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58882U - 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58882U CN206958882U CN201720446689.XU CN201720446689U CN206958882U CN 206958882 U CN206958882 U CN 206958882U CN 201720446689 U CN201720446689 U CN 201720446689U CN 206958882 U CN206958882 U CN 2069588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pipe
- heating chamber
- waste heat
- heat recovery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其发生器本体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独立的加热腔;加热腔内在水平方向上设置一隔板,隔板将加热腔在竖直方向上分隔为上加热腔和下加热腔;下加热腔内设有一燃烧筒,燃烧筒内部设有燃烧通道;燃烧筒左端设于壳体左侧壁处,燃烧通道通过左端开口与外界连通;燃烧筒的右端远离壳体的右侧壁,燃烧通道通过右端开口与下加热腔连通;壳体的右侧壁处设有缓冲盘管,燃烧筒的外侧壁处自右而左依次设有高温盘管和中温盘管;上加热腔内自左而右依次设有第一余热回收盘管和第二余热回收盘管,上加热腔右端处设有一烟气排出口。本实用新型能够较佳地对预热进行回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是蒸汽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现有采用锅炉形式的蒸汽发生器在加热时,为了减少薄壁管及厚壁锅筒与管板之间的焊缝处的热应力集中,必须缓慢的对锅炉进行加热,这就使得现有的锅炉从冷锅启动到蒸汽输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至少为40分钟),这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虽然现有采用盘管形式的蒸汽发生器能够较佳地提升蒸汽输出的时间,但是却存在大量热量浪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其包括发生器本体,发生器本体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独立的加热腔:加热腔内设置一隔板,隔板将加热腔分隔为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第一加热腔与第二加热腔在隔板的一端处连通;
第二加热腔内设有一燃烧筒,燃烧筒内部设有燃烧通道,燃烧通道连通外界与第二加热腔;燃烧筒一端设于壳体相应侧壁处,燃烧筒的另一端远离壳体的相应侧壁;壳体对应燃烧筒所述另一端的侧壁处设有缓冲盘管,燃烧筒的外侧壁处在所述另一端至所述一端的方向上依次设有高温盘管和中温盘管;
第一加热腔一端与第二加热腔连通,第一加热腔另一端设有一烟气排出口,第一加热腔内在所述一端至所述另一端的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余热回收盘管和第二余热回收盘管;
第二余热回收盘管、缓冲盘管、高温盘管、中温盘管和第一余热回收盘管依次连通,第二余热回收盘管和缓冲盘管间设有高压水泵;第二余热回收盘管的一端伸出于壳体形成进水口,进水口通过管道与一储水箱的水箱出水口连接:第一余热回收盘管同时与一蒸汽盘管和储水箱的水箱回水口连接,第一余热回收盘管与水箱回水口间设有疏水阀。
本实用新型中,由燃烧机处产生的烟气能够经燃烧筒与外界连通的开口进入燃烧通道内,该烟气能够由高压鼓风机鼓入燃烧通道内,由于缓冲盘管能够正对燃烧筒内端开口地设置,从而使得缓冲盘管能够被迅速地加热;并且由于高温盘管和中温盘管均是环绕地设于燃烧筒的外侧壁处,因此燃烧通道内的热量也能够较佳地被高温盘管和中温盘管内的介质吸收,从而较佳地避免燃烧通道处热量的大量流失。
本实用新型中,烟气冲击至缓冲盘管处后,流动方向进行第一次逆折并经燃烧筒右端与壳体的间隙进入第二回程,即燃烧筒外壁与第二加热腔的间隙中。此时烟气中依然携带大量的热量,从而能够较佳地对高温盘管和中温盘管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中,烟气流经第二回程后进行第二次逆折并经隔板与壳依间存在的通道流入第三回程,即第一加热腔。在第三回程中,第一余热回收盘管和第二余热回收盘管能够较佳地对烟气中的剩余热量进行吸收,从而较佳避免了热量的大量浪费。经第一余热回收盘管和第二余热回收盘管后的烟气能够较佳地从烟气排出口处排出。
本实用新型中,储水箱内所存储的水能够为软水,从而能够较佳地减少水垢的产生。在高压水泵的作用下,来自储水箱的软水能够首先进入第二余热回收盘管,从而能够较佳地对燃烧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吸收,且能够有效地达到预热的目的进而提升蒸汽发生进率;经过第二余热回收盘管的软水能够较佳地被加热至高温饱和水,之后该高温饱和水能够进入缓冲盘管并进行首次蒸发;之后,缓冲盘管内的介质流入高温盘管进行二次蒸发;再之后,高温盘管内的介质流入中温盘管内进行第三次蒸发;最终,流入第一余热回收盘管内的介质已基本为饱和纯蒸汽。通过该种方式,能够较佳地提升蒸汽的质量。
另外,由于在冷机启动时,容易产生带水蒸气。而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余热回收盘管能够较佳地起到气水分离的作用,分离出的蒸汽能够通过蒸汽盘管输出,而分离出的液态水能够较佳地回流至储水箱内,从而能够对液态水进行循环利用,进而避免浪费。
