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48510U - 导光结构 - Google Patents

导光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48510U
CN206848510U CN201720295686.0U CN201720295686U CN206848510U CN 206848510 U CN206848510 U CN 206848510U CN 201720295686 U CN201720295686 U CN 201720295686U CN 206848510 U CN206848510 U CN 206848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hell body
guide structure
light guide
sidewal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956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纹毅
廖文吉
黄盈源
吴振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Univers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956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48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48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48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导光结构,其包括外壳体、导光组件以及密封圈。外壳体包括安装座及出光孔,安装座设置于外壳体内侧,安装座具侧壁部、安装口以及容置空间,且侧壁部设有对应于容置空间的第一嵌卡部,出光孔贯穿外壳体。导光组件自安装口装入安装座的容置空间内,且对应于电子装置内部的发光单元,其包括主体部及出光部,主体部具有与第一嵌卡部结构匹配且相互嵌卡的第二嵌卡部,出光部对应出光孔以使光线通过导光组件而被导引至出光孔外。密封圈被水密地夹固在外壳体与导光组件之间。通过第一嵌卡部与第二嵌卡部相互嵌卡,使得外壳体与导光组件相互结合,并且通过密封圈达到充分密合的防水效果,且进一步提高外壳体与导光组件间的结合强度。

Description

导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防水效能的导光结构。
背景技术
部分产品在机壳上会设置显示不同状态的灯号,所述灯号主要是由设置在壳体内的发光单元,搭配嵌设在机壳上的导光组件(导光柱、导光管)所构成。
传统上多以超音波熔接或是热熔方式使导光组件与机壳结合,但是,前述工艺需要以特殊机台进行,所耗甚巨;此外,若采用的功率过低而未能使导光组件与机壳充分密合,将严重影响产品的防水性能;又,传统作法仅藉由两种材质间的熔接相互结合,但不同材质间的熔接处抵抗应力强度甚低,当产品受到外力撞击时,极易于熔接处发生断裂,不仅可能影响防水性能,甚至可能导致导光组件脱落;再者,以超音波熔接或是热熔方式接合导光组件与机壳,常常导致成品高低不一,需要额外的人力进行品管,并淘汰公差过大的产品,造成人力、物力与时间成本上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导光结构,其通过外壳体上的第一嵌卡部以及导光组件上的第二嵌卡部相互嵌卡,使得外壳体与导光组件紧密地相互结合,并且在外壳体与导光组件间设置密封圈,以达到充分密合的防水效果,且藉由密封圈的弹性,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外壳体与导光组件间的结合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光结构,导光结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导光结构包括一外壳体、一导光组件以及一密封圈,外壳体包括一安装座以及一出光孔,安装座设置于外壳体的内侧,且安装座具有一侧壁部、一安装口以及一容置空间,安装口开设在侧壁部一端且朝向外壳体内部,容置空间被侧壁部所围绕且与安装口相连通,且侧壁部具有对应于容置空间的一第一嵌卡部,出光孔贯穿外壳体且与安装座的容置空间相连通,导光组件自安装口装入安装座的容置空间内,导光组件包括一主体部以及设置于主体部的一端的一出光部,主体部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结构与第一嵌卡部相匹配的一第二嵌卡部,出光部对应于出光孔,密封圈设置在容置空间中,且被水密地夹固在外壳体与导光组件之间,其中,导光组件对应于电子装置内部的一发光单元,发光单元所发出的一光线通过导光组件而被导引至出光部,以使光线从出光孔发散至外壳体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嵌卡部是侧壁部的一嵌卡凹部,且第二嵌卡部是主体部的外侧表面上的一嵌卡凸耳。如此,在导光组件被安装入安装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嵌卡凸耳撑开侧壁部,以便安装作业的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嵌卡凹部是贯穿侧壁部的一窗口。如此,若有需要将导光组件卸下时,便可由窗口外侧推抵嵌卡凸耳,并扳动侧壁部,以解除第一嵌卡部与第二嵌卡部间的相互嵌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导光结构还包括多个内导引凸肋以及多个外导引凸肋,多个内导引凸肋凸设于侧壁部的内侧表面上,多个外导引凸肋凸设于主体部的外侧表面上。如此,通过多个内导引凸肋以及多个外导引凸肋相互抵接,能降低外壳体与导光组件间的接触面积,以减少两者间的摩擦力,使得安装作业能更顺利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出光部的最大截面积小于主体部的最大截面积,以在出光部的外表面与主体部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一段差部。如此,可以使出光部被精准的安装至出光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密封圈是套设在出光部的外表面上。如此,密封圈能够被稳固地夹置在导光组件邻近出光孔的一端,有效防止水气渗入至电子装置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外壳体为一不透光壳体。如此,除了能避免非灯号位置产生漏光外,还能够防止不同颜色的灯号所发出的光线相互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出光部的表面与外壳体的表面齐平。如此,能确保电子装置的表面平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侧壁部还包括一开口,开口与安装口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开口的纵向深度占侧壁部的纵向长度的1/2至1/3之间。如此,在导光组件被安装入安装座的过程中,侧壁部可以有较大的变形量,以便安装作业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体上的第一嵌卡部与导光组件上的第二嵌卡部相互嵌卡,使得外壳体与导光组件相互结合,并且在外壳体与导光组件间设置密封圈,以达到充分密合的防水效果,且藉由密封圈的弹性,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外壳体与导光组件间的结合强度。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结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结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壳体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结构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结构实施例沿图1的IV-IV剖面线剖切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结构实施例沿图1的V-V剖面线剖切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有关“导光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结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结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壳体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结构具体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光结构,其应用于例如充电座、网络路由器或桌上型电话机等电子装置,但不以此为限。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导光结构包括外壳体1、导光组件2以及密封圈3,通过在外壳体1与导光组件2间设置密封圈3,以达到充分密合的防水效果。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外壳体1为一不透光壳体,如此,除了能避免非灯号位置产生漏光外,还能够防止不同颜色的灯号所发出的光线相互干扰。
承上所述,具体而言,外壳体1具有安装座11且开设有出光孔12。安装座11设置于外壳体1的内侧,且安装座11具有侧壁部111、一安装口112以及一容置空间113,安装口112开设在侧壁部111一端且朝向外壳体1内部,容置空间113被侧壁部111所围绕且与安装口112相连通,以使导光组件2能够自安装口112被装入安装座11中,且将导光组件2容置于容置空间113内。
