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97864U - 一种智能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897864U CN206897864U CN201720748181.5U CN201720748181U CN206897864U CN 206897864 U CN206897864 U CN 206897864U CN 201720748181 U CN201720748181 U CN 201720748181U CN 206897864 U CN206897864 U CN 2068978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nd
- bearing
- feeding
- operation band
- connect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ischarge Of Articles From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传送装置,涉及物流输送领域,包括运行带、送入带和扫描装置,其中,所述运行带包括侧传部和连接部,所述侧传部包括可在与所述运行带运输方向上水平垂直滑动的侧滚带和滚轮,所述送入带表面与所述运行带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送入带与所述运行带倾斜相交,所述送入带的出口与所述侧传部边缘相接,所述运行带和所述送入带连接动力传感装置,所述扫描装置通过连接架与所述运行带支架连接并悬空位于所述运行带上方。本实用新型可提高物流快件的分别归类效率,实现智能化的运输过程,通过对快件的扫描和运输,智能区分相同类别的快件,并智能计算输送带上物流快件的位置和输送带状态,省去人工分类步骤,提高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物流业,特别是快递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分拣需求量急剧上升,低成本分拣设备因其分拣效率和准确率低,已经不适于大需求和快速增长的分拣行业,如申请号为CN201610875423.7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布了一种旋臂分拣设备,在该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臂旋转带动推送装置做圆周运动并与分拣物品接触,推送装置带动物品将物品推离输送线,旋转臂旋转180°后停止运动,旋转臂另一侧推送装置到达原先推送装置位置,进行下一次分拣推送任务”来实现不同大小、不同种类物品的分拣,但是该技术方案有着诸多缺点,首先它通过旋转臂每旋转180°来使得推送装置推动一次,这样每分拣一个物件就需要等待旋转臂旋转180°,如果遇到物件输送繁多的情况,很有可能出现所述旋转臂旋转所需周期大于物件输送间隔,导致无法将物品推出,其次,该技术方案无法区分特定物件的“推出”,即“不同大小、不同种类”仅仅指的是物件的形状,而不是将物件进行分类。因此,需要一种更加智能的物流输送装置来进行智能化分拣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快递物流业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传送装置,提高物流快件的分别归类效率,实现智能化的运输过程,通过对快件的扫描和运输,智能区分相同类别的快件,并可以智能计算输送带上物流快件的位置和输送带状态,省去人工分类步骤,加快海量快件的区分,提高工人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传送装置,包括运行带、送入带和扫描装置,其中,所述运行带包括侧传部和连接部,所述侧传部和所述连接部间隔排列连接,所述侧传部包括可在与所述运行带运输方向上水平垂直滑动的侧滚带和滚轮,在所述侧滚带下方有区域压感部,所述区域压感部由感应凸起矩形阵列组成,所述感应凸起包括感应端、韧性部、支座,所述感应端的外表面为圆球面,所述支座为自上而下、横截面积逐渐变大的圆台,所述韧性部连接所述感应凸起和所述支座,在所述连接部上有可在调位孔内竖直升降的调位部,所述调位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运行带输送方向垂直,所述调位部的上端为滑落部,所述滑落部为自下而上凸起的弧形凸面,所述送入带表面与所述运行带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送入带与所述运行带倾斜相交,所述送入带的出口与所述侧传部边缘相接,所述运行带和所述送入带连接动力传感装置,所述扫描装置通过连接架与所述运行带支架连接并悬空位于所述运行带上方。
