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35996U - 捕虫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捕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35996U
CN206835996U CN201720588292.4U CN201720588292U CN206835996U CN 206835996 U CN206835996 U CN 206835996U CN 201720588292 U CN201720588292 U CN 201720588292U CN 206835996 U CN206835996 U CN 206835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module
pest
catching device
adh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882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勋植
宋智睿
赵贤昇
李贞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oul Viosy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oul Viosy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oul Viosy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oul Viosy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35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35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4Catching by adhesive surfaces
    • A01M1/145Attracting and catching insects using combined illumination or colours and adhesive surf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4Catching by adhesive surf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200/00Kind of animal
    • A01M2200/01Insect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虫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捕虫装置,其包括:基底部;罩部,配置于基底部的上部;光源模块,配置于基底部与罩部之间而发射紫外线;粘合模块,配置于基底部与罩部之间;以及主体支撑部,位于所述基底部与罩部之间,使基底部与罩部彼此支撑。

Description

捕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虫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由于温室效应与环境保护政策等的气候影响以及社会影响,害虫在不断增加。害虫不仅有害于农作物以及家畜,而且还传染疟疾、登革热、日本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原菌,因此对人类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最近由于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的感染恐怖扩散,有关灭蚊相关方法的研究更加活跃,这是实情。
杀虫方法有利用杀虫剂的化学防治法(Chemical Control Method)以及利用泥鳅鱼等的生物防治法(biological control method)。另外,作为杀虫方法还有先用诱蚊灯或者二氧化碳等引诱害虫之后施加高电压等而消除害虫的物理防治法。另外,作为杀虫方法,还有消灭水坑或者改善周围环境使害虫的幼虫无法生存的环境防治法等。但是,在采用化学防治法时二次污染问题开始成为问题。另外,生物防治法或者环境防治法等可能会需要相对较多的费用、处理时间以及付出。另外,在采用利用杀虫装置或者捕虫装置的物理防治法等的情况下,由于装置构成复杂,存在用户的便利性下降或者高电压装置伴随的潜在危险的问题。
另一方面,紫外线光源使用于杀菌、消毒、捕获以及检查假钞等各种用途。
在紫外线光源使用于捕虫装置时,应用通过吸气风扇捕获被紫外线引诱的害虫的方式。但是,由于蚊子等害虫的尸体附着在吸气风扇,所以存在由风扇产生噪音的问题。另外,存在由于吸气风扇的速度控制不恰当而使害虫的捕获效率下降或者需要使用过多的电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能够捕获害虫的捕虫装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电力浪费的捕虫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捕虫装置,其包括:基底部;罩部,配置于所述基底部的上部;光源模块,配置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罩部之间而发射紫外线;粘合模块,配置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罩部之间;以及主体支撑部,位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罩部之间,使所述基底部与所述罩部彼此支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还可以包括:粘合模块支撑部,位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光源模块之间,固定有所述粘合模块。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光源模块可以包括:光源基板;以及一个或多个紫外线光源,贴装于所述光源基板,且发射紫外线,所述光源基板向紫外线光源施加电源以及电信号。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光源模块还可以包括:透明罩,该透明罩包围所述紫外线光源以及光源基板而从外部进行保护。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在所述粘合模块可以形成有开口部形态的光源露出部,所述紫外线光源通过所述光源露出部向外部发射紫外线。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光源露出部可以形成为一个开口部的形状。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光源露出部可以形成为多个开口部的形状,所述多个开口部分别形成于与所述多个紫外线光源对应的位置。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粘合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可以位于所述光源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的外侧。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粘合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可以与所述光源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齐平。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粘合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可以位于所述光源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的内侧。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在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两侧可以形成有沿配置有所述粘合模块的一面方向突出的粘合模块安装部,在形成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两侧的所述粘合模块安装部,可形成有作为在彼此对向的面插入所述粘合模块的两侧面的槽的粘合模块安装槽。