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71356U - 碟形飞行机 - Google Patents

碟形飞行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71356U
CN206871356U CN201720614699.XU CN201720614699U CN206871356U CN 206871356 U CN206871356 U CN 206871356U CN 201720614699 U CN201720614699 U CN 201720614699U CN 206871356 U CN206871356 U CN 206871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rotor
pushes away
circulator
d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146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洪江
王长胜
李建新
田利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ENYUAN SHIN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YUAN SHI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YUAN SHIN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YUAN SHI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146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71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71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713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碟形飞行机,涉及飞机机械技术领域。该碟形飞行机,包括:机架系统;设置在机架系统上的舱体系统;设置在机架系统的尾部、用于产生碟形飞行机的推力的尾推系统;尾推系统包括:安装在机架系统上的尾推涵道,安装在所述尾推涵道的尾推旋翼系统,以及设置在尾推涵道内的尾推舵面系统;设置在机架系统的底部的旋翼系统;设置在机架系统的底部的起落架系统;设置在机架系统的头部或者机架系统的上部的挂载系统;设置在舱体系统内的动力系统;设置在舱体系统内、用于将动力系统提供的动力传递至碟形飞行机的传动系统;该碟形飞行机中的尾推舵面系统能够在碟形飞行机处于高速飞行状态时辅助碟形飞行机操控飞行方向。

Description

碟形飞行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碟形飞行机。
背景技术
直升飞机、固定翼飞机、火箭等现有的飞行器,其特征以及结构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对于碟形飞行机而言,虽然不断有碟形飞行机的报道以及飞行器爱好者对碟形飞行机不懈地探索者,但碟形飞行机的利用和普及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最近,不少国家相对无人机、水上飞机以及舰载机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及大众对UFO飞行器的不断关注,使得碟形飞行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碟形飞行机的理论以及其应用也得到不断发展;
目前,碟形飞行机的尾推系统的结构以及其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在上述研究的尾推系统中,尚未出现尾推系统能够在碟形飞行机处于高速飞行状态时辅助碟形飞行机操控飞行方向的碟形飞行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碟形飞行机,该碟形飞行机飞行速度快,军机战斗力较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碟形飞行机,包括:
机架系统;
设置在所述机架系统上的舱体系统;
设置在所述机架系统的尾部、用于产生所述碟形飞行机的推力的尾推系统;其中,所述尾推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系统上的尾推涵道,安装在所述尾推涵道、用于产生所述碟形飞行机的推力的尾推旋翼系统,以及设置在所述尾推涵道内、用于控制所述碟形飞行机尾部推力的方向的尾推舵面系统;
设置在所述机架系统的底部、用于产生所述碟形飞行机的升力的旋翼系统;
设置在所述机架系统的底部、用于所述碟形飞行机起飞或降落时,支撑所述碟形机的起落架系统;
设置在所述机架系统的头部或者所述机架系统的上部、且用于挂载所述碟形飞行机的辅助设备的挂载系统;
设置在所述舱体系统内、且用于为所述碟形飞行机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
设置在所述舱体系统内、且用于将所述动力系统提供的动力传递至所述碟形飞行机的传动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尾推舵面系统包括:第一舵面舵机、第二舵面舵机、第一舵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舵面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二舵面;
所述第一舵面舵机以及所述第二舵面舵机均安装在所述尾推涵道上,且所述第一舵面舵机与所述第一舵面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舵面舵机与所述第二舵面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尾推旋翼系统为双旋翼系统,所述双旋翼系包括:双旋翼系统舵机、下尾推旋转器、下旋翼推杆、下旋翼桨毂、上尾推旋转器、上旋翼推杆、上旋翼桨毂;
