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22103U - 线缆接头 - Google Patents

线缆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22103U
CN206922103U CN201720741537.2U CN201720741537U CN206922103U CN 206922103 U CN206922103 U CN 206922103U CN 201720741537 U CN201720741537 U CN 201720741537U CN 206922103 U CN206922103 U CN 206922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gland
base
connection end
cabl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415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华
郑松太
翁志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415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22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22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22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接头,其包括:底座,设有两端开口的中空连接头,连接头设有连接端和贯穿底座的固定端;压盖,套设于连接头的连接端上并与连接端可拆卸连接;第一密封圈,设置于连接端与压盖之间并密封连接端和压盖;其中,连接头的连接端上设有防退卡齿,压盖上设有与防退卡齿相配合的防退卡槽,防退卡齿至少部分伸入对应的防退卡槽中。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线缆接头通过防退卡齿与防退卡槽的配合,可有效防止线缆接头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因震动而松脱,保证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线缆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接头。
背景技术
在整个电池系统中,高压电连接系统肩负着将整个电池系统与整车连接在一起进而为整车提供动力的重任。然而随着电池系统向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大电流的方向发展,现有的连接器越来越不能满足要求。
目前,为满足电箱密封、过大电流承载能力、自身可靠性以及安装方便的要求,连接器一般都采用头座分离式,而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连接器的头座会因震动而松脱,导致连接不稳定,而且整个连接器的密封性不好。
现有技术中往往只能针对某项指标进行改进,而不能同时实现上述缺点的改进,不能很好的兼顾产品可靠性与密封性。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防松脱的线缆接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防松脱的线缆接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接头,其包括:
底座,设有两端开口的中空连接头,连接头设有连接端和贯穿底座的固定端;
压盖,套设于连接头的连接端上并与连接端可拆卸连接;
第一密封圈,设置于连接端与压盖之间并密封连接端和压盖;
其中,连接头的连接端上设有防退卡齿,压盖上设有与防退卡齿相配合的防退卡槽,防退卡齿至少部分伸入对应的防退卡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线缆接头的一种改进,所述防退卡齿沿连接头的连接端靠近底座的部分周向均匀分布,防退卡槽对应均匀分布于压盖与连接头的连接端相配合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线缆接头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头的连接端具有外螺纹,压盖具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压盖通过螺纹配合可拆卸连接于连接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线缆接头的一种改进,所述防退卡齿包括两个沿其所在圆周的平面向外延伸的延伸面,以及分别位于两个延伸面之间相对设置的旋合面和防退限位面,旋合面允许压盖与连接头的连接端螺纹啮合时旋合通过,防退限位面阻止压盖反向旋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线缆接头的一种改进,所述压盖内设有套设于第一密封圈外的压缩环,压缩环的直径自其靠近底座一端向远离底座另一端逐渐递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线缆接头的一种改进,所述压缩环远离底座一端圆周设有向内径向延伸的弯折部,弯折部与第一密封圈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线缆接头的一种改进,所述压缩环上均匀设有多个自弯折部的自由端向压缩环靠近底座一端延伸的开口,压盖上设有自其靠近底座一端向远离底座另一端径向尺寸递减的收缩段,收缩段与压缩环上开口的位置至少部分对应以对压缩环产生向内的挤压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线缆接头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头内壁固定有屏蔽环,屏蔽环设有向内的卡爪。