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24609U - 一种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24609U
CN206824609U CN201720563837.6U CN201720563837U CN206824609U CN 206824609 U CN206824609 U CN 206824609U CN 201720563837 U CN201720563837 U CN 201720563837U CN 206824609 U CN206824609 U CN 206824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x
cylinder
bucket
mozzle
f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638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兴福
周在生
任允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Jind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Jind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Jind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Jind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638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24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24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246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属于蜡模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运输蜡缸(6)的车体(1)以及用于向蜡缸(6)内灌入蜡液的灌蜡斗(7),灌蜡斗(7)包括进蜡筒(701)以及进蜡筒(701)下侧的导流管(702),进蜡筒(701)为底端封闭的筒体,进蜡筒(701)的直径大于导流管(702)的直径,导流管(702)的上端与进蜡筒(701)连通,下端向一侧弯折,形成水平的出蜡口。本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的进蜡筒的直径大于导流管的直径,方便向进蜡筒内灌入蜡液,导流管能够伸至蜡缸内,使蜡液沿蜡缸内壁下流,避免蜡液直接落至蜡缸内引起蜡液飞溅,避免蜡液内产生气泡,保证了蜡模的表面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
技术领域
一种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属于蜡模制作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蜡模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将融化的蜡液灌入蜡缸中,然后再将蜡缸放入保温箱中使其形成膏状,再转移至压蜡机做进一步加工。目前再将蜡液送入保温箱中的过程,大多是先把蜡缸放入保温箱中,然后再将融化的蜡液灌入放置在保温箱的蜡缸内,从而完成灌蜡,但是采用这种方式灌蜡会导致蜡缸内的蜡液内有气泡,制作的蜡模表面质量较差,进而导致铸造的产品的表面质量较差,而且灌蜡效率较低,灌蜡操作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蜡液飞溅、避免在蜡液内形成气泡的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运输蜡缸的车体以及用于向蜡缸内灌入蜡液的灌蜡斗,灌蜡斗包括进蜡筒以及进蜡筒下侧的导流管,进蜡筒为底端封闭的筒体,进蜡筒的直径大于导流管的直径,导流管的上端与进蜡筒连通,下端向一侧弯折,形成水平的出蜡口。
优选的,所述的进蜡筒的一侧设有用于手持的灌蜡斗把手。
优选的,所述的导流管为中部下凸的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的进蜡筒为竖向设置的圆柱状,进蜡筒的底端为由侧部至中部逐渐向下的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的导流管的上端设置在进蜡筒轴线的一侧,且导流管的下端向远离进蜡筒的一侧弯折。
优选的,所述的蜡缸为上下两端均封闭的圆筒,蜡缸的上部同轴设有进蜡口,进蜡口的直径小于进蜡筒的直径,大于导流管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的车体的下部设有用于承托蜡缸的承托部,车体的上部设有用于防止蜡缸倾倒的担放部,蜡缸的顶端直径大于中部直径,从而形成担放台,蜡缸的底部穿过担放部并支撑在承托部上,且担放台担放在担放部上,车体的底部安装有车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的进蜡筒的直径大于导流管的直径,方便向进蜡筒内灌入蜡液,避免蜡液流至蜡缸外,导流管的出蜡口水平,能够伸至蜡缸内,使蜡液沿蜡缸内壁下流,避免蜡液直接落至蜡缸内引起蜡液飞溅,避免蜡液内产生气泡,保证了蜡模的表面质量,车体能够运输蜡缸,从而方便向蜡缸内灌入蜡液。
2、灌蜡斗把手方便在将蜡液灌入蜡缸内时手持灌蜡斗,避免温度过高烫伤操作人员。
3、进蜡筒的底端为由侧部至中部逐渐向下的倾斜状,从而能够使进蜡筒内的蜡液全部经由导流管流入蜡缸内。
