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75951U - 节能环保排蜡窑炉 - Google Patents

节能环保排蜡窑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75951U
CN206875951U CN201720656812.0U CN201720656812U CN206875951U CN 206875951 U CN206875951 U CN 206875951U CN 201720656812 U CN201720656812 U CN 201720656812U CN 206875951 U CN206875951 U CN 206875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cave
tunnel
product
waxing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568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南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hua Hua Qun Ceram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hua Hua Qun Cera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hua Hua Qun Ceram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hua Hua Qun Ceramic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75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759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环保排蜡窑炉,排蜡窑炉包括第一隧道窑,所述第一隧道窑的一端为产品输入端并设置有第一推进器,第一隧道窑的另一端为产品输出端,还包括第二隧道窑,第二隧道窑的产品输出端与第一隧道窑的产品输入端连通,第二隧道窑的产品输入端安装有第二推进器。本实用新型将产品在低温段的温度范围内,延长保温时间,先进行半排蜡处理,后再进行高温燃烧完全排蜡处理,可完全避免成品开裂,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降低损耗;本实用新型只需在现有的隧道窑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整体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节能环保排蜡窑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陶瓷生产设备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电子陶瓷生产过程中排除石蜡的隧道窑。
背景技术
电子陶瓷(electronic ceramic),是指在电子工业中能够利用电、磁性质的陶瓷。电子陶瓷是通过对表面、晶界和尺寸结构的精密控制而最终获得具有新功能的陶瓷。在能源、家用电器、汽车等方面可以广泛应用。
已知的特种陶瓷制造技术,如等静压成型、干压成型、热压注成型、注浆成型、注射成型、原位注凝成型等,现在,工业大批量生产过程中,最经济、采用最多的是热压注成型和注射成型工艺,我国热压注成型工艺占到特种陶瓷产能的70%以上。热压注工艺是将陶瓷粉体与热熔胶体混合,加热到流动性温度后,加压注入模具成型,再经吸附剂排胶,然后烧成。在其排胶过程中,产生明显的烟尘及化学气味污染,对其周围的人群产生影响。
热压注工艺流程为:陶瓷粉体与热熔胶体制浆、压力注模成型、吸附剂排胶(排蜡)、素烧、烧成、后加工、检验包装出厂。其中,制浆过程是将陶瓷粉体与热熔胶体等有机塑性物进行加热均化混合,有机塑性物主成份为纯度及熔点范围窄的优质石蜡、少量的增塑剂油酸、天然蜂胶等,或为热熔性树脂。在这工艺过程中,引入了具有污染性的有机塑性剂,塑性剂一般约占陶瓷粉体总质量的13%左右(以占比高的氧化铝特种陶瓷为例)。排胶素烧工序是将成型好的产品,与氧化铝吸附剂混装在钵子内,在排胶燃气梭式窑内,经过常温至1050℃的加热过程,排出有机塑化剂,排入大气的污染物最终在这道工序中产生,向大气排放烟尘和化学气体。在整个排胶素烧工艺过程中,是一个不完全燃烧的热化学反应过程,并由于高温,产生了热熔性胶体与窑炉燃料液化气裂化及合成的反应过程,并生成中间产物。其中大量使用的热熔性胶体为石蜡,是石油富产品,是几种高级烷烃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约85%,含氢元素约14%。石蜡不完全燃烧产生CxHy是经过高温裂解后产生的低碳低氢类物质,反应物中的C产生烟尘污染,在排胶窑的烟囱上可以看到黑色的烟尘冒出,但是,单纯的石蜡的不完全燃烧,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化学气味不适感。