所述运行带和所述送入带均可通过刚性连接架固定支撑而实现所述运行带和所述送入带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扫描装置可连接动力传感装置,所述动力传感装置可测出所述运行带的输送速度,由于所述送入带与所述运行带倾斜相交,故在将物件或者物件盒从所述送入带输送至所述运行带时,所述送入带的速度需要根据所述运行带的输送速度匹配,匹配完成以后,所述动力传感装置驱动所述送入带转动将位于所述送入带上的物件或者物件盒稳定传递至所述运行带上,所述运行带携带物件或者物件盒在所述运行带输送方向上移动,可被所述扫描装置扫描并通过所述运行带输送速度记录位置,当位于所述侧传部上的物件或者物件盒到达指定位置时,所述侧滚带在所述滚轮的带动下进行滑动,将物件或者物件盒侧向输送使其掉落至收集袋中,完成物件或者物件盒的智能输送和智能分类集装的功能。所述调位部可将意外落于所述连接部上的物件或者物件盒进行位置调整,如操作人员无意触碰到位于所述侧滚带上的物件或者物件盒,使得物件落于所述连接部上,此时,所述调位部通过动力传感装置的调控进行升起动作,使得物件翻落至所述侧滚带上,以便后续侧向传输的方便实现。特别地,当物件或者物件盒较多,这时就需要在那些留有空余位置的侧传部上继续放置物件或者物件盒,所述区域压感部可以感应所述侧传部上物件的数量和所占面积大小,物件位于所述侧滚带上时压迫下方的所述感应凸起,所述感应凸起可以连接压力传感器,具体地,通过所述感应端接触被下压的所述侧滚带,压力传感器即可通过所述感应端的位移识别物件,将信息传送至扫描装置、动力传感装置或者电脑,这样就可得到留有较多空隙的所述侧滚带,可将适合大小的物件或者物件盒继续输送至对应的所述侧滚带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在所述支座有挡抵部,所述挡抵部为从所述支座外壁面自下而上、远离所述支座延伸的弧形面。
所述感应端在受到所述侧滚带压迫时,可能会受到侧向挤压力而侧向偏移,当偏移到达最大极限不停止时,所述感应端会损坏,故所述挡抵部有利于保护所述感应端,在所述感应端到达极限偏移时“推住”所述感应端,弧形面的设计也能更好的与所述感应端外表面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在所述送入带远离所述运行带一侧的端部有用于将物件摆放至特定位置的校正部。
所述校正部可以使得被放置于所述送入带上的物件或者物件盒处于一个特定的摆放位置或者摆放角度,从而达到物件或者物件盒以标准位置从所述送入带进入所述运行带,该标准位置主要是指物件或者物件盒相对于所述扫描装置而言,即物件或者物件盒的几何边缘与所述连接部或者所述侧传部或者所述运行带输送方向平行或者垂直,从而使得位于所述物件或者物件盒上的物流条形码或者二维码更加容易被所述扫描装置扫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校正部包括左、右两块成角板,两块所述成角板通过成角板边端部相交形成校正凹口,所述校正凹口的开口方向为靠近所述运行带一侧。
将物件或者物件盒贴合放入所述成角板相交形成的所述校正凹口中即可快速摆放物件盒至特定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成角板边端部有可转孔,两块所述成角板通过所述可转孔套接于固定杆上,并可绕所述固定杆旋转。
所述可转孔可绕所述固定杆旋转,当所述运行带速度进行变化时,可能需要调整所述送入带与所述运行带的倾斜角度来适配所述运行带的输送速度,此时,可绕所述固定杆转动的所述成角板就变得更加灵活了,可以匹配不同倾斜角度来满足不同角度所需的“物件特定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在所述侧滚带上有缓滑部,所述缓滑部为延伸方向与所述运行带运输方向一致的弯曲状凹槽,所述缓滑部的弯曲方向为自所述侧滚带远离所述送入带一侧向靠近所述送入带一侧方向凸出。
所述缓滑部可以为滑入所述侧传部上的物件或者物件盒提供摩擦力,加快物件相对所述运行带的静止状态到来,通过所述缓滑部的间距布置可以实现物件盒滑动停止于所述侧传部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在所述侧滚带上还有止滑部,所述止滑部为延伸方向与所述运行带运输方向一致的间隔排列的凸条,所述止滑部与所述缓滑部在所述侧滚带的滑动方向上间隔排列。
当物件或者物件盒从所述送入带进入所述侧传部时,因少数意外情况可能会滑出所述侧传部,所述缓滑部和所述止滑部的交替配合布置,可以在物件盒可能滑出的情况下阻止滑动,也通过缓滑部来稍微减小阻挡力而避免物件盒发生翻转;同时所述缓滑部和所述止滑部在物件需要被侧向移出时提供摩擦力,避免物件打滑,侧滑不及时未能进入指定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在所述缓滑部和所述止滑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端部有阻挡条,所述阻挡条远离所述连接部一侧为阻挡面,所述阻挡面为自下而上向所述连接部一侧凸起的弧形面。
考虑到不同物件或者物件盒在所述送入带和所述运行带上的阻尼不同,也有可能出现物件进入所述运行带后继续向所述运行带输送方向滑动的情况,所述阻挡条可以避免物件或者物件盒在所述运行带输送方向上的滑动,特别是避免物件滑至所述连接部上而使得后续所述侧传部在侧向滑动时效果不好,物件无法侧向滑出,所述阻挡条与所述缓滑部和所述止滑部的互相配合,可以保证物件在所处侧传部上的快速稳定和快速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物件被所述扫描装置扫描并通过所述运行带输送速度记录位置,当到达指定位置时,在所述侧滚带的带动下完成物件或者物件盒的智能输送和智能分类集装的功能。
2.所述区域压感部可以感应所述侧传部上物件的数量和所占面积大小,可将适合大小的物件或者物件盒继续输送至对应的所述侧滚带上。
