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27689U - 一种多功能搬运小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搬运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27689U
CN206827689U CN201720562335.1U CN201720562335U CN206827689U CN 206827689 U CN206827689 U CN 206827689U CN 201720562335 U CN201720562335 U CN 201720562335U CN 206827689 U CN206827689 U CN 206827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ody frame
bearing
load
tru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623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建刚
沈云峰
王延烽
王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5623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27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27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2768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搬运小车,包括搬运小车模块和上部承重模块,上部承重模块覆盖在搬运小车模块上;所述搬运小车模块包括:主体车架,桁架,伸缩结构,登车桥支撑脚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结构组合变化多样,携带运输方便,既能辅助快速登车,又能实现单人批量运送货物,提升运输效率,避免战斗力的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搬运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作业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搬运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军事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制造技术在不断进步,军队现代化程度也有了相应的提高。自从高技术兵器时代的来临,现代战争的各种作战样式、作战规模、作战消耗,均是过去任何战争所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各种先进技术兵器的不断出现,战争的规模不断扩大,战场的范围更加广阔,物资的消耗更加巨大,装备的损坏率与人员的伤亡率不断提高。因此,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加强战略后方建设,使现代战争的后勤工作拥有可靠的基础,至关重要。
后勤保障是军事工作的主项,其关键在于善用物质力量与技术手段,及时和精确地保障作战单位的需要,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保证各项军事任务的完成。因此,战争对后勤的依赖性逐渐增大,后勤保障对军队战斗力的形成的更加重要,后勤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逐渐提升。
在运输方面,历年来发生的高技术战争表明,道路桥梁作为陆地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队机动及后勤保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战争双方争夺的重点。同时,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对后勤保障及其运输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化战争条件下的巨大作战消耗,对于部队的快速反应和快速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于后勤物资的运输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倘若我们不能在很快的时间内对物资进行补充,前方的武器装备和人员将面临很大的威胁。
在物资运送方面,目前对于大型物资装备的大批量集中运输有着很强的运输能力。但是,面对零散的物资,却仍然采用较为原始的方式,即通过人力进行搬运。因此,需要研制一种多功能简易运输工具以解决野外作战条件下小型零散物资后勤保障的运输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搬运小车,结构简单,结构组合变化多样,携带运输方便,既能辅助快速登车,又能实现单人批量运送货物,减少人员体力劳动,提升运输效率,减少运送人员,避免战斗力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搬运小车,包括搬运小车模块和上部承重模块,上部承重模块覆盖在搬运小车模块上;所述搬运小车模块包括:
主体车架,主体车架中间具有横梁和纵梁,主体车架尾部安装承重大轮总成,主体车架两侧为套装伸缩结构的空心套管;
桁架,桁架置于主体车架下方,桁架尾部与主体车架铰接,桁架前部安装有万向轮总成和转动扶手;
伸缩结构,伸缩结构由多节伸缩杆依次套接构成,第一节伸缩杆套装在主体车架两侧的空心套管内,最后一节伸缩杆为U型前侧扶手;
登车桥支撑脚架,登车桥支撑脚架上端与伸缩杆铰接或与桁架铰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承重大轮总成包括两个承重大轮胎和两个承重大轮胎之间安装的一根较粗连接钢管,承重大轮胎与较粗连接钢管之间设计有凹槽装置,承重大轮胎轴与凹槽的一侧下部连接固定,较粗连接钢管端头与凹槽另一侧上部连接固定,主体车架侧边的空心套管端头安装在凹槽内,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万向轮总成包括两个万向轮和连接两个万向轮之间的连接钢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结构的U型前侧扶手上安装有前侧锁紧器;前侧锁紧器为两个相对的夹丝钳固定在U型前侧扶手上,每个夹丝钳包括固定钳臂和活动钳臂,活动钳臂通过螺纹丝扣套装在固定钳臂上,活动钳臂上安装有锁紧螺栓。
上述技术方案中,主体车架尾部安装有货物挡板,货物挡板的骨架为多根纵向方形铁管和多根横向方形铁管,货物挡板底边通过销轴与主体车架铰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登车桥支撑脚架底端安装有全角度转动底盘。
功能原理及显著效果:
一、搬运功能说明
搬运功能直接使用搬运小车模块。在使用上,搬运功能共分为三种形态。
倾斜二轮形态:使用倾斜二轮形态,应将登车桥支撑脚架和转动扶手收至于主体车架和转动桁架之间,伸缩机构收缩至最短状态,后部货物挡板打开至90°,并将伸缩机构和转动桁架上的月牙锁锁紧,此时搬运小车处于倾斜二轮形态。
倾斜四轮形态:使用倾斜四轮形态,应将登车桥支撑脚架和转动扶手收至于主体车架和转动桁架之间,伸缩机构收缩至最短状态,后部货物挡板打开至90°,并将伸缩机构的月牙锁锁紧,转动桁架上的月牙锁打开,转动桁架至最大角度,利用自身的旋转锁紧装置进行旋转锁紧,此时搬运小车处于四轮倾斜形态。
平放四轮形态:使用平放四轮形态,应先将伸缩机构中部拉出,转动扶手成垂直状态,再将伸缩机构收缩至最短,并将伸缩机构和转动桁架的月牙锁锁紧。后部货物挡板可视情况打开或闭合,货物承重挡板视情况可进行安装。
二、登车桥功能说明
登车桥功能由搬运小车模块和承重挡板模块组成。
使用方法:使用前,先将转动桁架和伸缩机构上的月牙锁处于未锁紧状态,之后将伸缩机构拉伸至最长,利用最前侧锁紧器和卡车尾部进行锁紧固定,再将登车桥支撑脚放出,根据场地的情况调整为适宜的长度和角度,并将其锁紧。转动桁架根据地面情况进行打开,待前侧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后,对支撑杆进行锁紧。最后将承重挡板按照相应位置进行扣合,铺在伸缩机构上,构成登车桥面。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的功能:
1.作为简易登车桥辅助人员快速等车;
2.作为搬运工具辅助人员搬运货物。
本实用新型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
1.引入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按照功能设计,将其分为若干可拆卸结构,根据使用的需要进行组合;
2.将多种工具的优点结合,以较为简单的结构进行功能的组合实现;
3.应用工业设计软件进行实体建模和仿真分析,此基础上进行了结构连接关系的试验和结构承载能力的分析,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最终结构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根据;
4.功能多样、结构便于维护,使用对象广泛。
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结构组合变化多样,携带运输方便,既能辅助快速登车,又能实现单人批量运送货物,减少人员体力劳动,提升运输效率,减少运送人数,避免战斗力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搬运小车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上部承重模块,2—车架主体,3—桁架,4—登车桥支撑脚架,5—承重大轮总成,6—万向轮,7—伸缩杆,8—U型前侧扶手,9—前侧锁紧器,10—货物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搬运小车,包括搬运小车模块和上部承重模块,上部承重模块覆盖在搬运小车模块上;所述搬运小车模块包括:主体车架,主体车架中间具有横梁和纵梁,主体车架尾部安装承重大轮总成,主体车架两侧为套装伸缩结构的空心套管;上部折叠担架,上部折叠担架放置于主体车架上或另外放置;桁架,桁架置于主体车架下方,桁架尾部与主体车架铰接,桁架前部安装有万向轮总成和转动扶手;伸缩结构,伸缩结构由多节伸缩杆依次套接构成,第一节伸缩杆套装在主体车架两侧的空心套管内,最后一节伸缩杆为U型前侧扶手;登车桥支撑脚架,登车桥支撑脚架上端与伸缩杆铰接或与桁架铰接;所述的承重大轮总成包括两个承重大轮胎和两个承重大轮胎之间安装的一根较粗连接钢管,承重大轮胎与较粗连接钢管之间设计有凹槽装置,承重大轮胎轴与凹槽的一侧下部连接固定,较粗连接钢管端头与凹槽另一侧上部连接固定,主体车架侧边的空心套管端头安装在凹槽内,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的万向轮总成包括两个万向轮和连接两个万向轮之间的连接钢管,所述伸缩结构的U型前侧扶手上安装有前侧锁紧器;前侧锁紧器为两个相对的夹丝钳固定在U型前侧扶手上,每个夹丝钳包括固定钳臂和活动钳臂,活动钳臂通过螺纹丝扣套装在固定钳臂上,活动钳臂上安装有锁紧螺栓,主体车架尾部安装有货物挡板,货物挡板的骨架为多根纵向方形铁管和多根横向方形铁管,货物挡板底边通过销轴与主体车架铰连,所述的登车桥支撑脚架底端安装有全角度转动底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主体车架结构