连接头也为金属材质,可与屏蔽环、线缆的屏蔽层构成一个完整的屏蔽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线缆接头的一种改进,所述屏蔽环上设有定位爪,所述连接头内壁设有与定位爪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屏蔽环通过定位爪和定位槽配合设置于连接头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线缆接头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头的固定端部分延伸出底座,固定端延伸出底座的部分套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与底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线缆接头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上间隔设有多个连接头,每个连接头设有连接端和贯穿底座的固定端,每个连接端对应可拆卸套设有压盖且连接端和压盖之间设有密封圈,其中,每个连接头的连接端上设有防退卡齿,对应的压盖上设有与防退卡齿相配合的防退卡槽,防退卡齿至少部分伸入对应的防退卡槽中。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线缆接头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防退卡齿与防退卡槽配合能有效防止线缆接头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因震动而松脱,保证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2)设有开口的压缩环与压盖的收缩段配合,产生向内的挤压力,保证在使用时第一密封圈与线缆的密封接触;
3)屏蔽环与金属连接头的结合,可与线缆的屏蔽层构成一个完整的屏蔽系统,满足电池系统的整体屏蔽效能;
4)底座上设置多个连接头,可同时通过多根线缆,方便安装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线缆接头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接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线缆接头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线缆接头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线缆接头沿B-B方向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线缆接头中连接头上防退卡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线缆接头中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线缆接头中压缩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线缆接头中屏蔽环的结构示意图。
100-底座;110-连接头;1100-连接端;1102-固定端;120-防退卡齿;122-延伸面;124-旋合面;126-防退限位面;130-安装孔;200-第一密封圈;210-螺纹槽;300-压盖;320-防退卡槽;340-收缩段;400-压缩环;410-弯折部;420-开口;500-屏蔽环;510-卡爪;520-定位爪;600-第二密封圈;610-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接头,其包括:
底座100,设有两端开口的中空连接头110,连接头110设有连接端1100和贯穿底座100的固定端1102;
压盖300,套设于连接头110的连接端1100上并与连接端1100可拆卸连接;
第一密封圈200,设置于连接端1100与压盖300之间并密封连接端1100和压盖300;
其中,连接头110的连接端1100上设有防退卡齿120,压盖300上设有与防退卡齿120相配合的防退卡槽320,防退卡120至少部分伸入对应的防退卡槽320中。
请参照图1和图3所示,连接头110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连接头110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1100和固定端1102,固定端1102贯穿并固定于底座100上,这样在使用时,线缆才可以从连接头110和底座100中间穿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底座100上设有通孔(图中未示出),连接头110的固定端1102固定于底座100上的通孔中。连接头110与底座100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稳定性高。
可以理解的是,底座100上可同时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头110,压盖300的数量与连接头110的数量相对应,一个压盖300与一个连接头110配合,这样可同时通过多根线缆,方便安装操作。图示实施方式中,底座100上设有三个连接头110。
请参照图2、图4和图6所示,压盖300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压盖300套设于连接端1100上并与连接端1100可拆卸连接。第一密封圈200设置于连接端1100与压盖300之间并密封连接端1100和压盖300。第一密封圈200为中空圆柱形结构,第一密封圈200远离连接头110一端内壁设有用于密封的螺纹槽210,当线缆从第一密封圈200中间通过时螺纹槽210对线缆进行进一步的密封。压盖300可为金属、塑料材质,优选为强度性能以及加工性更好的金属材质。图示实施方式中,压盖300选用格兰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压盖300远离底座100一端开口尺寸小于第一密封圈200的尺寸,这样第一密封圈200不会从压盖300的开口端滑出,且压盖300会对第一密封圈200产生向下的作用力,将第一密封圈200压紧在连接头110上,保证第一密封圈200与连接头110的相对位置稳定,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连接头110的连接端1100具有外螺纹结构,压盖300靠近底座100一端的内壁具有内螺纹结构,压盖300与连接头110的连接端1100螺纹啮合实现可拆卸固定连接。螺纹啮合方式便于使用中的装配。
连接头110的连接端1100上设有防退卡齿120,压盖300上设有与防退卡齿120相配合的防退卡槽320。压盖300与连接头110连接后在使用过程中会因震动而松脱,防退卡齿120与防退卡槽320配合,可防止两者之间相互松脱。防退卡槽320的形状与防退卡齿120的形状相适配,防退卡齿120至少部分伸入对应的防退卡槽320中,防退卡齿120与防退卡槽320优选为过盈配合方式。防退卡齿120可不完全(即部分)伸入防退卡槽320中,这样防退卡齿120与防退卡槽320间可形成装配间隙,增强结构的适应性。
