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02337U - 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02337U
CN206902337U CN201720613427.8U CN201720613427U CN206902337U CN 206902337 U CN206902337 U CN 206902337U CN 201720613427 U CN201720613427 U CN 201720613427U CN 206902337 U CN206902337 U CN 206902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pump
splined shaft
fixed
oil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134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永良
金良根
吕雪奎
徐振宇
杨佳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134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02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02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0233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包括箱体、动力输入轴、花键轴和凸轮传动机构,特点:花键轴的轴向中央以并行于花键轴的长度方向的状态设花键轴引油道,花键轴的前端设进油密封轴承安装孔,进油密封轴承安装孔内设进油密封轴承,花键轴引油道与进油密封轴承的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相通,花键轴中部设有花键轴出油道,花键轴出油道与花键轴引油道形成十字交错关系并且与花键轴引油道相通,在箱体腔内并且在对应于密封轴承内圈孔的前侧的位置设积极式润滑油供油机构,该积极式润滑油供油机构与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油路连接并且还与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整体润滑效果好,有助于延长偏心盘、偏心盘轴承以及摆臂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
背景技术
电子多臂机是将织物花纹组织信号转换成开口动作并以此驱动织机的综框上下提综运动的织机开口部件之一,对此可参见并非限于如下例举的专利文献:CN102400257B(旋转式多臂开口机构)、CN102995212B(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选综执行机构)、CN105442138B(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三开口装置)和CN101709525B(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三开口开口机构),等等。
图3所示为已有技术中电子多臂机的示意图,包括箱体1、动力输入轴2、花键轴3和凸轮传动机构4,箱体1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机架上,动力输入轴2的一端位于箱体1的箱体腔11内并且转动地支承在设置于箱体腔11内的动力输入轴支承座21上,在该动力输入轴2的一端固定有一动力输入轴齿轮22,花键轴3位于箱体腔11内,凸轮传动机构4设置在花键轴3上并且该齿轮传动机构4的驱动齿轮41与动力输入轴齿轮22啮合。前述的凸轮传动机构4的具体结构可参见转用于电子提花机的公布号为CN106400249A中提及的凸轮变速机构(说明书第0030至0038段)。依据专业常识,在前述花键轴上设置有图3中未示出的作为提综机构的结构体系的偏心盘和摆臂(具体可参见CN101709525B以及CN105442138B,等等)。工作时,由动力输入轴驱动装置驱动动力输入轴2运动,由动力输入轴2上的动力输入轴齿轮22带动驱动齿轮41,使凸轮传动机构4动作,由凸轮传动机构4使花键轴3间隙运动,从而由前述偏心盘和摆臂的运动实现综框上下提综运动。
为了确保对前述动力输入轴齿轮22、驱动齿轮41、设置在花键轴3上的图3中未予示出的偏心盘的偏心盘轴承以及偏心盘与摆臂的接触面之间的润滑效果,在前述箱体1的箱体腔11内盛有润滑油,在工作状态下,以甩油方式使前述部件得到润滑。但是对于前述偏心盘轴承以及偏心盘与摆臂的接触面之间而言,润滑效果相对欠缺,因为润滑油是以消极而非积极方式对偏心盘轴承以及偏心盘与摆臂的接触面之间润滑的,所述的消极方式是指润滑油由外向内渗入,属于被动润滑,偏心盘轴承以及偏心盘与摆臂的接触面之间难以甚至根本无法获得期望的全面或称整体润滑效果,致使偏心盘轴承以及摆臂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改善对设置在花键轴上的偏心盘轴承以及偏心盘与摆臂的接触面之间的润滑效果而藉以延长使用寿命的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包括箱体、动力输入轴、花键轴和凸轮传动机构,箱体在使用状态下以腾空于地坪的状态支承于机架上,动力输入轴的右端探入箱体的箱体腔内并且转动地支承在设置于箱体腔内的动力输入轴支承座上,在该动力输入轴的右端固定有一动力输入轴齿轮,