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主体支撑部可以形成为一部分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一面重叠,所述主体支撑部的一部分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一面相隔而形成粘合模块安装槽,所述粘合模块的侧面插入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从而所述粘合模块固定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在所述基底部可形成有从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的基底开口部,所述基底开口部位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下部,所述粘合模块通过所述基底开口部而安装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或者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拆卸。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在所述基底开口部的内部可形成有粘合模块固定部,所述粘合模块固定部以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下表面具有隔开空间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粘合模块形成有固定于所述罩部与所述基底部之间的框架、贴附于所述框架的一面的粘合薄片、形成于所述框架的下部的手柄以及向所述框架的另一面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插入于所述粘合模块固定部的所述隔开空间,从而所述粘合模块以安装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状态得到固定。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在所述罩部可形成有通孔形状的罩开口部,所述罩开口部位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上部,所述粘合模块通过所述罩开口部而安装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或者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拆卸。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以及所述主体支撑部可以与所述基底部分离,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下端可露出于外部,所述粘合模块的侧面通过露出的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下端插入。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以及所述主体支撑部可以与所述罩部分离,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上端可露出于外部,所述粘合模块的侧面通过露出的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上端插入。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主体支撑部可以包括:第一主体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罩部;以及第二主体支撑部,连接于所述基底部,所述第一主体支撑部与所述第二主体支撑部能够结合以及分离。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当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与所述罩部分离,所述第一主体支撑部与所述第二主体支撑部彼此分离时,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一端可向外部露出,所述粘合模块的侧面通过露出的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一端插入。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粘合模块可以配置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两面。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紫外线光源可以贴装于所述光源基板的两面。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罩部以及所述基底部中至少一个可以包括电源装置。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基底部的横截面以及所述罩部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基底部的横截面以及所述罩部的横截面可以是四边形。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基底部的横截面以及所述罩部的横截面可以是半圆形。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紫外线的波长可以为340nm至390nm。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光源模块可以配置成多个。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多个光源模块可单独接通或关闭。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光源基板可形成有多个。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贴装于所述多个光源基板的紫外线光源可按各个所述光源基板分别来接通或关闭。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紫外线光源可以是紫外线发光二极管芯片。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紫外线光源可以是紫外线灯。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罩部可以包括:第一罩部,平坦地形成;以及第二罩部,从所述第一罩部的边缘延伸而形成于所述第一罩部的外侧,所述第二罩部的外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一罩部的边缘的下部,所述第二罩部的下表面具有凹陷的曲面形状。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罩部的直径可大于所述基底部的直径。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中,所述粘合模块可以包括:框架,固定于所述罩部与基底部之间;以及粘合薄片,附着于所述框架的一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捕虫装置,可以利用紫外线光源与粘合薄片环保地捕获害虫。
另外,捕虫装置通过使用粘合薄片可以防止电力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捕虫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罩部与光源模块的结合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显示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罩部与光源模块的结合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显示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罩部与光源模块的结合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显示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粘合模块支撑部以及主体支撑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显示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粘合模块支撑部以及主体支撑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粘合模块的示意图。
