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22615U - 医疗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疗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22615U
CN206822615U CN201720010755.9U CN201720010755U CN206822615U CN 206822615 U CN206822615 U CN 206822615U CN 201720010755 U CN201720010755 U CN 201720010755U CN 206822615 U CN206822615 U CN 206822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ff
pipeline
medical aid
pressure
gas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107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士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r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r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r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r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1075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22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22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22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疗辅助装置,其包括:衔接管、充气管、套囊、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连接衔接管,另一端可进入呼吸道中;所述充气管设置在第一管道上与所述套囊连通,以通过所述充气管向所述套囊中充入气体,使得套囊封闭患者的呼吸道进而将所述第一管道作为呼吸通道;所述第二管道设置在第一管道上,一端位于第一管道上远离所述套囊的一端,另外一端为靠近第一管道上所述套囊位置,两端开口。比如当需要测体温时,通过第二管道将温度监测探头置入食道中,从而实现了保持气管畅通、体温监测,减少了手术器械的数量,且监测到的体温更为准确。

Description

医疗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四大生命体征(T、P、R、Bp)中,体温是排在最前位的一个,但也是外科手术中最容易忽略的一个。低体温是外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由于低体温加重机体应激,对术后康复及术中各项生理指标稳定都会产生影响,将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降低、麻醉清醒时间延长、免疫力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增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等后果。术中体温过低,还将严重破坏患者的内环境稳定。
为此,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体温要进行实时监测,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传统的体温监测手段来实现,传统的体温监测手段主要包括鼻咽温测量和直肠温测量两种方式。鼻咽温测量的方式主要反映的是脑部温度,但是由于人体的个体差异性,会受到插入位置的深浅的影响,对测试结果影响比较大。直肠温测量的方式反映人体脏器的温度值,但是变化相对比较缓慢,被测者痛苦值偏高。另一方面,对于外科手术来说,本来就需要各种不同的手术器械,传统温度探头的使用,相当于增加了手术器械的种类。因此急需一种将温度测量集成在目前手术中普遍使用的医疗设备中,在不额外增加医疗器械,不额外增加医护人员操作的情况下,在佩戴必须医疗器械的过程中同时完成了温度的准确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医疗辅助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疗辅助装置,其包括:衔接管、充气管、套囊、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连接衔接管,另一端可进入呼吸道中;所述充气管设置在第一管道上与所述套囊连通,以通过所述充气管向所述套囊中充入气体,使得套囊封闭患者的呼吸道进而将所述第一管道作为呼吸通道;所述第二管道设置在第一管道上,一端位于第一管道上远离所述套囊的一端,另外一端为靠近第一管道上所述套囊位置,两端开口。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示装置包括所述温度监测探头,所述第二管道作为所述温度监测探头进入食道的通道。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设置在第一通道内壁或外壁上,作为容纳通道,所述容纳通道作为所述温度监测探头的通道,所述温度监测探头通过所述容纳通道到达食道且其信号输出线容纳在所述容纳通道中。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管连接有压力监测探头,所述压力检测探头用于在通过所述充气管向所述套囊充入气体时进行压力监测。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监测探头封装成测压球。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有单向阀门,用于避免所述套囊中充入的气体回流导致泄露。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充气管具有Y型气管连接口,所述充气管的第一端作为进气端,所述充气管的第二端连接套囊,所述充气管的第三端上设置有压力监测探头。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医疗装置置入人体后,所述第一管道的前端停留在患者气管的中段,隆凸上3-7cm。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的内径为1.6-2.0cm,或者0.6-1.0cm。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套囊为低容高压套囊或者高容低压气囊或者双气囊,所述低容高压套囊的套囊内压力大于其气管壁压力,所述高容低压气囊的套囊内压力接近于其气管壁压力。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为硅胶或者红橡胶或者PVC制成的插管。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管道进入气管的一端设置有通气量增大孔。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放气管,所述放气管用于放掉套囊中的气体。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注药管,所述注药管用于当第一管道进入气管中后,向患者体内注射药物。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医疗辅助装置,其包括:衔接管、充气管、套囊、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连接衔接管,另一端可进入呼吸道中;所述充气管设置在第一管道上与所述套囊连通,以通过所述充气管向所述套囊中充入气体,使得套囊封闭患者的呼吸道进而将所述第一管道作为呼吸通道;所述第二管道设置在第一管道上,一端位于第一管道上远离所述套囊的一端,另外一端为靠近第一管道上所述套囊位置,两端开口。