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00616U - 水下助推器 - Google Patents

水下助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00616U
CN206900616U CN201720494551.7U CN201720494551U CN206900616U CN 206900616 U CN206900616 U CN 206900616U CN 201720494551 U CN201720494551 U CN 201720494551U CN 206900616 U CN206900616 U CN 206900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eller
boost motor
connecting rod
axis
underwater bo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945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建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ilan (Tianjin) underwat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DEEPFAR OCE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DEEPFAR OCE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DEEPFAR OCE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945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00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00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00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水下助推器,包括:设备舱,内部设置有的密封空腔;第一连接杆,一端固定在所述设备舱的外壁上;第二连接杆,一端固定在所述设备舱的外壁上;第一推进器安装筒,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第二推进器安装筒,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第一推进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推进器安装筒内;第二推进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推进器安装筒内。该水下助推器中,两个推进器作用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的力可以完全抵消或部分抵消,进而当潜水人员双手分别握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时,可以用较小的力,就可以轻松对该水下助推器的方向进行掌控,使得操作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水下助推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助推器。
背景技术
水下助推器是一种为水下工作者提供辅助推进动力的工具,以提高其水下的移动速度和工作效率。
图1是现有的一种水下助推器的侧视示意图,该助推器包括:外壳01、操控把手02、推进器(图中未示出)和螺旋桨03。螺旋桨03安装在外壳01的尾部。推进器设置在外壳01的内部;推进器与螺旋桨03通过转轴连接;推进器转动可以带动螺旋桨03转动,进而为水下助推器提供动力。操控把手02固定设置在外壳01上,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操控把手2即可对该水下助推器进行控制从而改变该水下助推器的行进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下助推器,包括:设备舱,内部设置有的密封空腔;第一连接杆,一端固定在所述设备舱的外壁上;第二连接杆,一端固定在所述设备舱的外壁上,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设备舱的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设备舱的第二连接点以所述设备舱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一推进器安装筒,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第二推进器安装筒,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推进器安装筒的轴线和第二推进器安装筒的轴线相平行;第一推进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推进器安装筒内;第二推进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推进器安装筒内,其中所述第一推进器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推进器的轴线相平行。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推进器安装筒的第三连接点,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二进器安装筒的第四连接点,均位于第一推进器的轴线和第二推进器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推进器安装筒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推进器安装筒的轴线均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α,并且70度≤α≤180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水下助推器还包括:线缆,设置于所述中空结构;电源,安装在所述密封空腔中;控制电路,安装在所述密封空腔中,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线缆,分别与所述第一推进器、所述第二推进器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安装窗口,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子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接,输出端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第一推进器相连接;第二控制子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接,输出端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第二推进器相连接;第一操控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安装窗口上,且与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相连接,用于控制与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相连接的所述第一推进器的运行;第二操控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安装窗口上,且与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相连接,用于控制与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相连接的所述第二推进器的运行。
