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11298U - 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及其电路 - Google Patents

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及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11298U
CN206811298U CN201720642148.4U CN201720642148U CN206811298U CN 206811298 U CN206811298 U CN 206811298U CN 201720642148 U CN201720642148 U CN 201720642148U CN 206811298 U CN206811298 U CN 206811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ports
divided
electric capacity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421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汉
吴天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zong Weld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zong Weld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zong Weld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zong Weld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421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11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11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112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焊割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及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管IGBT以及先进的逆变控制技术,其额定电流/电压为100A/120V,负载持续率不低于40%;各个电路板上的贴片元器件和插件元器件均是由专门的贴片机、插件机、自动焊接机自动完成元器件的安装的,因而生产效率非常高,并且出错率低,所以机器的合格率提高了,机器的可靠性更高,在焊接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短焊和长焊之间的相互切换,方便了客户的使用,为客户带来了便利,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Description

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及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焊割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及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对于当前的等离子切割机产品市场来说,竞争十分得激烈,在追求技术上的先进的同时,成本是一个保证持久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因素。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逆变式空气等离子弧切割机的额定电流通常在25A-100A之间,负载持续率通常在30%-60%之间。国内的这类切割机,大多采用MOSFET管逆变控制。不过MOSFET管由于其通态电压高,即电流容量小,所以单个MOSFET不能满足机器的工作,通常需要并联多个MOSFET管来扩大电流容量,但同时使得结构更复杂,线路板占用空间增大,因而IGBT以其耐流大的特点吸引了各企业的眼球。所以,随着技术的进步,采用IGBT的逆变等离子切割机开始进入市场,成为各大生产企业争相开发的重点。
有些IGBT逆变切割机,由于切割机内部的结构设计或是电路设计不当,造成本就功率很大的元器件发热更加的严重,严重的时候更是会烧坏电路板,造成企业和用户的损失。对于设计不当或是散热效果不好的切割机,要达到一个较高的负载持续率非常的困难,因而在实际使用中,无法满足大部分客户的需要。也有些机器额定工作电流为100A,但实际上输出的最大电流却达不到额定值,甚至低得很多。另外,不同的切割机产品,因为结构和内部控制电路的不同,以及企业生产工艺水平和设备条件的不同,造成产品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差异,有些机器在客户的使用中经常损坏,因而遭到不少客户的投诉,在客户处失去了信誉,丢失了客户,也失去了市场。
为此设计一种可靠性高、结构和性能好的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及其电路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可靠性高、结构和性能好的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及其电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包括:机箱底板的下方四个底角分别固定有支撑底脚,机箱后面板的外侧设有风机罩,风机罩的上方采用安装板使油水分离器与机箱后面板相连接,油水分离器的一边设有外迫式电源线固定夹,外迫式电源线固定夹的上方设有气接口,机箱后面板的内侧对应风机罩的位置固定有风机,风机的上方采用安装架固定有空气开关,风机的后方设有主板,主板的背面与机箱两侧板的内侧面相贴合,主板的底部与机箱底板相固定,主板上方设有中隔板,中隔板上设有四根引线柱和电磁阀安装板,引线柱上套设有扣式护线套,电磁阀安装板上固定有电磁阀,四根引线柱围绕形成的区域中央固定有电源板,电磁阀的旁边设有三相整流桥,机箱前面板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主控制板,主控制板的下方设有航空插座固定座,主板与机箱前面板之间的位置设有主变压器和输出电感,机箱前面板的外侧面的中央设有转移接线柱、正版欧式小型接头、二芯航空插座、电气一体化输出接头,机箱前面板的外侧面的上半部分设有船型开关和电流调节旋钮。
所述主板由输出整流板、快恢复二极管、二极管散热器、单管IGBT模块、单管IGBT散热器组成,输出整流板的前方设有二极管散热器一,二极管散热器一的下方设有快恢复二极管绝缘套和快恢复二极管,二极管散热器一的上设有二极管散热器二,二极管散热器二的上方设有另一快恢复二极管绝缘套和另一快恢复二极管,二极管散热器一的前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前方设有单管IGBT散热器一,单管IGBT散热器一的下方设有单管IGBT管绝缘套和单管IGBT模块,单管IGBT散热器一的上方设有单管IGBT散热器二,单管IGBT散热器二的上方设有另一单管IGBT绝缘套和另一单管IGBT模块,单管IGBT散热器一与IGBT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的电路,包括:主板电路、电源板电路、输出整流电路、高频电路、主控制板给定与反馈电路、PWM信号输出电路、过热保护电路和短焊/长焊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主板电路如下:DC+IN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继电器J21的4号端口、继电器J22的4号端口、继电器J23的4号端口、热敏电阻RT1的一端、热敏电阻RT2的一端相连,继电器J23的3号端口分为十四路,分别与继电器J22的3号端口、继电器J21的3号端口、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热敏电阻RT2的另一端、电容C6的一端、电阻R92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电容C54的一端、IGBT管T1的集电端、IGBT管T2的集电端、IGBT管T8的集电端、PWR的1号端口相连,电容C6的另一端分为九路,分别与电容C2的一端、电阻R92的另一端、电阻R94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4的另一端、电容C55的一端相连,IGBT管的发射端分为四路,分别与IGBT管T3的集电端、IGBT管T6的发射端、IGBT管T7的集电端、OUTA端口相连,IGBT管T2的发射端分为四路,分别与IGBT管T4的集电端、IGBT管T8的发射端、IGBT管T9的集电端、变压器T5的1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5的2号端口与OUTB端口相连,变压器T5的3号端口与CT-B相连,变压器T5的4端口与CT-A相连,DC-IN分为十路,分别与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94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55的另一端、IGBT管T3的发射端、IGBT管T7的发射端、IGBT管T4的发射端、IGBT管T9的发射端、PWR的2号端口相连,继电器J21的1号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继电器J22的1号端口、继电器J23的1号端口、二极管D1的一端、二极管D6的一端、三极管Q14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4的发射极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稳压管ZD2的一端、稳压管ZD1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D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另一端相连,稳压管ZD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4的基极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二极管D1的另一端、继电器J23的2号端口、继电器J22的2号端口、继电器J21的2号端口相连;DRV的1号端口与VCC相连,DRV的2号端口接地,DRV的3端口与-VCC相连,DRV的4号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电容C47的一端、电阻R72的一端、电容C45的一端、电阻R70的一端相连,电阻R7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45的另一端、稳压管Z22的一端相连,电阻R7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47的另一端、稳压管Z23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0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0的发射极分为四路,分别与VCC端口、三极管Q11的发射极、电容C50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相连,电容C1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50的另一端、地面相连,三极管Q10的集电极与电阻R69的一端相连,电阻R6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三极管Q12的集电极、变压器TR1的1号端口相连,三极管Q1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2的基极与稳压管Z23的另一端相连,DRV的5号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71的一端、电容C48的一端、电阻R73的一端、电容C49的一端相连,电阻R71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48的另一端、稳压管Z24的一端相连,电阻R73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49的另一端、稳压管Z25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电阻R74的一端相连,电阻R74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三极管Q13的集电极、变压器TR1的2号端口相连,三极管Q1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3的基极与稳压管Z25的另一端相连,变压器TR1的3号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阻R19的一端、稳压管Z10的一端、电阻R37的一端、稳压管Z21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1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37的另一端、稳压管Z20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36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电阻R55的一端相连,电阻R36的另一端分为七路,分别与电阻R18的另一端、电阻R55的另一端、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20的一端、稳压管Z8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9的另一端、稳压管Z9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9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15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相连,电容C2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稳压管Z8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二极管D2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4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3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二极管D3的另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变压器TR1的4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R1的7号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电阻R22的一端、稳压管Z13的一端、电阻R41的一端、稳压管Z27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7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41的另一端、稳压管Z26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6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40的一端、电阻R38的一端、电阻R39的一端相连,电阻R40的另一端分为七路,分别与电阻R38的另一端、电阻R39的另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稳压管Z11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3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22的另一端、稳压管Z12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21的另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相连,电容C21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稳压管Z11的另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二极管D4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5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6的一端、电阻R20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4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二极管D6的另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变压器TR1的8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R1的6号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阻R25的一端、稳压管Z16的一端、电阻R45的一端、稳压管Z29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45的另一端、稳压管Z28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8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44的一端、电阻R42的一端、电阻R43的一端相连,电阻R44的另一端分为七路,分别与电阻R42的另一端、电阻R43的另一端、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32的一端、电容C22的一端、稳压管Z14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6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25的另一端、稳压管Z15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5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24的另一端、电阻R31的另一端、电阻R32的另一端相连,电容C2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稳压管Z14的另一端、三极管Q6的发射极、二极管D6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6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10的一端、电阻R23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6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二极管D10的另一端、电阻R23的另一端、变压器TR1的5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R1的10号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阻R28的一端、稳压管Z19的一端、电阻R49的一端、稳压管Z31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31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49的另一端、稳压管Z30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3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46的一端、电阻R47的一端、电阻R48的一端相连,电阻R46的另一端分为七路,分别与电阻R47的另一端、电阻R48的另一端、电阻R27的一端、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4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稳压管Z17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28的另一端、稳压管Z18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8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27的另一端、电阻R33的另一端、电阻R34的另一端相连,电容C23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稳压管Z17的另一端、三极管Q7的发射极、二极管D12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7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13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二极管D13的另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变压器TR1的9号端口相连。
