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31661U - 一种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31661U
CN206831661U CN201720504874.XU CN201720504874U CN206831661U CN 206831661 U CN206831661 U CN 206831661U CN 201720504874 U CN201720504874 U CN 201720504874U CN 206831661 U CN206831661 U CN 206831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mpressor
exchanger rig
disposed
out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048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健
张茹
穆文娟
周穆军
任辉
邹元
薛壮
卞维防
徐勇俊
王扬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di Energ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di Energ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di Energ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di Energ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048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31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31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31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在室外的换热装置和设置在室内的换热装置,设置在室外的换热装置设有用于将冷却水引向压缩机而对压缩机进行冷却的冷却回水管道和将对压缩机进行冷却后的水引回设置在室外的换热装置的冷却供水管道,在冷却供水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在冷却供水管道上的第一阀门与压缩机之间的部分上引出第一分支管道连接设置在室内的换热装置,在所述第一分支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且设置在室内的换热装置引出第二分支管道连接至冷却回水管道。与传统供热方式相比,不需要单独设置供热系统,节省初期建设费用及材料消耗;无需附加供热运行能源消耗,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通过回收利用压缩机工作状态排出的大量余热,供热能源自给自足。
背景技术
节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迫于环保及能源成本压力,节能降耗在生产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意义所说的压缩机余热是指,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同时产生的一些热量。压缩机连续工作时,一方面对气体进行高压压缩,必然会使得气体温度升高;另一方面,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各机件因为旋转摩擦等也会产生一些摩擦热。据统计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大量废热可占整个压缩机工作输入功率的四分之一还多,而这部分热能要求压缩系统中的散热系统以最快的速度将其冷却,以使得压缩机处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对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能损耗,若不做回收利用,不利于降低压缩系统的运营成本,并且冷却系统还要求一定的设备投入及电能损耗。而通过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同时科学、合理的对余热回收系统采取必要的控制技术,能够取得热能回收利用的良好效果。
对于压缩机厂房,一般规定平时通风换气次数8次以上,对放散有害气体及爆炸危险气体的泵房及压缩机房,除基本通风外,尚应另外设置8次/h换气的事故通风(《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HG/T20698-2009)。大量吸入室外冷风,就会造成压缩机房热负荷非常高。传统技术需单独设置供热系统对压缩机房进行供暖,一般设大功率暖风机或散热器系统,增加初投资和供热能源消耗。而压缩机工作时产生大量废热,这部分热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影响周围热环境,并且存在极大的能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技术涉及的压缩机房采用的消除余热方式为水冷式。水冷式即通过冷却水循环将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大量废热带出室外,最终通过换热盘管将热量散出室外空气,达到冷却压缩机组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利用压缩机工作状态下排出的废热,通过热回收技术对机房进行供热。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包括设置在室外的换热装置和设置在室内的换热装置,设置在室外的换热装置设有用于将冷却水引向压缩机而对压缩机进行冷却的冷却回水管道和将对压缩机进行冷却后的水引回设置在室外的换热装置的冷却供水管道,在冷却供水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在冷却供水管道上的第一阀门与压缩机之间的部分上引出第一分支管道连接设置在室内的换热装置,在所述第一分支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且设置在室内的换热装置引出第二分支管道连接至冷却回水管道。
压缩机房的每一个压缩机可以设置一套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进一步地,设置在室外的换热装置和设置在室内的换热装置分别在其附近设有风机。设置在室外的换热装置附近的风机送出的风能够冷却该换热装置,而设置在室内的换热装置能够对其附近的风机送出的风进行加热,从而对压缩机房进行供热。
换热装置可以是换热盘管。
根据室内外温湿条件及压缩机冷却水回水温度,通过对冷却供水管道上的第一阀门和第一分支管道上的第二阀门进行开度调节,排出压缩机房过量余热,并通过与新风换热对压缩机房进行供热。
系统控制策略如下:当室内环境温度过低,逐渐开大第一分支管道上的第二调节阀(电动调节阀),冷却供水管道上的第一调节阀(电动调节阀)初期保持不变,通过换热盘管与新风换热,提高室内温度,同时冷却供水管道(冷却支路)与室外空气换热排出压缩机余热;当室内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第二调节阀全开,并逐渐关小第一调节阀,直至温度稳定至设定状态。当室内环境温度偏高,逐渐开大第一调节阀至全开,随后关小第二调节阀(与提升室温调节方式反向),维持以至降低室内环境温度至适宜范围,并排出压缩机余热。两种调节工况均需以保障压缩机冷却水回水温度足够排除压缩机余热为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与传统供暖方式相比,不需要单独设置供热系统,节省初期建设费用及材料消耗。
