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61669U - 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61669U
CN206861669U CN201720763751.8U CN201720763751U CN206861669U CN 206861669 U CN206861669 U CN 206861669U CN 201720763751 U CN201720763751 U CN 201720763751U CN 206861669 U CN206861669 U CN 206861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moke
fume
oil
kitchen rang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637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永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OOSITON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OOSITON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OOSITON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OOSITON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637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61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61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61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提升油烟中油和烟的分离效果。本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集成灶包括柜体和侧吸风壳体,其特征在于,侧吸风壳体朝向灶头一侧具有拢烟槽,拢烟槽内具有一吸风口,拢烟槽内设置有油烟净化板,油烟净化板内具有冷却腔,冷却腔内注入有冷却液,油烟净化板与一能使其冷却腔内的冷却液循环更替的冷却循环装置连接;吸风机还连接有第一排风管,第一排风管还与一油烟净化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油烟分离效果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集成灶,特别是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集成灶是运用微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深井下排或侧吸下排,下排风产生流体负压区的原理,让油烟往下吸走,油烟吸净率较高。集成灶是为解决传统油烟机无法彻底根除油烟的难题,改善厨房和家居环境而研制开发的国际领先的厨房家电产品,该产品将烟机、灶具、消毒柜、储藏柜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彻底根除了厨房油烟,它的问世将给以旺油大火为特征的中餐厨房带来深远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集成灶必将成为未来厨房装修的主流。
集成灶通常设置有油烟冷凝板,热的油烟与冷凝板接触时,油烟中的油被冷凝成液态,然后由集油槽收集,油烟中的烟气排出进烟道,这样将油烟中的油和烟分离,防止过多的油液附着在集成灶的内部,影响集成灶内部电机等器件的运行,而油烟冷凝板被热的油烟持续地接触,温度升高,其冷凝能力也会下降,影响油烟净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提升油烟中油和烟的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集成灶包括柜体和侧吸风壳体,柜体的顶部具有台面,台面上设置有灶头,侧吸风壳体竖直设置在灶头后侧的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吸风壳体朝向灶头一侧具有拢烟槽,拢烟槽内具有一吸风口,吸风口通过吸风管与设置在柜体内的吸风机连接,所述拢烟槽内设置有油烟净化板,所述油烟净化板内具有冷却腔,冷却腔内注入有冷却液,所述油烟净化板与一能使其冷却腔内的冷却液循环更替的冷却循环装置连接;所述吸风机还连接有第一排风管,第一排风管还与一油烟净化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油烟净化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一分歧管连接,所述分歧管包括汇入分管一、汇入分管二和汇出总管,所述油烟净化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汇入分管一连接,汇出总管通过第二排风管与开设在柜体侧壁的排风口连通,汇入分管二与一增压装置连接。
