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85354U - 一种无人机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85354U
CN206885354U CN201720522908.8U CN201720522908U CN206885354U CN 206885354 U CN206885354 U CN 206885354U CN 201720522908 U CN201720522908 U CN 201720522908U CN 206885354 U CN206885354 U CN 206885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bearing axle
unmanned plane
sticking departmen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229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瑜
江文彦
王培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eec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eec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eec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eec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229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85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85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85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电机、至少一个齿轮机构和至少一个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用于设置在装置主体的锁定部;齿轮机构包括驱动齿轮、承重轴和滑动轨道;承重轴的表面设置有锯齿;驱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驱动齿轮与承重轴的锯齿啮合,并驱动承重轴打开或关闭锁定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驱动电机可以通过齿轮驱动承重轴运动,使承重轴打开或关闭锁定部,当打开锁定部时可以将救援物资放入或拿出,当关闭锁定部时就可以将救援物资固定连接在该抛投装置上。这种结构操作简单,可以规范救援物资的固定和投放,使救援物资的抛投更加灵活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机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
无人机的机身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
无人机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
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在几场局部战争中,无人驾驶飞机以其准确、高效和灵便的侦察、干扰、欺骗、搜索、校射及在非正规条件下作战等多种作战能力,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并引发了层出不穷的军事学术、装备技术等相关问题的研究。由于无人机可反复使用多次,灵活性较强,所以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
除了在战争领域以外,无人机在救援中也体现着巨大的应用价值,经常被用在空中投递救援物资等方面,如投送救生圈、救生物资以及机器人等,但是,现有的无人机在投递物资的过程中,救援物资的固定和投递不灵活,很影响救援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机在投递物资的过程中,救援物资的固定和投递不灵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抛投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电机、至少一个齿轮机构和至少一个锁定机构;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用于设置在装置主体的锁定部;
所述齿轮机构包括驱动齿轮、承重轴和滑动轨道;所述承重轴的表面设置有锯齿;
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承重轴的锯齿啮合,并驱动所述承重轴打开或关闭所述锁定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驱动电机可以通过齿轮驱动所述承重轴运动,使所述承重轴打开或关闭所述锁定部,当打开所述锁定部时可以将救援物资放入或拿出,当关闭所述锁定部时就可以将救援物资固定连接在该抛投装置上。
这种结构操作简单,可以规范救援物资的固定和投放,使救援物资的抛投更加灵活可靠。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部的内侧壁设置有承重轴滑动孔;
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驱动齿轮驱动所述承重轴与所述承重轴滑动孔相插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锁定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承重轴打开或关闭所述锁定部采用了设置承重轴滑动孔的结构来实现。当承重轴被驱动插入所述承重轴滑动孔后,即与所述锁定部之间形成了封闭环区域,救援物资就可以通过相关的绳锁之类的连接体被挂在承重轴上并锁定在所述锁定部内。
所以,当承重轴被驱动插入所述承重轴滑动孔后,就可以将锁定部关闭,当承重轴被驱动从所述承重轴滑动孔内抽出后,就解除了锁定部的锁定,使锁定部打开。当救援物资不再被锁定在锁定部之内,即可通过重力的作用离开无人机抛投装置,实现抛投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部内还设置有副滑动孔;
所述副滑动孔设置在与所述承重轴滑动孔相对侧的内壁,并与所述承重轴滑动孔相对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了副滑动孔,就可以使承重轴在插接入所述锁定部之后,进一步的运动后会继续插接入所述副滑动孔。
在没有设置副滑动孔的时候,承重轴仅经过承重轴滑动孔插接入所述锁定部后,会形成一种悬臂梁的结构,而这种结构只有一端是具有支撑的,在悬挂救援物资时会形成较大的弯曲应力。
而当设置了所述副滑动孔以后,所述承重轴的另一端就可以搭设在副滑动孔内,避免形成悬臂梁的结构。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外壳;所述锁定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壳可以用来保护内部的驱动电机、摇臂机构和锁定机构。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主体框架;
所述主体框架的侧壁设置有驱动电机孔,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内,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自所述驱动电机孔穿过并与所述齿轮机构驱动连接;
所述外壳扣合在所述主体框架的侧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主体框架将驱动电机、摇臂机构和锁定机构集合在一起,可以使装置的工作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框架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定部对应的承重轴支撑壁;