本搬运工具需要实现的其中两个功能就是搬运小车功能和自动登车担架车功能。这两个功能均和中部搬运小车结构有关。
在结构设计方面,我们考虑到,由于上部折叠担架部分是直接采用现有的军用四折折叠担架,其大小形状基本固定,因此在车架宽度的设计上,要保证车架能够平稳牢固放置担架结构,在宽度的设计上,适应担架的宽度,使其具有良好的衔接能力。在宽度方面,两根纵梁的内部间距为600mm,在长度方面,需要考虑到其使用的方便性,长度直接不与担架的长度衔接,在长度设计上,为1200mm。纵梁之间,由五根横梁进行连接,五者的中间部分又由两根根和横梁横截面相同大小形状的梁纵相连接,构成多个“田”字形的结构,保证承载总量上可均匀分配。两根纵梁因为主体承重的关系,尺寸较大,横截面高51mm,宽31mm,中间进行抽壳处理,留出1mm薄壁,中间掏空不仅节省材料,而且减轻重量,可留出空间放置其他结构,尤其是伸缩结构。同时,中间的横梁和纵梁同时进行掏空处理。在横梁和中间的纵梁下面设置筋结构,可有效提升结构的承载能力。
五根横梁和中间的纵梁的厚度相对于两边的承重纵梁而言都较薄,下部可为安装其他结构留出的相应的空间。
主体车架结构的尾部结构为三段式伸缩结构。
在车架尾部,安装搬运工具的承重大轮。轮胎外径为250mm。后部大轮胎并未直接安装在车架纵梁的尾部,而是独立作为一个构件,在两个大轮胎之间安装一根较粗的连接钢管,增加轮胎的承载能力,并辅助承受货物在车架上时给结构施加的剪力。连接杆中部和轮胎中部相距一段距离,使车架在安装承重大轮胎后离地面的高度有一定增加,可增大车架与地面的距离,提升工具实现搬运功能时对场地的适应能力,也是为工具实现等车担架功能时折叠脚架在折叠之后有足够的空间放置。
在后部的轮胎承重设计结构中,有一“增高”部分,中间设计有凹槽,可刚好放进车架的纵梁,使车架和后部轮胎装置连接,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采用可分离式的设计,可随时进行拆卸,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替换。
这两个简单的构架,组成了整个中间搬运小车模块部分最基础的部分,最为核心的部分,当然此时无法实现目标功能,后面通过陆续添加其他的结构,可逐渐实现其他相应的功能。
二、伸缩结构
为了同时保证在实现登车桥功能时的结构长度和实现搬运工具时的长度,我们决定采取三段式的伸缩结构,而且在伸缩结构上同样可以借鉴拉杆行李车的结构形式,在两侧纵梁上采取伸缩杆的形式,进行结构的伸缩,而且车架尾部为伸缩结构的基体,中间和前部的伸缩杆可设计在车架纵梁的内部。
中部的伸缩杆设计长度为1200mm,前侧伸缩杆长度设计为1100mm(不包括最前端的扶手),前侧的两伸缩杆由扶手相连接,中部伸缩杆两边则独立存在。
在连接方面,中部连接杆与主体车架之间有伸缩,前侧连接杆和中部连接杆之间也可自由伸缩。当伸展至最长时,也是作为登车桥功能使用时,整个工具拥有3500mm的长度,每两个伸缩结构之间,最短拥有100mm的重合距离,保证伸缩杆在拉至最长时可承受相应的重量。在结构缩至最短时,中部伸缩杆在车架外侧留有100mm的距离,前侧伸缩杆则全部收缩至中部伸缩杆内部,此时的长度,很适合作为搬运工具时的长度。
在伸缩杆的横截面设计上,前侧伸缩杆横截面的高度和中部伸缩杆横截面的高度相比相差很小,前侧伸缩杆的外壁几乎要和中部伸缩杆的内壁贴合。而中部伸缩杆横截面的高度相较车架纵梁的横截面高度而言,则要短上10mm多,其目的是为了在下面可以添加其他结构,实现其他功能,例如形态变化功能所需的支撑脚架。
在前侧扶手的设计上,最中间部分横截面相比两端而言较小,其目的是可以在上面安装快速锁紧装置,作用是该工具作为登车桥功能时工具前侧可实现与卡车尾部快速锁紧。
三、形态变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的三种搬运形态,即折叠两轮形态、倾斜四轮形态和平放四轮形态。三种搬运形态,对应了不同的货物体积和形式。第一种形态可搬运少量货物,运用形式类似于拉杆行李车的使用方式。同时这种形态也同于工具单独拖动时使用。第二种形式在人力的使用上相对较小,可运载油桶或其他较重货物。第三种形式可承载大量散件或较大型的货物。
第一种搬运形态运用伸缩结构的结构形式可直接实现,根据需要,前侧伸缩杆通过长度的自由调节,达到适合的长度,同时最前侧作为扶手使用。
第二种搬运形态和第三种搬运形态直接使用之前的结构则无法实现,需要在车间前侧添加轮胎。同时考虑到这两种形态,决定在车架下部添加桁架结构,且桁架结构可绕车架尾部进行转动,桁架的前段两侧添加万向轮,与后部的承重轮胎构成四轮形态。桁架前侧和车架之间,通过可旋转锁紧的伸缩杆进行连接。在桁架进行转动时,伸缩管的长度也随之变化,当调节到我们需要的角度是,可将伸缩管上的旋转锁紧结构进行锁紧,使伸缩管长度固定,桁架的旋转角度也随之固定。