所述电源板电路包括开关电源供电电路、过压保护电路、缺相保护电路;所述开关电源供电电路如下:电源芯片U7的OUT端口与电阻R53的一端相连,电阻R53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T3的门极相连,场效应管T3的漏电极分为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26的一端、变压器T8的8号端口相连,二极管d26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48的一端、电阻R55的一端相连,电阻R55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VIN端口、电容C48的另一端、变压器T8的10号端口相连,场效应管T3的源极分为三路,分别与CFB1端口、电阻R48的一端、电阻R47的一端相连,电阻R48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47的另一端、信号地相连,电源芯片U7的VFB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电容C23的一端、电阻R58的一端、电容C24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11B的3号端口相连,电容C24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58的另一端、信号地相连,电容C23的另一端与电源芯片的COMP端口相连,电源芯片U7的RT/CT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59的一端,电容C25的一端相连,电容C25的另一端与信号地相连,电阻R5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26的一端、电源芯片U7的VREF端口相连,电容C26的另一端与信号地相连,电源芯片U7的ISNS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22的一端、电阻R54的一端相连,电容C22的另一端与信号地相连,电阻R54的另一端与CFB1端口相连,电源芯片U7的VCC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VC端口、电容C21的一端相连,电容C21的另一端与信号地相连,电源芯片U7的GND端口与信号地相连,光电耦合器U11B的4号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VC端口、二极管D25的一端、电容C46的一端相连,电容C46的另一端与信号地相连,二极管D25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8的12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8的14号端口与信号地相连,变压器T8的1号端口与二极管D39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9的另一端分为六路,分别与电容C52的一端、电容C55的一端、电容C56的一端、电容C29的一端、电阻R170的一端、VCC端口相连,变压器T8的2号分为十路,分别与电容C51的一端、电容C52的另一端、电容C28的一端、电容C55的另一端、芯片U18的GND端口、电容C56的另一端、电容C29的另一端、电阻R170的另一端、电容C54的一端、地面相连,变压器T8的3号端口与二极管d34的一端相连,二极管的34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51的另一端、电容C28的另一端、芯片U18的VIN端口相连,芯片U18的VOUT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54的另一端、-VCC端口相连,变压器T8的6号端口分为六路,分别与电容C49的一端、电容C27的一端、电阻R93的一端、地面、FAN的2号端口、+24V电源端口的2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8的7号端口与二极管d43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43的另一端分为五路,分别与电容C49的另一端、电容C27的另一端、电阻R93的另一端、FAN的1号端口、+24V电源端口的1号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1A的1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77的一端、电阻R76的一端相连,电阻R76的另一端与稳压管Z2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的另一端与电源芯片U7的VCC端口相连,电阻R77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U11A的2号端口、地面相连,电容C72的一端与信号地相连,电容C72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
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如下:J18的1号端口与二极管d32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2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VIN端口、电容C47的一端、电阻R73的一端、电阻R51的一端相连,电阻R51的另一端与VC端口相连,电阻R73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稳压管Z1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源芯片U7的COMP端口相连,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为六路,分别与信号地、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47的另一端、J18的2号端口相连。
所述缺相保护电路如下:AC-3的1号端口与压敏电阻R147的一端相连,压敏电阻R147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70的一端、电阻R69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12的2号端口、光电耦合器U13的2号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3的3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62的一端、地面相连,电容C6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U13的4号端口、光电耦合器U12的3号端口、电容C61的一端相连,光电耦合器U13的1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50的一端、电阻R70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50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8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8的另一端与AC-3的2号端口相连,电容C61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u12的四号端口、电阻R67的一端、场效应管T5的门极相连,场效应管T5的漏电极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71的一端、电容C73的一端相连,电阻R171的另一端与J1的1号端口相连,电容C73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J1的2号端口、效应管T5的源极、地面相连,电阻R67的另一端与VCC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2的1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69的另一端、电阻R49的一端相连,电阻R49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7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7的另一端与AC-3的3号端口相连。
所述输出整流电路如下:T-A端口与高频电感L1的一端相连,高频电感L1的另一端分为七路,分别与电阻R88的一端、电容C63的一端、二极管d31的一端、二极管D30的一端、二极管D36的一端、二极管d43的一端、二极管D40的一端相连,电阻R88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63的另一端、二极管D24的一端相连,二极管的31的另一端分为十二路,分别与二极管D29的一端、二极管d30的另一端、二极管d28的一端、二极管D36的另一端、二极管d37的一端、二极管D43的另一端、二极管d42的一端、二极管D40的另一端、二极管D41的一端、二极管D24的另一端、电阻R89的一端、电容C65的一端相连,电阻R8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65的另一端、二极管D25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25的另一端分为二十二路,分别与二极管D29的另一端、二极管D26的另一端、二极管d37的另一端、二极管d42的另一端、二极管d41的另一端、二极管D39的一端、二极管D32的一端、二极管D33的一端、二极管d44的一端、二极管D45的一端、二极管d26的一端、二极管D23的一端、电阻R55的一端、IGBT管T5的集电端、电容C13的一端、变压器t11的1号端口、变压器T6的1号端口、变压器t10的1号端口、二极管D4的一端、二极管D6的一端、压敏电阻R20的一端、电容C16的一端相连,电容C16的另一端分为九路,分别与HF端口、压敏电阻R20的另一端,电阻R22的一端、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压敏电阻R27的一端、L-B端口相连,电阻R2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5的一端、二极管D6的另一端相连,电容C14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二极管D1的一端、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5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阻R24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25的另一端与电阻R26的另一端相连,压敏电阻R27的另一端与L-A端口相连,所述电阻R55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56的一端、电容C67的一端、二极管D23的一端、电容C51的一端相连,电阻R56的另一端与电阻R57的一端相连,电阻R57的另一端分为五路,分别与电容C67的另一端、电容C51的另一端、IGBT管T5的发射端、稳压二极管Z8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37的一端、稳压二极管Z8的另一端、IGBT管T5的基极相连,电阻R37的另一端与dRv端口相连,所述变压器T11的3号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变压器T6的3号端口、变压器T10的3号端口、CT端口相连,所述变压器T11的2号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变压器T6的2号端口、变压器T10的2号端口、OUT-端口相连,所述变压器T11的4号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变压器T6的4号端口、变压器T10的4号端口、地面相连,所述二极管D26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66的一端、电阻R91的一端相连,电阻R91的另一端分为十二路,分别与电容C66的另一端、二极管D27的一端、二极管d45的另一端、二极管d47的一端、二极管D44的另一端、二极管D46的一端、二极管D33的另一端、二极管D35的一端、二极管D32的另一端、二极管D34的一端、二极管D39的另一端、二极管d38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27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64的一端、电阻R90的一端相连,电阻R90的另一端分为七路、分别与电容C64的另一端、高频电感L2的一端、二极管D38的另一端、二极管D34的另一端、二极管D35的另一端、二极管D46的另一端、二极管D47的另一端相连,高频电感L2的另一端与T-B端口相连。
所述高频电路如下:芯片U3的VREF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10的另一端、芯片U3的VFB端口、电阻R97的一端相连,电阻R97的另一端与HF端口的3号端口相连,HF的1号端口与电容C7的一端相连,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HF端口的2号端口接地,HF端口的4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GUN端口的1号端口、电容C74的一端相连,电容C74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地面、GUN端口的2号端口相连;芯片U3的VCC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71的一端、电容C54的一端,芯片U4的VOUT端口相连,芯片U4的GUN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地面、电容C5的一端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芯片U4的VIN端口、+24V电源相连,电容C7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3的OUT端口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3的一端、场效应管T1的门极相连,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T1的漏电极与变压器T2的1号端口相连,场效应管T1的源极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4的另一端、地面相连,电阻R1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1的一端、芯片U3的ISENSE端口相连,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变压器T2的2号端口与+24V电源相连,变压器T2的3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XXG1的2号端口、变压器T9的2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9的4号端口与OUT-端口相连,变压器T9的3号端口与HF相连,变压器T9的1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8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8的另一端、XXG1的1号端口、变压器T2的HV端口相连,芯片U3的RT/CT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VREF端口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3的GUN端口接地。
所述给定与反馈电路如下:芯片U3的VCC端口与电阻R53的一端相连,电阻R53的另一端与滑动电阻VR3的一端相连,滑动电阻VR3的另一端接地,滑动电阻VR3的滑动端与滑动电阻VR2的一端相连,滑动电阻VR2的另一端接地,滑动电阻VR2的滑动端与电阻R45的一端相连,电阻R45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44的一端、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6的基极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43的一端、三极管Q10的集电极、GD端口相连,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43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0的基极与电阻R74的一端相连,电阻R74的另一端与HFJC端口相连,电阻R44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51的一端、放大器U43B的6号端口、电阻R159的一端、电阻R52的一端相连,电阻R51的另一端与滑动电阻VR1的滑动端相连,滑动电阻VR1的一端与芯片U3的VCC端口相连,滑动电阻VR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放大器U43B的7号端口、电阻R40的一端相连,放大器U43B的5号端口接地,电阻R15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36的一端、电容C157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6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5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7的一端、电容C31的一端相连,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7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34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稳压二级管Z1的一端、放大器U43 C的9号端口相连,电阻R34的另一端与CFB端口相连,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的一端相连,电容C1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Z1的另一端、放大器U43C的8号端口、电阻R12的一端相连,放大器U43C的10号端口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9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ERA+端口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电容C18的一端、放大器U17B的6号端口、放大器U48A的2号端口相连,电阻R31的另一端与CFB端口相连,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放大器U17B的5号端口接地,放大器U48A的3 号端口接地,放大器U17B的7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32的一端、稳压二极管Z3的一端相连,电阻R32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VCC端口相连,稳压二极管Z3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37的一端、电阻R35的一端、电阻R39的一端、放大器U43A的3号端口相连,电阻R3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7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38的一端、二极管D16的一端、放大器U43A的1号端口相连,电阻R39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6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38的另一端与GD端口相连,放大器U43A的2号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二极管D17的一端、二极管D15的一端、电容C30的一端、电阻R48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7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地面、电阻R47的一端相连,电阻R48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47的另一端、CTZYH端口相连。
所述PWM信号输出电路如下:HALL的1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51的一端、芯片U3的VCC端口相连,电容C151的另一端接地,HALL的2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52的一端、芯片U3的VCC端口相连,电容C152的另一端接地,HALL的3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53的一端、二极管组D35的中间端相连,二极管组的一端与-VCC端口相连,二极管组的另一端与VCC端口相连,电容C153的另一端接地,HALL的4号端口接地;芯片U1的SHDN端口分为六路,分别与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153的一端、电阻R151的一端、电阻R152的一端、电容C24的一端相连,电阻R33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CT端口相连,电阻R2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地面、电容C24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152的另一端与GUN端口相连,电阻R151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SHDN端口相连,电阻R153的另一端与放大器U36D的14号端口相连,放大器U36D的12号端口与芯片U1的VREF端口相连,放大器U36D的13号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129的一端、电阻R141的一端、电阻R140的一端相连,电容C12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40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41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VCC端口相连;芯片U1的COMP端口与芯片U1的ERA-端口相连,芯片U1的GND端口接地,芯片U1的VC端口与VCC端口相连,芯片U1的VREF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9的一端、电阻R89的一端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9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三极管Q15的集电极、电容C121的一端、场效应管T4的门极相连,三极管Q15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94的一端、电阻R95的一端相连,电阻R94的另一端与CT端口相连,电阻R95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三极管Q15的发射极、电容C121的另一端、地面相连,场效应管T4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T4的漏电极与电阻R84的一端相连,电阻R84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7的一端、芯片U1的RT端口相连,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CS-端口接地,芯片U1的CS+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相连,电阻R2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1的另一端与CT端口相连,电阻R1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4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9的一端、芯片U1的CT端口相连,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CVREF端口相连,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AOUT端口与PWM-A端口相连,芯片U1的BOUT端口与PWM-B端口相连,芯片U1的VIN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8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VCC端口相连,电容C8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1的另一端、地面相连;所述芯片U1的VREF端口还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5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芯片U1的CS/SS端口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8的另一端、地面相连;芯片U1的CT端口还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23的一端、电阻R24的一端相连,电容C2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4的另一端分为五路,分别与电阻R72的一端、电阻R71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二极管D5的一端、二极管D11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1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CT-B端口、二极管D12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2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地面、二极管D6的一端、电阻R71的另一端、电阻R72的另一端相连,二极管D5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CT-A端口、二极管D6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16的另一端与VCC端口相连。
