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61652U - 电磁线圈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磁线圈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61652U
CN206961652U CN201720791116.0U CN201720791116U CN206961652U CN 206961652 U CN206961652 U CN 206961652U CN 201720791116 U CN201720791116 U CN 201720791116U CN 206961652 U CN206961652 U CN 206961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coil
heat pipe
cooling system
passage
cool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9111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王毅
向军
唐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eyi New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eyi New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eyi New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eyi New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9111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616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61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616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包括电磁线圈、热管、用于供绝缘冷却液流经的冷却腔室、与冷却腔室连通的进液管、以及与冷却腔室连通的出液管;所述电磁线圈上设置有通道,所述电磁线圈包括导线,所述通道的内壁至少部分由导线的壁面形成;所述热管包括伸入通道内的受热段、位于冷却腔室内并用于伸入所述绝缘冷却液内的冷凝段。

Description

电磁线圈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线圈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线圈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的,电磁线圈包括导线,而根据公知常识,导线一般由铜、铝或银制成,以起到导电作用。在电磁线圈工作过程中,电磁线圈的导线通电产生磁场,而在产生磁场的同时,也会产生热量,尤其是电磁线圈应用于激光驱动的质子医疗范围中的强磁场重频磁体时,单次通电加载,可产生10T以上强磁场,但是由于导线电阻的存在,而产生强磁场就需要其强大的电流和密集的绕线,因此导线在产生强磁场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焦耳热,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排出,将会使线圈温度升高,增加线圈的电阻,在下一次加载时,会产生更多的热量,降低磁场强度,所以这些热量必须排出。而目前,通过风机对电磁线圈外部强制风冷散热,但由于部分电磁线圈的导线外还包裹有绝缘层,导致导线的散热效果较差,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其通过采用电磁线圈、热管、冷却腔室的结合设计,且由于通道的内壁至少部分由导线的壁面形成,使得导线的热量可传递向热管,并通过热管与流经冷却腔室内的绝缘冷却液热交换,可不断将导线的热量排走,从而可提高导线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包括电磁线圈、热管、用于供绝缘冷却液流经的冷却腔室、与冷却腔室连通的进液管、以及与冷却腔室连通的出液管;所述电磁线圈上设置有通道,所述电磁线圈包括导线,所述通道的内壁至少部位由导线的壁面形成;所述热管包括伸入通道内的受热段、位于冷却腔室内并用于伸入所述绝缘冷却液内的冷凝段。
进一步地,该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包括两冷却腔室,所述热管包括与该两冷却腔室分别一一对应并位于对应冷却腔室内的两所述冷凝段;该两冷凝段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受热段的两端,并分置于通道的两侧。
进一步地,该两冷却腔室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箱体上,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热管从安装孔伸入冷却腔室内,并与安装孔的内壁液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热管受热段与通道的内侧壁相靠贴。
进一步地,所述热管为绝缘管。
进一步地,所述热管热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进一步地,电磁线圈设置有多个通道,该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包括与该多个通道分别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热管,各热管的受热段伸入对应通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沿电磁线圈的轴线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为铜导线。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电磁线圈、热管、冷却腔室的结合设计,且由于通道的内壁至少部分由导线的壁面形成,使得导线的热量可传递向热管,并通过热管与流经冷却腔室内的绝缘冷却液热交换,可不断将导线的热量排走,从而可提高导线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电磁线圈;11、通道;20、热管;21、受热段;22、冷凝段;31、冷却腔室;32、箱体;40、进液管;50、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包括电磁线圈10、热管20、用于供绝缘冷却液流经的冷却腔室31、与冷却腔室31连通的进液管40、以及与冷却腔室31连通的出液管50;所述电磁线圈10上设置有通道11,所述电磁线圈10包括导线,所述通道11的内壁至少部分由导线的壁面形成;所述热管20包括伸入通道11内的受热段21、位于冷却腔室31内并用于伸入绝缘冷却液中的冷凝段22。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电磁线圈10、热管20、冷却腔室31的结合设计,且由于通道11的内壁至少部分由导线的壁面形成,在使用时,绝缘冷却液从进液管40进入冷却腔室31内,然后经冷却腔室31从出液管50流出,而电磁线圈10的导线的热量可传递向热管20的受热段21,然后经受热段21传递至冷凝段22,由于热管20的冷凝段22位于冷却腔室31内,使得冷凝段22与流经冷却腔室31内的绝缘冷却液热交换,不断将导线的热量导入绝缘冷却液内排走,从而可提高导线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该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包括两冷却腔室31,所述热管20包括与该两冷却腔室31分别一一对应并位于对应冷却腔室31内的两所述冷凝段22;该两冷凝段22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受热段21的两端,并分置于通道11的两侧。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得受热段21接收的热量可分别传导向该两冷凝段22,从而通过该两冷凝段22分别与两冷却腔室31的绝缘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可提高散热速度。
进一步地,该两冷却腔室31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箱体32上,所述箱体32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热管20从安装孔伸入冷却腔室31内,并与安装孔的内壁液密封配合。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从而方便于安装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受热段21与通道11的内侧壁相靠贴,以方便于通道11内侧壁的热量可直接传递至受热段21,以提高传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热管20为绝缘管。所述热管20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可形成为绝缘管的同时,并方便于加工制作。
进一步地,电磁线圈10设置有多个通道11,该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包括与该多个通道11分别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热管20,各热管20的受热段21伸入对应通道11内,从而可方便于利用该多个热管20分别将该多个通道11的热量导入绝缘冷却液中,可实现电磁线圈10的更多区域的冷却,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具体的,所述通道11沿电磁线圈10的轴线方向延伸。
其中,为了实现所述通道11的内壁至少部分由导线的壁面形成,可直接在导线上开设所述通道11,也可如图1所示,通过通道11延伸经过导线,或其他方式等。
其中,所述导线可由铜、铝等导电材料制成,而在本实施例中,导线为铜导线。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线圈、热管、用于供绝缘冷却液流经的冷却腔室、与冷却腔室连通的进液管、以及与冷却腔室连通的出液管;所述电磁线圈上设置有通道,所述电磁线圈包括导线,所述通道的内壁至少部分由导线的壁面形成;所述热管包括伸入通道内的受热段、位于冷却腔室内并用于伸入所述绝缘冷却液内的冷凝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包括两冷却腔室,所述热管包括与该两冷却腔室分别一一对应并位于对应冷却腔室内的两所述冷凝段;该两冷凝段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受热段的两端,并分置于通道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两冷却腔室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箱体上,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热管从安装孔伸入冷却腔室内,并与安装孔的内壁液密封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受热段与通道的内侧壁相靠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为绝缘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磁线圈设置有多个通道,该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包括与该多个通道分别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热管,各热管的受热段伸入对应通道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沿电磁线圈的轴线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为铜导线。
CN201720791116.0U 2017-06-30 2017-06-30 电磁线圈散热系统 Active CN2069616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91116.0U CN206961652U (zh) 2017-06-30 2017-06-30 电磁线圈散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91116.0U CN206961652U (zh) 2017-06-30 2017-06-30 电磁线圈散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61652U true CN206961652U (zh) 2018-02-02

