206962806 U CN206962806 U CN 206962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ato
neck
hole
card
card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266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涛
韩高才
李竹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266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62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62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62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卡托装置包括:卡托、连接组件以及卡帽;所述卡托包括用于安装电子设备的电子卡的卡槽,所述卡帽包括用于触发电子设备的电子开关的按压件;所述卡帽通过所述连接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卡托并能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相对所述卡托移动,所述按压件沿所述卡槽的宽度方向凸出于所述卡托设置,所述卡槽的宽度方向与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垂直。本公开的卡托装置,电子设备的电子卡设置在卡托的卡槽内,卡帽能沿卡槽的插设方向相对卡托移动并通过设置于卡帽的按压件触发电子设备的电子开关,从而实现卡托功能和按键功能整合于一体的卡托装置,能够减少电子设备上开孔或实体按键的数量。

Description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如今很多的电子设备,例如移动设备(如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移动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都会在设备中插入电话卡或存储卡进行使用。
对于这些电子设备来说,目前仍存在一定的开孔或实体按键。例如电源键、音量键、扬声器孔或电话卡槽孔等。然而在电子设备上开孔或实体按键的数量越多,越是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整体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减少电子设备上开孔或实体按键的数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卡托装置,用于电子设备,所述卡托装置包括:卡托、连接组件以及卡帽;所述卡托包括用于安装电子设备的电子卡的卡槽,所述卡帽包括用于触发电子设备的电子开关的按压件;所述卡帽通过所述连接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卡托并能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相对所述卡托移动,所述按压件沿所述卡槽的宽度方向凸出于所述卡托设置,所述卡槽的宽度方向与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卡托设有沿厚度方向开设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卡帽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卡帽和所述卡托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及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与所述卡托固定连接,所述卡帽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绕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复位。
可选地,所述卡托还设有沿厚度方向开设的第一限位孔,所述卡帽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孔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的长度;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及所述第一限位孔并与所述卡托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托设有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开设的第一定位孔,所述卡帽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分别位于所述卡托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卡托上远离所述按压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孔开设于所述卡托上靠近所述按压件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卡托包括凹陷部,所述卡帽包括与所述凹陷部配合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凹陷部,所述第二连接孔开设于所述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表面与所述卡槽的表面平齐。
可选地,所述卡帽包括本体部和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沿所述卡槽的宽度方向凸出于所述卡托设置,所述按压件设置于所述按压部。
可选地,所述按压部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的表面凸出于所述本体部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卡帽和所述卡托之间,所述卡帽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相对所述卡托移动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复位。
可选地,所述卡托设有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开设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的内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上设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孔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容置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于所述限位通孔并与所述卡帽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托设有沿厚度方向开设的第一限位槽,所述卡帽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位置对应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的长度;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及所述第一限位槽并与所述卡托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托包括凹陷部,所述卡帽包括与所述凹陷部配合的连接部,所述第一限位槽开设于所述凹陷部,所述第二限位槽开设于所述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表面与所述卡槽的表面平齐。
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弹性件均匀布设于所述卡托上。
