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13606U - 一种护角型材及套合型蜂窝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护角型材及套合型蜂窝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13606U
CN206813606U CN201720450429.XU CN201720450429U CN206813606U CN 206813606 U CN206813606 U CN 206813606U CN 201720450429 U CN201720450429 U CN 201720450429U CN 206813606 U CN206813606 U CN 206813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ck side
section bar
guard section
batt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504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Feng Chao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Feng Chao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Feng Chao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Feng Chao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504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13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13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136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包装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护角型材及套合型蜂窝箱,包括箱体和四个护角型材,箱体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和顶板;左侧板的底边与底板的左侧边转动连接,右侧板与底板的右侧边转动连接,后侧板的顶边与顶板的后侧边转动连接;左侧板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卡接于一护角型材的第一卡槽内,右侧板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卡接于一护角型材的第一卡槽内,后侧板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以及前侧板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卡接于相应的护角型材的第二卡槽内。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强,储存运输方便,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护角型材及套合型蜂窝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包装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护角型材及套合型蜂窝箱。
背景技术
蜂窝纸箱通常以蜂窝纸板经过冲压、裁切、粘贴制成,纸板接口处粘贴纸护角用以加强;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成整体式、组合式(可拆卸)、集成底托式等不同配置,利于搬运、装卸。
蜂窝包装箱目前国家检测标准为GB/T 19788-2005,蜂窝纸板箱在我国使用时间已有10余年,有效降低了包装对木材消耗。
目前,蜂窝纸箱在国内市场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
1、填充、加强用芯材及垫板:主要用于家具、门业等内填充,替代泡沫用于家电包装缓冲物。2、承装、称重类箱体及托盘:主要为替代木材制成的木箱,“以纸代木”生产蜂窝纸箱及蜂窝托盘。
但是,蜂窝纸箱的生产工艺10余年来未有新的变化和改进,基本生产工艺为:先将板材横向分切及纵向分切成单独的6块,再分切出单独的12条纸护角,最后通过纸护角及胶水将6块板材通过手工粘接成箱体并等待直至定型干涸。
此种结构的纸箱因结构部件多,导致纸箱分切工作量大且分切耗损高,生产工艺复杂且生产效率低下;粘接使用的胶水为淀粉胶或热溶胶,在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时容易导致粘接效果减弱,降低纸箱的稳定性,带来安全、质量的隐患;粘接成型的纸箱不能压扁且无法拆分,导致物流及仓储极为不便,增加物流及仓储成本。
现需要一种套合型的蜂窝纸箱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护角型材及套合型蜂窝箱,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强,储存运输方便,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护角型材,包括第一条板、第二条板、第三条板和第四条板;
所述第三条板和第四条板相对设置于第一条板的同一面,所述第三条板、第四条板和第一条板围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条板为第二卡槽的槽底;
所述第一条板与第二条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条板位于第三条板背离第四条板的一面,所述第一条板、第二条板和第三条板围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三条板为第一卡槽的槽底。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三条板自槽底朝向第二卡槽的槽口并偏向第四条板延伸,第四条板自槽底朝向第二卡槽的槽口并偏向第三条板延伸,形成槽口开度小于槽底宽度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条板自槽底处朝向第一卡槽的槽口并偏向第二条板延伸,所述第二条板自槽底朝向槽口并偏向第一条板延伸,形成槽口开度小于槽底宽度的第一卡槽。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的第二卡槽或第一卡槽使得卡接于其中的结构件能够受到第三条板与第四条板或第一条板与第二条板施加的更强的夹持力,有效防止脱落,能够得到更加稳定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三条板相对于第四条板的一面上、第四条板相对于第三条板的一面上、第一条板相对于第二条板的一面上以及第二条板相对于第一条板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倒齿,所述倒齿朝向槽底延伸。
