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13260U - 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及软骨切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及软骨切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13260U
CN206913260U CN201720886895.2U CN201720886895U CN206913260U CN 206913260 U CN206913260 U CN 206913260U CN 201720886895 U CN201720886895 U CN 201720886895U CN 206913260 U CN206913260 U CN 206913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tilage
clamping part
knob
thickness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868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杰
李永新
刘超
侯伟乾
孔祥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cheng Jingt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88689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13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13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1326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两夹持部之间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第一夹持部具有第一贴合面,第二夹持部具有第二贴合面,第二贴合面部分表面在垂直方向下沉,使其在与第一贴合面贴合后形成可插入刀片的狭缝;第二贴合面的下沉位置设有部分开放的凹槽,凹槽侧壁设有通孔。该装置还包括一厚度调整组件,包括主动滑块和旋钮,主动滑块置于凹槽内并部分插入通孔,旋钮由通孔另一侧插入,旋钮端面设有一凸台,主动滑块端面为螺旋曲面,凸台与螺旋曲面始终保持紧密接触;旋钮通过绕其轴线旋转进而控制主动滑块进行相对于第二夹持部的靠近或远离第一贴合面的直线运动。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操作,软骨厚度调整便捷,厚度调整精准度高。

Description

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及软骨切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科手术装置,尤其是一种能方便快捷精准地切出不同厚度规格的软骨片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及含有该装置的软骨切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耳科手术中经常需要用到厚度小于0.6mm的软骨片,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手术刀具、手术剪刀等对软骨进行简易切片,但这种方法切出的软骨片形状、厚度等均很难控制,且操作不便、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临床手术的连贯性,容易造成手术时间延长、手术效果不好等问题。
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软骨片切刀装置,其包括刀片和底座,底座上设有放置软骨的槽口。为了得到不同厚度的软骨片,其设计了若干不同厚度的垫片,将垫片放置于槽口内实现不同厚度软骨片的切片。此装置的缺陷为:1.由于软骨尺寸微小,因此垫片尺寸设计的也很小,尺寸约为13mm×14mm,厚度依次为0.1mm、0.2mm、0.3mm,在操作中拿捏不便,易掉落。2.由于垫片尺寸微小,在储存过程中易丢失。3.垫片不好清洗,易造成污染。4.操作繁复,如需要切削出若干规格的软骨片,每次都要置换不同规格的垫片,反复放入取出,步骤较多,操作不便。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设计了一种软骨切片装置,其结构为在一个不锈钢板上设有若干边缘锋利的带刃通孔,软骨片滑过通孔实现切割目的。此种结构的缺陷是,易造成软骨断裂,薄厚不易控制,切割效果不佳。
发明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曾经设计出一种可调整厚度的软骨切削装置,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包括厚度调整组件,厚度调整组件包括滑块、弹性部件、导柱及旋钮;滑块置于第二夹持部的凹槽内,旋钮置于第二夹持部外,导柱穿过第二夹持部的通孔分别连接滑块和旋钮,旋钮可带动导柱及滑块沿导柱轴线方向做往复运动,旋钮可带动导柱绕其轴向旋转;弹性部件套设于导柱外;旋钮上设有至少一个可插入第二夹持部外表面沉孔内的凸起。第二夹持部外表面沉孔数量为十二个,呈环形排布,在同一直径上相对的两沉孔深度相同,形成六对不同深度的沉孔。沉孔深度为2.1~2.6mm,每对沉孔深度以0.1mm递增。使用时,使用者向外拉旋钮使旋钮做直线运动直至其凸起离开初始沉孔,然后旋转旋钮至所需厚度的沉孔位置,松开旋钮,旋钮自动回弹,凸起插入目标深度的沉孔内,即完成厚度调整。此种结构虽然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使用垫片调整软骨切削厚度的诸多问题,但也存在缺陷:1.医生在手术操作中需要双手完成厚度调整动作,即一只手扶住第一夹持部,另一只手拉动旋钮调整旋钮位置。此种操作步骤较为繁复,而医生在手术中往往是器械操作越便捷越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2.软骨在置入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狭缝后,滑块向第二贴合面移动过程中会挤压软骨造成软骨变形,软骨变形不仅不易切割,而且切割后释放软骨片,被挤压的软骨片会形变复位,造成软骨片厚度与目标厚度不一致,厚度调整不精确,进一步影响手术效果。3.软骨厚度仅有六档位可调节,不能根据需要随意调整。
