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33105U - 显示装置及其面框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面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33105U
CN206833105U CN201720403086.1U CN201720403086U CN206833105U CN 206833105 U CN206833105 U CN 206833105U CN 201720403086 U CN201720403086 U CN 201720403086U CN 206833105 U CN206833105 U CN 206833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ing
component
surface frame
snap
loc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030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智勇
周友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030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33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33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3310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面框,包括多个框条,其中,还包括布置在面框的角上并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框条连接的至少两个接合件;接合件包括第一构件和形成在第一构件一侧的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具有用于抵接在其中一个框条端部表面上的第一抵接面和用于抵接在与该框条相邻的另一框条端部表面上的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相互垂直;第二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构件的锁体和连接于锁体两个卡勾;框条具有于其端部并与卡勾配合卡合的卡合结构。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框,生产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且装配后的间隙较小,接合后表面更加平整。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面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面框。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市场上的液晶电视和显示器产品的面框分为高档和中档两类,中框产品面框主要采用塑胶模具一次性注塑而成,再加上表面涂装不同的颜色适应不同的客户需求;另一种高档产品主要由金属型制成,较为典型的是采用铝合金制成。由于铝合金无法采用金属模具一次浇注成型,一般方法是采用铝棒冷挤成型标准截面型材,通过折弯工艺将面框制成无缝U型面框,再与下部边框条一起固定到模组背板上,型成液晶电视/显示器面框,此方法加工而成的U型面框,折弯工艺受材质和截面形状的影响良率较低,而且当截面较宽时无法折弯成型;另一种方法是将边框条及对接部分分别通过数控加工方式成较复杂搭接结构,搭接在一起后与下部边框条一同采用螺钉锁到模组背板上,组成液晶电视/显示器面框。此面框对接部分加工复杂,成本很高,而且很多时候容易产品拼接缝隙和接合面不平整断差,影响产品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面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段拼接式框条的制作加工成本过高,以及装配后的间隙过大,接合表面不平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面框,用于支撑一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框条,其中,面框还包括布置在所述面框的角上并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条连接的至少两个接合件;所述接合件包括第一构件和形成在所述第一构件一侧的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具有用于抵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框条端部表面上的第一抵接面和用于抵接在与该框条相邻的另一框条端部表面上的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构件的锁体和连接于所述锁体两个卡勾;所述框条具有于其端部并与所述卡勾配合卡合的卡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框条包括侧壁部和凸设在所述侧壁部内侧的结合部,所述卡合结构设置在结合部的端部;各所述卡勾均包括头部和连接在所述头部与所述锁体之间的连接臂;所述结合部具有位于其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的支撑面,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支撑面上且供所述卡勾的头部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滑入的卡槽和连接在结合部末端并用于限制所述头部沿所述框条的长度方向移出所述卡槽的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头部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卡槽具有与所述头部相匹配的形状。
进一步地,各所述接合件的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的夹角为90°。
进一步地,各所述卡勾均具有与所述卡槽的底面抵接的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位于所述卡勾的底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框条还包括凸设在结合部的内侧并用于承载光学部件的承载部。
进一步地,各所述承载部的端面上均凸设有对接片,其中一个所述框条的对接片和与该框条相邻的另一框条的对接片对接,并在两所述框条之间形成供所述接合件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置入的插入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锁体的内壁上凸设有遮挡块,所述遮挡块具有用于与所述对接片的顶面抵接的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面位于所述遮挡块的底端面。
