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18827U - 防水防尘筒灯 - Google Patents

防水防尘筒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18827U
CN206918827U CN201720547553.8U CN201720547553U CN206918827U CN 206918827 U CN206918827 U CN 206918827U CN 201720547553 U CN201720547553 U CN 201720547553U CN 206918827 U CN206918827 U CN 206918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dividing plate
cavity volume
room
down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475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远彬
谢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da trust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Lidaxin Green Lighting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Lidaxin Green Lighting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Lidaxin Green Lighting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475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18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18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18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水防尘筒灯,包括:外壳筒,其内形成有容室,容室具有上开口以及下开口,在容室内横向设置有隔板;上壳盖,其设置在外壳筒的容室的上开口内;上防水盒,其为中空,设置在隔板顶面,且在上防水盒底部形成有上容腔,在上防水盒的底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上防水垫圈以密闭上容腔;下防水盒,其为中空,设置在隔板底面,且在下防水盒顶部形成有下容腔,在下防水盒的顶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下防水垫圈以密闭下容腔;以及光源组件,其固定在隔板的底面上,设置在上下防水盒的下容腔内,且与供电电路组件电连接。上、下防水盒以及防水垫圈提供了良好的防水防尘功能。

Description

防水防尘筒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筒灯,尤其指一种防水防尘筒灯,其可符合IngressProtection 65(IP65)等级之防尘防水性能标准,即是可完全防尘,避免外部灰尘进入所述的防水防尘筒灯内部影响其运作,且可避免从任意角度喷射到所述的防水防尘筒灯的低压水柱,对所述的防水防尘筒灯造成负面影响。
背景技术
筒灯乃是常设于室内的照明设备,用于提供室内照明,或是用于营造出室内特别气氛,例如采用可发射出黄色光的筒灯,可提供室内温暖且温馨的室内气氛。
市面上现有较新的筒灯,其发光单元并非采用传统灯泡,而是采用发光二极管并且搭配反射罩及光线扩散板来帮助发光二极管的光线均匀扩散,此类筒灯可相较灯泡式筒灯有较小体积,且较为省电而能替使用者省下电费。
然而,上述筒灯的防水防尘性能不佳,仅能达到Ingress Protection 44(IP44)等级之防尘防水性能标准,换言之,仅能防止直径大于1厘米以上的物体进入,无法避免小的尘埃进入,且只能防泼溅,无法防止低压水柱。尘埃容易进入筒灯内并堆积,阻碍发光二极管的散热,或是降低筒灯的照度。此外,水气容易进入筒灯内,造成发光二极管所在的电路板短路,产生故障。又,水气进入上述筒灯后,会产生积水而不易排出筒灯,造成筒灯本身的锈蚀问题,进一步减少筒灯寿命,且增加筒灯故障机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案发明人在观察到上述现有筒灯的防水防尘性能不足而导致寿命减少或故障等问题后,改良其不足与缺失,改良出一种防水防尘筒灯。
为达上述目的,令前述防水防尘筒灯包括:
外壳筒,其内形成有容室,所述的容室具有上开口以及下开口,在所述的容室内横向设置有隔板;
上壳盖,其设置在所述的外壳筒的容室的上开口内;
上防水盒,其为中空,设置在所述的隔板顶面,且在所述的上防水盒底部形成有上容腔,在所述的上防水盒的底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上防水垫圈,所述的上防水垫圈密闭性地接触所述的隔板顶面以及所述的上防水盒底部的环形周缘并密闭所述的上容腔;
下防水盒,其为中空,设置在所述的隔板底面,且在所述的下防水盒顶部形成有下容腔,在所述的下防水盒的顶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下防水垫圈,所述的下防水垫圈密闭性地接触所述的隔板底面以及所述的下防水盒顶部的环形周缘并密闭所述的下容腔,在所述的下防水盒的底端上形成有与所述的下容腔相连通的下开孔;
供电电路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的上防水盒的上容腔内;以及
光源组件,其固定在所述的隔板的底面上,设置在所述的上下防水盒的下容腔内,且与所述的供电电路组件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手段有益的技术效果如下:所述的上防水盒搭配所述的上防水垫圈有效地密闭了所述的上防水盒中的上容腔,并且避免供电电路组件意外遭尘埃或是水气侵入而短路故障。此外,所述的下防水盒搭配所述的下防水垫圈有效地密闭了所述的下防水盒的下容腔,并且避免光源组件意外地遭尘埃或是水气入侵而短路故障。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防水防尘筒灯达到了Ingress Protection 65(IP65)等级之防尘防水性能标准。
