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41747U -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41747U
CN206941747U CN201720582532.XU CN201720582532U CN206941747U CN 206941747 U CN206941747 U CN 206941747U CN 201720582532 U CN201720582532 U CN 201720582532U CN 206941747 U CN206941747 U CN 206941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r water
dmp filter
cell system
filter system
water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8253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卓舒
孟宪娴
原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o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o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o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o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8253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41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41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41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雨水过滤系统、清水池系统、溢水池;利用输水管道使雨水过滤系统的底部与清水池系统的底部连通,雨水过滤系统的上部通过溢水管与溢水池连通,溢水池用于储存雨水过滤系统的多余的水量,雨水过滤系统内设置有透水球,透水球用于过滤雨水;所述雨水过滤系统为水平设置的半圆柱体,由透水球、透水板及防水透气膜组成;所述清水池系统,其外表面为防水透气膜,其内部铺设有透水球,在所述清水池系统中还设置有从所述清水池系统上部贯穿到底部的调水井。

Description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还同日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
背景技术
全球性缺水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很多地区的缺水人们只能通过打水井的方式缓解,但因为地下水过度开采,水质急剧恶化,而地下水也只能靠雨水、河水来补充,其水质无法满足日常使用,且净水很快下渗地下,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着人们的用水问题。
传统的做法一者为钢筋混凝土池,其施工周期长,对地形要求高,因地制宜性差,雨水过滤能力差,无法对雨水进行保鲜;二者使用塑料模块储水池,水质易变坏,稳定性能差,现在采用的渗透材料透水性不稳定,且透水性不好,严重影响雨水的入渗、储存,使用大量自然资源,开发或开采时易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雨水过滤系统、清水池系统、溢水池;利用输水管道使所述雨水过滤系统的底部与所述清水池系统的底部连通,所述雨水过滤系统的上部通过溢水管与所述溢水池连通,所述溢水池用于储存所述雨水过滤系统的多余的水量,所述雨水过滤系统内设置有透水球,所述透水球用于过滤雨水;所述雨水过滤系统为水平设置的半圆柱体,由透水球、透水板及防水透气膜组成;所述清水池系统,其外表面为防水透气膜,其内部铺设有透水球,在所述清水池系统中还设置有从所述清水池系统上部贯穿到底部的调水井。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优选所述雨水过滤系统中,所述透水球,其基本尺寸为Φ50mm~Φ130mm,其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过滤精度在0.02cm~0.1cm;优选所述透水板,其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过滤精度在0.05cm~0.1cm。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优选在所述雨水过滤系统中分层铺设有不同尺寸的所述透水球。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优选所述清水池系统中,所述透水球基本尺寸为Φ50mm~Φ130mm,其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过滤精度在0.02cm~0.1cm。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优选所述雨水过滤系统和所述清水池系统为工厂中一体化成型品,可分别通过卡件进行拼接构成雨水过滤系统组和清水池系统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净水系统,用于净化处理从所述清水池系统抽取的雨水,所述净水系统通过管道与泳池、喷泉、绿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优选所述溢水池,设置有多个储水槽,所述储水槽通过溢水管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雨水过滤系统和清水池系统无限拼接,过滤效果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雨水过滤系统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清水池系统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2 雨水过滤系统 3 清水池系统 60 溢水管
70 溢水池 21 透水板 22 防水透气膜 23 透水球
24 过滤找平层 25 路面透水层 26 培土层
50 输水管道 31 透水板 32 防水透气膜 33 透水球
34 调水井 80 净水系统 11 泳池 12 绿地 13 喷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1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1,由雨水过滤系统2、清水池系统3和溢水池70组成。其中利用输水管道50使雨水过滤系统2的底部与清水池系统3的底部连通。其中雨水回收利用系统1的雨水过滤系统2的上部通过溢水管60与溢水池70连通。溢水池70用于储存雨水过滤系统2的多余的水量。
