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30973U - 一种输送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送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30973U
CN206830973U CN201720487860.1U CN201720487860U CN206830973U CN 206830973 U CN206830973 U CN 206830973U CN 201720487860 U CN201720487860 U CN 201720487860U CN 206830973 U CN206830973 U CN 2068309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side
insulation layer
heat insulation
sup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878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伟
李春漫
田胜杰
丁鹤铭
董连江
常维纯
郭海峰
徐海红
高艳清
吴振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il and Gas Pipeline Networ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878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309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309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309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管道,属于石油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管道包括金属管材(1)、设置在所述金属管材(1)外部的防腐层(2)、设置在所述防腐层(2)外部的超疏水涂层(3);以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超疏水涂层(3)外部的绝热层(4);设置在所述绝热层(4)外部的热反射层(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超疏水涂层的外部依次设置绝热层与热反射层,可对热流进行有效绝热,从而降低热流到达超疏水涂层表面时的温度,使热流温度等于或小于金属管材的温度,避免了热流在超疏水涂层的表面产生结露现象,从源头上阻止了冷凝水的产生,避免了因侵入水造成的防腐层的破坏,极大地降低了金属管材被腐蚀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输送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送管道。
背景技术
石油储运行业通常采用输送管道来输送天然气以及油品。在管道的生产加工中,一般在其金属管材外壁设置防腐层以防止被腐蚀穿孔。但是,如若管道输送低温流体时,其管道外表面温度低于环境露点温度,此时外界热流到达防腐层时将在其上凝结成冷凝水,经过冷凝水的长期浸泡,水分子会逐渐渗透浸入防腐层内部直至金属管材表面,进而引起防腐层破坏、管道金属表面锈蚀等问题。另外,防腐层吸水后,其膨胀系数发生变化,若遇到气温骤变,还会引发防腐层开裂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常在防腐层外部设置一层超疏水层,可避免冷凝水进入防腐层。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虽然在防腐层上设置超疏水层,能够实现疏水效果,但是,其并不能从源头上阻止冷凝水的产生。一旦防腐层遭到破坏,现有技术仍然不能避免冷凝水的侵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有效避免冷凝水对管道的腐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管道。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输送管道,包括金属管材、设置在所述金属管材外部的防腐层、设置在所述防腐层外部的超疏水涂层;所述管道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超疏水涂层外部的绝热层;
设置在所述绝热层外部的热反射层。
优选地,所述超疏水涂层的厚度为10μm~100μm。
优选地,所述绝热层整片粘贴在所述超疏水涂层的外部,并形成一条第一接缝;
所述第一接缝处粘贴有第一密封带。
优选地,所述绝热层的厚度为10mm~140mm。
优选地,所述绝热层包括内绝热层和覆盖在所述内绝热层外部的外绝热层;
所述内绝热层与所述外绝热层所形成的接缝错开,并各自粘贴有所述第一密封带;
所述热反射层整片粘贴在所述外绝热层的外部,并形成一条第二接缝;
所述第二接缝处粘贴有第二密封带。
优选地,所述绝热层包括内绝热层和外绝热层;
所述热反射层粘贴在所述外绝热层的外部,形成整体结构,所述整体结构整片粘贴在所述内绝热层的外部;
所述内绝热层与所述整体结构所形成的接缝错开,并各自粘贴有第三密封带。
优选地,所述绝热层包括内绝热层和覆盖在所述内绝热层外部的外绝热层;