所述过热保护电路如下:OT1的1号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OT2的1号端口、电阻R85的一端、电容C43的一端、放大器U34A的2号端口相连,电容C43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地面、OT2的2号端口、OT1的2号端口相连,电阻R85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VCC端口、电阻R87的一端相连,电阻R87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88的一端、放大器U34A的3号端口、电阻R86的一端相连,电阻R8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8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放大器U34A的1号端口、四2输入端或门U35A的2号端口相连,四2输入端或门U35A的1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放大器U34B的7号端口、电阻R36的一端相连,电阻R36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放大器U34B的5号端口、电阻R63的一端、电阻R62的一端相连,电阻R6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70的一端、VCC端口相连,VCC端口还与电阻R11的一端相连,电阻R11的另一端与过热指示灯LED1的一端相连,过热指示灯LED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OT3的1号端口、电容C40的一端、放大器U34B的6号端口相连,电容C4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OT3的2号端口、地面相连,四2输入端或门U35A的3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四2输入端或门U35B的5号端口、电阻R68的一端相连,电阻R68的另一端与过热指示灯LED2的一端相连,过热指示灯LED2的另一端接地,四2输入端或门U35B的4号端口与四2输入端或门U35D的13号端口相连,四2输入端或门U35D的11号端口与SHDN端口相连,四2输入端或门U35D的12号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电容C133的一端、电阻R150的一端、二极管D33的一端、二极管D32的一端相连,电容C133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3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三极管Q9的集电极、二极管D26的一端、电容C130的一端相连,电容C130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9的基极与电阻R135的一端相连,电阻R135的另一端与CT端口相连,二极管D26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30的一端、三极管Q16的集电极、光电耦合器U12的1号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2的2号端口接地,光电耦合器U12的3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27的一端、-8.2V电源相连,电容C127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U12的4号端口、HF的3号端口相连,三极管Q1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6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57的一端、电阻R156的一端相连,电阻R15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56的另一端与SHDN端口相连,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55的一端、二极管D27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2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55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150的另一端、二极管D33的另一端、电阻R69的一端、二极管D28的一端相连,电阻R6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三极管Q11的发射极、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VCC端口相连,三极管Q12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11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三极管Q12的基极、GUN端口相连,二极管D28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92的一端、二极管D34的一端、电容C47的一端、放大器U2D的12号端口相连,电阻R9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地面、电容C47的另一端相连,放大器U2D的13号端口与VREF端口相连,放大器U2D的14号端口与二极管D31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1的另一端与电阻R41的一端相连,电阻R41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11的1号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1的2号端口接地,光电耦合器U11的3号端口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为两路,分别与-8.2V电源、检气端2号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1的4号端口与电阻R73的一端相连,电阻R73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二极管D1的一端、+16V电源、接气端1号端口相连,二极管D1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接气端2号端口、三极管Q1的集电极、检气端1号端口相连;所述HF的1号端口与+16V电源相连,HF的2号端口与-8.2V电源相连。
所述短焊/长焊转换电路如下:焊接芯片的1号端口与四2输入端或门U35C的8号端口相连,焊接芯片的2号端口与焊接芯片的5号端口相连,焊接芯片的3号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四2输入端或门U35C的9号端口、电阻R15的一端、电容C32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13的3号端口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2的另一端接地,光电耦合器U13的4号端口与VCC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3的1号端口与电阻R142的一端相连,电阻R142的另一端与+16V电源相连,光电耦合器U13的2号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126的一端、电容C156的一端、GUN的1号端口相连,电容C126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信号地、电容C150的一端、GUN的2号端口相连,电容C15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156的另一端、信号端、J5端口相连,电焊芯片的GND端口接地,电焊芯片的4号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电阻R105的一端、电容C139的一端、二极管D30、二极管D24的一端、二极管D29的一端相连,电阻R10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39的另一端与VCC端口相连,二极管D24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2T/4T的2号端口、电容C149的一端相连,电容C149的另一端接地,2T/4T的1号端口与VCC端口相连,二极管D29的另一端与SHDN端口相连,所述四2输入端或门U35C的10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GUN端口、场效应管T5的门极相连,场效应管T5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T5的漏电极与电阻R161的一端相连,电阻R161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154的一端、电阻R154的一端、GUN端口相连,电阻R154的另一端与VCC端口相连,电容C15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16V电源还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162的一端、电容C164的一端、电容C131的一端、24V电源的1号端口相连,电阻R162的另一端分为五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Z5的一端、电容C158的一端、电容C164的另一端、电容C159的一端、信号地相连,电容C131的另一端分为五路,分别与-8.2V电源、稳压二极管Z5的另一端、电容C158的另一端、电容C159的另一端、24V电源的2号端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单管IGBT以及先进的逆变控制技术,其额定电流/电压为100A/120V,负载持续率不低于40%;本实用新型中各个电路板上,有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和零部件,只有其中一些较大的元器件需要人工安装和焊接,其他的贴片元器件和插件元器件均是由专门的SMT生产车间利用高效的贴片机、插件机、自动焊接机自动完成元器件的安装的,因而生产效率非常高,并且出错率低,所以机器的合格率提高了,机器的可靠性更高,在焊接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短焊和长焊之间的相互切换,在前面板上有一个短焊/长焊切换开关。短焊即当按下焊枪开关后,必须一致保持开关被按下的状态才能实现长时间的切割,当松手后,切割枪的等离子弧立即消失,而长焊即按下切割枪开关后,切割枪出弧,此时可以松开切割枪开关,等离子弧不会熄灭,可以继续进行切割,当切割完成需关闭切割枪时,只需再按下切割枪开关,然后松开即可。短焊与长焊的切换方便了客户的使用,为客户带来了便利,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板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开关电源供电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过压保护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缺相保护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输出整流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高频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控制板给定与反馈电路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的PWM信号输出电路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保护控制电路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短焊/长焊转换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包括:机箱底板13的下方四个底角分别固定有支撑底脚11,机箱后面板3的外侧设有风机罩7,风机罩7的上方采用安装板使油水分离器4与机箱后面板3相连接,油水分离器4的一边设有外迫式电源线固定夹6,外迫式电源线固定夹6的上方设有气接口5,机箱后面板3的内侧对应风机罩7的位置固定有风机10,风机10的上方采用安装架9固定有空气开关8,风机10的后方设有主板26,主板26的背面与机箱两侧板的内侧面相贴合,主板26的底部与机箱底板13相固定,主板26上方设有中隔板25,中隔板25上设有四根引线柱和电磁阀安装板27,引线柱上套设有扣式护线套31,电磁阀安装板27上固定有电磁阀29,四根引线柱围绕形成的区域中央固定有电源板30,电磁阀29的旁边设有三相整流桥28,机箱前面板16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主控制板23,主控制板23的下方设有航空插座固定座15,主板26与机箱前面板16之间的位置设有主变压器14和输出电感24,机箱前面板16的外侧面的中央设有转移接线柱20、正版欧式小型接头17、二芯航空插座18、电气一体化输出接头19,机箱前面板16的外侧面的上半部分设有船型开关21和电流调节旋钮22。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中主板由输出整流板26-1、快恢复二极管26-3、二极管散热器、单管IGBT模块、单管IGBT散热器组成,输出整流板26-1的前方设有二极管散热器一26-4,二极管散热器一26-4的下方设有快恢复二极管绝缘套26-2和快恢复二极管26-3,二极管散热器一26-4的上设有二极管散热器二26-6,二极管散热器二26-6的上方设有另一快恢复二极管绝缘套和另一快恢复二极管,二极管散热器一26-4的前方设有支撑板26-5,支撑板26-5的前方设有单管IGBT散热器一26-8,单管IGBT散热器一26-8的下方设有单管IGBT管绝缘套26-10和单管IGBT模块26-7,单管IGBT散热器一26-8的上方设有单管IGBT散热器二26-11,单管IGBT散热器二26-11的上方设有另一单管IGBT绝缘套和另一单管IGBT模块,单管IGBT散热器一26-8与IGBT板26-9相连。
参见图3~1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的电路,包括:主板电路、电源板电路、输出整流电路、高频电路、主控制板给定与反馈电路、PWM信号输出电路、过热保护电路和短焊/长焊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主板电路如下:DC+IN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继电器J21的4号端口、继电器J22的4号端口、继电器J23的4号端口、热敏电阻RT1的一端、热敏电阻RT2的一端相连,继电器J23的3号端口分为十四路,分别与继电器J22的3号端口、继电器J21的3号端口、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热敏电阻RT2的另一端、电容C6的一端、电阻R92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电容C54的一端、IGBT管T1的集电端、IGBT管T2的集电端、IGBT管T8的集电端、PWR的1号端口相连,电容C6的另一端分为九路,分别与电容C2的一端、电阻R92的另一端、电阻R94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4的另一端、电容C55的一端相连,IGBT管的发射端分为四路,分别与IGBT管T3的集电端、IGBT管T6的发射端、IGBT管T7的集电端、OUTA端口相连,IGBT管T2的发射端分为四路,分别与IGBT管T4的集电端、IGBT管T8的发射端、IGBT管T9的集电端、变压器T5的1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5的2号端口与OUTB端口相连,变压器T5的3号端口与CT-B相连,变压器T5的4端口与CT-A相连,DC-IN分为十路,分别与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94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55的另一端、IGBT管T3的发射端、IGBT管T7的发射端、IGBT管T4的发射端、IGBT管T9的发射端、PWR的2号端口相连,继电器J21的1号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继电器J22的1号端口、继电器J23的1号端口、二极管D1的一端、二极管D6的一端、三极管Q14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4的发射极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稳压管ZD2的一端、稳压管ZD1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D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另一端相连,稳压管ZD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4的基极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二极管D1的另一端、继电器J23的2号端口、继电器J22的2号端口、继电器J21的2号端口相连;DRV的1号端口与VCC相连,DRV的2号端口接地,DRV的3端口与-VCC相连,DRV的4号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电容C47的一端、电阻R72的一端、电容C45的一端、电阻R70的一端相连,电阻R7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45的另一端、稳压管Z22的一端相连,电阻R7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47的另一端、稳压管Z23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0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0的发射极分为四路,分别与VCC端口、三极管Q11的发射极、电容C50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相连,电容C1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50的另一端、地面相连,三极管Q10的集电极与电阻R69的一端相连,电阻R6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三极管Q12的集电极、变压器TR1的1号端口相连,三极管Q1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2的基极与稳压管Z23的另一端相连,DRV的5号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71的一端、电容C48的一端、电阻R73的一端、电容C49的一端相连,电阻R71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48的另一端、稳压管Z24的一端相连,电阻R73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49的另一端、稳压管Z25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电阻R74的一端相连,电阻R74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三极管Q13的集电极、变压器TR1的2号端口相连,三极管Q1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3的基极与稳压管Z25的另一端相连,变压器TR1的3号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阻R19的一端、稳压管Z10的一端、电阻R37的一端、稳压管Z21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1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37的另一端、稳压管Z20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36