可选地,所述安装窗口上设置有密封件,所述第一操控开关和所述第二操控开关分别通过密封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窗口上。
可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垫和/或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第一推进器安装筒和所述第二推进器安装筒均包括:筒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安装座,为环形结构,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推进器或所述第二推进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一推进器或所述第二推进器工作时的水流通道;多个支撑板,分散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环形结构外周表面和所述筒体的内壁之间,用于将所述安装座悬空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其中所述安装座的环形结构的轴线与所述筒体的轴线相平行。
可选地,所述筒体、所述安装座以及所述多个支撑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水下助推器还包括:电子指示设备,设置在所述设备舱的外壁上,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电源、所述第一推进器和/或所述第二推进器的参数信息。
可选地,在沿所述推进器的轴线方向上,所述设备舱的外型以及所述连接杆的外型均为流线型。
可选地,所述水下助推器还包括:外设挂载架,设置在所述设备舱的外壁上,所述外设挂载架上设置有安装件,用于将外设设备固定在所述设备舱上。
该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之间;设备舱位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对称设置;所以两个推进器作用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的力可以完全抵消或部分抵消。进而当潜水人员双手分别握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时,可以用较小的力,就可以轻松对该水下助推器的方向进行掌控,使得操作更加便捷。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背景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水下助推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水下助推器的斜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水下助推器的主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水下助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图3的仰视图;
图7为图3的拆分示意图;
图8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推进器安装筒1、第一连接杆2、第一操控开关3、电子指示设备4、设备舱5、第二操控开关6、第二连接杆7、第二推进器安装筒8、外设挂载架9、第一推进器10、第二推进器11、筒体81、支撑板82、安装座83、设备舱内腔51和连接杆内腔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水下助推器的斜视图;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水下助推器的主视图;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水下助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俯视图;图6为图3的仰视图;图7为图3的拆分示意图;图8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如图2至图8所示,该水下助推器包括:第一推进器安装筒1、第一连接杆2、设备舱5、第二操控开关6、第二连接杆7、第二推进器安装筒8、第一推进器10和第二推进器11。
如图2、图3所示,第一连接杆2的一端固定在设备舱5的外壁上,另一端与第一推进器安装筒1相固定。第二连接杆7的一端固定在设备舱5的外壁上,另一端与第二推进器安装筒8相固定。第一推进器安装筒1和第二推进器安装筒2分别位于设备舱的两侧。第一连接杆2与设备舱5的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杆7与设备舱5的第二连接点以设备舱4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一推进器安装筒1的轴线和第二推进器安装筒8的轴线相平行,也即两个推进器安装筒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
申请人通过对现有的水下助推器研究发现:其内部推进器带动螺旋桨所形成的推力可以使得该水下助推器沿轴线方向向前行进;但由于操控把手2(参照图1)距离该水下助推器的轴线之间有一定距离L,在水下助推器行进时,以操控把手2为转动点,推进器产生的推力会对操控把手2产生一定的力矩。因此,在水下为了保证该水下助推器可以维持在平衡状态(即维持水下助推器直线前进),需要额外的力矩去抵消上述力矩,因此往往需操纵人员的手臂提供额外的作用力去维持机器在水下的平衡,不仅大量消耗操作人员的体力,而且操作也比较不方便。
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水下助推器,由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之间;设备舱位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对称设置,所以两个推进器作用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的力可以完全抵消或部分抵消,使得设备舱在非轴向方向受力非常小;进而当潜水人员双手分别握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时,可以用较小的力,就可以轻松对该水下助推器的方向进行掌控,使得操作更加便捷。
作为一种选择,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杆2的轴线为L2,第二连接杆7的轴线为L1,第一推进器10的轴线和第二推进器1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L3(即为垂直纸面的平面)。第一连接杆2与第一推进器安装筒1的第三连接点P1。第二连接杆7与第二进器安装筒8的第四连接点P2。作为一种选择,这两个连接点P1和P2均位于第一推进器10的轴线和第二推进器1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上。