所述热反射层以完全缠绕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外绝热层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热反射层的厚度为0.1μm~500μ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超疏水涂层的外部依次设置绝热层与热反射层,可对热流进行有效绝热,从而降低热流到达超疏水涂层表面时的温度,使热流温度等于或小于金属管材的温度,避免了热流在超疏水涂层的表面产生结露现象,从源头上阻止了冷凝水的产生,避免了因侵入水造成的防腐层的破坏,极大地降低了金属管材被腐蚀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送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对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1金属管材;
2防腐层;
3超疏水涂层;
4绝热层,401内绝热层,402外绝热层;
5热反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送管道,如图1所示,该输送管道包括金属管材1、设置在金属管材1外部的防腐层2、设置在防腐层2外部的超疏水涂层3;以及还包括,设置在超疏水涂层3外部的绝热层4;设置在绝热层4外部的热反射层5。
以下就对该输送管道的工作原理给予解释说明。
当输送管道输送低温流体时,其输送管道外表面温度低于环境露点温度,此时当温度较高的热流从外界环境流向输送管道时,热反射层5作为第一个屏障,将热流的一部分热量反射到外界环境中去;而携带剩余热量的热流经热反射层5并穿过绝热层4时,该剩余热量被绝热层4吸收,从而使得热流达到超疏水涂层3的表面时,其自身温度小于或等于金属管材1的温度,进而避免热流中的水气在超疏水涂层3的表面凝结成水滴(简称冷凝水),防止了热流在超疏水涂层3的表面产生结露现象,从源头上阻止了冷凝水的产生。
可见,通过在超疏水涂层3的外部依次设置绝热层4与热反射层5,可对热流进行有效绝热,从而降低热流到达超疏水涂层3表面时的温度,使热流温度等于或小于金属管材1的温度,避免了热流在超疏水涂层3的表面产生结露现象,从源头上阻止了冷凝水的产生,避免了因侵入水造成的防腐层2的破坏,极大地降低了金属管材1被腐蚀的风险。
下面对输送管道的防腐层2、超疏水涂层3、绝热层4以及热反射层5进行一一说明。
防腐层2,是防止冷凝水到达金属管材1表面的最后一道屏障,以保护金属管材1不被冷凝水腐蚀。
防腐层2的种类有多种,其为本领域所常见的,举例来说,可采用三层结构聚乙烯防腐层(英语There Polyethylene,简称3PE)。在实际操作中,可将3PE的每层材料均匀涂抹在金属管材1的表面。
在防腐层2的外部设置超疏水涂层3,可防止冷凝水穿过超疏水涂层3进入到防腐层2的表面,降低冷凝水对金属管材1腐蚀风险。其中,水滴在超疏水涂层3上的接触角大于150°。
本实施例中的超疏水涂层3的材料选择为与水滴接触角大于150°的氟硅丙烯酸类,该氟硅丙烯酸类主要由疏水改性的纳米SiO2和氟硅丙烯酸树脂及其他颜填料构成(具体成分可参见专利文献CN201210323279.8)。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对输送管道的生产加工,本实施例中的超疏水涂层3由超疏水材料通过刷涂、喷涂或辊涂的方式均匀地形成在防腐层2的外表面。
另外,为了能够有效防止冷凝水穿过超疏水涂层3进入到防腐层2的表面,又考虑到加工成本的因素,本实施例中的超疏水涂层3的厚度,可优选为10μm~100μm,例如可以为10μm、20μm、30μm、40μm、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超疏水涂层3的外部覆盖有绝热层4,可吸收热流的热量,以减少热流到达超疏水涂层3外部的温度,从而避免在超疏水涂层3外部产生冷凝水。
在实际应用中,构成绝热层4的绝热材料可分为多孔材料、热反射材料和真空材料三类。而本实施例为了即能保证绝热层4对热流的绝热效果,又能减少成本,同时便于施工,选择质量较轻的弹性的多孔材料,该多孔材料的空隙内的空气的导热系数很低,从而达到利用孔隙而绝热的目的。举例来说,该多孔材料可以为柔性泡沫橡塑材料板材或者管材。
为了既能有效对热流起到绝热效果,又减少输送管道的生产成本,绝热层4厚度优选为10mm~140mm,例如10mm、20mm、30mm、40mm、50mm、60mm、70mm、80mm、90mm、100mm、110mm、120mm、130mm、140mm等。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加强该输送管道对热量的绝热效果,本实施例在外绝热层402的外部设置热反射层5。其中,热发射层5由热反射材料组成,而热反射材料具有很高的反射系数,能将热量反射出去,如金、银、镍、铝箔或镀金属的聚酯、聚酰亚胺薄膜等。
热反射层5,可优选为铝箔。本实施例将热反射层5设置为铝箔不仅因为铝箔具有很高的反射系数,能将热流一部分的热量反射出去,使携带有剩余热量的热流进入到绝热层4的内部,增加了对热量的绝热效果;而且,水不能通过铝箔,防止水进入到绝热层4的内部,能对热绝热层4起到防潮作用;同样地,也可对绝热层4起到保护作用,以防止绝热层4的损坏。
其中,热反射层5(即铝箔)的厚度,可优选为0.1μm~500μm,不仅能有效起到发射热量的作用,而且也能减少输送管道的生产成本。
关于绝热层4设置在超疏水涂层3外部的方式有多种,为了省时省力地将绝热层4形成在超疏水涂层3上,本实施例中的绝热层4整片粘贴在超疏水涂层3的外部,并形成一条第一接缝。
由于采用整片粘贴的方式,绝热层4的两个对接端处会形成有接缝,为了便于区分,此处称其为第一接缝,而第一接缝处的极少部分的超疏水涂层3很有可能裸露在外部。