4、导流管上端设置在进蜡筒轴线的一侧,避免由于导流管长度的限制导致蜡液无法沿蜡缸内壁流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灌蜡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蜡缸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灌蜡斗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灌蜡斗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图5为卸料把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卸料把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1、车体 2、扶手 3、担放杆 4、承托杆 5、万向轮 6、蜡缸 601、进蜡口602、担放台 7、灌蜡斗 701、进蜡筒 702、导流管 703、灌蜡斗把手 8、卸料把手801、套管 802、导向杆 803、活动挂钩 804、固定挂钩 805、导向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包括用于运输蜡缸6的车体1以及用于向蜡缸6内灌入蜡液的灌蜡斗7,灌蜡斗7包括进蜡筒701以及进蜡筒701下侧的导流管702,进蜡筒701为底端封闭的筒体,进蜡筒701的直径大于导流管702的直径,导流管702的上端与进蜡筒701连通,下端向一侧弯折,形成水平的出蜡口。本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的进蜡筒701的直径大于导流管702的直径,方便向进蜡筒701内灌入蜡液,避免蜡液流至蜡缸6外,导流管702的出蜡口水平,能够伸至蜡缸6内,使蜡液沿蜡缸6内壁下流,避免蜡液直接落至蜡缸6内引起蜡液飞溅,避免蜡液内产生气泡,保证了蜡模的表面质量,车体1能够运输蜡缸6,从而方便向蜡缸6内灌入蜡液。
具体的:如图1所示:车体1的下部设有用于承托蜡缸6的承托部,车体1的上部设有用于防止蜡缸6倾倒的担放部,蜡缸6的顶端直径大于中部直径,从而形成担放台602,蜡缸6的底部穿过担放部并支撑在承托部上,且担放台602担放在担放部上,车体1的底部安装有车轮。本灌蜡装置上设有担放部和承托部,蜡缸6放置在车体1上能够防止蜡缸倾倒,且车体1上可同时放置多个蜡缸6,可以实现将蜡液灌入蜡缸6后在移入保温箱内,操作方便,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避免了向保温箱内的蜡缸6内直接灌蜡引起蜡液飞溅,从而导致蜡液内产生气泡的问题,蜡模表面质量好。
车体1为长方体的框架,车体1的右侧上部设有扶手2,扶手2方便工人推动车体1行走。车轮为万向轮5,万向轮5有安装在车体1底部的四个,从而使车体1的移动更加灵活,使用方便。
担放部包括设置在车体1上部的两担放杆3,两担放杆3平行且间隔设置,且两担放杆3的间距稍大于蜡缸6中部的直径,而小于蜡缸6的担放台602的直径。担放杆3沿车体1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担放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担放部平行且间隔设置,从而能够放置更多的蜡缸6,提高了工作效率。
承托部包括设置在车体1下部的两承托杆4,两承托杆4平行且间隔设置。承托杆4为角钢,且两承托杆4的水平部均设置在内侧。两承托杆4的竖直部的间距稍大于蜡缸6下部的直径,两承托杆4的水平部的间距小于蜡缸6下部的直径,蜡缸6的下部伸入两承托杆4的竖直部之间,并支撑在两承托杆4的水平部上,两承托杆4的竖直部能够避免蜡缸6发生倾斜。承托部与担放部一一对应,且承托部设置在担放部的正下方。
在向车体1上放置蜡缸6时,每个担放部上可以放置多个蜡缸6,蜡缸6的底部穿过担放部的两担放杆3并伸入至承托杆4的两竖直部之间,蜡缸6的底部两侧支撑在两承托杆4的水平部上,蜡缸6的担放台602的两侧分别担放在两担放杆3上。
如图2所示:蜡缸6为底端封闭的圆筒,蜡缸6的上端通过担放台602封闭,担放台602为直径大于蜡缸6中部外径的圆盘,担放台602与蜡缸6同轴设置。担放台602上设有进蜡口601,进蜡口601与蜡缸6同轴设置,且进蜡口601的直径小于蜡缸6的内径,蜡液有进蜡口灌入蜡缸6内。
如图3~4所示:进蜡筒701为底部封闭的圆筒,进蜡筒701竖向设置。导流管702设置在进蜡筒701的下方,且导流管702的上端与进蜡筒701连通,导流管702的直径小于进蜡口601的直径,从而在向蜡缸6内灌蜡液时方便将到导流管702伸入蜡缸6内。进蜡筒701的直径大于导流管702的直径,从而方便避免在向灌蜡斗7内灌入蜡液时蜡液流至灌蜡斗7外侧。
导流管702的下端向一侧弯曲设置,且导流管702的出蜡口水平设置,从而在向蜡缸6内灌入蜡液时,能够使蜡液沿蜡缸6的内壁留下,避免蜡液飞溅,导致蜡液内产生气泡,进一步提高了蜡模的表面质量。
进蜡筒701的一侧设有灌蜡斗把手703,在进行灌蜡操作时,通过灌蜡斗把手703手持灌蜡斗7,既方便向蜡缸6内灌入蜡液,又避免蜡液温度过高烫伤操作人员,使用方便。
进蜡筒701的底部可以设置为由侧部至中部逐渐向下的倾斜状,从而能够使进蜡筒701内的蜡液都能够顺畅的进入到导流管702内。
导流管702还可以偏离进蜡筒701的轴线设置,且偏离方向与导流管702下部的弯折方向相同,从而能够保证由导流管702下端流出的蜡液紧贴蜡缸6的内壁流下,避免由于导流管702的长度的限制导致蜡液直接落入蜡缸6内引起飞溅。
如图5~6所示:车体1上还设有用于取放蜡缸6的卸料把手8,从而避免由于蜡缸6温度过高难以取放。卸料把手8包括套管801、活动挂钩803和固定挂钩804,套管801为水平设置的圆管,固定挂钩804的上端于套管801固定连接,下端沿套管801的轴线向端部弯折。活动挂钩803的上端滑动安装在套管801上,活动挂钩803的下端沿套管801的轴线向端部弯折。固定挂钩804和活动挂钩803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且固定挂钩804和活动挂钩803均位于套管801下侧。使用时,移动活动挂钩803,使活动挂钩803和固定挂钩804的间距减小,然后将活动挂钩803和固定挂钩804均由蜡缸6的进蜡口601伸入蜡缸6内,然后使活动挂钩803向远离固定挂钩804的方向移动,从而将蜡缸6卡紧,使用方便。
