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86787U - 一种曝气增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曝气增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86787U
CN206886787U CN201720825175.5U CN201720825175U CN206886787U CN 206886787 U CN206886787 U CN 206886787U CN 201720825175 U CN201720825175 U CN 201720825175U CN 206886787 U CN206886787 U CN 206886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oxygen
gear
replenishing device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251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angx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unny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unny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unny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251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86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86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86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曝气增氧装置,包括一种曝气增氧装置,包括一多边形的曝气平台、多个曝气片和支撑立柱,曝气平台的下端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内齿轮和外齿轮,支撑立柱的顶端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外齿轮连接,曝气平台内设有第一齿轮组和第一电机,曝气片上设有第二齿轮组和第二电机,曝气增氧装置还包括曝气管道和增氧泵,曝气管道包括曝气主管和与曝气片一一对应的曝气支管;还设有控制器和监测水含氧量的水含氧浓度感应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曝气增氧装置,可以同时实现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两种方式,并能监测水的含氧量,智能选择适合的曝气方式,提高水体的溶氧率,从而达到修复水体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曝气增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生态系统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曝气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曝气指的是用向水中充气或机械搅动等方法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是废水需氧生物处理的中间工艺。曝气方法有两种: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
鼓风曝气又称压缩空气曝气,主要由曝气风机及专用曝气器组成。空气是用空气压缩机通过管道输送到设在池底的空气扩散装置,成为气泡弥散逸出,在气液界面把氧气溶入水中。机械曝气一般是利用装水底的机械叶轮转动,剧烈搅动池内废水,使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叶轮装在水体表面进行曝气的,称为表面曝气。这种装置通过叶轮的提水作用,促使水体不断循环流动,不断更新气液接触面以增大吸氧量。人们在使用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水质和环境采用不同的曝气方式,但是在判断水质时,有时会有错误的判断,从而导致错选曝气方式,另外,生态环境时有变化,只用一种曝气方式,不能很好的解决水质问题,若同时选用两种曝气方式则增加成本,且安装工程复杂,也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曝气增氧装置,可以同时实现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两种方式,并能监测水的含氧量,智能选择适合的曝气方式,提高水体的溶氧率,从而达到修复水体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曝气增氧装置,包括一多边形的曝气平台、多个曝气片和支撑立柱,所述曝气平台的下端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内齿轮和一与内齿轮相配合的外齿轮,所述支撑立柱的顶端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外齿轮连接,所述内齿轮与所述曝气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柱的下端与水底固定连接;多边形的曝气平台的每条边上皆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每一转动块皆对应一曝气片,所述曝气片与所述转动块铰接;所述曝气片的两个相对的表面皆均匀设有若干曝气微孔,所述曝气微孔的孔径为0.01-0.10mm,所述曝气片的厚度为0.1-0.5mm;
所述曝气平台内设有第一齿轮组和第一电机,所述曝气片上设有第二齿轮组和第二电机;
所述曝气增氧装置还包括输送空气的曝气管道和提供动力的增氧泵,所述曝气管道包括曝气主管和与所述曝气片一一对应的曝气支管,所述增氧泵的输入端与空气连接,所述增氧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曝气主管连通,所述曝气主管与所有所述曝气支管连通,所述曝气支管与所述曝气片连通;
还设有控制器和监测水含氧量的水含氧浓度感应装置,所述水含氧量浓度感应装置、所述旋转电机、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增氧泵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一个第一主动齿轮和多个第一从动齿轮,多个第一从动齿轮皆与第一主动齿轮相互啮合,每一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转动轴分别与转动块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齿条,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曝气片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曝气微孔的孔径为0.01mm-0.05mm。
进一步地说,所述曝气片的厚度为0.3-0.5mm。
进一步地说,所述曝气平台为正方形、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
进一步地说,所述曝气片为气泡石曝气片。
进一步地说,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包括曝气平台、多个曝气片和支撑立柱,曝气平台通过旋转机构与支撑立柱转动连接,支撑立柱与水底固定连接,曝气平台的每条边上皆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曝气片与转动块铰接;曝气片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均匀设有若干曝气微孔,曝气微孔的孔径为0.01-0.10mm,曝气片的厚度为0.1-0.5mm;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同时实现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