所述承重轴支撑壁上设置有承重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体框架上附加了承重轴支撑壁,会提高承重轴滑动孔的结构强度,所以,外壳就不用设计的过厚以提高支撑强度。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承重轴的表面设置有锯齿包括:
所述承重轴包括固定端和主轴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主轴端以同一中心轴线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锯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承重轴的承重部分与设置锯齿的部分分开,就可以针对各部分的工作特性而设置具体结构。
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固定端呈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卡扣;
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用于与无人机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卡扣的结构使无人机抛投装置与无人机连接,方便了拆卸。
优选的,所述卡扣的截面呈T型。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齿轮机构包括两组;
两组所述齿轮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组摇臂机构设置在装置主体的两侧,会形成对称,保证无人机运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电机固定孔,用于与所述装置主体螺纹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既方便又牢靠。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所述无人机抛投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抛投装置的第一视角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抛投装置的第二视角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抛投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承重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装置主体;2-驱动电机;3-齿轮机构;4-卡扣;
11-锁定部;12-承重轴滑动孔;13-副滑动孔;14-外壳;
15-主体框架;16-驱动电机孔;17-承重轴支撑壁;18-承重孔;
21-电机固定孔;
31-驱动齿轮;32-滑动轨道;33-承重轴;34-锯齿;
331-固定端;332-主轴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抛投装置的第一视角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抛投装置的第二视角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外壳14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抛投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抛投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电机2、至少一个齿轮机构3和至少一个锁定机构;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用于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锁定部11;而所述齿轮机构3包括驱动齿轮31、承重轴33和滑动轨道32;所述承重轴33的表面设置有锯齿34;在工作时,所述驱动齿轮31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齿轮31与所述承重轴33的锯齿34啮合,并驱动所述承重轴33打开或关闭所述锁定部11。
在一个实施例中,锁定部11可优选为采用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的凹槽的结构,也即如图1中所示的结构,所述驱动电机2会驱动所述承重轴33打开或关闭所述凹槽的槽口,实现对锁定部11的打开或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锁定部11也可以采用凸起(未示出)的结构,凸起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驱动电机2会驱动所述承重轴33打开或关闭所述凸起的开口,实现对锁定部11的打开或关闭。
本申请仅仅提供了有限的实施例,任何基于本申请技术方案,在未经过创造性劳动获得的新的技术方案,均应包含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第一个实施例为例,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电机2可以通过齿轮驱动所述承重轴33运动,使所述承重轴33打开或关闭所述锁定部11,当打开所述锁定部11时可以将救援物资放入或拿出,当关闭所述锁定部11时就可以将救援物资固定连接在该抛投装置上。
这种结构操作简单,可以规范救援物资的固定和投放,使救援物资的抛投更加灵活可靠。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部11的内侧壁设置有承重轴滑动孔12;
所述驱动电机2通过所述驱动齿轮31驱动所述承重轴33与所述承重轴滑动孔12相插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锁定部1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承重轴33打开或关闭所述锁定部11采用了设置承重轴滑动孔12的结构来实现。当承重轴33被驱动插入所述承重轴滑动孔12后,即与所述锁定部11之间形成了封闭环区域,救援物资就可以通过相关的绳锁之类的连接体被挂在承重轴33上并锁定在所述锁定部11内。
所以,当承重轴33被驱动插入所述承重轴滑动孔12后,就可以将锁定部11关闭,当承重轴33被驱动从所述承重轴滑动孔12内抽出后,就解除了锁定部11的锁定,使锁定部11打开。当救援物资不再被锁定在锁定部11之内,即可通过重力的作用离开无人机抛投装置,实现抛投的目的。
在此,以上述整体结构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阐述:
所述驱动齿轮31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31与所述承重轴33的锯齿34啮合;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齿轮31通过与所述承重轴33的锯齿34啮合后,就可以通过将驱动电机2的动力传递给所述承重轴33,使所述承重轴33受到驱动齿轮31的驱动后运动。
同时,所述承重轴33还滑动连接的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32上,所以,所述驱动电机2驱动所述驱动齿轮31转动后,所述驱动齿轮31就能够进一步的驱动所述承重轴33沿所述滑动轨道32做往复的直线运动;其中,所述装置主体1设置有锁定部11,所述锁定部11的内侧壁设置有承重轴滑动孔12;所述驱动电机2通过所述驱动齿轮31驱动所述承重轴33沿所述滑动轨道32直线运动,使所述承重轴33经过所述承重轴滑动孔12插接入所述锁定部11。
