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13039U - 扳手 - Google Patents

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13039U
CN206913039U CN201720881011.4U CN201720881011U CN206913039U CN 206913039 U CN206913039 U CN 206913039U CN 201720881011 U CN201720881011 U CN 201720881011U CN 206913039 U CN206913039 U CN 206913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nner
handle
hole
shank body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810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建明
陈捷
解建炜
徐慧英
楼晓红
李晓婧
章弓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ianxin Project Cost Consulting Co Ltd
Zhejiang Zhijiang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ianxin Project Cost Consulting Co Ltd
Zhejiang Zhijiang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ianxin Project Cost Consulting Co Ltd, Zhejiang Zhijiang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ianxin Project Cos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810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13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13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130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扳手,包括手柄和扳头,所述手柄一端开设一轴孔,所述轴孔的轴线平行于扳手使用时所在的转动平面;所述轴孔内设置一转轴,所述扳头一端套接在转轴上相对转轴转动,所述扳头上开设一卡槽,所述手柄上开设一与卡槽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一卡件,所述手柄和扳头处于同一平面时,卡件滑动至部分卡入卡槽,扳头相对手柄周向固定;由于扳头可相对手柄进行转动,因此当进入狭小空间的时候,扳头套在螺母等零件上,转动手柄对零件进行拧紧或拧松;通常情况使用时,卡件部分卡入卡槽内,扳头与手柄固定。