图8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粘合模块的示意图。
图9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粘合模块的示意图。
图10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粘合模块的示意图。
图11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粘合模块的示意图。
图12是显示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基底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以及图14是关于在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结合有粘合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5以及图16是根据在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结合有粘合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在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结合有粘合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在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结合有粘合模块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在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结合有粘合模块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0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与粘合模块之间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21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与粘合模块之间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22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与粘合模块之间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23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示意图。
图24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示意图。
图25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示意图。
图26以及图27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捕虫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200、300、400、500、600、700:捕虫装置
110:基底部 111:电源装置
112:基底开口部 113:粘合模块固定部
120:罩部 121:第一罩部
122:第二罩部 123:光源模块安装部
124:光源基板槽 125:罩开口部
130:光源模块 131:光源基板
132:紫外线光源 133:透明罩
140:粘合模块 141:框架
142:粘合薄片 143:手柄
144:突出部 145、146、147、148:光源露出部
150:粘合模块支撑部 151:粘合模块安装部
152:粘合模块安装槽 160:主体支撑部
161:第一主体支撑部 162:第二主体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使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举例说明以下实施例。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例,也可以具体化为其他方式。并且,在附图中,为了方便起见,构成要素的宽度、长度以及厚度等,有时会采用夸张的描述方式。另外,在记载为一个构成要素位于另一构成要素的“上部”或者“上方”的情况下,不仅包括各部分位于另一部分的“正上部”或者“正上方”的情况,而且还包括在各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之间还设有其他构成要素的情况。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捕虫装置包括:基底部;罩部,配置于所述基底部的上部;光源模块,配置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罩部之间而发射紫外线;粘合模块,配置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罩部之间;以及主体支撑部,位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罩部之间,使所述基底部与所述罩部彼此支撑。另外,捕虫装置还可以包括粘合模块支撑部,其位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光源模块之间,固定有所述粘合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捕虫装置,利用从光源模块发射的紫外线引诱害虫,并利用粘合模块捕获被引诱的害虫。
以往,捕虫装置使用化学杀虫剂或者使用吸气风扇捕获了害虫。在使用化学杀虫剂时,有污染的问题,在使用吸气风扇时,有电力的浪费与噪音问题。
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捕虫装置,不使用化学杀虫剂,因此解决了污染问题。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捕虫装置,使用粘合薄片(粘合模块)替代了吸气风扇,因此解决了电力浪费与噪音问题。
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光源基板以及贴装于光源基板且发射紫外线的一个或多个紫外线光源。所述光源基板向紫外线光源施加电源以及电信号。另外,所述光源模块还包括包围所述紫外线光源以及光源基板而从外部进行保护的透明罩。光源模块的透明罩可以省略。
在所述粘合模块形成有开口部形态的光源露出部,所述紫外线光源通过所述光源露出部向外部发射所述紫外线。
所述光源露出部形成为一个开口部形态。或者,所述光源露出部形成为多个开口部形态。所述多个开口部分别形成于与所述多个紫外线光源对应的位置。
所述粘合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位于所述光源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的外侧。或者,所述粘合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与所述光源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齐平。或者,所述粘合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位于所述光源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的内侧。
在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两侧形成有沿配置有所述粘合模块的一面方向突出的粘合模块安装部。在形成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两侧的所述粘合模块安装部,在彼此对向的面形成有粘合模块槽。
或者,所述主体支撑部形成为一部分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一面重叠。此时,所述主体支撑部的一部分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一面相隔而形成粘合模块安装槽。
以所述粘合模块的两侧面插入于如上所述地形成的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方式,所述粘合模块固定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在所述基底部形成有从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的基底开口部。此外,所述基底开口部位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下部。所述粘合模块通过所述基底开口部而安装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或者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拆卸。
