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19943U - 一种双触点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触点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19943U
CN206819943U CN201720392126.7U CN201720392126U CN206819943U CN 206819943 U CN206819943 U CN 206819943U CN 201720392126 U CN201720392126 U CN 201720392126U CN 206819943 U CN206819943 U CN 206819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contact
contact
armature
lead
ou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921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世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u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u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u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u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9212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19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19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19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双触点继电器,包括绝缘本体,装设于绝缘本体的电磁线圈、第一输出端子及第二输出端子,转动连接于绝缘本体的衔铁组件,与衔铁组件连接的推片,还包括动簧片,第一输出端子装设有两个静触点,动簧片设有同向延伸的两个第一弹片、设于两个第一弹片的第一动触点及第二动触点,第一动触点突伸出第二动触点;使用时,相较于第二动触点,当触点闭合时,第一动触点先接触与其配合的静触点,当触点断开时,第一动触点后与其接触的静触点分离;如此,当第二动触点与其配合的静触点接触或分离时,两者之间不存在压降,大大降低两者之间因压降而产生的电弧火花,延长第二动触点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双触点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双触点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作为电路中的“自动开关”,已经是诸多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元件之一,在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继电器需要在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之间频繁切换,这就需要继电器的触点频繁地接通与断开,在继电器的触点接通与断开时,触点之间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电弧火花,由于现有继电器的触点构造设计不合理,触点之间的电弧火花会大大降低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触点继电器,当第二动触点与其配合的静触点接触或分离时,两者之间不存在压降,大大降低两者之间因压降而产生的电弧火花,延长第二动触点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触点继电器,包括绝缘本体,装设于绝缘本体的电磁线圈、第一输出端子及第二输出端子,转动连接于绝缘本体的衔铁组件,与衔铁组件连接的推片,还包括动簧片,推片用于驱动动簧片移动,第一输出端子装设有彼此间隔的两个静触点,动簧片包括装设于第二输出端子的装配部、自装配部同向延伸且彼此间隔的两个第一弹片、分别装设于两个第一弹片的第一动触点及第二动触点,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均位于第一弹片与静触点之间,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分别用于抵接两个静触点,沿远离第一弹片的方向,第一动触点突伸出第二动触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动触点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动触点的横截面面积。
优选地,两个所述静触点包括用于抵接第一动触点的第一静触点及用于抵接第二动触点的第二静触点,第一静触点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静触点的横截面面积。
优选地,沿远离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方向,第一静触点突伸出第二静触点。
优选地,所述衔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绝缘本体的塑胶块、装设于塑胶块的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及永磁铁,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彼此间隔设置,永磁铁位于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永磁铁分别抵接第一衔铁及第二衔铁,电磁线圈突伸入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推片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塑胶块,推片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两个第一弹片远离装配部的一端,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均位于推片与装配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电磁线圈包括铁芯、缠绕于铁芯外侧的线圈单元、与铁芯的两端分别连接的两个轭铁,衔铁组件位于两个轭铁之间,两个轭铁分别自衔铁组件的两端突伸至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
优选地,所述轭铁包括与铁芯连接的第一板体及自第一板体弯折延伸的第二板体,第二板体装设有用于抵接推片一端的第二弹片。
