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23736U - 安全帽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23736U
CN206923736U CN201720788938.3U CN201720788938U CN206923736U CN 206923736 U CN206923736 U CN 206923736U CN 201720788938 U CN201720788938 U CN 201720788938U CN 206923736 U CN206923736 U CN 206923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afety cap
cap
shell
overc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889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忠华
王悦兴
王良斌
马立志
罗志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a Water Affairs (shenzhen) Co Ltd
JIANGSU TONGY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a Water Affairs (shenzhen) Co Ltd
JIANGSU TONGY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a Water Affairs (shenzhen) Co Ltd, JIANGSU TONGY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a Water Affair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889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23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23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23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帽,包括帽体,帽体包括用于抵御尖锐物冲击的外壳,固设于外壳内侧的用于防止尖锐物刺穿的防护层,以及固设于防护层内侧的内衬,防护层包括贴覆于外壳内壁上的基体层,以及夹设于基体层和内衬之间的防护本体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帽,采用了具有抵御尖锐物冲击的外壳和防止尖锐物刺穿的防护层的帽体,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常规安全帽无法抵抗尖锐物的冲击和穿刺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安全帽的抗冲击和抗穿刺的能力,保证了用户的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安全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防护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安全帽。
背景技术
在建筑、煤矿、冶金等行业,安全帽是防护施工作业人员头部安全最常用的手段。常规安全帽由两部分组成:帽壳和带状帽衬,帽壳为硬质外壳,多由金属和硬质塑料组成,带状帽衬由条带结构组成。硬质外壳首先承受来自外部的冲击,随着硬质外壳的破裂,与硬质外壳相连的帽衬能够进一步缓解冲击载荷,剩余冲击载荷由头部和颈椎吸收。
常规安全帽一般都具有抗冲击性能,该抗冲击性能是由带状帽衬与硬质外壳的共同作用实现。然而,常规安全帽无法抵抗尖锐物体的冲击和穿刺,而且在长时间使用情况下,硬质外壳容易老化,导致常规安全帽根本无法防止撞击和穿刺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安全帽无法抵抗尖锐物的冲击和穿刺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安全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包括用于抵御尖锐物冲击的外壳,固设于所述外壳内侧的用于防止尖锐物刺穿的防护层,以及固设于所述防护层内侧的内衬,所述防护层包括贴覆于所述外壳内壁上的基体层,以及夹设于所述基体层和所述内衬之间的防护本体层。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本体层包括由多个平行的毛细管体排列形成的多层框架,所述毛细管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基体层的内壁面平行,所述多层框架包括填充有非牛顿流体的填充层,以及供空气流通的空心层,所述填充层和所述空心层分别与所述基体层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层与所述空心层交替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管体的截面轮廓呈六边形,所述多层框架的截面呈蜂窝状。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本体层的厚度为1~5mm。
进一步地,所述非牛顿流体为改性淀粉和/或聚丙烯酰胺和/或聚乙烯组成的组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多层框架为由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或聚酰胺制成的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层和所述内衬为由尼龙纤维和高模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无纺布。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层和所述内衬的厚度分别为0.5~2mm。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厚度为1~2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帽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具有抵御尖锐物冲击的外壳和防止尖锐物刺穿的防护层的帽体,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常规安全帽无法抵抗尖锐物的冲击和穿刺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安全帽的抗冲击和抗穿刺的能力,保证了用户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帽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帽体、11—外壳、12—防护层、13—内衬、121—基体层、122—防护本体层、1220—多层框架、1221—填充层、1222—空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帽进行说明。该安全帽包括帽体1,该帽体1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外壳11、防护层12和内衬13,其中,外壳11为一体成型,用于抵御尖锐物冲击;防护层12固定设置在外壳11的内侧,用于防止尖锐物刺穿;内衬13固定设置在防护层12的内侧,用于配合外壳11固定防护层12的位置;此处,防护层12包括基体层121和防护本体层122,具体地,基体层121贴覆在外壳11的内壁上,防护本体层122夹设在基体层121和内衬13之间。