套管801内设有导向杆802,导向杆802的直径小于套管801的内径,导向杆802可轴向滑动的安装在套管801内,套管801的下侧设有轴向的导向长孔805,活动挂钩803的上端穿过导向长孔805后与导向杆802固定连接,从而使活动挂钩803沿套管801的轴向滑动。
固定挂钩804和活动挂钩803均包括安装部和弯折部,固定挂钩804和活动挂钩803的安装部均倾斜设置,并使固定挂钩804和活动挂钩803安装部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从而方便将固定挂钩804和活动挂钩803的下部伸入蜡缸6内,固定挂钩804和活动挂钩803的弯折部均为中部下凸的弧形,从而能够更加顺畅的进入到蜡缸6内,而又避免了固定挂钩804和活动挂钩803由于打滑与蜡缸6脱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运输蜡缸(6)的车体(1)以及用于向蜡缸(6)内灌入蜡液的灌蜡斗(7),灌蜡斗(7)包括进蜡筒(701)以及进蜡筒(701)下侧的导流管(702),进蜡筒(701)为底端封闭的筒体,进蜡筒(701)的直径大于导流管(702)的直径,导流管(702)的上端与进蜡筒(701)连通,下端向一侧弯折,形成水平的出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蜡筒(701)的一侧设有用于手持的灌蜡斗把手(7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管(702)为中部下凸的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蜡筒(701)为竖向设置的圆柱状,进蜡筒(701)的底端为由侧部至中部逐渐向下的倾斜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管(702)的上端设置在进蜡筒(701)轴线的一侧,且导流管(702)的下端向远离进蜡筒(701)的一侧弯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蜡缸(6)为上下两端均封闭的圆筒,蜡缸(6)的上部同轴设有进蜡口(601),进蜡口(601)的直径小于进蜡筒(701)的直径,大于导流管(702)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1)的下部设有用于承托蜡缸(6)的承托部,车体(1)的上部设有用于防止蜡缸(6)倾倒的担放部,蜡缸(6)的顶端直径大于中部直径,从而形成担放台(602),蜡缸(6)的底部穿过担放部并支撑在承托部上,且担放台(602)担放在担放部上,车体(1)的底部安装有车轮。
CN201720563837.6U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 Active CN206824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63837.6U CN206824609U (zh)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63837.6U CN206824609U (zh)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24609U true CN206824609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71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63837.6U Active CN206824609U (zh)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246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62765U (zh) 一种升降式曝气增氧机
CN201807729U (zh) 一种减少留钢量的连铸中间包
CN207594060U (zh) 一种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填充层行进灌注小车
CN206824609U (zh) 一种带灌蜡斗的灌蜡装置
CN206968728U (zh) 一种灌蜡车
CN206828471U (zh) 一种带卸料把手的灌蜡装置
CN203197241U (zh) 大包引流砂清除装置
CN206189861U (zh) 一种用于内嵌钢筋焊接网架墙体浇筑的混凝土分料器
CN107377493A (zh) 安装搅拌装置的轴承清洗机
CN209161439U (zh) 一种纯净水灌装生产用倾斜式压盖机
CN209161441U (zh) 一种纯净水灌装生产用压盖机瓶盖规整机构
CN209452377U (zh) 一种双块式轨枕模具的喷淋清洗装置
CN104815828B (zh) 加酸机的酸杯清洗装置
CN208897798U (zh) 一种高温铝水运输装置
CN207987925U (zh) 一种灌注桩互通注浆装置
CN207025981U (zh) 安装搅拌装置的轴承清洗机
CN209415931U (zh) 一种成捆钢管搭放架
CN206296447U (zh) 一种用于工艺品浇注的熔铜吊斗
CN206538173U (zh) 一种白酒灌装用防溅漏夹具
CN204999883U (zh) 一种酵母添加计量罐
CN207140190U (zh) 一种可快速拆卸式纤维冒口模具
CN212952221U (zh) 一种液体物料用中转桶
CN220868837U (zh) 一种隐框式钢结构住宅钢柱混凝土灌芯引料装置
CN204150502U (zh) 一种柔性软体罐
CN214696926U (zh) 用于狭小空间的混凝土浇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