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一种一手操作即可完成精准厚度调整的软骨片切削厚度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软骨片切削系统。该系统的操作简便、软骨片厚度切割精准、灵活可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两夹持部之间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具有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二贴合面部分表面在垂直方向下沉,使其在与第一贴合面贴合后形成可插入刀片的狭缝;其中,
所述第二贴合面的下沉位置设有部分开放的凹槽,所述凹槽侧壁设有通孔;一厚度调整组件,包括主动滑块和旋钮,所述主动滑块置于所述凹槽内并部分插入所述通孔,所述旋钮由通孔另一侧插入,所述旋钮端面设有一凸台,所述主动滑块端面为螺旋曲面,所述凸台与所述螺旋曲面始终保持紧密接触;所述旋钮通过绕其轴线旋转进而控制主动滑块进行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贴合面的直线运动。
其中较优地,一旋钮螺栓穿过所述旋钮与所述主动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旋钮螺栓与所述旋钮不接触但可做相对旋转运动。
其中较优地,所述旋转螺栓外部还套设有一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在旋钮螺栓的压迫下始终保持压缩状态进而使所述凸台与所述螺旋曲面始终保持紧密接触。
其中较优地,所述旋钮在所述通孔内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定位凹槽;一定位部件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固定连接并部分插入该凹槽内,所述定位部件使所述旋钮只能绕其轴线旋转不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做直线运动。
其中较优地,所述定位凹槽的槽底设有若干球窝,所述各球窝之间设有滑道,所述定位部件可沿所述滑道运动并嵌入所述球窝内。
其中较优地,所述定位部件为一波珠螺丝。
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二夹持部设有与所述通孔垂直且相通的定位通道,所述定位通道内壁设有与所述波珠螺丝匹配的螺纹,所述波珠螺丝可螺接于所述定位通道内。
其中较优地,所述主动滑块与软骨接触的表面设有摩擦增强结构。
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一夹持部还设有随动组件,所述随动组件可随所述主动滑块运动做相随运动。
其中较优地,所述随动组件包括与所述主动滑块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随动块、可止挡所述随动块端面凸出所述第一贴合面的随动块定位螺栓和可控制所述随动块被挤压位移后回调至原位的弹性部件。此弹性部件始终保持压缩状态,以达到与主动滑块对软骨的夹持。
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一夹持部设有部分开放的凹槽,所述凹槽侧壁具有一盲孔;所述随动块为T型滑块,具有头部及体部,所述头部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体部插入所述盲孔内,所述体部侧壁设有定位环槽;所述第一夹持部设有与所述盲孔垂直且相通的定位通道,所述随动块定位螺栓与所述定位通道固定连接并凸出该定位通道且部分插入所述定位环槽内;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T型滑块体部底面与盲孔底面之间。
其中较优地,所述随动块与软骨接触的表面设有摩擦增强结构。
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一夹持部设有至少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夹持部设有与该定位凹槽匹配的凸起;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贴合并通过该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定位后通过螺栓将二者固定连接。
一种可调整厚度的软骨切削系统,包括上述的软骨片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及一用于切割软骨的切削组件。
其中较优地,所述切削组件包括一刀片及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刀片的刀弓。
其中较优地,所述切削组件还包括两个刀弓,所述两刀弓通过螺栓紧固夹紧所述刀片。