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电阻R55的一端相连,电阻R36的另一端分为七路,分别与电阻R18的另一端、电阻R55的另一端、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20的一端、稳压管Z8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9的另一端、稳压管Z9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9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15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相连,电容C2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稳压管Z8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二极管D2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4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3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二极管D3的另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变压器TR1的4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R1的7号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电阻R22的一端、稳压管Z13的一端、电阻R41的一端、稳压管Z27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7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41的另一端、稳压管Z26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6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40的一端、电阻R38的一端、电阻R39的一端相连,电阻R40的另一端分为七路,分别与电阻R38的另一端、电阻R39的另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稳压管Z11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3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22的另一端、稳压管Z12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21的另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相连,电容C21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稳压管Z11的另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二极管D4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5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6的一端、电阻R20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4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二极管D6的另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变压器TR1的8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R1的6号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阻R25的一端、稳压管Z16的一端、电阻R45的一端、稳压管Z29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45的另一端、稳压管Z28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8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44的一端、电阻R42的一端、电阻R43的一端相连,电阻R44的另一端分为七路,分别与电阻R42的另一端、电阻R43的另一端、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32的一端、电容C22的一端、稳压管Z14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6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25的另一端、稳压管Z15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5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24的另一端、电阻R31的另一端、电阻R32的另一端相连,电容C2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稳压管Z14的另一端、三极管Q6的发射极、二极管D6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6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10的一端、电阻R23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6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二极管D10的另一端、电阻R23的另一端、变压器TR1的5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R1的10号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阻R28的一端、稳压管Z19的一端、电阻R49的一端、稳压管Z31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31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49的另一端、稳压管Z30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3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46的一端、电阻R47的一端、电阻R48的一端相连,电阻R46的另一端分为七路,分别与电阻R47的另一端、电阻R48的另一端、电阻R27的一端、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4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稳压管Z17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28的另一端、稳压管Z18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8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27的另一端、电阻R33的另一端、电阻R34的另一端相连,电容C23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稳压管Z17的另一端、三极管Q7的发射极、二极管D12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7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13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二极管D13的另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变压器TR1的9号端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电源板电路包括开关电源供电电路、过压保护电路、缺相保护电路;所述开关电源供电电路如下:电源芯片U7的OUT端口与电阻R53的一端相连,电阻R53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T3的门极相连,场效应管T3的漏电极分为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26的一端、变压器T8的8号端口相连,二极管d26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48的一端、电阻R55的一端相连,电阻R55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VIN端口、电容C48的另一端、变压器T8的10号端口相连,场效应管T3的源极分为三路,分别与CFB1端口、电阻R48的一端、电阻R47的一端相连,电阻R48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47的另一端、信号地相连,电源芯片U7的VFB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电容C23的一端、电阻R58的一端、电容C24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11B的3号端口相连,电容C24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58的另一端、信号地相连,电容C23的另一端与电源芯片的COMP端口相连,电源芯片U7的RT/CT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59的一端,电容C25的一端相连,电容C25的另一端与信号地相连,电阻R5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26的一端、电源芯片U7的VREF端口相连,电容C26的另一端与信号地相连,电源芯片U7的ISNS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22的一端、电阻R54的一端相连,电容C22的另一端与信号地相连,电阻R54的另一端与CFB1端口相连,电源芯片U7的VCC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VC端口、电容C21的一端相连,电容C21的另一端与信号地相连,电源芯片U7的GND端口与信号地相连,光电耦合器U11B的4号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VC端口、二极管D25的一端、电容C46的一端相连,电容C46的另一端与信号地相连,二极管D25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8的12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8的14号端口与信号地相连,变压器T8的1号端口与二极管D39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9的另一端分为六路,分别与电容C52的一端、电容C55的一端、电容C56的一端、电容C29的一端、电阻R170的一端、VCC端口相连,变压器T8的2号分为十路,分别与电容C51的一端、电容C52的另一端、电容C28的一端、电容C55的另一端、芯片U18的GND端口、电容C56的另一端、电容C29的另一端、电阻R170的另一端、电容C54的一端、地面相连,变压器T8的3号端口与二极管d34的一端相连,二极管的34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51的另一端、电容C28的另一端、芯片U18的VIN端口相连,芯片U18的VOUT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54的另一端、-VCC端口相连,变压器T8的6号端口分为六路,分别与电容C49的一端、电容C27的一端、电阻R93的一端、地面、FAN的2号端口、+24V电源端口的2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8的7号端口与二极管d43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43的另一端分为五路,分别与电容C49的另一端、电容C27的另一端、电阻R93的另一端、FAN的1号端口、+24V电源端口的1号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1A的1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77的一端、电阻R76的一端相连,电阻R76的另一端与稳压管Z2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的另一端与电源芯片U7的VCC端口相连,电阻R77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U11A的2号端口、地面相连,电容C72的一端与信号地相连,电容C72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过压保护电路如下:J18的1号端口与二极管d32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2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VIN端口、电容C47的一端、电阻R73的一端、电阻R51的一端相连,电阻R51的另一端与VC端口相连,电阻R73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稳压管Z1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源芯片U7的COMP端口相连,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为六路,分别与信号地、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47的另一端、J18的2号端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缺相保护电路如下:AC-3的1号端口与压敏电阻R147的一端相连,压敏电阻R147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70的一端、电阻R69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12的2号端口、光电耦合器U13的2号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3的3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62的一端、地面相连,电容C6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U13的4号端口、光电耦合器U12的3号端口、电容C61的一端相连,光电耦合器U13的1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50的一端、电阻R70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50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8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8的另一端与AC-3的2号端口相连,电容C61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u12的四号端口、电阻R67的一端、场效应管T5的门极相连,场效应管T5的漏电极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71的一端、电容C73的一端相连,电阻R171的另一端与J1的1号端口相连,电容C73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J1的2号端口、效应管T5的源极、地面相连,电阻R67的另一端与VCC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2的1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69的另一端、电阻R49的一端相连,电阻R49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7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7的另一端与AC-3的3号端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输出整流电路如下:T-A端口与高频电感L1的一端相连,高频电感L1的另一端分为七路,分别与电阻R88的一端、电容C63的一端、二极管d31的一端、二极管D30的一端、二极管D36的一端、二极管d43的一端、二极管D40的一端相连,电阻R88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63的另一端、二极管D24的一端相连,二极管的31的另一端分为十二路,分别与二极管D29的一端、二极管d30的另一端、二极管d28的一端、二极管D36的另一端、二极管d37的一端、二极管D43的另一端、二极管d42的一端、二极管D40的另一端、二极管D41的一端、二极管D24的另一端、电阻R89的一端、电容C65的一端相连,电阻R8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65的另一端、二极管D25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25的另一端分为二十二路,分别与二极管D29的另一端、二极管D26的另一端、二极管d37的另一端、二极管d42的另一端、二极管d41的另一端、二极管D39的一端、二极管D32的一端、二极管D33的一端、二极管d44的一端、二极管D45的一端、二极管d26的一端、二极管D23的一端、电阻R55的一端、IGBT管T5的集电端、电容C13的一端、变压器t11的1号端口、变压器T6的1号端口、变压器t10的1号端口、二极管D4的一端、二极管D6的一端、压敏电阻R20的一端、电容C16的一端相连,电容C16的另一端分为九路,分别与HF端口、压敏电阻R20的另一端,电阻R22的一端、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压敏电阻R27的一端、L-B端口相连,电阻R2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5的一端、二极管D6的另一端相连,电容C14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二极管D1的一端、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5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阻R24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25的另一端与电阻R26的另一端相连,压敏电阻R27的另一端与L-A端口相连,所述电阻R55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56的一端、电容C67的一端、二极管D23的一端、电容C51的一端相连,电阻R56的另一端与电阻R57的一端相连,电阻R57的另一端分为五路,分别与电容C67的另一端、电容C51的另一端、IGBT管T5的发射端、稳压二极管Z8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37的一端、稳压二极管Z8的另一端、IGBT管T5的基极相连,电阻R37的另一端与dRv端口相连,所述变压器T11的3号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变压器T6的3号端口、变压器T10的3号端口、CT端口相连,所述变压器T11的2号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变压器T6的2号端口、变压器T10的2号端口、OUT-端口相连,所述变压器T11的4号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变压器T6的4号端口、变压器T10的4号端口、地面相连,所述二极管D26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66的一端、电阻R91的一端相连,电阻R91的另一端分为十二路,分别与电容C66的另一端、二极管D27的一端、二极管d45的另一端、二极管d47的一端、二极管D44的另一端、二极管D46的一端、二极管D33的另一端、二极管D35的一端、二极管D32的另一端、二极管D34的一端、二极管D39的另一端、二极管d38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27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64的一端、电阻R90的一端相连,电阻R90的另一端分为七路、分别与电容C64的另一端、高频电感L2的一端、二极管D38的另一端、二极管D34的另一端、二极管D35的另一端、二极管D46的另一端、二极管D47的另一端相连,高频电感L2的另一端与T-B端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高频电路如下:芯片U3的VREF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10的另一端、芯片U3的VFB端口、电阻R97的一端相连,电阻R97的另一端与HF端口的3号端口相连,HF的1号端口与电容C7的一端相连,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HF端口的2号端口接地,HF端口的4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GUN端口的1号端口、电容C74的一端相连,电容C74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地面、GUN端口的2号端口相连;芯片U3的VCC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71的一端、电容C54的一端,芯片U4的VOUT端口相连,芯片U4的GUN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地面、电容C5的一端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芯片U4的VIN端口、+24V电源相连,电容C7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3的OUT端口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3的一端、场效应管T1的门极相连,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T1的漏电极与变压器T2的1号端口相连,场效应管T1的源极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4的另一端、地面相连,电阻R1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1的一端、芯片U3的ISENSE端口相连,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变压器T2的2号端口与+24V电源相连,变压器T2的3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XXG1的2号端口、变压器T9的2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9的4号端口与OUT-端口相连,变压器T9的3号端口与HF相连,变压器T9的1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8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8的另一端、XXG1的1号端口、变压器T2的HV端口相连,芯片U3的RT/CT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VREF端口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3的GUN端口接地。