采用这种设计,第一推进器10通过第一连接杆2作用到设备舱上的作用力,和,第二推进器10通过第二连接杆2作用到设备舱5上的作用力,在非轴向方向(轴向方向是指任意一个推进器的轴向方向)上可以全部或部分抵消,从而使得设备舱5不受非轴向方向的力或受到较小的非轴向方向的力。
如图8所示,设备舱5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空腔51,用于放置该水下助推器的一些电子元器件,例如:电源、控制电路等等。设备舱5可以为一体成型,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如果设备舱5采用分体式结构,在安装电子元器件时,设备舱5可以打开以安装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安装之后,设备舱5可采用粘合、扣合等方式密封固定。
作为一种选择,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7可作为固定件,将第一推进器安装筒1和第二推进器安装筒8分别固定在设备舱5上;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把手,方便潜水人员在使用该水下助推器时进行把持,并且两个连接杆更便于潜水人员双手握持。
作为一种选择,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7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推进器安装筒1的轴线和第二推进器安装筒8的轴线均垂直。这样可使得设备舱5在水下行进时保持平衡。
作为一种选择,第一推进器10安装在第一推进器安装筒1内部,且第一推进器10的轴线与第二推进器11的轴线相平行。这样,推进器安装筒内所安装的推进器可相对于设备舱对称设置,进而两个推进器产生的推力可以都作用到设备舱上。
申请人通过对现有的水下助推器研究发现,其内部推进器带动螺旋桨所形成的推力可以使得该水下助推器沿轴线方向向前行进,但由于操控把手2距离该水下助推器的轴线之间有一定距离L,在水下助推器行进时,以操控把手2为转动点,推进器产生的推力会对操控把手2产生一定的力矩,进而使得在水下操作时比较不方便。
与图1所示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现有技术中在水下助推器行进时,以操控把手2为转动点,推进器产生的推力会对操控把手2产生一定的力矩,在水下为了保证该水下助推器可以维持在平衡状态(即维持水下助推器直线前进),操控人员就需要额外的力矩去抵消上述力矩,因此需人体手臂上提供额外的作用力去维持机器在水下的平衡,不仅大量消耗操作人员的体力,而且操作也比较不方便。
上述的水下助推器,由于设备舱不受非轴向方向的力,这样当操作人员手持连接杆操控方向时,使用较小的力就可以轻松对该水下助推器的方向进行调整。
作为一种选择,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7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7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推进器安装筒1或第二推进器安装筒8的轴线相垂直。这样可使得第一推进器10和第二推进器11相对设备舱5对称分布,当潜水人员操控该水下助推器行进时,便于双手伸开分别握持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7。
作为一种选择,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7之间的空间关系可以为一字型,也可以为折线型。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7在同一平面上的夹角为α,α的范围可在70度到180度之间。作为一种选择,夹角α的选择可以由使用者进行调节和选择。
作为一种选择,该水下助推器还可以包括电源和控制电路。电源和控制电路可以设置在设备舱5中,用于向推进器提供电力和控制。
在使用时,设备舱5与推进器之间可以通过外接线缆连接。作为一种选择,线缆可设置在连接杆内部,这样可增加线缆的安全性。例如,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7的内部可以均为中空结构。例如,如图8所示,第一连接杆2内的中空结构为21。相应地,电源可以安装在设备舱内,由于设备舱内为密封结构,所以电源处于隔水状态。线缆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7的中空结构内部,连接杆与推进器安装筒之间相密封,从而可避免水从连接杆进入到设备舱5中。控制电路可以安装在设备舱5的密封空腔中,也可以安装在连接杆的中空结构中。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线缆与第一推进器10、第二推进器11相连接,这样控制电路可将电源的电力提供给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还可以对推进器的转速进行控制,进而对水下助推器的行进速度进行控制。
作为一种选择,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7的侧壁上可以开设有安装窗口,例如安装窗口的大小在1cm到3cm,以方便人体手指按压。这样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对助推器进行控制。
作为一种选择,如图2至图7所示,控制电路可以包括:第一控制子电路(图中未示出)、第二控制子电路(图中未示出)、第一操控开关3和第二操控开关6。
第一控制子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输出端通过线缆与第一推进器相连接。第二控制子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输出端通过线缆与第二推进器相连接。第一操控开关3设置于第一连接杆的安装窗口上,且与第一控制子电路相连接,用于控制与第一控制子电路相连接的第一推进器的运行。第二操控开关6设置于第二连接杆的安装窗口上,且与第二控制子电路相连接,用于控制与第二控制子电路相连接的第二推进器的运行。
作为一种选择,第一操控开关3和第二操控开关6为按键式开关,并且按键式开关通过密封件固定在安装窗口上。这样,即可以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也方便操作人员通过操控开关对推进器进行控制。该密封件可以为密封垫,也可以为密封圈中,或者两者的组合。
作为一种选择,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推进器安装筒8可以包括以下结构:筒体81、安装座83和多个支撑板82。
筒体81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截面为圆环状。安装座83为环形结构,安装座悬挂设置在筒体81内部,并且安装座83与筒体81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隔,这些间隔的空间形成第二推进器在工作时的水流通道。安装座83的环形结构的轴线与筒体81的轴线相平行。
支撑板82的一端与筒体81的内壁相固定,另一端与安装座83的环形结构外表面相固定。多个支撑板82均匀分布在安装座83的环形结构外表面。
作为一种选择,筒体81、安装座83和支撑板82可以为拼接而成。作为一种选择,筒体81、安装座83和支撑板82可以采用一体注塑成型,这样结构强度更高。
作为一种选择,如图2、图3、图5和图7所示,该水下助推器还可以包括:电子指示设备4。