作为优选,壳体外侧设有燃烧机接口部,燃烧机接口部用于将燃烧机处的高温气流导入燃烧通道中。由于燃烧通道能够为水平设置,通过将燃烧机处的高温气流导入燃烧通道内进行加热的方式,能够较佳地降低对燃气的要求。
作为优选,壳体下方设有排污口,排污口处设有排污阀。从而能够有效地将壳体内的燃烧灰烬排出。
作为优选,储水箱处设有水箱进水口。从而能够较佳地便于对储水箱进行补水。
作为优选,储水箱底部设有水箱排水口,水箱排水口处设有排水阀。从而能够有效地对储水箱内的水进行放空,或对储水箱进行冲洗清洗。
作为优选,水箱出水口与进水口间设有进水阀。进水阀能够较佳地对储水箱的出水进行控制。
作为优选,第一余热回收盘管、第二余热回收盘管、缓冲盘管、高温盘管和中温盘管均由水管弯折构成。从而便于设置,且该种设置能够较佳地提升加热速率,且能够有效地避免因热应力集中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的管路结构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中,如上、下、左、右、水平、竖直等词,均是基于图1中的视角而言的,运用该类方位词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而是为了更加简洁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实施侧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其对加热结构和管路结构均进行了改进。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结构的示意图。其包括发生器本体100,发生器本体100包括壳体110,壳体110内设有独立的加热腔;加热腔内在水平方向上设置一隔板120,隔板120将加热腔在竖直方向上分隔为第一加热腔131和第二加热腔132,第一加热腔131与第二加热腔132在隔板120 的左端处连通。
第二加热腔132内设有一燃烧筒140,燃烧筒140内部设有燃烧通道141a;燃烧筒140左端设于壳体110左侧壁处,燃烧通道141a通过左端开口与外界连通;燃烧筒140的右端远离壳体110的右侧壁,燃烧通道141a通过右端开口与第二加热腔132连通;壳体110的右侧壁处设有缓冲盘管151,燃烧筒140的外侧壁处自右而左依次设有高温盘管152和中温盘管153。第一加热腔131内自左而右依次设有第一余热回收盘管161和第二余热回收盘管162,第一加热腔131 右端处设有一烟气排出口170。
本实施例中,由燃烧机处产生的烟气能够经燃烧筒140左端的开口进入燃烧通道141a内,该烟气能够由高压鼓风机鼓入燃烧通道141a内,由于缓冲盘管 151能够正对燃烧筒140右端开口地设置,从而使得缓冲盘管151能够被迅速地加热;并且由于高温盘管152和中温盘管153均是环绕地设于燃烧筒140的外侧壁处,因此燃烧通道141a内的热量也能够较佳地被高温盘管152和中温盘管 153内的介质吸收,从而较佳地避免燃烧通道141a处热量的大量流失。本实施例中,燃烧通道141a为烟气的第一回程,且烟气在缓冲盘管151处的温度点控制在800~1000℃。
本实施例中,烟气冲击至缓冲盘管151处后,流动方向进行第一次逆折并经燃烧筒140右端与壳体110的间隙进入第二回程,即燃烧筒140外壁与第二加热腔132的间隙中。此时烟气中依然携带大量的热量,从而能够较佳地对高温盘管152和中温盘管153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高温盘管152处的温度点控制在600~800℃,中温盘管153处的温度点控制在400~800℃。
本实施例中,烟气流经第二回程后进行第二次逆折并经隔板120的左端处流入第三回程,即第一加热腔131。在第三回程中,第一余热回收盘管161和第二余热回收盘管162能够较佳地对烟气中的剩余热量进行吸收,从而较佳避免了热量的大量浪费。经第一余热回收盘管161和第二余热回收盘管162后的烟气能够较佳地从烟气排出口170处排出,本实施例中,烟气排出口170处所排出的烟气温度能够较佳地控制在100℃以内。
本实施例中,壳体110左侧壁外侧设有燃烧机接口部141,燃烧机接口部 141用于将燃烧机处的高温气流导入燃烧通道141a中。本实施例中,由于燃烧通道141a为水平设置,通过将燃烧机处的高温气流导入燃烧通道141a内进行加热的方式,能够较佳地降低对燃气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第一余热回收盘管161、第二余热回收盘管162、缓冲盘管151、高温盘管152和中温盘管153均由水管弯折构成。从而便于设置,且该种设置能够较佳地提升加热速率,且能够有效地避免因热应力集中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蒸汽发生器的管道结构的示意图。第二余热回收盘管162、缓冲盘管151、高温盘管152、中温盘管153知第一余热回收盘管161依次连通,第二余热回收盘管162和缓冲盘管151间设有高压水泵220;第二余热回收盘管162的一端形成进水口162a,进水口162a通过管道与一储水箱210的水箱出水口211连接;第一余热回收盘管161同时与一蒸汽盘管161a 和储水箱210的水箱回水口212连接,第一余热回收盘管161与水箱回水口212 间设有疏水阀230。
本实施例中,缓冲盘管151、高温盘管152、中温盘管153、第一余热回收盘管161和第二余热回收盘管162在燃烧烟气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本实施例中,储水箱210内所存储的水为软水,从而能够较佳地减少水垢的产生。在高压水泵220的作用下,来自储水箱210的软水能够首先进入第二余热回收盘管 162,从而能够较佳地对燃烧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吸收,且能够有效地达到预热的目的进而提升蒸汽发生速率;经过第二余热回收盘管162的软水能够较佳地被加热至高温饱和水,之后该高温饱和水能够进入缓冲盘管151并进行首次蒸发;之后,缓冲盘管151内的介质流入高温盘管152进行二次蒸发:再之后,高温盘管152内的介质流入中温盘管153内进行第三次蒸发;最终,流入第一余热回收盘管161内的介质已基本为饱和纯蒸汽。通过该种方式,能够较佳地提升蒸汽的质量。