动力输入轴的左端与动力输入轴驱动装置传动连接,花键轴位于箱体腔内,凸轮传动机构的前侧转动地支承在花键轴的花键轴轴头上,而凸轮传动机构的后侧转动地支承在设置于箱体腔内的凸轮传动机构支承轴承座上,并且在该凸轮传动机构的前侧固定有一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与所述的动力输入轴齿轮相啮合,特征在于在所述花键轴的轴向中央以并行于花键轴的长度方向的状态开设有一花键轴引油道,在花键轴的前端开设有一进油密封轴承安装孔,在该进油密封轴承安装孔内嵌设有一进油密封轴承,所述的花键轴引油道与该进油密封轴承的进油密封轴承内圈的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相通,在花键轴中部以垂直于花键轴的状态开设有一贯穿花键轴的直径方向的花键轴出油道,该花键轴出油道与所述花键轴引油道形成十字交错关系并且与花键轴引油道相通,在箱体腔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密封轴承内圈孔的前侧的位置设置有一积极式润滑油供油机构,该积极式润滑油供油机构与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油路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花键轴的长度方向的表面构成有一组花键槽,所述的花键轴出油道与一组花键槽中的其中一条花键槽相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积极式润滑油供油机构包括油泵主动轮、油泵从动轮、油泵固定座、油泵和轴承内孔引油装置,油泵主动轮在对应于所述动力输入轴齿轮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右端,油泵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箱体的箱体腔内,油泵与油泵固定座朝向下的一侧固定,该油泵的油泵进油管与箱体腔相通,油泵的油泵出油管与轴承内孔引油装置连接,而该轴承内孔引油装置与所述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相对应并且相配合,该轴承内孔引油装置与油泵固定座固定,油泵从动轮与油泵的油泵工作轴固定并且该油泵从动轮与所述油泵主动轮传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油泵主动轮的左侧构成有一油泵主动轮固定座,在该油泵主动轮固定座上配设有一油泵主动轮固定螺钉,该油泵主动轮固定螺钉与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右端固定;所述油泵从动轮以平键固定方式与所述油泵工作轴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油泵主动轮以及油泵从动轮为齿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的箱体腔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油泵固定座的位置构成有一固定座固定台阶,在该固定座固定台阶上开设有固定台阶螺孔,油泵固定座的前端通过油泵固定座螺钉在对应于固定台阶螺孔的位置与固定座固定台阶固定,而油泵固定座的后端以水平悬臂状态探出固定座固定台阶,所述的轴承内孔引油装置与油泵固定座的后端前侧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油泵工作轴的末端延伸有一油泵工作轴螺纹轴头,在该油泵工作轴螺纹轴头上旋配有一用于对所述油泵从动轮阻挡的油泵从动轮限定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轴承内孔引油装置包括一油孔柱固定脚和一油孔柱,油孔柱固定脚朝向所述油泵固定座的一端与油泵固定座的后端前侧固定,而油孔柱固定脚朝向油孔柱的一端与油孔柱的下端固定,在油孔柱的下端前侧固定有一油孔柱进油接口,而在油孔柱的上端后侧固定有一油孔柱出油管,该油孔柱出油管与所述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相配接,在油孔柱内开设有一油孔柱通油孔,所述油孔柱进油接口以及油孔柱出油管与该油孔柱通油孔相通,所述油泵出油管与油孔柱进油接口配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油孔柱固定脚的形状呈L字形,在所述油孔柱的顶部并在对应于所述油孔柱通油孔的位置设置有一油孔柱油堵螺钉,并且油孔柱的横截面呈扁平的矩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花键轴的轴向中央开设有一花键轴引油道以及垂直于花键轴开设有一贯穿花键轴的直径方向的并且与花键轴引油道相通的花键轴出油道,在箱体的箱体腔内并且在对应于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的前侧的位置设置了一由动力输入轴带动的积极式润滑油供油机构,因而由积极式润滑油供油机构向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提供润滑油,进入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内的润滑油依次经花键轴引油道和花键轴出油道引出,使安装于花键轴上的偏心盘的偏心盘轴承以及偏心盘与摆臂的接触面之间获得整体的润滑效果,十分有助于延长偏心盘、偏心盘轴承以及摆臂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图3为已有技术中的电子多臂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实施例:
请参见图1,示出了箱体1、动力输入轴2、花键轴3和凸轮传动机构4,箱体1在使用状态下以腾空于地坪的状态支承于机架上,动力输入轴2的右端探入箱体1的箱体腔11内并且转动地支承在设置于箱体腔11内的动力输入轴支承座21上,在该动力输入轴2的右端固定有一动力输入轴齿轮22,动力输入轴2的左端(图中未示出)与动力输入轴驱动装置传动连接,花键轴3位于箱体腔11内,凸轮传动机构4的前侧转动地支承在花键轴3的花键轴轴头31上,而凸轮传动机构4的后侧转动地支承在设置于箱体腔11内的凸轮传动机构支承轴承座43上,并且在该凸轮传动机构4的前侧固定有一驱动齿轮41,该驱动齿轮41与前述的动力输入轴齿轮22相啮合。由于前述部件及其组合关系属于现有技术,例如可通过对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专利文献的阅读得到充分理解,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花键轴3的轴向中央以并行于花键轴3的长度方向的状态开设有一花键轴引油道32,在花键轴3的前端即在前述花键轴轴头31的轴向中央位置开设有一进油密封轴承安装孔35,在该进油密封轴承安装孔35内嵌设有一进油密封轴承351,前述的花键轴引油道32与该进油密封轴承351的进油密封轴承内圈的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3511相通,在花键轴3中部以垂直于花键轴3的状态开设有一贯穿花键轴3的直径方向的花键轴出油道33,该花键轴出油道33与前述花键轴引油道32形成十字交错关系并且与花键轴引油道32相通,在箱体腔11内并且在对应于前述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3511的前侧的位置设置有一积极式润滑油供油机构5,该积极式润滑油供油机构5与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3511油路连接并且还与前述的动力输入轴2传动连接。
从图1的示意可知,在前述的花键轴3的长度方向的表面构成有一组花键槽34,前述的花键轴出油道33与一组花键槽34中的其中一条花键槽相通。
继续见图1,前述的积极式润滑油供油机构5包括油泵主动轮51、油泵从动轮52、油泵固定座53、油泵54和轴承内孔引油装置55,油泵主动轮51在对应于前述动力输入轴齿轮22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前述动力输入轴2的右端,油泵固定座53固定在前述箱体1的箱体腔11内,油泵54与油泵固定座53朝向下的一侧固定,该油泵54的油泵进油管541与箱体腔11相通,油泵54的油泵出油管542与轴承内孔引油装置55连接,而该轴承内孔引油装置55与前述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3511相对应并且相配合(即相连接),该轴承内孔引油装置55与油泵固定座53固定,油泵从动轮52与油泵54的油泵工作轴543固定并且该油泵从动轮52与前述油泵主动轮51传动配合。
在前述的油泵主动轮51的左侧构成有一油泵主动轮固定座511,在该油泵主动轮固定座511上配设有一油泵主动轮固定螺钉5111,该油泵主动轮固定螺钉5111与前述动力输入轴2的右端固定;前述油泵从动轮52以平键固定方式与前述油泵工作轴543固定。由图1所示,在油泵从动轮52的从动轮孔521的孔壁上开设有键槽5211,当油泵从动轮52通过其从动轮孔521套置至油泵工作轴543上后,由油泵工作轴543上的平键在对应于键槽5211的位置将油泵从动轮52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油泵主动轮51以及油泵从动轮52均为齿轮。
继续见图1,在前述箱体1的箱体腔11内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油泵固定座53的位置构成有一固定座固定台阶111,在该固定座固定台阶111上开设有固定台阶螺孔1111,油泵固定座53的前端通过油泵固定座螺钉531(一对)在对应于固定台阶螺孔1111的位置与固定座固定台阶111固定,而油泵固定座53的后端以水平悬臂状态探出固定座固定台阶111,前述的轴承内孔引油装置55与油泵固定座53的后端前侧固定。
在前述油泵工作轴543的末端延伸有一油泵工作轴螺纹轴头5431,在该油泵工作轴螺纹轴头5431上旋配有一用于对前述油泵从动轮52阻挡的油泵从动轮限定螺母54311。
仍见图1,前述的轴承内孔引油装置55包括一油孔柱固定脚551和一油孔柱552,油孔柱固定脚551朝向前述油泵固定座53的一端采用第一螺钉5511与油泵固定座53的后端前侧固定,而油孔柱固定脚551朝向油孔柱552的一端采用第二螺钉5512与油孔柱552的下端固定,在油孔柱552的下端前侧固定有一油孔柱进油接口5521,而在油孔柱552的上端后侧固定有一油孔柱出油管5522,该油孔柱出油管5522与前述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3511相配接,在油孔柱552内开设有一油孔柱通油孔5523,前述油孔柱进油接口5521以及油孔柱出油管5522与该油孔柱通油孔5523相通,前述油泵出油管542与油孔柱进油接口5521配接。由上述说明可知,进油密封轴承351实质上起到了油管活络接头的作用,因为进油密封轴承351的进油密封轴承内圈是不转动的。
由图1所示,前述油孔柱固定脚551的形状呈L字形,在前述油孔柱552的顶部并在对应于前述油孔柱通油孔5523的位置设置有一油孔柱油堵螺钉5524,并且油孔柱552的横截面呈扁平的矩形状。这种形状能合理利用动力输入轴2与花键轴轴头31的端面之间的空间,以避免产生干涉情形。