其中较优地,所述刀片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两个刀弓上分别设有与该定位孔对应的定位孔和定位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中的厚度调整装置设计巧妙,在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过程中,医生只需一只手旋转旋钮即可轻松实现目标厚度调整程序,为医生手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手术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的旋钮端面的凸台和主动滑块螺旋曲面始终保持紧密接触,通过旋转旋钮控制主动滑块靠近或远离第一贴合面,实现对目标厚度的调整,此结构设计使厚度调整精准度更高,厚度调整也更灵活。
(3)本实用新型首次提出了随动组件设计,该随动组件结构可随主动滑块运动而运动,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厚度调整组件在靠近第一贴合面的过程中压缩软骨样品造成切削厚度精准度差,软骨片易破损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软骨片切削的精准度。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简便成本较低,使用效果极佳,易于被临床应用接受,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的第一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的第二夹持部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旋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动滑块的螺旋曲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动滑块的工作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中的切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夹持部1及第二夹持部2,两夹持部之间设计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这里所述的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指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使用前或不使用时可分开,二者之间在放入软骨后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方式为第一夹持部1设有通孔11,通孔11在本实施例中为非螺纹孔,孔径略大于固定螺栓直径;第二夹持部2设有螺纹盲孔21,一紧固螺栓3穿过螺纹通孔11及螺纹盲孔21将第一夹持部1及第二夹持部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紧固后更为稳定,第一夹持部1还设有两个定位凹槽12,第二夹持部上设有与该定位凹槽12位置及尺寸匹配的两个定位凸起22。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贴合后,定位凸起22插入定位凹槽12中实现良好的定位功能。
第一夹持部1具有第一贴合面13,第二夹持部2具有第二贴合面23,第二贴合面23部分表面在垂直方向下沉,使其在与第一贴合面13贴合后形成可插入刀片的狭缝4;
第二贴合面23的下沉位置设有部分开放的凹槽24,凹槽24侧壁设有通孔25;一厚度调整组件,包括主动滑块26和旋钮27;主动滑块26具有主动滑块头部261及主动滑块体部262,主动滑块头部261置于凹槽24内,主动滑块体部262插入通孔25,主动滑块头部261设计为非圆形结构,与凹槽24形状匹配,本实施例中为方形,主要目的是控制主动滑块头部261不可相对于第二夹持部2旋转。主动滑块头部261的宽度大于主动滑块体部262的直径,使主动滑块头部261始终保持在凹槽24内。旋钮27由通孔25另一侧插入,旋钮27包括旋钮体部271及旋钮头部272;旋钮头部272置于第一夹持部外,旋钮体部271插入通孔25内,旋钮体部271端面设有一旋钮凸台273,主动滑块体部262端面为螺旋曲面263;一旋钮螺栓28穿过旋钮27后与主动滑块26螺接固定,旋钮螺栓28与旋钮27不接触但可做相对旋转运动。旋钮螺栓28外部还套设有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的作用是在旋钮螺栓压迫下使凸台和螺旋曲面始终保持紧密接触,所以任何带有弹性的可实现该目的的组件均可应用于此。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组件为旋钮弹簧29,旋钮弹簧29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旋钮27内部套设于旋钮螺栓28外部,旋钮弹簧29在旋钮螺栓28压迫下始终保持压缩状态进而使旋钮凸台273与螺旋曲面263始终保持紧密接触。旋钮27绕其轴线做旋转运动,进而旋钮凸台273与螺旋曲面接触并沿螺旋曲面旋转,进而控制主动滑块26做相对于第二夹持部的直线运动,所述直线运动为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贴合面13的直线运动。该直线运动的距离与软骨切削厚度相关,可以使软骨切削厚度在该运动距离范围内进行任意厚度的调节。
