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05114U - 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05114U
CN206905114U CN201720613756.2U CN201720613756U CN206905114U CN 206905114 U CN206905114 U CN 206905114U CN 201720613756 U CN201720613756 U CN 201720613756U CN 206905114 U CN206905114 U CN 206905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guiding component
connecting hole
wind guiding
driv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137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青辉
韩鹏
汪春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206137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05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05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051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板,导风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座,两个连接座上均设置有连接孔;第一驱动盒,第一驱动盒的驱动端与一个连接座的连接孔枢转连接;第二驱动盒,第二驱动盒的驱动端与另一个连接座的连接孔卡接。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风组件的导风板易脱落的问题。

Description

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导风板组件的扫风组件布置于导风板上,采用两个驱动盒结构位于导风板的两侧分别驱动导风板及扫风叶片,如图1所示,一侧驱动盒与导风板10’连接,驱动导风板10’旋转;另一侧驱动盒与扫风机构60’连接,驱动扫风机构60’运动。其中,采用鹰勾结构将导风板10’固定到驱动盒的一侧,虽然鹰勾结构使得导风板10’的拆装或者安装更加方便,然而,由于鹰勾结构的装配可靠性不高,易在工作人员搬运等过程中导致导风板10’脱落,引起导风板10’失效。此外,上述结构也存在由于外力原因等不可控因素导致的鹰勾结构断裂,此质量问题将直接导致用户投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风组件的导风板易脱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板,导风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座,两个连接座上均设置有连接孔;第一驱动盒,第一驱动盒的驱动端与一个连接座的连接孔枢转连接;第二驱动盒,第二驱动盒的驱动端与另一个连接座的连接孔卡接。
进一步地,两个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座具有第一连接孔,第一驱动盒的驱动端与第一连接孔枢转连接;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具有第二连接孔,第二驱动盒的驱动端与第二连接孔卡接,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的形状不一致。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孔为圆孔,第一驱动盒的驱动端具有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头插入第一连接孔内并沿第一连接孔的周向和轴向能够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头的伸出端具有轴向伸出的限位凸缘,第一连接头与第一连接孔装配到位后,限位凸缘位于第一连接座的靠近第二连接座的一侧。
进一步地,导风组件还包括扫风机构,扫风机构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头卡接。
进一步地,扫风机构的第一端具有卡接凹槽,第一连接头包括圆柱形段和卡接段,卡接段为非圆柱形结构并与卡接凹槽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卡接段为柱状结构且其断面为十字形,卡接凹槽为十字形槽。
进一步地,导风组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座,支撑座设置在导风板上并支撑扫风机构。
进一步地,支撑座具有用于支撑扫风机构的连接杆的支撑槽或支撑孔。
进一步地,支撑座包括:支座本体,支座本体具有用于支撑扫风机构的连接杆的支撑槽;盖板,盖板盖设在支座本体上以盖住支撑槽的槽口。
进一步地,盖板与支座本体卡接。
进一步地,盖板的两端具有卡扣,支座本体具有与卡扣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孔为椭圆形、腰形、多边形中的一种,第二驱动盒的驱动端具有与第二连接孔形状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孔卡接。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孔为十字形孔或米字形孔。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盒的驱动端由第二连接座的背离第一连接座的一侧装入第二连接孔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导风组件,导风组件为上述的导风组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板、第一驱动盒及第二驱动盒。其中,导风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座,两个连接座均设置有连接孔。第一驱动盒的驱动端与一个连接座的连接孔枢转连接。第二驱动盒的驱动端与另一个连接座的连接孔卡接。
在本申请中,导风板的一端通过连接座与第一驱动盒枢转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座与第二驱动盒卡接,与导风板的一端连接的第一驱动盒对导风板起到支撑作用,与导风板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驱动盒与导风板卡接连接并能够驱动导风板进行旋转运动。