上述油烟净化板的背面开设有与冷却腔连通的冷夜输入孔和冷液输出孔,油烟净化板的背面固定有与冷液输入孔连通的冷液输入嘴,油烟净化板的背面固定有与冷液输出孔连通的冷液输出嘴,所述的冷却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柜体内部的第一储液箱,第一储液箱内储存有冷却液,第一储液箱具有连通第一储液箱内腔的第一进液嘴和第一出液嘴,第一进液嘴通过管路与所述油烟净化板的冷液输出嘴连通,第一出液嘴通过管路与一第一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循环泵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一水冷散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水冷散热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油烟净化板的冷液输入嘴连接。
上述的油烟净化装置包括油烟净化箱,油烟净化箱内具有内腔,油烟净化箱的两侧分别具有连通内腔的油烟进风口和油烟出风口,所述第一排风管与油烟进风口连接,油烟出风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汇入分管一连接,油烟净化箱内竖直设置有油烟净化网,油烟净化箱的顶部设置有连通油烟净化箱内腔和外部的第二进液嘴,油烟净化箱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油烟净化箱内腔和外部的第二出液嘴,第二进液嘴的底端连接有一喷头,喷头的底部具有一喷液槽,所述油烟净化网的顶部与喷头的底部固定并使油烟净化网处于喷液槽的下方,所述第二出液嘴通过管路与一第二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循环泵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一第二储液箱的内腔连通,第二储液箱的内腔还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进液嘴连接。
上述油烟净化板朝向灶头一侧的面板呈波浪形。
上述侧吸风壳体朝向灶头的一侧固定有集油槽,集油槽处于油烟净化板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油烟净化板将油烟中的油冷凝成液态,使油和烟分离,油烟净化板内腔注入有冷却液,具有油烟净化分离效果好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油烟净化装置,进一步将油和烟分离,提升油烟净化分离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油烟净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油烟净化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油烟净化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油烟净化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喷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下吹风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风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风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2、侧吸风壳体;3、台面;4、灶头;5、拢烟槽;6、吸风口;7、吸风管;8、吸风机;9、油烟净化板;9a、冷却腔;9b、冷液输入嘴;9c、冷液输出嘴;10、第一排风管;11、分歧管;11a、汇入分管一;11b、汇入分管二;11c、汇出总管;12、排风口;13、加热箱;14、保温箱;15、导热板;16、第一储液箱;16a、第一进液嘴;16b、第一出液嘴;17、第一循环泵;18、水冷散热器;19、油烟净化箱;19a、油烟进风口;19b、油烟出风口;20、油烟净化网;20a、第二进液嘴;20b、第二出液嘴;21、喷头;21a、喷液槽;22、空气压缩机;23、第一集热片;24、第二集热片;25、第一风箱;25a、第一进风栅孔;26、第一风鼓;27、第一驱动电机;28、第一出风嘴;29、第三风箱;29a、第三进风栅孔;30、第三风鼓;31、第三驱动电机;32、第三出风嘴;33、通气栅孔一;34、集油槽;35、散热栅孔;36、热导管;37、角铁;38、第二排风管;39、第二循环泵;40、第二储液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包括柜体1和侧吸风壳体2,柜体1的顶部具有台面3,台面3上设置有灶头4,侧吸风壳体2竖直设置在灶头4后侧的台面3上,侧吸风壳体2朝向灶头4一侧具有拢烟槽5,拢烟槽5内具有一吸风口6,吸风口6通过吸风管7与设置在柜体1内的吸风机8连接,拢烟槽5内设置有油烟净化板9,油烟净化板9通过连接杆与侧吸风壳体2固定,油烟净化板9内具有冷却腔9a,冷却腔9a内注入有冷却液,油烟净化板9与一能使其冷却腔9a内的冷却液循环更替的冷却循环装置连接;
所述吸风机8还连接有第一排风管10,第一排风管10还与一油烟净化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油烟净化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一分歧管11连接,所述分歧管11包括汇入分管一11a、汇入分管二11b和汇出总管11c,所述油烟净化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汇入分管一11a连接,汇出总管11c通过第二排风管38与开设在柜体1侧壁的排风口12连通,汇入分管二11b与一增压装置连接;
所述侧吸风壳体2的顶部固定有加热箱13,加热箱13横向设置并向灶头4方向伸出,加热箱13内腔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箱13的外顶部固定有保温箱14,保温箱14的内底部设置有导热板15,导热板15通过热导管与所述加热箱13内的加热装置连接;