采用上述倒齿的设置结构,能够使得倒齿压迫卡接于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内的结构件的表面,为结构件提供能大的抓持力度,并放置结构件脱落,有效加强了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所述护角型材由PVC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PVC材质的护角型材,在与结构件进行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其PVC材质的防水、高强度的特点,来规避使用粘合剂对箱体进行粘接,使得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得到加强。
作为套合型蜂窝箱的一种结构,包括立方体形的箱体和四个上述护角型材,所述箱体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和顶板;
所述左侧板的底边与底板的左侧边转动连接,所述右侧板的底边与底板的右侧边转动连接,所述后侧板的顶边与顶板的后侧边转动连接;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均能够绕其各自与底板的连接处朝向底板的上方进行翻转并最终使得左侧板平行于右侧板且均与底板垂直。所述后侧板能够绕其与顶板的连接处朝向顶板的下方进行翻转并最终使得后侧板与顶板垂直。
所述左侧板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卡接于一护角型材的第一卡槽内,所述右侧板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卡接于一护角型材的第一卡槽内,所述后侧板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卡接于相应的护角型材的第二卡槽内,所述前侧板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卡接于相应的护角型材的第二卡槽内,所述顶板的左侧边、右侧边和前侧边分别扣合于左侧板的顶边、右侧板的顶边和前侧板的顶边。其中,四个护角型材分别连接于左侧板的前侧边、右侧边和右侧板的前侧边、后侧边上;后侧板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通过护角型材与左侧板的后侧边和右侧板的后侧边连接,前侧板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通过护角型材与左侧板的前侧边和右侧板的前侧边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左侧板、底板和右侧板为一体结构,左侧板与底板之间通过压痕线转动连接,所述底板与右侧板之间通过压痕线转动连接;所述后侧板和顶板为一体结构,所述后侧板和顶板之间通过压痕线转动连接。
其中,左侧板、底板和右侧板为通过一次分切而成的一整块板材,左侧板与底板之间通过模具扎出压痕线,右侧板与底板之间通过模具扎出压痕线;左侧板和右侧板能够分别绕各自的压痕线朝向底板的上方翻折并最终与底板垂直。后侧板和顶板为通过一次分切而成的一整块板材,后侧板与顶板之间通过模具扎出折痕线,后侧板能够绕其折痕线朝向顶板的下方翻折并最终与顶板垂直。
作为套合型蜂窝箱的另一种结构,包括立方体形的箱体和上述的护角型材,所述箱体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和顶板;
所述左侧板的底边与底板的左侧边转动连接,所述右侧板与底板的右侧边转动连接,所述后侧板的顶边与顶板的后侧边转动连接,所述顶板的前侧边与前侧板的顶边转动连接;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均能够绕其各自与底板的连接处朝向底板的上方进行翻转并最终使得左侧板平行于右侧板且均与底板垂直。所述后侧板和前侧板均能够绕其各自与顶板的连接处朝向顶板的下方进行翻转并最终使得后侧板和前侧板与顶板垂直。
所述左侧板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卡接于一护角型材的第一卡槽内,所述右侧板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卡接于一护角型材的第一卡槽内,所述后侧板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卡接于相应的护角型材的第二卡槽内,所述前侧板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卡接于相应的护角型材的第二卡槽内,所述顶板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扣合于左侧板的顶边和右侧板的顶边。
其中,四个护角型材分别连接于左侧板的前侧边、右侧边和右侧板的前侧边、后侧边上;后侧板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通过护角型材与左侧板的后侧边和右侧板的后侧边连接,前侧板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通过护角型材与左侧板的前侧边和右侧板的前侧边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左侧板、底板和右侧板为一体结构,左侧板与底板之间通过压痕线转动连接,所述底板与右侧板之间通过压痕线转动连接;所述后侧板、顶板和前侧板为一体结构,所述后侧板和顶板之间通过压痕线转动连接,所述顶板和前侧板之间通过压痕线转动连接。
其中,左侧板、底板和右侧板为通过一次分切而成的一整块板材,左侧板与底板之间通过模具扎出压痕线,右侧板与底板之间通过模具扎出压痕线;左侧板和右侧板能够分别绕各自的压痕线朝向底板的上方翻折并最终与底板垂直。后侧板、前侧板和顶板为通过一次分切而成的一整块板材,后侧板与顶板之间通过模具扎出折痕线,前侧板和顶板之间通过模具扎出折痕线,后侧板和前侧板能够分别绕其各自的折痕线朝向顶板的下方翻折并最终与顶板垂直。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开设有手提孔。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手提孔内设置有护手。护手为手部提供更加均匀的受力分配,减少在搬运箱体是手部的不适感。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和顶板均由蜂窝纸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能够用于卡接固定连接的两个板材,用于提到纸护角对蜂窝箱的定型固定,无需使用胶水粘贴护角,无需等待胶水干涸,提高了生产加工和组装的效率;且护角型材的材质为PVC具有防水和强度高的特点,使得箱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箱体的结构稳定性好;