本实用新型中给定与反馈电路如下:芯片U3的VCC端口与电阻R53的一端相连,电阻R53的另一端与滑动电阻VR3的一端相连,滑动电阻VR3的另一端接地,滑动电阻VR3的滑动端与滑动电阻VR2的一端相连,滑动电阻VR2的另一端接地,滑动电阻VR2的滑动端与电阻R45的一端相连,电阻R45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44的一端、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6的基极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43的一端、三极管Q10的集电极、GD端口相连,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43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0的基极与电阻R74的一端相连,电阻R74的另一端与HFJC端口相连,电阻R44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51的一端、放大器U43B的6号端口、电阻R159的一端、电阻R52的一端相连,电阻R51的另一端与滑动电阻VR1的滑动端相连,滑动电阻VR1的一端与芯片U3的VCC端口相连,滑动电阻VR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放大器U43B的7号端口、电阻R40的一端相连,放大器U43B的5号端口接地,电阻R15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36的一端、电容C157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6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5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7的一端、电容C31的一端相连,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7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34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稳压二级管Z1的一端、放大器U43 C的9号端口相连,电阻R34的另一端与CFB端口相连,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的一端相连,电容C1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Z1的另一端、放大器U43C的8号端口、电阻R12的一端相连,放大器U43C的10号端口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9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ERA+端口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电容C18的一端、放大器U17B的6号端口、放大器U48A的2号端口相连,电阻R31的另一端与CFB端口相连,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放大器U17B的5号端口接地,放大器U48A的3 号端口接地,放大器U17B的7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32的一端、稳压二极管Z3的一端相连,电阻R32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VCC端口相连,稳压二极管Z3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37的一端、电阻R35的一端、电阻R39的一端、放大器U43A的3号端口相连,电阻R3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7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38的一端、二极管D16的一端、放大器U43A的1号端口相连,电阻R39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6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38的另一端与GD端口相连,放大器U43A的2号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二极管D17的一端、二极管D15的一端、电容C30的一端、电阻R48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7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地面、电阻R47的一端相连,电阻R48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47的另一端、CTZYH端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PWM信号输出电路如下:HALL的1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51的一端、芯片U3的VCC端口相连,电容C151的另一端接地,HALL的2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52的一端、芯片U3的VCC端口相连,电容C152的另一端接地,HALL的3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53的一端、二极管组D35的中间端相连,二极管组的一端与-VCC端口相连,二极管组的另一端与VCC端口相连,电容C153的另一端接地,HALL的4号端口接地;芯片U1的SHDN端口分为六路,分别与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153的一端、电阻R151的一端、电阻R152的一端、电容C24的一端相连,电阻R33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CT端口相连,电阻R2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地面、电容C24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152的另一端与GUN端口相连,电阻R151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SHDN端口相连,电阻R153的另一端与放大器U36D的14号端口相连,放大器U36D的12号端口与芯片U1的VREF端口相连,放大器U36D的13号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129的一端、电阻R141的一端、电阻R140的一端相连,电容C12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40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41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VCC端口相连;芯片U1的COMP端口与芯片U1的ERA-端口相连,芯片U1的GND端口接地,芯片U1的VC端口与VCC端口相连,芯片U1的VREF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9的一端、电阻R89的一端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9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三极管Q15的集电极、电容C121的一端、场效应管T4的门极相连,三极管Q15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94的一端、电阻R95的一端相连,电阻R94的另一端与CT端口相连,电阻R95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三极管Q15的发射极、电容C121的另一端、地面相连,场效应管T4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T4的漏电极与电阻R84的一端相连,电阻R84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7的一端、芯片U1的RT端口相连,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CS-端口接地,芯片U1的CS+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相连,电阻R2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1的另一端与CT端口相连,电阻R1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4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9的一端、芯片U1的CT端口相连,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CVREF端口相连,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AOUT端口与PWM-A端口相连,芯片U1的BOUT端口与PWM-B端口相连,芯片U1的VIN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8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VCC端口相连,电容C8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1的另一端、地面相连;所述芯片U1的VREF端口还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5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芯片U1的CS/SS端口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8的另一端、地面相连;芯片U1的CT端口还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23的一端、电阻R24的一端相连,电容C2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4的另一端分为五路,分别与电阻R72的一端、电阻R71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二极管D5的一端、二极管D11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1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CT-B端口、二极管D12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2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地面、二极管D6的一端、电阻R71的另一端、电阻R72的另一端相连,二极管D5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CT-A端口、二极管D6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16的另一端与VCC端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过热保护电路如下:OT1的1号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OT2的1号端口、电阻R85的一端、电容C43的一端、放大器U34A的2号端口相连,电容C43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地面、OT2的2号端口、OT1的2号端口相连,电阻R85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VCC端口、电阻R87的一端相连,电阻R87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88的一端、放大器U34A的3号端口、电阻R86的一端相连,电阻R8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8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放大器U34A的1号端口、四2输入端或门U35A的2号端口相连,四2输入端或门U35A的1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放大器U34B的7号端口、电阻R36的一端相连,电阻R36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放大器U34B的5号端口、电阻R63的一端、电阻R62的一端相连,电阻R6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70的一端、VCC端口相连,VCC端口还与电阻R11的一端相连,电阻R11的另一端与过热指示灯LED1的一端相连,过热指示灯LED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OT3的1号端口、电容C40的一端、放大器U34B的6号端口相连,电容C4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OT3的2号端口、地面相连,四2输入端或门U35A的3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四2输入端或门U35B的5号端口、电阻R68的一端相连,电阻R68的另一端与过热指示灯LED2的一端相连,过热指示灯LED2的另一端接地,四2输入端或门U35B的4号端口与四2输入端或门U35D的13号端口相连,四2输入端或门U35D的11号端口与SHDN端口相连,四2输入端或门U35D的12号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电容C133的一端、电阻R150的一端、二极管D33的一端、二极管D32的一端相连,电容C133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3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三极管Q9的集电极、二极管D26的一端、电容C130的一端相连,电容C130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9的基极与电阻R135的一端相连,电阻R135的另一端与CT端口相连,二极管D26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30的一端、三极管Q16的集电极、光电耦合器U12的1号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2的2号端口接地,光电耦合器U12的3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27的一端、-8.2V电源相连,电容C127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U12的4号端口、HF的3号端口相连,三极管Q1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6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57的一端、电阻R156的一端相连,电阻R15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 R156的另一端与SHDN端口相连,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55的一端、二极管D27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2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55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150的另一端、二极管D33的另一端、电阻R69的一端、二极管D28的一端相连,电阻R6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三极管Q11的发射极、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VCC端口相连,三极管Q12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11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三极管Q12的基极、GUN端口相连,二极管D28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92的一端、二极管D34的一端、电容C47的一端、放大器U2D的12号端口相连,电阻R9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地面、电容C47的另一端相连,放大器U2D的13号端口与VREF端口相连,放大器U2D的14号端口与二极管D31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1的另一端与电阻R41的一端相连,电阻R41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11的1号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1的2号端口接地,光电耦合器U11的3号端口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为两路,分别与-8.2V电源、检气端2号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1的4号端口与电阻R73的一端相连,电阻R73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二极管D1的一端、+16V电源、接气端1号端口相连,二极管D1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接气端2号端口、三极管Q1的集电极、检气端1号端口相连;所述HF的1号端口与+16V电源相连,HF的2号端口与-8.2V电源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短焊/长焊转换电路如下:焊接芯片的1号端口与四2输入端或门U35C的8号端口相连,焊接芯片的2号端口与焊接芯片的5号端口相连,焊接芯片的3号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四2输入端或门U35C的9号端口、电阻R15的一端、电容C32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13的3号端口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2的另一端接地,光电耦合器U13的4号端口与VCC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3的1号端口与电阻R142的一端相连,电阻R142的另一端与+16V电源相连,光电耦合器U13的2号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126的一端、电容C156的一端、GUN的1号端口相连,电容C126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信号地、电容C150的一端、GUN的2号端口相连,电容C15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156的另一端、信号端、J5端口相连,电焊芯片的GND端口接地,电焊芯片的4号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电阻R105的一端、电容C139的一端、二极管D30、二极管D24的一端、二极管D29的一端相连,电阻R10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39的另一端与VCC端口相连,二极管D24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2T/4T的2号端口、电容C149的一端相连,电容C149的另一端接地,2T/4T的1号端口与VCC端口相连,二极管D29的另一端与SHDN端口相连,所述四2输入端或门U35C的10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GUN端口、场效应管T5的门极相连,场效应管T5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T5的漏电极与电阻R161的一端相连,电阻R161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154的一端、电阻R154的一端、GUN端口相连,电阻R154的另一端与VCC端口相连,电容C15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16V电源还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162的一端、电容C164的一端、电容C131的一端、24V电源的1号端口相连,电阻R162的另一端分为五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Z5的一端、电容C158的一端、电容C164的另一端、电容C159的一端、信号地相连,电容C131的另一端分为五路,分别与-8.2V电源、稳压二极管Z5的另一端、电容C158的另一端、电容C159的另一端、24V电源的2号端口相连。