二、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控制器和水含氧量浓度感应装置,水含氧量浓度感应装置、旋转电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增氧泵皆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水含氧量浓度感应装置监测的水含氧量数据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经过分析运算,选择曝气增氧的工作模式,并发送指令给旋转电机或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控制曝气增氧装置动作,使本实用新型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
三、本实用新型中曝气片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均匀设有若干曝气微孔,曝气微孔的孔径为0.01-0.10mm,增氧空气与水体的接触面积,曝气增氧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模式一或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模式三或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模式三或四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模式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机构的内齿轮与外齿轮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片与转动块的铰接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各部分的附图标记如下:
曝气平台1、曝气片2、支撑立柱3、旋转结构4、外齿轮41、内齿轮42、旋转电机43、转动块5、第一齿轮组6、第一主动齿轮61、第一从动齿轮62、第一电机7、第二齿轮组8、第二主动齿轮81、第二从动齿轮82、齿条83、第二电机9、增氧泵10、控制器11和水含氧量浓度感应装置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曝气增氧装置,如图1-图9,包括一多边形的曝气平台1、多个曝气片2和支撑立柱3,所述曝气平台的下端设有旋转机构4,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内齿轮42和一与内齿轮相配合的外齿轮41,所述支撑立柱的顶端设有旋转电机43,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外齿轮连接,所述内齿轮与所述曝气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柱的下端与水底固定连接;多边形的曝气平台的每条边上皆转动连接有转动块5,每一转动块皆对应一曝气片,所述曝气片与所述转动块铰接;所述曝气片的两个相对的表面皆均匀设有若干曝气微孔,所述曝气微孔的孔径为0.01-0.10mm,所述曝气片的厚度为0.1-0.5mm;
所述曝气平台内设有第一齿轮组6和第一电机7,所述曝气片上设有第二齿轮组8和第二电机9;
所述曝气增氧装置还包括输送空气的曝气管道和提供动力的增氧泵10,所述曝气管道包括曝气主管和与所述曝气片一一对应的曝气支管,所述增氧泵的输入端与空气连接,所述增氧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曝气主管连通,所述曝气主管与所有所述曝气支管连通,所述曝气支管与所述曝气片连通;
还设有控制器11和监测水含氧量的水含氧浓度感应装置12,所述水含氧量浓度感应装置12、所述旋转电机43、所述第一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9和所述增氧泵10皆与所述控制器11电连接。
第一齿轮组包括一个第一主动齿轮61和多个第一从动齿轮62,多个第一从动齿轮皆与第一主动齿轮相互啮合,每一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转动轴分别与转动块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81、第二从动齿轮82和齿条83,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曝气片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曝气微孔的孔径为0.01mm-0.05mm。
所述曝气片的厚度为0.3-0.5mm。
所述曝气平台为正方形、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
所述曝气片为气泡石曝气片。
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所述曝气增氧装置的工作模式为下述五种:
工作模式一、鼓风增氧方式一,增氧泵开启,转动块与曝气平台平行,曝气片竖直方向垂直于曝气平台,曝气平台不旋转;
工作模式二、鼓风增氧方式二,增氧泵开启,转动块与曝气平台平行,曝气片竖直方向垂直于曝气平台,曝气平台旋转;
工作模式三、鼓风增氧方式三,增氧泵开启,转动块与曝气平台平行,曝气片平行于曝气平台,曝气平台不旋转;
工作模式四、鼓风增氧方式四,增氧泵开启,转动块与曝气平台平行,曝气片平行于曝气平台,曝气平台旋转;
工作模式五、机械增氧方式,增氧泵开启,转动块与曝气平台垂直,曝气装置水平方向垂直于曝气平台,曝气平台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或工作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曝气平台、多个曝气片和支撑立柱,曝气平台通过旋转机构与支撑立柱转动连接,支撑立柱与水底固定连接,曝气平台的每条边上皆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曝气片与转动块铰接;曝气片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均匀设有若干曝气微孔,曝气微孔的孔径为0.01-0.10mm,曝气片的厚度为0.1-0.5mm;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同时实现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鼓风曝气工作模式有四种:工作模式一、增氧泵开启,转动块与曝气平台平行,曝气片竖直方向垂直于曝气平台,曝气平台不旋转;工作模式二、增氧泵开启,转动块与曝气平台平行,曝气片竖直方向垂直于曝气平台,曝气平台旋转;工作模式三、增氧泵开启,转动块与曝气平台平行,曝气片平行于曝气平台,曝气平台不旋转;工作模式四、增氧泵开启,转动块与曝气平台平行,曝气片平行于曝气平台,曝气平台旋转;机械曝气工作模式为:机械增氧方式,增氧泵开启,转动块与曝气平台垂直,曝气装置水平方向垂直于曝气平台,曝气平台旋转;机械增氧模式时,同时开启增氧泵,提高水体溶氧量;
二、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控制器和水含氧量浓度感应装置,水含氧量浓度感应装置、旋转电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增氧泵皆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水含氧量浓度感应装置监测的水含氧量数据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经过分析运算,选择曝气增氧的工作模式,并发送指令给旋转电机或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控制曝气增氧装置动作,使本实用新型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