桁架的两侧采用类似角钢的结构,作为主要受力部位。桁架后侧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构成可转动的形式,桁架的内壁的长度比下壁的长度稍长,使其桁架在转动时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桁架中间添加直径较小的钢条结构,是两侧结构进行连接。同时,处于倾斜四轮形态时,桁架结构的上方也可放置少量较轻的货物。在桁架的前侧两端,添加万向轮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转弯性能,两侧的万向轮结构之间,利用钢管结构进行连接,也可增加其承载能力。
当桁架角度转至零度时,则刚好与车架吻合,“角钢”内侧与车架纵梁的里侧相贴,“角钢”下侧与车架纵梁的下侧相贴合,伸缩管则处于中部伸缩杆收缩后的纵梁下部的空隙之间,构成平放四轮形态。此形态同时也是自动等车担架车功能时等车之后中部结构的形态,当登车之后,折叠脚架的作用不大,担架车则通过后部承重大轮和此桁架前侧的万向轮支撑于地面。
在成为平放四轮形态后,可承载大量货物。在倾斜二轮形态和倾斜四轮形态当中,我们可以利用伸缩结构前侧扶手,对搬运工具进行拉动,而处于平放四轮形态之后,前侧扶手的位置高度较低,无法直接使用。因此按照前面的功能设计,在纵梁之间添加可转动的扶手装置。
登车桥功能的支撑脚架和搬运工具平放四轮形态所用的扶手拉杆,共用一个转动杆,转动杆安装于伸缩机构中部纵梁的前侧。为优化结构,将转动扶手拉杆安装在支撑脚架的内侧,一是方便转动扶手拉杆的使用,二是使支撑脚架在使用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在转动杆的后侧,安装特定形状的铁条装置,作用是使支撑脚架和拉杆扶手的转动方向分开,是拉杆扶手只能向上进行转动,而支撑脚架只能向下进行转动,同时对拉杆扶手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在其结构设计上,转动扶手拉杆可进行九十度转动。平放时,使杆件部分和扶手部分均可平放于车架的横梁与下面的桁架之间,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扶手与拉杆连接,可进行九十度旋转折叠,中间除了通过螺栓连接之外,两边各外加折叠条进行连接,目的是为了在进行拉动时,辅助承受其带来的剪力作用。同时,在拉杆和特定形状的铁条之间,安装折叠条,起到相同的作用。这两处折叠条的安装,不仅是起到了辅助承受剪力的作用,同时也对转动的角度起到的限制作用,使转动的角度限制在九十度以内。
在使用时,需先将伸缩结构的中部纵梁拉出,在将转动拉杆扶手竖起,在将中部纵梁退回原先的位置,成为平放四轮形态的拉动小车的模式。
四、登车固定结构
登车桥的固定结构设计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车架中部的支撑脚架,而是前侧扶手上与卡车固定的装置。
在保证其固定能力的设计上,登车桥状态的稳定性主要是依靠前侧的固定装置,而中部的支撑脚架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减小在登车过程中载荷所造成的剪力作用。
在支撑脚架的结构设计上,依然采用圆杆的形式,左右各一根,长度与中间的扶手拉杆长度相近。左右结构依旧是独立转动,并不进行横向连接。圆杆内部拥有一根直接稍小的同心圆杆,与其构成伸缩结构,利用旋转套筒通过螺旋固定的方式进行连接,可伸出适合的长度并进行螺旋锁紧。最下部的支撑脚盘通过螺栓与下部的圆杆进行连接,可左右自由转动,而下部的圆杆也可360°进行转动,因此支撑脚盘的地面拥有很大的自由度。
此设计主要是为了考虑对崎岖场地的适应性。当地面凹凸不平时,左右两侧的支撑脚架可在范围内自由转动,可自由伸缩,支撑脚盘也可自由转动,更容易与地面进行接触,进行固定。
在登车桥与军用卡车尾部的固定上,决定采用防台风的集装箱快速锁紧器。不过,此装置不能直接使用,而是配合本设计,经过一定的改动,作为本设计结构一部分,配合使用。
防台风的集装箱快速锁紧器,其主要特征在于结构中包括锁钩、齿钩,锁钩上设有锁套,齿钩的钩杆可滑动地套接在锁套内,钩杆上设有齿,锁钩的锁钩头和齿钩的齿钩头相向弯曲。锁钩上铰接有手柄,其通过销子安装在锁套的上方,销子上海套有齿轮,齿轮的齿与锁钩的齿相互咬合,齿轮上方设有传动块,其一端铰接在手柄上,另一端顶靠在齿轮上。齿轮的额一侧铰接有锁紧块,锁紧块上设有一缺口,锁紧块通过缺口与齿轮相互配合。因此,此工具在设计上具有结构合理,操作便捷的特点。其采用钢精密制成,抗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Claims (6)

1.一种多功能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搬运小车模块和上部承重模块,上部承重模块覆盖在搬运小车模块上;所述搬运小车模块包括:
主体车架,主体车架中间具有横梁和纵梁,主体车架尾部安装承重大轮总成,主体车架两侧为套装伸缩结构的空心套管;
桁架,桁架置于主体车架下方,桁架尾部与主体车架铰接,桁架前部安装有万向轮总成和转动扶手;
伸缩结构,伸缩结构由多节伸缩杆依次套接构成,第一节伸缩杆套装在主体车架两侧的空心套管内,最后一节伸缩杆为U型前侧扶手;
登车桥支撑脚架,登车桥支撑脚架上端与伸缩杆铰接或与桁架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大轮总成包括两个承重大轮胎和两个承重大轮胎之间安装的一根较粗连接钢管,承重大轮胎与较粗连接钢管之间设计有凹槽装置,承重大轮胎轴与凹槽的一侧下部连接固定,较粗连接钢管端头与凹槽另一侧上部连接固定,主体车架侧边的空心套管端头安装在凹槽内,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向轮总成包括两个万向轮和连接两个万向轮之间的连接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的U型前侧扶手上安装有前侧锁紧器;前侧锁紧器为两个相对的夹丝钳固定在U型前侧扶手上,每个夹丝钳包括固定钳臂和活动钳臂,活动钳臂通过螺纹丝扣套装在固定钳臂上,活动钳臂上安装有锁紧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主体车架尾部安装有货物挡板,货物挡板的骨架为多根纵向方形铁管和多根横向方形铁管,货物挡板底边通过销轴与主体车架铰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登车桥支撑脚架底端安装有全角度转动底盘。
