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80693U - 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80693U
CN206880693U CN201721134640.7U CN201721134640U CN206880693U CN 206880693 U CN206880693 U CN 206880693U CN 201721134640 U CN201721134640 U CN 201721134640U CN 206880693 U CN206880693 U CN 206880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ing rod
location
ultrasonic probe
cl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346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铨权
王春宝
段丽红
尚万峰
吴正治
张鑫
申亚京
李维平
石青
林焯华
孙同阳
侯安新
李利民
夏金凤
陆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titute of Geront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 Rui Medical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 Rui Medical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 Rui Medical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346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80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80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80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涉及超声波探头技术领域。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可伸缩的气动肌肉,所述超声波探头的两端分别由至少一个所述气动肌肉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位板上设置可伸缩的气动肌肉对超声波探头两端进行夹持,保证检查过程中对超声波探头的稳定性,以获得稳定的超声影像。

Description

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探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波检查,由于探头移动方式灵活,因而广泛应用于人体身体状况检查。
现有的超声波体检操作中,医生手持超声波探头,在人体待查器官所在的体表移动和调整超声波探头姿态,获取人体器官的超声波影像,进而判断健康状况。由于体检人群数量众多,导致医生操作负担重,极易引发医生肩周炎等职业病;而且,医生手持超声波探头的方式,会因医生手部颤抖而造成反馈的超声影像不稳定,因而,利用机器人技术,医生通过远程操作机器人,实现超声波探头位置和姿态控制,可以减轻医生的负担,提高所获取的超声影像的质量。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使得检查过程中超声波探头得到有力的夹持,保证检查过程中超声影像的稳定性,还能对不同结构或尺寸的超声波探头实现夹持,以实现对多种不同疾病的检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能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稳定夹持超声波探头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可伸缩的气动肌肉,所述超声波探头的两端分别由至少一个所述气动肌肉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
作为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动肌肉上设置有气体进出口,当所述气动肌肉出气时,所述气动肌肉缩短,并将所述超声波探头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当所述气动肌肉进气时,所述气动肌肉伸长,从所述定位板上取下所述超声波探头。
作为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探头对中装置,所述探头对中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的挡板,所述超声波探头位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并由两个所述挡板卡紧。
作为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超声波探头的轴线对称,所述挡板与所述超声波探头相互接触的表面形状吻合。
作为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板包括距离可调的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所述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气动肌肉。
作为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定位板设置有可转动的拔杆,所述拔杆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下定位板连接,所述拔杆转动时,所述下定位板远离所述上定位板。
作为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与所述下定位板连接的第一固定连杆,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中部与上定位板铰接的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拔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固定连杆铰接,使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之间连接后呈Z型。