本集成灶还包括拢烟装置,拢烟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灶头4两侧上方的第一下吹风装置和第二下吹风装置,以及包括分别设置在灶头4两侧的第一上吹风装置和第二上吹风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下:吸风机8运行,在吸风口6处形成负压,灶头4上锅具里升起的油烟进入到拢烟槽5内,油烟经吸风口6进入到吸风管7内,高温油烟与油烟净化板9接触,油烟中的油气被冷凝成液态的油,使油和烟分离,油烟净化板9内腔注入有冷却液,冷却液通过冷却循环装置循环,升温后的冷却液通过水冷散热器18散热,使油烟净化板9保持较低的温度,提高油烟净化板9对油烟的冷凝效果。一部分未被冷凝的油烟进入到第一排风管10内,通过油烟净化装置,进一步将油和烟分离,提升油烟净化效果。通过增压装置向分歧管11的汇入分管二11b吹入高压的气流,从汇出总管11c流出,增大汇入分管一11a内的负压,对吸风机8从吸风口6吸烟油起到辅助的作用,增大吸风口6对油烟的吸力。加热装置通过热导管36对保温箱14内的导热板15进行加热,给保温箱14供热,饭菜放在保温箱14内起到保温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拢烟装置,第一下吹风装置和第二下吹风装置向下吹风,使为被吸风口6吸走而上升的油烟向下返流,被吸风口6重新吸走,第一上吹风装置和第二上吹风装置向上吹风,并且第一上吹装置和第二上吹风装置位于灶头4的两侧,当窝里升起的油烟往两侧跑时,被向上吹气的气流往上升,再由吸风口6的吸风作用,使油烟汇聚到吸风口6被吸走,提高吸油烟效果。
油烟净化板9的背面开设有与冷却腔9a连通的冷夜输入孔和冷液输出孔,油烟净化板9的背面固定有与冷液输入孔连通的冷液输入嘴9b,油烟净化板9的背面固定有与冷液输出孔连通的冷液输出嘴9c,冷却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柜体1内部的第一储液箱16,第一储液箱16和空气压缩机22均固定在柜体1内的底部,第一储液箱16内储存有冷却液,第一储液箱16具有连通第一储液箱16内腔的第一进液嘴16a和第一出液嘴16b,第一进液嘴16a通过管路与油烟净化板9的冷液输出嘴9c连通,第一出液嘴16b通过管路与一第一循环泵17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循环泵17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一水冷散热器18的输入端连接,水冷散热器18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油烟净化板9的冷液输入嘴9b连接。该水冷散热器18为现有技术产品,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292844.3)公布的一种水冷散热器,该散热器具有进水水嘴和出水水嘴,第一循环泵17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进水水嘴连接,出水水嘴通过管路与油烟净化板9的冷液输入嘴9b连接。
如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油烟净化装置包括油烟净化箱19,油烟净化箱19内具有内腔,油烟净化箱19的两侧分别具有连通内腔的油烟进风口19a和油烟出风口19b,第一排风管10与油烟进风口19a连接,油烟出风口19b通过连接管与汇入分管一11a连接,油烟净化箱19内竖直设置有油烟净化网20,油烟净化箱19的顶部设置有连通油烟净化箱19内腔和外部的第二进液嘴20a,油烟净化箱19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油烟净化箱19内腔和外部的第二出液嘴20b,第二进液嘴20a的底端连接有一喷头21,喷头21的底部具有一喷液槽21a,油烟净化网20的顶部与喷头21的底部固定并使油烟净化网20处于喷液槽21a的下方,油烟净化网20通过角铁37与喷头21的底部固定,第二出液嘴20b通过管路与一第二循环泵39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循环泵39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一第二储液箱40的内腔连通,第二储液箱40的内腔还通过管路与第二进液嘴20a连接。第二储液箱40内储存有水,在第二循环泵39的作用,第二储液箱40内的水输送到喷头21,由喷头21的喷液槽21a喷出,喷液槽21a喷出的水顺着油烟净化网20向下流,在油烟净化网20的网眼上形成水膜,当油烟穿过水膜时,油烟中的油被冷凝成液态溶入水中,油烟中的烟气穿过网眼继续前行往油烟出风口19b排出。
增压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22,空气压缩机22包括具有储气功能的储气罐,储气罐具有泄气嘴,泄气嘴上安装有电子泄气阀,泄气嘴通过管路与分歧管11的汇入分管二11b连接。第一储液箱16、第二储液箱40和空气压缩机22均固定在柜体1内的底部。当灶头4上的锅具里需要爆炒食物时,因瞬时产生的油烟较多,通过集成灶的控制面板控制电子泄气阀打开,储气罐内的高压空气释放向分歧管11的汇入分管二11b吹入形成高压的气流,从汇出总管11c流出,增大汇入分管一11a内的负压,对吸风机8从吸风口6吸烟油起到辅助的作用,增大吸风口6对油烟的吸力。
如图11所示,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吸风管7内的第一集热片23和设置在加热箱13内的第二集热片24,该第一集热片23和第二集热片24由铜制成,第一集热片23通过连接杆与吸风管7的内壁固定,第二集热片24通过连接杆与加热箱13的内壁固定,第一集热片23和第二集热片24通过热导管连接,加热箱13内腔储放有保温液,本实施例中的保温液为自来水,保温箱14内的导热板15由铜制成,通过热导管36与第二集热片24连接。第一集热片23吸收油烟中的热量,通过热导管将热量传导给第二集热片24,第二集热片24对加热箱13内的保温液加热,储存热量,第二集热片24通过热导管36将热量传导给导热板15,导热板15供热对保温箱14进行保温。