比如当需要测体温时,通过第二管道将温度监测探头置入食道中,从而实现了保持气管畅通、体温监测,减少了手术器械的数量,且监测到的体温更为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医疗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医疗辅助装置插入导气管中的深度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充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第一管道管壁上可设置温度监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任一技术方案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实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医疗辅助装置,其包括:衔接管、充气管、套囊、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连接衔接管,另一端可进入呼吸道中;所述充气管设置在第一管道上与所述套囊连通,以通过所述充气管向所述套囊中充入气体,使得套囊封闭患者的呼吸道进而将所述第一管道作为呼吸通道;所述第二管道设置在第一管道上,一端位于第一管道上远离所述套囊的一端,另外一端为靠近第一管道上所述套囊位置,两端开口。比如当需要测体温时,通过第二管道将温度监测探头置入食道中,从而实现了保持气管畅通、体温监测,减少了手术器械的数量,且监测到的体温更为准确。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医疗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包括:衔接管101、充气管102、套囊103、第一管道104和第二管道106,所述第一管道104一端连接衔接管101,另一端可进入呼吸道中;所述充气管102设置在第一管道104上与所述套囊103连通,以通过所述充气管102向所述套囊103中充入气体,使得套囊103封闭患者的呼吸道进而将所述第一管道104作为呼吸通道;所述第二管道106设置在第一管道104上,一端位于第一管道104上远离所述套囊103的一端,另外一端为靠近第一管道104上所述套囊103位置,两端开口。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医疗辅助装置插入导气管中的深度示意图;如图2所示,插入到气管中参考声带与牙齿之间垂直距离为12-15cm,声带到隆凸的垂直距离10-15cm,在插入到气管中时,第一管道的尖端距离隆凸3-7cm,以在密封气管的同时保证无漏气,同时防止呕吐物等沿气管内壁与管道壁之间的空隙流入下呼吸道。
具体地,在具体实施时,为了保证设计的整体性,第一管道104形状或者结构保证在将上述医疗辅助装置插入到体内时,避免对气管或者食道造成损伤。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104的内径为1.6-2.0cm,或者0.6-1.0cm。具体地,对于成人来说,所述第一管道104的内径为1.6-2.0cm,或者对于儿童来说,第一管道104的内径0.6-1.0cm。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套囊103为低容高压套囊或者高容低压气囊或者双气囊,所述低容高压套囊的套囊103内压力大于其气管壁压力,所述高容低压气囊的套囊103内压力接近于其气管壁压力。低容高压套囊的套囊103容量较低、静息容量较小,可以适用于短期的麻醉手术使用。而高容低压套囊的套囊103容量较大、静息容量较小,可以适用于麻醉手术较长的场合。双气囊可以由两个低容高压套囊,或者两个高容低压套囊,或者一个低容高压套囊以及一个高容低压套囊组成,从而相比于单个套囊103来说,相当于加强了单个套囊103的功能,对阻断返留误吸的避免效果更好。
具体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囊103为低容高压套囊或者高容低压气囊或者双气囊,所述低容高压套囊的套囊103内压力大于其气管壁压力,所述高容低压气囊的套囊103内压力接近于其气管壁压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104为硅胶或者红橡胶或者PVC制成的插管。硅胶插管的组织相容性较好,红橡胶插管可重复使用,PVC插管的热敏性较好。
本实施例中,由于食道的下1/3到1/2位置最靠近心脏,能更准确、迅速的反应人体的核心温度变化,因此,所示装置包括所述温度监测探头105,所述温度监测探头105使用时从第二管道106远离所述套囊的一端开口中进入,从靠近所述套囊的一端开口中穿出,从而进入食道中。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放气管,所述放气管用于放掉套囊103中的气体。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手术过程中气管内需要由呼吸机注入大量的常温气体(手术室环境温度一般为20-25℃),而在正常呼吸的状态下,气体经过口腔以及咽喉部分的加湿加热,通常可以接近人体核心温度,但在插入呼吸机状态下常温气体注入咽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不明显,因此会对气管内的温度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得如果温度传感器在测量的气管内温度远低于常规状态下的气管温度,从而更进一步偏离了人体的核心温度。由于食道非常接近心脏和肺动脉,对血温变化反应迅速,因此该位置采集到的温度能够很好的反应人体核心温度,并能很迅速的反映出人体核心体温的变化,对于手术的参考意义较为准确,对体表和中心温差大具有判断意义,因此,本实施例中,即温度监测探头可通过第二管道106进入患者的体内,并到达患者体内时位于食道,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人体核心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管102连接有压力监测探头,所述压力检测探头用于在通过所述充气管102向所述套囊103充入气体时进行压力监测。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监测探头封装成测压球。
本实施例中,由于套囊103在充气后直接与气管壁接触,如果套囊103内部压力过大会导致对气道的挤压较为严重,造成气道的损伤,为此,在所述充气管102上设置有压力监测探头,所述压力检测探头用于在通过所述充气管102向所述套囊103充入气体时进行压力监测。优选地,套囊103的内部压力小于20mmHg,最大不能超过30mmHg。另外,在向套囊103中充气时,可以使用最小容量闭合方法或者最小漏气方法,从而保证套囊103内的压力尽量小于20mmHg,最大不能超过30mmHg。
另外,为了避免所述套囊103中充入的气体回流导致泄露,所述充气管102的进气端设置有单向阀门,在充气的时候,该单向阀门处于导通状态,气体可充入到套囊103中,当充气结束,该单向阀门自动封闭,从而避免了所述套囊103中充入的气体回流导致泄露。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充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充气管102具有Y型气管连接口作为充气指示套囊,所述充气管102的第一端作为进气端,在进气端设置单向阀门,所述充气管102的第二端作为出气端以连接套囊103,所述充气管102的第三端作为压力测试接口端以设置有压力监测探头。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第一管道管壁上可设置温度监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104的外壁或者内壁上,作为容纳通道,所述容纳通道作为所述温度监测探头105的第二通道106,所述温度监测探头105通过所述容纳通道到达食道且其信号输出线容纳在所述容纳通道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基础上,还可以在所述第一管道104进入气管的一端设置有通气量增大孔,当第一管道104的尖端位于气管中时,从而避免了通气堵塞的发生。