可选地,所述卡帽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沿所述卡槽的宽度方向部分凸出于所述卡托设置,所述按压件设置于所述本体部上凸出于所述卡托的部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设于所述设备本体内的电子卡、电子开关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卡托装置;所述设备本体设有用于插设所述卡托的插槽,所述电子卡装设于所述卡托的卡槽内。
可选地,所述电子卡包括电话卡或存储卡。
可选地,所述电子开关包括电源键开关或音量键开关。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的卡托装置,电子设备的电子卡设置在卡托的卡槽内,卡帽能沿卡槽的插设方向相对卡托移动并通过设置于卡帽的按压件触发电子设备的电子开关,从而实现卡托功能和按键功能整合于一体的卡托装置,能够减少电子设备上开孔或实体按键的数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卡托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卡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卡托装置的卡托和卡帽的分解示意图。
图4至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卡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和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卡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介绍。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卡托装置1,适用用于电子设备,所述卡托装置1包括:卡托10、连接组件以及卡帽20。所述卡托10包括用于安装电子设备的电子卡的卡槽110,所述卡帽20包括用于触发电子设备的电子开关40的按压件210。所述卡帽20通过所述连接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卡托10并能沿所述卡槽110的插设方向(图1中所示为X方向)相对所述卡托10移动,所述按压件210沿所述卡槽110的宽度方向(图1中所示为Y方向)凸出于所述卡托10设置,所述卡槽110的宽度方向与所述卡槽110的插设方向垂直。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的卡托装置1,将电子设备的电子卡设置在卡托10的卡槽110内,卡帽20能沿卡槽110的插设方向相对卡托10移动并通过设置于卡帽20的按压件210触发电子设备的电子开关40,从而实现卡托功能和按键功能整合于一体的卡托装置1,能够减少电子设备上开孔或实体按键的数量。
下面对本公开的连接组件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连接组件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介绍的两种实现方式。
(1)连接组件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参见图1至3所示,所述卡托10设有沿厚度方向(图1中所示为Z方向)开设的第一连接孔101,所述卡帽20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01位置对应、孔径相同的第二连接孔201,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301和第一连接件302。所述第一弹性件301设置于所述卡帽20和所述卡托10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302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201及所述第一连接孔101并与所述卡托10固定连接,所述卡帽20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201绕所述第一连接件302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301复位。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301可以采用复位弹簧,所述第一连接件302可以采用铆钉,所述第二连接孔201上可以设置与铆钉相适配的阶梯槽2011,能够对铆钉起到限位作用。
第一弹性件301可以充分保证卡帽20未受力时位置的稳定性,避免卡帽20发生相对晃动,保证了卡托装置1的外观平整。本实施例的卡托装置1装设在电子设备上,当需要触发电子开关40时,按下卡帽20使卡帽20相对第一连接件302转动并产生下压的运动趋势,进而带动按压件210下压触发电子开关40,起到按压电子开关40的作用。当电子开关40触发完成后松开卡帽20,卡帽20在第一弹性件301的弹性作用力下产生上弹的运动趋势,进而带动按压件210上弹脱离电子开关40,完成整个按压触发动作。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限制卡帽20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移动,所述卡托10还设有沿厚度方向开设的第一限位孔102,所述卡帽20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102位置对应的第二限位孔202,所述第二限位孔202沿所述卡槽110的插设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孔102沿所述卡槽110的插设方向的长度。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件303,所述第一限位件303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孔202及所述第一限位孔102并与所述卡托10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303可以采用铆钉,所述第二限位孔202上可以设置与铆钉相适配的阶梯槽2021,能够对铆钉起到限位作用。另外,第一限位孔102的孔径可以与第一连接孔101的孔径相同,使第一限位件303可以与第一连接件302采用相同规格的铆钉,便于取材和结构的加工。
将所述第二限位孔202沿所述卡槽110的插设方向的长度设为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孔102沿所述卡槽110的插设方向的长度,使第一限位件303与第二限位孔202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量,当按下卡帽20或松开卡帽20使卡帽20产生下压或上弹的运动趋势时,第一限位件303能够对卡帽20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保证卡帽20只能在第二限位孔202的长度范围内进行移动,避免卡帽20按压过度。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弹性件301的位置稳定性,所述卡托10设有沿所述卡槽110的插设方向开设的第一定位孔103,所述卡帽20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03位置对应的第二定位孔203,所述第一弹性件301的两端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03和所述第二定位孔203内,以保证第一弹性件301正常工作时位置稳定,从而加强卡托装置1的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101和所述第一定位孔103分别位于所述卡托10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连接孔101开设于所述卡托10上远离所述按压件210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孔103开设于所述卡托10上靠近所述按压件210的一侧,使第一弹性件301与第一连接件302之间的距离为允许范围内的最大距离,当卡帽20绕第一连接件302转动时,可以保证第一弹性件301的转动力臂为允许范围内的最长力臂,那么第一弹性件301只需要满足允许范围内的最小弹性力,就能够实现对卡帽20进行复位,减小了第一弹性件301工作负荷,从而延长第一弹性件301的使用寿命。