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94753U - 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94753U
CN206894753U CN201621333818.6U CN201621333818U CN206894753U CN 206894753 U CN206894753 U CN 206894753U CN 201621333818 U CN201621333818 U CN 201621333818U CN 206894753 U CN206894753 U CN 206894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
pedestal
camera module
main body
sensitive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338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明珠
陈振宇
郭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338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94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94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947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包括至少两光学镜头、一成像组件、一基座和一一体式驱动器。所述成像组件包括一线路板和至少两感光元件,每个所述感光元件分别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基座被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以使每个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域分别对应于所述基座的每个光窗,所述一体式驱动器形成至少两镜头容纳空间,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分别被组装于每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其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位于所述基座的上部,以使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分别被保持在每个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并且每个所述光窗分别为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和每个所述感光元件提供一光线通路。

Description

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领域,特别涉及一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满足电子产品、智能设备朝向高性能方向发展的趋势,应用于电子产品、智能设备的阵列摄像模组开始出现,并日趋变得流行。相对于传统的单镜头摄像模组来说,阵列摄像模组的体积更大,以至于在阵列摄像模组被配置于电子产品、智能设备时会挤占电子产品、智能设备中用于配置其他模块的空间而影响了阵列摄像模组的性能。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小阵列摄像模组的尺寸越来越成为制作阵列摄像模组发展的难题。
图1示出了传统的阵列摄像模组,其包括至少两光学镜头10P、至少两音圈马达20P、一镜座30P以及其他诸如线路板、感光元件等部件,其中每个所述音圈马达20P分别独立并分别贴装在镜座30P上,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P分别被组装于每个所述音圈马达20P。为了避免相邻所述音圈马达20P的磁体之间出现相互干扰的不良现象,需要保证相邻所述音圈马达20P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这导致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尺寸增加。另外,在相邻所述音圈马达20P之间还需要放置一个垫片40P,并且为了保证被组装于每个所述音圈马达20P的所述光学镜头10P的同轴度,需要在所述垫片40P和所述音圈马达20P的外壁之间填充胶水,而所述垫片40P和胶水的设置不仅增加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尺寸,而且还增加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制造工序,从而导致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制造成本比较高,更为重要的是,所述垫片40P和胶水的设置使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结构更为复杂,以至于降低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可靠性。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小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尺寸,并且解决在减小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尺寸的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实用新型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每个光学镜头分别被组装于所述一体式驱动器,以减小相邻所述光学镜头的间距,从而减小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尺寸,以使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特别适于被应用于追求轻薄化的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其中每个所述光学镜头能够分别被驱动,以能够补偿所述阵列摄像模组在被安装的误差和所述电子设备在被使用时由于抖动产生的误差,以提高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成像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提供至少两镜头容纳空间,以供被组装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其中相邻所述镜头容纳空间仅通过一个分隔墙被分隔,以缩短相邻所述镜头容纳空间的距离,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小相邻所述光学镜头的间距,从而使所述阵列摄像模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提供一驱动主体和至少一驱动载体,所述驱动主体提供一主体框架,所述分隔墙一体地形成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中部,以使所述主体框架形成至少两保持臂,其中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分别被设置于所述保持臂,以在所述驱动载体、所述保持臂和所述分隔墙之间形成所述镜头容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保持臂具有一开口,所述驱动载体被设置于所述保持臂的所述开口,以在所述驱动载体、所述保持臂和所述分隔墙之间形成所述镜头容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其中每个所述保持臂的所述开口不相邻,从而当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保持臂的所述开口后,每个所述驱动载体也不相邻,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所述阵列摄像模组出现电磁干扰等不良现象,以保证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可靠性和提高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产品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其中每个所述保持臂一体地形成,从而当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分别被组装于每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时,有利于保证每个所述光学镜头的同轴度,以保证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成像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其中每个所述保持臂一体地形成,以使所述一体式驱动器的结构被简化,从而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制造成本,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增强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提供一成像组件和被设置于所述成像组件的一基座,其中每个所述保持臂可以同时被组装于所述基座,以使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分别对应于所述成像组件的每个感光元件,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减少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制造工序,以降低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其中每个所述保持臂可以同时被组装于所述基座,以在所述阵列摄像模组被封装的过程中,能够方便地对所述阵列摄像模组进行调焦,以优化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成像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的所述主体框架和所述基座也可以一体地形成,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制造工序,而且还可以降低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高度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基座也可以和所述成像组件的一线路板一体地结合,以使所述基座形成一模塑基座,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制造工序,而且还可以降低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体积。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阵列摄像模组,其包括:
至少两光学镜头;
一成像组件,其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一线路板和至少两感光元件,每个所述感光元件分别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线路板;
一基座,其中所述基座具有至少两光窗,并且所述基座被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以使每个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域分别对应于每个所述光窗;以及
一一体式驱动器,其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形成至少两镜头容纳空间,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分别被组装于每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其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位于所述基座的上部,以使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分别被保持在每个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并且每个所述光窗分别为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和每个所述感光元件提供一光线通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一体式驱动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两驱动载体和一驱动主体,其中所述驱动主体包括一主体框架和一分隔墙,所述主体框架被组装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或者所述主体框架一体地延伸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所述分隔墙形成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中部,以分隔所述主体框架而形成至少两保持臂,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每个所述保持臂,以在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和每个所述保持臂之间分别形成每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一体式驱动器进一步包括一驱动载体和一驱动主体,其中所述驱动主体包括一主体框架和一分隔墙,所述主体框架被组装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或者所述主体框架一体地延伸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所述分隔墙形成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中部,以分隔所述主体框架