所述的上壳盖上贯穿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的电源线与所述的供电电路组件相连接。
所述的光源组件包括发光单元、连接环、以及反光杯,所述的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的隔板底面上,所述的连接环设置在隔板底面上并使所述的发光单元介于所述的隔板以及所述的连接环之间,所述的反光杯为中空而呈截顶圆锥状,设置在连接环上且其下端对准所述的下防水盒的下开孔。
所述的光源组件进一步包括有光线扩散板、至少固定片、以及固定环,所述的光线扩散板设置在所述的反光杯下端,所述的至少一固定片卡扣在所述的反光杯下端并且固定在所述的光线扩散板上,所述的固定环套设在所述的光线扩散板的环形边缘且抵靠在所述的下防水盒的下开孔的内环形周缘上。
所述的固定片数量为一个,所述的固定片为环状。
所述的固定片数量为二个,所述的两固定片为半环状并且以相对方式间隔设置。
所述的固定片数量为三个,所述的两固定片为三分之一环状且以等距方式间隔设置。
所述的固定片数量为四个,所述的两固定片为四分之一环状且以等距方式间隔设置。
所述的防水防尘筒灯,进一步具有反光罩,所述的反光罩为中空而呈截顶圆锥状,且设置在所述的外壳筒的容室的下开口。
所述的隔板的环形周边处贯穿形成有至少一排水孔。
所述的反光罩与所述的外壳筒的容室的下开口之间形成有至少一排水间隙。
所述的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模块。
所述的上防水垫圈以及下防水垫圈以硅胶制造。
本案发明人也改良出一种防水防尘筒灯,包括:
外壳筒,其内形成有容室,该容室具有上开口以及下开口,在该容室内横向设置有隔板;
上壳盖,其设置在该外壳筒的容室的上开口内;
上防水盒,其为中空,设置在该隔板顶面,且在该上防水盒底部形成有上容腔;
下防水盒,其为中空,设置在该隔板底面,且在该下防水盒顶部形成有下容腔,在该下防水盒的顶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下防水垫圈,该下防水垫圈密闭性地接触该隔板底面以及该下防水盒顶部的环形周缘并密闭该下容腔,在该下防水盒的底端上形成有与该下容腔相连通的下开孔;
供电电路组件,其设置在该上防水盒的上容腔内;以及
光源组件,其固定在该隔板的底面上,设置在该上下防水盒的下容腔内,且与该供电电路组件电连接。
本案发明人又改良出一种防水防尘筒灯,包括:
外壳筒,其内形成有容室,该容室具有上开口以及下开口,在该容室内横向设置有隔板;
上壳盖,其设置在该外壳筒的容室的上开口内;
上防水盒,其为中空,设置在该隔板顶面,且在该上防水盒底部形成有上容腔,在该上防水盒的底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上防水垫圈,该上防水垫圈密闭性地接触该隔板顶面以及该上防水盒底部的环形周缘并密闭该上容腔;
下防水盒,其为中空,设置在该隔板底面,且在该下防水盒顶部形成有下容腔,在该下防水盒的顶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下防水垫圈;
供电电路组件,其设置在该上防水盒的上容腔内;以及
光源组件,其固定在该隔板的底面上,设置在该上下防水盒的下容腔内,且与该供电电路组件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安装在一天花板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其中省略发光单元。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其中省略发光单元。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4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其中省略发光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防水防尘筒灯第1实施例可安装在一天花板上,且包括:外壳筒10、上壳盖20、上防水盒30、下防水盒40、供电电路组件50、光源组件60以及反光罩70。
所述的外壳筒10内形成有容室100,所述的容室100具有上开口以及下开口,在所述的容室100内横向设置有隔板15。所述的隔板15的环形周边处贯穿形成有至少一排水孔150。
所述的上壳盖20设置在所述的外壳筒10的容室100的上开口内。此外,所述的上壳盖20上贯穿设置有电源线25。
请进一步参照图4,所述的上防水盒30为中空,设置在所述的隔板15顶面,且在所述的上防水盒30底部形成有上容腔300,在所述的上防水盒30的底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上防水垫圈35,所述的上防水垫圈35可以硅胶制造。所述的上防水垫圈35密闭性地接触所述的隔板15顶面以及所述的上防水盒30底部的环形周缘,并密闭所述的上容腔300。
请进一步参照图4,所述的下防水盒40为中空,设置在所述的隔板15底面,且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顶部形成有下容腔400,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顶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下防水垫圈45,所述的下防水垫圈45可以硅胶制造。所述的下防水垫圈45密闭性地接触所述的隔板15底面以及所述的下防水盒40顶部的环形周缘,并密闭所述的下容腔400。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底端上形成有与所述的下容腔400相连通的下开孔401。
所述的供电电路组件50设置在所述的上防水盒30的上容腔300内,且可为一种电源供应器。此外,所述的供电电路组件50与所述的电源线25相连接。
所述的光源组件60固定在所述的隔板15的底面上,设置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下容腔400内,且与所述的供电电路组件50电连接。所述的光源组件60包括发光单元62、连接环61、反光杯63、光线扩散板64、至少一固定片65、以及固定环66。