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第一下吹风装置包括第一风箱25,第一风箱25的顶部与加热箱13的底部固定,第一风箱25内转动设置有第一风鼓26,第一风鼓26与一能使其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27连接,第一驱动电机27设置在第一风箱25的外部,第一电机的机体通过连接杆与第一风箱25固定,第一风鼓26沿轴向穿设并固定有第一传动轴,在第一风箱25的两端开设有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装孔内安装有轴承,第一传动轴以轴向固定周向转动的方式穿设在轴承的内圈内,第一传动轴的其中一端伸出第一风箱25与第一驱动电机27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风箱25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与第一风箱25内腔连通的第一出风嘴28,第一出风嘴28处于拢烟槽5的上方,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嘴28的数量为四个,沿第一风箱25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第一风箱25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风箱25内腔连通的第一进风栅孔25a;第一驱动电机27驱动第一风鼓26转动,第一风鼓26产生风压从第一出风嘴28吹出风,第一风箱25外空气从第一进风栅孔25a进入补充到第一风箱25内。
第二下吹风装置包括第二风箱,第二风箱的顶部与加热箱13的底部固定,第二风箱和第一风箱25分别设置在加热箱13的两侧,第二风箱内转动设置有第二风鼓,第二风鼓与一能使其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连接,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二风箱的外部,第二电机的机体通过连接杆与第二风箱固定,第二风鼓沿轴向穿设并固定有第二传动轴,在第二风箱的两端开设有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装孔内安装有轴承,第二传动轴以轴向固定周向转动的方式穿设在轴承的内圈内,第二传动轴的其中一端伸出第二风箱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风箱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与第二风箱内腔连通的第二出风嘴,第二出风嘴处于拢烟槽5的上方,本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嘴的数量为四个,沿第二风箱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第二风箱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二风箱内腔连通的第二进风栅孔。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二风鼓转动,第二风鼓产生风压从第二出风嘴吹出风,第二风箱外空气从第二进风栅孔进入补充空气到第二风箱内。
第一上吹风装置包括第三风箱29,第三风箱29设置在柜体1内,第三风箱29的顶部与台面3的底部固定,第三风箱29的侧壁与柜体1的侧壁相靠,第三风箱29内转动设置有第三风鼓30,第三风鼓30与一能使其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31连接,第三驱动电机31设置在第二风箱的外部,第三电机的机体通过连接杆与第三风箱29固定,第三风鼓30沿轴向穿设并固定有第三传动轴,在第三风箱29的两端开设有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装孔内安装有轴承,第三传动轴以轴向固定周向转动的方式穿设在轴承的内圈内,第三传动轴的其中一端伸出第三风箱29与第三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第三风箱29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与第三风箱29内腔连通的第三出风嘴32,本实施例中,第三出风嘴32的数量为八个,沿第三风箱29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台面3开设有与若干第三出风嘴32位置一一对应的若干通孔,第三出风嘴32穿过通孔向台面3的顶面伸出,第三风箱29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三风箱29内腔连通的第三进风栅孔29a,柜体1的侧壁开设有与柜体1内腔连通的通气栅孔一33,第三进风栅孔29a与通气栅孔一33相贴近;第三驱动电机31驱动第三风鼓30转动,第三风鼓30产生风压从第三出风嘴32吹出风,柜体1外的空气通过通气栅孔一33和第三进风栅孔29a进入补充到第三风箱29内。