而形成至少两保持臂,其中一个所述保持臂形成具有所述镜头容纳空间的一镜筒,所述驱动载体被设置于另一个所述保持臂,以在所述驱动载体和所述保持臂之间形成所述镜头容纳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保持臂分别设有一开口,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保持臂的所述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被设置所述驱动载体的所述保持臂设有一开口,以使所述驱动载体被设置于所述保持臂的所述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开口分别形成于每个所述保持臂的自由端,以使被设置于每个所述保持臂的所述开口的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体框架进一步包括一贴装部和两延伸墙,所述贴装部被组装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每个所述延伸墙分别对称地且一体地延伸于所述贴装部的两侧,所述分隔墙的两端分别延伸并一体地形成于每个所述延伸墙,其中在每个所述延伸墙的端部和所述贴装部的端部形成所述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延伸墙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分别连通于所述开口,所述驱动载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部,其中所述驱动载体的每个所述安装部分别被安装于每个所述延伸墙的每个所述安装槽,以使所述驱动载体被设置于所述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延伸墙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安装部,所述驱动载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槽,其中每个所述延伸墙的所述安装部分别被安装于所述驱动载体的每个所述安装槽,以使所述驱动载体被设置于所述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和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一框形的支承元件,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或者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形成于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以使所述支承元件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的一部分,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的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一框形的支承元件,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或者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形成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以使所述支承元件包覆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和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一框形的支承元件,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被同时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的一部分或者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同时形成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的一部分,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的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路板具有至少两容纳空间,每个所述感光元件分别被容纳于所述线路板的每个所述容纳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阵列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滤光元件,其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一框形的支承元件,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或者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形成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其中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组装于每个所述支承元件的顶表面,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和每个所述滤光元件的外边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阵列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滤光元件和至少一框形的支持件,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组装于每个所述支持件,其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一框形的支承元件,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或者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形成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其中每个所述支持件分别被组装于每个所述支承元件的顶表面,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和每个所述支持件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阵列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滤光元件,其中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组装于所述基座的顶表面,以使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保持在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和每个所述感光元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阵列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滤光元件和至少一框形的支持件,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支持件,其中每个所述支持件分别被组装于所述基座的顶表面,以使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保持在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和每个所述感光元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座被组装于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模塑基座的顶表面设有至少一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分别连通于每个所述光窗,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容纳于每个所述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模塑基座的顶表面设有至少一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分别连通于每个所述光窗,每个所述支持件分别被容纳于每个所述凹槽。
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一体式驱动器,其包括:
至少两驱动载体;和
至少一驱动主体,其中所述驱动主体包括一主体框架和一分隔墙,所述分隔墙形成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中部,以分隔所述主体框架而形成至少两保持臂,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保持臂,以在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和每个所述保持臂之间分别形成一镜头容纳空间,以分别供被组装一光学镜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保持臂分别设有一开口,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保持臂的所述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开口分别形成于每个所述保持臂的自由端,以使被设置于每个所述保持臂的所述开口的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体框架进一步包括一贴装部和两延伸墙,所述贴装部被组装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每个所述延伸墙分别对称地且一体地延伸于所述贴装部的两侧,所述分隔墙的两端分别延伸并一体地形成于每个所述延伸墙,其中在每个所述延伸墙的端部和所述贴装部的端部形成所述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延伸墙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分别连通于所述开口,所述驱动载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部,其中所述驱动载体的每个所述安装部分别被安装于每个所述延伸墙的每个所述安装槽,以使所述驱动载体被设置于所述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延伸墙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安装部,所述驱动载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槽,其中每个所述延伸墙的所述安装部分别被安装于所述驱动载体的每个所述安装槽,以使所述驱动载体被设置于所述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体框架向下一体地延伸以形成一基座。
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电子设备,其包括:
一电子设备本体;和
至少一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被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以用于获取图像,其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包括:
至少两光学镜头;
一成像组件,其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一线路板和至少两感光元件,每个所述感光元件分别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线路板;
一基座,其中所述基座具有至少两光窗,并且所述基座被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以使每个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域分别对应于每个所述光窗;以及