目前,电子陶瓷行业中,主要的焦点集中于解决尾气排放污染问题,已有绝大部分厂家通过对传统窑炉进行改进,采用环保窑炉实现无污染排放,达到环保要求。如申请号为2010101376131、名称为陶瓷排胶环保窑炉的专利中,其采用高温催化方式对排蜡的尾气进行处理;如申请号为2012207348568、名称为环保节能排蜡窑的专利中,采用在排烟道中进行喷火加热的方式,点燃未充分燃烧的烟气,减少烟气排放;如申请号为2010105957815、名称为一种利用微波窑炉排蜡、排胶的工艺方法的专利中,采用微波加热的方式,将石蜡加热后燃烧排除。为实现节能,申请号为2006201471582、名称为阶梯式排蜡窑的专利,采用阶梯状的烧成室依次烧成,使排蜡工艺升温平缓,制品受热均匀,提高热效率、降低能耗。
行业内目前忽略的主要问题、也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是所制成的陶瓷产品开裂问题。众所周知,排蜡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隧道窑,隧道窑即为一条直通道,该通道的一端为产品输入端,另一端为产品输出端,从产品输入端至产品输出端之间分为多个加温段,如从起温250℃至300℃,从300℃至360℃等。由于前后产品之间紧挨着在推进器的推进作用下缓慢前进,当温度达到360℃时,石蜡会剧烈燃烧,形成明火,此时为产品的剧烈排蜡,且明火会蔓延至后续跟进的产品。为防止后续低于360℃的产品起火燃烧,通常在300℃的加温段设置抽风口,保证此处温度不高于300℃,从而避免明火向后续产品蔓延。这种隧道窑排蜡,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排蜡后烧结的成品出现炸裂,次品率为3%-5%,且随着季节性气候变化、气压变化等因素,产品炸裂高达8%-20%。以95氧化铝陶瓷为例,生产成本为2万元左右每吨,一条隧道窑一个月的产量为80吨左右,按照最低的次品率3%计算,每个月损失2.4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整个电子陶瓷行业中不下于100条隧道窑,即一个月损失四百多万,一年接近五千万的损失。因此,现有的电子陶瓷产品制作过程中,因次品率过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此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排蜡炉存在产品炸裂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完全避免产品炸裂的节能环保排蜡窑炉,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排蜡窑炉,包括第一隧道窑,所述第一隧道窑的一端为产品输入端,第一隧道窑的另一端为产品输出端,还包括第二隧道窑,所述第二隧道窑的产品输出端与第一隧道窑的产品输入端连通;通过所述第二隧道窑将产品预热至180℃-30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隧道窑的低温段与第二隧道窑的长度之和是所述低温段长度的1.5-2.5倍。
所述第一隧道窑的低温段与第二隧道窑的长度之和是所述低温段长度的2倍。
所述第二隧道窑的炉底通道与第一隧道窑的低温段的炉底通道之间通过引风道连通,借助引风机将第一隧道窑的炉底热气流引入至第二隧道窑的炉底以保证第二隧道窑与第一隧道窑的低温段具有基本相同或完全一致的保温温度。
所述第二隧道窑与第一隧道窑平行设置,第二隧道窑的产品输出端与第一隧道窑的产品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三隧道窑连通,第三隧道窑与第二隧道窑的连通处设有第三推进器。
所述第二隧道窑为第一隧道窑的产品输入端延长形成,第一隧道窑与第二隧道窑形成一整条隧道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产品先进行预热保温,延长保温时间,先进行半排蜡处理,后再进行高温燃烧完全排蜡处理;在低温半排蜡过程中,能很好地保证排蜡产品在低温区间内不会升温,从而保证排蜡产品不开裂,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降低损耗,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只需在现有的隧道窑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整体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隧道窑;10、低温段;2、第一推进器;3、第二隧道窑;4、引风道;5、引风机;6、第二推进器;7、第三隧道窑;8、第三推进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节能环保排蜡窑炉,包括第一隧道窑1,第一隧道窑1的一端为产品输入端并设置有第一推进器2,第一隧道窑1的另一端为产品输出端;还包括第二隧道窑3,第二隧道窑3的产品输出端与第一隧道窑1的产品输入端连通,第二隧道窑3的产品输入端安装有第二推进器6。第二隧道窑3中的温度保持在与第一隧道窑1的低温段的温度基本一致,可以采用独立的加热器加热保温,但为了降低能耗,在第二隧道窑3的炉底通道与第一隧道窑1的低温段10的炉底通道之间通过引风道4连通,借助引风机5将第一隧道窑1的炉底热气流引入至第二隧道窑3的炉底以保证第二隧道窑3与第一隧道窑1的低温段10具有基本相同或完全一致的保温温度。采用第二隧道窑3的目的是,延长第一隧道1的低温段10的长度,具体的,所述第一隧道窑1的低温段10与第二隧道窑3的长度之和是所述低温段10长度的1.5-2.5倍(如1.6倍、1.7倍、1.8倍、1.9倍、1.95倍、2.0倍、2.05倍、2.1倍、2.2倍、2.3倍、2.4倍)。