第二上吹风装置包括第四风箱,第四风箱设置在所述的柜体1内,第四风箱的顶部与台面3的底部固定,第四风箱的侧壁与柜体1的侧壁相靠,第四风箱和第三风箱29分别设置在柜体1内的两侧,第四风箱内转动设置有第四风鼓,第四风鼓与一能使其转动的第四驱动电机连接,第四驱动电机设置在第四风箱的外部,第四电机的机体通过连接杆与第四风箱固定,第四风鼓沿轴向穿设并固定有第四传动轴,在第四风箱的两端开设有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装孔内安装有轴承,第四传动轴以轴向固定周向转动的方式穿设在轴承的内圈内,第四传动轴的其中一端伸出第四风箱与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四风箱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与第四风箱内腔连通的第四出风嘴,本实施例中,第四出风嘴的数量为八个,沿第四风箱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台面3开设有与若干第四出风嘴位置一一对应的若干通孔,第四出风嘴穿过通孔向台面3的顶面伸出,第四风箱的侧壁开设有与第四风箱内腔连通的第四进风栅孔,所柜体1的侧壁开设有与柜体1内腔连通的通气栅孔二,第四进风栅孔与通气栅孔二相贴近。第四驱动电机驱动第四风鼓转动,第四风鼓产生风压从第四出风嘴吹出风,柜体1外的空气通过通气栅孔二和第四进风栅孔进入补充到第四风箱内。
油烟净化板9朝向灶头4一侧的面板呈波浪形。是为了增大油烟与油烟净化板9的接触面积,提高油烟净化效果,同时也是为了增大与其内腔冷却液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
侧吸风壳体2朝向灶头4的一侧固定有集油槽34,集油槽34处于油烟净化板9的下方。油烟净化板9冷凝的液态油流入到集油槽34内进行收集。
柜体1的侧面开设有连通柜体1内腔的散热栅孔35,水冷散热器18与散热栅孔35靠近。水冷散热器18散发的热量通过散热栅孔35排出柜体1外。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柜体;2、侧吸风壳体;3、台面;4、灶头;5、拢烟槽;6、吸风口;7、吸风管;8、吸风机;9、油烟净化板;9a、冷却腔;9b、冷液输入嘴;9c、冷液输出嘴;10、第一排风管;11、分歧管;11a、汇入分管一;11b、汇入分管二;11c、汇出总管;12、排风口;13、加热箱;14、保温箱;15、导热板;16、第一储液箱;16a、第一进液嘴;16b、第一出液嘴;17、第一循环泵;18、水冷散热器;19、油烟净化箱;19a、油烟进风口;19b、油烟出风口;20、油烟净化网;20a、第二进液嘴;20b、第二出液嘴;21、喷头;21a、喷液槽;22、空气压缩机;23、第一集热片;24、第二集热片;25、第一风箱;25a、第一进风栅孔;26、第一风鼓;27、第一驱动电机;28、第一出风嘴;29、第三风箱;29a、第三进风栅孔;30、第三风鼓;31、第三驱动电机;32、第三出风嘴;33、通气栅孔一;34、集油槽;35、散热栅孔;36、热导管;37、角铁;38、第二排风管;39、第二循环泵;40、第二储液箱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5)

1.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集成灶包括柜体(1)和侧吸风壳体(2),柜体(1)的顶部具有台面(3),台面(3)上设置有灶头(4),侧吸风壳体(2)竖直设置在灶头(4)后侧的台面(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吸风壳体(2)朝向灶头(4)一侧具有拢烟槽(5),拢烟槽(5)内具有一吸风口(6),吸风口(6)通过吸风管(7)与设置在柜体(1)内的吸风机(8)连接,所述拢烟槽(5)内设置有油烟净化板(9),所述油烟净化板(9)内具有冷却腔(9a),冷却腔(9a)内注入有冷却液,所述油烟净化板(9)与一能使其冷却腔(9a)内的冷却液循环更替的冷却循环装置连接;所述吸风机(8)还连接有第一排风管(10),第一排风管(10)还与一油烟净化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油烟净化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一分歧管(11)连接,所述分歧管(11)包括汇入分管一(11a)、汇入分管二(11b)和汇出总管(11c),所述油烟净化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汇入分管一(11a)连接,汇出总管(11c)通过第二排风管(38)与开设在柜体(1)侧壁的排风口(12)连通,汇入分管二(11b)与一增压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净化板(9)的背面开设有与冷却腔(9a)连通的冷夜输入孔和冷液输出孔,油烟净化板(9)的背面固定有与冷液输入孔连通的冷液输入嘴(9b),油烟净化板(9)的背面固定有与冷液输出孔连通的冷液输出嘴(9c),所述的冷却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柜体(1)内部的第一储液箱(16),第一储液箱(16)内储存有冷却液,第一储液箱(16)具有连通第一储液箱(16)内腔的第一进液嘴(16a)和第一出液嘴(16b),第一进液嘴(16a)通过管路与所述油烟净化板(9)的冷液输出嘴(9c)连通,第一出液嘴(16b)通过管路与一第一循环泵(17)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循环泵(17)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一水冷散热器(18)的输入端连接,水冷散热器(18)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油烟净化板(9)的冷液输入嘴(9b)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烟净化装