一一体式驱动器,其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形成至少两镜头容纳空间,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分别被组装于每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其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位于所述基座的上部,以使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分别被保持在每个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并且每个所述光窗分别为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和每个所述感光元件提供一光线通路。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阵列摄像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图2A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阵列摄像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2B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阵列摄像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2C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再一阵列摄像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2D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阵列摄像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一体式驱动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所述一体式驱动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所述一体式驱动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8A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第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8B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8C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第三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8D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第四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8E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第五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8F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第六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8G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第七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8H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第八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8I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第九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8J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第十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8K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第十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8L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第十二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8M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第十三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8N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第十四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8O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第十五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8P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第十六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9A至图9C分别是带有上述阵列摄像模组的一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2A至图7,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阵列摄像模组1被阐述,其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包括至少两光学镜头 10、一成像组件20、一基座30以及一一体式驱动器40。
具体地,在附图2A示出的一个示例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所述光学镜头10的数量可以被实施为两个;在附图2B和图2C示出的另一个示例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所述光学镜头10的数量可以被实施三个,其中在图2B中,三个所述光学镜头10被排列呈“一”字形,而在图2C中,三个所述光学镜头 10呈三角形布置;在附图2D示出的另一个示例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所述光学镜头10的数量可以被实施为四个。尽管如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附图2A、图2B、图2C和图2D中示出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仅为示例,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特征和优势,因此,所述光学镜头10的数量并不应被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换言之,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能够被单独地驱动,以使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形成的成像面不共面或者使像面倾斜。
所述成像组件20包括一线路板21和至少两感光元件22,其中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分别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线路板21。进一步地,所述成像组件20包括至少两组引线23,其中每个所述引线23的两端分别被连接于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和所述线路板21,以藉由所述引线23导通所述感光元件22和所述线路板 2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引线23的打线方向可以不受限制,例如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引线23的打线方向可以从所述感光元件22至所述线路板21,而在另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引线23的打线方向也可以从所述线路板21至所述感光元件22。
优选地,所述线路板21具有至少一边缘区域211和至少两平整的芯片贴装区域212,其中所述边缘区域211和每个所述芯片贴装区域212一体地形成,并且所述边缘区域211围绕在每个所述芯片贴装区域212的周围。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分别被贴装于所述线路板21的每个所述芯片贴装区域212,以保证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的平整性。另外,每个所述引线23分别延伸,并且每个所述引线 23的两端分别弯曲以连接于被设于所述感光元件22的非感光区域的芯片连接件和被设于所述线路板21的所述边缘区域211的线路板连接件,从而藉由所述引线23导通所述线路板21和所述感光元件22。
另外,所述成像组件2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电子元器件24,其中每个所述电子元器件24被相互间隔地贴装于所述线路板21的所述边缘区域211。所述电子元器件24的类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中不受限制,例如所述电子元器件24可以是电阻、电容、驱动器等。
所述基座30具有至少两光窗31,其中所述基座30与所述线路板21的所述边缘区域211的一部分一体地结合,以使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的感光区域分别对应于所述基座30的每个所述光窗31。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示例中,可以通过模塑工艺使流体状的成型材料在固结后形成与所述线路板21的所述边缘区域 211的一部分一体结合的所述基座30,并同时形成所述基座30的每个所述光窗 31,即,所述基座30可以是一个模塑基座。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基座30在成型的过程中可以包覆至少一个所述电子元器件24。优选地,所述基座30可以包覆每个所述电子元器件24,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基座30可以隔离相邻的所述电子元器件24,以在相邻的所述电子元器件24的间距较近时,所述基座30也可以阻止相邻所述电子元器件24之间出现相互干扰的不良现象,以保证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可靠性。更为重要的是,在所述基座30和所述电子元器件24之间不需要预留安全距离,从而有利于减少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体积,尤其是降低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高度尺寸,以使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特别适于被应用于追求轻薄化的电子设备。
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形成至少两镜头容纳空间41,其中每个所述光学镜头 10分别被组装于每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41,其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被组装于所述基座30的顶表面,以使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分别被设置在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的感光路径,以藉由每个所述光窗31分别为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和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提供一光线通路。被物体反射的光线自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进入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内部后,沿着所述光线通路在穿过每个所述光窗31后被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接收和进行光电转化而成像。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能够分别或者同时驱动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沿着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的感光路径移动,以调整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 的焦距。
另外,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滤光元件50,其中每个所述滤光元件50分别被保持在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和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的感光路径,以使经由所述光学镜头10进入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内部的光线,在穿过所述滤光元件50而被所述滤光元件50过滤后,再被所述感光元件22接收和进行光电转化而成像。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这个示例中,所述滤光元件 50的数量、所述感光元件22的数量和所述光学镜头10的数量一致,以使每个滤光元件50分别被保持在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和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之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包括两个所述光学镜头10、两个所述感光元件22和两个所述滤光元件50为例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特征和优势,在其他的示例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所述光学镜头10、所述感光元件22和所述滤光元件50的类型都可以超过两个,以形成多镜头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
每个所述滤光元件50分别被设置于所述基座30的顶表面,以藉由所述基座30使每个所述滤光元件50分别被保持在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和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之间。
所述基座30的顶表面具有至少两内侧表面32和一外侧表面33,其中所述外侧表面33围绕在每个所述内侧表面32的外部,其中每个所述滤光元件50分别被组装于所述基座30的每个所述内侧表面32,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被组装于所述基座30的所述外侧表面33,以使每个所述滤光元件50分别被保持在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和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之间。
