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75724U - 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75724U
CN206875724U CN201720426946.3U CN201720426946U CN206875724U CN 206875724 U CN206875724 U CN 206875724U CN 201720426946 U CN201720426946 U CN 201720426946U CN 206875724 U CN206875724 U CN 206875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heating
heat exchanger
shell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269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4269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75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75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757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多个储能模块由下至上叠放构成储能体,形成一个高温腔、一个低温腔,隔板放置于低温腔上端,储能模块内具有储能体换热通道,电热元件由下至上按功率由大到小布置在储能体换热通道内,储能体上下连接有上隔层和下隔层,上隔层的上部或下隔层的下部与外壳之间形成同流程换热通道,同流程换热通道内设置有支撑部件,外壳的外壁设置有换热器,外壳与换热器相同侧的下部和上部分别开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与外壳内部通过出风口连通,换热器下端出风处安装有换热循环风机,换热循环风机的出风方向正对着进风口,该固态电热储能装置储热温度均匀,储热、换热效率高,方便控制。

Description

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电热储能技术的领域,涉及一种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国家的大力推动,电热储能技术也称电蓄热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目前在实践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电热元件加热工作时,由于热动力推动热气流上升,不同高度的固态储热模块周围的空气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分层,使装置内上层储热模块和下层储热模块的温度形成了很大的温差,储热模块叠放的越高则温差越大,每台装置加热时都有最高控制温度,如出现储热模块温度上高下低的情况,会造成装置总体上的储热能力大幅度下降,特别是高度尺寸较大的大型装置,会严重影响其储热效率;二是固态电储热装置多是以装置内的空气做为换热介质,在风机的驱动下,空气在储热模块和换热器间经风道形成循环,将模块中的热能释放出来。装置在放热过程中,由于不同层高的空气在流动换热时的路径不同、风阻不同,造成距离风机出口较远的模块换热较慢、温度较高;而距离风口较近的模块换热较快、温度较低,严重影响了装置的换热效率。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储热温度均匀,储热、换热效率高,方便控制的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
技术方案:
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模块、电热元件、外壳、换热循环风机、换热器、隔板、上隔层、下隔层和支撑部件;多个储能模块在外壳内由下至上叠放构成储能体,储能体一侧与外壳形成一个高温腔,另一侧与外壳形成一个低温腔,隔板放置于低温腔上端,隔板下平面与最上层储能模块上平面齐平,储能模块内具有储能体换热通道,电热元件由下至上按功率由大到小布置在储能体换热通道内,储能体上下连接有上隔层和下隔层,上隔层的上部或下隔层的下部与外壳之间形成同流程换热通道,同流程换热通道内设置有支撑部件,外壳的外壁设置有换热器,外壳与换热器相同侧的下部和上部分别开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与外壳内部通过出风口连通,换热器下端出风处安装有换热循环风机,换热循环风机的出风方向正对着进风口;
所述同流程换热通道与远离出风口一侧的高温腔或低温腔连通。
所述外壳内壁附有保温层。
