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96442U - 一种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 - Google Patents

一种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96442U
CN206896442U CN201621252445.XU CN201621252445U CN206896442U CN 206896442 U CN206896442 U CN 206896442U CN 201621252445 U CN201621252445 U CN 201621252445U CN 206896442 U CN206896442 U CN 206896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st
main body
fixed
patient
horizontal str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524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志宇
苏翠红
李佳奕
陈静
陈丽
朱翔毅
叶翠
郭晨杰
于翔
陈艳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12524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96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96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96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通过采用横向固定带与纵向固定带对人体躯干进行纵横交错固定,约束躯干各处受力均衡,减小患者因使用约束用具而出现的皮肤损伤的可能性,保证患者身体健康。通过由固定端部向内侧设置的多组固定部件,多组固定部件任意配合调节背心主体宽松度,保证背心主体与患者躯干的有效贴合,适用于不同身型患者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
背景技术
精神病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易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并发躁郁症,有自杀或攻击他人的伤害性行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对躁动患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保证其自身的安全,避免伤害行为的产生。
目前,在实际护理中,即便医护人员严格护理,但仍偶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现使用的约束方法大多局限于四肢的约束,而严重躁动患者,单纯约束四肢,易挣脱,且易伤及约束部位皮肤。躯干约束以床单约束为主,该约束方法易发生移位失去约束效力,且不同部位受力不均,易导致患者皮肤破损,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约束背心,主体为背心形式,通过在左右侧设置绑带以实现对患者的约束,但是该方式中约束仅限于横向约束,即便绑带固定很牢靠也容易出现纵向移位的问题,而且,绑带固定在左右侧,在患者动作幅度较大时,易将绑带挣断,约束效力较低。
此外,现有结构形式的约束背心的宽松度一定,对于不同身型的患者的身体贴合程度不一致,难以实现有效的约束。
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躁动者约束装置,实现对患者的横纵向均进行约束,约束躯干各处受力均衡,减小患者因使用约束用具而出现的皮肤损伤的可能性,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通过采用横向固定带与纵向固定带对人体躯干进行纵横交错固定,约束躯干各处受力均衡,减小患者因使用约束用具而出现的皮肤损伤的可能性,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的一种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包括背心主体与设置于背心主体上方连接背心主体前后侧的背带,所述约束背心至少还包括一横向固定带与一纵向固定带,所述横向固定带自所述背心主体左右两侧引出并固定于床体两侧上,所述纵向固定带自背心主体前侧引出并固定于床头上,所述横向固定带与纵向固定带呈纵横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背心主体为一整块布料,布料两端对应设置有固定部件,或背心主体为拼接形成的至少两块布料,相邻两块布料连接处对应设置有固定部件,固定后形成筒状背心主体,固定部件为一组或由固定端部向内侧设置的多组,多组固定部件任意配合调节背心主体宽松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件为魔术贴或纽扣。
优选的,所述横向固定带固定连接于背心主体左右任一侧上,固定处将横向固定带分隔形成两部分,一部分横向固定带直接固定于对应侧的床体上,另一部分横向固定带绕过人体前侧后固定于另一侧床体上。
优选的,所述背心主体上相对横向固定带固定处的另一侧对应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为前后设置的两组,另一部分横向固定带绕过人体前侧后,依次穿过前后两组穿线孔,之后穿出并固定于床体上。
优选的,所述纵向固定带为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背心主体位于人体肩部位置处的两组,两组纵向固定带自人体前侧绕过肩部后固定于床头上。