优选地,所述基座30的每个所述内侧表面32所在的平面低于所述外侧表面 33所在的平面,即,所述基座30的每个所述内侧表面32和所述外侧表面33具有高度差,以形成所述基座30的至少两凹槽34,其中每个所述凹槽34分别连通于每个所述光窗31,其中每个所述滤光元件50分别被组装于所述基座30的每个所述凹槽34,以藉由每个所述滤光元件50分别封闭每个所述光窗31,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降低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高度尺寸,以使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特别适于被应用于追求轻薄化的电子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滤光元件50的类型可以不受限制,例如所述滤光元件 50可以被实施为红外截止滤光片或者全透光谱滤光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封装过程中,可以先将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分别组装于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的每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41,然后再将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组装于所述基座30的顶表面,也可以先将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组装于所述基座30的顶表面,然后再将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分别组装于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的每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41,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可以通过胶水或者其他的粘着剂使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被组装于所述基座 30的顶表面,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方便地对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进行调焦,以优化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成像品质。另外,在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被封装和被使用的过程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也可以保证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的同轴度,以保证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可靠性。
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包括一驱动主体42和至少一驱动载体43,其中所述驱动主体42被组装于所述基座30的顶表面,每个所述驱动载体43分别被设置于所述驱动主体42,以在所述驱动主体42和所述驱动载体43之间形成每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41,以供被组装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这个示例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包括至少一个所述驱动主体42和至少两个所述驱动载体43,其中在每个所述驱动载体43和所述驱动主体42之间可以分别形成一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 41。
所述驱动主体42进一步包括一主体框架421和一分隔墙422,其中所述分隔墙422一体地形成于所述主体框架421的中部,以分隔所述主体框架421而形成至少两保持臂4211,其中每个所述驱动载体43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保持臂 4211,以在所述驱动载体43、每个所述保持臂4211和所述分隔墙422之间形成每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41,其中所述主体框架421被组装于所述基座30的顶表面。也就是说,每个所述保持臂4211可以相互对称且一体地延伸于所述分隔墙422的两侧。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驱动主体42的所述主体框架421和所述分隔墙422是一体地形成的,例如所述驱动主体42的所述主体框架421和所述分隔墙422可以是由注塑工艺一体地注塑形成的注塑件。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保持臂4211具有一开口42110,所述驱动载体43被设置于所述保持臂4211的所述开口42110,以在所述驱动载体43、所述保持臂 4211和所述分隔墙422之间形成所述镜头容纳空间41。更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每个所述保持臂4211分别具有一个所述开口42110。更优选地,每个所述开口42110分别设于每个所述保持臂4211 的自由端,以增加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保持臂4211的所述开口42110的所述驱动载体43的距离,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被设置于任意所述驱动载体43的磁石和线圈不会出现相互干扰的不良现象,从而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不会出现电磁干扰的不良现象,以保证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可靠性和保证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产品良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被设置于所述驱动载体43的磁石和线圈能够相互作用以产生电磁力,从而驱动所述光学镜头10沿着所述感光元件 22的感光路径移动。
所述主体框架421包括一贴装部4212和两延伸墙4213,其中每个所述延伸墙4213分别一体地且对称地形成于所述贴装部4212的两侧,其中所述分隔墙 422的两端分别延伸以连接于两个所述延伸墙4213的中部,并且所述分隔墙422 的下侧部和所述贴装部4212一体地形成,以藉由所述分隔墙422分隔所述贴装部4212和两个所述延伸腔4213而形成两个所述保持臂4211。也就是说,所述贴装部4212的一部分和所述延伸墙4213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分隔墙422的一部分形成一个所述保持臂4211,并且在所述保持臂4211的自由端形成所述开口 42110。所述马达载体43的两侧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延伸墙4213,以使所述马达载体43位于所述保持臂4211的所述开口42110的位置。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延伸墙421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安装槽42130,所述安装槽42130连通于所述开口42110,其中所述驱动载体4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安装部430,其中所述驱动载体43的每个所述安装部430分别被安装于每个所述延伸墙4213的所述安装槽42130,以使所述驱动载体43被保持在所述保持臂4211的所述开口42110的位置。尽管如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安装槽42130也可以被设于所述驱动载体43的两侧,并且所述安装部430 被设于所述延伸墙4213,然后通过所述安装部430和所述安装槽42130的相互配合,也能够使所述驱动载体43被保持在所述保持臂4211的所述开口42110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封装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过程中,先将所述马达载体 43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421的所述开口42110的位置,以在所述马达载体43和所述主体框架421之间形成至少两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41,然后将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分别组装于每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41。在所述基座30和所述成像组件20一体地结合后,在所述基座30的顶表面和/或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的所述贴装部4212施凃胶水或者其他粘着剂,然后将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组装于所述基座30,此时,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的所述贴装部4212的贴装面和所述基座 30的顶表面贴合在一起,通过调焦且在胶水或者粘着剂固化后形成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封装过程中,也可以先将所述光学镜头10和所述马达载体41组合在一起,然后再将带有所述光学镜头10 的所述马达载体43组装于所述主体框架421,从而使所述光学镜头10被保持在形成于所述马达载体43和所述主体框架421之间的所述镜头容纳空间41内。上述列举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封装流程仅为示例,其并不应被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的所述驱动主体42 一体地形成,通过这样的方式的,当所述马达载体43被安装于所述驱动主体42 的所述开口42110且形成每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41之后,每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41的距离被缩小,从而使被组装于相邻所述镜头容纳空间41的相邻所述光学镜头10的间距被缩小,以使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结构紧凑,并且使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体积被有效地减小。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中,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 还可以被分别驱动,以使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不共面,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补偿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在被安装时的安装误差和所述电子设备在被使用时的抖动,从而改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成像品质。例如在附图2A和图2B示出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呈“一”字形布置,其中位于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端部的所述马达载体43能够单独地驱动位于该侧的所述光学镜头10,而使另外一侧的所述光学镜头10保持不动,或者位于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两个端部的所述马达载体43分别驱动位于该侧的所述光学镜头10,并且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可以有不同的行程,以补偿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在被安装时的安装误差和所述电子设备在被使用时的抖动。在附图 2C示出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 呈三角形布置,其中位于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任何一个位置的所述马达载体 43能够单独地驱动位于该位置的所述光学镜头10,而使其他的所述光学镜头10 保持不动,或者每个所述马达载体43能够分别驱动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并且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可以有不同的行程,以补偿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在被安装时的安装误差和所述电子设备在被使用时的抖动。可选地,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 中的两个所述光学镜头10被驱动产生的行程一致且行程较短,另外一个所述光学镜头10被驱动产生的行程较大。在附图2D示出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呈“田”字形布置,其中位于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一侧的所述马达载体43能够驱动位于该侧的所有的所述光学镜头10同步地运动,位于另外一侧的所述光学镜头10保持不动,或者位于一侧的所述光学镜头10被驱动产生的行程大于另外一侧的所述光学镜头10被驱动产生的形成,从而补偿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在被安装时的安装误差和所述电子设备在被使用时的抖动。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所列举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包括两个、三个和四个所述光学镜头10以及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的布置方式仅为示例,以阐述本发明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被驱动来对抖动进行补偿的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例举的示例并不应被视为对本发明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阵列摄像模组1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至少两感光元件22分别导通一线路板21;