优选地,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座及装设于基座的上盖,基座设有用于收容电磁线圈、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衔铁组件、推片、动簧片、两个静触点、第一动触点及第二动触点的收容槽,上盖用于遮盖收容槽,塑胶块的两侧均设有枢轴,塑胶块一侧的枢轴枢接于基座,塑胶块另一端的枢轴枢接有压板,压板设有装设于基座的凸板,压板装设于基座与上盖之间。
优选地,所述绝缘本体的外侧设有彼此间隔的两个夹臂,两个夹臂之间装设有抵接于绝缘本体的连接座体,连接座体设有两个端子孔,两个端子孔内分别装设有与电磁线圈导通的两个电源端子。
优选地,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位于衔铁组件与第一输出端子之间,第二输出端子设有通孔,推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推片经由通孔驱动动簧片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相较于第二动触点,当触点闭合时,第一动触点先接触与其配合的静触点,当触点断开时,第一动触点后与其接触的静触点分离;如此,当第二动触点与其配合的静触点接触或分离时,两者之间不存在压降,大大降低两者之间因压降而产生的电弧火花,延长第二动触点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线圈、衔铁组件、推片、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及动簧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线圈、衔铁组件、推片、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及动簧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绝缘本体 2—电磁线圈 3—第一输出端子
4—第二输出端子 5—衔铁组件 6—推片
7—动簧片 8—第一弹片 9—第一静触点
10—第二静触点 11—第一动触点 12—第二动触点
13—塑胶块 14—第一衔铁 15—第二衔铁
16—永磁铁 17—铁芯 18—线圈单元
19—轭铁 21—第一板体 22—第二板体
23—第二弹片 24—夹片 25—基座
26—上盖 27—收容槽 28—枢轴
29—压板 31—夹臂 32—连接座体
3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触点继电器,包括绝缘本体1,绝缘本体1采用塑料制成,装设在绝缘本体1上的电磁线圈2、第一输出端子3及第二输出端子4,第一输出端子3、第二输出端子4均突伸出绝缘本体1,转动连接在绝缘本体1上的衔铁组件5,与衔铁组件5连接的推片6;还包括动簧片7,推片6用于驱动动簧片7移动,当电磁线圈2通电产生磁场后,电磁线圈2驱动衔铁组件5连带推片6移动,推片6移动时即可驱动动簧片7移动;第一输出端子3上装设有彼此间隔的两个静触点,静触点通过铆接的方式装设在第一输出端子3上,动簧片7包括装设在第二输出端子4上的装配部、自装配部同向延伸且彼此间隔的两个第一弹片8、分别装设在两个第一弹片8上的第一动触点11及第二动触点12,第一动触点11、第二动触点12均位于第一弹片8与静触点之间,优选地,第一动触点11、第二动触点12均位于第一弹片8远离装配部的一端上,第一动触点11、第二动触点12分别用于抵接两个静触点,沿远离第一弹片8的方向,第一动触点11突伸出第二动触点12,即自第一弹片8朝靠近静触点的方向,第一动触点11的高度大于第二动触点12的高度。
在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相较于仅设有第二动触点12,当触点闭合时,第一动触点11先接触与其配合的静触点,当触点断开时,第一动触点11后与其接触的静触点分离;如此,当第二动触点12与其配合的静触点接触或分离时,第二动触点12与其配合的静触点两者之间不存在压降,即两者之间由于第一动触点11与其配合的静触点接触已经导通而不存在电压差,大大降低第二动触点12与其配合的静触点之间因压降而产生的电弧火花,延长第二动触点12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第一动触点11与其配合的静触点切换,第二动触点12与其配合的静触点载流,增设两个动触点同时亦可大大提升继电器的抗电流冲击能力,优选地,第一动触点11与第二动触点12采用不同的材质制成,例如,第一动触点11可以采用银氧化锡(AgSnO2)制成,提升第一动触点11的耐冲击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触点11的主体轮廓、第二动触点12的主体轮廓均大致为圆柱状,第一动触点11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动触点12的横截面面积,第一动触点11与其配合的静触点仅用于切换,降低触点的制造成本;第二动触点12与其配合的静触点载流,保证第二动触点12与其配合的静触点的接触稳定性。
两个所述静触点包括用于抵接在第一动触点11上的第一静触点9及用于抵接在第二动触点12上的第二静触点10,优选地,第一静触点9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静触点10的横截面面积。
为了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双触点继电器的使用性能,优选地,沿远离所述第一输出端子3的方向,第一静触点9突伸出第二静触点10,即沿远离第一输出端子3的方向,第一静触点9的高度大于第二静触点10的高度;实际使用时,当触点接触时,进一步确保第一动触点11先于第二动触点12与第一静触点9接触,触点分离时,进一步确保第一动触点11后于第二动触点12与第一静触点9分离。
所述衔铁组件5包括转动连接在绝缘本体1上的塑胶块13、装设在塑胶块13上的第一衔铁14、第二衔铁15及永磁铁16,第一衔铁14、第二衔铁15彼此间隔设置,永磁铁16位于第一衔铁14与第二衔铁15之间,永磁铁16的两侧分别抵接第一衔铁14及第二衔铁15,电磁线圈2突伸入第一衔铁14与第二衔铁15之间,推片6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塑胶块13上,推片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两个第一弹片8远离装配部的一端上,第一动触点11、第二动触点12均位于推片6与装配部之间。本实施例中,推片6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塑胶块13的一端突伸入第一卡槽内,第一弹片8远离装配部的一端突伸入第二卡槽内。当然,第一衔铁14、第二衔铁15及永磁铁16亦可镶埋成型(Insert Molding)在塑胶块13内。
所述电磁线圈2包括铁芯17、缠绕在铁芯17外侧的线圈单元18、与铁芯17的两端分别连接的两个轭铁19,衔铁组件5位于两个轭铁19之间,两个轭铁19分别自衔铁组件5的两端突伸至第一衔铁14与第二衔铁15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轭铁19分别经衔铁组件5的两端突伸入第一衔铁14与第二衔铁15之间,当电磁线圈2驱动线圈转动时,相较于仅有一个轭铁19突伸入第一衔铁14与第二衔铁15之间,大大增加电磁线圈2对衔铁组件5的驱动力,确保衔铁组件5具有足够的驱动力驱动动簧片7来回移动。