由于第一驱动盒的驱动端和第二驱动盒的驱动端均与连接座的连接孔装配在一起,因而当拆装驱动端时,仅能沿着连接孔的轴线进行装配,且连接孔的周向对驱动端也起到止挡的作用,使得驱动端的装配路径唯一。这样,不仅提高了导风板与第一驱动盒和第二驱动盒的装配可靠性,还能使得导风板与第一驱动盒及第二驱动盒的连接更加稳固,从而防止导风板从第一驱动盒及第二驱动盒上脱落,增加了导风板的可靠性,同时方便导风板的拆卸和清洗,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导风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扫风机构与第一连接头未连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扫风机构与第一连接头未连接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导风组件未安装扫风机构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第一驱动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6中的导风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6中的导风组件未安装扫风机构的主视图;
图10示出了图6中的导风组件未安装扫风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中的第二驱动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0中的导风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3中的导风板与扫风机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3中的导风板与扫风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3中的导风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5中的导风板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7示出了图15中的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导风板;60’、扫风机构;10、导风板;20、第一驱动盒;21、第一连接头;211、圆柱形段;212、卡接段;22、限位凸缘;30、第二驱动盒;31、第二连接头;40、第一连接座;41、第一连接孔;50、第二连接座;51、第二连接孔;60、扫风机构;61、卡接凹槽;70、支撑座;71、支座本体;711、支撑槽;712、卡槽;72、盖板;721、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导风组件的导风板易脱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如图2至图16所示,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板10、第一驱动盒20及第二驱动盒30。其中,导风板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座,两个连接座上均设置有连接孔。第一驱动盒20的驱动端与一个连接座的连接孔枢转连接。第二驱动盒30的驱动端与另一个连接座的连接孔卡接。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板10的一端通过连接座与第一驱动盒20枢转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座与第二驱动盒30卡接,与导风板10的一端连接的第一驱动盒20对导风板10起到支撑作用,与导风板10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驱动盒30与导风板10卡接连接并能够驱动导风板10进行旋转运动。
由于第一驱动盒20的驱动端和第二驱动盒30的驱动端均与连接座的连接孔装配在一起,因而当拆装驱动端时,仅能沿着连接孔的轴线进行装配,且连接孔的周向对驱动端也起到止挡的作用,使得驱动端的装配路径唯一。这样,不仅提高了导风板10与第一驱动盒20和第二驱动盒30的装配可靠性,还能使得导风板10与第一驱动盒20及第二驱动盒30的连接更加稳固,从而防止导风板10从第一驱动盒20及第二驱动盒30上脱落,增加了导风板10的可靠性,同时方便导风板10的拆卸和清洗,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如图2至图6、图8至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导风组件中,两个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座40和第二连接座50。其中,第一连接座40具有第一连接孔41,第一驱动盒20的驱动端与第一连接孔41枢转连接。第二连接座50具有第二连接孔51,第二驱动盒30的驱动端与第二连接孔51卡接,第一连接孔41与第二连接孔51的形状不一致。具体地,导风板10的第一端设置第一连接座40,第一驱动盒20的驱动端与第一连接座40上的第一连接孔41枢转连接。导风板10的第二端设置第二连接座50,第二驱动盒30的驱动端与第二连接座50上的第二连接孔51卡接连接,且第一连接孔41与第二连接孔51的形状不一致。这样,上述设置将导风板10与第一驱动盒20及第二驱动盒30连接在一起,第二驱动盒30的驱动端与第二连接座50固定连接并能够驱动导风板10进行旋转运动,且第一驱动盒20的驱动端对导风板10起到支撑作用,进而调整导风组件沿上下方向的出风方向。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装配。
如图4、5、7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导风组件中,第一连接孔41为圆孔,第一驱动盒20的驱动端具有第一连接头21,第一连接头21插入第一连接孔41内并沿第一连接孔41的周向和轴向能够移动。具体地,在工作人员对导风组件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先将第一连接座40与第一驱动盒20进行装配,即将第一驱动盒20的第一连接头21插入第一连接孔41内,之后再将第二驱动盒30的驱动端装入第二连接座50的第二连接孔51并与第二连接孔51卡接连接。在上述过程中,第一连接头21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座40进行短距离的轴向移动(朝向第二驱动盒30的轴向移动),则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第二驱动盒30的驱动端与第二连接孔51的卡接连接,从而使得导风组件的整体装配更加方便、快捷。
具体地,在工作人员对导风组件进行拆卸的过程中,先将导风板10朝向第一驱动盒20进行轴向移动,将第二驱动盒30的驱动端与第二连接孔51卡接连接拆卸,之后再将第一驱动盒20的第一连接头21与第一连接孔41解除配合,从而完成导风组件中的导风板10的拆卸。