帽体1的生产过程中,先将基体层121加工成与外壳11相适配的立体形状,接着将防护本体层122涂覆在基体层121上,接着将基体层121的相异于防护本体层122的一侧面贴覆在外壳11的内壁上,然后将内衬13粘贴在防护本体层122的相异于基体层121的一侧面上。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通过先将防护本体层122夹设在基体层121和内衬13之间形成一具有与外壳11相适配的立体形状的预制件,接着将该预制件固定连接在外壳11的内壁上的方式生产帽体1,此处对帽体1的装配方式不作唯一限定;由于防护层12是采用韧性好、强度高的新型复合材料制成,即使帽体1遇到尖锐物体,外壳11被刺穿,防护层12也能抵御刺穿,从而更好地保护用户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帽,采用了具有抵御尖锐物冲击的外壳11和防止尖锐物刺穿的防护层12的帽体1,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常规安全帽无法抵抗尖锐物的冲击和穿刺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安全帽的抗冲击和抗穿刺的能力,保证了用户的使用安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帽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防护本体层122包括多层框架1220,此处,多层框架1220由多个相互平行的毛细管体(未标注)排列形成,该毛细管体的中心轴线与基体层121的内壁面平行,具体地,多层框架1220包括填充层1221和空心层1222,其中,填充层1221填充有非牛顿流体,该非牛顿流体是指不满足牛顿黏性实验定律的流体,即其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的流体,非牛顿流体具有受到刺击强度越大其自身粘度会越高,导致缓冲性能和抗刺穿性能越好的特性;空心层1222用于供空气流通,使得帽体1的内部产生空气对流,加速用户头部产生热量的散发,提升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并且填充层1221和空心层1222分别与基体层121平行,这样使得填充层1221和空心层1222能对基体层121进行全面覆盖,保证了防护本体层122能充分发挥其防止尖锐物刺穿的性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帽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填充层1221与空心层1222交替分布,即在多层框架1220上先填充一个填充层1221,接着留出一个空心层1222,再填充一个填充层1221,接着再留出一个空心层1222……如此类推。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在多层框架1220上可先填充若干填充层1221,接着留出若干空心层1222,再填充若干填充层1221,接着再留出若干空心层1222……如此类推,此处对多层框架1220的填充方式不作唯一限定。
优选地,请参阅图2,上述毛细管体的截面轮廓呈六边形,并且多层框架1220的截面呈蜂窝状。如此,多层框架1220的结构更加稳定和可靠,有利于提高防护本体层122的抗刺穿性能。
优选地,上述外壳11优选为采用碳纤维制成,并且由多层碳纤维叠加组成,叠加的次序为0°摆放的碳纤维与45°摆放的碳纤维交替进行,相邻两层之间通过胶粘连接,叠加交错分布能起到分散应力的效果,将作用在局部的冲击载荷通过不同纤维方向向更大范围传递;外壳11的叠加厚度控制在1~2mm,既能保证抗冲击性能,又能保证外壳11在一个合适的重量范围内。
优选地,上述多层框架1220优选为采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或聚酰胺为原料通过注射工艺制成的支架,其厚度控制在1~5mm,如此,保证防护本体层122具有很好的抗压和抗冲击性能;
优选地,上述非牛顿流体优选为改性淀粉、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其中任意两种或三种组成的组合物;
优选地,上述基体层121和内衬13优选为采用尼龙纤维和高模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无纺布,具体地,该无纺布采用10-30%的高模量聚乙烯纤维和70-90%的长度为1~10mm的普通尼龙纤维通过针刺工艺制成,保证了基体层121和内衬13的耐撕裂性能和透气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此处,基体层121和内衬13的厚度分别为0.5~2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安全帽,包括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包括用于抵御尖锐物冲击的外壳,固设于所述外壳内侧的用于防止尖锐物刺穿的防护层,以及固设于所述防护层内侧的内衬,所述防护层包括贴覆于所述外壳内壁上的基体层,以及夹设于所述基体层和所述内衬之间的防护本体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本体层包括由多个平行的毛细管体排列形成的多层框架,所述毛细管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基体层的内壁面平行,所述多层框架包括填充有非牛顿流体的填充层,以及供空气流通的空心层,所述填充层和所述空心层分别与所述基体层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与所述空心层交替分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体的截面轮廓呈六边形,所述多层框架的截面呈蜂窝状。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本体层的厚度为1~5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牛顿流体为改性淀粉和/或聚丙烯酰胺和/或聚乙烯组成的组合物。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框架为由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或聚酰胺制成的支架。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和所述内衬为由尼龙纤维和高模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无纺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和所述内衬的厚度分别为0.5~2mm。