(2)本实用新型中,护角型材设置的倒齿能够更加牢固的抓住卡接的板材,防止板材松脱,提高了箱体的结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中,箱体由三块独立的蜂窝纸板或两块独立的蜂窝纸板构成,相比于现有的加工生产需要六块独立的蜂窝纸板而言减少了分切纸板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加工和组装的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中,箱体有四块护角型材将相互独立的蜂窝纸板可拆卸的连接成长方体结构,相互独立的纸板能够方便的拆卸堆叠,减少了对生产空间、运输空间和仓储空间的占用,降低了成本且储存运输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2中所述一种套合型蜂窝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述一种套合型蜂窝箱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所述一种套合型蜂窝箱的展开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左侧板和右侧板处于起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安装好前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安装好后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扣合好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3中所述一种套合型蜂窝箱的展开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左侧板和右侧板处于起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安装好后侧板和前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所述护角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护角型材;11-第一条板;12-第二条板;13-第三条板;14-第四条板;15-第一卡槽;16-第二卡槽;17-倒齿;2-箱体;21-前侧板;22-后侧板;23-左侧板;24-右侧板;25-底板;26-顶板;3-护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护角型材,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强,储存运输方便,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如图11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
所述护角型材1由第一条板11、第二条板12、第三条板13和第四条板14构成;
第一条板11水平放置时,第三条板13和第四条板14相对竖向设置;其中,第四条板14的底端与第一条板11的右端端部连接,第四条板14的顶端朝向第一条板11的上方延伸,第三条板13的底端与第一条板11的顶面连接;第三条板13、第四条板14和第一条板11围成第二卡槽16,第一条板11成为第二卡槽16的槽底,第三条板13的顶端和第四条板14的顶端形成槽口;
第一条板11与第二条板12相对设置,第二条板12的右端连接于第三条板13的左侧面,第一条板11的左端自与第三条板13的底端处朝向第三条板13的左侧延伸;第一条板11、第二条板12和第三条板13围成第一卡槽15,第三条板13成为第一卡槽15的槽底,第一条板11的左端和第二条板12的左端形成槽口;
其中,第一卡槽15与第二卡槽16相互垂直,用于连接两块相互垂直连接的板材。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第三条板13的顶端偏向第四条板14倾斜延伸,第四条板14的顶端偏向第三条板13倾斜延伸,形成槽口开度小于槽底宽度的第二卡槽16;第一条板11的左端偏向第二条板12倾斜延伸,第二条板12的左端偏向第一条板11倾斜延伸,形成槽口开度小于槽底宽度的第一卡槽15。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的第二卡槽16或第一卡槽15使得卡接于其中的结构件能够受到第三条板13与第四条板14或第一条板11与第二条板12施加的更强的夹持力,有效防止脱落,能够得到更加稳定的连接结构。
第三条板13相对于第四条板14的一面上、第四条板14相对与第三条板13的一面上、第一条板11相对于第二条板12的一面上以及第二条板12相对于第一条板11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倒齿17,且倒齿17的齿尖朝向槽底延伸。
采用上述倒齿17的设置结构,能够使得倒齿17压迫卡接于第一卡槽15或第二卡槽16内的结构件的表面,为结构件提供能大的抓持力度,并放置结构件脱落,有效加强了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其中,护角型材1由PVC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PVC材质的护角型材1,在与结构件进行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其PVC材质的防水、高强度的特点,来规避使用粘合剂对箱体进行粘接,使得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得到加强。
实施例2:
一种套合型蜂窝箱,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强,储存运输方便,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
包括立方体形的箱体2和四个护角型材1;
箱体2包括前侧板21、后侧板22、左侧板23、右侧板24、底板25和顶板26;
左侧板23、底板25和右侧板24为经过分切而成的一整块蜂窝纸板,左侧板23底边与底板25左侧边之间通过模具扎出的压痕线实现转动连接,底板25的右侧边与右侧板24的底边之间通过模具扎出的压痕线实现转动连接;后侧板22和顶板26为通过分切而成的一整块蜂窝纸板,后侧板22的顶边和顶板26后侧边之间通过模具扎出的压痕线实现转动连接。
