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35553U - 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835553U CN206835553U CN201720315269.8U CN201720315269U CN206835553U CN 206835553 U CN206835553 U CN 206835553U CN 201720315269 U CN201720315269 U CN 201720315269U CN 206835553 U CN206835553 U CN 2068355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output
- output shaft
- hull
- road wheel
-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涉及机耕船技术领域。该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包括船体、旋转机,船体内安装有柴油机、离合器总成,所述船体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总成的动力输出轴与变速箱总成的动力输入轴连接,所述变速箱总成的第一动力输出轴与行走轮齿轮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行走轮齿轮箱的动力输出轴与行走轮的轮轴连接,所述行走轮齿轮箱以第一动力输出轴为支点活动连接在船体底部,行走轮齿轮箱的摆动端与第二油缸的底座或推杆铰接,第二油缸的推杆或底座与船体内的固定架连接。通过使用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可满足水田、旱田的耕作,同时可实现耕、整地一步到位,方便了人们的使用,而且该机耕船采用牙嵌式转向,转向灵活,液压式升降,方便省力,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耕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
背景技术
机耕船主要是用于拖拉机无法耕作的泥脚较深的烂泥田作业,其作业季节性强,任务重,在作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情况,驾驶人员除了必须掌握本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外,还必须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然而现有的机耕船采用犁耕,只能耕水田,不能耕旱田,且耕完后还需另外整田,工作效率不高,其二现有的机耕船结构简单,转向不灵活,且没有档位控制,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机动性差,不能满足不规则田块的耕地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解决了传统的机耕船结构简单、机动性差、工作效率不高、不能够在旱地内使用等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包括船体、旋转机,船体内安装有柴油机、离合器总成,所述船体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总成的动力输出轴与变速箱总成的动力输入轴连接,所述变速箱总成的第一动力输出轴与行走轮齿轮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行走轮齿轮箱的动力输出轴与行走轮的轮轴连接;所述行走轮齿轮箱以第一动力输出轴为支点活动连接在船体底,行走轮齿轮箱的摆动端与第二油缸的底座或推杆铰接,第二油缸的推杆或底座与船体内的固定架连接;所述旋耕机支点与船尾下部铰接,旋耕机摆动端与升降杠杆阻力臂连接,升降杠杆的支点设置在船尾上部,升降杠杆动力臂与第一油缸的推杆连接,第一油缸底部设置在船尾,旋耕机的动力输入轴与变速箱总成第二动力输出轴联结。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与直角转向齿轮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所述直角转向齿轮箱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与旋耕机动力输入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行走轮齿轮箱靠近动力输出轴的一侧与第二油缸的底座或推杆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变速箱总成的第一动力输出轴具有左动力输出轴和右动力输出轴,其中左动力输出轴与左行走轮齿轮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其中右动力输出轴与右行走轮齿轮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左行走轮齿轮箱的动力输出轴与左行走轮的轮轴连接,右行走轮齿轮箱的动力输出轴与右行走轮的轮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船体的侧部设有穿过行走轮轮轴的活动通孔,轮轴上穿套有外压板、橡胶板和内压板,所述橡胶板位于活动通孔内,所述外压板和内压板将活动通孔覆盖并夹置在当中。