为了避免输送管道在服役工程中,有水通过绝热层4的第一接缝而直接到达超疏水涂层3外部,本实施例在第一接缝处粘贴有第一密封带,以保证绝热层4的严密性,不仅能避免水进入到超疏水涂层3的外部,而且也避免水浸入到绝热层4的内部,从而增加了绝热层4的绝热性能。
其中,第一密封带,优选为铝箔胶带。本实施例将第一密封带设置为铝箔胶带,既可对位于第一接缝处的热流的热量进行反射,减少了热流到达绝热层4第一接缝处的热量;也便于输送管道的生产加工,可直接将第一密封带粘贴在第一接缝的外表面。
具体地,上述粘贴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可在超疏水涂层3的外部和/或绝热层4的内部涂抹有胶水(例如氯丁胶水),使绝热层4整片粘贴在超疏水涂层3的外部。
另外,为了避免有水穿过第一接缝而到达超疏水涂层3的外部,以及为了能降低热流进入到第一接缝处的温度,本实施例也在绝热层4的第一接缝处涂抹有胶水(例如氯丁胶水)。
由于绝热层4的厚度较大,这也决定了绝热层4的第一接缝的深度也较大,若绝热层4的第一接缝内涂抹的胶水不均匀的话,会出现有部分热流通过第一接缝到达超疏水涂层3外部时的热量很高,就会在超疏水涂层3的外部形成冷凝水,进而增加了金属管材1发生腐蚀的风险;同样,若第一密封带遭到破坏,再加上第一接缝内涂抹的胶水不均匀的话,会出现有水直接通过第一接缝而到达超疏水涂层3的外部,这也增加了金属管材1发生腐蚀的风险。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就绝热层4的具体设置以及热反射层5在其上的设置方式进行了举例说明:
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绝热层4包括内绝热层401和覆盖在内绝热层401外部的外绝热层402,且内绝热层401与外绝热层402所形成的接缝错开,并各自粘贴有第一密封带。热反射层5整片粘贴在外绝热层402的外部,并形成一条第二接缝;第二接缝处粘贴有第二密封带。
这样设置绝热层4,当热流从外绝热层402的接缝处穿过,由于内绝热层401的接缝与外绝热层402的接缝错开,使得热流不能继续穿过内绝热层401的接缝,而从内绝热层401非接缝处穿过,进而损失了其自身的热量,有效地避免了在超疏水涂层3的表面形成冷凝水,降低了金属管材1发生腐蚀的风险;同样,当水从外绝热层402的接缝处穿过,由于内绝热层401的接缝与外绝热层402的接缝错开,使得水不能继续穿过内绝热层401的接缝,而位于外绝热层402的接缝处,或浸入到外绝热层402的内部,而不对内绝热层401的绝热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操作中,不仅仅限于两层,还可以由内至外将绝热层4设置成若干层(层数大于等于2)绝热层,且每层绝热层所对应的接缝都错开。将绝热层4分成几层,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制,根据绝热层4的厚度进行适当设置即可。
其中,内绝热层401与外绝热层402的厚度可分别设置为5~70mm,且内绝热层401的内部和/或超疏水涂层3的外部、以及内绝热层401的外部和/或外绝热层402的内部、内绝热层401的接缝处以及外绝热层402的接缝处涂抹有粘合剂(例如氯丁胶水)。
另外,第二密封带可设置为铝箔胶带。
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绝热层4包括内绝热层401和外绝热层402;热反射层5粘贴在外绝热层402的外部,形成整体结构,整体结构整片粘贴在内绝热层401的外部;内绝热层401与整体结构所形成的接缝错开,并各自粘贴有第三密封带。
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是,该实施方式是先将热反射层5粘贴在外绝热层402的外部,然后再将外绝热层402粘贴在内绝热层401的外部。
其中,第三密封带可设置为铝箔胶带。
另外,内绝热层401与外绝热层402的结构以及厚度设置,请参见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阐述,在此就不在赘述。
作为第三种实施方式:绝热层4包括内绝热层401和覆盖在内绝热层401外部的外绝热层402;热反射层5以完全缠绕的方式设置在外绝热层402的外部。
与上两种实施方式不同,该实施方式是将反射层5缠绕在外绝热层402的外部。
其中,完全缠绕指的是,在外绝热层402的外部缠绕热反射层5时,上一圈和下一圈的热反射层5重叠保持在热反射层5宽度的30%~50%。
另外,内绝热层401与外绝热层402的结构以及厚度设置,请参见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阐述,在此就不在赘述。
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具体方式将热反射层5设置在外绝热层402的外部。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输送管道,包括金属管材(1)、设置在所述金属管材(1)外部的防腐层(2)、设置在所述防腐层(2)外部的超疏水涂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超疏水涂层(3)外部的绝热层(4);
设置在所述绝热层(4)外部的热反射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疏水涂层(3)的厚度为10μm~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层(4)整片粘贴在所述超疏水涂层(3)的外部,并形成一条第一接缝;