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孔102位于第一连接孔101和第一定位孔103之间。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托10包括本体100a和与本体100a相连的卡槽体100b,卡槽体100b优选地与本体100a一体成型。所述卡槽110设于所述卡槽体100b,所述本体部100a上设有凹陷部120,所述卡帽20包括与所述凹陷部120配合的连接部220,连接部220优选地与卡帽20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220与凹陷部120相互拼接进而将卡帽20和卡托10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101和第一限位孔102均开设于所述凹陷部120,所述第二连接孔201和第二限位孔202均开设于所述连接部22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220的表面与所述卡槽110的表面平齐,可以保证卡托装置1的外观平整。可选地,第一连接孔101和第一限位孔102沿卡槽110的宽度方向布设,第二连接孔201和第二限位孔202沿卡槽110的宽度方向布设。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卡帽20包括本体部230和连接于所述本体部230的按压部240,所述按压部240沿所述卡槽110的宽度方向凸出于所述卡托10设置,所述按压件210设置于所述按压部240。可选地,所述按压部240沿所述卡槽110的插设方向的表面凸出于所述本体部230沿所述卡槽110的插设方向的表面。本实施例的卡托装置1装设在电子设备上,按压部240沿所述卡槽110的插设方向的表面凸出于所述本体部230沿所述卡槽110的插设方向的表面,便于用户进行按压。
(2)连接组件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参见图4至图6所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304,所述第二弹性件304设置于所述卡帽20和所述卡托10之间,所述卡帽20沿所述卡槽110的插设方向相对所述卡托10移动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304复位。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件304可以采用复位弹簧。与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不同的是,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的卡帽20通过第二连接孔201绕所述第一连接件302转动并通过第一弹性件301实现复位,而此实现方式中的卡帽20直接通过第二弹性件304相对卡托10进行平移并实现复位,卡帽20在两种实现方式中采用的运动方式不同,但都是通过弹性件实现复位。
在此实现方式中,卡帽20的结构与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卡帽20的结构类似,特别地,可以将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的按压部240和本体部230的表面设置为平齐设置,便于对卡帽20进行按压。也就是说,在此实现方式中,所述卡帽20可以只包括本体部230’,所述本体部230’沿所述卡槽110的宽度方向部分凸出于所述卡托10设置,所述按压件210设置于所述本体部230’上凸出于所述卡托10的部分。
第二弹性件301可以充分保证卡帽20未受力时位置的稳定性,避免卡帽20发生相对晃动,保证了卡托装置1的外观平整。本实施例的卡托装置1装设在电子设备上,当需要触发电子开关40时,按下卡帽20使卡帽20产生下压的运动趋势,进而带动按压件210下压触发电子开关40,起到按压电子开关40的作用。当电子开关40触发完成后松开卡帽20,卡帽20在第二弹性件301的弹性作用力下产生上弹的运动趋势,进而带动按压件210上弹脱离电子开关40,完成整个按压触发动作。
参见图5和图6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限制卡帽20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移动,所述卡托10设有沿所述卡槽110的插设方向开设的容置孔104,所述容置孔104的内设有限位挡板105,所述限位挡板105上设有限位通孔106,所述限位通孔106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弹性件304的孔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弹性件304连接的第二连接件305,所述第二弹性件304收容于所述容置孔104内,所述第二连接件305穿设于所述限位通孔106并与所述卡帽20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件304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弹性件304均匀布设于所述卡托10上。相应地,所述容置孔104、限位挡板105、限位通孔106及第二连接件305的数量与第二弹性件304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设置。
按下卡帽20使卡帽20产生下压的运动趋势时,当卡帽20下压到触碰限位挡板105时即不能再继续下压移动,限位挡板105对卡帽20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卡帽20按压过度。当松开卡帽20通过第二弹性件304对卡帽20产生上弹的运动趋势时,当第二弹性件304上弹到触碰限位挡板105时即不能再继续上弹移动,限位挡板105同样对卡帽20起到限位的作用。
参见图7和图8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限制卡帽20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移动,所述卡托10设有沿厚度方向开设的第一限位槽107,所述卡帽20包括一罩体205,所述罩体205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07位置对应的第二限位槽204,所述第二限位槽204沿所述卡槽110的插设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07沿所述卡槽110的插设方向的长度。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件306,所述第二限位件306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204及所述第一限位槽107并与所述卡托10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罩体205罩设在卡托10上,第二弹性件304设置在罩体205的覆盖范围内,并且第二弹性件304的设置位置可以与第一限位槽107及第二限位槽204的设置位置错开设置,这样罩体205可以把第二弹性件304遮住,达到更为美观的效果。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件306可以采用铆钉,第二限位槽204上形成有阶梯槽,能够对铆钉起到限位作用。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件304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弹性件304均匀布设于所述卡托10上,在优选的例子中,第二弹性件304为两个,可以使卡帽20受力更均匀。相应地,所述第一限位槽107、第二限位槽204及第二限位件306的数量可以与第二弹性件304的数量相同。