防退卡齿120沿连接端1100靠近底座100一端周向均匀分布,对应的防退卡槽320均匀分布于压盖300与连接端1100相配合的内壁上。防退卡齿120与防退卡槽320多个且均匀设置保证连接的可靠性,进而实现其防松脱功能。
请参照图5所示,防退卡齿120包括旋合面124、防退限位面126和两个对称设置并沿其所在圆周向外延伸的延伸面122,旋合面124分别与两个延伸面122位于同一侧的边连接,防退限位面126分别与两个延伸面122位于另一侧的边连接,旋合面124和防退限位面126分别位于两个延伸面122之间并相对设置。旋合面124允许压盖300与连接头110螺纹啮合连接时旋合通过,防退限位面126阻止压盖300反向松脱。
图示实施方式中,旋合面124沿压盖300与连接端1100螺纹啮合旋转方向具有一定倾斜角度,使得压盖300在螺纹旋拧至与防退卡齿120接触时,旋合面124的倾斜角度允许压盖300能旋合通过并继续螺纹旋拧,防退卡齿120与防退卡槽320过盈配合形成防松脱结构,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振动时,防退限位面126阻止压盖300反向旋出,从而保证整个线缆接头结构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1、图3和图7所示,第一密封圈200与压盖300之间设有压缩环400,压缩环400套设于第一密封圈200外,压缩环400的直径自其靠近底座100一端向远离底座100另一端逐渐递减。压缩环400远离底座100的一端圆周设有向内径向延伸的弯折部410,弯折部410与第一密封圈200抵接。压缩环400直径的渐变,可对第一密封圈200产生固定的作用。弯折部410可对第一密封圈200产生向下的力将其压紧在连接头110上,从而进一步加强结构的稳定性。
压缩环400上均匀设有多个自弯折部410自由端向压缩环400靠近底座100一端延伸的开口420,相应地,压盖300上设有自其靠近底座100一端向远离底座100另一端径向尺寸递减的收缩段340,收缩段340与压缩环400上开口420的位置至少部分对应以对压缩环400产生向内的挤压力。收缩段340对压缩环400产生一个向内的挤压力,压缩环400由于有开口420的存在,可发生收缩变形,进一步将第一密封圈200夹紧密封。
请参照图1、图3和图8所示,线缆接头还包括屏蔽环500,屏蔽环500位于连接头110内部,并与连接头110固定连接,连接头110为金属材质。屏蔽环500上设有向内的卡爪510。屏蔽环500通过卡爪510与线缆的屏蔽层相连,从而形成一个完成的屏蔽系统,满足电池系统的整体屏蔽功能。
屏蔽环500上设有定位爪520,连接头110内壁设有与定位爪520相适配的定位槽(图中未示出),屏蔽环500通过定位爪520、定位槽与连接头110固定连接。屏蔽环500可为不锈钢或铜合金材质,优选为成本、导电性能和弹性更佳的铜合金材质。
连接头110的固定端1102部分延伸出底座100,固定端1102延伸出底座100的部分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600,第二密封圈600与底座100固定连接。底座100下端面设有卡条(图中未示出),第二密封圈600上设有密封槽610,密封槽610与卡条配合将第二密封圈600固定于底座100上。当线缆接头与电池箱体装配时,第二密封圈600对二者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请参照图1所示,底座100上设有安装孔130,用于线缆接头与电池箱体的装配。安装孔130根据安装方式的不同,可选择性为盲孔或通孔。若从箱体外安装,则选择通孔,安装方便,但箱体的安装面需为盲孔设计;若选择从箱体内部安装,则设计成盲孔更佳。
结合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线缆接头的使用过程为:
连接头110固定于底座100上,将屏蔽环500安装在连接头100内部,密封圈600套设于连接头110的固定端1102并固定在底座100上,然后采用螺栓穿过安装孔130将底座110安装在电池箱的壳体上,第二密封圈600对底座100和壳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按顺序将第一密封圈200、压缩环400和压盖300依次套设在线缆上,对线缆剥皮,并将修剪好的线缆屏蔽层用铜箔固定在线缆上,将线缆穿过连接头110,线缆上的屏蔽层与屏蔽环500的卡爪510接触形成完整的屏蔽系统,将压盖300推近连接头110,将第一密封圈200和压缩环400压紧,锁紧压盖300,使得防退卡齿120与防退卡槽320相配合,防止线缆接头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因震动而松脱。
结合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线缆接头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防退卡齿120与防退卡槽320配合能有效防止线缆接头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因震动而松脱,保证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2)设有开口420的压缩环400与压盖300的收缩段340配合,产生向内的挤压力,保证第一密封圈200与线缆密封接触;
3)屏蔽环500与金属连接头110的结合,可与线缆屏蔽层构成一个完整的屏蔽系统,满足电池系统的整体屏蔽效能;
4)底座100上设置多个连接头110,可同时通过多根线缆,方便安装操作。
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1)

1.一种线缆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设有两端开口的中空连接头,连接头设有连接端和贯穿底座的固定端;
压盖,套设于连接头的连接端上并与连接端可拆卸连接;
第一密封圈,设置于连接端与压盖之间并密封连接端和压盖;
