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73829U - 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73829U
CN206873829U CN201720299917.5U CN201720299917U CN206873829U CN 206873829 U CN206873829 U CN 206873829U CN 201720299917 U CN201720299917 U CN 201720299917U CN 206873829 U CN206873829 U CN 206873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nstruction system
underground heat
regenerative electrochemical
heating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999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Ji Hui carbon fiber product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Jihui Energy Saving Electro-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Jihui Energy Saving Electro-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Jihui Energy Saving Electro-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999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73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73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73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至少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潮层、隔热层、承重层、反射层、拉力层、发热层,其中所述防潮层为pe薄膜或pvc薄膜,所述隔热层由多个挤塑板拼接而成,所述承重层为石膏板,所述反射层为铝箔反射膜,所述拉力层由多个间距铺设的金属网构成,所述发热层由多根间距设置的发热电缆构成,所述发热电缆的直径为2mm,相邻发热电缆的布线间距为9至10cm。

Description

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电地热施工工艺中只有2或3层,分别为隔热保温层,反射层和承重拉力层。忽略了其他因素对于发热电缆的影响。比如,基层地面的平整度,地面是否干燥,长时间后隔热层是否塌陷,反射效果与承重效果等。因此严重影响了电地热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用户体验。由我公司实用新型创造的吉辉蓄热式电地热施工工艺流程共有5层,解决了大部分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能。
普通的电地热铺设工艺粗糙,简单,严重影响了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也给安全性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而影响了用户的使用,增加了使用费用与维修成本。
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了电地暖系统中,地面返潮,线体塌陷,发热效果以及使用寿命等问题的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
本实用新型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至少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潮层、隔热层、承重层、反射层、拉力层、发热层,其中所述防潮层为pe薄膜或 pvc薄膜,所述隔热层由多个挤塑板拼接而成,所述承重层为石膏板,所述反射层为铝箔反射膜,所述拉力层由多个间距铺设的金属网构成,所述发热层由多根间距设置的发热电缆构成,所述发热电缆的直径为2mm,相邻发热电缆的布线间距为9至10cm。
进一步地,所述防潮层和所述隔热层之间还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是厚度为20mm-30m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容重≥20Kg/cm3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发热层上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蓄热层、装饰层,还包括防潮层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找平层、基层,所述找平层为水泥。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层为水泥板,所述装饰层为花岗石、大理石、陶瓷砖或木地板,所述装饰层的热阻小于0.05m2·K/W。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电缆距装饰层上表面的间距为3-4cm。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层的石膏板的长*宽*高=2440mm*1200mm*0.9mm。
进一步地,所述挤塑板通过黏胶粘合在一起,相邻挤塑板之间的间隙不大于5mm,所述挤塑板的长*宽*高=179cm*60cm*3cm。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网为矩形,构成金属网的金属丝的直径为2mm,所述金属网的规格为长×宽=2m×1m,相邻两个金属网之间的边间距为10cm。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电缆为硅橡胶碳纤维发热电缆,硅橡胶碳纤维发热电缆的直径6mm,每组线长度12.5m,线头长12cm,厚1.5cm。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由软性铝箔和耐热PE胶粘剂及带有色彩印格的聚酯膜和玻璃纤维复合加工而成。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首次采用了防潮层,承重层与拉力层的铺设,以确保电地热系统的正常使用。使电地热系统散热更迅速且均匀;增加了地热系统的使用寿命;满足质量要求,安全性能提高;符合取暖要求,提高了用户体验;节能环保。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实施例1的层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至少包括:
1)第一层是防潮层:将地面或楼板表面的杂物清扫干净。按设计要求将首层地面及卫生间等有防潮要求的地面铺设防潮层。防潮层的做法以设计为准。
2)第二层是隔热层:整齐的将隔热材料铺设在塑料布上面,缝隙处一定要对齐贴紧,然后用胶带粘好。保温材料应切割整齐,间隙不得大于5mm,检测保温材料表面是否平整,保证无翘曲;
3)第三层是承重层:根据客户需要以及房屋情况添加,施工方法同上;
4)第四层是反射层:选择质地厚实,反射效果好的材料,接缝用透明胶带粘好;
5)第五层是拉力层:埋在水泥中起到固定发热线,抗拉的作用。
实施例1
本实施例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至少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潮层1、隔热层2、承重层3、反射层4、拉力层5、发热层6,其中所述防潮层为pe薄膜或 pvc薄膜,所述隔热层由多个挤塑板拼接而成,所述承重层为石膏板,所述反射层为铝箔反射膜,所述拉力层由多个间距铺设的金属网构成,所述发热层由多根间距设置的发热电缆构成,所述发热电缆的直径为2mm,相邻发热电缆的布线间距为9至10cm。
本实施例为用电能直接转化为热能的新型供暖系统,所述拉力层为金属网,所述金属网为矩形,构成金属网的金属丝的直径为2mm,所述金属网的规格为长×宽=2m×1m,相邻两个金属网之间的边间距为10cm。用金属网布线能提高发热电缆的热效率,能把发热电缆抬起2毫米高度,将发热电缆包裹在水泥里面, 360度加热水泥,比玻璃纤维网格布布线,效果更好些,而且,用的卡钉量减少了,减少了卡钉孔漏温度的副作用,只有拐弯定位处用卡钉,直线部分用尼龙扎带扎,减少了大量的钉孔漏温现象,是发热效果更佳。金属网距是10厘米,给布发热电缆带来了方便,只要边距按10厘米线间距的参数留,就可以按金属网格布线了,横竖可以随意走,增加了布线速度和均匀度及抗拉力。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层的石膏板的长*宽*高=2440mm*1200mm*0.9mm。所述挤塑板通过黏胶粘合在一起,相邻挤塑板之间的间隙不大于5mm,所述挤塑板的长*宽*高=179cm*60cm*3cm。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电缆为硅橡胶碳纤维发热电缆,硅橡胶碳纤维发热电缆正常使用寿命50年以上,品质质保10年,硅橡胶碳纤维发热电缆的直径 6mm,每组线长度12.5m,线头长12cm,厚1.5cm。
本实施例中,挤塑板应切割整齐,所述挤塑板通过黏胶粘合在一起,相邻挤塑板之间的间隙不大于5mm,检测保温材料表面是否平整,保证无翘曲,所述挤塑板的长*宽*高=179cm*60cm*3c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在实施例1的技术上,所述防潮层和所述隔热层之间还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是厚度为20mm-30m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容重≥20Kg/cm3。还包括设置在发热层上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蓄热层、装饰层,还包括防潮层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找平层、基层,所述找平层为水泥。
所述蓄热层为水泥板,所述装饰层为花岗石、大理石、陶瓷砖或木地板,所述装饰层的热阻小于0.05m2·K/W。所述发热电缆距装饰层上表面的间距为 3-4cm。
在同一个房间里,花岗石、大理石、陶瓷砖等的热阻为0.02m2·K/W。木地板的热阻为0.10m2·K/W,毛毯的热阻为0.15m2·K/W。由此可见,面层装饰材料对地面散热量影响巨大,为了节约能耗和降低运行费用,因此在地暖情况时,应尽量选用热阻小于0.05m2·K/W的装饰材料做面层。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由软性铝箔和耐热PE胶粘剂及带有色彩印格的聚酯膜和玻璃纤维复合加工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潮层、隔热层、承重层、反射层、拉力层、发热层,其中所述防潮层为pe薄膜或pvc薄膜,所述隔热层由多个挤塑板拼接而成,所述承重层为石膏板,所述反射层为铝箔反射膜,所述拉力层由多个间距铺设的金属网构成,所述发热层由多根间距设置的发热电缆构成,所述发热电缆的直径为2mm,相邻发热电缆的布线间距为9至1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层和所述隔热层之间还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是厚度为20mm-30m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容重≥20Kg/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发热层上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蓄热层、装饰层,还包括防潮层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找平层、基层,所述找平层为水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层为水泥板,所述装饰层为花岗石、大理石、陶瓷砖或木地板,所述装饰层的热阻小于0.05m2·K/W。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电缆距装饰层上表面的间距为3-4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层的石膏板的长*宽*高=2440mm*1200mm*0.9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塑板通过黏胶粘合在一起,相邻挤塑板之间的间隙不大于5mm,所述挤塑板的长*宽*高=179cm*60cm*3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为矩形,构成金属网的金属丝的直径为2mm,所述金属网的规格为长×宽=2m×1m,相邻两个金属网之间的边间距为1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电缆为硅橡胶碳纤维发热电缆,硅橡胶碳纤维发热电缆的直径6mm,每组线长度12.5m,线头长12cm,厚1.5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由软性铝箔和耐热PE胶粘剂及带有色彩印格的聚酯膜和玻璃纤维复合加工而成。
CN201720299917.5U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 Active CN206873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9917.5U CN206873829U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9917.5U CN206873829U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73829U true CN206873829U (zh) 2018-01-12