(b)将至少两光学镜头10分别组装于一一体式驱动器40的镜头容纳空间 41;以及
(c)藉由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使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分别被保持在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的感光路径,以制得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
附图8A示出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第一个变形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基座 30在成型后进一步包覆所述感光元件22的非感光区域。也就是说,所述基座30 在成型后包覆所述线路板21的所述边缘区域211、所述引线23和所述感光元件 22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以使所述基座30、所述线路板21和所述感光元件22结合为一体。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基座30包覆所述引线23,从而所述基座30能够隔离相邻的所述引线23,以在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被使用的过程中,相邻的所述引线23不会变形,也不会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从而提高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8B示出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成像组件2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支承元件25,每个所述支承元件25分别具有一通孔 251,其中在所述基座30成型之前,先将所述支承元件25设置于所述线路板21 或者使所述支承元件25形成于所述线路板21,并且使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分别对应于每个所述支承元件25的所述通孔251,然后再通过模塑工艺形成所述基座30和所述基座30的所述光窗3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基座30包覆所述线路板21的所述边缘区域211的一部分和所述支承元件25的一部分,例如所述基座30可以仅包覆所述支承元件25的外侧面,或者所述基座30可以进一步包覆所述支承元件25的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在通过模塑工艺形成所述基座30的过程中,所述支承元件25能够阻止所述成型材料自所述线路板21的所述边缘区域211进入所述线路板21的所述芯片贴装区域212而污染被贴装于所述芯片贴装区域212的所述感光元件22,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保证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成像品质和提高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 的可靠性。
另外,所述支承元件25可以具有弹性,以在通过一个成型模具进行模塑工艺的过程中,所述支承元件25能够吸收所述成型模具在合模的过程中对所述线路板21造成的冲击力,从而提高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产品良率。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支承元件25可以由被施凃于所述线路板21的所述边缘区域211的胶水在固化后形成,以使所述支承元件25突出于所述线路板21的表面。
附图8C示出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第三个变形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支承元件25进一步包覆所述感光元件22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即,所述支承元件25同时包覆所述线路板21的所述边缘区域211的一部分和所述感光元件 22的非感光区域的一部分,从而使所述支承元件25包覆用于导通所述线路板21 和所述感光元件22的所述引线23。优选地,所述支承元件25的高度高于所述引线23向上突起的高度,从而在藉由所述成型模具执行模塑工艺而形成所述基座30的过程中,所述支承元件25能够防止所述成型模具施压于所述引线23而导致所述引线23出现变形,以保证所述引线23的良好电性,从而提高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成像品质。
另外,在进行模塑工艺时,所述支承元件25能够隔离所述成型材料和所述引线23以及隔离所述成型材料和所述感光元件22,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所述支承元件25能够阻止所述成型材料接触所述感光元件22而污染所述感光元件22,和阻止所述成型材料接触所述引线23而导致所述引线23出现变形,另一方面,所述支承元件25还能够阻止所述成型材料的高温被传递到所述感光元件22和所述引线23,从而保证模塑工艺的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是,在进行模塑工艺之前,所述支承元件25能够预固定相邻的所述引线23,从而在进行模塑工艺的过程中,所述支承元件25能够防止所述引线23出现变形。
附图8D示出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第四个变形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支承元件25可以仅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22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或者所述支承元件25形成于所述感光元件22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以使所述支承元件25包覆所述感光元件22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以在进行模塑工艺的过程中,所述支承元件25能够阻止所述成型材料进入所述感光元件22的感光区域而污染所述感光元件22的感光区域。所述基座30在成型后包覆所述线路板21 的所述边缘区域211和所述支承元件25的外侧面,优选地,所述基座30进一步包覆所述支承元件25的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支承元件25仅包覆所述感光元件22的非感光区域的一部分时,所述基座30在成型后也可以进一步包覆所述感光元件22的非感光区域的一部分,以使所述线路板21、所述感光元件22和所述基座30一体地结合。
优选地,所述支承元件25的高度高于或者等于所述引线23向上突起的高度,以在进行模塑工艺时,防止所述引线23出现变形。尽管如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支承元件25的高度也可以低于所述引线23向上突起的高度,例如当包覆所述感光元件22的非感光区域的所述支承元件25没有包覆所述引线23时,所述支承元件25的高度可以低于所述引线23向上突起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附图8E示出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第五个变形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滤光元件50的数量是一个,所述滤光元件50被组装于所述基座30的顶表面,以使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可以分别对应于所述滤光元件50的不同位置,这样,自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进入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内部的光线,在分别穿过所述滤光元件50的不同位置后,被对应位置的所述感光元件22接收和进行光电转化而成像。
附图8F示出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第六个变形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进一步包括一支持件60,其中所述支持件60具有一通光通道61,即,所述支持件60可以呈框形,所述滤光元件50被组装于所述支持件60,所述支持件60被组装于所述基座30的顶表面,以藉由所述支持件60使所述滤光元件 60被保持在所述光学镜头10和所述感光元件22之间,并且每个所述感光元件 22分别对应于所述滤光元件50的不同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支持件60的使用可以减小所述滤光元件50的尺寸,以降低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制造成本。
优选地,所述支持件60可以被容纳于所述基座30的所述凹槽34内,以进一步降低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高度尺寸,从而使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特别适于被应用于追求轻薄化的电子设备。
附图8G示出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第七个变形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支持件60的数量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优选地,所述支持件60、所述滤光元件50、所述感光元件22和所述光学镜头10的数量一致,每个所述滤光元件50分别被组装于每个所述支持件60,以藉由每个所述滤光元件50分别封闭每个所述支持件60的所述通光通道61。每个所述支持件60分别被组装于所述基座30的顶表面的不同位置,以藉由每个所述支持件60分别使每个所述滤光元件50被保持在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和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之间。自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进入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被物体反射的光线,在分别穿过每个所述滤光元件50 后,能够被对应位置的所述感光元件22接收和进行光电转化而成像。
附图8H示出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第八个变形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线路板21具有至少一容纳空间213,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可以分别被容纳于每个所述容纳空间213,以降低所述感光元件22的顶表面和所述线路板21的顶表面的高度差,甚至使所述感光元件22的顶表面和所述线路板21的顶表面处于同一个平面内,以进一步降低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高度尺寸。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 8H示出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这个示例中,所述容纳空间213可以被实施为一个容纳槽。而在附图8I示出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第九个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空间213也可以被实施为一个穿孔,本实用新型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附图8J示出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第十个变形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基座 30将所述线路板21、所述感光元件22和所述滤光元件50结合为一体。具体地说,在将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分别贴装于所述线路板21的所述芯片贴装区域 212之后,沿着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的非感光区域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支承元件 25或者形成一个所述支承元件25,然后将所述滤光元件50重叠地设置于每个所述支承元件25的顶表面,从而在所述支承元件25和所述感光元件22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空间26,其中所述感光元件22的感光区域位于所述密封空间26。后续进行模塑工艺,以使所述成型材料在固结后形成用于包覆所述线路板21的所述边缘区域211和所述滤光元件50的外边沿的所述基座30,并且同时形成所述基座30的每个所述光窗31,以使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的感光区域分别对应于所述基座30的每个所述光窗31。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进行模塑工艺的过程中,所述滤光元件 50能够阻止所述成型材料进入所述密封空间26,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保证所述感光元件22的感光区域不被污染,以提高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产品良率。