10.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厚度为1~2mm。
CN201720788938.3U 2017-06-30 2017-06-30 安全帽 Active CN206923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8938.3U CN206923736U (zh) 2017-06-30 2017-06-30 安全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8938.3U CN206923736U (zh) 2017-06-30 2017-06-30 安全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23736U true CN206923736U (zh) 2018-01-26

Family

ID=61354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88938.3U Active CN206923736U (zh) 2017-06-30 2017-06-30 安全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23736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3714A (zh) * 2018-07-02 2018-11-13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力安全帽
CN111004471A (zh) * 2019-11-25 2020-04-14 安徽华信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抗老化的安全帽
CN113500795A (zh) * 2021-08-11 2021-10-15 厦门宇诠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帽外壳及其生产工艺
CN113715442A (zh) * 2021-09-01 2021-11-30 子城(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68237A (zh) * 2020-06-10 2021-12-1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防止冲击碰撞安全帽
CN114403539A (zh) * 2022-02-28 2022-04-29 巢湖学院 折叠式安全防护头盔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3714A (zh) * 2018-07-02 2018-11-13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力安全帽
CN111004471A (zh) * 2019-11-25 2020-04-14 安徽华信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抗老化的安全帽
CN113768237A (zh) * 2020-06-10 2021-12-1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防止冲击碰撞安全帽
CN113500795A (zh) * 2021-08-11 2021-10-15 厦门宇诠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帽外壳及其生产工艺
CN113500795B (zh) * 2021-08-11 2023-02-28 厦门宇诠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帽外壳及其生产工艺
CN113715442A (zh) * 2021-09-01 2021-11-30 子城(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3539A (zh) * 2022-02-28 2022-04-29 巢湖学院 折叠式安全防护头盔
CN114403539B (zh) * 2022-02-28 2024-01-30 巢湖学院 折叠式安全防护头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23736U (zh) 安全帽
CN104413991B (zh) 安全头盔的强化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3077737U (zh) 一种防电弧阻燃隔热混纺面料层结构
CN101603798A (zh) 防弹衣吸能抗击内层
CN103750597A (zh) 一种柔性和高能量吸收的防刺割鞋底
CN107485098A (zh) 一种安全帽
CN208000077U (zh) 防弹方舱板材
CN205052992U (zh) 带有空心缓冲筒的防弹头盔
CN106640234B (zh) 一种高温装置的表面保温结构
CN108955383A (zh) 一种吸汗排热的安全防弹衣
CN202680621U (zh) 一种透气性好的安全帽
CN104432908A (zh)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帽帽壳
CN2901926Y (zh) 防撞击工作帽
CN207224749U (zh) 永久阻燃防刺穿防辐射隔热复合面料
CN205597228U (zh) 具有止汗功能的安全帽
CN206926324U (zh) 吸能单元体
CN209258409U (zh) 一种直升机耐坠毁结构
CN208425571U (zh) 一种防霉面料
CN107878607A (zh) 一种摩托车用防磨座垫
CN202892696U (zh) 一种阻燃隔热头罩
KR101039379B1 (ko) 방검복 제조방법
CN206979986U (zh) 一种碳纤维和泡沫结合新型羽毛球拍
CN214606358U (zh) 一种高强度耐磨型阻燃面料
CN205705569U (zh) 一种新型纳米抗菌面料
CN214239789U (zh) 一种混合取向纤维复合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