所述双旋翼系统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系统上;
所述下尾推旋转器与所述双旋翼系统舵机连接;所述下旋翼推杆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连接;所述下旋翼桨毂与所述下旋翼推杆连接;
所述上尾推旋转器与所述下尾推旋转器连接;所述上旋翼推杆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连接;所述上旋翼桨毂与所述上旋翼推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包括上尾推旋转器外环以及上尾推旋转器内环,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包括下尾推旋转器外环以及下尾推旋转器内环;
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外环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内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外环与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内环相对转动连接;
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外环与所述双旋翼系统舵机连接;所述下旋翼推杆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外环连接;所述下旋翼桨毂与所述下旋翼推杆连接;
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外环与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内环连接;所述上旋翼推杆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内环连接;所述上旋翼桨毂与所述上旋翼推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包括上尾推旋转器外环以及上尾推旋转器内环,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包括下尾推旋转器外环以及下尾推旋转器内环;
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外环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内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外环与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内环相对转动连接;
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内环与所述双旋翼系统舵机连接;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外环与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外环连接;所述上旋翼推杆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内环连接;
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内环与所述双旋翼系统舵机连接;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内环与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外环连接;所述上旋翼推杆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外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翼系统为共轴双旋翼系统;所述共轴双旋翼系统包括:上旋翼系统以及下旋翼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共轴双旋翼系统包括:舵机、舵机连杆、上旋翼自动倾斜器、上旋翼连杆、倾斜器连杆、下旋翼倾斜器、下桨毂连杆、上桨毂、下桨毂、航向舵机、航向舵机连杆、航向支撑连杆、航向摇杆、航向滑环、航向连杆、上旋翼滑环、上旋翼摇杆、上桨毂连杆;
所述舵机连杆分别与所述上旋翼自动倾斜器以及舵机连接;所述倾斜器连杆分别与所述上旋翼自动倾斜器以及下旋翼自动倾斜器连接;所述下桨毂连杆分别与所述下旋翼自动倾斜器以及所述下桨毂连接;
所述航向舵机连杆分别与所述航向舵机以及所述航向摇杆连接;所述航向支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系统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航向摇杆连接;所述航向摇杆分别与所述航向滑环、所述航向支撑连杆、所述航向舵机连杆连接;所述航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航向滑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旋翼滑环连接;所述上旋翼摇杆与所述上旋翼连杆、所述上桨毂连杆以及所述上旋翼滑环连接;所述上桨毂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旋翼摇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桨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系统为骨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系统的底部还设置有防护十字架。