作为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和与所述下定位板连接的第二固定连杆,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中部与上定位板铰接的第四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的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所述第四连杆和所述第一连杆绕同一铰接点转动,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六连杆与所述第二固定连杆铰接,所述第二固定连杆所在直线与所述第一固定连杆所在直线分别在所述铰接点的两侧且相互平行,所述第四连杆、第五连杆以及第六连杆之间连接呈Z型。
作为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七连杆与所述拔杆铰接,所述第五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铰接点与滑块铰接,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上定位板上的滑槽内,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连杆和第二固定连杆的方向平行。
作为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之间设置有导向装置和回复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用于为所述下定位板相对上定位板移动时导向,所述回复装置用于使所述下定位板向所述上定位板靠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通过在定位板上设置可伸缩的气动肌肉对超声波探头两端进行夹持,保证检查过程中超声波探头的稳定性,以获得稳定的超声影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夹持环与超声波探头相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未分离时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分离时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气动肌肉;2、超声波探头;3、挡板;4、上定位板;5、下定位板;6、弹簧;
11、气体进出口;
41、拔杆;42、传动机构;43、导轨;44、滑槽;
421、第一传动组件;422、第一固定连杆;423、第二传动组件;424、第二固定连杆;425、第七连杆;426、滑块;
4211、第一连杆;4212、第二连杆;4213、第三连杆;
4231、第四连杆;4232、第五连杆;4233、第六连杆;
51、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保护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定位板,定位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可伸缩的气动肌肉1,超声波探头2的两端分别由至少一个气动肌肉1固定在定位板上。
该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通过气动肌肉1将超声波探头2两端固定在定位板上,通过两端固定的方式,能够保证超声波探头2得到有力的夹持,保证检查过程中超声影像的稳定性。
具体的,定位板上对应于超声波探头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气动肌肉1,结构简化,但是对超声波探头2的夹持的稳定性并未减弱。由于医用的超声波探头2一般包括相互连接的头部和杆部,其中,头部和杆部相互连接的连接部为缩进的结构,设置在定位板其中一端的气动肌肉1与连接部配合时,气动肌肉1和超声波探头2之间不易发生相对移动,超声波探头2不易脱出气动肌肉1。
优选的,气动肌肉1为半圆环状,气动肌肉1的两端均固定在定位板上,即,气动肌肉1将超声波探头2压紧在定位板上,使得超声波探头2得到稳定的固定,不易产生移动。
气动肌肉1上设置有气体进出口11,当气动肌肉1出气时,气动肌肉1缩短,对超声波探头2的夹持力增加,并将超声波探头2固定在定位板上,当气动肌肉1进气时,气动肌肉1伸长对超声波探头2的夹持力减少,从定位板上取下所述超声波探头2。其中,气体进出口11设置在气动肌肉1的一端,气体进出口11连接充气装置后实现进气,同时气体进出口11不与充气装置连接时还能实现出气。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气动肌肉1对超声波探头2进行夹持,气动肌肉1还可以更换为其他通过外界条件改变使得长度可以发生变化的可伸缩结构,如热胀冷缩弹簧,通过加热冷却控制和调整对超声波探头2的夹持力。
进一步的,如图1和2所示,定位板上设置有探头对中装置,探头对中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的挡板3,超声波探头2位于两个挡板3之间,并由两个挡板3卡紧,该探头对中装置能够进一步的对超声波探头2进行定位。
优选的,两个挡板3相对于超声波探头2的轴线对称,挡板3与超声波探头2相互接触的表面形状吻合,该探头对中装置能够保证超声波探头2两侧受保护的位置和面积相同,同时挡板3与超声波探头2之间的配合能够避免超声波探头2在定位板所在平面内的移动,能够保证超声波探头2获取的影像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的增加超声波探头2的稳定性,挡板3设置在定位板和气动肌肉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4所示,定位板包括相互之间距离可调的上定位板4和下定位板5,上定位板4和下定位板5上均设置有一个气动肌肉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气动肌肉1的个数。该定位板结构根据不同长度的超声波探头2调节上定位板4和下定位板5之间的距离,使得定位板可固定不同长度的超声波探头2,应用范围广。
具体的,上定位板4设置有可转动的拔杆41,拔杆41连接有传动机构42,传动机构42与下定位板5连接,拔杆41转动时,下定位板5远离上定位板4。当需要增加上定位板4和下定位板5之间的距离时,仅转动拔杆41即可,调整方式简单。