另外,由于在冷机启动时,容易产生带水蒸气。而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余热回收盘管161能够较佳地起到气水分离的作用,分离出的蒸汽能够通过蒸汽盘管161a输出,而分离出的液态水能够较佳地回流至储水箱210内,从而能够对液态水进行循环利用,进而避免浪费。
本实施例中,储水箱210处设有水箱进水口213,水箱出水口211与进水口 162a间设有进水阀211a。水箱进水口213能够较佳地便于对储水箱210进行补水,进水阀211a能够较佳地对储水箱210的出水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储水箱210底部设有水箱排水口214,水箱排水口214处设有排水阀214a。从而能够有效地对储水箱210内的水进行放空,或对储水箱210 进行冲洗清洗。
本实施例中,壳体110下方设有排污口111,排污口111处设有排污阀240。从而能够有效地将壳体110内的燃烧灰烬排出。
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创造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法,其第一加热腔131与第二加热腔132是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构造的,相对应的燃烧筒140也是水平设置于第二加热腔132内部的。实际上,第一加热腔131与第二加热腔132也是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布置的,当然处于该种情形时,燃烧筒140也是应当竖直设置于第二加热腔132内部,且为了保证烟气的顺畅流通,燃烧筒140应当在下部与外界连通。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生器本体(100),发生器本体(100)包括壳体(110),壳体(110)内设有独立的加热腔;加热腔内设置一隔板(120),隔板(120)将加热腔分隔为第一加热腔(131)和第二加热腔(132),第一加热腔(131)与第二加热腔(132)在隔板(120)的一端处连通;
第二加热腔(132)内设有一燃烧筒(140),燃烧筒(140)内部设有燃烧通道(141a),燃烧通道(141a)连通外界与第二加热腔(132);燃烧筒(140)一端设干壳体(110)相应侧壁处,燃烧筒(140)的另一端远离壳体(110)的相应侧壁;壳体(110)对应燃烧筒(140)所述另一端的侧壁处设有缓冲盘管(151),燃烧筒(140)的外侧壁处在所连另一端至所述一端的方向上依次设有高温盘管(152)和中温盘管(153);
第一加热腔(131)一端与第二加热腔(132)连通,第一加热腔(131)另一端设有一烟气排出口(170),第一加热腔(131)内在所述一端至所述另一端的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余热回收盘管(161)和第二余热回收盘管(162);
第二余热回收盘管(162)、缓冲盘管(151)、高温盘管(152)、中温盘管(153)和第一余热回收盘管(161)依次连通,第二余热回收盘管(162)和缓冲盘管(151)间设有高压水泵(220);第二余热回收盘管(162)的一端伸出于壳体(110)形成进水口(162a),进水口(162a)通过管道与一储水箱(210)的水箱出水口(211)连接;第一余热回收盘管(161)同时与一蒸汽盘管(161a)和储水箱(210)的水箱回水口(212)连接,第一余热回收盘管(161)与水箱回水口(212)间设有疏水阀(2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10)外侧设有燃烧机接口部(141),燃烧机接口部(141)用于将燃烧机处的高温气流导入燃烧通道(141a)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10)下方设有排污口(111),排污口(111)处设有排污阀(2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储水箱(210)处设有水箱进水口(2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储水箱(210)底部设有水箱排水口(214),水箱排水口(214)处设有排水阀(214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水箱出水口(211)与进水口(162a)间设有进水阀(211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余热回收盘管(161)、第二余热回收盘管(162)、缓冲盘管(151)、高温盘管(152)和中温盘管(153)均由水管弯折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46689.XU CN206958882U (zh) | 2017-04-26 | 2017-04-26 | 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46689.XU CN206958882U (zh) | 2017-04-26 | 2017-04-26 | 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58882U true CN206958882U (zh) | 2018-02-02 |