3.所述挡抵部在所述感应端到达极限偏移时“推住”所述感应端,弧形面的设计也能更好的与所述感应端外表面贴合。
4.所述调位部可将意外落于所述连接部上的物件或者物件盒进行位置调整,以便后续侧向传输的方便实现。
5.所述校正部可以使得被放置于所述送入带上的物件盒处于一个特定的摆放位置或者摆放角度,从而达到物件或者物件盒以标准位置从所述送入带进入所述运行带。
6.所述可转孔可绕所述固定杆旋转,当调整所述送入带的倾斜时,可以匹配不同倾斜角度来满足不同角度所需的 “物件特定位置”。
7.当物件盒进入所述侧传部时,所述缓滑部和所述止滑部的交替配合布置,可以在物件盒可能滑出的情况下阻止滑动,也通过缓滑部来稍微减小阻挡力而避免物件盒发生翻转;同时所述缓滑部和所述止滑部在物件需要被侧向移出时提供摩擦力,避免物件打滑,侧滑不及时未能进入指定区域。
8.所述阻挡条可以避免物件或者物件盒在所述运行带输送方向上的滑动,所述阻挡条与所述缓滑部和所述止滑部的互相配合,可以保证物件在所处侧传部上的快速稳定和快速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智能传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送入带示意图。
图3为运行带示意图。
图4为调位部示意图。
图5为感应凸起排列示意图。
图6为感应凸起轴侧示意图。
图7为感应凸起剖视图。
图中:1、运行带,2、送入带,3、侧传部,31、侧滚带,4、缓滑部,5、止滑部,6、阻挡条,61、阻挡面,71、块成角板,72、校正凹口,73、可转孔,8、调位部,82、滑落部,91、感应凸起,911、感应端,912、韧性部,913、支座,914、挡抵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一种智能传送装置结构示意图,一种智能传送装置,包括运行带1、送入带2和扫描装置,其中,运行带1包括侧传部3和连接部,侧传部3和连接部间隔排列连接,侧传部3包括可在与运行带1运输方向上水平垂直滑动的侧滚带31和滚轮,如图5、图6、图7所示,在侧滚带31下方有区域压感部,区域压感部由感应凸起91矩形阵列组成,感应凸起91包括感应端911、韧性部912、支座913,感应端911的外表面为圆球面,支座913为自上而下、横截面积逐渐变大的圆台,韧性部912连接感应凸起911和支座913,感应端911在受到侧滚带31压迫时,可能会受到侧向挤压力而侧向偏移,当偏移到达最大极限不停止时,感应端911会损坏,故挡抵部914有利于保护感应端911,挡抵部914在感应端911到达极限偏移时“推住”感应端911,弧形面的设计也能更好的与感应端911外表面贴合。在支座913靠近韧性部912处有挡抵部914,挡抵部914为从支座913外壁面自下而上、远离支座913延伸的弧形面。感应端911在受到侧滚带31压迫时,可能会受到侧向挤压力而侧向偏移,当偏移到达最大极限不停止时,感应端911会损坏,故挡抵部914有利于保护感应端911,在感应端911到达极限偏移时“推住”感应端911,弧形面的设计也能更好的与感应端911外表面贴合。如图4所示,在连接部上有可在调位孔内竖直升降的调位部8,调位部8的延伸方向与运行带1输送方向垂直,调位部8的上端为滑落部82,滑落部82为自下而上凸起的弧形凸面,送入带2表面与运行带1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送入带2与运行带1倾斜相交,送入带2的出口与侧传部3边缘相接,运行带1和送入带2连接动力传感装置,扫描装置通过连接架与运行带1支架连接并悬空位于运行带1上方。运行带1和送入带2均可通过刚性连接架固定支撑而实现运行带1和送入带2在同一水平面上,扫描装置可连接动力传感装置,动力传感装置可测出运行带1的输送速度,由于送入带2与运行带1倾斜相交,故在将物件或者物件盒从送入带2输送至运行带1时,送入带2的速度需要根据运行带1的输送速度匹配,匹配完成以后,动力传感装置驱动送入带2转动将位于送入带2上的物件或者物件盒稳定传递至运行带1上,运行带1携带物件或者物件盒在运行带1输送方向上移动,可被扫描装置扫描并通过运行带1输送速度记录位置,当位于侧传部3上的物件或者物件盒到达指定位置时,侧滚带31在滚轮的带动下进行滑动,将物件或者物件盒侧向输送使其掉落至收集袋中,完成物件或者物件盒的智能输送和智能分类集装的功能。调位部8可将意外落于连接部上的物件或者物件盒进行位置调整,如操作人员无意触碰到位于侧滚带31上的物件或者物件盒,使得物件落于连接部上,此时,调位部8通过动力传感装置的调控进行升起动作,使得物件翻落至侧滚带31上,以便后续侧向传输的方便实现。在送入带2远离运行带1一侧的端部有用于将物件摆放至特定位置的校正部。校正部可以使得被放置于送入带2上的物件或者物件盒处于一个特定的摆放位置或者摆放角度,从而达到物件或者物件盒以标准位置从送入带2进入运行带1,该标准位置主要是指物件或者物件盒相对于扫描装置而言,即物件或者物件盒的几何边缘与连接部或者侧传部3或者运行带1输送方向平行或者垂直,从而使得位于物件或者物件盒上的物流条形码或者二维码更加容易被扫描装置扫到。如图2所示,校正部包括左、右两块成角板71,两块成角板71通过成角板71边端部相交形成校正凹口72,校正凹口72的开口方向为靠近运行带1一侧。将物件或者物件盒贴合放入成角板71相交形成的校正凹口72中即可快速摆放物件盒至特定位置。成角板71边端部有可转孔73,两块成角板71通过可转孔73套接于固定杆上,并可绕固定杆旋转。