如图4所示,所述承重轴33在驱动齿轮31的驱动下,首先插接入所述承重轴滑动孔12,再经所述承重轴滑动孔12插接入所述锁定部11;当驱动齿轮31反转的时候,所述承重轴33还能够从所述锁定部11经所述承重轴滑动孔12退回原位置。
工作时,所述驱动电机2会驱动所述驱动齿轮31定轴转动,所述驱动齿轮31与所述承重轴33的锯齿34啮合;承重轴33在插接入所述锁定部11的时候,即与所述锁定部11的侧壁形成了封闭环区域,救援物资就可以通过相关的绳锁之类的连接体被锁定在所述锁定部11内。
当需要抛投救援物资的时候,所述承重轴33在所述驱动电机2和驱动齿轮31的驱动下退回,使所述锁定部11的封闭环区域打开,救援物资就会被解锁,不再被锁定在锁定部11之内,即可通过重力的作用离开无人机抛投装置,实现抛投的目的。
继续参考图3,进一步的,所述锁定部11内还设置有副滑动孔13;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副滑动孔13设置在与所述承重轴滑动孔12相对侧的内壁,并与所述承重轴滑动孔12相对应,所以,当承重轴滑动孔12与副滑动孔13相对应后,所述承重轴33就可以在插接入所述锁定部11之后,顺势继续插接入所述副滑动孔13顺势插接入所述副滑动孔13内。
相比于,在没有设置副滑动孔13的时候,承重轴33仅经过承重轴滑动孔12插接入所述锁定部11后,会形成一种悬臂梁的结构,而这种结构只有一端是具有支撑的,在悬挂救援物资时会形成较大的弯曲应力。
而当设置了所述副滑动孔13以后,所述承重轴33的另一端就可以搭设在副滑动孔13内,避免形成悬臂梁的结构。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外壳14;所述锁定部11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1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壳14可以用来保护内部的驱动电机2、摇臂机构和锁定机构。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装置主体1还包括主体框架15;
所述主体框架15的侧壁设置有驱动电机孔16,所述驱动电机2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15内,且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自所述驱动电机孔16穿过并与所述齿轮机构3驱动连接;
所述外壳14扣合在所述主体框架15的侧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主体框架15将驱动电机2、摇臂机构和锁定机构集合在一起,可以使装置的工作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15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定部11对应的承重轴支撑壁17;
所述承重轴支撑壁17上设置有承重孔18。
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框架15上附加了承重轴支撑壁17,会提高承重轴滑动孔12的结构强度,所以,外壳14就不用设计的过厚以提高支撑强度。
当承重轴33的一端或两端支撑在外壳14上的承重轴滑动孔12或者副滑动孔13后,随着救援物资的重量增加,施加在承重轴滑动孔12或者副滑动孔13上的受力就会增加,所以,当壁厚不够的时候,就会容易造成外壳14碎裂。而设置了承重轴支撑壁17后,将其贴附在外壳14上,就可以增加承重力度,防止外壳14碎裂了。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承重轴33的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承重轴33的表面设置有锯齿34包括:
所述承重轴33包括固定端331和主轴端332,所述固定端331与所述主轴端332以同一中心轴线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端331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齿轮31啮合的锯齿34。
在实际的使用中,所述承重轴33是同时具有两个作用的,一是与驱动齿轮31啮合,以通过驱动齿轮31被驱动,第二是用于承重救灾物资;而在承重轴33上直接设置锯齿34的技术方案,不仅制造起来比较繁琐,而且圆柱形的轴的结构并不适合设置锯齿34,这就会造成驱动齿轮31啮合效果下降,影响驱动工作。
当承重轴33的承重部分与设置锯齿34的部分分开后,所述承重轴33用于承重的部分和用于与驱动齿轮31啮合的部分就可以针对各部分的工作特性而设置具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端331呈长方体结构。这种长方形的结构适合设置锯齿34,并与驱动齿轮31啮合,同时也适合设置在滑动轨道32上直线运动。
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固定端331呈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卡扣4;所述卡扣4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端,用于与无人机固定连接。
在上述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通过卡扣4的结构使无人机抛投装置与无人机连接,方便了拆卸。
优选的,所述卡扣4的截面呈T型。并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卡扣4采用了四个,且呈矩阵排列设置。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齿轮机构3包括两组;
两组所述齿轮机构3对称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1的两侧。如图1和图2所示,两组齿轮机构3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两侧,会形成对称,保证无人机运行的稳定性。
在上述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两组摇臂机构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两侧,会形成对称,保证无人机运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2上设置有电机固定孔21,用于与所述装置主体1螺纹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既方便又牢靠。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所述无人机抛投装置。
由于所述无人机抛投装置的具体结构、功能原理以及技术效果已经在前文详述,在此便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电机(2)、至少一个齿轮机构(3)和至少一个锁定机构;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用于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锁定部(11);
所述齿轮机构(3)包括驱动齿轮(31)、承重轴(33)和滑动轨道(32);所述承重轴(33)的表面设置有锯齿(34);
所述驱动齿轮(31)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齿轮(31)与所述承重轴(33)的锯齿(34)啮合,并驱动所述承重轴(33)打开或关闭所述锁定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11)的内侧壁设置有承重轴滑动孔(12);
所述驱动电机(2)通过所述驱动齿轮(31)驱动所述承重轴(33)与所述承重轴滑动孔(12)相插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锁定部(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11)内还设置有副滑动孔(13);