在具体实施中,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过程如下:通上电网380V交流电后,打开开关,电源板部分开始工作,电源板产生+24V、VCC、+5V等机器需要的电压,同时从电网通入的交流电经过整流桥整流后变为直流电,经过滤波电容滤波,然后经过电解电容,给IGBT模块、主变压器以及快速恢复二极管等逆变电路供电,最后经滤波后输出平滑直流电供焊接使用。在切割前,需要检测气体是否正常,切割机前面板上有一个检气/切割转换开关,当拨到检气,可检测机器的气压是否正常,有无漏气现象等,并且气压通过后面板上的油水分离器可以进行调节;当检气正常,拨到切割档,此时可以进行切割。根据不同切割机额定电流的大小,应当设定相应的气压档位,当气压过大或过小都有可能造成不起弧的现象。本使用新型切割机有两种起弧方式,高频起弧和转移弧。高频起弧即按下切割枪开关后不会产生电弧,需接触工件即可产生电弧,实现正常切割;而转移弧在按下切割枪开关后即可产生电弧,不需接触工件,即可实现正常切割。切割机输出电流的大小是由电位器进行调节和设定,根据工件的厚度来选择合适的电流值。切割机电源的输出特性为恒流源,所以必须对输出电流进行精准的采样、反馈和控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霍尔传感器实现对输出电流的采样,可对输出电流进行相应的控制,该控制是通过将输出电流的负反馈和电流给定信号的差值信号经过PI调节等控制电路放大,从而实现对PWM芯片产生的脉冲宽度的改变,实现了切割机的恒流输出特性。当切割机的的主要部件发生过热、欠压或过压的现象时,控制电路都会停止PWM脉冲的输出,此时切割机无电流输出。对于过压的情况,当机器出现过压后,机器的前面板电源指示灯熄灭,机器停止工作,只有当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机器才会正常工作,这就提高了机器的可靠性并且保障了作业人员的安全。对于过热现象,在切割机停止输出后,在风机的作用下,当散热器的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控制电路会恢复正常,产生PWM脉冲信号,机器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同时过热指示灯熄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间用中隔板隔开,起到隔离来自下层部分的大电流的电磁干扰的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环形高频电感,它是焊在高频板上,而且在电路板上占用的空间小,所以节省了空间。在本实用新中,第二个特点就是单管IGBT模块26-7和快恢复二极管26-4是分属两块电路板,相互对立,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IGBT模块和快恢复二极管可以得到更好的风冷却。其次,这样设计的另一个原因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快恢复二极管为小型快恢复二极管,采用多个并联的方式,这种多个并联的结构的突出优点为适用性广,即这种电路板也适用于最大电流80A或是60A等电流等级的切割机,只需将快恢复二极管的数量减少一些即可,而且这种快恢复二极管的价格较低,节省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前面板上的转换开关可以检测通气是否正常,并且在检气的时候切割枪不出弧,保证了机器使用的安全性。前面板上的短焊/长焊转换开关可以实现两种操作方式的转换,长焊适用于较长时间的工作,操作起来方便省力,大大提高了机器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后面板上风机的冷却方式配合散热器的风道设计,使下层部分的散热器、变压器和电感等发热器件得到良好的散热,这就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等离子弧切割机可实现大电流切割和良好的负载持续率。
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分之间,包括各个电路板与其他元器件之间通过一些线束,依据各原理图之间的电气关系进行正确的连接,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器。
图3中,上方为直流稳压电源部分,T8为开关电源变压器,负责产生+24V、+VCC、-VCC电源电压,供给相关的控制电路或是风机工作使用。芯片U7的型号为UC3843,用来控制开关电源部分的开通和关断,具体是通过光电耦合器EL817来实现开通和关断。当VCC未达到UC3843的启动电压时,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无法导通发光,从而光电晶体管无法导通,UC3843没有供电(C46电容为UC3843供电),无法工作;只有当VCC达到了UC3843的启动电压后,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才会发光,光电晶体管感应导通,C46为UC3843供电,开关电源工作。
图4中,过压保护即当切割机的输入电压达到了机器的保护点,机器就进入了保护状态,控制电路停止输出PWM脉冲信号,机器无输出。只有当输入电压降低后,切割机才会恢复工作,控制电路重新产生PWM脉冲信号。过压保护电路具体是通过电阻R73和R6分压,当R6两端的电压达到了使得30V稳压管Z1导通时,三极管Q4就会导通,从而将UC3843的1脚电平拉低,UC3843停止工作,控制电路停止输出PWM脉冲信号。
图5中,缺相保护即当本应接入三相电网交流电的机器,实际只接了两相或单相,这样都会使切割机进入保护状态,机器停止工作,只有当缺相现象解决之后,机器才会正常工作。
图6中,上方为切割机主电路部分,该部分电路主要包括机器的软启动电路、大电容、单管IGBT模块以及电流互感器。机器的软启动过程的原理为:电路先通过两个并联的热敏电阻RT1和RT2给大电容充电,这两个热敏电阻的类型为PTC,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这样就避免刚接通强电产生的尖峰电流对电容等元器件造成损坏;另一方面,通过对电解电容C1进行充电,当电解电容的两端电压达到可以击穿10V稳压管ZD1的时候,Q14三极管D882导通,从而将继电器的一端电平拉低为-VCC,另一端电位为+VCC,继电器吸和工作,此时便将两个并联的热敏电阻PTC短路。主电路中的单管IGBT模块为全桥形式,8个IGBT分为4组,每组为并联的两个IGBT,当IGBT工作的时候G1A、G1B和G4A、G4B同时工作,G2A、G2B和G3A、G3B同时工作,对输入的直流电进行逆变。同时,IGBT的工作必须有驱动信号,驱动信号由驱动变压器部分产生,后面会介绍到。电流互感器的作用就是对输出电流进行采样,将输出电流反馈,通过PI调节器将反馈信号和给定信号的差值信号放大,从而实现对PWM脉宽的调制,实现切割机的输出特性为恒流源特性。图3的下方为驱动变压器部分,主要用来产生4路IGBT驱动信号。由于UC3846芯片输出的PWM脉冲信号的驱动功率小,所以要经过IGBT的驱动控制电路进行放大,再通过驱动变压器及其驱动电路去控制IGBT模块工作。主要是通过4个三极管来实现信号的放大,4个稳压管Z22、Z23、Z24、Z25是为了防止三极管Q10、Q12以及Q11、Q13同时导通造成元器件的损坏,而4个电容C45、C47 、C48、C49是为了提高三极管的开关速度。在驱动电路中,稳压管Z9、Z10是为了限制驱动电压的幅值,来保证IGBT可以安全正常的工作。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输出整流部分,采用的是多个快速恢复二极管并联的方式,并且使用的快速恢复二极管为小型二极管,成本低廉,实用性高,适用范围广,并且同样的电路也可适用于最大电流为60A或80A等的切割机。在输出整流电路中,有两个差模电感,这两个电感为饱和电感,电感量大,对于消除干扰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整流电路的输出部分,采用3个并联的电流互感器来检测整流电路的输出电流。3个互感器的并联,既保证了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也实现了更精准的电流反馈,从而提高了切割机的可靠性。
图6~10中UC3846芯片及其外围器件组成的电路,是本使用新型等离子弧切割机的核心电路。UC3846芯片的AOUT和BOUT两个输出端输出PWM方波脉冲信号,方波脉冲信号是通过UC3846芯片内部振荡产生的,它的频率决定于芯片8脚和9脚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可通过改变电阻电容的参数来改变方波脉冲信号的频率。PWM脉冲信号决定了切割机主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大小。PWM脉冲信号是由电流给定信号和电流负反馈信号的差值信号决定的,本实用新型切割机是通过霍尔传感器来检测输出电流的大小,并以电压的形式反馈回给定信号,反馈信号与给定信号的差值信号通过一个PI调节器TL074C芯片进行放大,然后输入到PWM芯片,通过PWM芯片来调节输出PWM方波脉冲信号。
图11中,由热敏电阻、LM324、CD4071、电阻、电容、过热指示灯LED2组成一个热保护电路。热保护电路主要是利用LM324内部的两个放大器的输出电位的高低变化来判断机器是否进入了过热状态,利用的是NTC热敏电阻的特性,当温度升高时,电阻的阻值下降,其两端的电压就会下降。具体的工作原理:热敏电阻的两端的电压为LM324内部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当机器的温度不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大,分得的电压高,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的电位高于正相输入端的电位,放大器的输入为低电平,过热指示灯不亮;当机器的温度升到到一定程度后,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下降到了一个值,此时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的电位低于正相输入端的电位,此时放大器输出为高电平,过热指示灯亮。机器通常会有多个热敏电阻,当其中任何一个热敏电阻的温度到达保护点时,机器都会进入热保护状态,这样就提高了机器的可靠性。具体的工作原理:CD4071芯片内部为逻辑或门电路,当两个输入端至少有一个电平为高电平时,输出均为高电平,机器就进入了热保护状态,这种逻辑或门电路就保证了切割机中任何一个温度检测点达到了保护点,无论其他的地方的温度高低,机器都会进入热保护状态,控制电路会断开PWM脉冲信号的输出,切割机无输出电流,只有机器温度降下来之后,才会重新输出PWM脉冲信号。
图12中,由一个CD4013芯片、CD4071芯片、一个光电耦合器以及一些电阻、电容、二极管组成的短焊/长焊转换电路。首先,CON2为短焊/长焊切换开关,当CON2短路时,此时CD4013芯片的4脚为高电平,为短焊;当CON2断路时,此时CD4013芯片的4脚为低电平,为长焊。CD4013芯片的4脚的电平为高时,此时CD4013芯片处于复位状态,输出始终为低,当按下焊枪开关后,光耦工作,将CD4013芯片的时钟信号脚3脚电平拉高,通过CD4071芯片内部的逻辑或门电路,只有当时钟信号脚为高电平时,门电路才会输出高电平,焊枪工作。CD4013芯片的4脚为低电平时,此时芯片工作方式为上升沿触发方式,只有当时钟信号脚为上升沿时,输出1脚才会触发一次,电平改变,具体工作过程为:当按下焊枪开关,光耦工作,将时钟信号脚电平拉高,此时输出1脚电平变为高电平,此时松开焊枪开关时,并不会触发输出脚的电平转换,只有当再一次按下焊枪开关时,才会再次触发输出脚的电平转换,在输出脚为高电平这段时间,焊枪都处于工作的状态,这一段过程即为长焊过程。

Claims (12)

1.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包括:机箱底板(13)的下方四个底角分别固定有支撑底脚(11),机箱后面板(3)的外侧设有风机罩(7),风机罩(7)的上方采用安装板使油水分离器(4)与机箱后面板(3)相连接,油水分离器(4)的一边设有外迫式电源线固定夹(6),外迫式电源线固定夹(6)的上方设有气接口(5),机箱后面板(3)的内侧对应风机罩(7)的位置固定有风机(10),风机(10)的上方采用安装架(9)固定有空气开关(8),风机(10)的后方设有主板(26),主板(26)的背面与机箱两侧板的内侧面相贴合,主板(26)的底部与机箱底板(13)相固定,主板(26)上方设有中隔板(25),中隔板(25)上设有四根引线柱和电磁阀安装板(27),引线柱上套设有扣式护线套(31),电磁阀安装板(27)上固定有电磁阀(29),四根引线柱围绕形成的区域中央固定有电源板(30),电磁阀(29)的旁边设有三相整流桥(28),机箱前面板(16)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主控制板(23),主控制板(23)的下方设有航空插座固定座(15),主板(26)与机箱前面板(16)之间的位置设有主变压器(14)和输出电感(24),机箱前面板(16)的外侧面的中央设有转移接线柱(20)、正版欧式小型接头(17)、二芯航空插座(18)、电气一体化输出接头(19),机箱前面板(16)的外侧面的上半部分设有船型开关(21)和电流调节旋钮(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由输出整流板(26-1)、快恢复二极管(26-3)、二极管散热器、单管IGBT模块、单管IGBT散热器组成,输出整流板(26-1)的前方设有二极管散热器一(26-4),二极管散热器一(26-4)的下方设有快恢复二极管绝缘套(26-2)和快恢复二极管(26-3),二极管散热器一(26-4)的上设有二极管散热器二(26-6),二极管散热器二(26-6)的上方设有另一快恢复二极管绝缘套和另一快恢复二极管,二极管散热器一(26-4)的前方设有支撑板(26-5),支撑板(26-5)的前方设有单管IGBT散热器一(26-8),单管IGBT散热器一(26-8)的下方设有单管IGBT管绝缘套(26-10)和单管IGBT模块(26-7),单管IGBT散热器一(26-8)的上方设有单管IGBT散热器二(26-11),单管IGBT散热器二(26-11)的上方设有另一单管IGBT绝缘套和另一单管IGBT模块,单管IGBT散热器一(26-8)与IGBT板(26-9)相连。
3.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的电路,包括:主板电路、电源板电路、输出整流电路、高频电路、主控制板给定与反馈电路、PWM信号输出电路、过热保护电路和短焊/长焊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主板电路如下:DC+IN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继电器J21的4号端口、继电器J22的4号端口、继电器J23的4号端口、热敏电阻RT1的一端、热敏电阻RT2的一端相连,继电器J23的3号端口分为十四路,分别与继电器J22的3号端口、继电器J21的3号端口、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热敏电阻RT2的另一端、电容C6的一端、电阻R92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电容C54的一端、IGBT管T1的集电端、IGBT管T2的集电端、IGBT管T8的集电端、PWR的1号端口相连,电容C6的另一端分为九路,分别与电容C2的一端、电阻R92的另一端、电阻R94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4的另一端、电容C55的一端相连,IGBT管的发射端分为四路,分别与IGBT管T3的集电端、IGBT管T6的发射端、IGBT管T7的集电端、OUTA端口相连,IGBT管T2的发射端分为四路,分别与IGBT管T4的集电端、IGBT管T8的发射端、IGBT管T9的集电端、变压器T5的1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5的2号端口与OUTB端口相连,变压器T5的3号端口与CT-B相连,变压器T5的4端口与CT-A相连,DC-IN分为十路,分别与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94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55的另一端、IGBT管T3的发射端、IGBT管T7的发射端、IGBT管T4的发射端、IGBT管T9的发射端、PWR的2号端口相连,继电器J21的1号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继电器J22的1号端口、继电器J23的1号端口、二极管D1的一端、二极管D6的一端、三极管Q14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4的发射极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稳压管ZD2的一端、稳压管ZD1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D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另一端相连,稳压管ZD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4的基极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二极管D1的另一端、继电器J23的2号端口、继电器J22的2号端口、继电器J21的2号端口相连;DRV的1号端口与VCC相连,DRV的2号端口接地,DRV的3端口与-VCC相连,DRV的4号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电容C47的一端、电阻R72的一端、电容C45的一端、电阻R70的一端相连,电阻R7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45的另一端、稳压管Z22的一端相连,电阻R7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47的另一端、稳压管Z23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0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0的发射极分为四路,分别与VCC端口、三极管Q11的发射极、电容C50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相连,电容C1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50的另一端、地面相连,三极管Q10的集电极与电阻R69的一端相连,电阻R6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三极管Q12的集电极、变压器TR1的1号端口相连,三极管Q1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2的基极与稳压管Z23的另一端相连,DRV的5号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71的一端、电容C48的一端、电阻R73的一端、电容C49的一端相连,电阻R71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48的另一端、稳压管Z24的一端相连,电阻R73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49的另一端、稳压管Z25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电阻R74的一端相连,电阻R74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三极管Q13的集电极、变压器TR1的2号端口相连,三极管Q1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3的基极与稳压管Z25的另一端相连,变压器TR1的3号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阻R19的一端、稳压管Z10的一端、电阻R37的一端、稳压管Z21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1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37的另一端、稳压管Z20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36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电阻R55的一端相连,电阻R36的另一端分为七路,分别与电阻R18的另一端、电阻R55的另一端、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20的一端、稳压管Z8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9的另一端、稳压管Z9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9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15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相连,电容C2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稳压管Z8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二极管D2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4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3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二极管D3的另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变压器TR1的4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R1的7号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电阻R22的一端、稳压管Z13的一端、电阻R41的一端、稳压管Z27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7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41的另一端、稳压管Z26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6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40的一端、电阻R38的一端、电阻R39的一端相连,电阻R40的另一端分为七路,分别与电阻R38的另一端、电阻R39的另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稳压管Z11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3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22的另一端、稳压管Z12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21的另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相连,电容C21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稳压管Z11的另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二极管D4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5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6的一端、电阻R20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4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二极管D6的另