在所述基底开口部的内部形成有粘合模块固定部,使其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隔开空间。
另外,在所述粘合模块形成有固定于所述罩部与基底部之间的框架、附着于所述框架的一面的粘合薄片、形成于所述框架的下部的手柄以及向所述框架的另一面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插入于所述粘合模块固定部的所述隔开空间,从而所述粘合模块以安装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状态得到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在所述罩部形成有通孔形状的罩开口部。所述罩开口部位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上部。所述粘合模块通过所述罩开口部而安装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或者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拆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以及所述主体支撑部与所述基底部分离。此时,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下端向外部露出。所述粘合模块的侧面通过露出的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下端而插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以及所述主体支撑部与所述罩部分离。此时,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上端向外部露出。所述粘合模块的侧面通过露出的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上端插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主体支撑部被划分为连接于所述罩部的第一主体支撑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基底部的第二主体支撑部。此外,所述第一主体支撑部与所述第二主体支撑部可以实现结合以及分离。
如果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罩部分离,而且所述第一主体支撑部与所述第二主体支撑部彼此分离,则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一端向外部露出。所述粘合模块的侧面通过露出的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一端被插入。
所述粘合模块配置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两面。如果所述粘合模块配置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两面,则可以充分确保能够捕获害虫的面积。
所述紫外线光源可以贴装于所述光源基板的两面。或者,所述光源模块可以配置有多个。或者,所述光源基板可以是多个。因此,可以发射出用于引诱害虫的充分的紫外线。另外,可以向四周发射出用于引诱害虫的紫外线。所述紫外线光源是紫外线发光二极管芯片。所述紫外线的波长为340nm至390nm。
所述多个光源模块可以单独接通或关闭。另外,贴装于所述多个光源基板的紫外线光源,可以按所述光源基板接通或关闭。
所述罩部包括平坦地形成的第一罩部以及从所述第一罩部的边缘延伸而形成于所述第一罩部的外侧的第二罩部。此时,所述第二罩部的外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一罩部的边缘的下部。另外,所述第二罩部的下表面具有凹陷的曲面形状。
所述罩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基底部的直径。
所述粘合模块包括固定于所述罩部与基底部之间的框架以及附着于所述框架的一面的粘合薄片。
所述基底部的横截面以及所述罩部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四边形或者半圆形。
所述基底部横截面以及罩部的横截面为四边形或者半圆形时,很容易将捕虫装置安装于墙上。
图1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捕虫装置的示意图。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捕虫装置100包括:基底部110、罩部120、光源模块130、粘合模块140、粘合模块支撑部150以及主体支撑部160。
基底部110包括电源装置111。电源装置111可以包括电缆(cable),所述电缆可以从外部电源(Outer Power Source)得到电力供应而向光源模块130供应电力。或者,电源装置111可以包括电量充满的电池(battery)。电源装置111可以从电池得到电力供应而向发光模块130供应电力。或者,电源装置111可以同时包括电缆与电池。电源装置111可以从电缆与电池中选择性地将电力供应至发光模块130。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举例说明基底部110包括电源装置111的例。但是,电源装置111不一定必须形成于基底部110。例如,电源装置111也可以形成于罩部120。这样,形成电源装置111的位置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选择而变动。
罩部120位于基底部110的上部。罩部120划分为第一罩部121与第二罩部122。第一罩部121其上表面与下表面形成为平坦。第二罩部122从第二罩部121的边缘延伸形成。第二罩部122的下表面(未图示)形成为凹陷的曲面。或者,第二罩部122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未图示)均形成为凹陷的曲面。此时,第二罩部122的边缘位于第一罩部121的下部。罩部120防止从光源模块130发射的紫外线向上扩散,并使其能够向侧面较长地扩散。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罩部120被划分为具有彼此不同的结构的第一罩部121与第二罩部122的情况。但是,罩部120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选择形成为各种结构。
罩部120形成为具有比基底部110大的直径。在罩部120形成为具有比基底部110大的直径时,可以使对从紫外线光源发射出的紫外线的阻挡最小化。
光源模块130位于罩部120的下部。光源模块130包括光源基板131、紫外线光源132以及透明罩133。
光源基板131电连接于紫外线光源132。光源基板131将从电源装置111得到供应的电源以及电信号提供给紫外线光源132。例如,光源基板131可以是印刷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或者,光源基板131可以是金属基板。
紫外线光源132贴装于光源基板131的一面或者两面。在紫外线光源132贴装于光源基板131的两面时,分别贴装于光源基板131的一面与另一面的紫外线光源132也可以彼此不重叠地配置。在这种情况下,防止从紫外线光源132放出的热量集中于一个区域。因此,紫外线光源132的散热效果增加。
紫外线光源132发射出引诱害虫的紫外线。例如,紫外线光源132发射出的紫外线的波长是340nm至390nm。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针对在光源基板131的一面或者两面分别贴装有一个紫外线光源132的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即,贴装于光源基板131的紫外线光源132的数量可以根据本领技术人员的选择而变更。
紫外线光源132是紫外线发光二极管芯片或者紫外线灯。
透明罩133形成为通过覆盖光源基板131与紫外线光源132来从外部保护它们。透明罩133由紫外线光源132的紫外线能够通过的材质组成。例如,透明罩133的材质是石英。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光源模块130包括透明罩133,但也可以省略透明罩133。
粘合模块140捕获被从光源模块130发射的紫外线引诱的害虫。粘合模块140配置于罩部120与基底部110之间。另外,粘合模块140配置于粘合模块支撑部150的一面或者两面。