所述副滑动孔(13)设置在与所述承重轴滑动孔(12)相对侧的内壁,并与所述承重轴滑动孔(12)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外壳(14);所述锁定部(11)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还包括主体框架(15);
所述主体框架(15)的侧壁设置有驱动电机孔(16),所述驱动电机(2)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15)内,且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自所述驱动电机孔(16)穿过并与所述齿轮机构(3)驱动连接;
所述外壳(14)扣合在所述主体框架(15)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5)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定部(11)对应的承重轴支撑壁(17);
所述承重轴支撑壁(17)上设置有承重孔(18)。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轴(33)的表面设置有锯齿(34)包括:
所述承重轴(33)包括固定端(331)和主轴端(332),所述固定端(331)与所述主轴端(332)以同一中心轴线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端(331)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齿轮(31)啮合的锯齿(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331)呈长方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扣(4);
所述卡扣(4)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端,用于与无人机固定连接。
10.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抛投装置。
CN201720522908.8U 2017-05-11 2017-05-11 一种无人机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Active CN206885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22908.8U CN206885354U (zh) 2017-05-11 2017-05-11 一种无人机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22908.8U CN206885354U (zh) 2017-05-11 2017-05-11 一种无人机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85354U true CN206885354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341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22908.8U Active CN206885354U (zh) 2017-05-11 2017-05-11 一种无人机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853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1884A (zh) * 2018-06-29 2018-11-13 广西壹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机投放装置及具有该无人机装置投放装置的无人机
CN113844656A (zh) * 2021-11-10 2021-12-28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三凹槽舵机驱动齿轮齿条式无人机载连续投放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1884A (zh) * 2018-06-29 2018-11-13 广西壹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机投放装置及具有该无人机装置投放装置的无人机
CN113844656A (zh) * 2021-11-10 2021-12-28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三凹槽舵机驱动齿轮齿条式无人机载连续投放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7795B (zh) 无人机灭火弹发射系统
US20200331633A1 (en) Rotorcraft-assis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unching and retrieving a fixed-wing aircraft into and from free flight
CN106956776A (zh) 一种无人机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US20230303245A1 (en) Unmanned supply delivery aircraft
CN106005434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船载无人机水上行驶保护系统
US11312492B1 (en) Rotorcraft-assis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aunching and retrieving a fixed-wing aircraft into and from free flight
KR20200002265U (ko) 현수된 화물 안정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PT2046644E (pt) Sistema de descolagem e aterragem de um veículo aéreo não tripulado
KR101732660B1 (ko) 드론 배송용 물품의 고정수단 및 이를 구비한 드론
DE102012104783A1 (de) Fluggerät, bevorzugt UAV, Drohne und/oder UAS
CN202783782U (zh) 无人机用脱伞装置
CN206885354U (zh) 一种无人机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CN107158602A (zh) 一种发射型灾难救援和灭火无人机
CN107792348B (zh) 基于无人机无线充电设备的起落辅助装置
US11319064B1 (en) Autonomous payload deployment aircraft
CN103010453A (zh) 无人机折叠机翼展开锁死装置
CN106976560A (zh) 一种无人机电机座、无人机驱动装置和无人机
CN109229363A (zh) 一种双发手抛固定翼无人机
CN206885355U (zh) 一种无人机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CN106005371B (zh) 差分直驱全动三舵面无人机
EP3787968A1 (en) Unmanned supply delivery aircraft
CN108033014B (zh) 可远程操控投包裹的小型无人机
CN206968991U (zh) 用于高空消防灭火的无人机
CN110104199A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空中发射平台的起降装置
CN106051034B (zh) 一种电力勘查飞行机器人停靠充电设备用减震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