电子指示设备4可设置在设备舱5的外壁上。电子指示设备4与设备舱5内的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显示电源、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中任意一个或多个的参数信息。例如,参数信息可以为剩余电量、转速、可运行时间等等。
电子指示设备可以为:电子显示屏、指示仪表和指示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作为一种选择,电子指示设备可以安装在设备舱的顶部,以便于潜水人员观察电子指示设备。
作为一种选择,设备舱和连接杆的外型可以设置为流线型,以减小阻力。例如,在沿推进器的轴线方向上设置为流线型,以减小该水下助推器在水下行进时的阻力,提高续航能力。
作为一种选择,该水下助推器还可以包括外设挂载架9。外设挂载架9设置在设备舱5的外壁上。外设挂载架9上设置有安装件,用于将外设设备固定在设备舱上。外设挂载架9可以为安装孔、固定螺栓、挂钩、固定搭扣、安装槽和卡槽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通过外设挂载架9,水下助推器可携带其它设备,例如照相设备等。作为一种选择,外设挂载架9可以设置在设备舱的底部,这样潜水人员方便安装、取下以及在行进中携带外设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水下助推器,包括:
设备舱,内部设置有的密封空腔;
第一连接杆,一端固定在所述设备舱的外壁上;
第二连接杆,一端固定在所述设备舱的外壁上,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设备舱的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设备舱的第二连接点以所述设备舱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
第一推进器安装筒,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
第二推进器安装筒,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推进器安装筒的轴线和第二推进器安装筒的轴线相平行;
第一推进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推进器安装筒内;
第二推进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推进器安装筒内,其中所述第一推进器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推进器的轴线相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助推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推进器安装筒的第三连接点,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二进器安装筒的第四连接点,均位于第一推进器的轴线和第二推进器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助推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推进器安装筒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推进器安装筒的轴线均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助推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α,并且70度≤α≤18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助推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水下助推器还包括:
线缆,设置于所述中空结构;
电源,安装在所述密封空腔中;
控制电路,安装在所述密封空腔中,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线缆,分别与所述第一推进器、所述第二推进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助推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安装窗口,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控制子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接,输出端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第一推进器相连接;
第二控制子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接,输出端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第二推进器相连接;
第一操控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安装窗口上,且与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相连接,用于控制与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相连接的所述第一推进器的运行;
第二操控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安装窗口上,且与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相连接,用于控制与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相连接的所述第二推进器的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助推器,其中,所述安装窗口上设置有密封件,所述第一操控开关和所述第二操控开关分别通过密封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窗口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助推器,其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垫和/或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助推器,其中,所述第一推进器安装筒和所述第二推进器安装筒均包括:
筒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
安装座,为环形结构,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推进器或所述第二推进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一推进器或所述第二推进器工作时的水流通道;
多个支撑板,分散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环形结构外周表面和所述筒体的内壁之间,用于将所述安装座悬空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其中所述安装座的环形结构的轴线与所述筒体的轴线相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下助推器,其中,所述筒体、所述安装座以及所述多个支撑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助推器,其中,所述水下助推器还包括:
电子指示设备,设置在所述设备舱的外壁上,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电源、所述第一推进器和/或所述第二推进器的参数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助推器,其中,在沿所述推进器的轴线方向上,所述设备舱的外型以及所述连接杆的外型均为流线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下助推器,其中,所述水下助推器还包括:
外设挂载架,设置在所述设备舱的外壁上,所述外设挂载架上设置有安装件,用于将外设设备固定在所述设备舱上。
CN201720494551.7U 2017-05-05 2017-05-05 水下助推器 Active CN206900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4551.7U CN206900616U (zh) 2017-05-05 2017-05-05 水下助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4551.7U CN206900616U (zh) 2017-05-05 2017-05-05 水下助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00616U true CN206900616U (zh) 2018-01-19

Family

ID=61288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94551.7U Active CN206900616U (zh) 2017-05-05 2017-05-05 水下助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00616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3794A (zh) * 2018-03-29 2018-07-17 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浮板
CN108654022A (zh) * 2018-05-08 2018-10-16 泉州师范学院 一种适用于游泳的助力装置
WO2018201891A1 (zh) * 2017-05-05 2018-11-08 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水下助推器
CN109733566A (zh) * 2019-01-25 2019-05-10 北京万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助推器
WO2019242690A1 (zh) * 2018-06-21 2019-12-26 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水下助推器
WO2021063027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水下助游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01891A1 (zh) * 2017-05-05 2018-11-08 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水下助推器
CN108283794A (zh) * 2018-03-29 2018-07-17 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浮板
CN108283794B (zh) * 2018-03-29 2024-02-13 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浮板
CN108654022A (zh) * 2018-05-08 2018-10-16 泉州师范学院 一种适用于游泳的助力装置
WO2019242690A1 (zh) * 2018-06-21 2019-12-26 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水下助推器
JP2021528299A (ja) * 2018-06-21 2021-10-21 天津深之藍海洋設備科技有限公司Tianjin Deepfar Ocean Technology Co., Ltd. 水中ブースター
CN109733566A (zh) * 2019-01-25 2019-05-10 北京万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助推器
WO2021063027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水下助游器
US11926397B2 (en) 2019-09-30 2024-03-12 Deepinfar Ocean Technology Inc. Underwater swimming aid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00616U (zh) 水下助推器
CN104960650B (zh) 一种六自由度水下机器人
CN105752308A (zh) 一种吊舱推进船舶机动操纵矢量控制装置
CN209051569U (zh) 一种潜水浮力装置的辅助推进器
CN208484810U (zh) 水下助推器
CN108382546A (zh) 水下助推器
CN108548689A (zh) 延时启动型多电机同步振动式冰下水体沉积物取样器
WO2019242690A1 (zh) 水下助推器
CN113665773A (zh) 一种收/扩喷射驱动的微小型水下仿生软体吸附机器人
CN203844993U (zh) 单人水中潜浮两用电力推进器
CN211731820U (zh) 一种多功能遥感测绘无人机
CN204087313U (zh) 组合式翼闸
CN209095548U (zh) 一种基于树莓派的智能监控机器人
CN108163166B (zh) 一种伞式可升降平移的水下稳定装置
ITGE20120075A1 (it) Veicolo motorizzato ad almeno due ruote, del tipo bicicletta o simili
CN212829001U (zh) 带有作业装置的微型水下机器人
CN105730658A (zh) 一种机器鱼
CN108654022A (zh) 一种适用于游泳的助力装置
JP2006321026A (ja) 産業用ロボット
CN206634137U (zh) 智能电动自行车
CN208979070U (zh) 一种电动水上航行器
CN206417122U (zh) 滑板车车杆组件和基于该车杆组件的可自由装配的滑板车
CN206198181U (zh) 一种电动轮椅用的控制器前置后置结构
CN205574248U (zh) 一种机器鱼
CN205605001U (zh) 一种锁边门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1

Address after: Room 101, axis 1-5, No.1 Quanzhou Road, Binhai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ilan (Tianjin) underwat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457 Tianjin Tanggu District Development Zone, No. 45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Deepfar Ocea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