虽然未图示,但在粘合模块140中形成有光源露出部(未图示)。光源露出部(未图示)具有开口部形态,使光源模块130向外部露出。紫外线光源132通过光源露出部(未图示)向外部发射紫外线。
粘合模块140包括框架(未图示)以及粘合薄片(未图示)。关于粘合模块140将在图7中详细说明。
粘合模块支撑部150形成于光源模块130的下部。虽然在图1中未图示,但在粘合模块支撑部150的两侧形成有粘合模块插入槽(未图示)。粘合模块140通过粘合模块140的两侧面被插入于粘合模块插入槽(未图示)的方式固定于捕虫装置100。
主体支撑部160在罩部120与基底部110之间形成有多个。例如,主体支撑部160可以分别形成于粘合模块支撑部150的两侧。如此形成的主体支撑部160支撑罩部120,以使罩部120位于基底部110的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基底部110以及罩部120具有横截面为圆形的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具有四边形等各种形状。
图2是显示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罩部与光源模块的结合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罩部120形成有光源模块安装部123。光源模块安装部123形成于罩部120的下表面。光源模块安装部123的两侧面在罩部120的下表面形成为向下部方向突出。光源模块130插入光源模块安装部123的两侧面之间。通过这样的方式光源模块130结合于罩部120。此时,紫外线光源132位于光源模块安装部123的下部。另外,虽然在图2中未图示,但在粘合模块140中形成有开口部形态的光源露出部(未图示)。因此,紫外线光源132的紫外线通过粘合模块140的光源露出部(未图示)向外部发射。
图3是显示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罩部与光源模块的结合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罩部120形成有光源模块安装部123以及光源基板槽124。光源模块安装部123以及光源基板槽124形成于罩部120的下表面。光源模块安装部123的两侧面在罩部120的下表面形成为向下部方向突出。光源基板槽124位于光源模块安装部123的两侧面之间,在罩部120的下表面形成为槽形态。
光源模块130以在光源模块安装部123的两侧面之间插入光源模块130的方式结合于罩部120。此时,透明罩133的一部分插入光源模块安装部123。另外,光源基板131的一部分插入光源基板槽124。紫外线光源132位于光源模块安装部123的下部,使紫外线能够向外部发射。
图4是显示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罩部与光源模块的结合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罩部120形成有光源基板槽124。另外,光源模块130省略了透明罩(图1的133),而包括光源基板131以及紫外线光源132。光源基板槽124在罩部120的下表面形成为槽形态。
光源模块130以光源基板131的一部分被插入于光源基板槽124的方式结合于罩部120。此时,紫外线光源132位于光源模块安装部123的下部,以使紫外线能够向外部发射。
图5是显示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粘合模块支撑部以及主体支撑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参照图5,粘合模块支撑部150位于光源模块130与基底部110之间。另外,主体支撑部160位于罩部120与基底部110之间,且与粘合模块支撑部150的两侧相隔而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粘合模块支撑部150形成有安装粘合模块(图1的140)的粘合模块安装部151。粘合模块安装部151形成于粘合模块支撑部150的两侧。此时,粘合模块安装部151沿配置有粘合模块(图1的140)的粘合模块支撑部150的一面方向突出形成。形成于粘合模块支撑部150的两侧的粘合模块安装部151,在彼此对向的面上形成有粘合模块安装槽152。粘合模块(图1的140)的两侧面插入于如此形成的粘合模块安装槽152,这样粘合模块(图1的140)被安装于捕虫装置100。
图6是显示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粘合模块支撑部以及主体支撑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参照图6,粘合模块支撑部150位于光源模块130与基底部110之间。另外,主体支撑部160位于罩部120与基底部110之间,形成于粘合模块支撑部150的两侧。另外,主体支撑部160的一部分形成为与粘合模块支撑部150的一面重叠。在这里,粘合模块支撑部150的一面是安装粘合模块140的面。主体支撑部160的一部分与粘合模块支撑部150的一面相隔而形成。主体支撑部160的一部分与粘合模块支撑部150的一面相隔的空间成为粘合模块安装槽152。
粘合模块(图1的140)的两侧面插入于如此形成的粘合模块安装槽152,从而粘合模块(图1的140)安装于捕虫装置100。
图7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粘合模块的示意图。
参照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粘合模块140包括框架141、粘合薄片142以及手柄143。
框架141在捕虫装置(图1的100)中配置于罩部120与基底部110之间。它是用于固定粘合薄片142的框。因此,在框架141的一面拆卸及附着粘合薄片142。另外,框架141的两侧面插入于粘合模块安装槽(图5或者图6的152)。
在框架141形成有光源露出部145。光源露出部145形成为框架141的上表面开放的一个开口部的形态。在粘合模块140安装于捕虫装置(图1的100)时,光源模块(图1的130)的射出面通过光源露出部145而向外部露出。即,光源模块(图1的130)的紫外线通过光源露出部145而向外部发射。
光源露出部145形成为光源模块(图1的130)的所有紫外线光源(图1的132)能够向外部发射紫外线的程度的大小。
粘合薄片142附着于框架141的一面。粘合薄片142可以是一个,或者可以由多个重叠而成。
粘合薄片142捕获被从光源模块(图1的130)发射的紫外线引诱的害虫。因此,粘合薄片142形成为具有可以捕获害虫的程度的粘度。另外,粘合薄片142可以包含杀虫物质而形成,或者可以在表面涂有杀虫物质而形成。
粘合薄片142可以从框架141拆卸,也可以附着于框架141。因此,根据需求很容易更换粘合薄片142。或者,粘合薄片142可以由多个重叠而成,从而仅拆下最外层的粘合薄片142就能够实现粘合薄片142的更换。
手柄143形成于框架141的下端。在手柄143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144。突出部144形成于与在框架141上附着有粘合薄片142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部144在粘合模块140安装于捕虫装置(图1的100)时,起到将粘合模块140固定于捕虫装置(图1的100)的作用。
手柄143形成为具有预定的弹性。例如,如果向手柄施加预定的力,则手柄143向施力的方向弯曲。另外,一旦解除施加于手柄143的力,手柄143恢复原状。手柄143形成为较薄的厚度,从而可以具有弹性力。或者,手柄143由塑料等弹性材料形成,从可以具有弹性。
关于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粘合模块140固定于捕虫装置(图1的100)的方法,将在下文中通过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8至11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的粘合模块的示意图。
关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的粘合模块的构成中的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粘合模块相同的构成,省略重复说明。关于相同构成的省略的说明将参照针对图7的说明。
图8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粘合模块的示意图。
参照图8,粘合模块140包括框架141、粘合薄片142以及手柄14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框架141形成有光源露出部146。光源露出部146形成为多个开口部的形状。例如,光源模块(图1的130)可以包括多个紫外线光源。在粘合模块140安装于捕虫装置(图1的100)时,多个光源露出部146配置成分别对应于多个紫外线光源(图1的132)。
图9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粘合模块的示意图。