配合图1与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侧壁部111的内侧表面上凸设有多个内导引凸肋114,通过设置在侧壁部111的多个内导引凸肋114,能在导光组件2安装入安装座11内的过程中,降低组装摩擦力。此外,侧壁部111还包括开口115,开口115与安装口112相连通,且开口115的纵向深度占侧壁部111的纵向长度的1/2至1/3之间。如此,通过设置在侧壁部111的开口115,在导光组件2安装入安装座11内的过程中,侧壁部111可以有较大的变形量,以便安装作业的进行。
承上所述,侧壁部111在对应容置空间113的位置设有第一嵌卡部A,第一嵌卡部A能与导光组件2(其具体结构于后文详述)上的第二嵌卡部B彼此结构匹配而能相互嵌卡。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嵌卡部A与第二嵌卡部B的相互嵌卡使外壳体1与导光组件2相互结合,即使不使用超音波熔接或热熔接,也可以使外壳体1与导光组件2稳固地结合成一体。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嵌卡部A是凹设于侧壁部111的嵌卡凹部,而第二嵌卡部B则是凸设于主体部21的外侧表面上的嵌卡凸耳。如此,在导光组件2被安装入安装座11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嵌卡凸耳撑开侧壁部111内面之间的间距,以便安装作业的进行。更进一步来说,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嵌卡凹部是贯穿侧壁部111的窗口。如此,若有需要将导光组件2卸下时,便可由窗口外侧推抵嵌卡凸耳,并扳动侧壁部111,以解除第一嵌卡部A与第二嵌卡部B之间的相互嵌卡。
请搭配图3所示的附图标记,一并参阅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结构具体实施方式沿图1的IV-IV剖面线剖切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如同先前已经说明的,外壳体1还具有出光孔12。出光孔12贯穿外壳体1且与安装座11内的容置空间113相连通。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光组件2对应于电子装置内部的发光单元4,发光单元4所发出的光线通过导光组件2而被导引至出光孔12,以发散至外壳体1外。
承上,以下详述导光组件2的具体结构。导光组件2包括主体部21以及设置于主体部21一端的出光部22,其中,主体部21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嵌卡部B,且出光部22对应于出光孔12。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出光部22的最大截面积小于主体部21的最大截面积,以在出光部22的外表面与主体部21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一段差部D。当导光组件2被装入安装座11中,导光组件2的主体部21会被容置在安装座11的容置空间113内,此时主体部21外侧表面的第二嵌卡部B会与侧壁部111上对应于容置空间113的第一嵌卡部A相互嵌卡,另外,导光组件2的出光部22则会被精准地安装至出光孔12内。
承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出光部22的表面与外壳体1的表面齐平。如此,能确保电子装置的表面平整,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传统上采用超音波熔接或热熔接处理的做法,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嵌卡部A与第二嵌卡部B间的相互嵌卡的方式,以结合外壳体1与导光组件2,能有效避免所生产的产品表面高低不一致,所以能够确实达成出光部22的表面与外壳体1的表面齐平的具体结构特征。
承上,密封圈3设置在容置空间113中,且被水密地夹固在外壳体1与导光组件2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密封圈3是套设在出光部22的外表面上。如此,密封圈3能够被稳固地夹置在导光组件2邻近出光孔12的一端,有效防止水气渗入至电子装置内部。
请搭配图3所示的附图标记,一并参阅图5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结构具体实施方式沿图1的V-V剖面线剖切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光结构还包括多个内导引凸肋114以及多个外导引凸肋211。如同先前已经说明的,多个内导引凸肋114凸设于侧壁部111的内侧表面上。另外,多个外导引凸肋211则凸设于主体部21的外侧表面上。如此,通过多个内导引凸肋114以及多个外导引凸肋211之间的相互抵接,能降低外壳体1与导光组件2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减少外壳体1与导光组件2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安装作业能更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体1上的第一嵌卡部A以及导光组件2上的第二嵌卡部B相互嵌卡,使得外壳体1与导光组件2相互结合,并且在外壳体1与导光组件2间设置密封圈3,以达到充分密合的防水效果,且藉由密封圈3的弹性,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外壳体1与导光组件2间的结合强度。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导光结构,所述导光结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包括:
一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
一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其中,所述安装座具有一侧壁部、一安装口以及一容置空间,所述安装口开设在所述侧壁部一端且朝向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容置空间被所述侧壁部所围绕且与所述安装口相连通,所述侧壁部具有对应所述容置空间的一第一嵌卡部;以及
一出光孔,所述出光孔贯穿所述外壳体且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
一导光组件,所述导光组件自所述安装口装入所述安装座的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导光组件包括一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一出光部,所述主体部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结构与所述第一嵌卡部相匹配的一第二嵌卡部,所述出光部对应所述出光孔;以及
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且被水密地夹固在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导光组件之间;
其中,所述导光组件对应于所述电子装置内部的一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所发出的一光线通过所述导光组件而被导引至所述出光部,以使所述光线从所述出光孔发散至所述外壳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卡部是所述侧壁部的一嵌卡凹部,且所述第二嵌卡部是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外侧表面上的一嵌卡凸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卡凹部是贯穿所述侧壁部的一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结构还包括:
多个内导引凸肋,多个所述内导引凸肋凸设于所述侧壁部的内侧表面上;以及
多个外导引凸肋,多个所述外导引凸肋凸设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外侧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部的最大截面积小于所述主体部的最大截面积,以在所述出光部的外表面与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一段差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是套设在所述出光部的外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为一不透光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部的表面与所述外壳体的表面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还包括一开口,且所述开口与所述安装口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纵向深度占所述侧壁部的纵向长度的1/2至2/3之间。
CN201720295686.0U 2017-03-24 2017-03-24 导光结构 Active CN206848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5686.0U CN206848510U (zh) 2017-03-24 2017-03-24 导光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5686.0U CN206848510U (zh) 2017-03-24 2017-03-24 导光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48510U true CN206848510U (zh) 2018-01-05