实际使用者,当电磁线圈2驱动动簧片7导通第一输出端子3与第二输出端子4后,即可对继电器进行断电,此时衔铁组件5在永磁铁16作用下保持两个输出端子持续导通;当需要两个输出端子断开时,对线圈单元18施加反向电流,衔铁组件5驱动动簧片7反向移动进而断开两个输出端子,然后断开对线圈单元18的供电,衔铁组件5在永磁铁16作用下保持两个输出端子持续断开。
本实施例中,所述轭铁19包括与铁芯17连接的第一板体21及自第一板体21弯折延伸的第二板体22,优选地,第一板体21与第二板体22垂直设置,第二板体22上装设有用于抵接在推片6一端上的第二弹片23,优选地,第二弹片23设置有分别夹持在第二板体22左右两侧上的两个夹片24,两个夹片24均具有弹性,方便第二弹片23与轭铁19的拆装;推片6驱动动簧片7与第一输出端子3导通后,利用第二弹片24为动簧片7提供额外的预压力,确保动簧片7稳稳导通第一输出端子3,防止继电器因受到意外碰触或震动而致使动簧片7与第一输出端子3分离,辅助提升继电器的使用性能。
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基座25及装设在基座25上的上盖26,基座25设置有用于收容电磁线圈2、第一输出端子3、第二输出端子4、衔铁组件5、推片6、动簧片7、两个静触点、第一动触点11及第二动触点12的收容槽27,上盖26用于遮盖收容槽27,防止外界的物件碰触到继电器的各个元件,同时也防止外界的灰尘等杂物落入到继电器的各个元件之间。
所述塑胶块13的两侧均设置有枢轴28,塑胶块13一侧的枢轴28枢接在基座25上,塑胶块13另一端的枢轴28枢接有压板29,压板29设置有装设在基座25上的凸板,当然,基座25上可以设置用于容设凸板的卡孔,压板29装设在基座25与上盖26之间。在继电器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先将衔铁组件5安装在基座25上,再将压板29安装在衔铁组件5上,然后再让上盖26安装在基座25上;拆卸继电器时,先打开上盖26,然后从基座25上拆掉压板29,最后再从基座25上移出衔铁组件5;大大提升衔铁组件5的拆装效率。
所述绝缘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彼此间隔的两个夹臂31,两个夹臂31之间装设有抵接在绝缘本体1上的连接座体32,连接座体32采用绝缘塑料制成,连接座体32上设置有彼此间隔的两个端子孔,两个端子孔内分别装设有与电磁线圈2导通的两个电源端子。实际使用时,外界的电源插头直接插入到连接座体32上与线圈单元18的两个电源端子导通,实现继电器与外界电源的快速连接,提升继电器的产品附加性能。
所述第二输出端子4位于衔铁组件5与第一输出端子3之间,第二输出端子4设置有通孔33,通孔33贯穿第二输出端子4,推片6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推片6经由通孔33驱动动簧片7移动。利用通孔33对推片6的移动进行限位导向,避免推片6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歪斜,确保推片6可以驱动动簧片7准确地实现与第一输出端子3的导通或断开。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双触点继电器,包括绝缘本体,装设于绝缘本体的电磁线圈、第一输出端子及第二输出端子,转动连接于绝缘本体的衔铁组件,与衔铁组件连接的推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簧片,推片用于驱动动簧片移动,第一输出端子装设有彼此间隔的两个静触点,动簧片包括装设于第二输出端子的装配部、自装配部同向延伸且彼此间隔的两个第一弹片、分别装设于两个第一弹片的第一动触点及第二动触点,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均位于第一弹片与静触点之间,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分别用于抵接两个静触点,沿远离第一弹片的方向,第一动触点突伸出第二动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触点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触点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动触点的横截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触点继电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静触点包括用于抵接第一动触点的第一静触点及用于抵接第二动触点的第二静触点,第一静触点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静触点的横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触点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方向,第一静触点突伸出第二静触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触点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绝缘本体的塑胶块、装设于塑胶块的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及永磁铁,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彼此间隔设置,永磁铁位于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永磁铁分别抵接第一衔铁及第二衔铁,电磁线圈突伸入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推片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塑胶块,推片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两个第一弹片远离装配部的一端,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均位于推片与装配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触点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包括铁芯、缠绕于铁芯外侧的线圈单元、与铁芯的两端分别连接的两个轭铁,衔铁组件位于两个轭铁之间,两个轭铁分别自衔铁组件的两端突伸至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触点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包括与铁芯连接的第一板体及自第一板体弯折延伸的第二板体,第二板体装设有用于抵接推片一端的第二弹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触点