进一步地,各所述对接片均开设有一定位缺口,所述遮挡块的底端面上凸设有一定位柱,相邻的两所述框条的定位缺口在相邻的所述框条对接形成供所述定位柱置入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述的面框。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框,采用接合件将相邻的框条互连,该接合件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具有用于抵接在其中一个框条端部表面上的第一抵接面和用于抵接在与该框条相邻的另一框条端部表面上的第二抵接面;第二构件包括两个卡勾,框条具有于其端部并与卡勾配合卡合的卡合结构,该面框具有装配简单、易于产生以及连接结构稳定等有益效果,面框的生产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且装配后的间隙较小,接合后表面更加平整。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采用上述的面框,提高了装配效率,节省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面框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合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条与接合件的连接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条与接合件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条与接合件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条与接合件的分解示意图三。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00:显示装置 100:面框
201:显示面板 202:背板
203:光学部件
10:框条 11:卡合结构
12:侧壁部 13:结合部
13a:支撑面 131:卡槽
132:限位部 14:承载部
141:对接片 141a:定位缺口
141b:定位孔
20:接合件
21:第一构件 21a:第一抵接面
21b:第二抵接面 211:第一部分
212:第二部分 213:弧形过渡部分
22:第二构件 221:锁体
2211:遮挡块 2211a:第二定位面
2211b:定位柱
222:卡勾 2221:头部
2222:连接臂 222a:第一定位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前”“后”“左”“右”“上”“下”与附图本身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如图1至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面框100,用于支撑一显示面板201,包括多个框条10,其中,还包括布置在面框100的角上并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框条10连接的至少两个接合件20;接合件20包括第一构件21和形成在第一构件21一侧的第二构件22,第一构件21具有用于抵接在其中一个框条10端部表面上的第一抵接面21a和用于抵接在与该框条10相邻的另一框条10端部表面上的第二抵接面21b,第一抵接面21a和第二抵接面21b相互垂直;第二构件22包括固定于第一构件21的锁体221和连接于锁体221两个卡勾222;框条10具有于其端部并与卡勾222配合卡合的卡合结构11。
上述的面框100,采用接合件20将相邻的框条10互连,该接合件20包括第一构件21和第二构件22,第一构件21具有用于抵接在其中一个框条10端部表面上的第一抵接面21a和用于抵接在与该框条10相邻的另一框条10端部表面上的第二抵接面21b;第二构件22包括两个卡勾222,框条10具有于其端部并与卡勾222配合卡合的卡合结构11,这样,面框100的生产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且装配后的间隙较小,接合后表面更加平整;此外,接合件20能将框条10连成一个整体,接合件20与框条10之间不会出现任何断差与间隙现象,相比无缝的U型折弯,几乎不会有不良品产生;相比复杂的数控加工拼接结构,大大降低了工艺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面框100转接件可以做出千变万化的纹理和颜色,丰富了产品形态,为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提供了可能。
参见图1和2,本实施例提供的面框100为液晶背光模组的前框,该面框100与背板202结合并在二者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设置有背光源(图未示)和光学部件203,该光学部件203可以是光学膜片、导光板和反射片,上述部件构成液晶背光模组,将显示面板201结合到面框100上,组成液晶显示装置200。
参见图1和2,面框100包括框条10和接合件20,接合件20布置在面框100的角上并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框条10互连,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1具有相互垂直的横向(图示中的D1方向,下面统称第一方向D1)和纵向(图示中的D2方向,下面统称第二方向D2),框条10的数量为但不局限于三条,分别为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上框条10(图示的上侧,即长度较长的框条10)和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左右框条10(图示的左右侧,即长度较短的纵向框条10),左右框条10的上端分别连接在上框条10的左右端,左右框条10的上端以及上框条10的左右端分解具有卡合结构11;接合件20的数量为但不局限于两个,分别设置有面框100的左上角和右上角,以连接上框条10和左右框条10。值得一提的是,上框条10的左右端结构相同,左右框条10的上端与上框条10的端部结构亦相同,而左右框条10的下端与上端的结构可相同也可不同,当该面框100由四条框条10组成时,则每条框条10的端部结构均相同。
参见图2至7,接合件20,可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一体成型制成,其包括第一构件21和形成在第一构件21内侧的第二构件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构件21为弯折件,第一构件21包括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部分211、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二部分212以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弧形过渡部分213,第一部分211具有位于其外端的第一抵接面21a,第二部分212具有位于其外端的第二抵接面21b,第一抵接面21a及第二抵接面21b相互垂直,该第一抵接面21a用于抵接在其中一个框条10端部表面上,第二抵接面21b抵接在与该框条10相邻的另一框条10端部表面上。第二构件22包括固定于第一构件21的锁体221和连接于锁体221两个卡勾222,卡勾222可与框条10的卡合结构11配合卡合,这样,通过第一抵接面21a、第二抵接面21b与框条10端部表面的对接,可使第一构件21的第一部分211与上框条10以及使第一构件21的第二部分212与左、右框条10处同一直线上,避免框条10相对接合件20倾斜,使互连后的两框条10间相互垂直,再由第二构件22的卡勾222与卡合结构11卡合,以保持相邻框条10之间的相对位置。