三、本实用新型中曝气片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均匀设有若干曝气微孔,曝气微孔的孔径为0.01-0.10mm,增氧空气与水体的接触面积,曝气增氧效果佳。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多边形的曝气平台(1)、多个曝气片(2)和支撑立柱(3),所述曝气平台的下端设有旋转机构(4),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内齿轮(42)和一与内齿轮相配合的外齿轮(41),所述支撑立柱的顶端设有旋转电机(43),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外齿轮连接,所述内齿轮与所述曝气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柱的下端与水底固定连接;多边形的曝气平台的每条边上皆转动连接有转动块(5),每一转动块皆对应一曝气片,所述曝气片与所述转动块铰接;所述曝气片的两个相对的表面皆均匀设有若干曝气微孔,所述曝气微孔的孔径为0.01-0.10mm,所述曝气片的厚度为0.1-0.5mm;
所述曝气平台内设有第一齿轮组(6)和第一电机(7),所述曝气片上设有第二齿轮组(8)和第二电机(9);
所述曝气增氧装置还包括输送空气的曝气管道和提供动力的增氧泵(10),所述曝气管道包括曝气主管和与所述曝气片一一对应的曝气支管,所述增氧泵的输入端与空气连接,所述增氧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曝气主管连通,所述曝气主管与所有所述曝气支管连通,所述曝气支管与所述曝气片连通;
还设有控制器(11)和监测水含氧量的水含氧浓度感应装置(12),所述水含氧量浓度感应装置(12)、所述旋转电机(43)、所述第一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9)和所述增氧泵(10)皆与所述控制器(1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一个第一主动齿轮(61)和多个第一从动齿轮(62),多个第一从动齿轮皆与第一主动齿轮相互啮合,每一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转动轴分别与转动块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81)、第二从动齿轮(82)和齿条(83),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曝气片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微孔的孔径为0.01mm-0.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片的厚度为0.3-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平台为正方形、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片为气泡石曝气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CN201720825175.5U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曝气增氧装置 Active CN206886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25175.5U CN206886787U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曝气增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25175.5U CN206886787U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曝气增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86787U true CN206886787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296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25175.5U Active CN206886787U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曝气增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867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0395A (zh) * 2017-07-10 2017-09-26 苏州淳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曝气增氧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0395A (zh) * 2017-07-10 2017-09-26 苏州淳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曝气增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1798A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曝气装置
CN206407967U (zh) 一种旋转式高效高强度曝气污水处理系统
CN107487839A (zh) 一种生活污水曝气装置
CN207192916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曝气装置
CN107298482A (zh)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高效曝气池
CN207313261U (zh) 一种生活污水曝气装置
CN207227135U (zh) 一种组合式高效曝气装置
CN206886787U (zh) 一种曝气增氧装置
CN107892383A (zh)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曝气装置
CN103755046A (zh) 机械混合充氧一体化湖泊水库原位水质改善装置
CN205550083U (zh) 一种用于园林灌溉的肥料定浓度溶解搅拌装置
CN108892230A (zh) 一种智能螺旋潜流曝气系统和方法
CN106904736B (zh) 一种刚柔组合式曝气池表面曝气装置
CN107200395A (zh) 一种曝气增氧装置
CN202499750U (zh) 一种太阳能鼓风曝气系统
CN210457664U (zh) 一种智能曝气装置
CN205071919U (zh) 一种曝气涌浪一体双速增氧机
CN207175568U (zh) 一种具有多重曝气结构的曝气池
CN203360110U (zh) 一种多向潜水推流式曝气机
CN208980408U (zh) 一种智能螺旋潜流曝气系统
CN207943919U (zh) 一种防堵塞曝气池
CN202876692U (zh) 一种污水处理搅拌机
CN20761911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器
CN203256036U (zh) 一种流态可控的生物培养装置及其专用搅拌气缸
CN203360130U (zh) 一种曝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30

Address after: Room B48, 5th floor, 277 Huqingping Highway,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ingmiao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300 No. 360 Bailu North Road, Yushan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sunny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5

Address after: 201799 floor 1, building 1, No. 3398, Huqingping Road, Zhaoxiang Town,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Xiangx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B48, 5th floor, 277 Huqingping Highway,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INGMIAO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