作为优选,所述旋耕机支点与船体尾部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旋耕机摆动端通过吊杆与升降杠杆阻力臂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船体前部活动连接有引论总成;所述变速箱总成的顶部安装有档位,且档位的顶部延伸至船体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旋耕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旋刀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对船体、行走轮、离合器总成、齿轮箱、变速箱总成、操向杆、档位、液压机构、旋耕机、柴油机的设置,使机耕船采用旋耕机构,同时可满足水田、旱田的耕作,同时可实现耕、整地一步到位,方便了人们的使用,而且该机耕船采用牙嵌式转向,转向灵活,液压式升降,方便省力,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通过对直角转向齿轮箱、档位、操向杆和离合器总成的设置,使该机耕船配有“快、慢、停、倒”四个档位,可进可退,可快可慢,操作方便,适应性强,同时该机耕船工作效率高、油耗低,每小时可旋耕农田6-7亩,和大型拖拉机不相上下,工资是普通机耕船的三倍以上,从而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A处的剖视图。
图中:引轮总成1、船体2、行走轮3、旋耕机4、旋耕机支点41、旋耕机动力输入轴42、旋耕机第二支点43、下连杆5、挂钩6、升降杠杆7、升降杠杆支点81、吊杆71、上连杆74、固定杆75、第一油缸9、固定架91、万向节10、第二油缸11、行走轮齿轮箱12、变速箱总成13、第一动力输出轴131、第二动力输出轴132、直角转向齿轮箱14、动力输出轴141、操向杆15、档位16、离合器总成19、三角带20、柴油机21、外压板122、内压板123、活动通孔1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包括船体2、旋耕机4,船体2前部活动连接有引轮总成1,船体2内安装有柴油机21、第一油缸9、第二油缸11、离合器总成19,船体2的底部安装行走轮3。柴油机21通过三角带20与离合器总成19传动连接,离合器总成19的动力输出轴与变速箱总成13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变速箱总成13的顶部安装有档位16,且档位16的顶部贯延伸至船体2的上方。变速箱总成13的第一动力输出轴与行走轮齿轮箱12的动力输入轴连接,行走轮齿轮箱12的动力输出轴与行走轮3的轮轴连接,行走轮齿轮箱12以第一动力输出轴131为支点活动连接在船体底部,行走轮齿轮箱12的摆动端与第二油缸11的底座或推杆铰接,第二油缸11的推杆或底座与船体内的固定架91连接。旋耕机支点通过连杆装置与船体尾部铰接,其中旋耕机支点41通过上连杆与船体尾部铰接,旋耕机第二支点43通过上连杆74与船体尾部铰接,第二支点43设置在旋耕机4顶部的固定杆75端部。
旋耕机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旋刀犁6,旋刀犁6便于人们对田地的开垦,提高了耕地的工作效率。
旋耕机4摆动端通过吊杆71与升降杠杆7阻力臂连接,升降杠杆的支点81设置在船尾上部,升降杠杆动力臂7与第一油缸9的推杆连接,第一油缸9底部设置在船尾,旋耕机4的动力输入轴42与变速箱总成13第二动力输出轴132联结,第二动力输出轴132与直角转向齿轮箱14的动力输入轴141连接,直角转向齿轮箱14的动力输出轴141通过万向节10与旋耕机动力输入轴42连接。行走轮齿轮箱12靠近动力输出轴141的一侧与第二油缸11的底座或推杆铰接。
图2是图1的A处剖视图,由图2可知,变速箱总成13的第一动力输出轴131具有左动力输出轴和右动力输出轴,其中左动力输出轴与左行走轮齿轮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其中右动力输出轴与右行走轮齿轮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左行走轮齿轮箱的动力输出轴与左行走轮的轮轴连接,右行走轮齿轮箱的动力输出轴与右行走轮的轮轴连接。
船体2的侧部设有穿过行走轮3轮轴的活动通孔125,轮轴上穿套有外压板122、橡胶板和内压板123,其中橡胶板位于活动通孔125内,外压板122和内压板123将活动通孔125覆盖并夹置在当中。
综上所述,该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通过对船体2、行走轮3、离合器总成19、行走轮齿轮箱12、变速箱总成13、操向杆15、档位16、液压机构、旋耕机4、柴油机21的设置,使机耕船采用旋耕机构,同时可满足水田、旱田的耕作,同时可实现耕、整地一步到位,方便了人们的使用,而且该机耕船采用牙嵌式转向,转向灵活,液压式升降,方便省力,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同时,通过对旋耕机驱动行走轮齿轮箱12、档位16、操向杆15和离合器总成19的设置,使该机耕船配有“快、慢、停、倒”四个档位,可进可退,可快可慢,操作方便,适应性强,同时该机耕船工作效率高、油耗低,每小时可旋耕农田6-7亩,和大型拖拉机不相上下,工资是普通机耕船的三倍以上,从而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包括船体,旋耕机,船体内安装有柴油机,离合器总成,所述船体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总成的动力输出轴与变速箱总成的动力输入轴连接,所述变速箱总成的第一动力输出轴与行走轮齿轮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行走轮齿轮箱的动力输出轴与行走轮的轮轴连接,所述行走轮齿轮箱以第一动力输出轴为支点活动连接在船体底部,行走轮齿轮箱的摆动端与第二油缸的底座或推杆铰接,第二油缸的推杆或底座与船体内的固定架连接;所述旋耕机支点与船尾下部铰接,旋耕机摆动端与升降杠杆阻力臂连接,升降杠杆的支点设置在船尾上部,升降杠杆动力臂与第一油缸的推杆连接,第一油缸底部设置在船尾,旋耕机的动力输入轴与变速箱总成第二动力输出轴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与直角转向齿轮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所述直角转向齿轮箱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与旋耕机的动力输入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齿轮箱靠近动力输出轴的一侧与第二油缸的底座或推杆