参见图2至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构件22的两个卡勾222在锁体221的中心线上呈左右对称,各卡勾222均包括头部2221和连接在头部2221与锁体221之间的连接臂2222,连接臂2222伸出第一构件21的外侧,该连接臂2222的端面尺寸小于头部2221的端面尺寸;框条10包括侧壁部12和凸设在侧壁部12内侧的结合部13,侧壁部12的顶面高于结合部13的顶面,该结合部13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背板202的固定孔,通过紧固件将背板202锁付在框条10的结合部13上。卡合结构11设置在结合部13的端部,结合部13具有位于其背离显示面板201的一侧表面的支撑面13a,卡合结构11包括开设在支撑面13a上且供卡勾222的头部2221沿显示面板201的厚度方向滑入的卡槽131和连接在结合部13末端并用于限制头部2221沿框条10的长度方向移出卡槽131的限位部132。
具体地,从图可以看出2至7,各接合件20的两个连接臂2222分别沿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延伸,两连接臂2222之间的夹角大致为90°,头部2221的横截面形状大致为圆形,卡槽131具有与头部2221相匹配的形状。
参见图2至7,限位部132自结合部13向侧壁部12倾斜延伸,限位部132与侧壁部12之间预留有设定间隙,以供连接臂2222穿入,从而在框条10的长度方向对框条10与接合件20的相对位置进行保持,二者仅能在显示面板201厚度方向上相对移动。
参见图2至7,作为进一步地优化,各卡勾222均具有与卡槽131的底面抵接的第一定位面222a,第一定位面222a位于卡勾222的底端面,在本实施例中,于显示面板201的厚度方向上,卡勾222的头部2221与连接臂2222的厚度相同,并与卡槽131的槽深相同,第一定位面222a、卡槽131的底面均为平面,在卡勾222的头部2221置入对应的卡槽131后,这样,通过第一定位面222a与卡槽131的底面的抵接,能将接合件20与框条10保持在同一面上,值得一提的是,侧壁部12的顶面与第一构件21的顶面以及侧壁部12的底面与第一构件21的底面均齐平,卡勾222的顶面与结合部13的支撑面13a(即顶面)齐平。
参见图2至7,作为进一步地优化,框条10还包括凸设在结合部13的内侧并用于承载光学部件203的承载部14,在本实施例中,上框条10的承载部14左右端面、左右框条10的承载部14上端面上均凸设有对接片141,其中一个框条10的对接片141和与该框条10相邻的另一框条10的对接片141对接,并在两框条10之间形成供接合件20沿显示面板201的厚度方向置入的插入空间。这样,可在装配接合件20前,将相邻的框条10通过对接片141对齐,提高了装配效率,节省了时间。
参见图2至7,作为进一步地优化,锁体221的内壁上凸设有遮挡块2211,遮挡块2211具有用于与对接片141的顶面抵接的第二定位面2211a,第二定位面2211a位于遮挡块2211的底端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面2211a为平面,对接片141的顶面位于承载部14的顶面下方,相邻的两对接片141的顶面形成与第二定位面2211a接触的接触面。这样,通过上述接触面与第二定位面2211a接触,可防止内部光学部件203的光从缝隙中透出来,还可进一步地保证接合件20与框条10在同一面上,以提高面框100组合后的平整性。
参见图2至7,作为进一步地优化,各对接片141均开设有一定位缺口141a,遮挡块2211的底端面上凸设有一定位柱2211b,相邻的两框条10的定位缺口141a在相邻的框条10对接形成供定位柱2211b置入的定位孔141b,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缺口141a为半圆形,定位柱2211b的横截面为圆形,且相邻的两框条10的定位缺口141a形成的定位孔141b与定位柱2211b相匹配。这样,通过定位柱2211b,可进一步防止内部光学部件203的光从斜45度方向透出来,避免漏光现象发生。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面板201、用于支撑显示面板201的上述的面框100、背板202和光学部件203。
上述的显示装置200,采用上述的面框100,提高了装配效率,节省了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面框,用于支撑一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框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所述面框的角上并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条连接的至少两个接合件;所述接合件包括第一构件和形成在所述第一构件一侧的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具有用于抵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框条端部表面上的第一抵接面和用于抵接在与该框条相邻的另一框条端部表面上的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构件的锁体和连接于所述锁体两个卡勾;所述框条具有于其端部并与所述卡勾配合卡合的卡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条包括侧壁部和凸设在所述侧壁部内侧的结合部,所述卡合结构设置在结合部的端部;各所述卡勾均包括头部和连接在所述头部与所述锁体之间的连接臂;所述结合部具有位于其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的支撑面,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支撑面上且供所述卡勾的头部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滑入的卡槽和连接在结合部末端并用于限制所述头部沿所述框条的长度方向移出所述卡槽的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卡槽具有与所述头部相匹配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框,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接合件的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的夹角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框,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