本实施例还可以设计为六档位固定厚度调整,具体结构说明如下:旋钮体部271侧壁上还设有环形定位凹槽274;定位凹槽274的槽底均布有若干球窝275,若干球窝275之间设有滑道276;还包括一定位部件,本实施例中定位部件为波珠螺丝277,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利用现有技术中其他可以起到同等作用的定位部件。波珠螺丝277的顶部波珠可在压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压力消失后回弹。第二夹持部2设有与通孔25垂直且相通的定位通道278,定位通道有至少两个作用,第一,使波珠螺丝固定于通道内;第二,可以有效减轻第二夹持部重量,可以便于携带,更重要的是避免医生使用时由于器械过重造成的操作疲劳。第一夹持部可以不设置重量减轻通道并不影响本实施例技术效果,当然,为了实现更好操作效果,平衡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重量,第一夹持部可同样设置减轻重量的通道使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重量相当。定位通道278内壁设有与波珠螺丝277匹配的螺纹,波珠螺丝277可螺接于定位通道278内,波珠螺丝277的波珠部分凸出该定位通道278插入该定位凹槽274内,波珠螺丝277可沿滑道276运动并嵌入球窝275内使旋钮停止转动。旋钮上可设置刻度,球窝275位置与刻度位置对应,代表旋钮旋转位置的软骨切削厚度。定位部件的作用,第一,使旋钮只能绕其轴线旋转不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做直线运动,第二是通过球窝对应刻度的设计使旋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停止在目标厚度的刻度位置,实现六档位厚度调整,医生可更加快速的判断旋转位置的软骨切削后度。主动滑块头部261与软骨接触的表面设有摩擦增强结构,本实施例中为均布的若干凹槽,此结构可以提高对样品的加持力量。
实施例2
如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夹持部2所有结构同实施例1。第一夹持部1还设有随动组件,所述随动组件可随所述主动滑块26运动做相随运动。
随动组件包括与主动滑块26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随动块14、可止挡随动块14端面凸出第一贴合面的随动块定位螺栓15和可控制随动块14被挤压后回调至原位的随动弹簧16,随动弹簧16始终在随动块的压迫下保持压缩状态,其目的是使随动块的端面与第一贴合面保持处于同一平面,并且在随动块在主动滑块及软骨压迫下回缩后还可以保持对软骨的加持力,此处也可以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可实现相同作用的其他弹性部件。
第一夹持部设有部分开放的凹槽17,凹槽17侧壁具有一盲孔18;随动块14为T型滑块,具有随动块头部141及随动块体部142,所述随动块头部141置于所述凹槽17内,随动块体部142插入盲孔18内,随动块体部142侧壁设有定位环槽143,定位环槽143具有一定宽度。第一夹持部1设有与盲孔18垂直且相通的定位通道19,定位通道19的作用有两个,第一是容纳并固定定位螺栓15;第二是可以有效减轻第一夹持部重量,便于携带,更重要的是避免医生使用时由于器械过重造成的操作疲劳。随动块定位螺栓15与定位通道19螺接,随动块定位螺栓15凸出该定位通道19且部分插入定位环槽143内,随动块14可在随动块定位螺栓15的止挡下做定位环槽宽度范围内的相对于第一夹持部1的直线运动;随动弹簧16位于随动块体部142底面与盲孔18底面之间。
随动块14与软骨接触的表面设有摩擦增强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为均布的若干凹槽结构,也可以应用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相似结构。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调整厚度的软骨切削系统,包括上述的软骨片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同时还包括一用于切割软骨的切削组件5。该软骨片切削厚度调整装置的结构同实施例2所述,在此不予赘述。如图10所示,切削组件5包括一刀片51及两个用于固定刀片51的刀弓52。刀片51上设有四个定位孔54,两个刀弓上分别设有与该定位孔54数量及位置一致且对应的定位孔55和定位销56。两刀弓52通过刀片定位孔54、刀弓定位孔55及刀弓定位销56实现对刀片51的精准定位,使刀片51在切削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然后再通过螺栓53紧固两刀弓进一步夹紧刀片51。刀弓的设计还可以方便操作者握持,根据需要也可设计为一个刀弓的结构,稳定性比两个刀弓稍差,但也可以实现本实施例切削效果。刀片51可插入所述狭缝4中用于切割软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开,然后将待切削软骨置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最后通过紧固螺栓3将两夹持部紧固连接。然后医生将待切削软骨置入狭缝4内。医生只需一只手旋转刻度旋钮27,在旋钮弹簧29作用下,旋钮凸台273沿主动滑块体部262的螺旋曲面263运动,旋钮27只能转动,主动滑块则受迫沿其轴线方向做靠近或远离第一贴合面的前后直线运动。球窝275在本实施例中为六个,均匀分布于定位凹槽274底部圆周上,不同球窝275之间由滑道276连通,波珠螺丝277的头部分别在任意两个相邻球窝之间运动时,主动滑块26移动距离是0.1mm。旋钮凸台273从螺旋曲面263最低点出发,依次实现从软骨厚度0.6mm、0.5mm、0.4mm、0.3mm、0.2mm、0.1mm之间不同厚度档位的调节。所述厚度指软骨切削后的软骨片厚度,也是刀片插入狭缝后,主动滑块端面至刀片的距离。球窝和波珠螺丝的柱头形状尺寸匹配,因此可以保证旋钮在不同厚度位置保持稳定。当旋钮旋转一周后,旋钮凸台重新回到螺旋曲面最低点,装置复位。
在软骨切削厚度的调整过程中,为了避免由于软骨被压缩造成切削厚度不精准的问题,发明人设计了随动组件结构。利用随动块定位螺栓15将随动块14和随动弹簧16固定于第一夹持部部分开放凹槽17及盲孔18中。随动块14可以沿轴线方向由随动块定位螺栓15位置起,前后运动,不可转动,随动弹簧16被压缩于随动块和盲孔底部之间。随动组件的工作原理是:主动滑块调节软骨片厚度时,主动滑块前后运动,随动块随主动滑块发生相随的运动,而被压紧的随动弹簧16能够保证在主动滑块和随动块始终保持夹紧状态。主动滑块和随动块的工作面上有规则分布的凹槽,以增加工作面粗糙度,保证对待切软骨的夹持力。软骨切削厚度调整好后,将切刀沿狭缝插入即可实现软骨片的切削。

