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17739U - 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17739U
CN206817739U CN201720555664.3U CN201720555664U CN206817739U CN 206817739 U CN206817739 U CN 206817739U CN 201720555664 U CN201720555664 U CN 201720555664U CN 206817739 U CN206817739 U CN 206817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heating boiler
combustion chamber
domestic heating
conv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556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利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5556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17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17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177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包括炉体,炉体内的下部设置有燃烧室,炉体对应于燃烧室的下方设置有开口,炉体的右侧设置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烟囱,炉体对应于燃烧室的上方设置有聚能仓,燃烧室的四周与相应炉体之间以及聚能仓内分布有红外热能集能管,红外热能集能管在聚能仓内均匀间隔排布。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中结构简单、热能利用率高、控制简便、使用安全、能与各型号燃气灶配合使用的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

Description

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
背景技术
农村地区取暖做饭通常都使用蜂窝煤炉,这种炉子热效率低,燃烧产生的废气污染环境,而且通风不好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致使人员中毒,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壁挂炉虽然是燃烧的天然气来加热取暖水,但功能单一,只能用于取暖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的下部设置有燃烧室4,所述炉体1对应于燃烧室4的下方设置有开口11,所述炉体1的右侧设置有与燃烧室4连通的烟囱6,所述炉体1对应于所述燃烧室4的上方设置有聚能仓9,所述燃烧室4的四周与相应所述炉体1之间以及所述聚能仓9内分布有红外热能集能管8,所述红外热能集能管8在所述聚能仓9内均匀间隔排布。
优选地,所述炉体1为长方体,所述炉体1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架2,所述炉体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3,所述炉体1对应于所述聚能仓9的上端设置有灶台10;所述固定架2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1的左侧壁上,所述固定架2另一端设置有通孔20。
优选地,所述炉体1的左侧对应于所述固定架2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燃烧室4连通的空气流通增氧口7。
优选地,空气流通增氧口7内设置有滤网21。
优选地,所述炉体1的左端设置有进水管口13,所述水管14穿过所述炉体1均匀间隔缠绕在所述聚能仓9上,所述炉体1的左端对应于所述进水管口13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15。
优选地,所述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的右端设置有控制装置16,所述控制装置16包括温度传感器161、微处理器162、显示面板163,所述温度传感器161设置在所述出水口15内,所述炉体1的右端设置有凹槽17,所述微处理器162设置在所述凹槽17内,所述炉体1上对应于所述凹槽17的右端设置有显示面板163,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162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62与所述显示面板163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炉体1右端设置有燃气浓度传感器18,所述燃气浓度传感器18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燃烧室4内,所述燃气浓度传感器18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炉体1的右侧壁内并与所述微处理器162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19,所述高度调节装置19包括液压缸191、调节把手192、伸缩杆193,所述底座3与所述液压缸19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93的一端内嵌在所述液压缸191上端内,所述伸缩杆193的另一端与所述炉体1的下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包括炉体,炉体内的下部设置有燃烧室,炉体对应于燃烧室的下方设置有开口,开口用于和家用燃气灶对接,通过燃气灶上的火焰在燃烧室内燃烧提供热量,炉体的右侧设置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烟囱,炉体对应于燃烧室的上方设置有聚能仓,燃烧室的四周与相应炉体之间以及聚能仓内分布有红外热能集能管,红外热能集能管能吸收燃烧室内燃烧天然气的热量,红外热能集能管在聚能仓内均匀间隔排布,红外热能集能管在聚能仓内释放的热量,结构简单,使用半封闭式燃烧室来利用燃气灶所释放的热量,通过红外热能集能高效的吸收燃烧热量,再通过聚能仓释放热量,热能利用率高。