如图4、5、7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导风组件中,第一连接头21的伸出端具有轴向伸出的限位凸缘22,第一连接头21与第一连接孔41装配到位后,限位凸缘22位于第一连接座40的靠近第二连接座50的一侧。具体地,当工作人员需要将导风板10与第一连接头21进行连接时,挤压限位凸缘22使其发生一定形变并将挤压后的限位凸缘22从第一连接孔41穿出,之后限位凸缘22恢复至其初始状态(未产生形变)并防止第一连接头21从第一连接孔41脱出,则实现第一连接头21与第一连接孔41的装配,进而将导风板10的一端装配在第一驱动盒20上,之后再将第二驱动盒30的驱动端装入第二连接座50的第二连接孔51并与第二连接孔51卡接连接,从而将导风板10与第一驱动盒20及第二驱动盒30装配在一起。限位凸缘22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且能够对第一连接头21起到较好的限位作用,防止第一连接头21从第一连接孔41脱出。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导风组件中,导风组件还包括扫风机构60,扫风机构6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头21卡接。具体地,扫风机构60上的叶片与第一连接座40和第二连接座50所在的竖直面具有夹角,气流沿着叶片所在的平面穿出。在扫风机构60绕某一轴旋转的过程中,叶片也会绕着该轴旋转,如初始位置处叶片与该竖直面的夹角为锐角,从叶片导出的气流向导风组件的左侧吹出,扫风机构60在第一驱动盒20的驱动下旋转180°后,叶片与该竖直面的夹角由锐角变成钝角,从而使得从叶片导出的气流切换为向导风组件的右侧吹出,即第一驱动盒20驱动扫风机构60旋转,从而实现扫风机构60的左右扫风。卡接连接的结构简单,使得扫风机构60与第一连接头21的安装或者拆卸更加简便、快捷。
这样,在导风组件运行过程中,第二驱动盒30驱动导风板10进行旋转,完成导风板10沿上下方向的扫风角度,第一驱动盒20的第一连接头21与扫风机构60的一端卡接连接,驱动扫风机构60进行旋转,实现扫风机构60的左右扫风,导风组件能够实现全方位扫风,加快热风或者冷风的扩散,从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如图7、13及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导风组件中,扫风机构60的第一端具有卡接凹槽61,第一连接头21包括圆柱形段211和卡接段212,卡接段212为非圆柱形结构并与卡接凹槽61卡接配合。具体地,非圆柱形结构的卡接段212使得扫风机构60与第一连接头21连接在一起后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使得扫风机构60在第一连接头21的带动下随着第一连接头21一起转动。圆柱形段211使得第一连接头21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孔41进行沿第一连接孔41的轴线方向的移动,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对导风板10的安装更加方便。卡接凹槽61与卡接段212的卡接配合实现扫风机构60与第一连接头21的连接,使得扫风机构60与第一连接头21的装配更加容易。
需要说明的是,卡接凹槽61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可选地,卡接凹槽61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头21上,卡接段212设置在扫风机构60的第一端,只要能够实现扫风机构60与第一连接头21的卡接即可。
如图7、13及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导风组件中,卡接段212为柱状结构且其断面为十字形,卡接凹槽61为十字形槽。这样,卡接段212与卡接凹槽61配合后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使得扫风机构60与第一连接头21的连接更加稳固,扫风机构60在第一驱动盒20的驱动下随着第一连接头21一起旋转。十字形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优选地,导风组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座70,支撑座70设置在导风板10上并支撑扫风机构60。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导风组件中,导风组件还包括三个支撑座70,具体地,扫风机构6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头21卡接连接,靠近第一连接座40的位置设置第一个支撑座70,其另一端设置第二个支撑座70,使得第一驱动盒20驱动扫风机构60进行旋转的过程中,扫风机构60不会与导风板10发生运动干涉。同时,使得扫风机构60的旋转运动更加平稳,在其中部设置第三个支撑座70。
如图13至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导风组件中,支撑座70具有用于支撑扫风机构60的连接杆的支撑槽711。具体地,扫风机构60的连接杆安装在支撑座70的支撑槽711上,连接杆能够相对于支撑槽711进行轴向和周向运动。支撑槽711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座70上支撑扫风机构60的连接杆的结构不限于此。可选地,支撑座70上设置支撑孔进行扫风机构60的连接杆的支撑,扫风机构60的连接杆从支撑孔穿过,从而使得支撑座70起到对扫风机构60的支撑作用。
如图13至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导风组件中,支撑座70包括支座本体71和盖板72。其中,支座本体71具有用于支撑扫风机构60的连接杆的支撑槽711。盖板72盖设在支座本体71上以盖住支撑槽711的槽口。这样,工作人员将扫风机构60的连接杆安装在支撑槽711上,之后将盖板72盖设在支撑槽711的槽口上,从而完成支撑扫风机构60与支撑座70的装配。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使得扫风机构60与支撑座70的安装或者拆卸更加简单、快捷。
盖板72与支座本体71卡接。卡接连接使得盖板72与支座本体71的安装或者拆卸更加容易。
需要说明的是,盖板72与支座本体71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可选地,可以通过紧固件实现盖板72与支座本体71的装配,支座本体71上设置螺纹孔,螺栓穿设过盖板72并拧紧在支座本体71上,从而实现二者的安装。
如图15及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导风组件中,盖板72的两端具有卡扣721,支座本体71具有与卡扣721配合的卡槽712。具体地,当工作人员将扫风机构60的连接杆安装在卡槽712上后,将盖板72盖设在支撑槽711的槽口上,盖板72上的卡扣721与支座本体71上的卡槽712卡接配合,从而将连接杆装配在支撑座70上。