Description

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在柄部的一端或两端制有夹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使用时沿螺纹旋转方向在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拧转螺栓或螺母。
如公告号为CN201559157U公开的专利,其包括扳手的开口部位以及可供持握施力的手柄。
由于其长度一定,作业时容易受到空间限制,不适用于狭小空间内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扳手,适用于狭小空间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扳手,包括手柄和扳头,所述手柄一端开设一轴孔,所述轴孔的轴线平行于扳手使用时所在的转动平面;所述轴孔内设置一转轴,所述扳头一端套接在转轴上相对转轴转动,所述扳头上开设一卡槽,所述手柄上开设一与卡槽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一卡件,所述手柄和扳头处于同一平面时,卡件滑动至部分卡入卡槽,扳头相对手柄周向固定。
由于扳头可相对手柄进行转动,因此当进入狭小空间的时候,扳头套在螺母等零件上,转动手柄对零件进行拧紧或拧松;通常情况使用时,卡件部分卡入卡槽内,扳头与手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扳头转动套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两端各连接一限位螺栓,两个所述限位螺栓的栓帽分别抵接手柄两端。
通过设置两个限位螺栓防止转轴在轴孔内轴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卡件与滑槽磁性连接。
如此卡件不易在滑槽内发生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至少由两个柄体单元组成,相邻的两个柄体单元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开设在其中一个柄体单元上的与轴孔轴线平行的安装孔、伸入安装孔仅可沿安装孔轴向移动的调节轴、开设在另一个柄体单元上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直径小于第一孔段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内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孔段连通的定位槽,所述调节轴上固定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位于第一孔段时,相邻两个柄体单元可相对转动,所述定位条位于定位槽时,相邻两个柄体单元周向固定。
如此,通过移动调节轴实现相邻两个柄体单元的转动或固定,在狭小空间内转动柄体单元可以更方便施力。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固定一安装件,安装件包括固定在手柄上的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两个间隔设置的弹性卡块。
该安装件可安装手电筒,利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件与手柄卡接。
如此,光线正常的情况下,安装件可拆卸下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在狭小空间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柄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柄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调节孔与调节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为方便观察,进行了半剖;
图5是扳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手柄;11、第一柄体单元;111、滑槽;112、卡件;113、卡孔;12、第二柄体单元;2、扳头;21、连接孔;22、卡槽;31、凸耳一;32、凸耳二;33、第一安装孔;34、第二安装孔;35、调节孔;36、第一孔段;37、第二孔段;38、定位槽;4、调节轴;41、圆柱轴段;42、矩形轴段;43、定位条;5、转轴;51、轴段一;52、轴段二;61、凸耳三;62、凸耳四;63、第一轴孔;64、第二轴孔;65、限位螺栓;7、安装件;71、安装座;72、弹性卡块;73、弹性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扳手,如图1,由钢制成,包括手柄1和扳头2。手柄1由两个柄体单元组成,为方便说明,将其中一个柄体单元命名为第一柄体单元11,将另一个命名为第二柄体单元12,第一柄体单元11和第二柄体单元12通过调节轴4转动连接。
具体的,如图2,第一柄体单元11一端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凸耳一31和凸耳二32,凸耳一31和凸耳二32内各开设一个安装孔,为方便说明,将凸耳一31内的安装孔命名为第一安装孔33,将凸耳二32内的安装孔命名为第二安装孔34,第一安装孔33和第二安装孔34同轴设置且大小相同,第一安装孔33的轴线平行于扳手使用时所在的转动平面;第一安装孔33和第二安装孔34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如图2,调节轴4由圆柱轴段41和固定在圆柱轴段41两端的矩形轴段42组成,矩形轴段42的横截面与第一安装孔33、第二安装孔34的横截面大小形状相配,圆柱轴段41的横截面小于矩形轴段42的横截面,矩形轴段42的长度小于第一安装孔33、第二安装孔34的长度。当调节轴4安装至第一柄体单元11上时,矩形轴段42位于第一安装孔33和第二安装孔34内,圆柱轴段41一部位于第一轴孔63和第二轴孔64内,其余部分位于凸耳一31和凸耳二32之间,调节轴4由于矩形轴段42的存在,使得调节轴4相对第一柄体单元11周向固定,且因为调节轴4与第一轴孔63、第二轴孔64之间的摩擦力,调节轴4一般难以沿其轴向移动从第一柄体单元11脱离。
如图4,位于凸耳一31和凸耳二32之间的圆柱轴段41上沿其轴向设置多组定位组,每组定位组由沿圆柱轴段41周向均匀间隔固定的多个定位条43组成。第二柄体单元12上开设一调节孔35,调节孔35内具有多个调节部,调节部与定位组对应设置,即一个定位组对应一个调节部。调节部包括第一孔段36和直径小于第一孔段36的第二孔段37,第二孔段37内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孔段36连通的定位槽38,定位槽38的槽底与第一孔段36的孔壁处于同一圆柱面上,该定位槽38与定位条43相配。
调节轴4穿过第一安装孔33、调节孔35伸入第二安装孔34时,其具有两种情况,其具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定位条43伸入定位槽38内,从而限制第二柄体单元12相对第一柄体单元11周向转动;第二种情况为,调节轴4沿其轴向移动至定位条43位于第一孔段36内,定位条43与定位槽38错开,此时第二柄体单元12可相对第一柄体单元11周向转动。
如图2,扳头2手与第一柄体单元11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第一柄体单元11远离调节孔35的一端设置两个间隔设置的凸耳三61和凸耳四62。凸耳三61和上均开设轴孔,为方便说明,将凸耳三61上的轴孔命名为第一轴孔63,将凸耳四62上的轴孔命名为第二轴孔64,第一轴孔63与第二轴孔64同轴且轴线平行于扳手使用时所在的转动平面,第一轴孔63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二轴孔64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轴孔63的横截面大于第二轴孔64的横截面。
如图2,转轴5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轴段一51和横截面为圆形的轴段二52;当转轴5安装至第一柄体单元11上时,轴段一51与第一轴孔63相配,轴段二52一部分伸入第二轴孔64与第二轴孔64相配,轴段二52其余部分位于凸耳三61和凸耳四62之间;由于轴段一51与第一轴孔63相配,因此转轴5相对第一柄体单元11周向固定。为防止转轴5周向运动从第一轴孔63、第二轴孔64内脱出,在转轴5两端均螺纹连接一限位螺栓65,限位螺栓65的栓帽抵接第一柄体单元11的侧壁。
如图5,扳头2一端开设一连接孔21,轴段二52穿过连接孔21,使得扳头2可相对转轴5上转动;在扳头2靠近连接孔21一端开设一卡槽22。如图2,第一柄体单元11上开设一滑槽111,滑槽111呈L形且两端贯穿;滑槽111内设置一卡件112,卡件112呈L形,其由磁铁制成,卡件112与钢制的第一柄体单元11磁性连接,卡件112一端从滑槽111内伸出;手柄1和扳头2处于同一平面时,滑动卡件112至部分卡入卡槽22时,扳头2相对手柄1周向固定。
如图2,为方便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使用,在第一柄体单元11靠近扳头2的一端开设一安装件7,安装件7包括安装座71、固定在安装座71上的两个间隔设置的弹性卡块72,固定在安装座71底部的弹性卡柱73;在第一柄体单元11上开设一卡孔113,通过弹性卡柱73卡入卡孔113实现安装件7与第一柄体单元11的连接。
平常使用的时候,手柄1和扳头2处于同一平面,卡件112部分卡入卡槽22,扳头2相对手柄1周向固定;定位条43伸入定位槽38内,第二柄体单元12相对第一柄体单元11周向固定。
当需要进入狭小空间的作业时,滑动卡件112从卡槽22脱离,此时扳头2可相对手柄1进行转动;此时可以视情况推动调节轴4,定位条43与定位槽38错开,第二柄体单元12可相对第一柄体单元11周向转动至一定水平或趋于水平,之后推动调节轴4使得定位条43伸入定位槽38内,第二柄体单元12可相对第一柄体单元11周向固定,此时握住第二柄体单元12转动扳手更加省力。
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使用时,可将手电筒卡入两个弹性卡块72内。