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系统为发动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碟形飞行机,机架系统;设置在所述机架系统上的舱体系统;设置在所述机架系统的尾部、用于产生所述碟形飞行机的推力的尾推系统;其中,所述尾推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系统上的尾推涵道,安装在所述尾推涵道、且用于产生所述碟形飞行机的推力的尾推旋翼系统,以及设置在所述尾推涵道内、用于控制飞机尾部推力的方向的尾推舵面系统;设置在所述机架系统的底部、用于产生所述碟形飞行机的升力的旋翼系统;设置在所述机架系统的底部、用于飞机起飞或降落时,支撑所述碟形飞行机的起落架系统;设置在所述机架系统的头部或者所述机架系统的上部、且用于挂载所述碟形飞行机的辅助设备的挂载系统;设置在所述舱体系统内、且用于为所述碟形飞行机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设置在所述舱体系统内、且用于将所述动力系统提供的动力传递至所述碟形飞行机的传动系统;当碟形飞行机启动后,碟形飞行机中的主旋翼系统和尾推旋翼系统达到一定转速,当尾部旋翼系统的螺旋桨总距处于初始位置,尾部旋翼系统不产生推力;当通过飞控系统增加尾推旋翼系统螺旋桨的总距时,尾部旋翼系统产生推力;当尾推舵面系统处于初始状态时,尾推旋翼系统产生的是水平的尾推力;碟形飞行机处于高速飞行状态时,通过尾推舵面系统使得碟形飞行机进行俯冲飞行、仰视飞行、向右飞行以及向左飞行,实现了尾推系统在碟形飞行机处于高速飞行状态时辅助碟形飞行机操控飞行方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碟形飞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碟形飞行机的尾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尾推系统中尾推舵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尾推系统中尾推旋翼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碟形飞行机中旋翼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碟形飞行机中旋翼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舱体系统;2-尾推系统;21-尾推涵道;22-尾推旋翼系统;221-双旋翼系统舵机;222-舵机传动杆;223-下尾推旋转器;224-尾推旋转器连杆;225-上尾推旋转器;226-下旋翼推杆;227-下旋翼桨毂;228-上旋翼推杆;229-上旋翼桨毂;23-尾推舵面系统;231-第一舵面舵机;232-第一舵面;3-机架系统;4-旋翼系统;41-舵机;42-舵机连杆;43-上旋翼自动倾斜器;44-上旋翼连杆;45-倾斜器连杆;46-下旋翼自动倾斜器;47-下桨毂连杆;48-上桨毂;49-下桨毂;401-航向舵机;402-航向舵机连杆;403-航向支撑连杆;404-航向摇杆;405-航向滑环;406-航向连杆;407-上旋翼滑环;408-上旋翼摇杆;409-上桨毂连杆;5-起落架系统;6-挂载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如图1以及图2所示,提供碟形飞行机,包括:机架系统3;设置在机架系统3上的舱体系统1;设置在机架系统3的尾部、用于产生碟形飞行机的推力的尾推系统2;其中,尾推系统2包括:安装在机架系统3上的尾推涵道21,安装在尾推涵道21、用于产生碟形飞行机的推力的尾推旋翼系统22,以及设置在尾推涵道21内、用于控制飞机尾部推力的方向的尾推舵面系统23;设置在机架系统3的底部、用于产生碟形飞行机的升力的旋翼系统4;设置在机架系统3的底部、用于飞机起飞或降落时,支撑碟形飞行机的起落架系统5;设置在机架系统3的头部或者机架系统3的上部、且用于挂载碟形飞行机的辅助设备的挂载系统6;设置在舱体系统1内、且用于为碟形飞行机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设置在舱体系统1内、且用于将动力系统提供的动力传递至碟形飞行机的传动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碟形飞行机,当碟形飞行机启动后,碟形飞行机中的主旋翼系统4和尾推旋翼系统22达到一定转速,当尾推旋翼系统22的螺旋桨总距处于初始位置,尾推旋翼系统22不产生推力;当通过飞控系统增加尾推旋翼系统22螺旋桨的总距时,尾推旋翼系统22产生推力;当尾推舵面系统23处于初始状态时,尾推旋翼系统22产生的是水平的尾推力;碟形飞行机处于高速飞行状态时,通过尾推舵面系统23使得碟形飞行机进行俯冲飞行、仰视飞行、向右飞行以及向左飞行,实现了尾推系统在碟形飞行机处于高速飞行状态时辅助碟形飞行机操控飞行方向;
机架系统3的整体外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以包含旋翼系统4中的上下螺旋桨;机架系统3的机架结构以骨架形式构成,跟普通以涵道形式为主的碟形飞行机差别较大,主要是大的骨架空隙除了可以垂直产生升力,在碟形飞行机进行前飞或者进行俯仰转向等操纵产生更大的升力,操纵更加灵活;机架系统3主支撑架构是以圆形支撑梁为主,以承受整体机身的重量及突发碰撞受力;机架系统3的侧梁以扁平状为主,除了连接支撑作用,还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前飞过程的空气阻力,一定程度上减少飞机的整体型阻;机架系统3的底部安装一个防护十字架,以防止旋翼系统中螺旋桨出现意外飞出造成巨大破坏;机架系统3为可拆装机架,以便旋翼系统4、起落架系统5、挂载系统6等安装方便,同时也利于运输方便;
起落架系统5可以实现飞机起飞降落过程中,支撑飞机的作用;
挂载系统6可以挂载侦查设备,例如雷达、红外、相机、紫外灯设备以及还可以挂载攻击设备例如导弹、机枪等设备;