当所述第一隧道窑1的低温段10与第二隧道窑3的长度之和是所述低温段10长度的1.5-2.5倍时,可以使得产品从所述第二隧道窑的产品输入端至第一隧道窑的低温段的末端之间行走的时间范围比原有产品在低温段行走时间范围延长,延长的时间根据产品的型号、大小等确定。作为优选,如第一隧道窑1的低温段10与第二隧道窑3的长度之和是低温段10长度的2倍时,保证产品的保温时间即从所述第二隧道窑的产品输入端至第一隧道窑的低温段的末端之间行走的时间范围为原来在低温段行走时的2倍,其可保证排蜡产品完全不炸裂。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推进器为现有技术,还可以利用其它传送机构替代。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实施例中,第二隧道窑3与第一隧道窑1的布置方式不作限制,在空间宽裕的条件下,第一隧道窑1的首端与第二隧道窑3的尾端连通,整体上形成一条隧道窑(图中未画出),但由于隧道窑加长,相邻产品整体长度增大,故需一负荷大、功率大的推进器进行推进;如图2所示,第二隧道窑3与第一隧道窑1可相互垂直设置,但同样需要较大的空间布置。
为减小设备的安装空间,如图1所示,上述两实施例中,第二隧道窑3与第一隧道窑1平行设置,第二隧道窑3的产品输出端与第一隧道窑1的产品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三隧道窑7(第三隧道窑7可以只是连通的通道即可)连通,第三隧道窑7与第二隧道窑3的连通处设有第三推进器8。即第一隧道窑1的低温段10、第二隧道窑3及第三隧道窑7之间形成U型结构,其整体所占空间大大减小,且利于将低温段10的炉底热空气引入至第二隧道窑3的炉底,两者之间的连接距离短,施工方便。使用时,由于增加第二隧道窑3、第三隧道窑7,通过第二推进器6、第三推进器8及第一推进器2逐渐将产品推进,延长产品的保温时间。作为优选,第二隧道窑3、第三隧道窑7的长度之和与第一隧道窑1中低温段10的长度基本相等,即翻倍延长产品的低温保温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隧道窑1、第二隧道窑3之间的布置方式还包括其他多种,只需满足延长产品低温保温时间即可,如根据空间需要,第一隧道窑1与第二隧道窑3之间的连接处具有一定夹角(非90°)等。
本实用新型的隧道排蜡炉的排蜡工艺,包括半排蜡过程(预热保温过程)及完全排蜡过程;其中,半排蜡过程为:将产品从第二隧道窑3的产品输入端推进,至第一隧道窑1的低温段10末端过程,产品预热至180℃-300℃之间,并保温一段时间(保温时间为原有低温度产品行走时间的1倍左右);完全排蜡过程为:经半排蜡后的产品通过第一推进器2推出第一隧道窑1的低温段10后,逐渐加温至石蜡燃烧并排尽。本实用新型中,在低温半排蜡过程中,能很好地保证排蜡产品在低温区间内不会升温,从而保证排蜡产品不开裂。
本实用新型将产品在低温段即180℃-300℃之间的温度范围内,延长保温时间(在原基础上延长接近一半时间),先进行半排蜡处理,后再进行高温燃烧完全排蜡处理,可完全避免成品开裂,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降低损耗。
本实用新型中,为提高生产量,可将两组隧道窑组合在一起,每组隧道窑包括第一隧道窑1及第二隧道窑3。
本实用新型中,在传统隧道窑基础上增加的第二隧道窑3及第三隧道窑7中的低温空间的温度保持还可以通过从后续产品烧结时的窑炉中的高温处引入,避免第一隧道窑1低温段10温度不足而来不及补给的状况出现,并且节能、不额外浪费能耗。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节能环保排蜡窑炉,包括第一隧道窑(1),所述第一隧道窑(1)的一端为产品输入端,第一隧道窑(1)的另一端为产品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隧道窑(3),所述第二隧道窑(3)的产品输出端与第一隧道窑(1)的产品输入端连通;通过所述第二隧道窑(3)将产品预热至180℃-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蜡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隧道窑(1)的低温段(10)与第二隧道窑(3)的长度之和是所述低温段(10)长度的1.5-2.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蜡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隧道窑(1)的低温段(10)与第二隧道窑(3)的长度之和是所述低温段(10)长度的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蜡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隧道窑(3)的炉底通道与第一隧道窑(1)的低温段(10)的炉底通道之间通过引风道(4)连通,借助引风机(5)将第一隧道窑(1)的炉底热气流引入至第二隧道窑(3)的炉底以保证第二隧道窑(3)与第一隧道窑(1)的低温段(10)具有基本相同或完全一致的保温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蜡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隧道窑(3)与第一隧道窑(1)平行设置,第二隧道窑(3)的产品输出端与第一隧道窑(1)的产品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三隧道窑(7)连通,第三隧道窑(7)与第二隧道窑(3)的连通处设有第三推进器(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蜡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隧道窑(3)为第一隧道窑(1)的产品输入端延长形成,第一隧道窑(1)与第二隧道窑(3)形成一整条隧道窑。