卡勾均具有与所述卡槽的底面抵接的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位于所述卡勾的底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条还包括凸设在结合部的内侧并用于承载光学部件的承载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框,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承载部的端面上均凸设有对接片,其中一个所述框条的对接片和与该框条相邻的另一框条的对接片对接,并在两所述框条之间形成供所述接合件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置入的插入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的内壁上凸设有遮挡块,所述遮挡块具有用于与所述对接片的顶面抵接的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面位于所述遮挡块的底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框,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对接片均开设有一定位缺口,所述遮挡块的底端面上凸设有一定位柱,相邻的两所述框条的定位缺口在相邻的所述框条对接形成供所述定位柱置入的定位孔。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框。
CN201720403086.1U 2017-04-17 2017-04-17 显示装置及其面框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833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03086.1U CN206833105U (zh) 2017-04-17 2017-04-17 显示装置及其面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03086.1U CN206833105U (zh) 2017-04-17 2017-04-17 显示装置及其面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33105U true CN206833105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68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03086.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833105U (zh) 2017-04-17 2017-04-17 显示装置及其面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331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2671A (zh) * 2017-04-17 2017-06-13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面框
CN109257554A (zh) * 2018-10-30 2019-01-22 泰洋光电(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电视机一体式金属背板拼接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2671A (zh) * 2017-04-17 2017-06-13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面框
CN106842671B (zh) * 2017-04-17 2023-05-16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面框
CN109257554A (zh) * 2018-10-30 2019-01-22 泰洋光电(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电视机一体式金属背板拼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33105U (zh) 显示装置及其面框
CN107219661A (zh) 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6045145A1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223717B (zh) 面框及具有该面框的曲面液晶显示设备
CN106842671A (zh) 显示装置及其面框
WO2018068440A1 (zh) 终端设备
CN107238963A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216696944U (zh)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膜片定位结构
WO2019015293A1 (zh) 边框和显示装置
CN204031322U (zh) 高强度液晶背板及液晶电视
CN109257554B (zh) 一种液晶电视机一体式金属背板拼接结构
CN103629589A (zh) 反射片定位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US10788706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9105351U (zh) 显示模组和电视机
WO2017041462A1 (zh) 框架及应用该框架的背光源
US9128315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03734751U (zh) 电视机前框和电视机前框的装配设备
US20140055929A1 (en) Structur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olding structure
CN204633913U (zh) 电视机拼接式边框
CN110913160B (zh) 一种组合边框及显示装置
WO2013181859A1 (zh) 一种中框、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9192487A1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前框组装结构及显示设备
CN209044240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133934B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及其背光模组
CN106211666B (zh) 显示装置及其前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5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