需要说明的是,卡扣721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可选地,卡扣721设置在支座本体71上,与卡扣721配合的卡槽712设置在盖板72上,只要能够实现盖板72与支座本体71的卡接连接即可。
优选地,第二连接孔51为椭圆形、腰形、多边形中的一种,第二驱动盒30的驱动端具有与第二连接孔51形状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头31,第二连接头31与第二连接孔51卡接。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导风组件中,第二连接孔51为十字形孔或米字形孔。导风板10在第二驱动盒30的驱动下进行旋转。具体地,第二驱动盒30包括马达,马达的驱动端为第二连接头31。第二驱动盒30的第二连接头31与导风板10的第二连接孔51卡接配合,且第二连接孔51不会相对于第二连接头31发生运动,使得导风板10随着马达的驱动端的转动而一起旋转。
如图10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导风组件中,第二驱动盒30的驱动端由第二连接座50的背离第一连接座40的一侧装入第二连接孔51内。具体地,在工作人员对导风组件进行装配的过程中,第一连接座40与第一驱动盒20进行装配后,第一连接座40相对于第一连接头21进行轴向移动,第二驱动盒30的驱动端由第二连接座50的背离第一连接座40的一侧装入第二连接孔51内,从而实现导风板10的安装。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未示出),包括导风组件,导风组件为上述的导风组件。具体地,从换热器吹出的气流进入至导风组件,在导风组件的作用下实现全方位(上下、左右方向)的出风,使得空调器的送风更加均匀,提高用户舒适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导风组件的拆装方法如下:
在装配的过程中,先将第一连接头21卡入导风板10的第一连接孔41内,二者可以实现导风板10朝向第一驱动盒20的短距离的轴向自由移动,从而方便第二连接头31与导风板10的第二连接孔51进行固定,进而方便导风组件的整体装配,然后将第一驱动盒20的第一连接头21与扫风机构60的卡接凹槽装配,实现第一驱动盒20驱动扫风机构60进行扫风工作。拆卸的过程同上相反,首先将扫风机构60的拆出,将第二驱动盒30与导风板10的第二连接孔51进行拆卸,之后将导风板10沿第一连接头21的圆柱形段211朝向第一驱动盒20,实现导风板10的拆卸工作。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中,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板、第一驱动盒及第二驱动盒。其中,导风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座,两个连接座均设置有连接孔。第一驱动盒的驱动端与一个连接座的连接孔枢转连接。第二驱动盒的驱动端与另一个连接座的连接孔卡接。
在本申请中,导风板的一端通过连接座与第一驱动盒枢转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座与第二驱动盒卡接,与导风板的一端连接的第一驱动盒对导风板起到支撑作用,与导风板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驱动盒与导风板卡接连接并能够驱动导风板进行旋转运动。
由于第一驱动盒的驱动端和第二驱动盒的驱动端均与连接座的连接孔装配在一起,因而当拆装驱动端时,仅能沿着连接孔的轴线进行装配,且连接孔的周向对驱动端也起到止挡的作用,使得驱动端的装配路径唯一。这样,不仅提高了导风板与第一驱动盒和第二驱动盒的装配可靠性,还能使得导风板与第一驱动盒及第二驱动盒的连接更加稳固,从而防止导风板从第一驱动盒及第二驱动盒上脱落,增加了导风板的可靠性,同时方便导风板的拆卸和清洗,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风板(10),所述导风板(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上均设置有连接孔;
第一驱动盒(20),所述第一驱动盒(20)的驱动端与一个所述连接座的连接孔枢转连接;
第二驱动盒(30),所述第二驱动盒(30)的驱动端与另一个所述连接座的连接孔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座包括:
第一连接座(40),所述第一连接座(40)具有第一连接孔(41),所述第一驱动盒(20)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孔(41)枢转连接;
第二连接座(50),所述第二连接座(50)具有第二连接孔(51),所述第二驱动盒(30)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孔(51)卡接,所述第一连接孔(41)与所述第二连接孔(51)的形状不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41)为圆孔,所述第一驱动盒(20)的驱动端具有第一连接头(21),所述第一连接头(21)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41)内并沿所述第一连接孔(41)的周向和轴向能够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21)的伸出端具有轴向伸出的限位凸缘(22),所述第一连接头(21)与所述第一连接孔(41)装配到位后,所述限位凸缘(2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座(40)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座(50)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扫风机构(60),所述扫风机构(6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21)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机构(60)的第一端具有卡接凹槽(61),所述第一连接头(21)包括圆柱形段(211)和卡接段(212),所述卡接段(212)为非圆柱形结构并与所述卡接凹槽(61)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段(212)为柱状结构且其断面为十字形,所述卡接凹槽(61)为十字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座(70),所述支撑座(70)设置在所述导风板(10)上并支撑所述扫风机构(6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70)具有用于支撑所述扫风机构(60)的连接杆的支撑槽(711)或支撑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70)包括:
支座本体(71),所述支座本体(71)具有用于支撑所述扫风机构(60)的连接杆的所述支撑槽(711);
盖板(72),所述盖板(72)盖设在所述支座本体(71)上以盖住所述支撑槽(711)的槽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2)与所述支座本体(71)卡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2)的两端具有卡扣(721),所述支座本体(71)具有与所述卡扣(721)配合的卡槽(712)。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51)为椭圆形、腰形、多边形中的一种,所述第二驱动盒(30)的驱动端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51)形状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头(31),所述第二连接头(31)与所述第二连接孔(51)卡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51)为十字形孔或米字形孔。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盒(30)的驱动端由所述第二连接座(50)的背离所述第一连接座(40)的一侧装入所述第二连接孔(51)内。
16.一种空调器,包括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组件。
CN201720613756.2U 2017-05-27 2017-05-27 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206905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3756.2U CN206905114U (zh) 2017-05-27 2017-05-27 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3756.2U CN206905114U (zh) 2017-05-27 2017-05-27 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05114U true CN206905114U (zh) 2018-01-19

Family

ID=61286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13756.2U Active CN206905114U (zh) 2017-05-27 2017-05-27 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0511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6528A (zh) * 2017-05-27 2017-09-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870708A (zh) * 2018-03-27 2018-11-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结构、面板体结构及空调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6528A (zh) * 2017-05-27 2017-09-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870708A (zh) * 2018-03-27 2018-11-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结构、面板体结构及空调器
CN108870708B (zh) * 2018-03-27 2019-10-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结构、面板体结构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6528A (zh) 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2878660B (zh) 空调器的导风机构、空调器和空调器的送风方法
CN206905114U (zh) 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575937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1628345U (zh) 分体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
CN201615577U (zh) 壁挂式空调器及其室内机的出风口结构
CN202145041U (zh) 空调器的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6905225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081082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972793A (zh) 风口结构和空调系统
CN206131192U (zh) 空调挡风板
CN107525149A (zh) 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214256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626797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组件
CN108626790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8626791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7333258U (zh) 扇头组件及风扇
CN106440038A (zh) 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4830182U (zh) 具有摆叶的立式空调
CN206310688U (zh) 出风框的旋转机构及空调柜机
CN206094488U (zh) 导风装置及空调器
CN211345773U (zh) 一种端盖组件及空调器
CN206037243U (zh) 改进风道结构的空调器
CN205579758U (zh) 支架和空调柜机
CN203628842U (zh) 天井机及其天井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