Family

ID=61327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99917.5U Active CN206873829U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738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0375A (zh) * 2017-03-27 2017-05-31 吉林市吉辉节能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0375A (zh) * 2017-03-27 2017-05-31 吉林市吉辉节能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0375A (zh) 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
CN108104424A (zh) 一种楼地面保温隔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WO2017177777A1 (zh) 电地暖蓄热节能集成一体板
CN207359779U (zh) 一种具有隔热层的彩钢瓦
CN206873829U (zh) 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
CN102322103A (zh) 一种玻纤网格布包覆岩棉复合保温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8826427A (zh) 一种用于地暖的模块化薄膜和应用该薄膜的地暖安装方法
CN206337771U (zh) 一种地砖上墙干挂装置
CN206267483U (zh) 一种地面铺贴结构
CN202071454U (zh) 多轴向缝编复合毡
CN201176664Y (zh) 一种一体型干式地暖板
CN210553381U (zh) 防火保温夹芯板
CN203487737U (zh) 一种秸秆纤维中空耐磨防潮隔音地板
CN207028371U (zh) 一种防漏电地暖板
CN206495410U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墙板
CN213891542U (zh) 一种相变储能复合地板
CN206245511U (zh) 一种建筑装配式三排孔自保温承重墙板
CN216974042U (zh) 一种带新型饰面层结构的地暖板
CN204676817U (zh) 一种刚玉浇注层
CN206011904U (zh) 一种聚乙烯丙纶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
CN107938987A (zh) 蓄热型干法地暖快速铺装结构及方法
CN218346670U (zh) 一种新型铝制地板
TWM515576U (zh) 屋頂及其隔熱防水裝置
CN215040866U (zh) 一种新型建筑抗裂防水膜
CN211691106U (zh) 一种建筑屋面设备的承重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15

Address after: Group 2, Jiguanshan, xiaobaishan Township, Fengman District, Jilin City, Jilin Province, 132000

Patentee after: Jilin Ji Hui carbon fiber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130000 3, 2 East Songjiang Road, Changyi District, Jilin, Jilin

Patentee before: JILIN JIHUI ENERGY SAVING ELECTRO-THERM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