传动系统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第一机械传动系统,发动机采用涡轴发动机,单轴输出,通过一级变速器变向及输出,向下双轴传动到共轴双旋翼系统,向上单轴传动,向上单轴传动到二级变速器,经二级变速器换向传动单轴输出,经三级变速器换向传动单轴输出,到四级变速器换向,双轴输出到推力系统;其中,三级变速器不是必须的,可以直接从二级变速器到四级变速器;第二机械传动系统包括动力系统以及变速器动力系统输出动力,其中,变速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单轴传递给二级变速器,通过二级变速器,双轴输出到共轴双旋翼系统,另一部分以双传动轴形式到尾推旋翼系统;
动力系统包括包括发动机总成及离合器部分;也可以是电池提供动力能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碟形飞行机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尾推舵面系统23包括:第一舵面舵机231、第二舵面舵机、第一舵面232以及与第一舵面232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二舵面;第一舵面舵机231以及第二舵面舵机均安装在尾推涵道21上,且第一舵面舵机231与第一舵面232转动连接,且第二舵面舵机与第二舵面转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碟形飞行机,第一舵面与第二舵面之间的夹角在60-120°之间,优选地,第一舵面与第二舵面之间的夹角为90°,此处第一舵面与第二舵面之间的夹角是指碟形飞行机尚未飞行时的第一舵面与第二舵面之间的夹角;
飞控系统控制第一舵面舵机231以及第二舵面舵机,使第一舵面232以及第二舵面旋转,以改变旋翼系统4所产生的诱导速度的方向,进而改变尾推力的方向,改变碟形飞机的飞行方向;
具体地,当碟形飞行机启动后,碟形飞行机中的旋翼系统4和尾推旋翼系统22达到一定转速,当尾推旋翼系统22的螺旋桨总距处于初始位置,尾推旋翼系统22不产生推力;当通过飞控系统增加尾推旋翼系统22螺旋桨的总距时,尾推旋翼系统22产生推力;当第一舵面232以及第二舵面处于初始状态时,尾推旋翼系统22产生的是水平的尾推力;碟形飞行机处于高速飞行状态时,碟形飞行机需要进行俯仰飞行时,第一舵面舵机231接收飞控系统的控制信号,改变第一舵面232,当第一舵面232向下旋转时,碟形飞行机进行俯冲飞行,相反,当第一舵面232向上旋转时,碟形飞行机将处于仰式飞行姿态;
同理,当碟形飞行机需要进行航向偏转运动时,通过飞控系统控制第二舵面舵机,改变第二舵面,当碟形飞行机的第二舵面向右偏转时,气流方向也随之改变,碟形飞机受到的尾推力改变,碟形飞行机将向右飞行,相反,第二舵面向左偏转时,碟形飞行机则将向左飞行,上述过程实现了尾推系统在碟形飞行机处于高速飞行状态时辅助碟形飞行机操控飞行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碟形飞行机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尾推旋翼系统22为双旋翼系统,双旋翼系统包括:双旋翼系统舵机221、下尾推旋转器223、下旋翼推杆226、下旋翼桨毂227、上尾推旋转器225、上旋翼推杆228、上旋翼桨毂229;双旋翼系统舵机221安装在机架系统3上;下尾推旋转器223与双旋翼系统舵机221连接;下旋翼推杆226与上尾推旋转器225连接;下旋翼桨毂227与下旋翼推杆226连接;上尾推旋转器225与下尾推旋转器223连接;上旋翼推杆228与上尾推旋转器225连接;上旋翼桨毂229与上旋翼推杆228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碟形飞行机的一种实施方式,上尾推旋转器225包括上尾推旋转器外环以及上尾推旋转器内环,下尾推旋转器223包括下尾推旋转器外环以及下尾推旋转器内环;
上尾推旋转器外环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内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外环与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内环相对转动连接;
下尾推旋转器外环与双旋翼系统舵机221连接;下旋翼推杆226与上尾推旋转器外环连接;下旋翼桨毂227与下旋翼推杆226连接;
上尾推旋转器外环与下尾推旋转器内环连接;上旋翼推杆228与上尾推旋转器内环连接;上旋翼桨毂229与上旋翼推杆228连接。其中,上述转动连接可以为滑动转动或者滚动转动。
此外,对于上述尾推系统来说,系统中的结构的连接关系还可以为如下:下尾推旋转器内环与双旋翼系统舵机221连接;上尾推旋转器外环与下尾推旋转器外环连接;上旋翼推杆228与上尾推旋转器内环连接;
下尾推旋转器内环与双旋翼系统舵机连接;上尾推旋转器内环与下尾推旋转器外环连接;上旋翼推杆228与上尾推旋转器外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碟形飞行机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以及图6所示,双旋翼系统还包括舵机传动杆以及尾推旋转器连杆224;
下尾推旋转器外环通过舵机传动杆与双旋翼系统舵机221连接;
上尾推旋转器外环通过尾推旋转器连杆224与下尾推旋转器内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碟形飞行机,当双旋翼系统舵机221接收飞控的控制信号,通过舵机传动杆将双旋翼系统舵机221产生的推力传递给下尾推旋转器223,下尾推旋转器内环受力推动尾推旋转器连杆224,推动上尾推旋转器225,上尾推旋转器225外环通过下旋翼推杆226改变下旋翼桨叶的安装角,进而改变了下旋翼的攻角;同时,上尾推旋转器225内环推动上旋翼推杆228,改变上旋翼桨叶的安装角,进而改变了上旋翼的攻角,实现了上下旋翼总距的改变。
