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20333U - 美式箱变 - Google Patents

美式箱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20333U
CN206820333U CN201720377490.6U CN201720377490U CN206820333U CN 206820333 U CN206820333 U CN 206820333U CN 201720377490 U CN201720377490 U CN 201720377490U CN 206820333 U CN206820333 U CN 206820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guiding
guiding tube
tube
connecting tube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7749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翚纪东
吕任弘
梁湖
陈勇
李容荣
覃寿福
黄新才
卢静平
韦洁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iyu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iyu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iyu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iyu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7749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20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20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203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美式箱变,包括:箱体,其顶盖包括一连接管和多个通风管,连接管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通风管分别安装在多个安装孔上,且与连接管连通,连接管和多个通风管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屋顶状结构,连接管的下侧还设置一通风口;固定引风筒,其上端与通风口连通,内部设置有引风机,固定引风筒上固定有一电机,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一齿轮;旋转引风筒,其上端与固定引风筒下端可旋转连通,旋转引风筒的侧壁上均匀设有三个引风口,三个引风口上分别连有一引风罩,旋转引风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啮合齿,并且啮合齿与齿轮啮合;进风孔,其设置在箱体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的能量利用率高,热量散发速度快,热量散发均匀。

Description

美式箱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配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美式箱变。
背景技术
美式箱变包括变压器、高压开关单元和低压开关单元等设备,具有结构紧凑、选址灵活、安装方便等优点。美式箱变在运行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被及时排出,就会严重影响内部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寿命。现有的美式箱变一般在箱变的外壳上安装百叶窗,利用箱变内部与环境的温差自然散热,因而散热效果不太理想。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美式箱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美式箱变,其将顶盖改造成易于散热的结构,并在箱体内部设置固定引风筒和旋转引风筒,具有优良的散热效果。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美式箱变,包括:
箱体,其顶盖包括一连接管和多个通风管,所述连接管水平设置,且两端封闭,所述连接管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多个通风管分别安装在所述多个安装孔上,且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多个通风管均向下倾斜设置,使得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多个通风管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屋顶状结构,相邻两个通风管的侧壁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侧还设置一通风口;
固定引风筒,其两端开口,且竖直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固定引风筒的上端与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固定引风筒的内部设置有引风机,所述固定引风筒上固定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一齿轮;
旋转引风筒,其下端封闭,所述旋转引风筒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引风筒下端可旋转连通,所述旋转引风筒的侧壁上均匀设有三个引风口,所述三个引风口上分别连有一引风罩,所述引风罩呈前大后小的喇叭状,所述旋转引风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啮合齿,并且所述啮合齿与所述齿轮啮合;
进风孔,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美式箱变,所述通风管为扁平管,所述通风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
优选的是,所述的美式箱变,所述固定引风筒和所述旋转引风筒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靠近所述顶盖的位置,所述进风孔设置在靠近所述箱体底部的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美式箱变,所述左右连接管两侧的安装孔的位置相互错开。
优选的是,所述的美式箱变,所述进风孔环绕所述箱体一周,所述进风孔为开口向下的鱼鳞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美式箱变,所述旋转引风筒靠近上端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环形板,且由下至上,相邻两个第一环形板的竖向间距依次减小,所述固定引风筒靠近下端的外壁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环形板,且每个第一环形板均伸入相邻两个第二环形板的间隙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美式箱变,所述通风管的自由端设置有隔网。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由连接管和多根通风管组成,引风机引导空气依次经过连接管和通风管,强制将热量排出箱体外部,而且由于通风管直接是顶盖的组成部分,空气经过通风管时,也会一定程度带走通风管热量,因而进一步提高美式箱变的整体散热效果和能量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在箱体内部设置固定引风筒和旋转引风筒,利用旋转引风筒的转动,
使得引风罩在旋转中吸入空气,使得箱体内部的热量能够均匀地散出,而不存在盲区。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引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美式箱变,包括:
箱体1,其顶盖包括一连接管2和多个通风管3,所述连接管2水平设置,且两端封闭,所述连接管2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多个通风管3分别安装在所述多个安装孔上,且与所述连接管2连通,所述多个通风管3均向下倾斜设置,使得所述连接管2和所述多个通风管3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屋顶状结构,相邻两个通风管3的侧壁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管2的下侧还设置一通风口;
固定引风筒4,其两端开口,且竖直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部,所述固定引风筒4的上端与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固定引风筒4的内部设置有引风机41,所述固定引风筒4上固定有一电机42,所述电机42的转轴上设置有一齿轮43;
旋转引风筒5,其下端封闭,所述旋转引风筒5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引风筒4下端可旋转连通,所述旋转引风筒5的侧壁上均匀设有三个引风口,所述三个引风口上分别连有一引风罩6,所述引风罩6呈前大后小的喇叭状,所述旋转引风筒5的侧壁上设置有啮合齿51,并且所述啮合齿51与所述齿轮43啮合;