将第二限位槽204沿所述卡槽110的插设方向的长度设为大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07沿所述卡槽110的插设方向的长度,使第二限位件306与第二限位槽204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量,当按下卡帽20或松开卡帽20使卡帽20产生下压或上弹的运动趋势时,第二限位件306能够对卡帽20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保证卡帽20只能在第二限位槽204的长度范围内进行移动,避免卡帽20按压过度。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托10包括凹陷部,所述卡帽20包括与所述凹陷部120配合的连接部,所述第一限位槽107开设于所述凹陷部,所述第二限位槽204开设于所述连接部。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表面与所述卡槽110的表面平齐,可以保证卡托装置1的外观平整。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与卡帽20一体成型。
参见图9并结合图1所示,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包括设备本体200、设于所述设备本体200内的电子卡、电子开关4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卡托装置1。所述设备本体200设有与所述卡托装置1相适配的插槽,用于插设所述卡托10,所述电子卡装设于所述卡托10的卡槽110内。卡托装置1的卡托10插设入所述插槽后电子设备100的外观如图9所示。可选地,所述电子卡包括电话卡或存储卡。所述电子开关40包括电源键开关或音量键开关。在本实施例中,设备本体200上还设有顶针孔300,设备本体200内设有与顶针孔300配合的顶针结构(例如杠杆组件),卡托装置1插入设备本体200的插槽内,可以通过顶针插入顶针孔300然后配合所述顶针结构将所述卡托装置1从所述插槽顶出,以便更换电子卡。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关于所述卡托装置1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公开的电子设备100。关于所述顶针孔300和顶针结构在现有的手机等设备中已经得到普遍使用,故在此也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的电子设备100,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卡托装置1,将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卡设置在卡托10的卡槽110内,卡帽20能沿卡槽110的插设方向相对卡托10移动并通过设置于卡帽20的按压件210触发电子设备的电子开关40,从而实现卡托功能和按键功能整合于一体的卡托装置1,能够减少电子设备100的设备本体200上开孔或实体按键的数量,提高了电子设备100的整体美观。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通信终端(如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移动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9)

1.一种卡托装置,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托、连接组件以及卡帽;所述卡托包括用于安装电子设备的电子卡的卡槽,所述卡帽包括用于触发电子设备的电子开关的按压件;所述卡帽通过所述连接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卡托并能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相对所述卡托移动,所述按压件沿所述卡槽的宽度方向凸出于所述卡托设置,所述卡槽的宽度方向与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设有沿厚度方向开设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卡帽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卡帽和所述卡托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及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与所述卡托固定连接,所述卡帽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绕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还设有沿厚度方向开设的第一限位孔,所述卡帽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孔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的长度;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及所述第一限位孔并与所述卡托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设有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开设的第一定位孔,所述卡帽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分别位于所述卡托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卡托上远离所述按压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孔开设于所述卡托上靠近所述按压件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包括凹陷部,所述卡帽包括与所述凹陷部配合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凹陷部,所述第二连接孔开设于所述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表面与所述卡槽的表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帽包括本体部和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沿所述卡槽的宽度方向凸出于所述卡托设置,所述按压件设置于所述按压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的表面凸出于所述本体部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卡帽和所述卡托之间,所述卡帽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相对所述卡托移动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复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设有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开设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的内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上设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孔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容置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于所述限位通孔并与所述卡帽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设有沿厚度方向开设的第一限位槽,所述卡帽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位置对应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沿所述卡槽的插设方向的长度;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及所述第一限位槽并与所述卡托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包括凹陷部,所述卡帽包括与所述凹陷部配合的连接部,所述第一限位槽开设于所述凹陷部,所述第二限位槽开设于所述连接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表面与所述卡槽的表面平齐。