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86859U - 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86859U
CN206886859U CN201720812344.1U CN201720812344U CN206886859U CN 206886859 U CN206886859 U CN 206886859U CN 201720812344 U CN201720812344 U CN 201720812344U CN 206886859 U CN206886859 U CN 206886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odule
muddy water
pipe
m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123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逢乐
张春敏
金竹静
田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KUNMING CHINA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PLATEAU LAKE)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KUNMING CHINA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PLATEAU LAK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KUNMING CHINA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PLATEAU LAKE) filed Critical YUNNA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KUNMING CHINA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PLATEAU LAKE)
Priority to CN2017208123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86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86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86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由进水模块、加药模块、混合模块、过滤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组成,所述的进水模块由进水管和浊水提升泵组成,所述的加药模块由加药箱、加药管和计量泵组成,所述的混合模块由管道混合器、混合箱和布水区组成,所述的过滤模块由过滤箱和设置在过滤箱中的过滤板、集水区、集泥槽以及设置在过滤箱前后两侧的集泥箱组成,所述的智能控制模块由控制箱和控制器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为可根据浊水提升泵的上水量来控制计量泵加药量及加药频率,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提升泵的流量从而控制浊水提升泵的上水速度的控制器;从而使得加药更为准确可靠,克服了过量加药和加药不足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水十条”的颁布和逐步实施,我国对水污染治理的力度逐年加大,特别是市县乡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建设,有效的改善了当地的水污染状况。而江河湖泊等大多作为水污染治理后尾水排放水体,普遍存在水体浑浊,泛绿以及透明度不高而影响城市的景观。而传统的处理浊度污染水的技术主要以混凝沉淀为主,其存在设备占地面积大、投药量大且不易控制,处理效率低,能耗高,投资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
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由进水模块、加药模块、混合模块、过滤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组成,所述的进水模块由进水管和浊水提升泵组成,所述的加药模块由加药箱、加药管和计量泵组成,所述的混合模块由管道混合器、混合箱和布水区组成,所述的过滤模块由过滤箱和设置在过滤箱中的过滤板、集水区、集泥槽以及设置在过滤箱前后两侧的集泥箱组成,所述的智能控制模块由控制箱和控制器组成;所述的浊水提升泵进口连通到浊水水体中,出口和进水管连通;所述的进水管上连接有管道混合器,管道混合器出口端连接到混合箱的底部;所述的过滤箱为底部开设有凹槽的箱体结构,过滤箱底部所开设的凹槽为集水区,集水区底部设有出水管;过滤箱上部设有布水区,布水区下倾斜的设有若干块过滤板,所述的过滤板下端设有集泥槽,集泥槽两端连通到集泥箱中;所述的控制箱设置在左侧混合箱的一侧,所述的加药箱设置在右侧混合箱的一侧;所述的浊水提升泵、计量泵和控制器均设置在控制箱中;所述的计量泵的进口端连通到加药箱中,出口端和加药管连通;所述的加药管和管道混合器连通。