可转孔73可绕固定杆旋转,当运行带1速度进行变化时,可能需要调整送入带2与运行带1的倾斜角度来适配运行带1的输送速度,此时,可绕固定杆转动的成角板71就变得更加灵活了,可以匹配不同倾斜角度来满足不同角度所需的 “物件特定位置”。在侧滚带31上有缓滑部4,缓滑部4为延伸方向与运行带1运输方向一致的弯曲状凹槽,缓滑部4的弯曲方向为自侧滚带31远离送入带2一侧向靠近送入带2一侧方向凸出。缓滑部4可以为滑入侧传部3上的物件或者物件盒提供摩擦力,加快物件相对运行带1的静止状态到来,通过缓滑部4的间距布置可以实现物件盒滑动停止于侧传部3中部。在侧滚带31上还有止滑部5,止滑部5为延伸方向与运行带1运输方向一致的间隔排列的凸条,止滑部5与缓滑部4在侧滚带31的滑动方向上间隔排列。当物件或者物件盒从送入带2进入侧传部3时,因少数意外情况可能会滑出侧传部3,缓滑部4和止滑部5的交替配合布置,可以在物件盒可能滑出的情况下阻止滑动,也通过缓滑部4来稍微减小阻挡力而避免物件盒发生翻转;同时缓滑部4和止滑部5在物件需要被侧向移出时提供摩擦力,避免物件打滑,侧滑不及时未能进入指定区域。如图3所示,在缓滑部4和止滑部5靠近连接部的端部有阻挡条6,阻挡条6远离连接部一侧为阻挡面61,阻挡面61为自下而上向连接部一侧凸起的弧形面。考虑到不同物件或者物件盒在送入带2和运行带1上的阻尼不同,也有可能出现物件进入运行带1后继续向运行带1输送方向滑动的情况,阻挡条6可以避免物件或者物件盒在运行带1输送方向上的滑动,特别是避免物件滑至连接部上而使得后续侧传部3在侧向滑动时效果不好,物件无法侧向滑出,阻挡条6与缓滑部4和止滑部5的互相配合,可以保证物件在所处侧传部3上的快速稳定和快速移动。
Claims (8)
1.一种智能传送装置,包括运行带(1)、送入带(2)和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带(1)包括侧传部(3)和连接部,所述侧传部(3)和所述连接部间隔排列连接,所述侧传部(3)包括可在与所述运行带(1)运输方向上水平垂直滑动的侧滚带(31)和滚轮,在所述侧滚带(31)下方有区域压感部,所述区域压感部由感应凸起(91)矩形阵列组成,所述感应凸起(91)包括感应端(911)、韧性部(912)、支座(913),所述感应端(911)的外表面为圆球面,所述支座(913)为自上而下、横截面积逐渐变大的圆台,所述韧性部(912)连接所述感应凸起(91)和所述支座(913),在所述连接部上有可在调位孔内竖直升降的调位部(8),所述调位部(8)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运行带(1)输送方向垂直,所述调位部(8)的上端为滑落部(82),所述滑落部(82)为自下而上凸起的弧形凸面,所述送入带(2)表面与所述运行带(1)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送入带(2)与所述运行带(1)倾斜相交,所述送入带(2)的出口与所述侧传部(3)边缘相接,所述运行带(1)和所述送入带(2)连接动力传感装置,所述扫描装置通过连接架与所述运行带(1)支架连接并悬空位于所述运行带(1)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座(913)靠近所述韧性部(912)处有挡抵部(914),所述挡抵部(914)为从所述支座(913)外壁面自下而上、远离所述支座(913)延伸的弧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入带(2)远离所述运行带(1)一侧的端部有用于将物件摆放至特定位置的校正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部包括左、右两块成角板(71),两块所述成角板(71)通过成角板边(711)端部相交形成校正凹口(72),所述校正凹口(72)的开口方向为靠近所述运行带(1)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角板边(711)端部有可转孔(73),两块所述成角板(71)通过所述可转孔(73)套接于固定杆上,并可绕所述固定杆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滚带(31)上有缓滑部(4),所述缓滑部(4)为延伸方向与所述运行带(1)运输方向一致的弯曲状凹槽,所述缓滑部(4)的弯曲方向为自所述侧滚带(31)远离所述送入带(2)一侧向靠近所述送入带(2)一侧方向凸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滚带(31)上还有止滑部(5),所述止滑部(5)为延伸方向与所述运行带(1)运输方向一致的间隔排列的凸条,所述止滑部(5)与所述缓滑部(4)在所述侧滚带(31)的滑动方向上间隔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滑部(4)和所述止滑部(5)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端部有阻挡条(6),所述阻挡条(6)远离所述连接部一侧为阻挡面(61),所述阻挡面(61)为自下而上向所述连接部一侧凸起的弧形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48181.5U CN206897864U (zh) | 2017-06-26 | 2017-06-26 | 一种智能传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48181.5U CN206897864U (zh) | 2017-06-26 | 2017-06-26 | 一种智能传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897864U true CN206897864U (zh) | 2018-01-19 |