其中,传动机构42包括第一传动组件421和与下定位板5连接的第一固定连杆422,第一传动组件421包括中部与上定位板4铰接的第一连杆4211,与第一连杆4211的两端分别铰接的第二连杆4212和第三连杆4213,第二连杆4212与拔杆41铰接,第三连杆4213与第一固定连杆422铰接,第二连杆4212、第一连杆4211和第三连杆4213之间连接后呈Z型。此时转动拔杆41,拔杆41带动第二连杆4212可以上移并转动,第二连杆4212带动第一连杆4211转动,使得第一连杆42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增大,第三连杆4213在第一连杆4211的作用下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也增大,因此,第一传动组件421竖直方向的长度增加,从而推动第一固定连杆422下移,并由第一固定连杆422推动下定位板5远离上定位板4。
传动机构42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423和与下定位板5连接的第二固定连杆424,第二传动组件423包括中部与上定位板4铰接的第四连杆4231,与第四连杆4231的两端分别铰接的第五连杆4232和第六连杆4233,第四连杆4231和第一连杆4211绕同一铰接点转动,第五连杆423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212的中部铰接,第六连杆4233与第二固定连杆424铰接,第二固定连杆424所在直线与第一固定连杆422所在直线分别在上述铰接点的两侧且相互平行,第四连杆4231、第五连杆4232以及第六连杆4233之间连接呈Z型。拔杆41转动时,第五连杆4232由第二连杆4212带动转动,从而带动第四连杆4231、第六连杆4233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增加,从而第二传动组件423竖直方向的长度增加,第二固定连杆424推动下定位板5远离上定位板4。在第一传动组件421和第二固定连杆424的基础上,增设第二传动组件423和第二固定连杆424能够使得下定位板5在远离上定位板4的过程中存在两个受力点,较一个受力点时更加稳定。
第一连杆4211和第四连杆4231的长度相同,第三连杆4213与第六连杆4233的长度相同,并且第一连杆4211和第四连杆4231以及第三连杆4213与第六连杆4233均以过上述铰接点且平行于第一固定连杆422的直线对称。该传动机构42的部分结构对称,能够使得第一固定连杆422和第二固定连杆424保持同步移动,结构简化。当传动机构42设置在远离气动肌肉1的一侧时,第一连杆4211与第四连杆4231以及第三连杆4213与第六连杆4233均以定位板的纵向中心线对称,第一固定连杆422和第二固定连杆424也是以上述对称面对称设置,从而下定位板5在远离上定位板4的过程中受力平衡,保证了下定位板5的平稳移动。
下定位板5上设置两个凸出于下定位板5表面的连接块51,第一固定连杆422和第二固定连杆424通过连接块51固定在下定位板5上。
第二连杆4212通过第七连杆425与拔杆41铰接,第五连杆4232和第二连杆4212的铰接点与滑块426铰接,滑块426设置在上定位板4上的滑槽44内,滑槽44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固定连杆422和第二固定连杆424的方向平行。滑槽44限定滑块426在垂直竖直方向的移动,使得整个传动机构42的传动轨迹更具确定性。
上定位板4和下定位板5之间设置有导向装置和回复装置,导向装置用于为下定位板5相对上定位板4移动时导向,回复装置用于使下定位板5向上定位板4靠近。
具体的,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定位板4上的导轨43和下定位板5内部设置的导槽,导轨43伸入导槽内并与其相互配合,当上定位板4和下定位板5相对距离变化时,导轨43相对导槽移动,保证上定位板4和下定位板5保持在同一平面内,以使超声波探头2固定在一个平面上。导向装置中的导轨43和导槽的位置还可以是分别设置在下定位板5和上定位板4上。
回复装置包括弹簧6,弹簧6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定位板4和下定位板5上,当上定位板4和下定位板5之间相互远离时,弹簧6为伸长状态,使得下定位板5向上定位板4靠近。
当夹持装置对长度较长的超声波探头2进行夹持时,首先转动拔杆41,传动机构42中的第一传动组件421和第二传动组件423在竖直方向的长度伸长,从而使第一固定连杆422和第二固定连杆424推动下定位板5沿导轨43远离上定位板4,当达到所需长度后,气动肌肉1缩短将超声波探头2的两端分别夹持在上定位板4和下定位板5,此时弹簧6为伸长状态(如图4所示);
当要将超声波探头2取出夹持装置时,气动肌肉1伸长,从定位板上取下超声波探头2,此时下定位板5在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沿导轨43靠近上定位板4,直到下定位板5接触到上定位板4(如图3所示)。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可伸缩的气动肌肉(1),所述超声波探头(2)的两端分别由至少一个所述气动肌肉(1)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肌肉(1)上设置有气体进出口(11),当所述气动肌肉(1)出气时,所述气动肌肉(1)缩短,并将所述超声波探头(2)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当所述气动肌肉(1)进气时,所述气动肌肉(1)伸长,用于从所述定位板上取下所述超声波探头(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探头对中装置,所述探头对中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的挡板(3),所述超声波探头(2)位于两个所述挡板(3)之间,并由两个所述挡板(3)卡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3)相对于所述超声波探头(2)的轴线对称,所述挡板(3)与所述超声波探头(2)相互接触的表面形状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包括相互之间距离可调的上定位板(4)和下定位板(5),所述上定位板(4)和下定位板(5)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气动肌肉(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板(4)设置有可转动的拔杆(41),所述拔杆(41)连接有传动机构(42),所述传动机构(42)与所述下定位板(5)连接,所述拔杆(41)转动时,所述下定位板(5)远离所述上定位板(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2)包括第一传动组件(421)和与所述下定位板(5)连接的第一固定连杆(422),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21)包括中部与上定位板(4)铰接的第一连杆(4211),与所述第一连杆