参照图9,粘合模块140包括框架141、粘合薄片142以及手柄14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框架141中形成有一个开口部形态的光源露出部147。在粘合模块140安装于捕虫装置(图1的100)时,光源模块(图1的130)的射出面通过光源露出部147向外部露出。
图10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粘合模块的示意图。
参照图10,粘合模块140包括框架141、粘合薄片142以及手柄14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框架141形成有光源露出部148。光源露出部148形成为框架141的上表面开放的多个开口部的形状。
图7至图10图示及说明形成有光源露出部148的粘合模块140。但是,光源露出部148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此。光源露出部148只要能够使光源模块(图1的130)的射出面向外部露出的形状则可以采用任意的形状。
图11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粘合模块的示意图。
参照图11,粘合模块140包括框架141、粘合薄片142以及手柄14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粘合模块140的整体构成部位于光源模块(图1的130)的下部。因此,光源模块(图1的130)位于粘合模块140的上部,因此即使没有其他光源露出部,所有紫外线也向外部发射。
图12是显示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基底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基底部110形成有基底开口部112。基底开口部112形成为从基底部110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另外,基底开口部112位于粘合模块安装槽152的下部。因此,粘合模块安装槽152通过基底开口部112连接于外部空间。通过如此形成的基底开口部112,粘合模块(未图示)安装于粘合模块安装槽152,而且从粘合模块安装槽152拆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基底开口部112连接粘合模块安装槽152与外部,且可以形成为粘合模块(未图示)能够通过的任意形状。
在基底开口部112的内部形成有粘合模块固定部113。粘合模块固定部113形成为与粘合模块支撑部150的下表面相隔的空间。另外,粘合模块固定部113的一部分形成为与基底开口部112的内壁相隔。此时,粘合模块固定部113与基底开口部11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可以使框架(图7至图11的141)以及手柄(图7至图11的143)通过,但无法使突出部(图7至图11的144)通过。
图13以及图14是关于在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结合有粘合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捕虫装置100的基底部110形成有基底开口部112。基底开口部112与粘合模块安装槽152的下端连接。
粘合模块140通过基底开口部112而使其两面插入于粘合模块安装槽152。此时,通过向手柄143施力使手柄143处于向附着有粘合薄片(未图示)的方向弯曲的状态。如果处于这样手柄143弯曲的状态,突出部144可以插入于粘合模块固定部113的隔开的空间。如果突出部144插入于粘合模块固定部113的隔开的空间,则解除施加至手柄143的力。那么,手柄143恢复原状,突出部144卡在粘合模块固定部113。通过这样的方式粘合模块140安装于捕虫装置100。
图13及图14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粘合模块140结合于捕虫装置100。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粘合模块140安装于捕虫装置100,而且还可以将根据第二至第五实施例的粘合模块140安装于捕虫装置100。
图15以及图16是根据在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结合有粘合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捕虫装置200的罩部120形成有罩开口部125。另外,罩开口部125形成于粘合模块安装槽152的上部。罩开口部125形成为粘合模块140能够通过的大小。
粘合模块140通过罩开口部125而使其两面插入于粘合模块安装槽152。通过这样的方式粘合模块140安装于捕虫装置200。
另外,在这样的方式中,可以省略基底开口部(图12的112)。因此,可以省略粘合模块140的手柄(图7至图11的143)以及突出部(图7至图11的144)。即,粘合模块140仅由固定于罩部120与基底部110之间的框架141以及附着于框架141的一面的粘合薄片142构成。
图17是根据在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结合有粘合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粘合模块支撑部150以及主体支撑部160与基底部110分离。如果基底部110从粘合模块支撑部150以及主体支撑部160分离,则粘合模块安装槽152的下端向外部露出。粘合模块140的两侧面从露出于外部的粘合模块安装槽152的下端向上部方向插入。然后,在粘合模块140插入于粘合模块安装槽152的状态下,基底部110重新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粘合模块140被安装于捕虫装置300。
另外,这样的基底开口部可以省略。因此,可以省略粘合模块140的手柄以及突出部。
图18是根据在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结合有粘合模块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粘合模块支撑部150以及主体支撑部160与罩部120分离。如果罩部120从粘合模块支撑部150以及主体支撑部160分离,则粘合模块安装槽152的上端向外部露出。粘合模块140的两侧面从露出于外部的粘合模块安装槽152的上端向下部方向插入。然后,在粘合模块140插入于粘合模块安装槽152的状态下,罩部120重新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粘合模块140安装于捕虫装置400。
另外,这样的基底开口部可以被省略。因此,可以省略粘合模块140的手柄以及突出部。
图19是根据在本实用新型的捕虫装置结合有粘合模块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主体支撑部160被划分为第一主体支撑部161与第二主体支撑部162。第一主体支撑部161连接于罩部120。另外,第二主体支撑部162连接于基底部110。第一主体支撑部161与第二主体支撑部162可以彼此分离以及结合。第一主体支撑部161与第二主体支撑部162的结合以及分离通过以往众所周知的任意方式均可以实现。
如果第一主体支撑部161从第二主体支撑部162分离,则粘合模块安装槽152的一端向外部露出。粘合模块140的两侧面从露出于外部的粘合模块安装槽152的一端向下部方向插入。然后,结合第一主体支撑部161与第二主体支撑部162。通过这样的方式粘合模块140安装到捕虫装置500。
另外,这样的基底开口部可以省略。因此,可以省略粘合模块140的手柄以及突出部。
图20至图22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与粘合模块之间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20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与粘合模块之间的位置的示意图。
参照图20,粘合模块140安装于捕虫装置100。此时,光源模块130的射出面相比于粘合模块140的一面而位于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光源模块130的射出面成为透明罩133的一面。但是,在透明罩133被省略时,光源模块130的射出面为从紫外线光源132射出紫外线的部分。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与粘合模块之间的位置的示意图。
参照图21,粘合模块140安装于捕虫装置100。此时,光源模块130的射出面相比于粘合模块140的一面而位于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光源模块130的射出面成为透明罩133的一面。但是,在透明罩133被省略时,光源模块130的射出面为从紫外线光源132射出紫外线的部分。