Family
ID=61284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74818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97864U (zh) | 2017-06-26 | 2017-06-26 | 一种智能传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89786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59580A (zh) * | 2017-06-26 | 2017-09-15 | 湖州速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传送装置 |
-
2017
- 2017-06-26 CN CN201720748181.5U patent/CN20689786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59580A (zh) * | 2017-06-26 | 2017-09-15 | 湖州速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传送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30150777A1 (en) | Pick and place robot system, method, use and sorter system | |
KR102048330B1 (ko) | 분류 기계에 물품을 공급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분류 기계 | |
US10226795B2 (en) | Vision based item typing and separation system | |
US9364865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orting parcel | |
US10906746B2 (en) | Article typing and sorting system | |
US4634328A (en) | Mail singulation system | |
US9802720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pattern of non-rigid objects in a desired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 |
CN108499902B (zh) | 基于电子商务的自动分拣装置 | |
EP3240746A2 (en) | Slide sorter pop-up diverting conveyor with transfer rate based on article characteristics | |
CN108298311B (zh) | 物品输送装置 | |
WO2019061845A1 (zh) | 包裹落件方法、分拣机器人和分拣系统 | |
CN109414731A (zh) | 自动分拣系统及分拣机器人 | |
US9346170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niversal, flexible pillow bag pattern creation | |
US11407595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erforming article singulation | |
WO2016054561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attern creation | |
CN109807068A (zh) | 分拣装置和分拣方法 | |
CN207001478U (zh) | 一种智能分拣装置 | |
CN206897864U (zh) | 一种智能传送装置 | |
CN107597603A (zh) | 一种环状分拣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 |
CN107159580A (zh) | 一种智能传送装置 | |
CN206901169U (zh) | 一种除湿的智能输送带 | |
CN207129542U (zh) | 一种安全的智能分拣装置 | |
CN107088526A (zh) | 一种智能输送带 | |
CN206997106U (zh) | 一种智能输送带 | |
CN107140368A (zh) | 一种智能分拣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