所述保温层内壁附有反射层。
所述电热元件为一层或多层相同功率电热元件为一组,以组为单位由下至上按功率由大到小、方向为水平横向或水平纵向布置在储能体换热通道内。
所述电热元件不直接与外壳接触,一端设置在外壳的外部,外部的端部设置有单独控制开关。
所述电热元件是不同电功率的电热管,或同材质同截面积的电热合金制成的不同螺距的螺旋电热元件,或同材质同截面积的电热合金制成的电热元件的分层组合。
所述单独控制开关外侧设置有外仓,外仓将单独控制开关遮挡在其中,外仓与外壳为一体的结构或分体的结构安装在外壳的外壁。
所述保温层、上隔层、下隔层皆为保温材料制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进风同程换热风道方案原理示意图;
图2、出风同程换热风道方案原理示意图。
所述标注为:1.储能模块、2.电热元件、3.反射层、4.同流程换热通道、5.保温层、6.外壳、7.换热循环风机、8.换热器、9.储能体换热通道、10.外仓、11.隔板、12.低温腔、13.高温腔、14.支撑部件、15.出风口、16.进风口、17上隔层、18.下隔层、19.单独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多个储能模块1在外壳6内由下至上叠放构成储能体,外壳6内壁附有保温层5,保温层5内壁附有反射层3,反射层3能够反射热能,储能体左侧与外壳6形成一个高温腔13,右侧与外壳6形成一个低温腔12,低温腔12上端设置有隔板11,该隔板11下平面与最上层储能模块1上平面齐平。储能模块1内具有储能体换热通道9,电热元件2由下至上按功率由大到小布置在储能体换热通道9内,电热元件2一端在外壳6外侧,设置有单独控制开关19,单独控制开关19外侧设置有外仓10,外仓10安装于外壳6上。电热元件2与外壳6无接触。储能体上下连接有保温材料制作的上隔层17和下隔层18,下隔层18的下部与外壳6之间形成同流程换热通道4,同流程换热通道4内设置有支撑部件14,外壳6左侧的外侧设置有换热器8,外壳6相同的该侧下部和上部分别开有进风口16和出风口15,换热器8与外壳6内部的高温腔13通过出风口15连通,换热器8下端出风处安装有换热循环风机7,换热循环风机7的出风方向正对着进风口16。
所述电热元件2为一层或多层相同功率电热元件2为一组,以组为单位由下至上按功率由大到小、方向为水平横向或水平纵向布置在储能体换热通道9内。
所述电热元件2是不同电功率的电热管,或同材质同截面积的电热合金制成的不同螺距的螺旋电热元件,或同材质同截面积的电热合金制成的电热元件的分层组合。
所述外仓10也可以是与外壳6为一体的结构。
该固态电热储能装置的运行方式:
空气由换热循环风机7从进风口16吹入同流程换热通道4,再经由低温腔12,进入储能模块1的储能体换热通道9内,电热元件2将空气加热,加热后的空气经由高温腔13从出风口15进入换热器8将热能输出,换热器8内的空气再由换热循环风机7从进风口16吹入同流程换热通道4,完成一个循环。
该固态电热储能装置能够制作3米以上高度的高储能装置,最上层和最下层储能模块1温度的温差能够控制在10%内。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多个储能模块1在外壳6内由下至上叠放构成储能体,外壳6内壁附有保温层5,保温层5内壁附有反射层3,反射层3能够反射热能,储能体右侧与外壳6形成一个高温腔13,左侧与外壳6形成一个低温腔12,低温腔12上端设置有隔板11,该隔板11下平面与最上层储能模块1上平面齐平。储能模块1内具有储能体换热通道9,电热元件2由下至上按功率由大到小布置在储能体换热通道9内,电热元件2一端在外壳6外侧,设置有单独控制开关19,单独控制开关19外侧设置有外仓10,外仓10安装于外壳6上。电热元件2与外壳6无接触。储能体上下连接有保温材料制作的上隔层17和下隔层18,上隔层17的上部与外壳6之间形成同流程换热通道4,同流程换热通道4内设置有支撑部件14,外壳6左侧的外侧设置有换热器8,外壳6相同的该侧下部和上部分别开有进风口16和出风口15,换热器8与外壳6内部的同流程换热通道4通过出风口15连通,换热器8下端出风处安装有换热循环风机7,换热循环风机7的出风方向正对着进风口16。
所述电热元件2为一层或多层相同功率电热元件2为一组,以组为单位由下至上按功率由大到小、方向为水平横向或水平纵向布置在储能体换热通道9内。
所述电热元件2是不同电功率的电热管,或同材质同截面积的电热合金制成的不同螺距的螺旋电热元件,或同材质同截面积的电热合金制成的电热元件的分层组合。
所述外仓10也可以是与外壳6为一体的结构。
该固态电热储能装置的运行方式:
空气由换热循环风机7从进风口16吹入低温腔12,再进入储能模块1的储能体换热通道9内,电热元件2将空气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进入高温腔13,经由同流程换热通道4从出风口15进入换热器8将热能输出,换热器8内的空气再由换热循环风机7从进风口16吹入低温腔12,完成一个循环。
该固态电热储能装置能够制作3米以上高度的高储能装置,最上层和最下层储能模块1温度的温差能够控制在10%内。

Claims (8)