根据本实用新型碟形飞行机的一种实施方式,旋翼系统为共轴双旋翼系统;共轴双旋翼系统包括:上旋翼系统以及下旋翼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碟形飞行机的一种实施方式,共轴双旋翼系统包括:舵机41、舵机连杆42、上旋翼自动倾斜器43、上旋翼连杆44、倾斜器连杆45、下旋翼自动倾斜器46、下桨毂连杆47、上桨毂48、下桨毂49、航向舵机401、航向舵机连杆402、航向支撑连杆403、航向摇杆404、航向滑环405、航向连杆406、上旋翼滑环407、上旋翼摇杆408、上桨毂连杆409;舵机连杆42分别与上旋翼自动倾斜器43以及舵机41连接;倾斜器连杆45分别与上旋翼自动倾斜器43以及下旋翼自动倾斜器46连接;下桨毂连杆47分别与下旋翼自动倾斜器46以及下桨毂49连接;航向舵机连杆402分别与航向舵机401以及航向摇杆404连接;航向支撑连杆403的一端与机架系统3铰接,另一端与航向摇杆404连接;航向摇杆404分别与航向滑环405、航向支撑连杆403、航向舵机连杆402连接;航向连杆406的一端与航向滑环405连接,另一端与上旋翼滑环407连接;上旋翼摇杆408与上旋翼连杆44、上桨毂连杆409以及上旋翼滑环407连接;上桨毂连杆409的一端与上旋翼摇杆408连接,另一端与上桨毂48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碟形飞行机,共轴双旋翼是指上旋翼系统以及下旋翼系统的转速相等,转向相反,所以产生反扭矩可以相互抵消,使得该碟形飞行机能够维持飞行平衡;
共轴双旋翼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主要是四个操纵:总距操纵、纵向操纵、横向操纵及航向操纵,而纵向操纵和横向操纵都是周期性变距操纵;
总距操纵:当飞机需要进行总距增大或减小操纵时,航向舵机401不动,舵机41推动舵机连杆42向下或上运动,上旋翼自动倾斜器43整体向下或上运动,带动上旋翼连杆44、倾斜器连杆45向下或上运动;上旋翼连杆44向下或上运动,上旋翼滑环407不动,上旋翼连杆44向下或上运动,带动上桨毂连杆409向下或上运动,进而增大或减小上旋翼桨叶的安装角,使得上旋翼总距增大或减小;倾斜器连杆45向下或上运动,下旋翼自动倾斜器46向下或上运动,带动下桨毂连杆47向下或上运动,进而增大或减小下旋翼桨叶的安装角,使得下旋翼总距增大或减小。
纵向操纵:舵机41包括第一子舵机,第二子舵机以及第三子舵机,当飞机需要进行纵向操纵,即向前或者向后翻转时,航向舵机401不动,第一子舵机以及第二子舵机不动,第三子舵机拉动舵机连杆42向上或者向下运动,使上旋翼自动倾斜器43向前或者向后翻转,同时带动倾斜器连杆45向上或者向下运动,使下旋翼自动倾斜器46向前或者向后翻转,从而实现飞机整体向前或者向后翻转。
横向操纵:当飞机需要进行横向操纵,即向左或者向右翻转时,航向舵机401不动,第三子舵机不动,第一子舵机推动舵机连杆42向下或者向上运动,第二子舵机拉动舵机连杆42向上或者向下运动,使上旋翼自动倾斜器43向左或者向右翻转,同时带动对应的倾斜器连杆45向上或者向下运动,使下旋翼自动倾斜器46向左或者向右翻转,从而实现飞机整体向左或者向右翻转。
航向操纵:此系统为半差动航向操纵系统,当飞机需要进行航向操纵即向左或者向右偏转时,第一子舵机、第二子舵机以及第三子舵机不动,航向舵机401推动舵机连杆42向下或向上运动,航向支撑连杆403一端固定在机架系统3上,致使航向摇杆404向上或向下运动,带动航向滑环405向下或向上运动,航向滑环405带动航向连杆406向下或向上运动,航向连杆406带动上旋翼滑环407向下或向上运动,由于上旋翼连杆44不动,所以上旋翼摇杆408向下运动,带动上桨毂连杆409向下或向上运动,进而增大或减小上旋翼桨叶的安装角,使得上旋翼总距增大或减小,但是由于第一子舵机、第二子舵机以及第三子舵机不动,所以上旋翼自动倾斜器43及下旋翼自动倾斜器46不进行轴向滑动,相对应的下旋翼系统操纵变量不随之改变,即下旋翼总距不发生变化,上下旋翼反扭矩不平衡,致使飞机向左或者向右偏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碟形飞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系统;
设置在所述机架系统上的舱体系统;
设置在所述机架系统的尾部、用于产生所述碟形飞行机的推力的尾推系统;其中,所述尾推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系统上的尾推涵道,安装在所述尾推涵道、且用于产生所述碟形飞行机的推力的尾推旋翼系统,以及设置在所述尾推涵道内、用于控制所述碟形飞行机尾部推力的方向的尾推舵面系统;
设置在所述机架系统的底部、用于产生所述碟形飞行机的升力的旋翼系统;
设置在所述机架系统的底部、用于所述碟形飞行机起飞或降落时,支撑所述碟形飞行机的起落架系统;
设置在所述机架系统的头部或者所述机架系统的上部、且用于挂载所述碟形飞行机的辅助设备的挂载系统;
设置在所述舱体系统内、且用于为所述碟形飞行机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
设置在所述舱体系统内、且用于将所述动力系统提供的动力传递至所述碟形飞行机的传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形飞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推舵面系统包括:第一舵面舵机、第二舵面舵机、第一舵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舵面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二舵面;
所述第一舵面舵机以及所述第二舵面舵机均安装在所述尾推涵道上,且所述第一舵面舵机与所述第一舵面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舵面舵机与所述第二舵面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形飞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推旋翼系统为双旋翼系统,所述双旋翼系包括:双旋翼系统舵机、下尾推旋转器、下旋翼推杆、下旋翼桨毂、上尾推旋转器、上旋翼推杆、上旋翼桨毂;
所述双旋翼系统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系统上;