所述的发光单元62设置在所述的隔板15底面上,且可为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的连接环61设置在隔板15底面上并使所述的发光单元62介于所述的隔板15以及所述的连接环61之间。所述的反光杯63为中空而呈截顶圆锥状,设置在连接环61上且其下端对准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下开孔401。所述的光线扩散板64设置在所述的反光杯63下端。所述的至少一固定片65卡扣在所述的反光杯63下端并且固定在所述的光线扩散板64上,藉此结合所述的反光杯63以及所述的光线扩散板64。此外,于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之中,所述的至少一固定片65的数量为二个,所述的两固定片65为半环状并且以相对方式间隔设置。所述的固定环66套设在所述的光线扩散板64的环形边缘且抵靠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下开孔401的内环形周缘上。
所述的反光罩70为中空而呈截顶圆锥状,且设置在所述的外壳筒10的容室100的下开口。此外,所述的反光罩70与所述的外壳筒10的容室100的下开口之间形成有至少一排水间隙705。
请进一步参照图5,本实用新型防水防尘筒灯第2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大致相似,同样包括外壳筒10、上壳盖20、上防水盒30、下防水盒40、供电电路组件50、光源组件60以及反光罩70。
所述的外壳筒10内形成有容室100,所述的容室100具有上开口以及下开口,在所述的容室100内横向设置有隔板15。所述的隔板15的环形周边处贯穿形成有至少一排水孔150。所述的上壳盖20设置在所述的外壳筒10的容室100的上开口内。此外,所述的上壳盖20上贯穿设置有电源线25。所述的上防水盒30为中空,设置在所述的隔板15顶面,且在所述的上防水盒30底部形成有上容腔300,在所述的上防水盒30的底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上防水垫圈35。所述的上防水垫圈35密闭性地接触所述的隔板15顶面以及所述的上防水盒30底部的环形周缘,并密闭所述的上容腔300。所述的下防水盒40为中空,设置在所述的隔板15底面,且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顶部形成有下容腔400,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顶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下防水垫圈45。所述的下防水垫圈45密闭性地接触所述的隔板15底面以及所述的下防水盒40顶部的环形周缘,并密闭所述的下容腔400。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底端上形成有与所述的下容腔400相连通的下开孔401。所述的供电电路组件50设置在所述的上防水盒30的上容腔300内,且可为一种电源供应器。此外,所述的供电电路组件50与所述的电源线25相连接。所述的光源组件60固定在所述的隔板15的底面上,设置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下容腔400内,且与所述的供电电路组件50电连接。所述的光源组件60包括发光单元62、连接环61、反光杯63、光线扩散板64、至少一固定片65、以及固定环66。所述的发光单元62设置在所述的隔板15底面上,且可为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的连接环61设置在隔板15底面上并使所述的发光单元62介于所述的隔板15以及所述的连接环61之间。所述的反光杯63为中空而呈截顶圆锥状,设置在连接环61上且其下端对准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下开孔401。所述的光线扩散板64设置在所述的反光杯63下端。所述的至少一固定片65卡扣在所述的反光杯63下端并且固定在所述的光线扩散板64上,藉此结合所述的反光杯63以及所述的光线扩散板64。此外,于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之中,所述的至少一固定片65的数量为二个,所述的两固定片65为半环状并且以相对方式间隔设置。所述的固定环66套设在所述的光线扩散板64的环形边缘且抵靠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下开孔401的内环形周缘上。所述的反光罩70为中空而呈截顶圆锥状,且设置在所述的外壳筒10的容室100的下开口。此外,所述的反光罩70与所述的外壳筒10的容室100的下开口之间形成有至少一排水间隙705。
第2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所述的固定片65a数量为一个,所述的固定片65a为环状。
请进一步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防水防尘筒灯第3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大致相似,同样包括外壳筒10、上壳盖20、上防水盒30、下防水盒40、供电电路组件50、光源组件60以及反光罩70。