如图1、如图2所示,雨水过滤系统2为水平设置的半圆柱体,其上部设置有透水板21,其侧面与底部与坑洞壁接触的位置设置有防水透气膜22。在雨水过滤系统2的内部设置有透水球23。优选地,透水板21既可以采用一种材质也可以采用多种材质,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具有吸附杂质的作用,其过滤精度在0.05cm~0.1cm之间,过滤掉较大颗粒。透水板21用于缓冲分散来自路面的压力。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选择不同的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配比,即可获得不同过滤精度的透水板21。例如,选择粉煤灰、石英砂10-40目、多孔陶瓷的孔径低于1.5mm时,获得的透水板21的过滤精度基本为0.05cm~0.08cm;随着石英砂与多孔陶瓷的目数改变,凝固中会形成不规侧孔隙,孔隙的变化随着材料的规格而改变。优选地,透水球23为球体状,基本尺寸为Φ50mm~Φ130mm,可以采用一种材质也可以采用多种材质,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过滤精度在0.02cm~0.1cm之间。透水球23不仅能起到过滤作用,还能吸附杂质。即水可以自由进出透水球23,而杂质被滤除掉。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选择不同的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配比,即可获得不同过滤精度的透水球23。例如,选择粉煤灰、石英砂10-40目、多孔陶瓷的孔径低于1.5mm时,获得的透水球23的过滤精度基本为0.05cm~0.08cm;随着石英砂与多孔陶瓷的目数改变,凝固中会形成不规侧孔隙,孔隙的变化随着材料的规格而改变。优选地,透水球23可滤除水中的砂砾、微生物、重金属等。在本实施中,在雨水过滤系统2中,优选使用粒径5~40目的风化砂(未图示)来填充透水球23之间的间隙,在不影响透水效果的基础上以增加承压力。优选地,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需要将雨水过滤系统2通过卡件进行拼接,构成雨水过滤系统组。
优选地,位于雨水过滤系统2上部的透水板21的过滤精度低于或等于其下面的透水球23的过滤精度,靠近上部透水板21的透水球23的过滤精度低于位于雨水过滤系统2下部的透水球23的过滤精度。优选地,位于雨水过滤系统2上部的透水球23的直径小于位于雨水过滤系统2下部的透水球23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透水球23的从上至下逐渐变大,例如;在最上面堆积一定厚度的Φ50mm、过滤精度0.1cm的透水球23,接下来分别堆积不同厚度的Φ70mm、过滤精度0.08cm的透水球23,Φ90mm、过滤精度0.06cm的透水球23,Φ110mm、过滤精度0.05cm的透水球23,Φ130mm、过滤精度0.04cm的透水球23。优选地,各透水球23的层厚为20cm~50cm,并不限于上述层厚。透水球23的层厚可为相同或不同,例如可为20cm、30cm或50cm。这样,通过在雨水过滤系统内部堆积不同尺寸、不同过滤精度的透水球23就形成多级过滤系统,使过滤后的水更加清洁,杂质含量大大降低。
在本实施中,优选地雨水过滤系统2中防水透气膜22,具有耐高温,抗老化,抗腐蚀的功能,其静水压在2米以上,其内部的PE高分子透气膜保证防水透气膜22具有高透气性,其主要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等。在本实施例中,雨水过滤系统2四周与整个坑洞壁接触的地方都设置有此防水透气膜22,使得雨水从雨水过滤系统2的底部和四周向外渗出的量被降到最低,同时由于其透气性好,保证了雨水不变质发臭,起到保鲜作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雨水过滤系统2的上层的透水板之上均匀铺设有一层过滤找平层24,其材料为粒径5~80目砾岩、砂岩,厚度为5~15cm,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在过滤找平层24上为路面透水层25,路面透水层25为透水砖、透水混凝土层等。雨水过滤系统2、清水池系统3以及溢水池70之间填充有培土层26。根据本实施例的雨水过滤系统2,由于最上层设置了透水板21,就能够承受来自过滤找平层24及路面透水层25的压力,保证透水球23的完整性,以防止因垂直压力过大,导致透水球23碎裂。
图3为本实施例的清水池系统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清水池系统3为立方体形状,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梯形体、圆柱体、球形体。清水池系统3与雨水过滤系统2并行设置,利用输水管道50使雨水过滤系统2的底部与清水池系统3的底部连通,清水池系统3设置的位置比雨水过滤系统2要略低。
本实施例中,清水池系统3,其外表面为防水透气膜32,其内部铺设有透水球33,中部中空的部位为调水井34,调水井34从清水池系统3的上部贯穿到清水池系统3的底部,清水池系统3可在工厂一体化成型,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需要通过卡件连接拼接成清水池系统组。
如图1所述,清水池系统3的底部利用输水管道50与雨水过滤系统2的底部连通,其四周设置有防水透气膜32。在清水池系统3的内部设置有透水球33。优选地,透水球33为球体状,基本尺寸为Φ50mm~Φ130mm,可以采用一种材质也可以采用多种材质,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过滤精度在0.02cm~0.1cm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选择不同的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配比,即可获得不同过滤精度的透水球33。例如,选择粉煤灰、石英砂10-40目、多孔陶瓷的孔径低于1.5mm时,获得的透水球33的过滤精度基本为0.05cm~0.08cm;随着石英砂与多孔陶瓷的目数改变,凝固中会形成不规侧孔隙,孔隙的变化随着材料的规格而改变。透水球33可以与雨水过滤系统2中的透水球23相同的材质,也可以为不同材质。优选地,透水球33的过滤精度与透水球23的过滤精度相同。优选地,透水球33的过滤精度高于透水球23的过滤精度。优选地,清水池系统3的上部设置的透水球33的过滤精度低于清水池系统3的下部设置的透水球33的过滤精度。由此,可更好地滤除更加细小的杂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1,还包括净水系统80,用于净化处理从清水池系统3抽取的雨水,净水系统80通过管道与泳池11、喷泉13、绿地12连接。利用水泵(未图示)可从清水池系统3的调水井34中抽取清水,并经过净水系统80向外进行清水输送,为泳池11、绿地12、喷泉13供水。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1中还设置有溢水池70,当流入雨水过滤系统2中的雨水过多时,雨水就会通过溢水管60流入到溢水池70中储存,以便回收更多的雨水。溢水池70可设有多个储水槽,例如:3个,且各个储水槽之间通过溢水管60相连,溢水管60位置被设置为从与雨水过滤系统连接的溢水管60起逐级降低的状态。