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变压器TR1的8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R1的6号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阻R25的一端、稳压管Z16的一端、电阻R45的一端、稳压管Z29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45的另一端、稳压管Z28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8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44的一端、电阻R42的一端、电阻R43的一端相连,电阻R44的另一端分为七路,分别与电阻R42的另一端、电阻R43的另一端、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32的一端、电容C22的一端、稳压管Z14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6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25的另一端、稳压管Z15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5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24的另一端、电阻R31的另一端、电阻R32的另一端相连,电容C2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稳压管Z14的另一端、三极管Q6的发射极、二极管D6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6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10的一端、电阻R23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6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二极管D10的另一端、电阻R23的另一端、变压器TR1的5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R1的10号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阻R28的一端、稳压管Z19的一端、电阻R49的一端、稳压管Z31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31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49的另一端、稳压管Z30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3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46的一端、电阻R47的一端、电阻R48的一端相连,电阻R46的另一端分为七路,分别与电阻R47的另一端、电阻R48的另一端、电阻R27的一端、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4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稳压管Z17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28的另一端、稳压管Z18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8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27的另一端、电阻R33的另一端、电阻R34的另一端相连,电容C23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稳压管Z17的另一端、三极管Q7的发射极、二极管D12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7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13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二极管D13的另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变压器TR1的9号端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电路包括开关电源供电电路、过压保护电路、缺相保护电路;所述开关电源供电电路如下:电源芯片U7的OUT端口与电阻R53的一端相连,电阻R53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T3的门极相连,场效应管T3的漏电极分为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26的一端、变压器T8的8号端口相连,二极管d26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48的一端、电阻R55的一端相连,电阻R55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VIN端口、电容C48的另一端、变压器T8的10号端口相连,场效应管T3的源极分为三路,分别与CFB1端口、电阻R48的一端、电阻R47的一端相连,电阻R48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47的另一端、信号地相连,电源芯片U7的VFB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电容C23的一端、电阻R58的一端、电容C24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11B的3号端口相连,电容C24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58的另一端、信号地相连,电容C23的另一端与电源芯片的COMP端口相连,电源芯片U7的RT/CT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59的一端,电容C25的一端相连,电容C25的另一端与信号地相连,电阻R5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26的一端、电源芯片U7的VREF端口相连,电容C26的另一端与信号地相连,电源芯片U7的ISNS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22的一端、电阻R54的一端相连,电容C22的另一端与信号地相连,电阻R54的另一端与CFB1端口相连,电源芯片U7的VCC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VC端口、电容C21的一端相连,电容C21的另一端与信号地相连,电源芯片U7的GND端口与信号地相连,光电耦合器U11B的4号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VC端口、二极管D25的一端、电容C46的一端相连,电容C46的另一端与信号地相连,二极管D25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8的12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8的14号端口与信号地相连,变压器T8的1号端口与二极管D39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9的另一端分为六路,分别与电容C52的一端、电容C55的一端、电容C56的一端、电容C29的一端、电阻R170的一端、VCC端口相连,变压器T8的2号分为十路,分别与电容C51的一端、电容C52的另一端、电容C28的一端、电容C55的另一端、芯片U18的GND端口、电容C56的另一端、电容C29的另一端、电阻R170的另一端、电容C54的一端、地面相连,变压器T8的3号端口与二极管d34的一端相连,二极管的34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51的另一端、电容C28的另一端、芯片U18的VIN端口相连,芯片U18的VOUT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54的另一端、-VCC端口相连,变压器T8的6号端口分为六路,分别与电容C49的一端、电容C27的一端、电阻R93的一端、地面、FAN的2号端口、+24V电源端口的2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8的7号端口与二极管d43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43的另一端分为五路,分别与电容C49的另一端、电容C27的另一端、电阻R93的另一端、FAN的1号端口、+24V电源端口的1号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1A的1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77的一端、电阻R76的一端相连,电阻R76的另一端与稳压管Z2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2的另一端与电源芯片U7的VCC端口相连,电阻R77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U11A的2号端口、地面相连,电容C72的一端与信号地相连,电容C72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如下:J18的1号端口与二极管d32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2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VIN端口、电容C47的一端、电阻R73的一端、电阻R51的一端相连,电阻R51的另一端与VC端口相连,电阻R73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稳压管Z1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源芯片U7的COMP端口相连,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为六路,分别与信号地、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47的另一端、J18的2号端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缺相保护电路如下:AC-3的1号端口与压敏电阻R147的一端相连,压敏电阻R147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70的一端、电阻R69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12的2号端口、光电耦合器U13的2号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3的3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62的一端、地面相连,电容C6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U13的4号端口、光电耦合器U12的3号端口、电容C61的一端相连,光电耦合器U13的1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50的一端、电阻R70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50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8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8的另一端与AC-3的2号端口相连,电容C61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u12的四号端口、电阻R67的一端、场效应管T5的门极相连,场效应管T5的漏电极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71的一端、电容C73的一端相连,电阻R171的另一端与J1的1号端口相连,电容C73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J1的2号端口、效应管T5的源极、地面相连,电阻R67的另一端与VCC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2的1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69的另一端、电阻R49的一端相连,电阻R49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7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7的另一端与AC-3的3号端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整流电路如下:T-A端口与高频电感L1的一端相连,高频电感L1的另一端分为七路,分别与电阻R88的一端、电容C63的一端、二极管d31的一端、二极管D30的一端、二极管D36的一端、二极管d43的一端、二极管D40的一端相连,电阻R88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63的另一端、二极管D24的一端相连,二极管的31的另一端分为十二路,分别与二极管D29的一端、二极管d30的另一端、二极管d28的一端、二极管D36的另一端、二极管d37的一端、二极管D43的另一端、二极管d42的一端、二极管D40的另一端、二极管D41的一端、二极管D24的另一端、电阻R89的一端、电容C65的一端相连,电阻R8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65的另一端、二极管D25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25的另一端分为二十二路,分别与二极管D29的另一端、二极管D26的另一端、二极管d37的另一端、二极管d42的另一端、二极管d41的另一端、二极管D39的一端、二极管D32的一端、二极管D33的一端、二极管d44的一端、二极管D45的一端、二极管d26的一端、二极管D23的一端、电阻R55的一端、IGBT管T5的集电端、电容C13的一端、变压器t11的1号端口、变压器T6的1号端口、变压器t10的1号端口、二极管D4的一端、二极管D6的一端、压敏电阻R20的一端、电容C16的一端相连,电容C16的另一端分为九路,分别与HF端口、压敏电阻R20的另一端,电阻R22的一端、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压敏电阻R27的一端、L-B端口相连,电阻R2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5的一端、二极管D6的另一端相连,电容C14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二极管D1的一端、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5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阻R24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25的另一端与电阻R26的另一端相连,压敏电阻R27的另一端与L-A端口相连,所述电阻R55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56的一端、电容C67的一端、二极管D23的一端、电容C51的一端相连,电阻R56的另一端与电阻R57的一端相连,电阻R57的另一端分为五路,分别与电容C67的另一端、电容C51的另一端、IGBT管T5的发射端、稳压二极管Z8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37的一端、稳压二极管Z8的另一端、IGBT管T5的基极相连,电阻R37的另一端与dRv端口相连,所述变压器T11的3号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变压器T6的3号端口、变压器T10的3号端口、CT端口相连,所述变压器T11的2号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变压器T6的2号端口、变压器T10的2号端口、OUT-端口相连,所述变压器T11的4号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变压器T6的4号端口、变压器T10的4号端口、地面相连,所述二极管D26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66的一端、电阻R91的一端相连,电阻R91的另一端分为十二路,分别与电容C66的另一端、二极管D27的一端、二极管d45的另一端、二极管d47的一端、二极管D44的另一端、二极管D46的一端、二极管D33的另一端、二极管D35的一端、二极管D32的另一端、二极管D34的一端、二极管D39的另一端、二极管d38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27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64的一端、电阻R90的一端相连,电阻R90的另一端分为七路、分别与电容C64的另一端、高频电感L2的一端、二极管D38的另一端、二极管D34的另一端、二极管D35的另一端、二极管D46的另一端、二极管D47的另一端相连,高频电感L2的另一端与T-B端口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电路如下:芯片U3的VREF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10的另一端、芯片U3的VFB端口、电阻R97的一端相连,电阻R97的另一端与HF端口的3号端口相连,HF的1号端口与电容C7的一端相连,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HF端口的2号端口接地,HF端口的4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GUN端口的1号端口、电容C74的一端相连,电容C74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地面、GUN端口的2号端口相连;芯片U3的VCC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71的一端、电容C54的一端,芯片U4的VOUT端口相连,芯片U4的GUN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地面、电容C5的一端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芯片U4的VIN端口、+24V电源相连,电容C7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3的OUT端口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3的一端、场效应管T1的门极相连,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T1的漏电极与变压器T2的1号端口相连,场效应管T1的源极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4的另一端、地面相连,电阻R1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1的一端、芯片U3的ISENSE端口相连,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变压器T2的2号端口与+24V电源相连,变压器T2的3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XXG1的2号端口、变压器T9的2号端口相连,变压器T9的4号端口与OUT-端口相连,变压器T9的3号端口与HF相连,变压器T9的1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8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8的另一端、XXG1的1号端口、变压器T2的HV端口相连,芯片U3的RT/CT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VREF端口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3的GUN端口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定与反馈电路如下:芯片U3的VCC端口与电阻R53的一端相连,电阻R53的另一端与滑动电阻VR3的一端相连,滑动电阻VR3的另一端接地,滑动电阻VR3的滑动端与滑动电阻VR2的一端相连,滑动电阻VR2的另一端接地,滑动电阻VR2的滑动端与电阻R45的一端相连,电阻R45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44的一端、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6的基极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43的一端、三极管Q10的集电极、GD端口相连,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43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0的基极与电阻R74的一端相连,电阻R74的另一端与HFJC端口相连,电阻R44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51的一端、放大器U43B的6号端口、电阻R159的一端、电阻R52的一端相连,电阻R51的另一端与滑动电阻VR1的滑动端相连,滑动电阻VR1的一端与芯片U3的VCC端口相连,滑动电阻VR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放大器U43B的7号端口、电阻R40的一端相连,放大器U43B的5号端口接地,电阻R15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36的一端、电容C157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6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5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7的一端、电容C31的一端相连,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7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34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稳压二级管Z1的一端、放大器U43 