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座及装设于基座的上盖,基座设有用于收容电磁线圈、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衔铁组件、推片、动簧片、两个静触点、第一动触点及第二动触点的收容槽,上盖用于遮盖收容槽,塑胶块的两侧均设有枢轴,塑胶块一侧的枢轴枢接于基座,塑胶块另一端的枢轴枢接有压板,压板设有装设于基座的凸板,压板装设于基座与上盖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触点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外侧设有彼此间隔的两个夹臂,两个夹臂之间装设有抵接于绝缘本体的连接座体,连接座体设有两个端子孔,两个端子孔内分别装设有与电磁线圈导通的两个电源端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触点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位于衔铁组件与第一输出端子之间,第二输出端子设有通孔,推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推片经由通孔驱动动簧片移动。
CN201720392126.7U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双触点继电器 Active CN206819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2126.7U CN206819943U (zh)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双触点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2126.7U CN206819943U (zh)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双触点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19943U true CN206819943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53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92126.7U Active CN206819943U (zh)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双触点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1994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3918A (zh) * 2018-08-21 2019-01-18 宁波市鄞州永林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继电器
CN109904037A (zh) * 2019-03-08 2019-06-18 浙江格蕾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减小接触电阻变化量的继电器
CN112863944A (zh) * 2021-02-07 2021-05-28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感应抗冲击继电器
CN109637900B (zh) * 2019-01-16 2023-11-07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触点组件同步式电磁继电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3918A (zh) * 2018-08-21 2019-01-18 宁波市鄞州永林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继电器
CN109637900B (zh) * 2019-01-16 2023-11-07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触点组件同步式电磁继电器
CN109904037A (zh) * 2019-03-08 2019-06-18 浙江格蕾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减小接触电阻变化量的继电器
CN109904037B (zh) * 2019-03-08 2020-11-10 浙江格蕾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减小接触电阻变化量的继电器
CN112863944A (zh) * 2021-02-07 2021-05-28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感应抗冲击继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19943U (zh) 一种双触点继电器
EP2348519A3 (en) Movable contactor assembly for a current limiting type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CN104779119B (zh) 一种大电流电源继电器
CN107026056A (zh)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的直流接触器
CN102956382A (zh) 开关装置和连接器
CN102931005A (zh) 开关装置和连接器
CN105742109A (zh) 一种侧装式高压真空断路器
CN105428155A (zh) 新型自断开关
CN206422008U (zh) 一种改良式推杆继电器
CN105719890A (zh) 侧装式高压真空断路器
CN204809158U (zh) 一种桥式双断点直流电磁接触器
CN205943866U (zh) 一种双开关限位装置
CN207338262U (zh) 一种触点防护式继电器
CN206819944U (zh)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的直流接触器
CN202996724U (zh) 电磁继电器
CN206210716U (zh) 一种电机驱动的二相继电器
CN206003689U (zh) 侧装式高压真空断路器
CN203521318U (zh) 大功率方形温控器
CN201868348U (zh) 直流接触器
CN206628424U (zh) 一种改良式直流接触器
CN201749825U (zh) 电机式大功率继电器
CN206628399U (zh) 一种接触性能强的高压隔离开关动触头
CN2743962Y (zh) 具有反向接线保护功能的插座式接地故障线路断路器
CN111463083A (zh) 一种电路防过载保护装置
CN111584287B (zh) 一种单刀双掷低压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