2、无需附加供热运行能源消耗,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3、减少直接向大气的废热排放量,减小对周围建筑热环境的影响;
4、对于天然气压缩机房仪表满布,利用废热预热新风,提高送风温度,消除冬季送风温度过低造成的仪表液晶显示失灵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包括设置在室外的换热装置2和设置在室内的换热装置1,设置在室外的换热装置2设有用于将冷却水引向压缩机7而对压缩机7进行冷却的冷却回水管道L1和将对压缩机7进行冷却后的水引回设置在室外的换热装置的冷却供水管道L2,在冷却供水管道L2上设有第一阀门D1,在冷却供水管道L2上的第一阀门D1与压缩机7之间的部分上引出第一分支管道L4连接设置在室内的换热装置1,在所述第一分支管道L4上设有第二阀门D2,且设置在室内的换热装置1引出第二分支管道L3连接至冷却回水管道L1。
压缩机房的每一个压缩机可以设置一套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进一步地,设置在室外的换热装置2和设置在室内的换热装置1分别在其附近设有风机6和5。设置在室外的换热装置附近的风机6送出的风能够冷却该换热装置2,而设置在室内的换热装置1能够对其附近的风机5送出的风进行加热,从而对压缩机房8进行供热。
本实用新型的管道L1和L2用于排出过量余热;L3和L4用于热回收预热新风,对机房内进行供热。根据室内外温湿条件及压缩机组冷却水回水温度,通过联锁调节布于冷却供水管道L2和第一分支管道L4上的第一阀门D1、第二阀门D2的开度,排出压缩机房过量余热,并通过与新风换热对压缩机房进行供热。
系统控制策略如下:当室内环境温度过低,逐渐开大第一分支管道L4上的第二调节阀(电动调节阀)D2,冷却供水管道L2上的第一调节阀(电动调节阀)D1初期保持不变,通过换热盘管与新风换热,提高室内温度,同时冷却供水管道L2(冷却支路)与室外空气换热排出压缩机余热;当室内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第二调节阀D2全开,并逐渐关小第一调节阀D1,直至温度稳定至设定状态。当室内环境温度偏高,逐渐开大第一调节阀D1至全开,随后关小第二调节阀D2(与提升室温调节方式反向),维持以至降低室内环境温度至适宜范围,并排出压缩机余热。两种调节工况均需以保障压缩机冷却水回水温度足够排除压缩机余热为先。

Claims (5)

1.一种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在室外的换热装置和设置在室内的换热装置,设置在室外的换热装置设有用于将冷却水引向压缩机而对压缩机进行冷却的冷却回水管道和将对压缩机进行冷却后的水引回设置在室外的换热装置的冷却供水管道,在冷却供水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在冷却供水管道上的第一阀门与压缩机之间的部分上引出第一分支管道连接设置在室内的换热装置,在所述第一分支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且设置在室内的换热装置引出第二分支管道连接至冷却回水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压缩机房的每一个压缩机设置一套所述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室外的换热装置和设置在室内的换热装置分别在其附近设有风机,设置在室外的换热装置附近的风机送出的风能够冷却该换热装置,而设置在室内的换热装置能够对其附近的风机送出的风进行加热,从而对压缩机房进行供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装置可以是换热盘管。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室内外温湿条件及压缩机冷却水回水温度,通过对冷却供水管道上的第一阀门和第一分支管道上的第二阀门进行开度调节,排出压缩机房过量余热,并通过与新风换热对压缩机房进行供热。
CN201720504874.XU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Active CN206831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04874.XU CN206831661U (zh)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04874.XU CN206831661U (zh)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31661U true CN206831661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70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04874.XU Active CN206831661U (zh)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316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7842A (zh) * 2020-03-09 2020-06-05 康健 一种供热机组储热罐辅助供热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7842A (zh) * 2020-03-09 2020-06-05 康健 一种供热机组储热罐辅助供热装置
CN111237842B (zh) * 2020-03-09 2021-05-18 康健 一种供热机组储热罐辅助供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34366B (zh) 一种数据机房空调系统
CN202310410U (zh) 机房设备的送风控制系统
CN206831661U (zh) 一种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CN2842275Y (zh) 可根据制冷负荷变化自动调节的中央空调节能系统
CN207487027U (zh) 一种用于空调的节能风帽自然冷却系统
CN207893919U (zh) 一种机械制冷与辅助冷源两路联合供冷系统
CN206831662U (zh) 一种压缩机房余热回收供热系统装置
CN205619479U (zh) 循环回收用冷设备余热的冷热连供系统
CN200955823Y (zh) 空气循环式地热空调装置
CN107420994A (zh) 一种中央空调用风机盘管机构
CN204392755U (zh) 一种基站用户外机柜温控装置
CN214791459U (zh) 一种新型洁净空调系统
CN205619621U (zh) 空气能换能器
CN201730805U (zh) 一种冷却系统
CN2828612Y (zh) 电脑自动控制活塞式冷水机组制热水节能设备
CN208349472U (zh) 一种空压余热回收代替空调加热装置
CN106247550A (zh) 一种用于工业空调设备控制系统
CN201919279U (zh) 一种智能热交换系统
CN204783554U (zh) 一种节能型空气压缩机
CN204253315U (zh) 空压机冷却风再利用系统
CN203704205U (zh) 恒温恒湿节能系统
CN219415146U (zh) 一种废热再利用系统
CN204630463U (zh) 一种水电混合冷却塔节能装置
CN216890635U (zh) 一种浮法玻璃f区风温自动控制系统
CN203561011U (zh) 一种简易热管热泵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