应用例: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在图2中示出了将偏心盘6通过偏心盘轴承61安装于花键轴3以及将摆臂7安装于花键轴3上的情形。工作时由动力输入轴2的运动而带动动力输入轴齿轮22,由于凸轮传动机构4的结构体系的驱动齿轮41与动力输入轴齿轮22相啮合,因而由动力输入轴齿轮22带动驱动齿轮41,由驱动齿轮41带动凸轮传动机构4运动,由凸轮传动机构4使花键轴3运动,进而使偏心盘6以及摆臂7运动。
在前述过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积极式润滑油供油机构5的油泵主动轮51固定于动力输入轴2的右端,因而在动力输入轴2的工作下油泵主动轮51随动力输入轴2运动,带动油泵从动轮52,由油泵从动轮52带动油泵工作轴543,由油泵工作轴543使油泵54处于工作状态,油泵进油管541从箱体1的箱体腔11吸油(箱体腔11内盛有润滑油),由油泵出油管542将润滑油引至油孔柱552的油孔柱进油接口5521,润滑油依次经油孔柱通油孔5523、油孔柱出油孔5522、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3511和花键轴引油道32,直至由花键轴出油道33引出,对前述的偏心盘轴承61以及偏心盘与摆臂7的接触面之间润滑。由于润滑油是由内向外地即以积极方式对偏心盘轴承61以及偏心盘6与摆臂的接触面之间润滑的,因而具有极致的润滑效果,对延长使用寿命十分有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9)

1.一种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包括箱体(1)、动力输入轴(2)、花键轴(3)和凸轮传动机构(4),箱体(1)在使用状态下以腾空于地坪的状态支承于机架上,动力输入轴(2)的右端探入箱体(1)的箱体腔(11)内并且转动地支承在设置于箱体腔(11)内的动力输入轴支承座(21)上,在该动力输入轴(2)的右端固定有一动力输入轴齿轮(22),动力输入轴(2)的左端与动力输入轴驱动装置传动连接,花键轴(3)位于箱体腔(11)内,凸轮传动机构(4)的前侧转动地支承在花键轴(3)的花键轴轴头(31)上,而凸轮传动机构(4)的后侧转动地支承在设置于箱体腔(11)内的凸轮传动机构支承轴承座(43)上,并且在该凸轮传动机构(4)的前侧固定有一驱动齿轮(41),该驱动齿轮(41)与所述的动力输入轴齿轮(22)相啮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花键轴(3)的轴向中央以并行于花键轴(3)的长度方向的状态开设有一花键轴引油道(32),在花键轴(3)的前端开设有一进油密封轴承安装孔(35),在该进油密封轴承安装孔(35)内嵌设有一进油密封轴承(351),所述的花键轴引油道(32)与该进油密封轴承(351)的进油密封轴承内圈的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3511)相通,在花键轴(3)中部以垂直于花键轴(3)的状态开设有一贯穿花键轴(3)的直径方向的花键轴出油道(33),该花键轴出油道(33)与所述花键轴引油道(32)形成十字交错关系并且与花键轴引油道(32)相通,在箱体腔(11)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密封轴承内圈孔(3511)的前侧的位置设置有一积极式润滑油供油机构(5),该积极式润滑油供油机构(5)与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3511)油路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的动力输入轴(2)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花键轴(3)的长度方向的表面构成有一组花键槽(34),所述的花键轴出油道(33)与一组花键槽(34)中的其中一条花键槽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积极式润滑油供油机构(5)包括油泵主动轮(51)、油泵从动轮(52)、油泵固定座(53)、油泵(54)和轴承内孔引油装置(55),油泵主动轮(51)在对应于所述动力输入轴齿轮(22)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右端,油泵固定座(53)固定在所述箱体(1)的箱体腔(11)内,油泵(54)与油泵固定座(53)朝向下的一侧固定,该油泵(54)的油泵进油管(541)与箱体腔(11)相通,油泵(54)的油泵出油管(542)与轴承内孔引油装置(55)连接,而该轴承内孔引油装置(55)与所述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3511)相对应并且相配合,该轴承内孔引油装置(55)与油泵固定座(53)固定,油泵从动轮(52)与油泵(54)的油泵工作轴(543)固定并且该油泵从动轮(52)与所述油泵主动轮(51)传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油泵主动轮(51)的左侧构成有一油泵主动轮固定座(511),在该油泵主动轮固定座(511)上配设有一油泵主动轮固定螺钉(5111),该油泵主动轮固定螺钉(5111)与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右端固定;所述油泵从动轮(52)以平键固定方式与所述油泵工作轴(543)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