C的9号端口相连,电阻R34的另一端与CFB端口相连,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的一端相连,电容C1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Z1的另一端、放大器U43C的8号端口、电阻R12的一端相连,放大器U43C的10号端口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9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ERA+端口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电容C18的一端、放大器U17B的6号端口、放大器U48A的2号端口相连,电阻R31的另一端与CFB端口相连,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放大器U17B的5号端口接地,放大器U48A的3 号端口接地,放大器U17B的7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32的一端、稳压二极管Z3的一端相连,电阻R32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VCC端口相连,稳压二极管Z3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37的一端、电阻R35的一端、电阻R39的一端、放大器U43A的3号端口相连,电阻R3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7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38的一端、二极管D16的一端、放大器U43A的1号端口相连,电阻R39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6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38的另一端与GD端口相连,放大器U43A的2号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二极管D17的一端、二极管D15的一端、电容C30的一端、电阻R48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7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地面、电阻R47的一端相连,电阻R48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47的另一端、CTZYH端口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WM信号输出电路如下:HALL的1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51的一端、芯片U3的VCC端口相连,电容C151的另一端接地,HALL的2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52的一端、芯片U3的VCC端口相连,电容C152的另一端接地,HALL的3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53的一端、二极管组D35的中间端相连,二极管组的一端与-VCC端口相连,二极管组的另一端与VCC端口相连,电容C153的另一端接地,HALL的4号端口接地;芯片U1的SHDN端口分为六路,分别与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153的一端、电阻R151的一端、电阻R152的一端、电容C24的一端相连,电阻R33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CT端口相连,电阻R2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地面、电容C24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152的另一端与GUN端口相连,电阻R151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SHDN端口相连,电阻R153的另一端与放大器U36D的14号端口相连,放大器U36D的12号端口与芯片U1的VREF端口相连,放大器U36D的13号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129的一端、电阻R141的一端、电阻R140的一端相连,电容C12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40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41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VCC端口相连;芯片U1的COMP端口与芯片U1的ERA-端口相连,芯片U1的GND端口接地,芯片U1的VC端口与VCC端口相连,芯片U1的VREF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9的一端、电阻R89的一端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9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三极管Q15的集电极、电容C121的一端、场效应管T4的门极相连,三极管Q15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94的一端、电阻R95的一端相连,电阻R94的另一端与CT端口相连,电阻R95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三极管Q15的发射极、电容C121的另一端、地面相连,场效应管T4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T4的漏电极与电阻R84的一端相连,电阻R84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7的一端、芯片U1的RT端口相连,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CS-端口接地,芯片U1的CS+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相连,电阻R2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1的另一端与CT端口相连,电阻R1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4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9的一端、芯片U1的CT端口相连,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CVREF端口相连,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AOUT端口与PWM-A端口相连,芯片U1的BOUT端口与PWM-B端口相连,芯片U1的VIN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8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VCC端口相连,电容C8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1的另一端、地面相连;所述芯片U1的VREF端口还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5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芯片U1的CS/SS端口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8的另一端、地面相连;芯片U1的CT端口还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23的一端、电阻R24的一端相连,电容C2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4的另一端分为五路,分别与电阻R72的一端、电阻R71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二极管D5的一端、二极管D11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1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CT-B端口、二极管D12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2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地面、二极管D6的一端、电阻R71的另一端、电阻R72的另一端相连,二极管D5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CT-A端口、二极管D6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16的另一端与VCC端口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保护电路如下:OT1的1号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OT2的1号端口、电阻R85的一端、电容C43的一端、放大器U34A的2号端口相连,电容C43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地面、OT2的2号端口、OT1的2号端口相连,电阻R85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VCC端口、电阻R87的一端相连,电阻R87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88的一端、放大器U34A的3号端口、电阻R86的一端相连,电阻R8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8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放大器U34A的1号端口、四2输入端或门U35A的2号端口相连,四2输入端或门U35A的1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放大器U34B的7号端口、电阻R36的一端相连,电阻R36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放大器U34B的5号端口、电阻R63的一端、电阻R62的一端相连,电阻R6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70的一端、VCC端口相连,VCC端口还与电阻R11的一端相连,电阻R11的另一端与过热指示灯LED1的一端相连,过热指示灯LED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OT3的1号端口、电容C40的一端、放大器U34B的6号端口相连,电容C4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OT3的2号端口、地面相连,四2输入端或门U35A的3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四2输入端或门U35B的5号端口、电阻R68的一端相连,电阻R68的另一端与过热指示灯LED2的一端相连,过热指示灯LED2的另一端接地,四2输入端或门U35B的4号端口与四2输入端或门U35D的13号端口相连,四2输入端或门U35D的11号端口与SHDN端口相连,四2输入端或门U35D的12号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电容C133的一端、电阻R150的一端、二极管D33的一端、二极管D32的一端相连,电容C133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32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三极管Q9的集电极、二极管D26的一端、电容C130的一端相连,电容C130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9的基极与电阻R135的一端相连,电阻R135的另一端与CT端口相连,二极管D26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阻R30的一端、三极管Q16的集电极、光电耦合器U12的1号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2的2号端口接地,光电耦合器U12的3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27的一端、-8.2V电源相连,电容C127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U12的4号端口、HF的3号端口相连,三极管Q1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6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电阻R157的一端、电阻R156的一端相连,电阻R15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 R156的另一端与SHDN端口相连,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电容C155的一端、二极管D27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2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55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150的另一端、二极管D33的另一端、电阻R69的一端、二极管D28的一端相连,电阻R69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三极管Q11的发射极、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VCC端口相连,三极管Q12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11的基极分为两路,分别与三极管Q12的基极、GUN端口相连,二极管D28的另一端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92的一端、二极管D34的一端、电容C47的一端、放大器U2D的12号端口相连,电阻R9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地面、电容C47的另一端相连,放大器U2D的13号端口与VREF端口相连,放大器U2D的14号端口与二极管D31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1的另一端与电阻R41的一端相连,电阻R41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11的1号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1的2号端口接地,光电耦合器U11的3号端口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为两路,分别与-8.2V电源、检气端2号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1的4号端口与电阻R73的一端相连,电阻R73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二极管D1的一端、+16V电源、接气端1号端口相连,二极管D1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接气端2号端口、三极管Q1的集电极、检气端1号端口相连;所述HF的1号端口与+16V电源相连,HF的2号端口与-8.2V电源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焊/长焊转换电路如下:焊接芯片的1号端口与四2输入端或门U35C的8号端口相连,焊接芯片的2号端口与焊接芯片的5号端口相连,焊接芯片的3号端口分为四路,分别与四2输入端或门U35C的9号端口、电阻R15的一端、电容C32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13的3号端口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2的另一端接地,光电耦合器U13的4号端口与VCC端口相连,光电耦合器U13的1号端口与电阻R142的一端相连,电阻R142的另一端与+16V电源相连,光电耦合器U13的2号端口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126的一端、电容C156的一端、GUN的1号端口相连,电容C126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信号地、电容C150的一端、GUN的2号端口相连,电容C150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156的另一端、信号端、J5端口相连,电焊芯片的GND端口接地,电焊芯片的4号端口分为五路,分别与电阻R105的一端、电容C139的一端、二极管D30、二极管D24的一端、二极管D29的一端相连,电阻R10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39的另一端与VCC端口相连,二极管D24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与2T/4T的2号端口、电容C149的一端相连,电容C149的另一端接地,2T/4T的1号端口与VCC端口相连,二极管D29的另一端与SHDN端口相连,所述四2输入端或门U35C的10号端口分为两路,分别与GUN端口、场效应管T5的门极相连,场效应管T5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T5的漏电极与电阻R161的一端相连,电阻R161的另一端分为三路,分别与电容C154的一端、电阻R154的一端、GUN端口相连,电阻R154的另一端与VCC端口相连,电容C15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16V电源还分为四路分别与电阻R162的一端、电容C164的一端、电容C131的一端、24V电源的1号端口相连,电阻R162的另一端分为五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Z5的一端、电容C158的一端、电容C164的另一端、电容C159的一端、信号地相连,电容C131的另一端分为五路,分别与-8.2V电源、稳压二极管Z5的另一端、电容C158的另一端、电容C159的另一端、24V电源的2号端口相连。
CN201720642148.4U 2017-06-05 2017-06-05 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及其电路 Active CN206811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42148.4U CN206811298U (zh) 2017-06-05 2017-06-05 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及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42148.4U CN206811298U (zh) 2017-06-05 2017-06-05 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及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11298U true CN206811298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58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42148.4U Active CN206811298U (zh) 2017-06-05 2017-06-05 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及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112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5513A (zh) * 2019-07-25 2019-10-29 上海广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等离子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调压装置以及调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5513A (zh) * 2019-07-25 2019-10-29 上海广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等离子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调压装置以及调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1267A (zh) 一种微处理器控制逆变多功能氩弧焊机
CN206811298U (zh) 单管igbt模块100a等离子弧切割机及其电路
CN201348290Y (zh) 一种商用大功率电磁炉灶
CN101198203B (zh) 全电压电子镇流器
CN208820470U (zh) 充电电路及空调器
CN206811288U (zh) 220v和380v双电源igbt逆变氩弧焊机及电路
CN206605137U (zh) 一种全网电源通用的igbt单管逆变手弧焊机
CN205798654U (zh) 一种微处理器控制逆变多功能氩弧焊机
CN209505503U (zh) 一种带温控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枪
CN204730479U (zh) 带开关电源的燃气热水器的点火装置
CN213216505U (zh) 一种电热杯用控制电路
CN206578416U (zh) 一种三相电源igbt单管逆变手弧焊机
CN106944717A (zh) 一种全网电源通用的igbt单管逆变手弧焊机
CN207585097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炉控制系统
CN206811282U (zh) 一种宽电压输入的igbt单管逆变手工焊机及其电路
CN204745982U (zh) 一种除尘设备
CN108493918A (zh) 充电电路及空调器
CN210625487U (zh) 新型电磁感应式烟花机电源
CN106975820A (zh) 一种三相电源igbt单管逆变手弧焊机
CN219612087U (zh) 一种中央供电应急照明系统
CN112935464A (zh) 一种微处理器控制的交直流逆变多功能氩弧焊机
CN216016758U (zh) 一种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调压调速控制系统
CN212210966U (zh) 一种电子开关电路及应用有该电路的电子装置
CN219496944U (zh) 一种用于多功能商用油烟净化一体机的控制电路
CN206740866U (zh) 一种缺相检测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