置包括油烟净化箱(19),油烟净化箱(19)内具有内腔,油烟净化箱(19)的两侧分别具有连通内腔的油烟进风口(19a)和油烟出风口(19b),所述第一排风管(10)与油烟进风口(19a)连接,油烟出风口(19b)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汇入分管一(11a)连接,油烟净化箱(19)内竖直设置有油烟净化网(20),油烟净化箱(19)的顶部设置有连通油烟净化箱(19)内腔和外部的第二进液嘴(20a),油烟净化箱(19)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油烟净化箱(19)内腔和外部的第二出液嘴(20b),第二进液嘴(20a)的底端连接有一喷头(21),喷头(21)的底部具有一喷液槽(21a),所述油烟净化网(20)的顶部与喷头(21)的底部固定并使油烟净化网(20)处于喷液槽(21a)的下方,所述第二出液嘴(20b)通过管路与一第二循环泵(39)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循环泵(39)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一第二储液箱(40)的内腔连通,第二储液箱(40)的内腔还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进液嘴(20a)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净化板(9)朝向灶头(4)一侧的面板呈波浪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吸风壳体(2)朝向灶头(4)的一侧固定有集油槽(34),集油槽(34)处于油烟净化板(9)的下方。
CN201720763751.8U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 Active CN206861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3751.8U CN206861669U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3751.8U CN206861669U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61669U true CN206861669U (zh) 2018-01-09

Family

ID=60828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63751.8U Active CN206861669U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616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3899A (zh) * 2017-06-28 2017-09-08 浙江厨壹堂厨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3899A (zh) * 2017-06-28 2017-09-08 浙江厨壹堂厨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3899A (zh) 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
CN207438721U (zh) 一种厨房空调系统及与该空调系统配套的厨房热水器系统
CN204006237U (zh) 油烟热水一体机
CN106969448B (zh) 适用于火锅桌的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204006236U (zh) 多用途节能抽油烟机
CN102331084A (zh) 组合有吸排油烟机的空气能热泵热水器
CN208582205U (zh) 一种电蒸箱
CN109330399A (zh) 一种外接水源的蒸烤一体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7178808A (zh) 一种集成灶中的拢烟装置
CN206861669U (zh) 一种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装置
CN104896882B (zh) 一种联合干燥装置
CN206905072U (zh) 一种集成灶中的拢烟装置
CN107120726A (zh) 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机组供热方法及机组组合装置
CN106196221A (zh) 一种油烟机
CN206989740U (zh) 水蒸气冷凝回收节水消音型冷却塔
CN206073747U (zh) 一种套管蒸发式混流凝汽器
CN207306424U (zh) 一种散热可清洗排烟管集成灶
CN203116195U (zh) 高效烟气余热回收热水器
CN207299367U (zh) 单管对流式热交换新风换气装置
CN108618418A (zh) 一种散热可清洗排烟管集成灶
CN107062816A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烘房
CN206771595U (zh) 一种用于火锅桌的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109268984B (zh) 基于地热源的智能家居温湿度控制系统
CN106196222A (zh) 一种改良油烟机
CN207422387U (zh) 医用灭菌箱联动的挂壁式空调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