泵主动轮(51)以及油泵从动轮(52)为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1)的箱体腔(11)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油泵固定座(53)的位置构成有一固定座固定台阶(111),在该固定座固定台阶(111)上开设有固定台阶螺孔(1111),油泵固定座(53)的前端通过油泵固定座螺钉(531)在对应于固定台阶螺孔(1111)的位置与固定座固定台阶(111)固定,而油泵固定座(53)的后端以水平悬臂状态探出固定座固定台阶(111),所述的轴承内孔引油装置(55)与油泵固定座(53)的后端前侧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泵工作轴(543)的末端延伸有一油泵工作轴螺纹轴头(5431),在该油泵工作轴螺纹轴头(5431)上旋配有一用于对所述油泵从动轮(52)阻挡的油泵从动轮限定螺母(543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内孔引油装置(55)包括一油孔柱固定脚(551)和一油孔柱(552),油孔柱固定脚(551)朝向所述油泵固定座(53)的一端与油泵固定座(53)的后端前侧固定,而油孔柱固定脚(551)朝向油孔柱(552)的一端与油孔柱(552)的下端固定,在油孔柱(552)的下端前侧固定有一油孔柱进油接口(5521),而在油孔柱(552)的上端后侧固定有一油孔柱出油管(5522),该油孔柱出油管(5522)与所述进油密封轴承内圈孔(3511)相配接,在油孔柱(552)内开设有一油孔柱通油孔(5523),所述油孔柱进油接口(5521)以及油孔柱出油管(5522)与该油孔柱通油孔(5523)相通,所述油泵出油管(542)与油孔柱进油接口(5521)配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孔柱固定脚(551)的形状呈L字形,在所述油孔柱(552)的顶部并在对应于所述油孔柱通油孔(5523)的位置设置有一油孔柱油堵螺钉(5524),并且油孔柱(552)的横截面呈扁平的矩形状。
CN201720613427.8U 2017-05-27 2017-05-27 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902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3427.8U CN206902337U (zh) 2017-05-27 2017-05-27 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3427.8U CN206902337U (zh) 2017-05-27 2017-05-27 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02337U true CN206902337U (zh) 2018-01-19

Family

ID=61286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13427.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902337U (zh) 2017-05-27 2017-05-27 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02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50304U (zh) 变速器输出轴总成的润滑系统
CN205047435U (zh) 涡旋压缩机及其泵体组件
CN106987958B (zh) 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
CN204152424U (zh) 一种井下螺杆钻具
CN206902337U (zh) 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
CN206785030U (zh)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机锁定装置以及立体车库升降机
CN108386348A (zh) 一种内螺杆驱动井下抽油装置
CN202811242U (zh) 一种高压往复泵
CN108468617B (zh) 一种旋转动力输出内置的液压凿岩机
CN102720012B (zh) 一种平缝机的驱动机构
CN205330964U (zh) 降噪油泵齿轮
CN204164159U (zh) 一种发动机凸轮轴止推装置
CN206874754U (zh) 一种摆轮滚套式减速机
CN215410096U (zh) 车桥主减速器主锥轴承润滑结构
CN201953966U (zh) 驱动桥中桥强制润滑结构
CN105673483B (zh) 一种潜油直驱螺杆泵柔性轴传动装置
CN205446027U (zh) 一种潜油直驱螺杆泵万向节传动装置
CN110905452B (zh) 一种偏心轮式抽油机
CN209379932U (zh) 龙门加工中心主轴传动结构
CN105781496A (zh) 一种游梁式抽油机
CN106521837A (zh) 缝纫机传动室的润滑油雾化系统
CN106194422B (zh) 双液压泵对置布置的动力输出结构
CN201747321U (zh) 抽油泵分层开采转换器
CN205779680U (zh) 一种机油泵试验台
CN103912778A (zh) 双伸轴卧式机械的润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