在光源模块130的射出面相比于粘合模块140的一面而位于外侧时,防止发生虫子被紫外线引诱过来后不被粘合薄片142捕获而向粘合模块140的另一面移动的现象。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与粘合模块之间的位置的示意图。
参照图22,在粘合模块140安装于捕虫装置100时,光源模块130的射出面与粘合模块140的一面齐平。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光源模块130的射出面成为透明罩133的一面。但是,在透明罩133被省略时,光源模块130的射出面为从紫外线光源132射出紫外线的部分。
在光源模块130的射出面与粘合模块140的一面齐平时,防止虫子被紫外线引诱过来后不被粘合薄片142捕获而向粘合模块140的另一面移动。
图23至图25是显示光源模块的示意图。
在图23至图25的光源模块的构成中,将针对与光源模块相同的构成的重复的说明省略。关于相同构成的省略的说明参照图1的说明。
图23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光源模块130包括光源基板131、多个紫外线光源132以及透明罩133。在光源基板131的一面配置有多个紫外线光源132。另外,在光源基板131的另一面也可以配置有多个紫外线光源132。
图24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捕虫装置(图1的100)配置有多个光源模块130。参照图24,在捕虫装置(图1的100)配置有两个光源模块130。在两个光源模块130分别配置有光源基板131与紫外线光源132。此时,一个或多个紫外线光源132可以贴装于光源基板131的一面或者两面。
两个光源模块130单独连接于电源装置(未图示)。因此,两个光源模块130可以单独接通或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下配置有两个光源模块130。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即,光源模块130的数量以及配置光源模块130的方法可以根据本领技术人员的选择而变更。另外,每一个光源模块130也可以包括彼此相同数量的紫外线光源。
图25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光源模块130包括两个光源基板131。此时,一个或多个紫外线光源132可以贴装于各个光源基板131的一面或者两面。
两个光源基板131单独连接于电源装置(未图示)。因此,可以按照每一个光源基板131分别接通或关闭紫外线光源13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下配置有两个光源基板131。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即,光源模块131的数量以及配置光源模块131的方法可以根据本领技术人员的选择而变更。另外,每一个光源模块130也可以包括彼此相同数量的紫外线光源。
图26以及图27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捕虫装置的示意图。
关于图26以及图27的捕虫装置的构成中与图1至图25的捕虫装置相同的构成,省略重复说明。关于相同构成的省略的说明,参照图1至图25的说明。
参照图26,捕虫装置600的罩部120与基底部110的横截面是半圆形。
另外,参照图27,捕虫装置700的罩部120与基底部110的横截面是四边形。
这样,在罩部120与基底部110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者四边形时,很容易将捕虫装置600、700安装在墙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各种实施例以及特征,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技术思想,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及变更。

Claims (35)

1.一种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部;
罩部,配置于所述基底部的上部;
光源模块,配置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罩部之间而发射紫外线;
粘合模块,配置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罩部之间;以及
主体支撑部,位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罩部之间,使所述基底部与所述罩部彼此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粘合模块支撑部,位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光源模块之间,固定所述粘合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模块,包括:
光源基板;以及
一个或多个紫外线光源,贴装于所述光源基板,且发射紫外线,
所述光源基板向紫外线光源施加电源以及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模块还包括:透明罩,该透明罩包围所述紫外线光源以及光源基板而从外部进行保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粘合模块形成有开口部形态的光源露出部,
所述紫外线光源通过所述光源露出部向外部发射紫外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露出部形成为一个开口部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露出部形成为多个开口部的形状,
所述多个开口部分别形成于与所述多个紫外线光源对应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位于所述光源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与所述光源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齐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位于所述光源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的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两侧形成有沿配置有所述粘合模块的一面方向突出的粘合模块安装部,
在形成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两侧的所述粘合模块安装部,形成有作为在彼此对向的面插入所述粘合模块的两侧面的槽的粘合模块安装槽。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支撑部形成为一部分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一面重叠,所述主体支撑部的一部分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一面相隔而形成粘合模块安装槽,
所述粘合模块的侧面插入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从而所述粘合模块固定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底部形成有从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的基底开口部,
所述基底开口部位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下部,
所述粘合模块通过所述基底开口部而安装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或者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拆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底开口部的内部形成有粘合模块固定部,所述粘合模块固定部以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下表面具有隔开空间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粘合模块形成有固定于所述罩部与所述基底部之间的框架、贴附于所述框架的一面的粘合薄片、形成于所述框架的下部的手柄以及向所述框架的另一面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插入于所述粘合模块固定部的所述隔开空间,从而所述粘合模块以安装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状态得到固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罩部形成有通孔形状的罩开口部,