所述的过滤板上方还设有反冲喷嘴,所述的反冲喷嘴进口端通过压力管和空压机相连通,所述的空压机设置在控制柜中。
所述的控制器为可根据浊水提升泵的上水量来控制计量泵加药量及加药频率,同时也可以控制浊水提升泵的上水速度的控制器。
所述的过滤板由固定板和设置在固定板上的过滤网组成,所述的过滤网为同时满足具有耐酸碱、耐高温、耐磨的金属网或合成纤维网。
所述的过滤网的网孔大小为100-500目。
所述的过滤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65度。
所述的集泥槽的中间略高于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各模块均可以快速组装和拆卸,运输、搬运和安装都极为方便;(2)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为同时满足具有耐酸碱、耐高温、耐磨的金属网或合成纤维网,设备损耗小、使用寿命长,从而降低了浊水处理成本;(3)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采用倾斜安装,倾斜角度为30-65度,便于浊水的过滤和滤渣的下滑;(4)本实用新型的集泥槽安装在过滤网下,混凝后的絮凝状污染物通过过滤板过滤后在连续进水的冲击下汇集到集泥槽,使用更方便,能耗更低;(5)本实用新型的集泥槽的中间略高于两端,便于污泥向集泥箱中流动;(6)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为可根据浊水提升泵的上水量来控制计量泵加药量及加药频率,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提升泵的流量从而控制浊水提升泵的上水速度的控制器;从而使得加药更为准确可靠,克服了过量加药和加药不足的缺陷。(7)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对浊水进行处理,具有药品用量控制精准,流程简单、处理速度快、处理效率高的特点,采用此法处理后的清水中TN去除率为30%-70%,TP去除率为50%-80%,COD去除率为60%-90%,SS去除率为80%-95%,叶绿素a的去除率为90%-98%,处理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侧剖面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加药箱,3加药管,4管道混合器,5混合箱,6过滤箱,7布水区,8过滤板,9集水区,10出水管,11集泥槽,12集泥箱,13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由进水模块、加药模块、混合模块、过滤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组成,所述的进水模块由进水管和浊水提升泵组成,所述的加药模块由加药箱、加药管和计量泵组成,所述的混合模块由管道混合器、混合箱和布水区组成,所述的过滤模块由过滤箱和设置在过滤箱中的过滤板、集水区、集泥槽以及设置在过滤箱前后两侧的集泥箱组成,所述的智能控制模块由控制箱和控制器组成;所述的浊水提升泵进口连通到浊水水体中,出口和进水管连通;所述的进水管上连接有管道混合器,管道混合器出口端连接到混合箱的底部;所述的过滤箱为底部开设有凹槽的箱体结构,过滤箱底部所开设的凹槽为集水区,集水区底部设有出水管;过滤箱上部设有布水区,布水区下倾斜的设有若干块过滤板,所述的过滤板下端设有集泥槽,集泥槽两端连通到集泥箱中;所述的控制箱设置在左侧混合箱的一侧,所述的加药箱设置在右侧混合箱的一侧;所述的浊水提升泵、计量泵和控制器均设置在控制箱中;所述的计量泵的进口端连通到加药箱中,出口端和加药管连通;所述的加药管和管道混合器连通。
所述的过滤板上方还设有反冲喷嘴,所述的反冲喷嘴进口端通过压力管和空压机相连通,所述的空压机设置在控制柜中。
所述的控制器为可根据浊水提升泵的上水量来控制计量泵加药量及加药频率,同时也可以控制浊水提升泵的上水速度的控制器。
所述的过滤板由固定板和设置在固定板上的过滤网组成,所述的过滤网为同时满足具有耐酸碱、耐高温、耐磨的金属网或合成纤维网。
所述的过滤网的网孔大小为500目。
所述的过滤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度。
所述的集泥槽的中间略高于两端。
工作原理如下:所述的进水管从装置底部进水,通过在控制柜中的提升水泵在浊水水体抽取原水。所述的加药箱通过配置好的药剂,在控制柜中的计量泵控制药剂量,通过管道混合器与原水混合后进入混合箱,然后进入混合区的再次混合后进入布水区,通过布水将混凝后的水体经过每块过滤板进行过滤,净水过滤后进入集水区,通过出水管出水。滤网过滤下来的絮凝状污染物在原水的冲击下富积在集泥槽中,最后进入集泥箱。
利用本实施例的设备采用如下方法对昆明市滇池海埂大坝草海水体进行处理:
(1)混凝剂配制,将聚合铝/铁-聚丙烯酰胺在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的加药箱中加水搅拌后配置成浓度为0.5‰-3‰胶体溶液;
(2)药、水混合,启动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的浊水提升泵和计量泵,并通过控制器控制胶体溶液的加入量为浊水加入量的0.005‰,加入的浊水和混凝剂在管道混合器中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液通过三通管进入混合箱,在混合箱中进一步混合后进入布水区;所述的混合液在混合箱中的停留时间为20min;
