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51257U - 一种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851257U CN206851257U CN201720836728.7U CN201720836728U CN206851257U CN 206851257 U CN206851257 U CN 206851257U CN 201720836728 U CN201720836728 U CN 201720836728U CN 206851257 U CN206851257 U CN 2068512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pper coin
- graphite flake
- rotary shaft
- heat
- electronic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包括第一铜板、第二铜板和石墨片,第一铜板竖直固定安装于石墨片底部,第二铜板一端固定安装于石墨片底部并倾斜设置,且第二铜板另一端靠近第一铜板,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上均设有至少两个折断槽,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的折断槽一一对应,且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上相对应的折断槽平行于石墨片且与石墨片的垂直距离相等,第一铜板朝向第二铜板的面上设有银块,第二铜板上朝向第一铜板的倾斜面上设有银块,石墨片上部固定设有定位轴,定位轴上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与定位轴转动连接,转动轴上设有通孔,石墨片上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散热效果好,可散热强度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元件的功率不断在增大,功耗也随着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各电子元件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热量,带来了散热问题,为了解决散热问题人们生产了许多散热装置。散热片是一种给电器中的易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的散热装置,多由铝合金、黄铜或者青铜做成板状,片状,多片状等。像电脑中的CPU中央处理器便要使用相当大的散热片,电视机中电源管、行管,功放器中的功放管都要使用散热片。一般散热片在使用中要在电子元件与散热片接触面涂上一层导热硅脂,使电子元件发出的热量更有效的传到散热片上,在经散热片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去。但是,导热硅胶使用时间长以后就会失去导热效果,散热片会失去散热作用从而造成元气件过热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长时间进行使用不丧失导热效果的电子元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包括第一铜板、第二铜板和石墨片,所述第一铜板竖直固定安装于石墨片底部,第二铜板一端固定安装于石墨片底部并倾斜设置,且第二铜板另一端靠近第一铜板,所述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上均设有至少两个折断槽,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的折断槽一一对应,且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上相对应的折断槽平行于石墨片且与石墨片的垂直距离相等,第一铜板朝向第二铜板的面上设有位于折断槽之间的银块,第二铜板上朝向第一铜板的倾斜面上设有位于折断槽之间的银块,石墨片上部固定设有定位轴,定位轴上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与定位轴转动连接,转动轴上设有通孔,石墨片上设有与通孔相对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电子元件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需要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时,将转动轴与石墨片相错开,将干冰放置于石墨片的凹槽内,再将转动轴复位,转动轴的通孔抵住干冰,转动轴与石墨片将干冰夹持。将电子元件夹持在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之间,由于电子元件的大小不同,可以根据电子元件的大小将折断槽作为折断处,将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折断,由于第二铜板是倾斜设置,将折断槽折断会增大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的横向距离,从而将电子元件夹持在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之间。电子元件在工作产生大量的热量时,热量会直接通过银块再传递到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上,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与石墨片连接,石墨片会吸收大量的热能。此时干冰也会进行挥发,将石墨片吸收的热量通过通孔向外扩散。如此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若不使用干冰,石墨片吸收的热量直接通过转动轴上的通孔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使用石墨、银块、铜片等导热能力强的材料进行导热,可迅速降低电子元件的温度。
(2)相较于传统的硅脂散热,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材料能够长期使用而不丧失导热能力,再通过干冰的挥发带走大量的热,导热效果更好。
(3)在夹持电子元件时,可以根据电子元件的大小来将折断槽折断,从而达到调节夹持部的目的,更适用于多种不同大小的电子元件。
在以上基础方案上:
优选方案一:所述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下部间距为1~6cm。根据电子元件的大小,在折断槽作为折断处,将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折断从而扩大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方便夹持电子元件,在1~6cm范围内的电子元件都能被夹持。
优选方案二:所述通孔至少为两个。通孔是用于让干冰挥发的气体能够排出,通孔数量决定干冰可放置的数量,通孔设置两个以上,可增加放置干冰的数量。
优选方案三: 所述凹槽至少为两个。凹槽与通孔相对,并且用于固定干冰。多个干冰固定在凹槽内,与通孔的数量相对应,便于干冰的摆放和挥发。