优选地,所述支承元件25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弹性,以在所述成型模具被合模时,一方面所述支承元件25能够吸收所述成型模具被合模时产生的冲击力而防止所述感光元件22和所述滤光元件50被损坏,另一方面,所述支承元件25 还能够调整所述滤光元件50和所述感光元件22的平整度,以在所述基座30成型且包覆所述线路板21的所述边缘区域211和所述滤光元件50的外边沿后,所述基座30使所述滤光元件50和所述感光元件22保持平行,以改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成像品质。
更优选地,所述支承元件25可以由二次成型工艺形成,以使所述支承元件 25可以仅上半部分具有弹性。具体地说,首先沿着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的非感光区域施凃胶水,以在胶水固化后形成所述支承元件25的下半部分。然后沿着所述支承元件25的下半部分和/或所述滤光元件50施凃胶水,以在胶水固化后形成所述支承元件25的上半部分,其中所述滤光元件50对应地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22,以藉由所述支承元件25预固定所述滤光元件50,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进行模塑工艺的过程中,防止所述滤光元件50出现移位等不良现象。
附图8K示出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第十一个变形实施方式,其中可以先将每个所述滤光元件50分别组装于每个所述支持件60之后,再进行模塑工艺,以使所述基座30包覆所述线路板21的所述边缘区域211和每个所述支持件60 的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进行模塑工艺的过程中,所述成型材料可以不需要接触所述滤光元件50,这样,一方面,所述成型材料不会将高温传递到所述滤光元件50而引起所述滤光元件50变形或者损坏,另一方面,所述成型模具的压合面可以仅施压于所述支持件60,而不会使所述成型模具的压合面直接和所述滤光元件50接触,以保证在所述成型模具被合模时,产生的冲击力不会损坏所述滤光元件50,再一方面,所述支持件60的使用可以减小所述滤光元件50的尺寸,以降低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制造成本。
附图8L示出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第十二个变形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滤光元件50可以被直接贴装于所述感光元件22的芯片连接件上,另外,形成在所述感光元件22的非感光区域的所述支承元件25可以仅起到密封所述感光元件 22和所述滤光元件50的缝隙的作用与预固定所述感光元件22和所述滤光元件 50的作用,以在进行模塑工艺的过程中,防止所述成型材料进入形成在所述感光元件22和所述滤光元件50的所述密封空间26而污染所述感光元件22,和导致所述滤光元件50出现移位而降低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可靠性和产品良率,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降低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高度尺寸。值得一提的是,在将所述感光元件22贴装于所述线路板21之后,需要使所述引线23的打线方向是从所述线路板21至所述感光元件22,以使所述引线23的高度被降低,从而在所述滤光元件50被直接贴装于所述感光元件22的芯片连接件时,所述滤光元件50不会给所述引线23造成压力而出现引起所述引线23产生变形的不良现象。
类似地,在附图8M示出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第十三个变形实施方式,其中可以先将每个所述滤光元件50分别组装于每个所述支持件60之后,再进行模塑工艺,以使所述基座30包覆所述线路板21的所述边缘区域211和每个所述支持件60的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支承元件25被设置在所述支持件60和所述感光元件22的芯片连接件之间,以阻止在所述支持件60和所述感光元件 22之间产生缝隙,从而在进行模塑工艺的过程中,防止所述成型材料进入形成在所述感光元件22和所述滤光元件50之间的所述密封空间25而出现污染所述感光元件22的不良现象。
附图8N示出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第十四个变形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镜筒70,所述镜筒70和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 一体地形成,所述光学镜头10被组装于所述镜筒70,以藉由所述镜筒70使所述光学镜头10被保持在所述感光元件22的感光路径。例如在附图8N示出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包括一个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和一个所述镜筒70,其中所述镜筒70和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的所述主体框架421一体地形成,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仅包括一个驱动载体43,所述驱动载体43被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421形成的所述保持臂4211的所述开口42110的位置,以形成一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41,其中一个所述光学镜头10被组装于所述镜头容纳空间41,另一个所述光学镜头10被组装于所述镜筒70。
附图8O示出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第十五个变形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基座30可以不与所述线路板21和/或所述感光元件22和/或所述滤光元件50和/ 或所述支持件60一体地结合,而是在所述基座30形成之后,将所述基座30组装于所述线路板21的所述边缘区域211,即,所述基座30被单独地制作。
具体地说,在将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分别和所述线路板21导通之后,将所述基座30组装于所述线路板21的所述边缘区域211,以使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 的感光区域对应于所述基座30的每个所述光窗31,然后将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 组装于所述基座30的顶表面,从而使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分别被保持在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的感光路径,并且藉由每个所述光窗31分别为每个所述光学镜头 10和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提供所述光线通路。
附图8P示出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第十六个变形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基座30可以和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的所述主体框架421一体地形成,这样,在将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分别组装于所述一体式驱动器40的每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 41之后,在将所述基座30贴装于所述线路板21的所述边缘区域211时,能够同时使每个所述光学镜头10同时且分别被保持在对应的每个所述感光元件22的感光路径,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减少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制造工序,以降低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制造成本。另外,所述基座30和所述主体框架421一体地形成,从而所述基座30和所述主体框架421不需要被组装在一起,以减少累积公差,从而优化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成像品质。
参考附图9A至图9C,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电子设备,其包括一电子设备本体200和至少一阵列摄像模组1,其中每个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200,以用于获取图像。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电子设备本体200的类型不受限制,例如所述电子设备本体2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书、个人数字助理、相机等任何能够被配置所述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尽管附图9A至图9C中以所述电子设备本体200被实施为智能手机为例,但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进一步地,在附图9A示出的所述电子设备的这个示例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可以横置地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200的左上角,而在附图9B示出的所述电子设备的这个示例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可以横置地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200的右上角,在附图9C示出的所述电子设备的这个示例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可以竖置地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200的中部,例如当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包括超过两个所述光学镜头10时,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可以被竖直地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200的中部,例如附图9C示出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可以包括三个所述光学镜头10,尽管如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的所述光学镜头10的数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被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200的方向。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51)

1.一阵列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光学镜头;
一成像组件,其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一线路板和至少两感光元件,每个所述感光元件分别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线路板;
一基座,其中所述基座具有至少两光窗,并且所述基座被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以使每个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域分别对应于每个所述光窗;以及