所述第一接缝处粘贴有第一密封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层(4)的厚度为10mm~14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层(4)包括内绝热层(401)和覆盖在所述内绝热层(401)外部的外绝热层(402);
所述内绝热层(401)与所述外绝热层(402)所形成的接缝错开,并各自粘贴有所述第一密封带;
所述热反射层(5)整片粘贴在所述外绝热层(402)的外部,并形成一条第二接缝;
所述第二接缝处粘贴有第二密封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层(4)包括内绝热层(401)和外绝热层(402);
所述热反射层(5)粘贴在所述外绝热层(402)的外部,形成整体结构,所述整体结构整片粘贴在所述内绝热层(401)的外部;
所述内绝热层(401)与所述整体结构所形成的接缝错开,并各自粘贴有第三密封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层(4)包括内绝热层(401)和覆盖在所述内绝热层(401)外部的外绝热层(402);
所述热反射层(5)以完全缠绕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外绝热层(402)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反射层(5)的厚度为0.1μm~500μm。
CN201720487860.1U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输送管道 Active CN2068309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87860.1U CN206830973U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输送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87860.1U CN206830973U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输送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30973U true CN206830973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70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87860.1U Active CN206830973U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输送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309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5912A (zh) 一种管道保温结构及其用途
CN200986066Y (zh) 高效节能保温管
CN105823108B (zh) 一种超远距离输送蒸汽管道
CN202327524U (zh) 架空式蒸汽输送管道
KR20140046222A (ko) 선박 구조물용 단열 복합 시트
CN206072661U (zh) 一种集中供热用保温管
Zhukov et al. Ecological and energy efficiency of insulating systems
CN206830973U (zh) 一种输送管道
CN203230966U (zh) 具有多层复合隔热结构的输送管道
CN206802633U (zh) 一种新型保温管道组件
CN103195985A (zh) 具有多层复合隔热结构的输送管道
CN104075075B (zh) 一种保温管
CN204005033U (zh) 一种保温管
CN207230035U (zh) 一种钢套钢预埋式蒸汽保温管
CN203115397U (zh) 一种直埋式蒸汽输送管道
CN206398268U (zh) 一种lng保冷管道
CN108518534A (zh) 一种低温管道
CN209414796U (zh) 一种环保型预制直埋保温管
CN208074409U (zh) 一种防腐保温管道
CN206221902U (zh) 一种预成型绝热管道
CN206802517U (zh) 一种新型保温管道单元
CN220566868U (zh) 一种钢套钢蒸汽保温结构
CN207729070U (zh) 一种新型双层蒸汽管
CN105840923A (zh) 一种用于大棚喷水系统的新型供水管道
CN206191166U (zh) 一种具有防腐性能的输水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5

Address after: Room 08-10, 6 / F, block a, No. 5, Dongtucheng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3

Patentee after: National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pipeline network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07 Oil Mansion, 9 North Avenue,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Dongzhimen

Patentee before: PETROCHINA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