进风孔11,其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美式箱变包括箱体1,以及位于箱体1内的变压器、高压开关单元和低压开关单元,变压器、高压开关单元和低压开关单元在箱体1内的设置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进箱体1的顶盖。这里,用连接管2、多个通风管3和连接板组成屋顶状的顶盖,即顶盖内部形成通风的通道。引风机41通过进风孔11将外部环境中的空气引入箱体1,然后将箱体1内部的空气引入连接管2,然后经通风管3排出箱体1外部,在此过程中,外部环境中的冷空气不断进入箱体1内部,将箱体1内部空气挤出箱体1,箱体1内部的热量也被源源不断地排出箱体1,从而降低了箱体1内部温度,而且,由于流动的空气不断经过通风管3,也会不断带走通风管3的热量,进而带走部分箱体1内部的热量,从而提高热量散发速度。可见本实用新型相比直接用引风机41引风,能量利用率更高,而且热量散发速度更快。与连接筒连通的是固定引风筒4,固定引风筒4还和旋转引风筒5连通,固定引风筒4内固定引风机41,固定引风筒4表面还设置电机42,电机42驱动与啮合齿51啮合的齿轮43,从而驱动旋转引风筒5转动,使得设置在旋转引风筒5上的引风罩6也随之在箱体1内旋转,使得引风罩6可以均匀地将箱体1内部的空气吸入,使得箱体1内的热量能够均匀地降低,进而使得箱体1内的温度能够均匀地降低。这里,固定引风筒4下端和旋转引风筒5上端接头处可以采用旋转密封方式。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能量利用率高,热量散发速度快,热量散发均匀。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美式箱变,所述通风管3为扁平管,所述通风管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这里,扁平管可以增大与箱体1内部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流动空气带走热量的效果,通风管3与水平面夹角为40度可以使得屋顶状的顶盖有减少积水。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美式箱变,所述固定引风筒4和所述旋转引风筒5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部靠近所述顶盖的位置,所述进风孔11设置在靠近所述箱体1底部的位置。这里,提供了固定引风筒4、旋转引风筒5和进风孔11的优选位置,使得从进风孔11进入的空气能够充分地利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美式箱变,所述左右连接管2两侧的安装孔的位置相互错开。这里,使得从通风管3排出的空气可以基本全面覆盖箱体1的顶部,使得通风管3排出的空气可以均匀地将箱体1顶部的热量带出。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美式箱变,所述进风孔11环绕所述箱体1一周,所述进风孔11为开口向下的鱼鳞孔。这里,进风孔11绕箱体1一周,使得外部空气可以从箱体1四面进入,使得箱体1内部的空气可以均匀地被驱除出箱体1,鱼鳞孔可以防止雨水进入箱体1。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美式箱变,所述旋转引风筒5靠近上端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环形板52,且由下至上,相邻两个第一环形板52的竖向间距依次减小,所述固定引风筒4靠近下端的外壁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环形板44,且每个第一环形板52均伸入相邻两个第二环形板44的间隙中。这里提供了旋转连通的中解决固定引风筒4和旋转密封筒密封的一种方式,即通过第一环形板52跟随旋转引风筒5在第二环形板44之间旋转,在旋转中减少接头处漏风,该方式较适应本实用新型中不需要严格密封的情况。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美式箱变,所述通风管3的自由端设置有隔网。这里,隔网防止小动物和杂物进入通风管3而堵塞通风管3。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美式箱变,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顶盖包括一连接管和多个通风管,所述连接管水平设置,且两端封闭,所述连接管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多个通风管分别安装在所述多个安装孔上,且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多个通风管均向下倾斜设置,使得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多个通风管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屋顶状结构,相邻两个通风管的侧壁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侧还设置一通风口;
固定引风筒,其两端开口,且竖直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固定引风筒的上端与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固定引风筒的内部设置有引风机,所述固定引风筒上固定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一齿轮;
旋转引风筒,其下端封闭,所述旋转引风筒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引风筒下端可旋转连通,所述旋转引风筒的侧壁上均匀设有三个引风口,所述三个引风口上分别连有一引风罩,所述引风罩呈前大后小的喇叭状,所述旋转引风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啮合齿,并且所述啮合齿与所述齿轮啮合;
进风孔,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式箱变,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为扁平管,所述通风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式箱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引风筒和所述旋转引风筒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靠近所述顶盖的位置,所述进风孔设置在靠近所述箱体底部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式箱变,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连接管两侧的安装孔的位置相互错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式箱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环绕所述箱体一周,所述进风孔为开口向下的鱼鳞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式箱变,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引风筒靠近上端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环形板,且由下至上,相邻两个第一环形板的竖向间距依次减小,所述固定引风筒靠近下端的外壁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环形板,且每个第一环形板均伸入相邻两个第二环形板的间隙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式箱变,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的自由端设置有隔网。
CN201720377490.6U 2017-04-12 2017-04-12 美式箱变 Active CN206820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7490.6U CN206820333U (zh) 2017-04-12 2017-04-12 美式箱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7490.6U CN206820333U (zh) 2017-04-12 2017-04-12 美式箱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20333U true CN206820333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53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77490.6U Active CN206820333U (zh) 2017-04-12 2017-04-12 美式箱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203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7096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6222643U (zh) 空调柜机
CN207065793U (zh) 一种节能建筑的通风装置
CN110056951A (zh) 一种出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206451099U (zh) 一种自清洁计算机
CN206291311U (zh) 空调柜机
CN206820333U (zh) 美式箱变
CN106170661A (zh) 通风设备
CN107816788A (zh) 一种出风装置及空调柜机
CN205425187U (zh) 一种通风换气设备
US3205938A (en) Cooling means for electrical apparatus
CN115604988A (zh) 一种电力转换设备用散热装置
CN206401765U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的分离散热结构
CN206905195U (zh) 正压防爆控制房的通风设备
CN205664450U (zh) 带冷暖风系统的吸油烟机
CN204648473U (zh) 空调器
CN104896575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017129A (zh) 适用于地下单向气流空间内的冷却塔
CN206291416U (zh) 带双层风道的空气幕机组
CN104533729A (zh) 一种隔尘排风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轮毂冷却系统
CN206422658U (zh) 一种冷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高压电机
CN207474199U (zh) 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
CN105705871A (zh) 一种吊顶式空调快速制冷系统
CN201115208Y (zh) 用于粉末成形机上的电气控制箱
CN207967706U (zh) 一种户外电力设备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