优选方案四:所述转动轴与石墨片的距离为3~6cm。转动轴与石墨片设置间距为3~6cm,限定干冰的最大竖直距离。避免干冰过大,造成通孔无法快速的排出挥发气体,避免干冰过小,无法达到所需要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电子元件散热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为:石墨片1、凹槽2、转动轴3、干冰4、通孔5、定位轴6、折断槽7、第一铜板8、银块9、第二铜板10。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包括第一铜板8、第二铜板10和石墨片1,石墨片1为导热石墨片LGS也称之为散热石墨片1,具有超高导热性能。第一铜板8竖直固定安装在石墨片1的底部,第二铜板10一端固定安装于石墨片1底部并倾斜设置,第二铜板10另一端靠近第一铜板,第一铜8板和第二铜板10上均设有至少两个折断槽7,第一铜板8和第二铜板10的折断槽7一一对应,并且第一铜板8和第二铜板10上相对应的折断槽7平行于石墨片1且与石墨片1的垂直距离相等,折断槽7将第一铜板8和第二铜板10在折断槽7处打薄易折,折断槽7为六个,第一铜板8朝向第二铜板10的面设有位于折断槽7之间进行导热的银块9,第二铜板10上朝向第一铜板8的倾斜面上设有位于折断槽7之间的银块9,石墨片1上部固定安装有定位轴6,定位轴6为铜棒,转动轴3通过齿轮与定位轴6转动连接,转动轴3上设有用于排气的通孔5,石墨片1上安装有六个与通孔5相对的凹槽2。第一铜板8和第二铜板10下部最大的间距为5cm使得第一铜板8和第二铜板10可以根据电子元件的大小来调整,进行对电子元件的加持。
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时,将转动轴3与石墨片1相互错开,再放置干冰4在石墨片1的凹槽2内,在通过定位轴6将转动轴3复位对干冰4进行夹持。需要散热的电子元件夹持在第一铜板8和第二铜板10之间,可以根据电子元件的大小不同将第一铜板8和第二铜板10相同高度的折断槽7折断,由于第二铜板10是倾斜设置,将折断槽7折断会增大横向距离从而扩大夹持距离。如此可夹持不同大小的电子元件。夹持好的电子元件在工作中产生大量的热时,热会通过导热能力强的银块9传递到第一铜板8和第二铜板10上,第一铜板8和第二铜板10又与石墨片1连接,石墨片1会快速吸收大量的热能。此时干冰4会因为受到石墨片1的热而挥发,挥发的热量通过通孔5扩散到外界,从而保持电子元件温度的稳定。若不使用干冰4,则石墨片1吸收的大量的热可通过转动轴3上的通孔5将热量扩散到外界。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5)
1.一种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铜板、第二铜板和石墨片,所述第一铜板竖直固定安装于石墨片底部,第二铜板一端固定安装于石墨片底部并倾斜设置,且第二铜板另一端靠近第一铜板,所述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上均设有至少两个折断槽,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的折断槽一一对应,且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上相对应的折断槽平行于石墨片且与石墨片的垂直距离相等,第一铜板朝向第二铜板的面上设有位于折断槽之间的银块,第二铜板上朝向第一铜板的倾斜面上设有位于折断槽之间的银块,石墨片上部固定设有定位轴,定位轴上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与定位轴转动连接,转动轴上设有通孔,石墨片上设有与通孔相对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下部间距为1~6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至少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至少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与石墨片的距离为3~6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36728.7U CN206851257U (zh) | 2017-07-11 | 2017-07-11 | 一种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36728.7U CN206851257U (zh) | 2017-07-11 | 2017-07-11 | 一种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851257U true CN206851257U (zh) | 2018-01-05 |
Family
ID=60803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83672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51257U (zh) | 2017-07-11 | 2017-07-11 | 一种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851257U (zh) |
-
2017
- 2017-07-11 CN CN201720836728.7U patent/CN20685125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0997743Y (zh) | 导热散热装置 | |
CN206851257U (zh) | 一种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 |
CN201230432Y (zh) | 一种机箱以及散热装置 | |
CN206895117U (zh) | 一种通讯器材的高效散热器 | |
CN209489054U (zh) | 一种滤波器用叶片状冷片 | |
CN204390150U (zh) | 笔记本电脑用散热底座 | |
CN105120631A (zh) | 一种带有石墨烯导热硅脂散热层的cpu散热装置 | |
CN207786975U (zh) | 一种陶瓷片涂抹导热硅脂的装置 | |
CN201819608U (zh) | 一种散热器型材 | |
CN207380658U (zh) | 一种计算机用高效散热片 | |
CN202946849U (zh) | 电子产品散热支架 | |
CN202496165U (zh) | 插片型散热器 | |
CN201167448Y (zh) | 散热装置 | |
CN206136549U (zh) | 一种横向双层散热结构 | |
CN205847204U (zh) | 一种新型散热式微波功率放大器 | |
CN206163657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快充电池的快速散热装置 | |
CN200997744Y (zh) | 导热均热装置 | |
CN207118182U (zh) | 一种新型板式穿孔散热片 | |
CN216311763U (zh) | 一种集成电路高效散热装置 | |
CN203136189U (zh) | Ptc热管加热器 | |
CN214751770U (zh) | 一种cpu散热器 | |
CN109560052A (zh) | 一种集成电路散热装置 | |
CN209709962U (zh) | 一种散热型ac-dc电源模块 | |
CN213936350U (zh) | 一种基于石墨烯辅助传热的电池模块散热装置 | |
CN206525078U (zh) | 一种组合式散热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