优选的,所述横向固定带与纵向固定带均为两组,呈“共”字型固定于床体上。
优选的,所述背带为弹性带。
优选的,所述背心主体上缘靠近人体脖颈处下凹,形成圆领或V领。
优选的,所述横向固定带与纵向固定带与所述背心主体连接处缝合方式为十字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的优点是:
通过采用横向固定带与纵向固定带对人体躯干进行纵横交错固定,约束躯干各处受力均衡,减小患者因使用约束用具而出现的皮肤损伤的可能性,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横向固定带在固定时需要绕过人体前侧,纵向固定带自人体前侧绕过肩部后固定于床头上,固定后呈“共”字型,这样横向固定带与纵向固定带不仅在床体左右侧及上侧实现固定,而且可对患者躯干有一个捆绑的效果,进一步的约束患者,提高约束效力。
通过由固定端部向内侧设置的多组固定部件,多组固定部件任意配合调节背心主体宽松度,保证背心主体与患者躯干的有效贴合,适用于不同身型患者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约束背心打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约束背心固定后示意图。
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背心主体 2、背带 3、横向固定带 4、纵向固定带 5、固定部件 6、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使用的约束方法大多局限于四肢的约束,而严重躁动患者,单纯约束四肢,易挣脱,且易伤及约束部位皮肤。躯干约束以床单约束为主,该约束方法易发生移位失去约束效力,且不同部位受力不均,易导致患者皮肤破损,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通过采用横向固定带与纵向固定带对人体躯干进行纵横交错固定,约束躯干各处受力均衡,减小患者因使用约束用具而出现的皮肤损伤的可能性,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如图所示,一种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包括背心主体1与设置于背心主体1上方连接背心主体前后侧的背带2。背带2为弹性带,方便不同身型患者使用。
在具体使用中,患者躁动会使约束背心有少许上移,这会使背心主体上缘有摩擦到病人颈部皮肤的情况发生。因此将背心主体上缘靠近人体脖颈处下凹,形成圆领或V领,避免背心主体与患者皮肤间的摩擦导致患者皮肤损伤。
背心主体1为一整块布料,该布料两端对应设置有固定部件5,其中该固定部件优选为魔术贴,两端分别固定魔术贴的子母面,固定后背心主体部分呈筒状结构。固定部件为一组或由固定端部向内侧设置的多组,多组固定部件任意配合调节背心主体宽松度,魔术贴子母面的贴合位置具体根据患者的身型需要进行调节,保证背心主体与患者躯干有效贴合,以提高约束效果。此外,固定部件也可为纽扣或按扣等其他形式,具体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魔术贴可在连接处两端均设置两条,或一端设置一条,另一端设置两条,具体数量根据需要设定,在此不做限制。
实际使用中,背心主体a端内侧设置魔术贴,b端的外侧设置魔术贴,二者在粘贴时存在一定的重叠,具体地,a端魔术贴要求距离背心主体一侧边缘有数厘米的距离,这样可以使约束背心在一侧腋前线有一个重叠的部分,配合横向固定带,有二次固定背心主体的作用。
其中固定部件的固定位置优选设置在背心主体左右任一侧或者前侧,这样避免后侧固定患者躺卧时不适。
另外,背心主体还可为拼接形成的至少两块布料,相邻两块布料连接处对应设置上述固定部件,或者仅留一连接处设置固定部件,其余各处采用缝合方式固定。固定后形成筒状背心主体。具体可采用前后两块布料形成背心主体的前后侧,一侧缝合固定,另一侧采用固定部件调节宽松度后固定,具体方式不做限制。
约束背心还包括横向固定带3与纵向固定带4,横向固定带自背心主体左右两侧引出并固定于床体两侧上,纵向固定带自背心主体前侧引出并固定于床头上,横向固定带与纵向固定带呈纵横交错设置。
具体的,横向固定带固定连接于背心主体右侧上,固定处将横向固定带分隔形成A、B两部分,A部分横向固定带直接固定于对应侧的床体上,B部分横向固定带绕过人体前侧后固定于另一侧床体上。
为保证横向固定带与背心主体的连接稳定性,因此背心主体上相对横向固定带固定处的另一侧对应设置有穿线孔6,穿线孔6为前后设置的两组,B部分横向固定带绕过人体前侧后,依次穿过前后两组穿线孔,之后穿出并固定于床体上。这样使得横向固定带在固定处与穿线孔处实现两个限位,保证横向固定带在背心主体上的位置,同时实现进一步收紧背心主体的效果。
除采用穿线孔外,还可直接在背心主体上缝制带扣,固定时,横向固定带穿过带扣后固定在床体上,具体固定方式不做限制。
纵向固定带为对称固定连接于背心主体1位于人体肩部位置处的两组,两组纵向固定带自人体前侧绕过肩部后固定于床头上。
本实施例中优选横向固定带与纵向固定带均为两组,呈“共”字型固定于床体上。其他实施例中,横向固定带还可为均匀设置的多个,具体数量可根据患者躯干约束需要设定,在此不做限制。
横向固定带与纵向固定带与背心主体连接处缝合方式为十字固定。这种固定方法更加的结实牢固,不会被外力轻易扯断。
使用时,根据病人体型选择大小适宜的约束背心,像穿吊带一样将背心穿在病人身上,整理各处布料,使其保持平整。再根据病人体型调节魔术贴子母贴粘合位置,使整个背心更加贴合病人身体。将右侧的横向固定带的B部分平行穿过左侧穿线孔后,将横向固定带与纵向固定带在两侧床栏及床头呈“共”字形固定,约束效果更佳。整个约束背心采用吸汗、透气且具有一定弹性的卡其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人不适。同时,约束躯干各处受力均匀,大大减小了病人因使用约束用具而出现皮肤损伤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通过采用横向固定带与纵向固定带对人体躯干进行纵横交错固定,约束躯干各处受力均衡,减小患者因使用约束用具而出现的皮肤损伤的可能性,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横向固定带在固定时需要绕过人体前侧,纵向固定带自人体前侧绕过肩部后固定于床头上,固定后呈“共”字型,这样横向固定带与纵向固定带不仅在床体左右侧及上侧实现固定,而且可对患者躯干有一个捆绑的效果,进一步的约束患者,提高约束效力。