2、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的右端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显示面板,温度传感器能检测出水口内水温度,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再传递给显示面板,显示面板显示出当前的出水口温度。当出水口内水温度过低时,通过调节燃气灶的调节开关,增加天然气的燃烧量,就能提高水温;做饭或烧水时,也可以通过调节燃气灶的调节开关对加热量进行控制,控制水温简便,功能多。
3、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炉体右端设置有燃气浓度传感器,燃气浓度传感器能对燃烧室内的燃气浓度进行检测,并通过显示面板进行显示,当超过预设值,显示面板就会提示报警信息,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使用安全。
4、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底座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液压缸、调节把手、伸缩杆,底座与液压缸的下端固定连接,伸缩杆的一端内嵌在液压缸上端内,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炉体的下端连接,通过调节把手对底座高度调整,以与不同型号的燃气灶配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的下部设置有燃烧室4,所述炉体1对应于燃烧室4的下方设置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用于和家用燃气灶对接,将所述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直接放置在家用燃气灶上,通过燃气灶上的火焰在所述燃烧室4内燃烧提供热量,所述炉体1的右侧设置有与燃烧室4连通的烟囱6,用于排放燃烧产生的废气,所述炉体1对应于所述燃烧室4的上方设置有聚能仓9,所述燃烧室4的四周与相应所述炉体1之间以及所述聚能仓9内分布有红外热能集能管8,所述红外热能集能管8能吸收所述燃烧室4内燃烧天然气的热量,所述红外热能集能管8在所述聚能仓9内均匀间隔排布,所述红外热能集能管8在所述聚能仓9内释放的热量。所述炉体1为长方体,所述炉体1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架2,所述炉体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3,所述炉体1对应于所述聚能仓9的上端设置有灶台10,可用于做饭或烧水;所述固定架2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1的左侧壁上,所述固定架2另一端设置有通孔20,使用螺栓穿过所述通孔20将所述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固定在墙壁上。所述炉体1的左侧对应于所述固定架2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燃烧室4连通的空气流通增氧口7,用于增加燃烧室内的氧气,提高燃烧效率。空气流通增氧口7内设置有滤网21,防止空气中的异物进入到燃烧室内。
所述炉体1的左端设置有进水管口13,所述水管14穿过所述炉体1均匀间隔缠绕在所述聚能仓9上,所述炉体1的左端对应于所述进水管口13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15,能用于取暖水的供应。所述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的右端设置有控制装置16,所述控制装置16包括温度传感器161、微处理器162、显示面板163,所述温度传感器161设置在所述出水口15内,所述炉体1的右端设置有凹槽17,所述微处理器162设置在所述凹槽17内,所述炉体1上对应于所述凹槽17的右端设置有显示面板163,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162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62与所述显示面板163电性连接。所述温 度传感器161能检测所述出水口15内水温度,传递给所述微处理器162,所述微处理器162再传递给所述显示面板163,所述显示面板163显示出当前的出水口温度。当所述出水口15内水温度过低时,通过调节燃气灶的调节开关,增加天然气的燃烧量,就能提高水温。做饭或烧水时,也可以通过调节燃气灶的调节开关对加热量进行控制。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将所述炉体1对应于所述开口11放置燃气灶23上方,所述红外热能集能管8吸收天然气在所述燃烧室4内燃烧释放的热量,在所述聚能仓9内释放热量,供暖水从所述进水管口13进入,从出水口15流出,经过加热,用于供暖;所述灶台10在所述聚能仓9的上方,所述灶台10上可以放置煮饭锅24,所述煮饭锅24的上方可设置换气罩25,所述换气罩25的顶端连接排气筒26,将煮饭时的油烟排出去。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所述炉体1右端设置有燃气浓度传感器18,所述燃气浓度传感器18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燃烧室4内,所述燃气浓度传感器18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炉体1的右侧壁内并与所述微处理器162电性连接。所述燃气浓度传感器18能对所述燃烧室4内的燃气浓度进行检测,并通过所述显示面板163进行显示,当超过预设值,所述控制面板163就会提示报警信息,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19,所述高度调节装置19包括液压缸191、调节把手192、伸缩杆193,所述底座3与所述液压缸19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93的一端内嵌在所述液压缸191上端内,所述伸缩杆193的另一端与所述炉体1的下端连接。为了适应不同型号的燃气灶,通过所述调节把手192对底座高度调整,将所述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可以放置在不同的燃气灶上,以与不同型号的燃气灶配合使用。
