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52118U - 一种新型聚氨酯接发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聚氨酯接发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52118U
CN206852118U CN201721200401.7U CN201721200401U CN206852118U CN 206852118 U CN206852118 U CN 206852118U CN 201721200401 U CN201721200401 U CN 201721200401U CN 206852118 U CN206852118 U CN 206852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urethane
layer
hair
sending
receiv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004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鲁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lin Hair Product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Seaforest Import & Expor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Seaforest Import & Expor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Seaforest Import & Expor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004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52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52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52118U/zh
Priority to JP2018003483U priority patent/JP3219178U/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聚氨酯接发片,包括:第一聚氨酯层,所述第一聚氨酯层固定有第一发帘;复合在所述第一聚氨酯层上的基底层;复合在所述基底层上的第二聚氨酯层,所述第二聚氨酯层固定有第二发帘;复合在所述第二聚氨酯层上的哑光层;所述第一聚氨酯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聚氨酯层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的正反两面都含有头发,能够实现大毛量;同时裸露面窄且具有哑光效果,具有较好的隐藏性;并且,基底层两侧的聚氨酯层能够实现一体结构,使产品更轻薄,佩戴舒适。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聚氨酯接发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假发制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聚氨酯接发片。
背景技术
常规的接发产品有热熔发束、冷接发束、发帘子、聚氨酯接发片(以下简称PU接发片)等。其中,热熔发束佩戴是将胶头放置在佩戴者头发处用加热钳热熔后用手将接发和佩戴者自己的头发搓在一起佩戴,容易烫伤造型师手指和佩戴者的头皮;冷接发束需要用金属接发环固定,对金属过敏的使用者无法佩戴;发帘子需要先将使用者的头发编成小辫,然后用针线将发帘与小辫固定,这种接发形式费时费力,并且帘边带有1英寸左右的回发,容易给佩戴者带来不适。因此,PU接发片成为当下最为流行的接发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PU接发片有手钩PU和粘胶PU。其中,手钩PU是在玻璃板上涂上聚氨酯类的胶,然后用刮板将胶均匀刮透、刮齐整后放入烘干室烘干,重复上述步骤4-5遍,再在PU上附上一层纱,再次涂胶刮胶后进入烘干室烘干,得到基底,然后将发丝通过钩针以系扣等本行业公知的手钩方式固定在基底上,然后在基底的背面涂抹一层定毛胶,再进烘干室烘干,最后在贴上含有隔离纸的双面胶。产品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头发——聚氨酯胶——纱——聚氨酯胶——定毛胶——双面胶——隔离纸,其中头发顶以结点的方式固定在聚氨酯基底中。这种产品需要人工将发丝一根根进行钩织,耗时耗力,目前从事此工种的工人很难招聘,需要将货物发到朝鲜等较为落后的国家代为完成,生产周期难以保证;并且这种产品需要4英寸左右的回折头发与接发发丝进行打结,对原料造成极大的浪费,如果使用真发,成本更会大大提到。
而粘胶PU是将排列整齐的头发在玻璃板上固定好,涂上聚氨酯类的胶,然后用刮板将胶均匀刮透、刮齐整后放入烘干室烘干,重复上述步骤2-3遍,然后在胶底上附上一层刮过胶的纱,附上纱后再涂胶、刮胶后放入烘干室,烘干后将PU揭下,将不带纱的一面朝上重新在玻璃板上固定,固定好后涂抹哑光胶,再次送入烘箱烘干,最后贴上含有隔离纸的双面胶。产品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哑光胶——聚氨酯胶——头发——聚氨酯胶(2-3遍)——纱——聚氨酯胶——双面胶——隔离纸,其中头发上端部全部融合在聚氨酯胶基底中。这种产品虽然解决了生产效率低及成本高的问题,但是这种PU接发片的单片发量少,且通常在头发顶端有较大面积的PU无头发,产品不精致,隐藏性不佳。
为了满足客户对大毛量接法产品的需求,市面上出现了加厚的PU接发片,这种接发片是分别制作两片常规密度的粘胶PU,然后通过胶将两层接发片粘接,其产品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聚氨酯胶——头发——聚氨酯胶——纱——聚氨酯胶——聚氨酯胶——头发——聚氨酯胶——纱——聚氨酯胶——双面胶——隔离纸。这种产品虽然做到了大毛量,但是将常规的粘胶PU分别制作完成后叠加,加工费增加了1倍,粘胶PU的厚度和硬度也增加了1倍,佩戴非常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聚氨酯接发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在大毛量的基础上,具有较好的隐藏性,并且轻薄,佩戴舒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聚氨酯接发片,包括:
第一聚氨酯层,所述第一聚氨酯层固定有第一发帘;
复合在所述第一聚氨酯层上的基底层;
复合在所述基底层上的第二聚氨酯层,所述第二聚氨酯层固定有第二发帘;
复合在所述第二聚氨酯层上的哑光层;
所述第一聚氨酯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聚氨酯层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聚氨酯层为长条状片层结构;所述第一聚氨酯层的宽度为0.2cm~2cm。
优选的,所述第二聚氨酯层为长条状片层结构;所述第二聚氨酯层的宽度为0.1cm~1cm。
优选的,所述第一聚氨酯层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聚氨酯层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发帘由排成帘状的多条发丝组成;每条发丝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聚酯层内部,下端平齐。