Claims (18)

1.一种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两夹持部之间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具有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二贴合面部分表面在垂直方向下沉,使其在与第一贴合面贴合后形成可插入刀片的狭缝;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贴合面的下沉位置设有部分开放的凹槽,所述凹槽侧壁设有通孔;一厚度调整组件,包括主动滑块和旋钮;所述主动滑块置于所述凹槽内并部分插入所述通孔,所述旋钮由通孔另一侧插入;所述旋钮端面设有一凸台,所述主动滑块端面为螺旋曲面,所述凸台与所述螺旋曲面始终保持紧密接触;所述旋钮通过绕其轴线旋转进而控制主动滑块做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贴合面的直线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旋钮螺栓穿过所述旋钮与所述主动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旋钮螺栓与所述旋钮不接触但可做相对旋转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螺栓外部还套设一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在旋钮螺栓的压迫下始终保持压缩状态进而使所述凸台与所述螺旋曲面始终保持紧密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在所述通孔内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定位凹槽;一定位部件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固定连接并部分插入该凹槽内,所述定位部件使所述旋钮只能绕其轴线旋转不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做直线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的槽底设有若干球窝,所述各球窝之间设有滑道,所述定位部件可沿所述滑道运动并嵌入所述球窝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为一波珠螺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设有与所述通孔垂直且相通的定位通道,所述定位通道内壁设有与所述波珠螺丝匹配的螺纹,所述波珠螺丝可螺接于所述定位通道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滑块与软骨接触的表面设有摩擦增强结构。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还设有随动组件,所述随动组件可随所述主动滑块运动做相随运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组件包括与所述主动滑块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随动块、可止挡所述随动块端面凸出所述第一贴合面的随动块定位螺栓和可控制所述随动块被挤压位移后回调至原位的弹性部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设有部分开放的凹槽,所述凹槽侧壁具有一盲孔;所述随动块为T型滑块,具有头部及体部,所述头部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体部插入所述盲孔内,所述体部侧壁设有定位环槽;所述第一夹持部设有与所述盲孔垂直且相通的定位通道,所述随动块定位螺栓与所述定位通道固定连接并凸出该定位通道且部分插入所述定位环槽内;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T型滑块体部底面与盲孔底面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块与软骨接触的表面设有摩擦增强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设有至少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夹持部设有与该定位凹槽匹配的凸起;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贴合并通过该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定位后通过螺栓将二者固定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设有至少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夹持部设有与该定位凹槽匹配的凸起;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贴合并通过该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定位后通过螺栓将二者固定连接。
15.一种可调整厚度的软骨切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软骨片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及一用于切割软骨的切削组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调整厚度的软骨切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组件包括一刀片及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刀片的刀弓。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调整厚度的软骨切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组件还包括两个刀弓,所述两刀弓通过螺栓紧固夹紧所述刀片。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调整厚度的软骨切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两个刀弓上分别设有与该定位孔对应的定位孔和定位销。
CN201720886895.2U 2017-07-20 2017-07-20 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及软骨切削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913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86895.2U CN206913260U (zh) 2017-07-20 2017-07-20 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及软骨切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86895.2U CN206913260U (zh) 2017-07-20 2017-07-20 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及软骨切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13260U true CN206913260U (zh) 2018-01-23