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弹性件均匀布设于所述卡托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帽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沿所述卡槽的宽度方向部分凸出于所述卡托设置,所述按压件设置于所述本体部上凸出于所述卡托的部分。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设于所述设备本体内的电子卡、电子开关以及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托装置;所述设备本体设有用于插设所述卡托的插槽,所述电子卡装设于所述卡托的卡槽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包括电话卡或存储卡。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包括电源键开关或音量键开关。
CN201720926618.XU 2017-07-27 2017-07-27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6962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6618.XU CN206962806U (zh) 2017-07-27 2017-07-27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6618.XU CN206962806U (zh) 2017-07-27 2017-07-27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62806U true CN206962806U (zh) 2018-02-02

Family

ID=61382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26618.XU Active CN206962806U (zh) 2017-07-27 2017-07-27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62806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9791A (zh) * 2018-04-12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座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086490A (zh) * 2019-04-30 2019-08-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卡托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0138399A (zh) * 2019-04-28 2019-08-16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卡托和电子设备
CN110350933A (zh) * 2019-06-14 2019-10-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以及电子设备
CN112311922A (zh) * 2020-10-29 2021-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数据线
CN114448457A (zh) * 2022-02-25 2022-05-06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9791A (zh) * 2018-04-12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座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138399A (zh) * 2019-04-28 2019-08-16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卡托和电子设备
CN110086490A (zh) * 2019-04-30 2019-08-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卡托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0086490B (zh) * 2019-04-30 2021-08-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卡托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0350933A (zh) * 2019-06-14 2019-10-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以及电子设备
CN112311922A (zh) * 2020-10-29 2021-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数据线
CN114448457A (zh) * 2022-02-25 2022-05-06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62806U (zh)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571976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8614887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upport mechanism thereof
CN103576768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扩展平台
US8840410B2 (en) Pop-up mechanism having a sliding pushing pillar coupled to a spring
US8897005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778690B2 (en) Adaptive docking station
US9304548B2 (en) Docking sta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CN205029706U (zh) 卡托取出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US10854400B2 (en) Thin type mechanical keyboard switch
TWI495982B (zh) 底座及具有其之電子組件
CN101681739A (zh) 具有可变位置能力的键
CN101877948A (zh) 电子装置
CN202275758U (zh) 磁力式按键
CN208675296U (zh) 一种手机电子卡锁定结构
TWI639104B (zh) 觸控筆殼體、輸入系統及運算裝置
CN110634699B (zh) 侧键组件及终端设备
KR101491978B1 (ko) 펜을 수납할 수 있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케이스
JP5389708B2 (ja) 入力ペン保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7799931B (zh) 连接器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5320229A (zh) 电子装置总成及其电子装置的底座
CN112579493A (zh) 扩展坞
CN201937638U (zh) 手机
KR101632906B1 (ko) 스마트기기의 가구용 충전 거치대
TW201601615A (zh) 電子卡保護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