通过由固定端部向内侧设置的多组固定部件,多组固定部件任意配合调节背心主体宽松度,保证背心主体与患者躯干的有效贴合,适用于不同身型患者的需要。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心主体与设置于背心主体上方连接背心主体前后侧的背带,所述约束背心至少还包括一横向固定带与一纵向固定带,所述横向固定带自所述背心主体左右两侧引出并固定于床体两侧上,所述纵向固定带自背心主体前侧引出并固定于床头上,所述横向固定带与纵向固定带呈纵横交错设置;
所述横向固定带固定连接于背心主体左右任一侧上,固定处将横向固定带分隔形成两部分,所述背心主体上相对横向固定带固定处的另一侧对应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为前后设置的两组,一部分横向固定带直接固定于对应侧的床体上,另一部分横向固定带绕过人体前侧后,依次穿过前后两组穿线孔,之后穿出并固定于另一侧的床体上;或所述背心主体上相对横向固定带固定处的另一侧对应缝制带扣,横向固定带穿过带扣后固定于床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主体为一整块布料,布料两端对应设置有固定部件,或背心主体为拼接形成的至少两块布料,相邻两块布料连接处对应设置有固定部件,固定后形成筒状背心主体,固定部件为一组或由固定端部向内侧设置的多组,多组固定部件任意配合调节背心主体宽松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魔术贴或纽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固定带为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背心主体位于人体肩部位置处的两组,两组纵向固定带自人体前侧绕过肩部后固定于床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固定带与纵向固定带均为两组,呈“共”字型固定于床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为弹性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主体上缘靠近人体脖颈处下凹,形成圆领或V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固定带与纵向固定带与所述背心主体连接处缝合方式为十字固定。
CN201621252445.XU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 Active CN206896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2445.XU CN206896442U (zh)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2445.XU CN206896442U (zh)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96442U true CN206896442U (zh) 2018-01-19

Family

ID=61293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52445.XU Active CN206896442U (zh)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96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38255U (zh) 肩关节半脱位保护器
CN206138263U (zh) 一种新型电加热药物护具
WO2018101344A1 (ja) 体幹サポーター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ウエア
CN206896442U (zh) 一种躁动患者保护性约束背心
CN203852434U (zh) 一种手术用的肩胸固定带
CN205683196U (zh) 腹部带蒂皮瓣组合固定带
CN212547323U (zh) 一种单面上肢约束装置
CN209048393U (zh) 一种前臂吊带
CN209422204U (zh) 一种约束带
CN217138460U (zh) 胸外科用固定护理胸带
CN206275203U (zh) 一种膝关节镜手术专用短裤
CN206294926U (zh) 用于卧床患者的约束衣
JPH09299391A (ja) 鎖骨骨折固定帯
CN211382078U (zh) 一种肩部保护约束带
CN215937828U (zh) 一种前列腺穿刺网兜短裤
CN213048738U (zh) 一种新型输液固定板
CN211185974U (zh) 一种方便患者翻身和利于隐私保护的重症监护室病号服
CN211560574U (zh) 一种人体动态矫正穿戴外衣
CN214677601U (zh) 一种病人用短裤
CN211067312U (zh) 一种手套式约束带
CN211271522U (zh) 一种精神科病人用约束设备
CN213487123U (zh) 一种神经外科躁动患者改良约束病员服
CN209091811U (zh) 一种医用约束背心
CN210158759U (zh) 一种精神科护理老年病人新型座位约束背心
CN206880123U (zh) 一种腋臭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