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总成的第一动力输出轴具有左动力输出轴和右动力输出轴,其中左动力输出轴与左行走轮齿轮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其中右动力输出轴与右行走轮齿轮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左行走轮齿轮箱的动力输出轴与左行走轮的轮轴连接,右行走轮齿轮箱的动力输出轴与右行走轮的轮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侧部设有穿过行走轮轮轴的活动通孔,轮轴上穿套有外压板、橡胶板和内压板,所述橡胶板位于活动通孔内,所述外压板和内压板将活动通孔覆盖并夹置在当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机支点通过连杆装置与船体尾部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装置包括上连杆,下连杆,所述旋耕机支点通过下连杆与船体尾部铰接,旋耕机第二支点通过上连杆与船体尾部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机摆动端通过吊杆与升降杠杆阻力臂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前部活动连接有引轮总成;所述变速箱总成的顶部安装有档位,且档位的顶部延伸至船体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旋刀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15269.8U CN206835553U (zh) | 2017-03-29 | 2017-03-29 | 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15269.8U CN206835553U (zh) | 2017-03-29 | 2017-03-29 | 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835553U true CN206835553U (zh) | 2018-01-05 |
Family
ID=60791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315269.8U Active CN206835553U (zh) | 2017-03-29 | 2017-03-29 | 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83555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66881A (zh) * | 2019-08-13 | 2019-10-25 | 华友天宇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机耕船 |
CN110495265A (zh) * | 2019-08-13 | 2019-11-26 | 华友天宇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化机耕船 |
-
2017
- 2017-03-29 CN CN201720315269.8U patent/CN20683555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66881A (zh) * | 2019-08-13 | 2019-10-25 | 华友天宇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机耕船 |
CN110495265A (zh) * | 2019-08-13 | 2019-11-26 | 华友天宇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化机耕船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91111U (zh) | 可调地隙四驱折腰式田间管理动力平台 | |
CN206835553U (zh) | 一种水田、旱田两用机耕船 | |
CN205681772U (zh) | 山坡平地适用犁 | |
CN104025735B (zh) | 手扶式农耕整地机 | |
CN104472032A (zh) | 振动深松机 | |
CN200988514Y (zh) | 机体可升降的履带式拖拉机 | |
Wang et al. | Design and testing of a small remote-control hillside tractor | |
CN204069638U (zh) | 折腰式遥控水田旋耕机 | |
CN107852873A (zh) | 一种等耕整地机 | |
CN219329972U (zh) | 一种集成有平田机构的水田埋茬起浆机 | |
CN202455767U (zh) | 设施栽培机械化耕作深度智能调节装置 | |
CN208273498U (zh) | 履带式中耕机 | |
CN200976735Y (zh) | 一种手扶耕整机 | |
CN103262682B (zh) | 中耕机 | |
CN105594333A (zh) | 一种船式水田旱地多用途的高地隙田园管理机 | |
CN202587793U (zh) | 山地手扶拖拉机平衡控制装置 | |
CN108859749A (zh) | 一种多缸小型橡胶履带拖拉机 | |
CN216491840U (zh) | 一种农业栽培翻土装置 | |
CN2141961Y (zh) | 高效水旱田配套机耕犁 | |
CN203158115U (zh) | 多功能农用高架三轮车 | |
CN204801424U (zh) | 新型自走式打药机前桥 | |
CN2932937Y (zh) | 可调式机引坡地三铧犁 | |
CN203387849U (zh) | 中耕机 | |
CN221954456U (zh) | 一种拖拉机及农业机械 | |
CN203567537U (zh) | 改进的反向前进拖拉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