所述的外壳筒10内形成有容室100,所述的容室100具有上开口以及下开口,在所述的容室100内横向设置有隔板15。所述的隔板15的环形周边处贯穿形成有至少一排水孔150。所述的上壳盖20设置在所述的外壳筒10的容室100的上开口内。此外,所述的上壳盖20上贯穿设置有电源线25。所述的上防水盒30为中空,设置在所述的隔板15顶面,且在所述的上防水盒30底部形成有上容腔300,在所述的上防水盒30的底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上防水垫圈35。所述的上防水垫圈35密闭性地接触所述的隔板15顶面以及所述的上防水盒30底部的环形周缘,并密闭所述的上容腔300。所述的下防水盒40为中空,设置在所述的隔板15底面,且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顶部形成有下容腔400,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顶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下防水垫圈45。所述的下防水垫圈45密闭性地接触所述的隔板15底面以及所述的下防水盒40顶部的环形周缘,并密闭所述的下容腔400。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底端上形成有与所述的下容腔400相连通的下开孔401。所述的供电电路组件50设置在所述的上防水盒30的上容腔300内,且可为一种电源供应器。此外,所述的供电电路组件50与所述的电源线25相连接。所述的光源组件60固定在所述的隔板15的底面上,设置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下容腔400内,且与所述的供电电路组件50电连接。所述的光源组件60包括发光单元62、连接环61、反光杯63、光线扩散板64、至少一固定片65、以及固定环66。所述的发光单元62设置在所述的隔板15底面上,且可为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的连接环61设置在隔板15底面上并使所述的发光单元62介于所述的隔板15以及所述的连接环61之间。所述的反光杯63为中空而呈截顶圆锥状,设置在连接环61上且其下端对准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下开孔401。所述的光线扩散板64设置在所述的反光杯63下端。所述的至少一固定片65卡扣在所述的反光杯63下端并且固定在所述的光线扩散板64上,藉此结合所述的反光杯63以及所述的光线扩散板64。此外,于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之中,所述的至少一固定片65的数量为二个,所述的两固定片65为半环状并且以相对方式间隔设置。所述的固定环66套设在所述的光线扩散板64的环形边缘且抵靠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下开孔401的内环形周缘上。所述的反光罩70为中空而呈截顶圆锥状,且设置在所述的外壳筒10的容室100的下开口。此外,所述的反光罩70与所述的外壳筒10的容室100的下开口之间形成有至少一排水间隙705。
第3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所述的固定片65b数量为三个,所述的固定片65b为三分之一环状且以等距方式间隔设置。
请进一步参照图7,本实用新型防水防尘筒灯第4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大致相似,同样包括外壳筒10、上壳盖20、上防水盒30、下防水盒40、供电电路组件50、光源组件60以及反光罩70。
所述的外壳筒10内形成有容室100,所述的容室100具有上开口以及下开口,在所述的容室100内横向设置有隔板15。所述的隔板15的环形周边处贯穿形成有至少一排水孔150。所述的上壳盖20设置在所述的外壳筒10的容室100的上开口内。此外,所述的上壳盖20上贯穿设置有电源线25。所述的上防水盒30为中空,设置在所述的隔板15顶面,且在所述的上防水盒30底部形成有上容腔300,在所述的上防水盒30的底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上防水垫圈35。所述的上防水垫圈35密闭性地接触所述的隔板15顶面以及所述的上防水盒30底部的环形周缘,并密闭所述的上容腔300。所述的下防水盒40为中空,设置在所述的隔板15底面,且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顶部形成有下容腔400,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顶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下防水垫圈45。所述的下防水垫圈45密闭性地接触所述的隔板15底面以及所述的下防水盒40顶部的环形周缘,并密闭所述的下容腔400。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底端上形成有与所述的下容腔400相连通的下开孔401。所述的供电电路组件50设置在所述的上防水盒30的上容腔300内,且可为一种电源供应器。此外,所述的供电电路组件50与所述的电源线25相连接。所述的光源组件60固定在所述的隔板15的底面上,设置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下容腔400内,且与所述的供电电路组件50电连接。所述的光源组件60包括发光单元62、连接环61、反光杯63、光线扩散板64、至少固定片65、以及固定环66。所述的发光单元62设置在所述的隔板15底面上,且可为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的连接环61设置在隔板15底面上并使所述的发光单元62介于所述的隔板15以及所述的连接环61之间。所述的反光杯63为中空而呈截顶圆锥状,设置在连接环61上且其下端对准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下开孔401。所述的光线扩散板64设置在所述的反光杯63下端。所述的至少一固定片65卡扣在所述的反光杯63下端并且固定在所述的光线扩散板64上,藉此结合所述的反光杯63以及所述的光线扩散板64。此外,于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之中,所述的至少一固定片65的数量为二个,所述的两固定片65为半环状并且以相对方式间隔设置。所述的固定环66套设在所述的光线扩散板64的环形边缘且抵靠在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下开孔401的内环形周缘上。所述的反光罩70为中空而呈截顶圆锥状,且设置在所述的外壳筒10的容室100的下开口。此外,所述的反光罩70与所述的外壳筒10的容室100的下开口之间形成有至少一排水间隙705。