1.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模块、电热元件、外壳、换热循环风机、换热器、隔板、上隔层、下隔层和支撑部件;多个储能模块在外壳内由下至上叠放构成储能体,储能体一侧与外壳形成一个高温腔,另一侧与外壳形成一个低温腔,隔板放置于低温腔上端,隔板下平面与最上层储能模块上平面齐平,储能模块内具有储能体换热通道,电热元件由下至上按功率由大到小布置在储能体换热通道内,储能体上下连接有上隔层和下隔层,上隔层的上部或下隔层的下部与外壳之间形成同流程换热通道,同流程换热通道内设置有支撑部件,外壳的外壁设置有换热器,外壳与换热器相同侧的下部和上部分别开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与外壳内部通过出风口连通,换热器下端出风处安装有换热循环风机,换热循环风机的出风方向正对着进风口;
所述同流程换热通道与远离出风口一侧的高温腔或低温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壁附有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内壁附有反射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元件为一层或多层相同功率电热元件为一组,以组为单位由下至上按功率由大到小、方向为水平横向或水平纵向布置在储能体换热通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元件不直接与外壳接触,一端设置在外壳的外部,外部的端部设置有单独控制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元件是不同电功率的电热管,或同材质同截面积的电热合金制成的不同螺距的螺旋电热元件,或同材质同截面积的电热合金制成的电热元件的分层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独控制开关外侧设置有外仓,外仓将单独控制开关遮挡在其中,外仓与外壳为一体的结构或分体的结构安装在外壳的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上隔层、下隔层皆为保温材料制作。
CN201720426946.3U 2017-04-21 2017-04-21 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75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6946.3U CN206875724U (zh) 2017-04-21 2017-04-21 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6946.3U CN206875724U (zh) 2017-04-21 2017-04-21 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75724U true CN206875724U (zh) 2018-01-12

Family

ID=61343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2694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75724U (zh) 2017-04-21 2017-04-21 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7572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0836A (zh) * 2017-04-21 2017-09-01 廖滨 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
CN111720996A (zh) * 2020-06-30 2020-09-29 桂林理工大学 四级连续气体加热装置
CN111854193A (zh) * 2019-09-24 2020-10-30 东南大学 一种集成的太阳能接收器-多级蓄热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0836A (zh) * 2017-04-21 2017-09-01 廖滨 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
CN111854193A (zh) * 2019-09-24 2020-10-30 东南大学 一种集成的太阳能接收器-多级蓄热系统
CN111854193B (zh) * 2019-09-24 2021-11-26 东南大学 一种集成的太阳能接收器-多级蓄热系统
CN111720996A (zh) * 2020-06-30 2020-09-29 桂林理工大学 四级连续气体加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75724U (zh) 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
CN204741054U (zh) 一种电池侧面散热模组
CN102709618B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散热的微通道冷却均温系统
CN201859929U (zh) 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冷却液及加热装置
CN111883877B (zh) 一种集风冷和液冷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装置
CN107120836A (zh) 高效固态电热储能装置
CN106130407A (zh) 一种利用空调压缩机余热的温差发电装置
CN103996890B (zh) 用于有轨电车的热控制系统
CN111193079A (zh) 一种电池系统温度调节装置及车辆
CN213811889U (zh) 重力循环式相变温控装置
CN110601443A (zh) 一种电机空空冷却器
CN207163292U (zh) 一种建筑物冷却水管网热量回收装置
CN205847130U (zh) 一种利用空调压缩机余热的温差发电装置
CN215447552U (zh) 一种固体蓄热设备的循环风结构
CN210431147U (zh) 一种电机空空冷却器
CN203374354U (zh) 用于斯特林发动机冷却器的主动式热管冷却装置
CN213020932U (zh) 一种高效多层多列气氛保护辊道窑
CN109595962B (zh) 一种固体电蓄热装置及其蓄热方法
CN103533816B (zh) 一种高频电源机柜散热装置
CN207218634U (zh) 一种光伏电站的冷却散热装置
CN205509767U (zh) 电机用空空冷却装置
CN111174622A (zh) 一种固态储热装置上的u型通风结构
CN205985265U (zh) 一种电池温度控制系统
CN201803604U (zh) 一种自然散热冷却器
CN104566978A (zh) 工业型级联式电能储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