在上述实施例中基础上,装置还可以包括注药管,所述注药管用于当第一管道104进入气管中后,向患者体内注射药物,如向患者体内注射药物,比如注射麻醉药物、抗痉挛药物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医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衔接管、充气管、套囊、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连接衔接管,另一端可进入呼吸道中;所述充气管设置在第一管道上与所述套囊连通,以通过所述充气管向所述套囊中充入气体,使得套囊封闭患者的呼吸道进而将所述第一管道作为呼吸通道;所述第二管道设置在第一管道上,一端位于第一管道上远离所述套囊的一端,另外一端为靠近第一管道上所述套囊位置,两端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监测探头,所述第二管道作为所述温度监测探头进入食道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设置在第一通道内壁或外壁上,作为容纳通道,所述容纳通道作为所述温度监测探头的通道,所述温度监测探头通过所述容纳通道到达食道且其信号输出线容纳在所述容纳通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连接有压力监测探头,所述压力监测探头用于在通过所述充气管向所述套囊充入气体时进行压力监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监测探头封装成测压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有单向阀门,用于避免所述套囊中充入的气体回流导致泄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具有Y型气管连接口,所述充气管的第一端作为进气端,所述充气管的第二端连接套囊,所述充气管的第三端上设置有所述压力监测探头。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医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辅助装置置入人体后,所述第一管道的前端停留在患者气管的中段,隆凸上3-7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径为1.6-2.0cm,或者0.6-1.0c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囊为低容高压套囊或者高容低压气囊或者双气囊,所述低容高压套囊的套囊内压力大于其气管壁压力,所述高容低压气囊的套囊内压力接近于其气管壁压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为硅胶或者红橡胶或者PVC制成的插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医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管道进入气管的一端设置有通气量增大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包括放气管,所述放气管用于放掉套囊中的气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包括注药管,所述注药管用于当第一管道进入气管中后,向患者体内注射药物。
CN201720010755.9U 2017-01-05 2017-01-05 医疗辅助装置 Active CN206822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0755.9U CN206822615U (zh) 2017-01-05 2017-01-05 医疗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0755.9U CN206822615U (zh) 2017-01-05 2017-01-05 医疗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22615U true CN206822615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80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10755.9U Active CN206822615U (zh) 2017-01-05 2017-01-05 医疗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226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1211A (zh) * 2019-03-06 2019-05-10 西安市红会医院 一种鼻咽喉表面麻醉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1211A (zh) * 2019-03-06 2019-05-10 西安市红会医院 一种鼻咽喉表面麻醉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284483A1 (en) Endotracheal tube with integral heart, lung, and temperature monitor
CN106110462B (zh) 单腔双囊支气管插管
CN109069780A (zh) 从呼气运行转变到吸气运行时具有改善的同步性的呼吸仪
CN203280884U (zh) 可测压防返流的胃管
Hentschel et al. Endotracheal tube resistance and inertance in a model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of newborns and small infants—the impact of ventilator settings on tracheal pressure swings
CN103301546A (zh) 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术的辅助管
Young et al. Evaluation of a new design of tracheal tube cuff to prevent leakage of fluid to the lungs.
Young et al. The prevention of pulmonary aspiration with control of tracheal wall pressure using a silicone cuff
CN206822615U (zh) 医疗辅助装置
WO2015078204A1 (zh) 一种安全三通道喉罩
CN206063525U (zh) 单腔双囊支气管插管
CN102727979B (zh) 一种双层套囊气管插管
CN208031630U (zh) 可测温双腔支气管导管
CN203598324U (zh) 一种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
CN208837921U (zh) 测温装置及系统
CN205549179U (zh) 双腔支气管插管
CN205832342U (zh) 一种经鼻插入纤维支气管镜的引导管
CN203291346U (zh) 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术的辅助管
US8857436B2 (en) Intermittent low-pressure orotracheal intubation device
CN111714744A (zh) 免充气套囊及气道内插管
CN209004936U (zh) 充气管组件及喉罩
CN105664318A (zh) 喉罩位置连续监测装置
CN208525606U (zh) 扩张支撑型鼻咽通气道
CN208726496U (zh) 一种气管插管
CN206822616U (zh) 可测温的医疗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