左侧板23和右侧板24能够分别绕各自的压痕线朝向底板25的上方翻折并最终与底板25垂直。后侧板22能够绕其折痕线朝向顶板26的下方翻折并最终与顶板26垂直。
其中,左侧板23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分别卡接于一护角型材1的第一卡槽15内,右侧板24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分别卡接于一护角型材1的第一卡槽15内;后侧板22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卡接于与左侧板23的后侧边卡接的护角型材1的第二卡槽16内和与右侧板24的后侧边卡接的护角型材1的第二卡槽16内;前侧板21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卡接于与左侧板23的前侧边卡接的护角型材1的第二卡槽16内和与右侧板24的前侧边卡接的护角型材1的第二卡槽16内;顶板26的左侧边、右侧边和前侧边分别扣合于左侧板23的顶边、右侧板24的顶边和前侧板21的顶边。
优选的,左侧板23和右侧板24上开设有手提孔,且手提孔内设置有护手3。护手为手部提供更加均匀的受力分配,减少在搬运箱体是手部的不适感。
实施例3:
一种套合型蜂窝箱,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强,储存运输方便,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如图8、图9、图10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
包括立方体形的箱体2和四个护角型材1;
箱体2包括前侧板21、后侧板22、左侧板23、右侧板24、底板25和顶板26;
左侧板23、底板25和右侧板24为经过分切而成的一整块蜂窝纸板,左侧板23底边与底板25左侧边之间通过模具扎出的压痕线实现转动连接,底板25的右侧边与右侧板24的底边之间通过模具扎出的压痕线实现转动连接;后侧板22、前侧板21和顶板26为通过分切而成的一整块蜂窝纸板,后侧板22的顶边和顶板26后侧边之间通过模具扎出的压痕线实现转动连接,前侧板21的顶边和顶板26的前侧边之间通过模具扎出的压痕线实现转动连接。
左侧板23和右侧板24能够分别绕各自的压痕线朝向底板25的上方翻折并最终与底板25垂直。后侧板22和前侧板21能够绕其各自的折痕线朝向顶板26的下方翻折并最终与顶板26垂直。
其中,左侧板23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分别卡接于一护角型材1的第一卡槽15内,右侧板24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分别卡接于一护角型材1的第一卡槽15内;后侧板22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卡接于与左侧板23的后侧边卡接的护角型材1的第二卡槽16内和与右侧板24的后侧边卡接的护角型材1的第二卡槽16内;前侧板21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卡接于与左侧板23的前侧边卡接的护角型材1的第二卡槽16内和与右侧板24的前侧边卡接的护角型材1的第二卡槽16内;顶板26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扣合于左侧板23的顶边和右侧板23的顶边。
优选的,左侧板23和右侧板24上开设有手提孔,且手提孔内设置有护手3。护手为手部提供更加均匀的受力分配,减少在搬运箱体是手部的不适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护角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条板(11)、第二条板(12)、第三条板(13)和第四条板(14);
所述第三条板(13)和第四条板(14)相对设置于第一条板(11)的同一面,所述第三条板(13)、第四条板(14)和第一条板(11)围成第二卡槽(16),所述第一条板(11)为第二卡槽(16)的槽底;
所述第一条板(11)与第二条板(12)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条板(12)位于第三条板(13)背离第四条板(14)的一面,所述第一条板(11)、第二条板(12)和第三条板(13)围成第一卡槽(15),所述第三条板(13)为第一卡槽(15)的槽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角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条板(13)相对于第四条板(14)的一面上、第四条板(14)相对于第三条板(13)的一面上、第一条板(11)相对于第二条板(12)的一面上以及第二条板(12)相对于第一条板(11)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倒齿(17),所述倒齿(17)朝向槽底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角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型材由PVC材料制成。
4.一种套合型蜂窝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方体形的箱体(2)和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护角型材,所述护角型材为四个,所述箱体(2)包括前侧板(21)、后侧板(22)、左侧板(23)、右侧板(24)、底板(25)和顶板(26);
所述左侧板(23)的底边与底板(25)的左侧边转动连接,所述右侧板(24)的底边与底板(25)的右侧边转动连接,所述后侧板(22)的顶边与顶板(26)的后侧边转动连接;
所述左侧板(23)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卡接于一护角型材的第一卡槽(15)内,所述右侧板(24)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卡接于一护角型材的第一卡槽(15)内,所述后侧板(22)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卡接于相应的护角型材的第二卡槽(16)内,所述前侧板(21)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卡接于相应的护角型材 的第二卡槽(16)内,所述顶板(26)的左侧边、右侧边和前侧边分别扣合于左侧板(23)的顶边、右侧板(23)的顶边和前侧板(21)的顶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套合型蜂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23)、底板(25)和右侧板(24)为一体结构,左侧板(23)与底板(25)之间通过压痕线转动连接,所述底板(25)与右侧板(24)之间通过压痕线转动连接;所述后侧板(22)和顶板(26)为一体结构,所述后侧板(22)和顶板(26)之间通过压痕线转动连接。