Family

ID=61348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86895.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913260U (zh) 2017-07-20 2017-07-20 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及软骨切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132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9080A (zh) * 2017-07-20 2017-11-24 王杰 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及软骨切削系统
CN108403184A (zh) * 2018-03-27 2018-08-17 大连医科大学 固定式肋软骨切割器以及耳鼻手术器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9080A (zh) * 2017-07-20 2017-11-24 王杰 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及软骨切削系统
CN108403184A (zh) * 2018-03-27 2018-08-17 大连医科大学 固定式肋软骨切割器以及耳鼻手术器械
CN108403184B (zh) * 2018-03-27 2023-09-15 大连医科大学 固定式肋软骨切割器以及耳鼻手术器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79080A (zh) 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及软骨切削系统
CN206913260U (zh) 软骨切削厚度调整装置及软骨切削系统
CN208962067U (zh) 一种生物切片装置
CN208613865U (zh) 用于切割型材的定位定长装置
CN207840876U (zh) 一种骨科手术刀磨削机
CN205317508U (zh) 一种切片机
CN111671506B (zh) 一种呼吸科用胸腔穿刺引导定位装置
CN110840638A (zh) 一种整形用软骨切片器
CN217749630U (zh) 一种型材切割装置
CN206641992U (zh) 软骨片切削装置
CN201673068U (zh) 骨肿瘤病理标本取样器
CN214066538U (zh) 一种切片机用的刀架机构
CN108943050A (zh) 一种办公用裁纸装置
CN107121321B (zh) 一种圆规式宫颈锥切器
CN210550680U (zh) 一种超声刀定位装置
CN110883795B (zh) 一种新型可调节实验用软骨刨刀
CN211433243U (zh) 一种膝关节髓内定位装置
CN208902496U (zh) 一种病理切片机退刀片机构
CN213963902U (zh) 外眦开大手术定型器
CN210447184U (zh) 一种骨科用取钉装置
CN211205797U (zh) 一种骨肿瘤病理标本取材架
CN211325422U (zh) 一种泌尿临床包皮环切器
CN111012445B (zh) 一种旋转调节的医用剪
CN218922661U (zh) 一种新型骨科手术夹持加压固定器
CN213562851U (zh) 一种活血止痛膏生产用切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1

Address after: 276111 high tech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Tancheng County,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ancheng Jingt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401 Beijing Fangshan District Changyang Peninsula Ziyun home No. 10 hospital

Co-patentee before: Li Yongxin

Patentee before: Wang Jie

Co-patentee before: Liu Chao

Co-patentee before: Hou Weiqian

Co-patentee before: Kong Xiangj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2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2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