(4211)的两端分别铰接的第二连杆(4212)和第三连杆(4213),所述第二连杆(4212)与所述拔杆(41)铰接,所述第三连杆(4213)与所述第一固定连杆(422)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212)、所述第一连杆(4211)和所述第三连杆(4213)之间连接后呈Z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2)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423)和与所述下定位板(5)连接的第二固定连杆(424),所述第二传动组件(423)包括中部与上定位板(4)铰接的第四连杆(4231),与所述第四连杆(4231)的两端分别铰接的第五连杆(4232)和第六连杆(4233),所述第四连杆(4231)和所述第一连杆(4211)绕同一铰接点转动,所述第五连杆(42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4212)的中部铰接,所述第六连杆(4233)与所述第二固定连杆(424)铰接,所述第二固定连杆(424)所在直线与所述第一固定连杆(422)所在直线分别在所述铰接点的两侧且相互平行,所述第四连杆(4231)、第五连杆(4232)以及第六连杆(4233)之间连接呈Z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4212)通过第七连杆(425)与所述拔杆(41)铰接,所述第五连杆(4232)和所述第二连杆(4212)的铰接点与滑块(426)铰接,所述滑块(426)设置在所述上定位板(4)上的滑槽(44)内,所述滑槽(4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连杆(422)和第二固定连杆(424)的方向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意一项所述的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板(4)和下定位板(5)之间设置有导向装置和回复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用于为所述下定位板(5)相对上定位板(4)移动时导向,所述回复装置用于使所述下定位板(5)向所述上定位板(4)靠近。
CN201721134640.7U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 Active CN206880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34640.7U CN206880693U (zh)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34640.7U CN206880693U (zh)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80693U true CN206880693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295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34640.7U Active CN206880693U (zh)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806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80862B2 (ja) 外科用アーム
CN107440742A (zh) 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
CN104013471B (zh) 一种主从一体型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
CN106667583B (zh) 一种微创手术机器人七自由度操作主手
JP2014531219A5 (zh)
CN109646236A (zh) 一种手足外科手术固定装置
CN108852734A (zh) 整形美容颌面部固定装置
CN107440743A (zh) 超声波探头调整机构及超声波检测机器人
CN106420068A (zh) 一种神经外科诊疗用定位导向装置
CN107714042A (zh) 一种核磁共振检查床
CN107348993A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医疗用具
CN206880693U (zh) 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夹持装置
CN108992090A (zh) 一种多角度体位变更式腹部超声检测装置
CN208132312U (zh) 一种焊接夹具用一缸多位式定位夹紧装置
CN213666570U (zh) 一种上肢训练装置
CN103315821A (zh) 一种阻力式三轴四连杆伸降旋转平台
CN207628864U (zh) 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的夹持机构
CN202761372U (zh) 双关节卵圆钳
CN206880696U (zh) 一种超声波机器人检查系统
CN108042315A (zh) 一种便携式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09360733U (zh) 一种超声检查椅
CN110151333B (zh) 一种泌尿外科手术辅助机械臂
CN208958163U (zh) 脑超检查床
CN105796178B (zh) 末端摆动关节驱动机构
CN209148426U (zh) 一种防水裤子强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20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3002, Shaanggang West Road, Huaf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Institute of Gerontology

Address before: 518035 room 3002, Yinhua building, 823 West Sungang Road, Lianhua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Fut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ui Rui Medical Automation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