其中,连接头的连接端上设有防退卡齿,压盖上设有与防退卡齿相配合的防退卡槽,防退卡齿至少部分伸入对应的防退卡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退卡齿沿连接头的连接端靠近底座的部分周向均匀分布,防退卡槽对应均匀分布于压盖与连接头的连接端相配合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的连接端具有外螺纹,压盖具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压盖通过螺纹配合可拆卸连接于连接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退卡齿包括两个沿其所在圆周的平面向外延伸的延伸面,以及分别位于两个延伸面之间相对设置的旋合面和防退限位面,旋合面允许压盖与连接头的连接端螺纹啮合时旋合通过,防退限位面阻止压盖反向旋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内设有套设于第一密封圈外的压缩环,压缩环的直径自其靠近底座一端向远离底座另一端逐渐递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环远离底座一端圆周设有向内径向延伸的弯折部,弯折部与第一密封圈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环上均匀设有多个自弯折部的自由端向压缩环靠近底座一端延伸的开口,压盖上设有自其靠近底座一端向远离底座另一端径向尺寸递减的收缩段,收缩段与压缩环上开口的位置至少部分对应以对压缩环产生向内的挤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内壁固定有屏蔽环,屏蔽环设有向内的卡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环上设有定位爪,所述连接头内壁设有与定位爪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屏蔽环通过定位爪和定位槽配合设置于连接头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的固定端部分延伸出底座,固定端延伸出底座的部分套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与底座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间隔设有多个连接头,每个连接头设有连接端和贯穿底座的固定端,每个连接端对应可拆卸套设有压盖且连接端和压盖之间设有密封圈,其中,每个连接头的连接端上设有防退卡齿,对应的压盖上设有与防退卡齿相配合的防退卡槽,防退卡齿至少部分伸入对应的防退卡槽中。
CN201720741537.2U 2017-06-23 2017-06-23 线缆接头 Active CN206922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1537.2U CN206922103U (zh) 2017-06-23 2017-06-23 线缆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1537.2U CN206922103U (zh) 2017-06-23 2017-06-23 线缆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22103U true CN206922103U (zh) 2018-01-23

Family

ID=61322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41537.2U Active CN206922103U (zh) 2017-06-23 2017-06-23 线缆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221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4645A (zh) * 2018-12-28 2020-07-07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US11165203B2 (en) 2020-01-10 2021-11-02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Socket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4645A (zh) * 2018-12-28 2020-07-07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1384645B (zh) * 2018-12-28 2022-04-08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US11165203B2 (en) 2020-01-10 2021-11-02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Socke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2841B (zh) 屏蔽密封止转圆形连接器
CN100514752C (zh) 压紧式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6922103U (zh) 线缆接头
CN206650178U (zh) 电缆的连接器结构
CN105308788A (zh) 电池传感器的定位工具、具备该定位工具的电池传感器组件和电池传感器
CN201708366U (zh) 连接器组件
CN206471579U (zh) 防水套、连接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1112862Y (zh) 防水式连接器组合装置
CN207096525U (zh) 缆线密封组件、防水固定装置及光缆布放盒
CN207099487U (zh) 连接器
CN201829878U (zh) 一种接线盒
CN110165487A (zh) 一种隔爆型电缆连接器
CN206100494U (zh) 防爆尾端接线盒
CN206947621U (zh) 一种防水屏蔽电缆夹紧组件
CN215071600U (zh) 一种发电厂电气接线绝缘保护装置
CN208580908U (zh) 一种连接器屏蔽接线结构和连接器
CN220254071U (zh) 一种防水接线盒
CN206962044U (zh) 绝缘防漏电连接器
CN213936782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连接器
CN207214606U (zh) 门体组件以及冰箱
CN211405369U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接线盒
CN206820393U (zh) 一种用于固定海上风力发电机电缆的连接结构
CN218161687U (zh) 一种适用于母线槽的壳体结构
CN211234471U (zh) 污染源在线数据采集传输仪
CN213460262U (zh) 防水连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