优选的,所述第二发帘由排成帘状的多条发丝组成;每条发丝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聚酯层内部,下端平齐。
优选的,所述第一发帘中的发丝数量与所述第二发帘中的发丝数量比为9:1~1:9。
优选的,所述基底层选自纱布层、无纺布层或网布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聚氨酯层还固定有佩戴结构;所述佩戴结构为接法环、发卡或带有隔离纸的双面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聚氨酯接发片,包括:第一聚氨酯层,所述第一聚氨酯层固定有第一发帘;复合在所述第一聚氨酯层上的基底层;复合在所述基底层上的第二聚氨酯层,所述第二聚氨酯层固定有第二发帘;复合在所述第二聚氨酯层上的哑光层;所述第一聚氨酯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聚氨酯层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的正反两面都含有头发,能够实现大毛量;同时裸露面窄且具有哑光效果,具有较好的隐藏性;并且,基底层两侧的聚氨酯层能够实现一体结构,使产品更轻薄,佩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的结构示意图(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
图6~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聚氨酯接发片,包括:
第一聚氨酯层,所述第一聚氨酯层固定有第一发帘;
复合在所述第一聚氨酯层上的基底层;
复合在所述基底层上的第二聚氨酯层,所述第二聚氨酯层固定有第二发帘;
复合在所述第二聚氨酯层上的哑光层;
所述第一聚氨酯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聚氨酯层的宽度。
请参阅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的结构示意图(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其中,横向箭头代表长度方向,纵向箭头代表宽度方向,1为第二聚氨酯层,2为第一聚氨酯层,3为第一发帘,3’为第二发帘,4为基底层。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聚氨酯层优选为长条状片层结构;所述第一聚氨酯层的宽度优选为0.2cm~2cm,更优选为0.6cm-1cm。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第一聚氨酯层的长度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接发片的规格长度即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聚氨酯层由聚氨酯胶经涂胶刮胶后烘干得到,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第一聚氨酯层的厚度没有特殊限制,能够在固定第一发帘的基础上,越轻薄越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聚氨酯层优选为长条状片层结构;所述第二聚氨酯层的宽度优选为0.1cm~1cm,更优选为0.3cm-0.5cm。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第二聚氨酯层的长度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接发片的规格长度即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聚氨酯层由聚氨酯胶经涂胶刮胶后烘干得到,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第二聚氨酯层的厚度没有特殊限制,能够在固定第一发帘的基础上,越轻薄越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聚氨酯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聚氨酯层的宽度。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特定结构,使产品裸露面窄,从而具有较好的隐藏性。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聚氨酯层的长度优选等于所述第二聚氨酯层的长度,从而在满足产品长度规格的基础上,实现大毛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发帘优选由排成帘状的多条发丝组成。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发丝的来源及颜色均没有特殊限制,根据客户需求采用不同颜色或相同颜色的真人头发/人造假发均可。在本实用新型中,每条发丝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聚酯层内部,下端平齐。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发帘优选由排成帘状的多条发丝组成。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发丝的来源及颜色均没有特殊限制,根据客户需求采用不同颜色或相同颜色的真人头发/人造假发均可。在本实用新型中,每条发丝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聚酯层内部,下端平齐。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发帘中的发丝数量与所述第二发帘中的发丝数量比优选为9:1~1:9。本实用新型分别通过第一聚氨酯层和第二聚氨酯层固定了大量发丝,使产品正反两面都含有头发,从而能够实现大毛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底层优选选自纱布层、无纺布层或网布层,更优选为纱布层。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基底层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上述织物类材料的市售商品即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底层的正反两面分别复合第一聚氨酯层和第二聚氨酯层,所述基底层与第一/二聚氨酯层通过聚氨酯胶的贴合作用实现复合;并且由于聚氨酯胶在强拉力下能够被撕扯断,为了增加其横纵向拉力,尤其是横向拉力,在聚氨酯胶上附上上述基底层,使产品不易受外力而导致破坏,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哑光层复合在所述第二聚氨酯层上,具有哑光效果(光照在上边不会产生反射或是亮点),从而提高产品的隐藏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聚氨酯层优选还固定有佩戴结构;所述佩戴结构优选为接法环、发卡或带有隔离纸的双面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新型聚氨酯接发片的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哑光层——第二聚氨酯胶——第二发帘——第二聚氨酯胶——基底层——第一聚氨酯层——第一发帘——第一聚氨酯层,基底层两侧的聚氨酯层能够实现一体结构,使产品更轻薄,佩戴舒适。另外,第一发帘和第二发帘的设置可以实现多色搭配;同时,产品最终形状可进行裁切,常规是长方形,也可以是圆角形,或是花边、波浪等一切可以实现的形状。因此,产品具有美观、精致、高档等特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新型聚氨酯接发片的制备方法优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发丝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比例分成两份,这两份可以是一个颜色,也可以是多个颜色,用双针机分别排成帘状,分别得到第一发帘和第二发帘。