以上以附图说明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作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改变和替换。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的下部设置有燃烧室(4),所述炉体(1)对应于燃烧室(4)的下方设置有开口(11),所述炉体(1)的右侧设置有与燃烧室(4)连通的烟囱(6),所述炉体(1)对应于所述燃烧室(4)的上方设置有聚能仓(9),所述燃烧室(4)的四周与相应所述炉体(1)之间以及所述聚能仓(9)内分布有红外热能集能管(8),所述红外热能集能管(8)在所述聚能仓(9)内均匀间隔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为长方体,所述炉体(1)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架(2),所述炉体(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3),所述炉体(1)对应于所述聚能仓(9)的上端设置有灶台(10);所述固定架(2)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1)的左侧壁上,所述固定架(2)另一端设置有通孔(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左侧对应于所述固定架(2)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燃烧室(4)连通的空气流通增氧口(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其特征在于,空气流通增氧口(7)内设置有滤网(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左端设置有进水管口(13),所述水管(14)穿过所述炉体(1)均匀间隔缠绕在所述聚能仓(9)上,所述炉体(1)的左端对应于所述进水管口(13)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的右端设置有控制装置(16),所述控制装置(16)包括温度传感器(161)、微处理器(162)、显示面板(163),所述温度传感器(161)设置在所述出水口(15)内,所述炉体(1)的右端设置有凹槽(17),所述微处理器(162)设置在所述凹槽(17)内,所述炉体(1)上对应于所述 凹槽(17)的右端设置有显示面板(163),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162)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62)与所述显示面板(163)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右端设置有燃气浓度传感器(18),所述燃气浓度传感器(18)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燃烧室(4)内,所述燃气浓度传感器(18)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炉体(1)的右侧壁内并与所述微处理器(162)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19),所述高度调节装置(19)包括液压缸(191)、调节把手(192)、伸缩杆(193),所述底座(3)与所述液压缸(19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93)的一端内嵌在所述液压缸(191)上端内,所述伸缩杆193的另一端与所述炉体(1)的下端连接。
CN201720555664.3U 2017-05-18 2017-05-18 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17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55664.3U CN206817739U (zh) 2017-05-18 2017-05-18 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55664.3U CN206817739U (zh) 2017-05-18 2017-05-18 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17739U true CN206817739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56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5566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17739U (zh) 2017-05-18 2017-05-18 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17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04852U (zh) 一种多用途节能燃煤无烟灶
CN104033928B (zh) 多功能炉灶
CN206145723U (zh) 一种节能环保民用锅炉
CN206817739U (zh) 多功能结合式家用取暖锅炉
CN205002358U (zh) 一种高效节能安全家用锅炉
CN207815715U (zh) 一种节能减排的微型锅炉
CN207268444U (zh) 一种可自动检测并报警的锅炉
CN201753932U (zh) 节能热水灶
CN206724128U (zh) 一种节能燃气锅炉
CN203349347U (zh) 多功能灶台炉
CN207214427U (zh) 醇基燃料快速采暖热水炉
CN206525486U (zh) 煮炉
CN200972240Y (zh) 燃气采暖炉
CN201715557U (zh) 生物质燃料炊用热水炉
CN201535521U (zh) 自动化生物原料燃烧多用炉
CN204806663U (zh) 一种环保型采暖炉
CN206145969U (zh) 一种多功能生物质热水锅炉
CN201306764Y (zh) 多功能燃料炉具
CN205909350U (zh) 一种用于炊事和取暖的民用锅炉
CN205372641U (zh) 一种新型取暖煤炉
CN205245129U (zh) 一种节能环保蒸汽发生器
CN102135278B (zh) 生物质秸秆燃气炉
CN203771457U (zh) 多功能节能灶
CN213931047U (zh) 一种新能源节能燃气灶
CN205909511U (zh) 一种高效热水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