所述下尾推旋转器与所述双旋翼系统舵机连接;所述下旋翼推杆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连接;所述下旋翼桨毂与所述下旋翼推杆连接;
所述上尾推旋转器与所述下尾推旋转器连接;所述上旋翼推杆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连接;所述上旋翼桨毂与所述上旋翼推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碟形飞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包括上尾推旋转器外环以及上尾推旋转器内环,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包括下尾推旋转器外环以及下尾推旋转器内环;
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外环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内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外环与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内环相对转动连接;
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外环与所述双旋翼系统舵机连接;所述下旋翼推杆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外环连接;所述下旋翼桨毂与所述下旋翼推杆连接;
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外环与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内环连接;所述上旋翼推杆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内环连接;所述上旋翼桨毂与所述上旋翼推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碟形飞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包括上尾推旋转器外环以及上尾推旋转器内环,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包括下尾推旋转器外环以及下尾推旋转器内环;
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外环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内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外环与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内环相对转动连接;
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内环与所述双旋翼系统舵机连接;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外环与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外环连接;所述上旋翼推杆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内环连接;
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内环与所述下尾推旋转器外环连接;所述上旋翼推杆与所述上尾推旋转器外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形飞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系统为共轴双旋翼系统;所述共轴双旋翼系统包括:上旋翼系统以及下旋翼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碟形飞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轴双旋翼系统包括:舵机、舵机连杆、上旋翼自动倾斜器、上旋翼连杆、倾斜器连杆、下旋翼倾斜器、下桨毂连杆、上桨毂、下桨毂、航向舵机、航向舵机连杆、航向支撑连杆、航向摇杆、航向滑环、航向连杆、上旋翼滑环、上旋翼摇杆、上桨毂连杆;
所述舵机连杆分别与所述上旋翼自动倾斜器以及舵机连接;所述倾斜器连杆分别与所述上旋翼自动倾斜器以及下旋翼自动倾斜器连接;所述下桨毂连杆分别与所述下旋翼自动倾斜器以及所述下桨毂连接;
所述航向舵机连杆分别与所述航向舵机以及所述航向摇杆连接;所述航向支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系统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航向摇杆连接;所述航向摇杆分别与所述航向滑环、所述航向支撑连杆、所述航向舵机连杆连接;所述航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航向滑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旋翼滑环连接;所述上旋翼摇杆与所述上旋翼连杆、所述上桨毂连杆以及所述上旋翼滑环连接;所述上桨毂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旋翼摇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桨毂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形飞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系统为骨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形飞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系统的底部还设置有防护十字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碟形飞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为发动机。