(2)将第一发帘固定在作业案板上,在发丝顶端涂抹聚氨酯胶,并在胶的表面覆盖基底层后放入烘箱直至干透成型,得到固定有第一发帘的第一聚氨酯层,同时所述第一聚氨酯层复合有基底层。
(3)将第二发帘铺在基底层上并与第一发帘平齐,测量出比第一聚氨酯层下端窄的尺寸涂抹聚氨酯胶,涂抹的聚氨酯胶透过第二发帘渗透到基底层和第一聚氨酯层,然后放入烘箱直至干透成型,得到第二聚氨酯层。
(3)在第二聚氨酯层上涂抹哑光胶,然后放入烘箱直至干透成型,得到哑光层。
(4)根据产品规格需求,选用对应的模具或是手工对产品进行裁切,从而得到基底层两侧的聚氨酯层为一体结构,且宽度不同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备方法节省原料,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有利于批量生产,得到的产品价格较低,能够满足消费者购买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聚氨酯接发片,包括:第一聚氨酯层,所述第一聚氨酯层固定有第一发帘;复合在所述第一聚氨酯层上的基底层;复合在所述基底层上的第二聚氨酯层,所述第二聚氨酯层固定有第二发帘;复合在所述第二聚氨酯层上的哑光层;所述第一聚氨酯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聚氨酯层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的正反两面都含有头发,能够实现大毛量;同时裸露面窄且具有哑光效果,具有较好的隐藏性;并且,基底层两侧的聚氨酯层能够实现一体结构,使产品更轻薄,佩戴舒适。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其正视图与上述技术方案中图1所示的相同;产品的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哑光层——第二聚氨酯胶——第二发帘——第二聚氨酯胶——基底层——第一聚氨酯层——第一发帘——第一聚氨酯层,基底层两侧的聚氨酯层为一体结构;此外,所述第一聚氨酯层固定有接发环5,通过线缝制固定,使用该产品时,将使用者的一缕发丝通过钩针穿过接发环,然后用接发钳压紧接发环,完成佩戴;该产品具有大毛量,较好的隐藏性,更轻薄,佩戴舒适。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其正视图与上述技术方案中图1所示的相同;产品的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哑光层——第二聚氨酯胶——第二发帘——第二聚氨酯胶——基底层——第一聚氨酯层——第一发帘——第一聚氨酯层,基底层两侧的聚氨酯层为一体结构;此外,所述第一聚氨酯层固定有发卡6,通过线缝制或胶贴合固定,使用该产品时,使用者通过将自身头发别在发卡中,从而将接发片佩戴在头上,完成佩戴;该产品具有大毛量,较好的隐藏性,更轻薄,佩戴舒适。
实施例3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其正视图与上述技术方案中图1所示的相同;产品的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哑光层——第二聚氨酯胶——第二发帘——第二聚氨酯胶——基底层——第一聚氨酯层——第一发帘——第一聚氨酯层,基底层两侧的聚氨酯层为一体结构;此外,所述第一聚氨酯层固定有带有隔离纸的双面胶7,通胶贴合固定,使用该产品时,使用者在佩戴的时候将隔离纸剥离,把有黏性的一侧贴在自身头发丝后压紧固定,完成佩戴;该产品具有大毛量,较好的隐藏性,更轻薄,佩戴舒适。
实施例4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产品结构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区别在于:通过模具或是手工对产品进行裁切,形成波浪形状;同时,根据不同佩戴方式,所述第一聚氨酯层可固定接法环5、发卡6或带有隔离纸的双面胶7,参见图7~9所示;该产品具有大毛量,较好的隐藏性,更轻薄,佩戴舒适。
另外,客户可以轻易裁断波浪形状的凹凸处变成更小面积的产品佩戴。
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型聚氨酯接发片,包括:
第一聚氨酯层,所述第一聚氨酯层固定有第一发帘;
复合在所述第一聚氨酯层上的基底层;
复合在所述基底层上的第二聚氨酯层,所述第二聚氨酯层固定有第二发帘;
复合在所述第二聚氨酯层上的哑光层;
所述第一聚氨酯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聚氨酯层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氨酯层为长条状片层结构;所述第一聚氨酯层的宽度为0.2cm~2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氨酯层为长条状片层结构;所述第二聚氨酯层的宽度为0.1cm~1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氨酯层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聚氨酯层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帘由排成帘状的多条发丝组成;每条发丝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聚酯层内部,下端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帘由排成帘状的多条发丝组成;每条发丝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聚酯层内部,下端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帘中的发丝数量与所述第二发帘中的发丝数量比为9:1~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选自纱布层、无纺布层或网布层。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聚氨酯接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氨酯层还固定有佩戴结构;所述佩戴结构为接法环、发卡或带有隔离纸的双面胶。
CN201721200401.7U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新型聚氨酯接发片 Active CN206852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0401.7U CN206852118U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新型聚氨酯接发片