(3)过滤,步骤(2)中的混合液通过布水区均匀的分布到每块过滤板上,混合液经过过滤板过滤后清水通过网孔流下进入集水区,留在过滤板上的絮凝状污染物在新进入的混合液的冲击下进入到集泥槽中,在集泥槽中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集泥箱中统一收集处理;
(4)出水,进入到集水区的清水通过出水管输出,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清水中,主要污染物去除率详见下表1所示。
表1各污染指标去除效果
名 称 TN TP CODcr SS 叶绿素a
进水(mg/L) 1.66 0.14 36.04 17.13 40.09
出水(mg/L) 1.10 0.05 14.41 3.57 1.71
去除率(%) 33.74 66.06 60.00 79.17 95.73
由表1可见,TN去除率达33.74%,TP去除率66.06%,COD去除率达60.00%,SS去除率为79.17%,叶绿素a的去除率达95.73%。
实施例2
所述的过滤网的采用不锈钢金属网,网孔大小为200目。所述的过滤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5度。其余同实施例1。
采用本实施例的设备对昆明市滇池入湖河道新宝象河河口水体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处理:
(1)混凝剂配制,选聚丙烯酰胺作为混凝剂,在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的加药箱中加水并搅拌后配置成浓度为0.5‰-1‰胶体溶液;
(2)药、水混合,启动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的浊水提升泵和计量泵,并通过控制器控制胶体溶液的加入量为浊水加入量的0.02‰,加入的浊水和混凝剂在管道混合器中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液通过三通管进入混合箱,在混合箱中进一步混合后进入布水区;所述的混合液在混合箱中的停留时间为5min;
(3)过滤,步骤(2)中的混合液通过布水区均匀的分布到每块过滤板上,混合液经过过滤板过滤后清水通过网孔流下进入集水区,留在过滤板上的絮凝状污染物在新进入的混合液的冲击下进入到集泥槽中,在集泥槽中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集泥箱中统一收集处理;
(4)出水,进入到集水区的清水通过出水管输出,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清水中,主要污染物TN去除率达63.84%,TP去除率69.44%,COD去除率达84.21%,SS去除率为88.31%,叶绿素a的去除率达97.10%。详见下表2所示。
表2各污染指标去除效果
名 称 TN TP CODcr SS 叶绿素a
进水(mg/L) 2.027 0.168 34.23 31.40 66.03
出水(mg/L) 0.733 0.051 5.41 3.67 1.92
去除率(%) 63.84 69.44 84.21 88.31 97.10
实施例3
所述的过滤网的采用不锈钢金属网,网孔大小为300目。所述的过滤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度。其余同实施例1。
采用本实施例的设备对昆明市滇池入湖河道新宝象河河口水体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处理:
(1)混凝剂配制,选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在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的加药箱中加水并搅拌后配置成浓度为1‰-3‰的胶体溶液;
(2)药、水混合,启动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的浊水提升泵和计量泵,并通过控制器控制胶体溶液的加入量为浊水加入量的0.03‰,加入的浊水和混凝剂在管道混合器中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液通过三通管进入混合箱,在混合箱中进一步混合后进入布水区;所述的混合液在混合箱中的停留时间为30min;
(3)过滤,步骤(2)中的混合液通过布水区均匀的分布到每块过滤板上,混合液经过过滤板过滤后清水通过网孔流下进入集水区,留在过滤板上的絮凝状污染物在新进入的混合液的冲击下进入到集泥槽中,在集泥槽中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集泥箱中统一收集处理;
(4)出水,进入到集水区的清水通过出水管输出,经过以上方法处理过后得到的清水中主要污染物去除率详见下表3所示。
表3 各污染指标去除效果
名 称 TN TP CODcr SS 叶绿素a
进水(mg/L) 2.027 0.168 34.23 31.40 66.03
出水(mg/L) 1.103 0.057 10.81 5.33 2.49
去除率(%) 45.60 66.13 68.42 83.03 96.22
由表1可以看出,TN去除率达45.6%,TP去除率66.13%,COD去除率达68.42%,SS去除率为83.03%,叶绿素a的去除率达96.22%。