Family

ID=60791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95686.0U Active CN206848510U (zh) 2017-03-24 2017-03-24 导光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485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8270A (zh) * 2019-10-30 2021-05-04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智能电表及其载波模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8270A (zh) * 2019-10-30 2021-05-04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智能电表及其载波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48510U (zh) 导光结构
CN205780853U (zh) 多腔屏蔽密封胶条
CN109112797A (zh) 洗衣机顶盖及粘结方法、洗衣机
CN204067065U (zh) 一种高安全的金属外壳电容器
CN205790741U (zh) 一种电缆连接组件
CN205271375U (zh) 一种落地式光驱自动装垫片及锁螺丝机
CN207069760U (zh) 一种防水结构的翻转泵电机
CN204190522U (zh) 同步电机的接线结构
CN207179430U (zh) 一种塑料led吸顶圆灯
CN209241223U (zh) 调速电动车仪表
CN205984838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204906162U (zh) 一种永磁减速步进电机的机壳装置
CN214960470U (zh) 一种座椅加热控制器
CN210739355U (zh) 一种自动化设备框架外置封条
CN204483867U (zh) 改进结构的豆浆机机头
CN204885128U (zh) 一种汽车整流二极管管座
CN209693362U (zh) 一种电磁屏蔽工业交换机壳体
CN205396647U (zh) 云母管包装成型机
CN207239618U (zh) 一种自动铆碗型塞设备
CN205854968U (zh) 一种暖风机包装组件
CN206459685U (zh) 一种电感式传感器
CN206740278U (zh) 一种新型便捷压力变送器
CN208753781U (zh) 一种可快速引线的电箱
CN206948128U (zh) 一种电机编码器接头装置
CN205488731U (zh) 一种接线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