JP2018003483U JP3219178U (ja) 2017-09-19 2018-09-06 隠しヘアエクステンションクリッ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0401.7U CN206852118U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新型聚氨酯接发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52118U true CN206852118U (zh) 2018-01-09

Family

ID=60832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00401.7U Active CN206852118U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新型聚氨酯接发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19178U (zh)
CN (1) CN20685211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2654A (zh) * 2018-03-05 2018-09-21 北京玉丝阁假发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接发方法
CN109247646A (zh) * 2018-10-25 2019-01-22 青岛海森林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接发片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WO2022247253A1 (zh) * 2021-05-28 2022-12-01 青岛融美发制品集团有限公司 正反外观相同的发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2654A (zh) * 2018-03-05 2018-09-21 北京玉丝阁假发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接发方法
CN109247646A (zh) * 2018-10-25 2019-01-22 青岛海森林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接发片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WO2022247253A1 (zh) * 2021-05-28 2022-12-01 青岛融美发制品集团有限公司 正反外观相同的发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19178U (ja) 2018-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52118U (zh) 一种新型聚氨酯接发片
CN205093609U (zh) 实用型刺绣外套
CN106012580B (zh) 一种衬布及其制作方法
CN103637460A (zh) 远红外材料鞋的制作方法
CN203093234U (zh) 高仿真皮毛一体面料
CN103829433A (zh) 成衣及其成衣制作方法
CN202656525U (zh) 牛仔植绒面料
CN106388102B (zh) 一种隐形接发片及其制作工艺
CN109247646A (zh) 一种新型接发片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CN202566450U (zh) 快速粘合衣服补丁
WO2021051682A1 (zh) 一种假发产品及其制作工艺
CN205030671U (zh) 箱包外壳的纺织品装饰件
CN211833021U (zh) 一种新型假发结构
TWM557528U (zh) 布基鞋底結構
CN209135504U (zh) 一种植物蛋白纤维内衣裤
TW572739B (en) Method for seamlessly (or nearly seamlessly) forming a strand of hair
CN2580788Y (zh) 海绵粘合衬布
CN101538804A (zh) 无纺布着色方法
CN206462465U (zh) 一种手套
CN214927632U (zh) 一种牢固的仿麂皮绒
CN105167371A (zh) 箱包外壳的纺织品装饰件及其加工方法
CN205306022U (zh) 多功用的羽绒服
CN104017506A (zh) 一种利用聚氨酯防水膜、eva热熔膜制法的接发方法
CN204820578U (zh) 一种新型仿真皮服装面料
CN2405936Y (zh) 复合型热熔胶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1

Address after: Room 2101, building 2, Shangpin Plaza, 15 Changjiang Road, Pingd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dao Rongmei hair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Hisense Chuangzhi Valley Building No. 2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266101 Building No. 3 room 402 building B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SENLIN IMPORT & EXPOR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66799 room 2101, building 2, Shangpin Plaza, No. 15, Changjiang Road, Pingd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Qingdao Rongmei Hair Products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101, building 2, Shangpin Plaza, No.15 Changjiang Road, Pingd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101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Rongmei hair product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2101, building 2, Shangpin Plaza, No.15 Changjiang Road, Pingd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Qingdao, Shandong 266700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lin Hair Products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799 room 2101, building 2, Shangpin Plaza, No. 15, Changjiang Road, Pingd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Rongmei Hair Products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