Family

ID=61382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91116.0U Active CN206961652U (zh) 2017-06-30 2017-06-30 电磁线圈散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616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95848U (zh) 一种水冷散热电缆
CN101929729B (zh) 电磁感应式快速加热水装置
CN106409412A (zh) 一种电缆和导线
CN105180424B (zh) 一种波纹管式气体电加热装置
CN206412920U (zh) 液态金属电磁泵
CN206282636U (zh) 一种电缆和导线
CN206961652U (zh) 电磁线圈散热系统
CN106505052A (zh) 用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散热装置
CN208706268U (zh) 一种柔性低电压大电流水冷电缆
CN206272884U (zh) 一种电磁涡流液体加热器
CN203422005U (zh) 一种铜铝结合的节能散热器
CN206961649U (zh) 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CN108231372A (zh) 电磁线圈散热系统
CN201937849U (zh) 一种ptc液体加热器
CN206961650U (zh) 一种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CN207397907U (zh) 电磁线圈散热系统
CN107872121A (zh) 电磁线圈冷却系统
CN206962646U (zh) 电磁线圈冷却系统
CN208791688U (zh) 一种环保节能金属单线退火装置
CN209960740U (zh) 一种耐腐蚀性电加热装置及加热系统
CN207262704U (zh) 通水加热器
CN207718969U (zh) 一种新型水冷电阻器
CN206510723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汽车地暖装置
CN206516470U (zh) 一种直流水冷焊接变压器
CN206201445U (zh) 一种拥有双循环通道的挤出机机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