Claims (6)

1.一种扳手,包括手柄(1)和扳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一端开设一轴孔,所述轴孔的轴线平行于扳手使用时所在的转动平面;所述轴孔内设置一转轴(5),所述扳头(2)一端套接在转轴(5)上相对转轴(5)转动,所述扳头(2)上开设一卡槽(22),所述手柄(1)上开设一与卡槽(22)连通的滑槽(111),所述滑槽(111)内设置一卡件(112),所述手柄(1)和扳头(2)处于同一平面时,卡件(112)滑动至部分卡入卡槽(22),扳头(2)相对手柄(1)周向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是:所述扳头(2)转动套接在转轴(5)上,所述转轴(5)两端各连接一限位螺栓(65),两个所述限位螺栓(65)的栓帽分别抵接手柄(1)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是:所述卡件(112)与滑槽(111)磁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是:所述手柄(1)至少由两个柄体单元组成,相邻的两个柄体单元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开设在其中一个柄体单元上的与轴孔轴线平行的安装孔、伸入安装孔仅可沿安装孔轴向移动的调节轴(4)、开设在另一个柄体单元上的调节孔(35),所述调节孔(35)包括第一孔段(36)和直径小于第一孔段(36)的第二孔段(37),所述第二孔段(37)内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孔段(36)连通的定位槽(38),所述调节轴(4)上固定有与定位槽(38)配合的定位条(43);所述定位条(43)位于第一孔段(36)时,相邻两个柄体单元可相对转动,所述定位条(43)位于定位槽(38)时,相邻两个柄体单元周向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是:所述手柄(1)上固定一安装件(7),安装件(7)包括固定在手柄(1)上的安装座(71)、设置在安装座(71)上的两个间隔设置的弹性卡块(7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扳手,其特征是:所述安装件(7)与手柄(1)卡接。
CN201720881011.4U 2017-07-20 2017-07-20 扳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13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81011.4U CN206913039U (zh) 2017-07-20 2017-07-20 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81011.4U CN206913039U (zh) 2017-07-20 2017-07-20 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13039U true CN206913039U (zh) 2018-01-23

Family

ID=61347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8101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13039U (zh) 2017-07-20 2017-07-20 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130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27781U (zh) 一种用于大型输电圆管安装定位的旋转夹具
CN105108689A (zh) 一种能够调节口径的扳手
CN106392964A (zh) 口径可调扳手
CN201220389Y (zh) 多功能扳手
CN206913039U (zh) 扳手
CN106312918B (zh) 螺栓拧紧器、螺栓拆松器及多螺栓拧紧拆松器
CN205218997U (zh) 用于液力耦合器的内置端盖的拆卸工具
CN202607539U (zh) 可调节扳手
CN108098689B (zh) 螺母拆装工具及拆装方法
CN106346399B (zh) 便于口径调节的新型活动扳手
CN104385199B (zh) 一种新型六角扳手
CN206824530U (zh) 缩口定位工装
CN211073355U (zh) 一种新型伸缩扳手
CN207522462U (zh) 一种简易活动扳手
CN208342670U (zh) 汽机维修专用万能扳手
CN207358989U (zh) 圆形封盖的开启工具
CN2097066U (zh) 一种套筒式可调扳手
CN106392961A (zh) 便于口径调节的活动扳手
CN206708241U (zh) 一种易拆卸紧定套
CN206200829U (zh) 便于口径调节的新型活动扳手
CN210549671U (zh) 一种螺母攻丝用固定装置
CN218428034U (zh) 一种车辆维修用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扳手
CN218927687U (zh) 一种拉马器
CN108555799A (zh) 一种板料平行度、同轴度的杆式定位工装
CN211681790U (zh) 一种用于拧螺丝的简易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