CN201720656812.0U 2017-05-09 2017-06-07 节能环保排蜡窑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7595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09438 2017-05-09
CN2017205094381 2017-05-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75951U true CN206875951U (zh) 2018-01-12

Family

ID=61338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5681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75951U (zh) 2017-05-09 2017-06-07 节能环保排蜡窑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759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2895A (zh) * 2017-05-09 2017-08-18 新化县群华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排蜡窑炉及其排蜡工艺
CN112050628A (zh) * 2020-09-15 2020-12-08 溆浦易锋精细瓷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余热排蜡的窑炉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2895A (zh) * 2017-05-09 2017-08-18 新化县群华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排蜡窑炉及其排蜡工艺
CN112050628A (zh) * 2020-09-15 2020-12-08 溆浦易锋精细瓷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余热排蜡的窑炉
CN112050628B (zh) * 2020-09-15 2022-06-24 溆浦易锋精细瓷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余热排蜡的窑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8708A (zh) 新型环保脱蜡烧结窑炉及其脱蜡烧结工艺
CN103343965A (zh) 一种利用富氧燃烧的加热炉系统
CN206875951U (zh) 节能环保排蜡窑炉
CN101839473A (zh) 烟气循环高温空气节能环保燃烧技术
CN107062895A (zh) 节能环保排蜡窑炉及其排蜡工艺
CN202281213U (zh) 一种链条炉排生物质燃料燃烧装置
CN102586592B (zh) 优化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热工制度的方法及系统
CN206783549U (zh) 新型环保脱蜡烧结窑炉
CN201740378U (zh) 低能耗宽体隧道窑
CN207351201U (zh) 新型环保节能排蜡烧结窑炉
CN203454110U (zh) 一种利用富氧燃烧的加热炉系统
CN101012927A (zh) 蓄热式少氧化加热炉
CN205838912U (zh) 一种焦炉燃烧室分段供气加热装置
CN104633922A (zh) 一种提升生物质热燃气燃烧后尾气产生的洁净风的温度的工艺
CN104457250A (zh) 一种窑炉
CN204114934U (zh) 天燃气烧嘴
CN204084339U (zh) 一种能够实现煤气完全燃烧的蓄热式烧嘴
CN203582689U (zh) 一种微晶玻璃熔化池炉
CN203478246U (zh) 高温烟气焙烧燃烧器及使用该燃烧器的铝电解槽
CN202595226U (zh) 优化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热工制度的系统
CN201014431Y (zh) 蓄热式少氧化燃烧炉
CN205957173U (zh) 超低NOx火焰燃烧技术蓄热式烧嘴
CN103123225A (zh) 连体式节能梭式窑
CN207123164U (zh) 新型高温烧结遂道窑炉
CN203657449U (zh) 一种利用废气一氧化碳的立式钒氮合金烧成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