一一体式驱动器,其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形成至少两镜头容纳空间,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分别被组装于每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其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位于所述基座的上部,以使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分别被保持在每个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并且每个所述光窗分别为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和每个所述感光元件提供一光线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两驱动载体和一驱动主体,其中所述驱动主体包括一主体框架和一分隔墙,所述主体框架被组装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或者所述主体框架一体地延伸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所述分隔墙形成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中部,以分隔所述主体框架而形成至少两保持臂,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每个所述保持臂,以在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和每个所述保持臂之间分别形成每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进一步包括一驱动载体和一驱动主体,其中所述驱动主体包括一主体框架和一分隔墙,所述主体框架被组装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或者所述主体框架一体地延伸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所述分隔墙形成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中部,以分隔所述主体框架而形成至少两保持臂,其中一个所述保持臂形成具有所述镜头容纳空间的一镜筒,所述驱动载体被设置于另一个所述保持臂,以在所述驱动载体和所述保持臂之间形成所述镜头容纳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每个所述保持臂分别设有一开口,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保持臂的所述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被设置所述驱动载体的所述保持臂设有一开口,以使所述驱动载体被设置于所述保持臂的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每个所述开口分别形成于每个所述保持臂的自由端,以使被设置于每个所述保持臂的所述开口的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主体框架进一步包括一贴装部和两延伸墙,所述贴装部被组装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每个所述延伸墙分别对称地且一体地延伸于所述贴装部的两侧,所述分隔墙的两端分别延伸并一体地形成于每个所述延伸墙,其中在每个所述延伸墙的端部和所述贴装部的端部形成所述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每个所述延伸墙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分别连通于所述开口,所述驱动载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部,其中所述驱动载体的每个所述安装部分别被安装于每个所述延伸墙的每个所述安装槽,以使所述驱动载体被设置于所述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每个所述延伸墙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安装部,所述驱动载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槽,其中每个所述延伸墙的所述安装部分别被安装于所述驱动载体的每个所述安装槽,以使所述驱动载体被设置于所述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和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一框形的支承元件,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或者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形成于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以使所述支承元件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的一部分,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的一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一框形的支承元件,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或者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形成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以使所述支承元件包覆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和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一框形的支承元件,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被同时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的一部分或者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同时形成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的一部分,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的一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线路板具有至少两容纳空间,每个所述感光元件分别被容纳于所述线路板的每个所述容纳空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滤光元件,其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一框形的支承元件,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或者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形成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其中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组装于每个所述支承元件的顶表面,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和每个所述滤光元件的外边沿。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滤光元件和至少一框形的支持件,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组装于每个所述支持件,其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一框形的支承元件,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或者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形成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其中每个所述支持件分别被组装于每个所述支承元件的顶表面,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和每个所述支持件的至少一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滤光元件,其中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组装于所述基座的顶表面,以使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保持在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和每个所述感光元件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滤光元件和至少一框形的支持件,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支持件,其中每个所述支持件分别被组装于所述基座的顶表面,以使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保持在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和每个所述感光元件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基座被组装于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模塑基座的顶表面设有至少一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分别连通于每个所述光窗,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容纳于每个所述凹槽。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模塑基座的顶表面设有至少一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分别连通于每个所述光窗,每个所述支持件分别被容纳于每个所述凹槽。
23.一一体式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驱动载体;和
至少一驱动主体,其中所述驱动主体包括一主体框架和一分隔墙,所述分隔墙形成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中部,以分隔所述主体框架而形成至少两保持臂,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保持臂,以在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和每个所述保持臂之间分别形成一镜头容纳空间,以分别供被组装一光学镜头。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体式驱动器,其中每个所述保持臂分别设有一开口,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保持臂的所述开口。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体式驱动器,其中每个所述开口分别形成于每个所述保持臂的自由端,以使被设置于每个所述保持臂的所述开口的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两端。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体式驱动器,其中所述主体框架向下一体地延伸以形成一基座。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一体式驱动器,其中所述主体框架进一步包括一贴装部和两延伸墙,所述贴装部被组装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每个所述延伸墙分别对称地且一体地延伸于所述贴装部的两侧,所述分隔墙的两端分别延伸并一体地形成于每个所述延伸墙,其中在每个所述延伸墙的端部和所述贴装部的端部形成所述开口。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一体式驱动器,其中每个所述延伸墙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分别连通于所述开口,所述驱动载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部,其中所述驱动载体的每个所述安装部分别被安装于每个所述延伸墙的每个所述安装槽,以使所述驱动载体被设置于所述开口。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一体式驱动器,其中每个所述延伸墙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安装部,所述驱动载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槽,其中每个所述延伸墙的所述安装部分别被安装于所述驱动载体的每个所述安装槽,以使所述驱动载体被设置于所述开口。
30.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子设备本体;和
至少一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被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以用于获取图像,其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包括:
至少两光学镜头;
一成像组件,其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一线路板和至少两感光元件,每个所述感光元件分别被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线路板;
一基座,其中所述基座具有至少两光窗,并且所述基座被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以使每个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域分别对应于每个所述光窗;以及