CN201720614699.XU 2017-05-27 2017-05-27 碟形飞行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71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4699.XU CN206871356U (zh) 2017-05-27 2017-05-27 碟形飞行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4699.XU CN206871356U (zh) 2017-05-27 2017-05-27 碟形飞行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71356U true CN206871356U (zh) 2018-01-12

Family

ID=61336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1469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71356U (zh) 2017-05-27 2017-05-27 碟形飞行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713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5856A (zh) * 2017-05-27 2018-02-13 北京深远世宁科技有限公司 碟形飞行机
CN109466742A (zh) * 2018-12-03 2019-03-15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一种飞行器机架及其飞行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5856A (zh) * 2017-05-27 2018-02-13 北京深远世宁科技有限公司 碟形飞行机
CN107685856B (zh) * 2017-05-27 2024-06-25 北京深远世宁科技有限公司 碟形飞行机
CN109466742A (zh) * 2018-12-03 2019-03-15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一种飞行器机架及其飞行器
CN109466742B (zh) * 2018-12-03 2023-09-12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一种飞行器机架及其飞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88966B1 (en) Tilt winged multi rotor
US10144509B2 (en) High performance VTOL aircraft
KR101502290B1 (ko) 개인용 항공기
CN202754143U (zh) 旋转发动机垂直起降飞机
WO2022068022A1 (zh) 一种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US6086016A (en) Gyro stabilized triple mode aircraft
CA2996633C (en) A variable pitch rotor, a gyro stabilized aircraft and a wind-driven power generator using the variable pitch rotor, and a stationary launching device
US7520466B2 (en) Gyro-stabilized air vehicle
CN110316370B (zh) 一种分布式动力倾转机翼飞机的布局与控制方法
CN105711832B (zh) 一种倾转三旋翼长航时复合式飞行器
CN103935517B (zh) 飞行器
CN205022862U (zh) 带有倾转机构的动力装置和固定翼飞行器
US20180072408A9 (en) Torque balanced, lift rotor module providing increased lift with few or no moving parts
WO2016028358A2 (en) High Performance VTOL Aircraft
RU2548304C1 (ru) Многовинтовой преобразуемый скоростной вертолет
US20220097849A1 (en) Tailstock type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8528692A (zh) 一种折叠机翼双旋翼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07108794A1 (en) Gyro-stabilized air vehicle
CN206871356U (zh) 碟形飞行机
CN204776020U (zh) 具有主副多旋翼结构的无人飞行器
CN104973241A (zh) 具有主副多旋翼结构的无人飞行器
CN108263594B (zh) 一种无叶风扇动力垂直起降无人机
US20200393851A1 (en) Multi-rotor high performance descent method and system
CN104943859A (zh) 无人直升机
CN107685856A (zh) 碟形飞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