所述罩开口部位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上部,
所述粘合模块通过所述罩开口部而安装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或者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拆卸。
16.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以及所述主体支撑部与所述基底部分离,
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下端露出于外部,所述粘合模块的侧面通过露出的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下端插入。
17.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以及所述主体支撑部与所述罩部分离,
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上端露出于外部,所述粘合模块的侧面通过露出的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上端插入。
18.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支撑部,包括:
第一主体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罩部;以及
第二主体支撑部,连接于所述基底部,
所述第一主体支撑部与所述第二主体支撑部能够结合以及分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与所述罩部分离,所述第一主体支撑部与所述第二主体支撑部彼此分离时,
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一端向外部露出,所述粘合模块的侧面通过露出的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一端插入。
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模块配置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两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线光源贴装于所述光源基板的两面。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以及所述基底部中至少一个包括电源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部的横截面以及所述罩部的横截面是圆形。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部的横截面以及所述罩部的横截面是四边形。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部的横截面以及所述罩部的横截面是半圆形。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线的波长为340nm至390nm。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模块配置成多个。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光源模块单独接通或关闭。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基板形成有多个。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贴装于所述多个光源基板的紫外线光源按各个所述光源基板分别来接通或关闭。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线光源是紫外线发光二极管芯片。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线光源是紫外线灯。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包括:
第一罩部,平坦地形成;以及
第二罩部,从所述第一罩部的边缘延伸而形成于所述第一罩部的外侧,
所述第二罩部的外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一罩部的边缘的下部,
所述第二罩部的下表面具有凹陷的曲面形状。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基底部的直径。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模块包括:
框架,固定于所述罩部与基底部之间;以及
粘合薄片,附着于所述框架的一面。
CN201720588292.4U 2016-05-24 2017-05-24 捕虫装置 Active CN20683599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63569A KR20170132945A (ko) 2016-05-24 2016-05-24 포충 장치
KR10-2016-0063569 2016-05-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35996U true CN206835996U (zh) 2018-01-05

Family

ID=60796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88292.4U Active CN206835996U (zh) 2016-05-24 2017-05-24 捕虫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170132945A (zh)
CN (1) CN2068359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2077A (zh) * 2019-02-18 2019-04-23 太湖鑫芳源林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用高效捕虫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2077A (zh) * 2019-02-18 2019-04-23 太湖鑫芳源林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用高效捕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132945A (ko) 2017-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23607B2 (ja) 捕虫装置とその使用方法
JP6870900B2 (ja) 捕虫装置とその使用方法
JP6791558B2 (ja) 捕虫装置と使用方法
EP2296460B1 (en) Insect trap
US20100024278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ttracting and trapping insects
EP3162202B1 (en) Pest trap
KR20220079861A (ko) 곤충 트랩 장치
US11369104B2 (en) Pest trap
US8935877B2 (en) Apparatus for combatting or trapping nocturnal insects
WO2007067553A3 (en) Electronic pest control apparatus
CN206835996U (zh) 捕虫装置
KR20190000020A (ko) Uv led를 사용한 슬림형 포충기
JP2005065630A (ja) カートリッジ、捕集部材
CN212184811U (zh) 一种粘虫灯
CN217364355U (zh) 一种粘捕灭蚊灯泡
CN212279548U (zh) 一种板状杀虫装置
ES1256794U (es) Dispositivo para atrapar insectos
JP2019198315A (ja) 捕虫器
JP5156018B2 (ja) 夜行性昆虫の駆除または捕獲装置
TWM430845U (en) Luminous entrapment device
CN103098782A (zh) 灭蚊罩
TWM329975U (en) Apparatus for catching mosquito
TWM264860U (en) Insect lur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