一一体式驱动器,其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形成至少两镜头容纳空间,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分别被组装于每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其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位于所述基座的上部,以使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分别被保持在每个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并且每个所述光窗分别为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和每个所述感光元件提供一光线通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两驱动载体和一驱动主体,其中所述驱动主体包括一主体框架和一分隔墙,所述主体框架被组装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或者所述主体框架一体地延伸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所述分隔墙形成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中部,以分隔所述主体框架而形成至少两保持臂,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每个所述保持臂,以在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和每个所述保持臂之间分别形成每个所述镜头容纳空间。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一体式驱动器进一步包括一驱动载体和一驱动主体,其中所述驱动主体包括一主体框架和一分隔墙,所述主体框架被组装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或者所述主体框架一体地延伸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所述分隔墙形成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中部,以分隔所述主体框架而形成至少两保持臂,其中一个所述保持臂形成具有所述镜头容纳空间的一镜筒,所述驱动载体被设置于另一个所述保持臂,以在所述驱动载体和所述保持臂之间形成所述镜头容纳空间。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每个所述保持臂分别设有一开口,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保持臂的所述开口。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被设置所述驱动载体的所述保持臂设有一开口,以使所述驱动载体被设置于所述保持臂的所述开口。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每个所述开口分别形成于每个所述保持臂的自由端,以使被设置于每个所述保持臂的所述开口的每个所述驱动载体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两端。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主体框架进一步包括一贴装部和两延伸墙,所述贴装部被组装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每个所述延伸墙分别对称地且一体地延伸于所述贴装部的两侧,所述分隔墙的两端分别延伸并一体地形成于每个所述延伸墙,其中在每个所述延伸墙的端部和所述贴装部的端部形成所述开口。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每个所述延伸墙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分别连通于所述开口,所述驱动载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部,其中所述驱动载体的每个所述安装部分别被安装于每个所述延伸墙的每个所述安装槽,以使所述驱动载体被设置于所述开口。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每个所述延伸墙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安装部,所述驱动载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槽,其中每个所述延伸墙的所述安装部分别被安装于所述驱动载体的每个所述安装槽,以使所述驱动载体被设置于所述开口。
39.根据权利要求30至38中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40.根据权利要求30至38中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和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41.根据权利要求30至38中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一框形的支承元件,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或者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形成于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以使所述支承元件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的一部分,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的一部分。
42.根据权利要求30至38中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一框形的支承元件,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或者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形成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以使所述支承元件包覆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和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43.根据权利要求30至38中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一框形的支承元件,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被同时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的一部分或者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同时形成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的一部分,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的一部分。
44.根据权利要求30至38中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线路板具有至少两容纳空间,每个所述感光元件分别被容纳于所述线路板的每个所述容纳空间。
45.根据权利要求30至38中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滤光元件,其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一框形的支承元件,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或者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形成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其中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组装于每个所述支承元件的顶表面,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和每个所述滤光元件的外边沿。
46.根据权利要求30至38中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滤光元件和至少一框形的支持件,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组装于每个所述支持件,其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一框形的支承元件,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或者每个所述支承元件分别形成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其中每个所述支持件分别被组装于每个所述支承元件的顶表面,其中所述基座是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和每个所述支持件的至少一部分。
47.根据权利要求30至38中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滤光元件,其中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组装于所述基座的顶表面,以使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保持在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和每个所述感光元件之间。
48.根据权利要求30至38中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滤光元件和至少一框形的支持件,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支持件,其中每个所述支持件分别被组装于所述基座的顶表面,以使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保持在每个所述光学镜头和每个所述感光元件之间。
49.根据权利要求30至38中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基座被组装于所述线路板的边缘区域。
50.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模塑基座的顶表面设有至少一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分别连通于每个所述光窗,每个所述滤光元件分别被容纳于每个所述凹槽。
51.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模塑基座的顶表面设有至少一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分别连通于每个所述光窗,每个所述支持件分别被容纳于每个所述凹槽。
CN201621333818.6U 2016-12-07 2016-12-07 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94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33818.6U CN206894753U (zh) 2016-12-07 2016-12-07 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33818.6U CN206894753U (zh) 2016-12-07 2016-12-07 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94753U true CN206894753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327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3381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94753U (zh) 2016-12-07 2016-12-07 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947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5371A (zh) * 2018-03-18 2019-09-2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深度信息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5371A (zh) * 2018-03-18 2019-09-2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深度信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43325U (zh) 具有高度差的阵列摄像模组和线路板组件及其电子设备
CN206210795U (zh) 摄像模组及其模塑感光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08572210U (zh) 阵列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06584105U (zh) 镜头驱动机构
CN108243300A (zh) 阵列摄像模组及其应用
CN209231586U (zh) 镜头驱动模块
CN205959984U (zh) 摄像模组及其模塑感光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06807579U (zh) 分体式阵列摄像模组
CN206422826U (zh) 阵列摄像模组及其模塑感光组件以及带有阵列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
CN209765132U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CN207164433U (zh) 相机模块
CN206629168U (zh) 摄像模组及其模制电路板组件和带有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10089100A (zh) 摄像模组及其模制电路板组件和制造方法以及带有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
CN206894759U (zh) 阵列摄像模组及其模塑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8072957A (zh) 光学驱动机构
CN108363159A (zh) 一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207382411U (zh) 摄像模组和带有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04335095A (zh) 音圈电机
CN108241197A (zh) 驱动机构
CN206894753U (zh) 一体式驱动器和阵列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06313866U (zh) 阵列摄像模组及其模塑感光组件以及带有阵列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07734216A (zh) 阵列摄像模组及其模塑感光组件和制造方法以及带有阵列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
CN206674061U (zh) 线路板和模塑感光组件以及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7483792B (zh) 一种摄像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08307094A (zh) 线路板和模塑感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