第4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所述的固定片65c数量为四个,所述的两固定片65c为四分之一环状且以等距方式间隔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防水防尘筒灯具有下列优点以及有益的技术效果:
一、所述的上防水盒30搭配所述的上防水垫圈35有效地密闭了所述的上防水盒30中的上容腔300,并且避免供电电路组件50意外遭尘埃或是水气侵入而短路故障。此外,所述的下防水盒40搭配所述的下防水垫圈45有效地密闭了所述的下防水盒40的下容腔400,并且避免光源组件60意外地遭尘埃或是水气入侵而短路故障。藉此,本实用新型防水防尘筒灯达到了Ingress Protection 65(IP65)等级之防尘防水性能标准。
二、所述的隔板15的环形周边处的排水孔150以及反光罩70与所述的外壳筒10的容室100的下开口之间的排水间隙705,允许所述的防水防尘筒灯排除积水,当水气意外从所述的外壳筒10与所述的上壳盖20之间的间隙流入所述的外壳筒10的容室100内时,积水可透过排水孔150及排水间隙705向下流出所述的外壳筒10之外。即便所述的防水防尘筒灯颠倒摆设,亦可透过排水孔150及排水间隙705而将积水自所述的外壳筒10与上壳盖20之间的缝隙排出。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尽量用上述的实施例加以说明,但熟悉此技术领域中的人员应所述的可以根据上述的说明进行适当的替换或修改,这些替换或修改或组合包括省去一个组件或是增加组件,都应所述的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水防尘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筒,其内形成有容室,所述容室具有上开口以及下开口,在所述容室内横向设置有隔板;
上壳盖,其设置在所述外壳筒的容室的上开口内;
上防水盒,其为中空,设置在所述隔板顶面,且在所述上防水盒底部形成有上容腔,在所述上防水盒的底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上防水垫圈,所述上防水垫圈密闭性地接触所述隔板顶面以及所述上防水盒底部的环形周缘并密闭所述上容腔;
下防水盒,其为中空,设置在所述隔板底面,且在所述下防水盒顶部形成有下容腔,在所述下防水盒的顶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下防水垫圈,所述下防水垫圈密闭性地接触所述隔板底面以及所述下防水盒顶部的环形周缘并密闭所述下容腔,在所述下防水盒的底端上形成有与所述下容腔相连通的下开孔;
供电电路组件,其设置在所述上防水盒的上容腔内;以及
光源组件,其固定在所述隔板的底面上,设置在所述上下防水盒的下容腔内,且与所述供电电路组件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尘筒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上壳盖上贯穿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与所述供电电路组件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尘筒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光源组件包括发光单元、连接环、以及反光杯,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隔板底面上,所述连接环设置在隔板底面上并使所述发光单元介于所述隔板以及所述连接环之间,所述反光杯为中空而呈截顶圆锥状,设置在连接环上且其下端对准所述下防水盒的下开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防尘筒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光源组件进一步包括有光线扩散板、至少一固定片、以及固定环,所述光线扩散板设置在所述反光杯下端,所述至少一固定片卡扣在所述反光杯下端并且固定在所述光线扩散板上,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所述光线扩散板的环形边缘且抵靠在所述下防水盒的下开孔的内环形周缘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防尘筒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防水防尘筒灯,进一步具有反光罩,所述反光罩为中空而呈截顶圆锥状,且设置在所述外壳筒的容室的下开口。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防尘筒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隔板的环形周边处贯穿形成有至少一排水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防尘筒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反光罩与所述外壳筒的容室的下开口之间形成有至少一排水间隙。
8.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水防尘筒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模块。
9.一种防水防尘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筒,其内形成有容室,所述容室具有上开口以及下开口,在所述容室内横向设置有隔板;
上壳盖,其设置在所述外壳筒的容室的上开口内;
上防水盒,其为中空,设置在所述隔板顶面,且在所述上防水盒底部形成有上容腔;
下防水盒,其为中空,设置在所述隔板底面,且在所述下防水盒顶部形成有下容腔,在所述下防水盒的顶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下防水垫圈,所述下防水垫圈密闭性地接触所述隔板底面以及所述下防水盒顶部的环形周缘并密闭所述下容腔,在所述下防水盒的底端上形成有与所述下容腔相连通的下开孔;
供电电路组件,其设置在所述上防水盒的上容腔内;以及