6.一种套合型蜂窝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方体形的箱体(2)和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护角型材,所述护角型材为四个,所述箱体(2)包括前侧板(21)、后侧板(22)、左侧板(23)、右侧板(24)、底板(25)和顶板(26);
所述左侧板(23)的底边与底板(25)的左侧边转动连接,所述右侧板(24)与底板(25)的右侧边转动连接,所述后侧板(22)的顶边与顶板(26)的后侧边转动连接,所述顶板(26)的前侧边与前侧板(21)的顶边转动连接;
所述左侧板(23)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卡接于一护角型材的第一卡槽(15)内,所述右侧板(24)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卡接于一护角型材的第一卡槽(15)内,所述后侧板(22)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卡接于相应的护角型材的第二卡槽(16)内,所述前侧板(21)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卡接于相应的护角型材的第二卡槽(16)内,所述顶板(26)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扣合于左侧板(23)的顶边和右侧板(23)的顶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套合型蜂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23)、底板(25)和右侧板(24)为一体结构,左侧板(23)与底板(25)之间通过压痕线转动连接,所述底板(25)与右侧板(24)之间通过压痕线转动连接;所述后侧板(22)、顶板(26)和前侧板(21)为一体结构,所述后侧板(22)和顶板(26)之间通过压痕线转动连接,所述顶板(26)和前侧板(21)之间通过压痕线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套合型蜂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23)和右侧板(24)上开设有手提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套合型蜂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孔内设置有护手(3)。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套合型蜂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21)、后侧板(22)、左侧板(23)、右侧板(24)、底板(25)和顶板(26)均由蜂窝纸板制成。
CN201720450429.XU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护角型材及套合型蜂窝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13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0429.XU CN206813606U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护角型材及套合型蜂窝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0429.XU CN206813606U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护角型材及套合型蜂窝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13606U true CN206813606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54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5042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13606U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护角型材及套合型蜂窝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136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98843U (zh) 一种可拆装蜂窝纸箱
CN204236871U (zh) 一种四提篮式包装盒
CN201694451U (zh) 蜂窝板快速组装包装箱
CN102633030A (zh) 一种高强度的纸板包装箱及其制作方法
CN201864207U (zh) 一种包装盒
CN203638261U (zh) 一种重型瓦楞纸箱
CN206813606U (zh) 一种护角型材及套合型蜂窝箱
CN204568253U (zh) 包装箱体结构改良
CN2892680Y (zh) 蜂窝纸板花炮包装箱
CN203222178U (zh) 包装纸箱
CN204624119U (zh) 一种全纸托盘
CN201305168Y (zh) 机柜包装结构用纸箱
CN210455753U (zh) 一种环保的便携式包装结构
CN205060251U (zh) 一种防位移一体化托盘箱
CN202847051U (zh) 具有防潮功能的包装箱
CN201825325U (zh) 一种包装箱与托盘连接结构
CN208790114U (zh) 一种具有高承载压力的瓦楞纸板箱
CN206417311U (zh) 一种卡扣式胶合包装箱
CN205274108U (zh) 双玻太阳能组件的装箱组
CN204236872U (zh) 一种双联包装盒
CN216995347U (zh) 一种轮毂用折叠式纸围板箱
CN203854938U (zh) 一种成本低、承重力强的垫板
CN212172860U (zh) 一种加固缓冲型环保家电包装箱
CN214690671U (zh) 一种可回收利用的快递盒
CN212333271U (zh) 一种一体式可折叠纸托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