根据本实施例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采用不同级配球体紧密堆积法,过滤效果大大提高。由于雨水过滤系统2和清水池系统3都可在工厂中预制化生产、一体成型,在现场根据需要无限拼接,安装简便性能稳定,不会因现场安装失误而产生二次复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6)

1.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雨水过滤系统、清水池系统、溢水池;利用输水管道使所述雨水过滤系统的底部与所述清水池系统的底部连通,所述雨水过滤系统的上部通过溢水管与所述溢水池连通,所述溢水池用于储存所述雨水过滤系统的多余的水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雨水过滤系统中分层铺设有不同尺寸的透水球,所述透水球用于过滤雨水;所述雨水过滤系统为水平设置的半圆柱体,由所述透水球、透水板及防水透气膜组成;所述清水池系统,其外表面为防水透气膜,其内部铺设有透水球,在所述清水池系统中还设置有从所述清水池系统上部贯穿到底部的调水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过滤系统中的所述透水球的基本尺寸为Φ50mm~Φ130mm,其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过滤精度在0.02cm~0.1cm;
所述透水板的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过滤精度在0.05~0.1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系统中的所述透水球的基本尺寸为Φ50mm~Φ130mm,其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过滤精度在0.02cm~0.1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雨水过滤系统和所述清水池系统为工厂中一体化成型品,可分别通过卡件进行拼接构成雨水过滤系统组和清水池系统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净水系统,用于净化处理从所述清水池系统抽取的雨水,所述净水系统通过管道与泳池、喷泉、绿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水池设置有多个储水槽,所述储水槽通过溢水管相连接。
CN201720582532.XU 2017-05-24 2017-05-24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Active CN206941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2532.XU CN206941747U (zh) 2017-05-24 2017-05-24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2532.XU CN206941747U (zh) 2017-05-24 2017-05-24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41747U true CN206941747U (zh) 2018-01-30

Family

ID=61361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82532.XU Active CN206941747U (zh) 2017-05-24 2017-05-24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417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2588B (zh) 用于处理河道岸边雨水排水的生态多维滞留系统
CN207348137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净化结构
CN207567889U (zh)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3795576U (zh) 收集雨水径流的景观洼地
AU2016228704B2 (en) Hard roa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natural groundwater recharge
CN106988320A (zh) 石灰岩矿山废弃矿坑改造成水库、塘、池的复垦方法
CN201099918Y (zh) 泄水井
CN204385875U (zh) 一种利用道路雨水蓄水的树池
CN106088684B (zh) 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及其施工方法
CN206941747U (zh)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05295848U (zh) 一种稳固型生态透水铺装系统
CN107083729B (zh) 一种蓄透水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CN206941750U (zh) 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
CN106522154B (zh) 一种淤泥质海岸人工沙滩减缓泥化的抽泥管廊系统
CN107152071A (zh)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06157878U (zh) 海绵城市的生物滞水池系统
CN206941749U (zh) 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
CN211848696U (zh) 一种透水型沥青路面结构
CN104863209B (zh) 一种收集降水用于地表硬覆盖下土壤水补给的装置
CN206941691U (zh) 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
CN213390326U (zh) 防治水旱灾害的集雨网络设施
CN206941748U (zh) 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
CN206941781U (zh) 一种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
CN107090890A (zh) 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
CN207878208U (zh) 一种城市道路用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30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6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30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30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