Family
ID=61373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46689.XU Active CN206958882U (zh) | 2017-04-26 | 2017-04-26 | 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5888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20179A (zh) * | 2019-07-11 | 2019-09-10 | 缪桂道 | 一种直流式蒸汽发生装置 |
CN112097234A (zh) * | 2020-09-08 | 2020-12-18 | 安徽雷普顿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盘管式蒸汽器 |
CN112145429A (zh) * | 2020-09-11 | 2020-12-29 | 台州艺都泵业有限公司 |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2017
- 2017-04-26 CN CN201720446689.XU patent/CN20695888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20179A (zh) * | 2019-07-11 | 2019-09-10 | 缪桂道 | 一种直流式蒸汽发生装置 |
CN112097234A (zh) * | 2020-09-08 | 2020-12-18 | 安徽雷普顿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盘管式蒸汽器 |
CN112145429A (zh) * | 2020-09-11 | 2020-12-29 | 台州艺都泵业有限公司 |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958882U (zh) | 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 | |
CN106195982A (zh) | 加热单元及包括该加热单元的蒸汽发生器 | |
CN205332246U (zh) | 一种直流炉稳压吹管系统 | |
CN110107882A (zh) | 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蒸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104033883A (zh) | 一种生产过热蒸汽的油田汽包型注汽锅炉 | |
CN205876502U (zh) | 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的天然气加热机构 | |
CN104501397A (zh) | 一种膜式水冷壁复合回水冷凝式天然气热水锅炉 | |
CN206958873U (zh) | 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结构 | |
CN206695099U (zh) | 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的管路结构 | |
CN106765011B (zh) | 一种管状模块组式燃气或燃油产蒸汽或饱和水循环加热装置 | |
CN206430167U (zh) | 一种卧式垃圾焚烧余热回收锅炉 | |
CN206310470U (zh) | 高低温分体式省煤器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5279773U (zh) | 烧结环冷机的余热发电系统 | |
CN205349531U (zh) | 燃气蒸汽联合系统 | |
CN206338784U (zh) | 一种管状模块组式燃气或燃油产蒸汽或饱和水循环加热装置 | |
CN105066434B (zh) | 直接接触式余热回收常压一体炉 | |
CN205919295U (zh) | 蒸汽发生单元及包括该蒸汽发生单元的系统 | |
CN205919290U (zh) | 蒸汽发生装置 | |
CN205919294U (zh) | 加热单元及包括该加热单元的蒸汽发生器 | |
CN106195978B (zh) | 蒸汽发生装置及方法 | |
CN206073037U (zh) | 贯流式智能化节能锅炉系统 | |
CN204478465U (zh) | 膜式水冷壁复合回水冷凝式天然气热水锅炉 | |
CN208042099U (zh) | 一种节能蒸汽机 | |
CN208967782U (zh) | 一种生物质锅炉 | |
CN216814188U (zh) | 填埋气火炬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310014 Room 8315, Enron Hotel, Chaomingyuan 1, Xiache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Dingl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14 Room 8315, Enron Hotel, Chaomingyuan 1, Xiache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LANDI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