光源组件,其固定在所述隔板的底面上,设置在所述上下防水盒的下容腔内,且与所述供电电路组件电连接。
10.一种防水防尘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筒,其内形成有容室,所述容室具有上开口以及下开口,在所述容室内横向设置有隔板;
上壳盖,其设置在所述外壳筒的容室的上开口内;
上防水盒,其为中空,设置在所述隔板顶面,且在所述上防水盒底部形成有上容腔,在所述上防水盒的底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上防水垫圈,所述上防水垫圈密闭性地接触所述隔板顶面以及所述上防水盒底部的环形周缘并密闭所述上容腔;
下防水盒,其为中空,设置在所述隔板底面,且在所述下防水盒顶部形成有下容腔,在所述下防水盒的顶部的环形周缘上设置有下防水垫圈;
供电电路组件,其设置在所述上防水盒的上容腔内;以及
光源组件,其固定在所述隔板的底面上,设置在所述上下防水盒的下容腔内,且与所述供电电路组件电连接。
CN201720547553.8U 2017-05-17 2017-05-17 防水防尘筒灯 Active CN206918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47553.8U CN206918827U (zh) 2017-05-17 2017-05-17 防水防尘筒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47553.8U CN206918827U (zh) 2017-05-17 2017-05-17 防水防尘筒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18827U true CN206918827U (zh) 2018-01-23

Family

ID=61309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47553.8U Active CN206918827U (zh) 2017-05-17 2017-05-17 防水防尘筒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188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9197B (zh) * 2018-02-13 2019-05-11 Apacer Technology Inc. 用於輝度量測裝置之接物鏡頭
CN110146962A (zh) * 2018-02-13 2019-08-20 宇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辉度测量装置的接物镜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9197B (zh) * 2018-02-13 2019-05-11 Apacer Technology Inc. 用於輝度量測裝置之接物鏡頭
CN110146962A (zh) * 2018-02-13 2019-08-20 宇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辉度测量装置的接物镜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6013A (zh) 防水防尘筒灯
US10208945B1 (en) LED light
US10830429B2 (en) Luminaire housing
US9115885B2 (en) Water tight LED assembly with connector through lens
CN206918827U (zh) 防水防尘筒灯
US8093790B1 (en) Waterproof LED lamp
CN111550751B (zh) 一种防爆灯壳
CN201382280Y (zh) Led照明装置
CN210511194U (zh) 一种led表面安装甲板灯
KR100945173B1 (ko) 발광다이오드 조명등
CN210219360U (zh) 一种两腔结构的led灯具
CN207500830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led光源用封装套
TW201217686A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lamp
CN210511193U (zh) 一种led草坪泛光灯
CN216591342U (zh) 一种防水防潮散热性能优秀的智能led地埋灯
CN201916739U (zh) Led照明灯
CN112709971B (zh) 一种用于led路灯的灯罩组件
CN211743185U (zh) 一种直插式led灯珠
CN212672979U (zh) 一种具有声光智能体感控制的led灯
CN220108268U (zh)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led路灯电源
CN202065840U (zh) 一种吸顶灯
CN210624339U (zh) 一种车库灯
CN208535952U (zh) 一种防水防爆的工业灯具
CN215929481U (zh) 一种灯具用塑料件
JP3224731U (ja) Led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he Lake District of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10 Fang Hubei two road 1511, 7 floor 701 unit

Patentee after: Lida trust IO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Lake District of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10 Fang Hubei two road 1511, 7 floor 701 unit

Patentee before: Xiamen lidaxin Green Lighting Group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