Claims (7)

1.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由进水模块、加药模块、混合模块、过滤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模块由进水管和浊水提升泵组成,所述的加药模块由加药箱、加药管和计量泵组成,所述的混合模块由管道混合器、混合箱和布水区组成,所述的过滤模块由过滤箱和设置在过滤箱中的过滤板、集水区、集泥槽以及设置在过滤箱前后两侧的集泥箱组成,所述的智能控制模块由控制箱和控制器组成;所述的浊水提升泵进口连通到浊水水体中,出口和进水管连通;所述的进水管上连接有管道混合器,管道混合器出口端连接到混合箱的底部;所述的过滤箱为底部开设有凹槽的箱体结构,过滤箱底部所开设的凹槽为集水区,集水区底部设有出水管;过滤箱上部设有布水区,布水区下倾斜的设有若干块过滤板,所述的过滤板下端设有集泥槽,集泥槽两端连通到集泥箱中;所述的控制箱设置在左侧混合箱的一侧,所述的加药箱设置在右侧混合箱的一侧;所述的浊水提升泵、计量泵和控制器均设置在控制箱中;所述的计量泵的进口端连通到加药箱中,出口端和加药管连通;所述的加药管和管道混合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板上方还设有反冲洗喷嘴,所述的反冲喷嘴进口端通过压力管和空压机相连通,所述的空压机设置在控制柜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为可根据浊水提升泵的上水量来控制计量泵加药量及加药频率,同时也可以控制浊水提升泵的上水速度的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板由固定板和设置在固定板上的过滤网组成,所述的过滤网为同时满足具有耐酸碱、耐高温、耐磨的金属网或合成纤维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网的网孔大小为100-5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65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泥槽的中间略高于两端。
CN201720812344.1U 2017-07-06 2017-07-06 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 Active CN206886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12344.1U CN206886859U (zh) 2017-07-06 2017-07-06 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12344.1U CN206886859U (zh) 2017-07-06 2017-07-06 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86859U true CN206886859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298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12344.1U Active CN206886859U (zh) 2017-07-06 2017-07-06 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868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9076A (zh) * 2017-07-06 2017-09-05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昆明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 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9076A (zh) * 2017-07-06 2017-09-05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昆明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 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4077B (zh) 一种缓解反硝化深床滤池表层堵塞的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206927730U (zh) 一种高效沉淀池
CN106315797A (zh) 一种小型精细加药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
CN207175619U (zh) 一种给水处理过滤装置
CN108821430A (zh) 一种水解酸化反应塔
CN108002639A (zh) 集成式一体化生态水厂
CN206886859U (zh) 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
CN102535580B (zh) 预净化选择性取水构筑物
CN208448718U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斜板沉淀箱
CN204111393U (zh) 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系统
CN106242169A (zh) 利用污染河流水体作为补充水的良性景观水体系统
CN202705198U (zh) 一种微污染饮用水处理装置
CN206232559U (zh) 河道水质自净能力提升装置
CN202715311U (zh) 一体化净水器
CN205500968U (zh) 小型污水处理装置
CN107129076A (zh) 一种浊水微絮凝快滤装置及方法
CN105948240B (zh) 一种稳定运行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CN205088040U (zh) 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术改造深度过滤系统
CN105693035A (zh) 一种雨水净化系统
CN110204104B (zh) 基于机械搅拌成层的悬浮介质层过滤系统
CN114314901A (zh) 一种铁路隧道用的自动加药智能化污水处理站
CN108358292B (zh) 一种高效污水和雨污混流水混凝分离处理的装置和方法
CN205635252U (zh) 一种雨水净化系统
CN207062040U (zh) 一种含藻污水的连续高效处理系统
CN205222866U (zh) 城市供水净水一体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n Zhujing

Inventor after: Yang Fengle

Inventor after: Zhang Chunmin

Inventor after: Tian Jun

Inventor before: Yang Fengle

Inventor before: Zhang Chunmin

Inventor before: Jin Zhujing

Inventor before: Tian Ju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