CN201720562335.1U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多功能搬运小车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827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62335.1U CN206827689U (zh)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多功能搬运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62335.1U CN206827689U (zh)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多功能搬运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27689U true CN206827689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72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62335.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827689U (zh)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多功能搬运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276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76642B1 (en) Method of connecting crane suspension assembly sections together and frame mounted assembly used therefore
US6000903A (en) Shipping frame for fan section of aircraft engine
CN107206263B (zh) 消防设备用的梯组件
US5758785A (en) Lifting system
US20080173605A1 (en) Lattice piece for a large mobile crane and method of erecting the same
WO2016085649A1 (en) Fire apparatus comprising a fire pump, water tank, aerial ladder, hose storage and ground ladder storage
EP2479132A2 (de) Ladekran und Fahrzeug mit Ladekran
EP0868372A1 (en) Jet aircraft engine transport apparatus
WO2022036697A1 (zh) 一种港口用货物装卸运输车
US4952118A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torage of wheeled trailer frames in horizontal stacks
US20120085723A1 (en) Boom element, telescopic boom and construction vehicle
DE102012019248A1 (de) Turmdrehkran
CN206826700U (zh) 一种多功能简易运送工具车
CN206827689U (zh) 一种多功能搬运小车
CN110386048B (zh) 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
CN100546858C (zh) 一种可在车上拆装砂轮的小车
CN107139990A (zh) 一种多功能简易运送工具车
CN208279229U (zh) 随车抓机构
RU2391228C1 (ru) Опорно-силов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автоэвакуатора с частичной погрузкой
CN105473789A (zh) 剪叉式伸缩结构
CN210363546U (zh) 一种冲锋舟用拖车
CN209721453U (zh) 多功能机轮拆卸安装设备
CN208277917U (zh) 带随车抓的自卸车
CN208281255U (zh) 带随车抓的自卸车的液压控制系统
DE202010014784U1 (de)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Contai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